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繁体的的“癡”里面是个疑 而简体的“痴”里面是知? 第1页

  

user avatar   xu-jian-50-22-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和一些群友 @百越闲人 @笑也 @樱墟花海怪童墨之 讨论了一下,大致得出了这些结论,也不一定对。

“癡”的chī读音,根据《广韵》记载,来自中古的彻母之韵,用我的拟音写出来就是*ʈʰɨ。而“疑”为疑母之韵,拟音为*ŋɨ。二者语音上的联系其实让人十分费解,因为彻母和疑母是两个不大好谐声的中古声母。很难想象彻母的“癡”会以疑母的“疑”为声符。

而“癡”和“疑”两个字,有可能是同源的,“疑”含义为“怀疑”,“癡”则含义为“疑惑、无知”,二者相关,通过添加“疒”来分化二者字形。它们语音上的区别在于有无非三等标记。“疑”的上古音为*ŋə,“癡”为*ŋ'ə(我使用[']表示非三等标记)。非三等标记的有无,一般是不影响谐声的。按照我们这种拟音,“癡”发展到中古读音应该为疑母咍韵,发展到普通话应该读作ái。“阻碍”的“碍”繁体写作“礙”,和我们这里理论上的“癡”,在读音上只有声调的区别。

我们这个理论上的“癡”字,还被写作“獃”和“騃”,它们都读作ái。在表示“痴”含义的这三个字里面,“癡”应该是本字,另外两个恐怕是通假。

那么为什么“癡”字现在读作chī了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训读”。在上古,大概存在这样一个词,它的读音大概是*tʰrə,这个读音就是现在的chī的前身。它也表示“痴”的含义,和应该读作*ŋ'ə的“癡”同义。于是人们看到“癡”这个字,就把它读作同义的*tʰrə了。这种现象叫作训读,在我们现在仍然存在着,比如把“骰子”读作“shǎi子”,把“三千石”读作“三千dàn”。shǎi的本字是“色”,dàn的本字是“担”,而“骰子”和“色子”含义相同,作为容量单位的“石”和“担”大小相当。


再说到“痴”字。“痴”字应该是“癡”的俗字,最早出现于南北朝顾野王的《玉篇》。“痴”字出现的时候,“癡”已经被彻底训读,固定表示那个发展为现在的chī的音节了,因此“癡”和“疑”的谐声关系已经彻底崩坏,这也就推动了一个和声符有较好谐声关系的新字的产生。因为原谐声关系崩坏而创造新的形声字的情况也很常见,有msoeg提到的“攺-改”,还有“恥-耻”。(顺便鞭下尸:“耻”这个字真是造得不伦不类)

但“痴”在谐声上也有奇怪之处:“痴”是之韵字,而“知”在《广韵》中属于支韵。支脂之好似哥仨,但在早期它们是壁垒分明的,到了唐朝彻底混而不分。在南北朝,它们正处于合流的路上,但仍然有区别;用一个支部的字作为之部的字的声符,看起来也不大应该。也不排除这种情况:“痴”这个字出自某种方言,这种方言支之早已合流了。




  

相关话题

  应该恢复传统汉字为官方文字吗? 
  中国减少繁体字是一种损失吗? 
  每一个汉字最末一笔是不是和声调有关系? 
  能否用两个字证明你是哪个省的,不能出现地名? 
  中国减少繁体字是一种损失吗? 
  韩语、越南语与汉语语法不一样。为何古代韩国、越南士大夫能轻松阅读并书写汉字? 
  日语的はう(爬)为什么会用「這」这个汉字? 
  直中间为什么是三横? 
  绞丝旁在繁体中为何有「糹」「糸」两种写法? 
  为什么有人「师父」和「师傅」这么明显的语义有差别的两个词经常搞不清楚? 

前一个讨论
勒万河谷单兵冲突要是现在追加冷兵器和盔甲的话 选哪些比较好 比如钛合金板甲?
下一个讨论
应试教育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了什么影响?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