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全球变暖是骗局吗? 第1页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界普遍认可,工业时代以来,特别是近百年来,人类的工业活动,确实是微观时间尺度上全球温度变化的最大贡献因素之一。(注:以下的“学界”,特指与气候变化研究相关的狭义学界,而不是整个科学界或科技界)

我对此表示认可。


但学界,直到今天为止,依然无能力 — 注意是无能力,而不是无意图 — 建立起足够准确且有说服力的模型,去解释地球温度在大中小微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这既包括貌似有规律的涨落,也包括完全无规律的突变,都不存在确信的解释。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释,事实上,存在解释很多,都有些道理,但也都有反对者,而反对者也有道理。

学界也无能力,基于当下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初始条件,去建立起可靠的预测模型来。这也并不意味着没有预测模型,事实上,存在的模型很多,都有些道理,但也都有反对者,而反对者也有道理。

而真的要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不论你是一个大众路人甲,还是一个一线的气候变化学者(博士起步,上不封顶),都需要有两个共识作为前提:

1,学界的观点倾向性,包括对学界之外的观点表达,是高度利益相关的,天然很难屏蔽利益导向。

2,对于任何学科,学界的论文表达,和学界对外部的言论表述,和媒体对学界观点的加工翻译,和政界对媒体的加工翻译成果的利用方式,和大众通过层层中间商,对学界观点的理解,是必然存在极大的偏差的。这种偏差,既有可能来自于集体无意识下的层层加码,也很有可能来自于特定环节的刻意设计。

基于以上共识,目前真的称得上“可能公允”的结论,基本上只有一个:人类的工业活动,是微观时间尺度气温变化的一个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真的就没有了。


历史上大中小微时间尺度上的规律或不规律的气温变化原因?N多理论共存,不确切。现有工业活动水平不变,最终会怎样?很严重还是无所谓?多严重?也不确切。现在大众和政界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是否有必要?也不确切。

而这种种“不确切”背后,对应的并非“无意愿”,而是“无能力”。毕竟,全球气候这么一个巨大而复杂而长期还不能做实验去验证的研究客体,要是能得出很确切的结论,那才是见鬼了。而这也正是该学界相比科学界其他一些领域的天然“弊病”之一:说到底,大家都仅是有可能提出各种hypothesis (假说),而没有人真的有能力去用实验来验证任何一个假说在大概率上为真。

但依然,在没有很确切结论的情况下(注:还是有不少学界人士,会对公众表示“很确切”的意思。对此,请参考前面提到的作为讨论前提的共识),解决全球变暖的具体举措,就已经被传媒界、政界、商界、民间团体加工成了绝对政治正确的一部分。这其中的是非,很难一句话说清楚,涉及的考量实在太多。国家在地缘政治层面的话语权和领导力、商业利益、产业和地缘政治的联动、学术资金相关的利益......都有参与。

又有人说,就算如此,我们都退一步。既然是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事件,防范于未然,也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我个人原则上是认同这种说法的,虽然这种认同,并不主要是基于所谓“防范于未然”的考量,而是对技术演化的普遍支持。这就好比,我“支持”冷战,并非是因为我支持冷战所代表的斗争逻辑,而是,我支持冷战能让人类科技飞速前进。


可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小范畴上,“传统的”新能源是科技;大范畴上,受控聚变也是科技。前者触手可得,而后者仿佛永远还有50年,甚至可能终究是幻梦。若总研究资源一定,总经费一定,到底是该倾向于更简单,但有诸多连带成本和不确定性的前者,还是该倾向于困难,但一旦解决可以一劳永逸的后者,这又是个博弈。

第一层博弈,即学术资金分配的博弈,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假设学界不同学科的利益中立性;

第二层博弈,涉及连带成本,毕竟能源供给的巨大变动,可能受损的不仅仅是资本家,更会使特定产业中的千万劳工陷于悲惨;

而第三层博弈,涉及产业和地缘政治,毕竟应对全球变暖的普遍举措,确实能起到在产业上打压特定国家的效果,背后的商业利益更是巨大。


至于博弈的平衡点在哪儿,我相信没有人能够给出公允的答案,而是取决于每一个人所认同的利益,以及每一个人对具体选择的信念。

如我,若是有关小范畴下的利益,我大体上是支持我国努力去扮演新能源产业领导者的地位的。这既有关科技进步(其实更像是原地踏步),更有关地缘政治优势。玩儿得好,有可能弯道超车,成为标准和“正确”的定义者,进而获取更大的垄断利益。

如我,若是有关具体选择的信念,给我一把章北海那样的手枪,我估计会把那些倡导“传统”新能源的家伙们(学者和政治家们)统统枪毙,然后想办法把那些搞受控聚变和高能物理的人供上神坛,再给他们相对现有水平成百上千倍的资源。但显然,这只能是基于个人信念,因为无法自证 -- 鬼才晓得受控聚变到底是50年还是五万年,正如章北海也无法证明人类一定能搞出非工质推进器来一样。

如我,若是有关最大范畴下的利益,那我根本就无所谓。一方面,我相信人的适应能力。历史确实也证明,人类进步的方式,往往并非是在存量逻辑中扣扣掐掐,而是“大跃进”式的釜底抽薪,一步彻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丁院士说得很对,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而是人类拯救自身的问题。地球若有人格,估计巴不得人类赶紧死光,还她个清静。而我个人确实也从不在乎人类是否灭绝,是否会在近几百年灭绝,甚至是否会在我此生就走向灭绝。

放在宇宙的尺度上回头看,如果仅是因为那点儿围绕重构化学键来挖掘能量的低级活动,由此所造成的那点儿温度上升和海水上涨,人类文明就要走向悲剧甚至是灭亡,那这文明,大概率怎么着都会灭亡。方式不同,时间早晚而已。


user avatar   tim-li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球变暖不是骗局,以全球变暖为理由要求其他国家限制碳排放从而限制他国GDP增加,乃至收碳税这种莫名其妙税款的行为才是骗局


user avatar   mei-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的回答很难让人满意。现在最被赞赏的答案是

@DANYING

,该答主很努力的写了比较长的答案,其中也有一些可以肯定的事实,但很显然答主很多内容要么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要么是不太好的翻译了一些东西,更严重的是里面错误很多。我可以肯定danying虽然是环境专业的学生,对于全球变暖或者气候变化里的物理所知并不太深入,有些结论式的了解,但全局式的根本性的理解是比较缺乏的。这是我从答案里得到的判断,不是要攻击或者贬低danying,相反的,我觉得

