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作曲和编曲有什么区别? 第1页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妳要明白,song writer和composer的区别。


user avatar   wa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编曲”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原载于微博


黑格尔有这么句话

Was vernünftig ist , das ist wirklich , und was wirklich ist , das ist vernünftig .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这句话被断章取义的曲解为“存在即合理”,迅速成为诡辩者鼓吹一些谬误的武器。而它原本的意思,入乡随俗的说也得是“存在即有因”。


日本在译书这块领先我国太多,现代汉语的大量学术词汇是由日本通过翻译创造出来的。这些外来语在文化交流上的重大意义我想不用多讲,这篇知乎论答如何看待《驳所谓〈离开了日本外来词,中国人无法说话〉的言论》?已足够解释,对此我也无需对外来语的使用作任何批判。


本文所要系统讲解的【编曲】一词,是由于两国符号系统和语境的差异造成的一系列愚蠢的翻译事故,这个谬误已经入侵到了专业音乐研究者的领域。


曾经我的中学物理教师强调浮力公式要写成【 F = ρ液·V排·g 】而不是常见的“ ρ液·g·V排 ”理由是,按照顺序/邻近关系 ρ·V 之后才有意义而后者意义不明。或许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语义有了些许的兴趣。

~~~~~~~~~~~~~~~~~~~~~~~~~~~~~~~~~~~~~~~~~~~~~~~~~~~~~~

11月12日修正:关于浮力公式 @黄稻谷 提出ρ·g代表容重,此处仅作为事例不作为观点陈述,感谢。


当然,对于非从业者的圈外大众来讲,不要求专业素养,可当我看到职业的音乐人,甚至专业的音乐人也在使用【编曲】这个词的时候,当部分严肃音乐作曲理论出身的dalao们还在尽力为大家科普【作曲与编曲的区别】【其实作编不分家】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翻译事故究竟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很多关于作曲与编曲的解释,悲催的是他们只是按照“编曲”这个词是合理存在的情况下尽可能去解释它们的含义,无异于隔靴搔痒。


【编曲】这个词本来是不应该存在于中文语境里的一个外来词,不仅没必要,也不合理


这里稍作解释,符号学的社会共有性:要求双方必须对某一个符号的基本指代关系有【共同】的认识,才能顺利展开和交流。同时在传播(交流)过程中,若双方没有【共同】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的话,受者是不能保证【还原】传者的信息的。


尽管有人可以说语言文字作为符号传播到了异国含义会发生改变,就连本国语言的意义也会随着时间改变,例如【国家】【名字】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指代完全不同,但这和“编曲”这个词的情况截然不同,前者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所造成的符号意义改变,和【翻译事故】是两个概念。


为了避免本人写作逻辑太乱我先把属于【太长不看】的结论写一下吧。以下比较有代表性的谬误

并且在文章的末尾我会给出建议性的名词翻译

Q1. 作曲是写主旋律的,编曲是做伴奏的。

Q2. 作曲一词被大众曲解,很多流行歌手的所谓只写人声旋律的作曲并不是真正的作曲。

Q3. 编曲是一个商业音乐/流行音乐领域发明的概念。我国专业术语一般没有这个词

Q4. 编曲是由于日本商业音乐领域用词不严谨,我国盲目效仿的结果。


本文观点

1.广义来说作曲的确不止是人声主旋律。器乐作曲往往需要具备很高级的乐理知识,传统作曲技法的和声,曲式,复调,配器,一个作曲家需要具备能完整写出一首乐曲全部音乐元素的能力,只能写出一条人声旋律的确不能称为作曲家而已。但是,在日本,【编曲家】的确是职业化做伴奏的。


2.否认。人声作为唯一的乐器进行的音乐创作过程,的确可以被称为作曲。歌手在创作过程中可能能只用一把吉他甚至任何乐器伴奏。这之后或委托他人进行的“乐器”部分的或创作或改编就算在古典音乐领域也最多只冠共同作曲人。“作曲”并未被曲解,真正被曲解的是“编曲”一词。


3.否认,编曲在日本的古典音乐领域也大量使用,编曲这个词也不是完全对应中英文翻译的。是日本特有的词。我国专业领域不是少见,而是不存在。


4.否认,用欧美或者中国语境来看待编曲一词才会产生所谓的不严谨。编曲这个词在日本本来就有具体指代的范围。


于是,倘若读者和我针对以上四个刻板印象持有任何不同的观点,那么你就有看下去的意义了。


那么接下来聊聊词语本身究竟是什么意思吧。

【编曲】的具体所指


首先来看一下日语的wiki关于编曲和编曲家的定义

日本における編曲家(musicarrangers)
日本のポピュラー音楽における編曲とは、作曲家の旋律(メロディー)に対して伴奏をつける作業を指す。


編曲(へんきょく、英語: arrangement)は、既存の楽曲において主旋律をそのままに、それ以外の部分に手を加えて、楽曲に幅を持たせる作業の事である。主旋律に手を加える場合は、変奏と呼ぶ。英語表記では「arrangement」「transcription」の2つが用いられるが、「arrangement」の場合は主に、演奏(あるいは音源化)の際に、本来の楽曲のイメージとは異なるイメージを喚起させる目的による改題、編曲を指す。


在日语wiki对【编曲】的定义中包括对现存音乐作品的改编,还提到了变奏一词。这个和arrangement的本意【编配】【改编】基本没有什么出入

