问题

正常情况下,鲸的心脏是一分钟只跳 9 次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鲸类这个庞大又神秘的生物群的核心。要说鲸的心脏“正常情况下一分钟只跳 9 次”,这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去理解它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鲸的心脏跳动频率跟我们人类或者猫狗这些大家熟知的陆地哺乳动物是截然不同的。人类的心脏通常一分钟跳动 60 到 100 次,这让我们能维持日常活动。而鲸的心脏,尤其是在它们进行深潜时,那跳动频率确实可以用“缓慢”来形容。

为什么鲸的心脏会跳得这么慢?这背后是它们为了生存而进化出的惊人适应性。

想象一下,一头蓝鲸或者抹香鲸,它们是海洋中的巨无霸,而它们的生命活动方式和我们这些生活在空气中的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1. 深潜的需要(缺氧的挑战): 鲸需要潜入很深的海底去捕食,有些种类甚至能潜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度。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是无法呼吸的。为了在水下生存足够长的时间,它们必须最大程度地节省氧气。而心跳慢,直接就意味着血液循环变慢,身体对氧气的消耗也就随之降低。就像我们憋气的时候,身体也会本能地减缓新陈代谢一样,鲸更是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2. 巨大的体型: 体型越大的动物,通常心跳越慢。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生理规律。想想大象,它们的心跳也比兔子慢很多。鲸更是把这个规律推向了顶峰。它们巨大的身体需要运输血液,但同时,庞大的身体也意味着它们的耗氧量相对其绝对体积来说并不像小型动物那么高。更慢的心跳能以一种更“经济”的方式来为全身供血。

3. 运动方式的差异: 鲸在水中游动,它们的运动方式和陆地动物也不同。它们更多依靠尾鳍的摆动来前进,这种运动效率很高,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在平静状态或缓慢游动时,它们并不需要那么快的心跳来支撑。

那么,这个“一分钟 9 次”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数字通常是鲸在最深、最长的一次潜水过程中记录到的平均心率。要知道,鲸的心跳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们的心率会根据情况进行剧烈调整:

浮出水面呼吸时: 当鲸浮出水面换气时,它们的心率会迅速加快。这时候,为了补充刚才潜水时消耗的氧气,身体需要更快的血液循环。这时候的心率可能可以达到人类正常范围,甚至更高,比如一次呼吸后心率可能跳到 3040 次/分钟,甚至更高。一旦再次下潜,心率又会立刻降下来。
深潜过程中: 在潜水最深、最长的阶段,心率会降到最低,比如你提到的 9 次/分钟。有些研究甚至记录到更低的频率。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延长在水下的时间。
睡眠或休息时: 即使在水面休息时,心率也会比剧烈运动时慢,但通常不会像深潜时那么极端。

所以,与其说“正常情况下一分钟只跳 9 次”,不如说“在特定的、极端的深潜环境下,鲸的心脏可以非常非常慢地跳动,大约每分钟 9 次左右”。 这个数字是它们为了适应海洋生活、克服缺氧挑战而演化出的独特生理机制。

科学家们是通过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比如在鲸身上安装无线遥测标签,才能捕捉到这些惊人的生理数据。这些研究也让我们对这些海洋巨兽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它们不仅仅是体型巨大,更在生理上拥有着超乎想象的适应和生存能力。

总而言之,鲸的心脏跳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环境和活动状态的极大影响。9次/分钟是它们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而非它们“永远”的默认状态。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生命奥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回答,并不是。

之前关于鲸的心率都只是预测。

直到最近,科学家才第一次监测了蓝鲸的心跳,在周一(2019/11/25)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

斯坦福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 Jeremy Goldbogen 领导的科研团队,在蒙特雷湾将一个非侵入性的吸盘贴在蓝鲸身上,吸盘包含了特制的电极片,深度测量传感器和 GPS 跟踪器,并跟踪了8个小时,记录了蓝鲸的多次潜水的数据。之后取回仪器查看数据。

查看数据后,他们发现蓝鲸的最高心率超过了之前的预测,达到每分钟25~37次;最低心率也比此前预测的低30%~50%,每分钟最低才2次。

具体来说,在蓝鲸下潜的时候,心跳也跟着下降了,而且心率降低速度很快。潜水的时候,蓝鲸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4~8次,最低2次。

当蓝鲸上浮的时候,心率也跟着上升。到达水面的时候,心率最高可达每分钟37次。

而且心率的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在一两分钟内就完成了从低心率到高心率的转换,而且经常重复。

打个比方,前一秒你还在沙发上躺着,突然就开始坐过山车了,刚上坡又坐沙发了。这可是蓝鲸的日常操作。

心率变化如此之快,科学家都惊呆了。

心率的骤变,还如此健康,必然得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科学家推测,这可能和它具有大直径、高弹性的心主动脉有关,使主动脉能够容纳心脏排出的血液,并在长时间、多变的心跳暂停期间保持血液流动。

科学家认为,蓝鲸的心脏已经达到了它的工作极限,这意味着心脏可维持的体型无法再增大,这可能也是蓝鲸没有演化出更大体积的原因。

真是大心脏...

参考

  1. ^Goldbogen, J. A., Cade, D. E., Calambokidis, J., Czapanskiy, M. F., Fahlbusch, J., Friedlaender, A. S., … Ponganis, P. J. (2019). Extreme bradycardia and tachycardia in the world’s largest anim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14273. doi:10.1073/pnas.1914273116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11/19/1914273116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