@DANYING

答主是做了努力的,很值得赞许。

物理气候学其实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虽然关于温室效应的假说已经至少一百多年甚至两百年了。最早考虑这个问题的现代科学家是法国人傅立叶,就是那个傅立叶变化的傅立叶。他意识到光凭太阳光,地球表面温度应该要冷很多,于是他提出几个假说,其中一个就是地球表面有一种insulator,也就是好像被盖了绝热材料。虽然他并没有具体指出是什么东西做这个insulator,但他对于问题的思考,路子是非常清晰而科学的。其后,法国物理学家,特别是爱尔兰人John Tyndall比较准确的测量了大气里各种气体对于红外辐射的吸收。这种测量给予温室效应(greenhouse gas effect)假说非常有力的实际证据和机理。这里简单说明一下这个温室效应的物理原理。考虑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它的能量平衡的天平两边是对于太阳光的吸收还有自己对宇宙空间的红外辐射。红外辐射是地球损失能量的主要渠道,这种辐射和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现在考虑地球的大气,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无损失的跑走,那么我们地表的平均温度差不多是零下十八度。显然这和事实不符,因为我们现在活的都好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大气里的温室气体,他们既然可以辐射红外线就可以吸收。有了它们,地球损失的能量不变,也就是辐射温度不变,但这些温度出现在大气的高层,我们知道大气里面,越高就越冷。温室气体安静的在高冷处辐射能量保持地球能量平衡。同时,它们也吸收来自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而保持自己的温度不变,于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可以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点,却不至于让地球能量失衡,因为这个高温辐射的很大一部分被温室气体吸收,而温室气体在低温辐射能量到外太空同时它们也把一部分能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还给地表,最后的动态平衡结果就是地表由于 有太阳和温室气体红外辐射两个能量来源而保持高温,地球能量平衡由温室气体和地表红外辐射穿透温室气体的那部分共同维持。

瑞典物理化学家阿累尼乌斯用了前人对于大气红外辐射的测量计算了二氧化碳含量和地球温度的关系,并用这个关系解释了为什么地球存在过冰川期——因为那时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他也计算了如果二氧化碳翻倍,北极圈温度会升高三四度度。这些计算结果相当靠谱。同时代伟大的苏格兰发明家贝尔早就意识到,我们燃烧煤排放二氧化碳最终会因为温室效应而让地球升温,他认为我们应该利用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到这里为止,全部是物理事实,是颠扑不破也不应该有争议的。有了这个历史和对于几本物理学的介绍,我们应该知道温室气体上升和地球温度的关系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但同时,现代气候模式和精确的气体光谱吸收测量还有温室气体的测量加在一起计算的结果是,如果不考虑各种反馈,二氧化碳翻倍造成的温度升高只有一度左右。但是二氧化碳升高后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会让大气里的水汽大幅增加,水汽又是一种温室气体,于是温度会由于这个反馈(feedback)而升高,这就是水汽反馈。同时我们地球反射太阳光回到宇宙最重要的一个玩家是云。任何一个时刻,地球表面大约三分之二的地方被云覆盖。云总体来说起到的作用是让地球变冷,特别是低云,这些云在大气温度升高后,同样会变化,如果云量减少,那么云制冷的效果变差,从而让温度更加升高,这就是云反馈。等等,大气会有一系列的反馈,我们对于未来总体气候变化(比如全球平均温度)的预测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来自于这些不同的反馈的强度。所以现在我们用最好的气候模式算出来二氧化碳翻倍时,全球平均温度会增加1.5到4.5度,这是一个很大的幅度,而且这个幅度还只是依据气候模式算出来的,自然本身可能的幅度可以更大或者更小,比如今年一片很有争议的论文用古气候的记录来估计这个温度变化预测的是远高于4.5度的值。

现在故事要更接近现实和近代了,也更加具有争议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有有很多可以政治化的议题。其中一个最重大的议题就是人类用温度计观察温度以来全球温度总体变高这个事实如何解释的问题。前面说到的温室效应是个显然的可以用的理论。但同时,要精确解释全球温度的历史,光有温室效应是不够的,因为这个温度有时在快速上升,有一些阶段却是在变冷。温室气体的含量是一直保持增加的,所以不能完全解释。于是有了很多可以解释这个温度变化的假说,比如火山爆发可以增加反射到太空的太阳光,于是可以让地球在一段时间里变冷;比如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也可以增加太阳光反射;比如人类砍伐森林或者破坏其它绿化,也可以造成气候的变化;还比如地球气候系统可以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自己产生周期性的变化……那么科学家们就需要把每一个因素的影响量化,然后去看温室气体的效果有多少。这个研究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所看到过去一百六十多年的温度变化大多是由于自然波动或者其它自然因素引起,那么我们就无法从这些观测里得出有力的估计温室气体效应的结果。

而这个事情必须要有气候模式来参与,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气候的历史也只有一个,我们不能做实验。 要知道各个因素,比如火山爆发,污染物,自然波动还有温室气体各自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贡献,我们需要用气候模式来计算,用气候模式里模拟出来的变化特征去和观测做比较。相互印证,并且这些特征应该有理论上的合理解释,这样才能下结论说到底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而现在的气候模式是有很多不足的,可气候模式也有很多技能。如果有争论的话,就是在于这些模式是不是足够有用。现在最流行的也最令人信服的看法是,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贡献很大。但每当遇到全球温度经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降低或者不升高时,气候模式以及对于温室气体效应的争论就会增加。比如从1998 到2014年间,全球温度基本没有增加,为此一共有不下十种不同的假说,有的认为太阳黑子活动的下降,有的认为中国的污染物排放增加给地球降了温,有的认为这段时间小火山很活跃从而引起降温,有的认为平流层里的水汽变化引起了降温,有的认为这段时间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从而没有给地球升温(因为水的比热高很多),有的提出这段时间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的寒冷……而这些气候模式都没有考虑或者没有能够模拟。但同时,气候模式模拟的气候里有时也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不升温,所以有些气候学家认为这个短时间的不升温并不特别奇怪或者不可理解。

除了气候模式,另一个手段就是去研究古代气候的变化。这里的逻辑是古代气候的变化可以被用来作为实验,因为古代气候以及二氧化碳都经历过很剧烈的变化。古气候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手段,比如用树木的生长变化,比如各种同位素的相对比例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等,这些可以在格林兰或者南极冰里找到,或者在沉淀在海底的古生物里找到。古气候的发现表明,地球气温的变化和二氧化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气温的变化也和地球的轨道参数非常相关,同时气候的变化也和洋流的变化很有关系,这些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起作用。每个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起作用,怎么消失都是很大的研究课题,但总的来说,温室效应在古气候里是可以找到清楚的支持的。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当我们试图量化温室气体对全球气温变化有多大影响时,古气候的数据以及如何解释都有不少不确定性。所以虽然找到了证据,但另一个关键量化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如果总结一下,目前气候学严谨的结论是,温室效应是客观实在的,它们在长时间尺度(当然也不能太长,这里说的是百年计的尺度)上必然引起全球变暖,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增温和这个理论也是符合的,古气候里温室效应也是可以被证实的,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比如量化)气候在各个短时间或者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将来到底升温会是多少,是1.5度还是4.5度或者更多?这是一个现在的根本问题,答案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会有极不同的含义。

这就会考虑到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影响了。这些影响包括很多,比如冰川的融化,海冰的消失,海平面上升,降雨和季风带的迁移,极端天气的变化,农作物生长和粮食安全,水资源的变化,气候变化带来的移民……这些还可以是科学问题,而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就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了,而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这两个方面就需要分开说,虽然它们在现实里会很自然的捆绑在一起。而题主问的绝大部分的问题就在这两个方面里。简单来概括就是气候变暖总体全局来看是不是会带来坏的影响,第二,我们所制定的应对政策是不是除了考虑气候外还有别的考虑以及影响。这里就要做些澄清,因为

@DANYING

犯了一些小错误,比如厄尔尼诺虽然会给某些区域带来极短天气,但厄尔尼诺本身是一个自然现象,有没有气候变化或者全球变暖它都会出现,因为它的出现是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还比如,热岛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关系不是太大,温室气体在大气里混合非常迅速,城市和郊区的温室气体含量差别不是太大。