而随着电子音乐的发展而诞生的职业的【编曲家】一词就很针对了,是【伴奏】的作者。


日本的商业歌曲是如下格式:


移除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在日本流行音乐圈(乃至受其影响中国流行音乐)的领域,作曲 =【人声旋律】而编曲 =【伴奏】

然而它又不只是伴奏的意思


(这是我手头的一本央院版考级教程)


你可以看到,在古典音乐领域也有编曲这个词,它的含义对应Orchestration管弦乐配器


这是第一个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所在

因为日语中,没有日文汉字配器这个词

—————————————————————————————————————

11月修正

by 流行追梦人陈文戈

并非日语中不存在配器这个词,而是不存在“配器”这个日文汉字构成的词,和母带工程混音师一样是假名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日语的作曲条目中,作曲理论所包含的和声,对位法,复调,曲式(日本为楽式)等均可以找到对应的词语,唯独没有能对应【instrusmention配器】和【Orchestration管弦乐配器】的词。代替的全都是【编曲】一词。


那么欧美较之日本更发达的音乐产业世界,在描述商业歌曲的制作过程都用哪些名词呢?




不包含MV舞台表演的音频上来说,创作过程只有两个【作曲】【作词】,随后进入制作过程,有三个【录音】【混音】【母带工程】这是最主要的五个步骤。


在这首歌里

ladygaga主要做了什么呢?

lead vocals 主唱

songwriter,唱作人,但有两个含义,歌词的作者和人声旋律的作者

A songwriter is a professional who is paid to write lyrics and melodies for songs

vocal arrangement:人声编配


RedOne负责了什么呢?

除了参与词曲人声部分的制作,还负责了配器instrumentation,录音recording与最主要的音频制作audio engineering&programming。


作曲人————————songwriter(旋律作者)+instrumentation(乐器部分)

作词人————————songwriter(歌词作者)

录音/录音工程师————————Recording

混音(师)————————audio mixing

母带工程(师)——————audio mastering


至于为什么配器是用instrumentation,因为orchestration是管弦乐配器,并不适合用于大量使用虚拟乐器与合成器音色的电子音乐领域


那么arrangement一般是出现在什么场合呢?



出自著名音乐表演家组合ThePianoGuys改编的冰雪奇缘主题曲Let It Go的土鳖视频介绍。


arrangement的中文音乐术语对应的是【改编】和【编配】,改编是在一首已经完成的作品基础上的二次创作。编配则可以涵盖更广义的几乎所有音乐(狭隘一点就是谱面)元素上面的设计。


关于arrangement在流行音乐中的解释

Popular music
Popular music recordings often include parts for brass, string, and other instruments which were added by arrangers and not composed by the original songwriters. Popular music arrangements may also be considered to include new releases of existing songs with a new musical treatment.
These changes can include alterations to tempo, meter, key, instrumentation, and other musical elements.
Well-known examples include Joe Cocker's version of the Beatles'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 Cream's Crossroads, and Ike And Tina Turner's version of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s "Proud Mary". The American group Vanilla Fudge and British group Yes based their early careers on radical re-arrangements of contemporary hits.[6][7] Bonnie Pointer performed disco and Motown-themed versions of "Heaven Must Have Sent You."[8]Remixes, such as in dance music,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rrangements.[9]
Though arrangers may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to finished musical products, for copyright and royalty purposes, they usually hold no legal claim to their work.[10]

在功能上,经常要帮助歌手完成配器,有实力的还会担当录混一体的工作。但含义更倾向于改编而且也很少会在personnel中作为一个职能出现。


注意,这是第二个问题所在,编曲人并不是严格对应Arranger


