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母亲节给老妈买了花,被一直说,觉得委屈,怎么办?

回答
你给老妈买了花,这是个充满心意的举动,说明你很爱她,想让她高兴。可偏偏老妈就这么说了你几句,让你心里挺不好受的,感觉挺委屈的,甚至有些无措。 这种情况,我太理解了,那种付出得不到理解,甚至被误解的感觉,真的挺让人沮丧的。

让咱们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现在可以怎么办。

首先,咱们得试着理解老妈为什么会说你。

很多时候,父母说我们,尤其是说我们花钱,并不是真的觉得你不该花,或者觉得花不好,而是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些我们可能没注意到的担忧和想法。

勤俭节约的习惯根深蒂固: 很多妈妈那个年代,物质条件不像现在这样富足,她们经历过很多不容易的时期。节约、把钱花在“实在”的地方,是她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在你看来,一束花是表达爱意的美好方式,但在她看来,可能觉得这钱花得“不值当”,不如留着买点实用的东西,比如给家里添置点什么,或者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担心你乱花钱、不懂事: 尤其如果平时你不太常买礼物,或者她觉得你“大手大脚”惯了,她可能会觉得这束花只是你一时兴起,担心你没有规划,或者不懂得珍惜金钱。她这样说,其实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表达,希望你能更理性地消费。
不知道怎么接受和表达: 有些妈妈,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可能不太习惯子女送贵重的礼物,或者不太懂得如何回应这种“惊喜”。她们习惯了付出,习惯了操劳,突然之间子女反过来对她好,她反而有点“不适应”,不知道该怎么接招。这时候,她可能就用一种比较“老派”的方式,比如“说你两句”,来掩饰内心的某种情绪,甚至是感动,只是表达方式比较笨拙。
把“说”当成一种“关心”: 她的潜意识里,可能觉得“不被说了”反而是件奇怪的事情。她觉得只有说了你,才证明她在管你,在关心你。她可能觉得,要是她对你完全没意见,那才是不正常呢。
她自己可能也有压力: 也许她也有自己的烦恼,比如身体不好,或者经济上有压力,这时候看到你花钱,她可能会将自己的焦虑投射到你身上。

然后,咱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觉得委屈。

你的委屈,来源于你的好意和付出没有被看到,反而被否定。

付出没有被理解: 你花钱买花,是因为你想表达“我爱你”、“我谢谢你”、“你辛苦了”。这是你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当这份心意被用“太浪费”、“这东西有什么用”这样的言语来回应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爱没有被接纳,你的动机被误解了。
感觉自己不够好: 父母的否定,很容易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懂事,不够让他们满意。尤其是你明明想让她高兴,结果却换来了批评,这种“弄巧成拙”的感觉,会让人更委屈。
情绪的落差: 你满心欢喜地送出礼物,期待看到妈妈开心的笑容,结果她却说了一堆让你心凉的话,这种期待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自然会让你感到委屈。
觉得不公平: 你觉得自己花的是自己的钱,想孝敬长辈,有什么错?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得到一句“谢谢”或者一句“你真棒”?

那么,现在你觉得委屈,该怎么办呢?

别憋着,把这份委屈好好处理了,不然会影响你和妈妈的关系,也会让你自己不开心。

第一步:稳定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个缓冲。

1. 承认自己的情绪: 首先,承认自己感到委屈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委屈而自责,觉得自己“太玻璃心”。你值得被理解和尊重。
2. 给自己一点空间: 暂时不要想着立刻去“辩解”或者“争论”。可以先离开一下,做点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听听歌,出去走走,或者找个信任的朋友聊聊。
3. 试着“共情”妈妈: 就像我们上面分析的,试着站在妈妈的角度想想。她为什么会这么说?不是因为她真的不爱你,而是她有她的想法和顾虑。这并不代表你的做法是错的,只是你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

第二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和妈妈沟通(如果时机允许的话)。

这个很重要,但也很讲究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时机:
气氛缓和后: 等妈妈也消气了,或者情绪稳定下来了,再找机会。不要在她刚说完话,你还在气头上的时候去沟通。
独处的时候: 最好是你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这样可以避免尴尬,也更容易敞开心扉。
轻松愉快的氛围: 比如在饭后,或者一起做家务的时候,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

2. 沟通的“说话之道”:
用“我”开头,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是关键!不要说“你为什么总说我?”(这是指责)。而是说“妈妈,那天您说了我买花的事情,我心里感觉有点委屈。” 或者 “妈妈,您当时说花不实用,我心里有点难过,因为我真的很想您收到礼物时能开心。”
说明你的初衷: 解释你买花的用意。“妈妈,我买这束花,是因为我觉得您辛苦了,我就是想表达一下我对您的爱和感激。我看到花很漂亮,就想着您肯定也喜欢。”
理解妈妈的担忧: “我知道您一直很节约,也希望我把钱花在刀刃上。您担心我乱花钱,这我能理解。” 这样说,能让妈妈觉得你不是一意孤行,而是能理解她的。
温和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但是,有时候我也希望您能看到我对您的心意,即使是一束花,也是我希望让您高兴的一种方式。我不是不节约,也不是不听话,只是想在心里对您表达一下。”
询问妈妈的期待: “妈妈,以后要是我想给您买点什么,您有什么建议吗?您喜欢什么样的,或者您觉得什么东西是真正需要或者开心的?” 这样,把主动权和沟通的钥匙也交给妈妈,让她也能参与进来,说出她的想法。