到这里需要没有被科普过的人注意一下,这些什么海平面上升啊,冰川消融啊,……海冰消失什么的,好像和我们关系不大,而且很缓慢,我们好像不需要特别关心。大错特错!可以这么说,人类社会虽然高度发达了,气候这个基本要素的影响还是特别根本和巨大的。这里

古人类,或者说古猿/直立人/智人,为什么要四处迁移呢? - 梅塔的回答 - 知乎

有一些例子。现代的例子也很多,最近的是加州的旱灾。这是在美国,这里到处是水库,但当落基山上的降雪稀少,雨季降雨又少时,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的加州也是慌张的。八十年代的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干旱造成战争饥荒大迁徙,影响了几千万人。中美洲好几个印第安文明的消失,也是和雨带的突然消失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象,如果东亚季风在未来有显著的变化,中日韩十几亿人口的命运就会巨大的被改变,中国南方的几个大湖很可能干涸,靠它们生存的人们只能迁徙。东南亚和印度也是靠季风吃饭,如果它有大的变化,这些人类社会就只能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生产逻辑都要彻底改变。这些现有的例子给未来提供了鲜活的例子。美国西南部的几个州预计在全球变暖情况下会经历长时间干旱,气候模式预测,总的来说现在干旱的半干旱的地区未来会更加干旱,而现在降雨量多的地区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雨量。那么看一下世界地图,未来关于水资源的争夺以及洪涝灾害的爆发会在那里就清楚了。这些灾害所带来的社会军事还有经济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也是因为这些影响力极大的预计,产生了相应的政策研究。而这里,争论以及各种猜测(也就是所谓的阴谋论)是很盛行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的正直的但对于现有理论持有怀疑态度的学者,他们很难发表他们的研究或者无法在学术会议等地方健康的讨论,于是他们会觉得这种态度反应的就是理论本身的问题,相反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会竭力推现有理论,甚至到了极端的地步,于是有人就怀疑他们的动机,有的是半吊子的学者,本身对气候变化了解不够深刻却喜欢用所谓的‘常理’来否定现有理论,有的是职业揣测家,他们什么都研究的不透,但善于联系和拼凑,有的是因为利益驱动,他们反对现有的理论纯粹是因为他们的利益收到了威胁,有的甚至是宗教影响,他们的思路是上帝在照顾着一切,你们人类竟然自大到这个地步……所以一概而论对于了解和解决问题是很没有益处的,比如有人说他对现有理论持有怀疑态度,你马上就指责他是阴谋论或者无知,在他们看来很可能觉得无知的是你。恰恰现在科普届以及争论时,人们普遍采取这种态度,用一把特别大的刷子把对方统统刷掉。最后和政治辩论一样,变成相互指责而没有实际沟通。

题主提供的链接里,有些东西的确是事实,但全球气候其实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没有一个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一切,很多地方是有例外和细节需要注意的。就比如98-2014的没有升温,或者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全球变冷,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问题是全球变暖理论里面没有说全球温度是线性变化的。比如,有些科学家预计某些地方的珊瑚礁会被二氧化碳所损害,但现在事实却没有,但这个原因可以有很多,并不一定理论就错了。再比如,中国某个冬天特别寒冷,有人就开始说全球变暖是胡扯,他们不知道的是全世界其它地方经历了暖冬。还比如,今年北极圈特别温暖,北极海冰今年因此覆盖创纪录的低,但西伯利亚今年特别寒冷,这些一时一地的例外其实并不有全局意义。睿智的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做一个多了解少谈意见的人。 全球变暖不是一个信条,谈什么我们相信气候变化是肤浅的,气候变化是科学不需要相信。这么学科很年轻,暂时没有能力提供全部的答案。相反的,也不能因为它不能提供全部的答案就去全盘否定它。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怀疑态度,就和对待其它学科一样。持有这个态度的必要前提是多去了解事实和进展,而不是跳进一个圈子,相互取暖,然后自我感觉良好。当然这很难做到。

那么到底全球变暖是不是阴谋呢?你会问。

如果看到这里还在问这么大而无当的问题,我只能承认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user avatar   d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章是很多年前读书的时候写的,比较幼稚,不管是文笔还是翻译都不通顺,参考阅读。此文基本事实还是没错的,并没有支持全球变暖,罗列了一些名人名言,也详细阐述了气候门的来龙去脉。可以阅读一二段为什么不能简简单单说是骗局,来龙去脉过程,以及后面古气候项目部分。-写于账号注销前


院士整个采访核心的内容在说什么?说碳交易规则黑幕,呼吁平等,呼吁和人权对等的排放权,希望能制定公平公正的碳交易机制。丁仲礼院士从来没有反对过碳交易或者研讨气候变化议题。柴静作为一个被你踩在脚下智商压榨的文科记者,将自己置放在主流基础科普知识的定位上,无比精确地找准问题并引导对方对深刻讨论了吃瓜群众最关心的争议点的回答。因为她问题问得好,所以得到了无比精简精妙的回答,这种probing的能力键盘侠并没有。这篇短短的对话他俩配合告诉你的信息不是给你拿来利用的素材来怼气候变化是骗局,抹去大家为环保作出的努力的。多么不尊重。

-----------------—————————--------------------------

此文为事实科普文,主要论证“全球变暖”是否是一场单纯的骗局,并不涉及讨论全球是否变暖。此回答不会出现任何支持或者反对全球变暖的数据图片,而只会罗列一些共识。

此文会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全球变暖,什么是气候变化,讨论他们的意义,学界真正在讨论什么,什么具有争议而什么又是事实?

2 人为气候变化的危害以及碳管理的重要性。

3 碳交易是什么。

4 骗局是指什么事件?调查结果和结局。

5 关于全球变暖,共识与争议。全球变暖的证据vs反对者的证据,各方观点。

6 古气候的科普。




----------------------------------------------------------正文---------------------------------------------

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科学界真实在讨论的不仅仅是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 而是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全球变暖小于属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指天气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从几十年到几百万年)的一种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和持久性意义的变化。 气候变化可以是一种平均天气情况的变化,也可以是平均天气分布的变化。举例,这种变化可以是全球温度变化,极端异常天气(比如说一个地方在历史上异常的变冷另一
个地方变得特别温暖, 也可以是一个地区的天气复杂而奇怪的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城市热岛效应等等。这个气候变化可以是全球范围的,也可以是海洋或大陆范围的,也可以是整个人类活动范围的,
也可以是具体国家等范围的变化。在气候变化的议题里面,全球变暖这个议题被热议。全球变暖包括的议题也有很多,可以是广义的世界性范围某些国家地区相比自己而言气温的上升与否,也可以是狭义的地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还可以指世界范围性的城市热岛效应。全球变暖还可以是长时期(几千万年前到现在)的世界的气温变化,也可以是近一百年的气温变化。此外,变暖造成的冰层融化与否,海平面上升与否,人类化石燃料燃烧对人类健康,对生物多样性,对居住环境,以及对自然的各种影响等等都包含在其中。这些所有东西的研究,都会对人类发展和生存起到非常严肃
的影响。整个科学界是严肃的, 议题是有意义的。





