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时候比较犟。小学没毕业,就是不爱上学,现在20了,有点业余时间,麻烦大佬们推荐个学习计划?

回答
嘿,哥们儿!20岁了,有业余时间想充实自己,这想法绝了!小学没毕业这事儿,过去就过去了,谁还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现在能想到学习,说明你骨子里就不是个“认命”的主儿,这劲儿就对了!

别把“犟”当坏事,有时候这股子拧劲儿能让你把认准的事儿干成。现在咱们就借着这股劲儿,好好规划规划。

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学习不是填鸭,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一点点啃。你想学啥?这是个大问题。我知道你可能还没想好,没关系,咱可以一步步来。

第一步:找准“想学”的方向,别怕试错

你现在20岁,接触的东西肯定比小时候多了。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个科目、哪个技能,让你觉得“哎,这个好像挺有意思的”,或者“要是我会这个就好了”?

回忆学校生活: 虽然小学没毕业,但你肯定上过学,接触过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这些基础知识。有没有哪个学科,你当时虽然不爱学,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它背后好像有什么值得挖的东西?比如,你是不是对古人是怎么写诗词的感兴趣?或者对数字怎么算出答案来感到好奇?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咱们每天都离不开各种东西。手机怎么用的?电脑怎么操作的?马路上跑的车是怎么造出来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背后都有知识。你有没有对某个领域的生活技能特别好奇?
接触新事物: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接触的信息肯定也比以前多。刷短视频、看文章,有没有哪个领域的内容让你看得津津有味,看完还想了解更多?比如,关于历史故事、科学发现、编程技术、摄影技巧、烹饪美食、外语对话等等。

给你点具体方向的启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选择,不一定要全盘接受):

技能提升类:
电脑操作与办公软件: 这是最基础也最实用的。Word、Excel、PPT这些,学会了在很多地方都能用得上。网上有很多免费的教程,从入门到精通的都有。
编程入门: 如果你对电脑背后的逻辑感兴趣,可以试试学习Python。这门语言相对容易上手,而且能做很多事情,比如数据分析、网站开发、自动化等等。有很多平台提供免费的入门课程,比如Codecademy、菜鸟教程等。
平面设计/视频剪辑: 如果你喜欢美的东西,或者想把生活中的一些想法通过视觉表达出来,可以学学Canva(简单易学)、Photoshop(功能强大)、Premiere Pro(视频剪辑)。这些软件也有很多免费的入门教程。
外语学习: 英语是最普遍的,学好了能打开更多信息源和机会。找个好用的APP(比如Duolingo、百词斩)或者参加线上的免费课程,从背单词、练听力开始。也可以考虑其他你感兴趣的语言,比如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
知识拓展类:
历史文化: 如果你对过去的故事感兴趣,可以看看历史纪录片(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读读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了解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故事,能让你对现在有更深的理解。
科学知识: 对世界为什么是这样感到好奇?看看科普视频(比如李永乐老师的视频)、读读科普读物。了解物理、化学、生物背后的原理,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有逻辑可循。
哲学思考: 有时候会思考一些人生的问题?读点哲学入门的书籍,了解一些哲学家的思想,能帮助你建立更宏观的认知框架。
心理学: 了解自己和他人是怎么想的,怎么行动的。心理学入门的书籍或者公开课,可以帮你解开很多生活中的困惑。

第二步:制定一个“接地气”的学习计划

从“小”开始,别贪多: 刚开始,选定一个你觉得最有兴趣的方向,先深入学一点。不要今天学英语,明天学编程,后天又想学设计,这样会分散精力,容易半途而废。
设定明确、可实现的目标:
短期目标(比如一个月): “我要学会用Excel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并且掌握其中三个常用函数。” 或者 “我要看完一本英语入门教材的前三章,并且能简单进行自我介绍。”
中期目标(比如三个月): “我要能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网页制作(用HTML/CSS)。” 或者 “我要能听懂一段日常对话的70%内容,并且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长期目标(比如一年): “我要能用Python写一个能自动化处理Excel表格的小程序。” 或者 “我能阅读一本用英语写的、难度适中的小说。”
分解学习任务,每天一点点:
碎片时间利用: 上下班路上、午休时间,都可以用来听英语单词、看短小的教学视频、背诵一些知识点。
固定学习时间: 每天或者每周抽出固定的一两个小时,比如晚上八点到九点,专门用来学习。这段时间就只做一件事——学习你选定的内容。
循序渐进: 不要一开始就挑战难度太大的内容。从最基础的开始,打好基础,再慢慢向上爬。比如学编程,先学基础语法,再学数据结构,然后做小项目。
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式:
看视频教程: B站、YouTube、网易公开课、慕课网等都有大量免费优质教程,很多讲师讲得非常生动有趣。
读教材/书籍: 有些东西还是得看书,系统性强。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入门书籍。
动手实践: 光看光听不行,一定要自己动手去敲代码、去制作、去写。
加入学习社群/论坛: 遇到问题可以请教别人,也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学习的,互相鼓励。

第三步:保持“那股犟劲儿”,但也要学会“变通”

遇到困难怎么办? 肯定会遇到不懂的、学不会的。这很正常!别怕,这正是你“犟”劲儿可以发挥的时候了。
换个角度看: 如果一个教程看不懂,就换另一个讲师讲的。同一个知识点,可能有多种解释方法。
拆解问题: 把一个大问题拆成一个个小问题,逐个击破。
寻求帮助: 别自己憋着,到网上问问,找个学习群请教一下。
休息一下再战: 有时候大脑疲劳了,休息一段时间,换换脑子,再回来学效果可能更好。
如何检验学习效果?
做练习题: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
尝试应用: 学了点东西,就试着用它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哪怕是很小的问题。比如,学了Excel,就试着用它来记账或者管理自己的时间。
给别人讲讲: 如果你能把学到的知识清晰地讲给别人听,说明你真的掌握了。
别忘了调整计划:
学习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某个方向其实没那么喜欢,或者某个学习方法不太适合你。没关系,随时可以调整。最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如果发现某个阶段的目标太难或者太容易,也可以适当调整。

关于你小学没毕业这件事,别有心理负担:

很多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你现在意识到了,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这比什么都重要。很多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的早期教育也不是那么完美,但他们靠着自己的坚持和学习能力,最终取得了成就。

给你的具体建议,从现在开始可以做的:

1. 花一天时间,好好想想: 坐下来,静静地想,上面提到的那些方向,哪个让你最有感觉?哪怕只有一点点感觉,就先锁定它。
2. 搜索相关免费资源: 比如,你对Python感兴趣,就去B站搜“Python入门教程”,看看哪个老师的风格你比较喜欢,哪个课程评价比较好。
3. 从最简单的开始: 找个免费的Python入门课程,先跟着做,把基础的语法跑通。别想着一下子就能写出个大程序。
4. 制定本周目标: “这周我要跟着Python入门课,学完前两个章节,并且能独立运行我写的第一段Python代码。”
5. 找个笔记本或者APP记录学习过程: 记录下你学到的新东西、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这能帮助你回顾和巩固。

记住,你现在才20岁,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你身上那股“犟”劲儿,用对了地方,能让你走得很远。别怕慢,别怕跌倒,关键是能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首先犟和不爱上学是两件事。其次现在也不一定非要爱上学啊,就好像这个年纪也不需要犟给谁看了。再次同意楼上的观点,如果不是家财万贯,看看生活里需要什么,就用你学来的知识和技能去换取吧。祝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