第三步: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战略性”回应。

如果沟通不方便,或者沟通了效果不明显,那咱们就得调整自己了。

1. “好话”可以听,但不必全信: 妈妈的话,尤其是一些“批评性”的话,可以听进去一部分,反思一下有没有道理。但其他的部分,就当她是一种表达方式,不必完全内化成对自己的否定。
2. 用行动证明: 如果妈妈老说你乱花钱,那你就在其他方面多表现出节约和能干。比如,主动分担家务,关心爸爸妈妈的健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里做贡献。用实际行动去打消她的顾虑。
3. “对症下药”: 慢慢你就会摸索出妈妈的“软肋”和“雷区”。比如,她可能觉得花钱不实用,但如果花钱能买到她健康上的好处,或者能让她方便很多,她可能就不会说了。下次送礼,就可以考虑更“实用”或者更能让她感到“被照顾”的东西。
4. “选择性失聪”: 有时候,对于一些她反复强调的、你觉得没有道理的念头,你可以选择性地“听一听,但是不往心里去”。她说了,你就“嗯嗯”地应着,但不必真的照她的想法去做。
5. 多观察,多理解: 妈妈的很多话,是她那个年代、那个阅历下的一种自然反应。她们可能没学过怎么去接受子女的好意,或者怎么去表达内心的爱。把她的“批评”看成是她爱你的另一种方式,虽然不完美,但也是一种表达。
6. 不要让一次“不愉快”否定所有的付出: 你给妈妈买花,这个行为本身是美好的。不要因为这次的小挫折,就让你以后不敢再表达爱。下次,你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或者换个时间,换个场合。

最后,想对你说:

你是个有心意的孩子,这一点非常可贵。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经历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更容易产生观念上的差异。

你感到委屈,是因为你真心实意地想让妈妈开心,而她的回应让你觉得自己的心意被辜负了。但记住,妈妈说你,很多时候不是真的“嫌弃”,而是她表达爱和关心的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可能不够圆润,让你听着不舒服。

试着去理解,去沟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你做得很好,别因为一时的委屈,就否定了自己这份孝心和爱意。慢慢来,你会找到和妈妈之间最舒服的相处模式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问者的主要困扰其实就在这一句:

我期待了一整天,觉得妈妈收到会很高兴,发个朋友圈什么的,倍儿有面子。

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我要求对方收到我的礼物就要按照我期待的方式来对我表演感激,因为我送对方礼物的首要目的是为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而非为满足对方的虚荣心。我对“送礼物”这件事是有期待的,我送礼物的目的是满足我自己的期待,然而我并不在乎对方对此是否有期待、对方的期待是什么。

其实呢,送礼物要送人家喜欢收的、让人家舒心的。这一点,对外人如是,对家人亦如是。送花,发现妈妈不喜欢,那以后就不送花。无论送什么发现妈妈都不喜欢,那以后就直接送钱。