二:不管全球温度升高还是没有升高,人为温室效应也是存在并需要采取行动管理。

人为温室效应的存在和需要调控不需要全球变暖作为必要前提。工业革命以后, 人类经济', 科学,工业,人口的迅猛发展导致化石燃料使用的急剧上升,排放了大量并成尖锐增长模式的温室气体,各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空气污染和各种生态破坏等等不可持续的发展在世界范围有目共睹。

19世纪初,英国气候学家路克·霍德华(Luke Howard)在《伦敦的气候》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热岛效应”的气候特征理念。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热容量低,热传导率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百度百科 由于热岛中心区域近地面气温高,大气做上升运动,与周围地区形成气压差异,周围地区近地面大气向中心区辐合,从而在城市中心区域形成一个低压旋涡,结果就势必造成人们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运转中燃烧石化燃料而形成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质在热岛中心区域聚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百度百科
图片关键词: 19 Century Great smog London 大量污染物在热岛中心聚集,浓度剧增,直接刺激人们的呼吸道粘膜,轻者引起咳嗽流涕,重者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病的中老年人还会引发心脏病,死亡率高,如英国伦敦在1952年12月份,因为这个原因死亡4000余人。

上面的例子,显而易见,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范围爆发的城市热岛效应,作为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变暖之中的议题,意义重大,空穴来风,并没有在忽悠。热岛效应的罪魁祸首就包括温室效应,土地利用,绿化问题等等。其中温室效应还会在空气污染,臭氧空洞,海平面上上和各种环境问题中扮演不好的角色。除了城市热岛效应,碳循环失衡还会产生酸雨,酸化土地,海洋。

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在空气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光与红外辐射。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过红外辐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如果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 飓风 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二 氧化碳融入地表水源造成水,土地的酸度升高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农业问题,留在空中催化和和其他气体反应,造成了二次污染等等。
Boston, Massachusetts. Surface temperature, 2009. Source : Camilo Pérez Arrau, 2010
Souce: NASA

热岛效应是循环失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绿化问题,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局部生态)的碳循环失衡,温室效应严重,破换我们居住环境的适宜度和舒适度,引发上述的污染健康问题。在城市范围内的环境评价,碳排放管理,对我们的居住环境,影响是决定性的。我想大家对于不按常理出牌的蓝天都深有感受。减小温室效应不仅仅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包括合理的城市规划,无地利用,绿化植被等等,涉及范围已经不仅仅只是在气候和环境学。这样庞大的课题,参与的顶级科研人员不计其数,是无法容忍某个人某个国家上演滑稽的骗局戏码的。






三:关于碳交易的“阴谋”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中国碳交易试点破冰之难,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时间线

  • 1990年,IPCC发布了第一份评估报告。经过数百名顶尖科学家和专家的评议,该报告确定了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它对政策制定者和广大公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影响了后续的气候变化公约的谈判。
  •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又称为“地球高峰会”)上,155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 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至今有约190个左右国家参加了全球气候保护协定,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
  • 美国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然在议定书上签字但并未核准之。2001年3月,美国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 《京都议定书》
  • 中国政府2002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自主提出了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
  • 欧盟于2005年设立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确立交易规则
  • 中国2006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人均排放量远远低于美国
  • 2007年,按照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十五届会议将诞生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焦点是“责任共担问题”而不是气候是否变化问题。各国政府在谁该减排多少,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多少资金帮助上没有达成共识。
  • 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的国家。



碳交易的机制是什么?各方责任是什么?

为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温室气体减量的最终目的,前述的法律架构约定了三种排减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ET)

  • 《京都议定书》有一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指发达国家靠不可持续发展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到达今天的发达,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落后同时也相对没有承担那么 多的环境责任这个原则体现在很多方面。基本方面有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 年减少5.2%。欧盟的集体减排目标为到2012年,比1990 年排放水平降低8%,欧盟从中再分配给各成员国。而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此外,发达国家还要以金钱或者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
  •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要求发达国家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而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同时,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如果完不成减排任务,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或购买温室气体排放量,获取“减少排放量”作为自己的减排量。清洁发展机制不但具有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功能,还能为参与国带来巨大商机,所以成为各国政府与企业重点发展的工作CDM项目必须满足:(1)获得项目涉及到的所有成员国的正式批准;(2)促进项目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3) 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产生实在的、可测量的长期效益。参与CDM的国家必须满足资格标准。所有的CDM参与成员国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要求:自愿参与CDM;建立国家级,CDM主管机构;批准《京都议定书》;此外,工业化国家还必须满足几个更严格的规定:完成《京都议定书》第3条规定的分配排放数量;建立国家级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估体系;建立国家级的CDM项目注册机构;提交年度清单报告;为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买卖交易建立一个账户管理系统。
  • 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ETS) 是一个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遵循“总 量控制与交易”原则,政府对一个或多个行业的碳排放实施总量控制。——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碳市场简报 #1 2015年10月
  • 联合履约(JI,Joint Implementation) 系附件一国家之间在“监督委员会”(SupervisoryCommittee)监督下,进行减排单位核证与转让或获得,所使用的减排单位为“排放减量单位”(Emission ReductionUnit,ERU)。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本国进一步减排的成本高,难度较大 温室气体 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在中国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进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 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形成了价格差。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积极进入发展中国家寻找合作项目,为碳交易开辟了绿色通道。这也是业内把既减排又赚钱的CDM称为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免费午餐的原因”——三方认证的挪威船级社专家张建丽

中国碳交易

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为80亿吨,占全球25%,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被《议定书》纳入强制减排计划中,但中国却一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活动。近两年来中国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及核 证减排量供应量方面已领先全球。

  • 2007 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得73%,2008年更是惊人占到84%。2009 中国有近2000个CDM项目获得国家发 改委批准,有267个CDM项目在EB成功注册。印度、巴西、中国和墨西哥是全球CDM项目注册数目最多的4个国家,占据了全球CDM项目总数的75%。
  • 2011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7个试点已经全部启动上线交易,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共纳入排放企业和单位1900多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合计约12亿吨。
  • 2015年 中国正在七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积累经验,为 2017年初全国范围内的碳市场建设做准备。届时中国将拥有世 界上最大的碳交易体系。另外,自清洁电力法案开展以来,美国 各州对碳排放交易的兴趣与日俱增, 建立新的碳市场或在已有碳 市场的联结都有新的可能性。截止2015年12月31日,中国七个试点碳市场二级市场累计交易量达4,979万吨,成交额达到2.32亿美元,交易均价为4.66美元/吨。中国自愿减排项目注册数为341个,签发项目83个,签发减排量共计2,504万吨tCO2e。——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碳市场简报 #1 2015年10月



总结,这种低碳经济既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也可以带来经济转机。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马 上确定就要枯竭的化石能源的依赖性,优化产业结构,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要说谁是最大获利者,可能是全人类以及后代。碳交易可能并不完美,但是却不是任何人刻意用来套上阴谋论用来随意做做政治抹黑的。





四,仔细阅读前三条重要回答,已经完全可以得出“用骗局描述气候变化(注意不是全球变暖)议题是滑稽和无知的”这样的结论。以及,“碳交易是变着方式像发展中国家收钱”这种判断是非常粗暴武断不负责任的。那么Climate gate, 气候变化门”其实和气候变化没有关系,而是对全球变暖议题讨论的质疑。最后却被无知而相信阴谋论的人刻意与气候变化和碳交易混淆。下面是骗局事件发生的时间线:

  • [2009年11月20日] 在距离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12月7日)还有一周时间的时候,一名黑客窃取英国东安吉利亚的大学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s (UEA) 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 的气候研究中心里,世界顶级气候学家之间交流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内容,也由此窥探到过去十几年里气象专家们之间私下的思想交流。黑客把电子邮件公之于众,并声称从邮件中可以看出,这些气象专家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以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作用。换句话说,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这一说法,也许是谎言和欺骗!这让反对“人类影响气候”说法的人感到非常兴奋。这一事件在整个世界引起讨论和争论,并被媒体称为气候门。上升成为了一场大有背景的科学阴谋,让气候界,科学界陷入巨大的信用危机。
  • [2009年11月28日] 事情发生后,东英吉利大学发表声明,确认学校的服务器遭到黑客入侵,在全球气候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气候研究小组的数据被盗,包括大约1000封邮件和3000份文件,其中有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十三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校方说,这些文件中总容量为160兆,其中邮件中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平常的交流。但是媒体报道称,其中也有一些在讨论如何对付那些气候怀疑论者。除了对付气候怀疑论者。邮件中还有一些如何通过阻止意见不同的科学家的论文发表的内容。被反对者广泛引用的有以下邮件。

(A)

From: Phil Jones. To: Many. Nov 16, 1999
"I've just completed Mike's Nature [the science journal] trick of adding in the real temps to each series for the last 20 years (ie, from 1981 onwards) and from 1961 for Keith's to hide the decline."

反对者认为,这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任Phil Jones企图暗示同事自己随意篡改数据从而“掩盖全球气温下降”的真相,并称,这种“把戏” 早在很久之前就被 Michael Man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使用在一篇发表在Nature的著名气候著作中。Michal Mann,美国物理和气候学家,任职于美国宾西法利亚州立大学。 1998年,和Raymond S. Bradley还有Malcolm K. Hughes 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 Global-scale temperature patterns and climate forcing over the past six centuries的文章,其中包括了这张因为形状特别像曲棍球帮而被广泛成为"hockey stick graph" 的“曲棍球棒”图。图片显示了地球气温在在1000年的全球气温变化,如图,前九百年气温变化成直线,稳定平缓,却在二十世纪末期,工业革命后急剧升高。由此 引发了世界对“人为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广泛关注。上面说过,这篇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是一篇被气候界广泛引用的权威文章,此封Email 用“把戏”来称呼这篇文章的数据处理方式,让气候界的信用遭到质疑。

图片:著名的Michal Mann和他的Hochey sitck graph。

(B)

From Phil Jones To: Michael Man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July 8, 2004
"I can't see either of these papers being in the next IPCC report. Kevin and I will keep them out somehow — even if we have to redefine what the peer-review literature is!" 我觉得我不会看到这些文章在IPCC的杂志上发表。

这封邮件另怀疑者质疑这些全球变暖科学家试图阻止他们反对者的论文在权威会议上的发表。由于IPCC在2001年的第三个报告里引用了Michal Mann的hochey sitck graph,所以在气候门事件爆发后,世界最权威气候报告IPCC遭到全方面的信用危机。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的政府间气象组织。由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几千名各界科学家参与主要工作是编写气候报告提供科学技术建议给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帮助其制定决策方针。 IPCC由IPCC panel (监督委员会也是法人),Secretariat(秘书处), Bureau,和三个working group 组成。Working group I, II, III (每个working group有两个联席主席,一个来自发达国家,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还有几个技术支持小组组成Working group I研究气候体系和变化,Working group II 研究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working group III 专门研究减排方案)。监督委员会是由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拍出的懂行的代表组成的,而
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间合作组织只能以旁观监听的形式出席。IPCC的报告,由各国政府选出的科学家通过层层审核而做出。IPCC不自己开展科学研究,
而是根据搜集评定综合已经发表的学术著作而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设意见。

(C)

From: Kevin Trenberth (US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To: Michael Mann. Oct 12, 2009 "
The fact is that we can't account for the lack of warming at the moment and it is a travesty that we can't... Our observing system is inadequate" 内部质疑承认证据不足

(D)

From: Michael Mann. To: Phil Jones and Gabi Hegerl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Date: Aug 10, 2004
"Phil and I are likely to have to respond to more crap criticisms from the idiots in the near future. 称呼质疑者和反对者为垃圾和智障
  • [2009年11月23日]

也就是在哥本哈根会议前两星期,Muir Russell技术调查委员会成立,对CRU email事件展开调查。调查委员会由与CRU以及IPCC没有任何关系的学者组成,主席Muir Russell(前公务员,爵士,前格拉斯哥大学校长、苏格兰司法任命委员会主席)。调查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有:Philip Campbell(Nature杂志主编), Professor Geoffrey Boulton ( 前爱丁堡大学副校长、爱丁堡皇家社科协会、苏格兰皇家名誉教授);Professor Peter Clarke (前苏格兰National eScience Centre主席); David Eyton (BP(British Petroleum)英国石油集团公司研究技术组首席执行官); Professor Jim (Norton BCS副主席)。很多气候界的科学家和组织,政府部门表示支持UEA并宣称这次这次调查根本不必要(investigation is unnecessary)

  • [2009年12月1日]

Phil Jones辞职。

  • [2009年12月4日]

英国首相Gordon Brown秘书发表声明

"The approach of the climate saboteurs is
to misuse data and mislead people. The sceptics are playing politics
with science in a dangerous and deceitful manner. There is no easy way
out of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despite what they would have us believe.
The evidence is clear and the time we have to act is short. To abandon
this process now would lead to misery and catastrophe for millions.” 气候变化攻击者的做法是滥用数据和误导人。怀疑论者在以危险和欺诈地方式对科学玩弄政治。不管他们怎样混淆视听,气候变化不是可以轻易针对污蔑的。气候变化的证据是清楚的,而可供我们采取行动的时间很短。如果现在放弃,可能会对我们导致痛苦和灾难。
  • [2010年1月12日] 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宣布对UEA和CRU 邮件和数据共享方面进行调查
  • [2010年1月27日] 英国咨询委员办公室ICO副专员Deputy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 Graham Smith声明说从被公开的CRU与其他科学家之间的邮件没有做到英国信息公开法free of information(FOI)的要求。
  • [2010年2月12日] NATURE杂志主编Philip Campbell在被质疑者其公正性后辞职调查委员会。 对于Phillip的这次举动,调查委员会主席Muir
    Russell说他很遗憾Philip的退出,但表示理解。Philip
    Campbell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过各种偏向于UEA和CRU的各种言论:
“There was nothing to suggest a cover-up by climate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没有任何证据指向UEA的隐藏数据 ” “The scientists have not hidden the data. If you look at the emails, there is one or two bits of language that are jargon used between professionals that suggest something to outsiders that is wrong. In fact, the only problem there has been is on some official restrictions on their ability to disseminate data, otherwise they have behaved as researchers should. 科学家没有隐藏数据,如果你阅读那些邮件,你会发现只有极少的部分专业对话可能会让外行觉得那是错误的,唯一可能成问题的只是一些官方对于数据传播的限制,除此之外他们表现出一个研究者应该有的样子。”
  • [2010年3月1日] 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对 Phil Jones为首的CRU(UEA)的研究者进行公开提问。
  • [2010年3月31日] 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批评了UEA大学的信息封闭保留氛围“culture of withholding information”但是委员会没有谴责Phil
    jones。 委员会称当Phil jones和CRU处理被要求数据共享的情况时,大可以做得更专业。UEA和CRU的科研声誉因此失误而失去光泽。
  • [2010年4月14日]