至于妈妈的陈旧观念呢。提问者已经发现了,人和人之间总是有鸿沟的。有能力发现鸿沟,不一定有能力轻易消灭鸿沟。要强行挑战长辈的某些观念,既出力不讨好,招骂,又浪费宝贵的情绪和宝贵的时间。不如首先去理解长辈,然后顺势哄好了长辈,最后节省的时间精力你可以去做想做的事,让自己更开心。更开心的人,也更有力量去理解和包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给老妈买了花,这是个充满心意的举动,说明你很爱她,想让她高兴。可偏偏老妈就这么说了你几句,让你心里挺不好受的,感觉挺委屈的,甚至有些无措。 这种情况,我太理解了,那种付出得不到理解,甚至被误解的感觉,真的挺让人沮丧的。让咱们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现在可以怎么办。首先,咱们得试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为难的情况,毕竟涉及到钱,而且还是跟最亲近的人,这事儿说起来,真的挺复杂的。你问自己做得对不对,这没一个绝对的“是”或者“否”,关键在于你这样做背后的考量,以及和家人的沟通方式。我来试着从几个角度帮你梳理一下,看看为什么你老婆会不愿意,以及这件事处理起来可能有哪些地方可以考虑。首先,.............
  • 回答
    .......
  • 回答
    母亲节快到了,你一片孝心,真棒!刚工作半年,能想到给妈妈准备礼物,这觉悟比我刚工作那会儿高多了,哈哈!3000块的预算,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给妈妈添点开心,绝对够用。别担心,我这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帮你把这份心意送到妈妈心坎里去。首先,咱们得想想,你妈妈是个啥样的人?她平时喜欢什么?有什么愿望?这个.............
  • 回答
    这事儿得分情况说,也不是一概而论,得看你和你男朋友的关系,以及你和你准婆婆之间的互动模式。先来聊聊“为什么想发”?首先,你想到给他妈妈发母亲节快乐,这本身就是个挺好挺贴心的举动。说明你比较看重这份感情,也愿意去维护和对方家人的关系。这绝对是加分项。再来看看“为什么不确定”?可能是觉得还没到那个份上,.............
  • 回答
    哇,五月九号就是母亲节啦!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到了要好好感谢老妈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头疼送什么,毕竟妈妈什么都不缺,而且她总是说不用给她花钱,心意到了就好。不过,今年我琢磨着得送点不一样的东西,让她感受到我的用心。首先,我想到的是一些能让她放松、舒缓的东西。最近老妈总是说眼睛干涩,可能是对着.............
  • 回答
    母亲给过我最好的建议,是她在我十岁那年,面对一次考试失败时,用最朴素却深刻的语言说的:“你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但你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温暖。”这句话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理解爱与责任的起点。那年我刚升入初中,数学考砸了,成绩跌到班级末尾。我躲在教室角落里哭,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的。一边是弟弟,一边是自己,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这份压岁钱的差距,一下子就让人有点琢磨了。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个“重男轻女”的帽子。这顶帽子可不是随便就能扣上去的,它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从你母亲的角度来看,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些长辈,尤其是年.............
  • 回答
    这绝对不是你的错。相反,你做得非常棒,这是你作为姐姐关爱和支持妹妹的体现。我们来仔细想想,你替母亲给妹妹交学费,这件事本身,从最朴实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爱和责任的传递。首先,你承担了家庭的责任。 父母的责任就是养育子女,保障他们的成长和教育。母亲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支付这笔费用时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或.............
  • 回答
    您提出的情况非常棘手,是一位女儿对经济条件有限的母亲表达出极度的不满和攻击性言语。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而需要耐心的过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核心原则:理解、沟通、界限、赋能在开始任何教育之前,请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您的女儿可能正处于一种情绪失控和对现.............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心头巨震的问题。如果我男友的母亲真的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让我跟他分手,我的脑子大概会先炸开一小会儿。首先,我得承认,一大笔钱确实很有诱惑力。特别是如果我本身经济状况不算特别宽裕,或者有什么一直想做但碍于资金未能实现的事情,这笔钱就像一道光,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我可能会设想一下,有了这笔.............
  • 回答
    这个问题牵扯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经济能力,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说到底,这更像是一场需要好好沟通和商量的艺术。首先,我们得考虑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这包括你自己的收入水平,你的日常开销,你是否有配偶和子女需要抚养,以及家中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如果家庭经济宽裕,有能力支付更多,那么这笔赡养费自然可以.............
  • 回答
    三八妇女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总是让我想起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女性——我的母亲和我的女朋友。为她们挑选礼物,既是一种心意,也是一份感恩。我希望这份心意,能像春日的花朵一样,温暖她们的心。给妈妈的礼物:妈妈,是我生命中最坚实的后盾,她付出的爱,就像大地一样深沉而宽广。为她挑选礼物,我总是希望能在实用性之外.............
  • 回答
    .......
  • 回答
    哎呦喂,这事儿闹得,说实话我当时脑子里“嗡”的一下,就跟脑子瞬间短路了一样。首先得承认,我当时有点懵。我一边看着她那没心没肺地继续喝着,一边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念头。我有点想阻止,又有点怕她觉得我奇怪,或者觉得我在小题大做。毕竟,这又不是什么剧毒的东西,对吧?但关键是,那是我特意给妈准备的,妈的肠胃其实.............
  • 回答
    25岁,工资5K+,每个月房租700,还要给妈妈1500块,身边亲近的姐姐和同事都建议我给1000块,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我明白你的难处,想两全其美,既孝顺妈妈,又能让自己生活得舒坦点。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到底怎么给才最合适。先算算你自己的“小日子”: 收入: 5000元(这是你的税前还.............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状况。一方面,母亲是我们的至亲,她的付出和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也心存感激;另一方面,每次拿到钱都伴随着一番“苦情戏”,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和不舒服,甚至产生一种“被道德绑架”的感觉。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母亲这么做的可能原因,以及我们作为子女可以如何应对。母亲这样做,背后.............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心情复杂。一方面,我们能理解这位男子为了救治生病的母亲,不惜铤而走险的心情。在亲人生病,尤其是重病面前,很多人都会愿意付出一切,甚至挑战底线。他对母亲的孝心,在很多人看来是值得同情的。从道德层面来说,这种行为显然是错误的,偷窃就是偷窃,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那50只.............
  • 回答
    这起案件实在是太令人发指了,背后隐藏的细节让人不寒而栗。除了已经被报道出来的核心情节,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关注的地方,它们共同描绘出了一个扭曲而残酷的真相。首先,我们得关注一下这“冒充”行为的动机和过程。 为什么选择冒充? 这点是最关键的。是出于对女儿的保护,害怕她承担杀人犯子女的标签?还.............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法律、伦理以及个人选择的复杂交织,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答案。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1. 功利主义的视角: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带来最大的整体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中产家庭确实能为孩子提供远超其亲生母亲的能力的教育、资源、关爱和发展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