Lord Oxburgh (牛津大学毕业,普林斯顿大学phd毕业,曾于牛津供职,前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长earth science
系主任,斯坦福访问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前校长,英国国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首席顾问) 通过对邮件时间的调查就此事件发表声明:

“absolutely no evidence of any impropriety in the emails, the basic science seems to have been done fairly and properly”(真心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邮件有任何不妥,CRU这群人很妥当的做好最基本的科研工作)

David Hand, a statistician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who sat on the enquiry panel, said

The CRU scientists, had been naive over their use of statistics, but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the better techniques would have produced different results. (帝国理工统计学家在听证会上说CRU很天真,但是没有更好的技术来产生更好的结果了。)
  • [2010年7月7日] Muir Russell调查委员会的结论:
“Climate
science is a matter of such global importance, that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honesty, rigour and openness are needed in its conduct. On
the specific allegations made against the behavior of CRU scientists, we
find that their rigour and honesty as scientists are not in doubt” (对于气候变化这一严肃课题,CRU研究者们显示了他们作为科学家应有的诚实和严格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共有八个组织对Muir Russell调查委员会的结论做出了调查了并得出没有证据说明CRU伪造数据的结论,这八个组织是 House of
Comm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UK); Independent Climate
Change Review (UK); International Science Assessment Panel (U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first panel and second panel (US);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

  • [事实真相总结]
  1. 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是隶属于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UEA的一个世界顶尖认为气候变化的机构。此研究机构最显著的研究结果是和英国气候局Hadley Centre 合作的全球地表温度记录。这份全球气温记录追溯到了1850年。其中CRU负责搜集模拟陆地部分的温度记录而Hadley Centre负责搜集模拟海洋部分的温度记录。这组数据记录为:HadCRUT,囊括了1871到1998年,从北纬65度到南纬35度之间区域分散分布 的气温数据,并通过把地球网格化而赋予这些不同的气温记录点不同的影响度而建模得到结果,于1998年发表在了Climate Monitor。
  2. 气候变化门正是从他们的邮件被黑而开始的, 主要质疑他们的模型存在误导和错误,并且不分享原始数据。事实上CRU的工作其实只是搜集综合整理这些数据引入气温计算模型来重建气温记录。他们的原始气温数据是从很多地方搜索或者买来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始数据来源是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CRU并没有享有所有数据的保存权和所有权以及公开权。EAU的问题就在 于他们没有数据所有权,而此大学又没有完善的官方的拒绝查询数据的公事公办的条例形式,所以一部分学者间的轻浮口语化的邮件,以及一些业内人士对自己模型 数据的刁侃变成了媒体捕风捉影的对象。CRU的director 是Phil Jones,他在邮件事件爆发后企图整理所有原始数据公之于众, 但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会花费他们很多时间甚至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从而使他们陷入信用危机。
  3. 而另一方面以Michal Mann为代表的其他气象学家也 被牵扯近来因为他们独立研究得到的结论和CRU的一致,他们可能认识但是没有任何合作,更和这次email泄露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人有的是IPCC世界最 官方的政府间(所谓政府间就是由各国政府派代表去的意思)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的成员有的人则不是。其中,IPCC成员Michal Mann的图被IPCC引用。这两件事一件是一个科学界希望自身数据共享的反省和革新,另一件是一个主流气候界认同所以放上IPCC,却肯定有业内职业质疑的这么一个科学争议。被一些无知不负责任的媒体和个人加以了天马行空的猜测试 图找到这些科学家,研究机构,联合国组织之间暗中勾结的联系编织出一个由几个科学家主演,却可以玩转整个世界各国政府的惊天科学阴谋丑闻。
  4. 英国独立调查人员前后用了六个月彻底调查外泄的电邮后证实,科学家是清白的,这些电邮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他们扭曲数据。





五:关于全球变暖

学界共识

多种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后,全球地表气温变暖,高层大气变冷,极端异常天气(干燥或多雨狂风,极寒极热,厄尔尼诺现象),城市热岛效应,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这些都是没有疑问的被一致认可的。并且没有自然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学界争议

远古时期气温记录重建和对于气温变化周期的猜想,没有证据可以 证明地球气候处于一个什么期,科学界大部分认可并认为今天的气候变化,非常可能是由于人类不可持续发展而引起的。

学界支持:

  • 2001 17国学术界签字,在Nature上发表联合声明支持IPCC在气候变化共识上的权威性。The statement was signed by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Australia, Belgium, Brazil, Canada, the Caribbean, China, France, Germany, India, Indonesia, Ireland, Italy, Malaysia, New Zealand, Sweden, Turke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 2005 11个G8国包括世界最大三个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中国学术界签字,一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回应:支持IPCC和同意应当采取迅速行动, The statement stresses that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is now sufficiently clear to justify nations taking prompt action, and explicitly endorsed the IPCC consensus. The eleven signatories were the science academies of Brazil, Canada, China, France, Germany, India, Italy, Japan, Russi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 2007 , 13国家联合确认自己的声明,表示:气候变化是明确的,并且非常有可能是人类原因造成。如果不采取行动,这些气候变化会对我们产生环境危害。"It is unequivocal that the climate is changing, and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is is predominantly caused by the increasing human interference with the atmosphere. These changes will transform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Earth unless counter-measures are taken.“ The thirteen signatories were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Brazil, Canada, China, France, Germany, Italy, India, Japan, Mexico, Russia, South Afric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 2008-2009也发表过类似声明
  • 2010 来自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和其他几个大学的教授在美国著名学术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PNAS)发表了一篇名为Expert credibility in climate change的文章,调查了1372 名气候学家的著作和引用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97–98% of the climate researchers most actively publishing in the field support the tenets of ACC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outlined by the IPCC
  • 各国其他科学行业对IPCC和气候变化支持和发表各种声明的有:Inter Academy Council,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cademies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Sciences, Network of African Science Academies,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Royal Society of the United Kingdom,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Physics; 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Federation of Australi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ocietie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and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European Federation of Geologists;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ociety; Canadian Foundation for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Canad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ociety;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UK);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American Quaternary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Wildlife Veterinarians; 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Australian Coral Reef Society; Institute of Biology (UK); 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 The Wildlife Society (international);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merican Colle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 World Federation of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s;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Engineers Australia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Australia)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reat Lak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 New Zea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基本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的这段话高度传达准确全面地传达了学界的共识:

"欧亚地区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主因。近30 年对太阳辐射的卫星观测表明,太阳活动没有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而且太阳活动的自然变化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还不到温室气体作用的1/10。强烈的火山爆发 虽然会对地球大气起到降温作用,但这种事件出现频率低、影响时间短。如果气候变暖速度过快,影响将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首先是工业革命以来,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与地表平均温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且二者的上升幅度都表现为人类排 放源较多较强的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二是温室效应的基本物理定律能够很好地解释“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增暖”以及“高层大气变冷”的现象。三是只有考虑人类活 动的作用,特别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大幅增加,才能通过模拟而再现出近百年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四是在地表—大气—海洋温度、水循环、冰冻圈以及极端天气 气候事件等方面的变化中,越来越多地分辨出人类活动的影响。任何目前已知的自然因素都无法解释当今全球变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无论是采用严格的统计分析, 还是利用气候模式模拟作为分析手段,近百年全球增暖趋势都不可能归因于已知的其他任何一种自然因子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气候增暖。近 30年对 太阳辐射的卫星观测表明,太阳活动没有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而且太阳活动的自然变化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还不到温室气体作用的1/10。强烈的火山爆发虽然 会对地球大气起到降温作用,但这种事件出现频率低、影响时间短。"




六:关于现代气温记录和远古气温记录

最早的世界直接气温记录也就是近100-150年来的事情,这些记录就是各地气候站的天气气球或者水温记录等。
在1970年左右,这些气候站都是在陆地上的,并且都集中在北半球。海洋气候站则皆为船只气候站。直到卫星气温记录从1979年开始而将所有海洋记录换为卫星记录。而在这之前的,所谓的地球几千年来气温变化或者什么冰期和暖期的根据都归纳到古气候学,都是通过间接的手段建模得到的。 这些间接的数据可以通过岩石,沉积物,冰心,年轮,珊瑚, 贝壳和微体化石等等。并且,全球气温记录搜集这种东西不是一件小工作,全世界也就没几个数据来源。目前全球最大的几个全球气温模拟机构是:

  • NASA’s GISStemp, 美国航天局和NOAA合作通过利用Global Historical Climate Network-Monthly (GHCN-M),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ICOADS) 数据,使用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ERSST) analysis.方法得到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后来美国航天局又开始采用卫星标记来记录温度)
  • The Hadley Center’s HadCRU, 就是这次邮件门的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CRU和英国气象局Hadley中心合作的项目,方法同NASA一样
  • Remote Sensing Systems’ RSS,这是一个美国加州的公司,提供的卫星气温记录被广泛引用 and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Huntsville’s UAH.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是第一个通过卫星来建立全球气温模型的研究机构。

第一种气候站数据搜集方法存在数据分布不均,覆盖面不广的问题,而科研机构要做的就是通过建模除掉这些不利因素如把世界地理上网格化,计算每个不同气候站的影响因素。第二种卫星温度记录也不是什么万能的好东西,卫星是不能直接测量温度的,他所做的就是测量低层大气中的氧分子含量,因为氧分子含量和气温是成正比的。首先这就是一种间接手段,其次,这个低层对流层的温度应该是要比地表高的。要用来和以前气温比较,也要引用各种模型。而整体上,这两种方法要和古代温度比较,也都要通过计算。这也就是为什么其实全球数据来源就只有那么几个,但是由于算法的不一样,会出现各种结果。再举一个例
子来解释这个就是比如气温,阳光,冰层厚度等等这些都是根据季节变化的,不仅是这个,没几年,还有什么厄尔尼诺现象,太阳周期等等,当我们比较很长一段时期的地球环境变化,就要消灭季节和周期的影响,这里面存在各种模型了。这也就是你没有办法找到一个什么标准的东西。主要建模方法有:Calculating anomalies(NASA and Hadley/CRU用这个方法); Common Anomaly Method
(CAM)(NOAA用这个方法建立NCDC的气温图); Station Method (RSM) and the First
Differences Method (FDM).

NASA: http://data.giss.nasa.gov/gistemp/2011/ ); The Hadley Center’s HadCRU参考见面给出的phill jone的图; RSS: http://www.ssmi.com/sst/microwave_oi_sst_browse.html ;
UAH
vortex.nsstc.uah.edu/pu 这些数据和原始图都可以在其官网上找到,嫌麻烦,引用一个综
合了所有数据的图如上。

其中NOAA就是当年美国航天局的表面温度记录。可以看到这四个组织得到的结论显著的相似:全球温度在1880至今持续升高。

再看古气候:冰心主要有这么几个项目:

  • The Greenland Ice Core Project (GRIP)was
    a multinational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 organised through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Funding came from 8 nations (Belgium,
    Denmark, France, Germany, Iceland, Italy, Switzerland, and United
    Kingdom), and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GRIP successfully drilled a 3028
    metre ice core to the bed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at Summit, Central
    Greenland from 1989 to 1992 at 72°35′N 37°38′W.
  • There was a follow-up U.S. GISP2
    project, which drilled at a glaciologically better location on the
    summit of the ice sheet, produced an ice core 3053.44 meters in depth,
    the deepest ice core recovered in the world at the time
  • European Project for Ice Coring in Antarctica (EPICA)
    is a multinational European project for deep ice core drilling in
    Antarctica. Its main objective is to obtain full documentation of the
    climatic and atmospheric record archived in Antarctic ice by drilling
    and analyzing two ice cores and comparing these with their Greenland
    counterparts. This site (75°06′S 123°21′E, 3233 m above sea level,
    560 km from Vostok Station). Drilling was completed at this site in
    December 2004, reaching a drilling depth of 3270.2 m, 5 m above bedrock.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re was first published in Nature on
    2004/June/10

这是一张集结了各种其后数据,包括这几个项目和气候争议门CRU的数据做出的地球气温变化图,可以看到,被大众广泛引论的四个冰期也在其中,然而,就目前的科研水平做出的这张图来看,你看到了地球气候的有何规律可循?没有。人们并不知道地球气候很久以后会怎样,我们
知道的是近几千年来,地球温度大至是稳定的而在最近却异常升温。而这,和人类活动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user avatar   liang-zi-se-dong-li-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话说,那些整天拿丁仲礼的话当论据的知不知道丁院士其实是支持“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结论?他只是提醒我们要小心碳排放博弈背后的陷阱而已,减排是一定的,关键是“怎么减”。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G8国家提出一个“雄心勃勃”的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方案,旨在以此为基础,达成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但冗长的谈判并没带来多少成果,国际媒体大多用“失败”来总结该次“超级盛会”。自此以后,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年年召开,每次谈判到最后一天,必定要延时“夜战”,而离达成最终协议似乎迄今还有些遥远。   
由此不难推测,在“拯救地球”这样悲壮的口号之下,碳减排谈判其实充满着激烈的利益博弈。
  首先应该指出,二氧化碳减排本身的逻辑基础是清晰的。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8℃,它同人类利用化石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有主要关系。这个结论得到广泛认可,也成为碳减排的逻辑起点。
  但需要减排是一回事,谁负责减排又是另一回事。我们看到的博弈实际上主要围绕“谁减排”展开。

丁仲礼:“拯救地球”口号下的国际大博弈--科技--人民网 scitech.people.com.cn/n


user avatar   physix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真的很有意思,

中国网站上大家普遍觉得全球变暖是美国限制中国发展的阴谋;

美国网站上大家普遍觉得全球变暖是中国削弱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阴谋(在英文 Google 里面搜类似“climate change china hoax”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到一大把)。

到底是不是阴谋呢 我也不知道了 毕竟不是专家不敢说啥 不过我的屁股算是坐在新能源上的 所以我只能当它不是阴谋咯~


user avatar   zhang-wei-18M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地球历史上比现在二氧化碳浓度高气温高的时期多的是”。

丁院士这句话只要基本科学常识的朋友都很清楚是事实,其中最最著名的就是白垩纪时期,这一时期地球平均温度高出现在5度,二氧化碳浓度高出30%,会有灾难吗?真实情况是你霸王龙和剑龙兄各个长得膀大腰圆。即使在人类发展时期商/汉/唐朝的气候温度就高于当前,那时的黄河流域还有亚洲象的活动,地球气温上升从来就没有带来过什么危害,倒是全球气候变冷,幺蛾子出了一堆堆。就拿最近一次的全球气候变冷来说,由南宋末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冻的不要不要的,开始南下进攻中原王朝,而明朝灭亡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明末小冰河时期恶劣气候频发,什么叫小冰河时期?知道清王朝的骑兵是怎么完成渡江战役灭掉南明王朝的吗?骑着高头大马从长江冰面走过去的。在科学界真正的定论是地球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而这种周期性主要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微乎其微,而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工业革命后二氧化碳剧增,人类活动开始影响气候变暖。而不是有些政客发布的那种朋友圈文章。一些所谓的环保视频和文章似乎给人灌输一种思想,就是地球一直以来的气候,冰盖,海岸线都是恒定不变的,就是因为现在人类的工业给改变了这一切。拜托,只要高中地理上课不睡觉的同学也不至于信了这个邪吧。就拿海岸线来说,一些人恐吓说,南北极冰盖融化上海就会泡在水里,拜托,上海原本就泡在水里,上海和中国广大东部沿海城市一样都是泥沙带来的冲积平原。影响海岸线的形成又不是只有海平面上升还有地壳运动/泥沙冲积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古人都发明了沧海桑田这个词汇,今人还能被歪理邪说给恐吓这恐怕说不过去吧。


2.“这背后有个巨大的陷阱,以后每年中国需要花一万亿人民币去购买碳排放权”。

丁院士把这个骗局中最核心的商业盈利点给说出来了。最开始这个骗局实际是G7集团合伙用来整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手段,说白点就是变着花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剪羊毛,其中针对的主要国家有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由IPCC提出一个全球固定碳排放标准额度,由各个国家如同切蛋糕一样各自领走你的那一块,你没有看错是按国家分的。对于像欧洲这种白左圣母多,工厂少,人口少的国家自然就鼎力支持,分到每个国民头上的人均碳排放额度自然多到用不完。但是对于中,印,东南亚这种人口高度密集,工厂又多的国家简直就是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额度就这么多,你要么就选择不发展,要么你就得找发达国家或者非洲穷国那去买流量………不,是额度。

地球变暖是一个大的课题,一般权威的气候科学研究的数据要横跨几亿年,即使我们只考虑人类在地球的存在时间,科研数据也会拉长到几万年,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人只用1900年后短短100年的数据来论证一个全球变暖的课题,并且通过文字游戏暗示这种变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灾难。如果这种江湖把戏(丁院士原话:算命先生的水晶球)能被称为科学,那我最后只能用丁院士的话来总结:地球不需要人类来拯救,人类需要拯救的是自己。


user avatar   todayuuk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考古发现2000年前的楚国也就是今天的武汉一代是热带,楚国有犀牛。《考工记》还记载了怎么用犀牛角做铠甲。

汉朝时北京种稻子你怕不怕,怎么比今天还暖和。

远古土壤测试的结果显示:

诶诶诶诶,怎么回事怎么比那些鼓吹气候变暖的还高?

再往前回溯,恐龙时代的侏罗纪。

怎么全是苏铁这些热带植物呢,也难怪只有温暖的气候支撑植物的生长才能养的活体型巨大的恐龙。

我们再往前看看

不温暖哪里来造煤运动?

你不能把这些也甩锅给人类的发展吧?现在气候学都没有能解释为什么远古会有比现在热得多的时代。那全球变暖的机制是不是该反思和加深研究一下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把全球变暖总结为骗局和非骗局就是在简化问题了,导致的荒谬性就好像英国脱欧一样。

我们先不要管他是骗局还是不是骗局,因为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不应该成为我们做决定的依据。

首先我们应该问的是“全球变暖”究竟存不存在?

如果你认为全球变暖不存在,那么全球变暖自然就是骗局。但这种情况下,你也同样需要给出日益发生的极端气候的原因,否则无法排除全球变暖的可能性。当然,你也可以说极端气候也不存在,网上的新闻都是假的,那么对你来说全球变暖就是骗局。

如果你认为全球变暖存在,但变暖并不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那么这同样会牵扯到我们的应对问题。如果你认为全球变暖无关紧要,不会影响到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那么这就是一个骗局,不需要理会。如果你认为全球变暖会影响到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但是这并不是由人类活动带来的,这同样会引发一个问题,我们能改变和扭转这个趋势吗?如果你认为人类不管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的,全民等死就好了,趁能享受的时候尽量享受,不需要考虑未来,那么某种程度来说全球变暖对你可以算是一个“半骗局”。如果你认为虽然全球变暖不是说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但是人类有可能可以扭转或者至少是缓解这个趋势,那么又会引发新的问题:“到底怎么样才能缓解甚至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认不认同全球变暖是骗局,在应对立场上都和认可全球变暖理论的人是基本一致的了。

如果你认为全球变暖存在,并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带来的,那么问题就化为了到底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如果你认为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发展和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导因素,就会产生了一系列在解决问题上的矛盾。因为首先全球变暖是个全球的问题,无法以个人甚至是单个国家的力量进行解决,而同时工业发展与全球变暖成为了矛盾的一组,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经济发展与控制全球变暖看起来无法同时满足。这样一个问题在单一国家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冲突,当扩展到不同国家时,更是看起来棘手之极。不要说当今的世界局面根本无法以强行的方式强迫另一个主权国家放弃发展权(因为不太可能发生世界级战争了),就算能做到强迫别人放弃发展权了,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破坏要比建设容易的太多(比如给你放一把森达大火),在操作层面是根本没有实现可能性的。

也就是说,解决全球变暖是个必须要全球取得共识,共同进行研究和协作,需要做出巨大的政治层面的努力,需要新的政治理论,需要巨大的经济层面的努力,需要新的经济理论,需要解决一系列人类社会存在了千百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复合了政治建设,地缘政治,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发展的超复杂问题,又怎么能用一句简单的“是骗局”或者“不是骗局”来理解呢?也许我们对于这样一个现象和问题还有很多认识不清之处,又或者确实有很多人在这个问题里参杂了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考量导致的歪曲;但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些都是正常的。

只要还是作为人类,那么至少在维护人类整体这个层面,所有人还是有这样的利益基础的。如果我们真的在乎子孙后代的生存,繁衍和发展,那么对于环境的保护就是个不可逃避的话题。而不可逃避的意思就是,首先关注起这样一个问题,不要引入太多的先验假设,不要扣帽子,不要假装问题不存在,实事求是,真正关注和关心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命运,能尽一点力就尽一点力(当然没法尽力就算了)。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如果有一个存在了上亿年的垃圾堆,会进化出吃塑料的生物吗? 
  生物、畜牧自由马丁现象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有没有以前很火,现在却被发现是很危险的发明? 
  中医复兴真的是势不可挡吗? 
  这 100 年来,中国取得的哪项科技进步,最令你热血沸腾? 
  世界地球日,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野生动物直接喝浑浊的脏水都没事,为什么人类不行? 
  中医学生大学该读哪些课外书,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中国有哪些黑科技? 
  如果人类可以得到任一问题的答案,应该选择什么问题? 

前一个讨论
敏捷开发在中国的实践面临怎样的挑战?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令人发指的翻译?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