日语里面的编曲人(music arranger)和欧美的arranger(编配者/改编者)是有交织也有区别的一个职业。

A music arranger, also commonly known as a composer, creates musical compositions based on his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of music theory. The music may be strictly instrumental or have lyrics composed by the arranger or outside sources. He may work alone or with a partner or group of musicians.

这里随便截取两段,arranger除了会为歌手制作伴奏,更主要的还是担当“作曲家”的职能,会帮助管弦乐队指挥,音乐制作人,音响导演等【编配】出他们所需要的乐曲和音效等。


同时,日本也意识到本国特有的【编曲家】和欧美的arranger有一定的差别,在日语wiki-编曲家的条目下也明确解释了arranger应该被翻译为【编配师】更合适一些。

しかし、英語で「arranger」といえば、「手配師」を指す言葉である。
日本のポピュラー音楽における特有の職業とも言える。

(编曲家是日本特有的职业)


在电子音乐这块,一个卓越的音乐制作人往往同时具备作曲理论(包含和声配器这些完整的能力),还具备录音工程师(recording engineer )混音(mixing)甚至母带工程(mastering)的技能。

An audio engineer (also sometimes recording engineer or a vocal engineer) works on the recording, manipulating the record using equalization and electronic effects, mixing, reproduc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sound.
Many music arrangers today have their own music studios equipped with necessary tools of the trade including various musical instruments, synthesizers, computers, plug-ins, software, mixers, and microphones. The equipment used usually depends on the arranger's forte and clientele.


而且日本其实是拥有音乐制作人(音楽プロデューサー),录音工程师(レコーディング・エンジニア)和母带工程师(マスタリング・エンジニア)的,只是混音的工作一般分给编曲家或者录音工程师,大多不作为单独的职业列出。甚至连录音和母带都直接省略只写一个编曲:而它指代的含义可以涵盖【配器,编配,录音(包含虚拟乐器和音效的设计),混音】


在国内绝大部分的“编曲”实际上只担当的是配器(即使不实用乐器实录也应该称呼为编配),录音,混音和母带交由他人负责。



这里拿一宇宙第一帅的呆月月的新碟为例

(图没了)

这个【编曲】如果按照中文语境使用【配器】和是最合适的,也正好对应了乐器部分的instrumentation和电子音乐部分的arrangment。


日本的职业编曲家或多或少有完整的工作室,而且艺多不压身,作为经常被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文化工业之中的商业音乐产业,作为一种“产品”而非“艺术品”和学术研究的对象,从业者会为了方便记忆和推广而忽略用语的严谨性。编曲家和音乐制作人啊,录音工程师啊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接近的。

说到这里已经全部讲完了,下面可以完全不看。纯粹是私货。


关于这点,我有一些说法。

我不认为音乐从业者放任编曲一词被滥用的事实不管,不会对整个音乐行业有什么影响。

有相当多的例子,国内外的部分硕博论文所引用的文献,在艰难的追溯之后发现来源竟然可能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街头小报杜撰出来的。

倘若九大院的作曲,音工,录音系的学生不严谨,那么连带一些音乐学者也会把这个词合理化,结果则是他们的学生和他们的听众都会把这个词合理化,大众媒介则听从专业人士的说法,就像本文开头黑格尔的那句哲学话语一样,再想勘误就很难了。


而且,对于传统作曲理论的学习者和管弦乐学习者来讲,术语的滥用本文担心会加深所谓“学院派”与职业音乐人的认知不协调,无论是对于挽救岌岌可危的古典音乐,还是像传统媒体向自媒体转型那样为在年青一代中传播更好的音乐教育帮助古典音乐更好的适应当下的音乐产业,我觉得术语的严谨性都是有益处的。


写在最后

职业的音乐人不一定专业, 专业也未必能成为专家,外加术业有专攻, 我在这里无意批判当年的音乐人是怎样把“编曲”一词曲解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想要在翻译上面做到准确无误是很难的,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这点可以理解。但新闻传播领域向来对词语锱铢必较,笔者也深知传播过程中词语使用不准确,语境不合会导致什么样的灾难。


在讯息传播过程中,译码者已经曲解了“编曲”的意义,如果专业的音乐人作为信源都无法尽力做到用语准确,那么就是在纵容这个行业所要面对的一切曲解与刻板印象。


ps.第一版立场其实是和现在不一样的,之前我并未意识到日语缺失了配器这一词,这点连不少专业的音乐人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和唱功非常卓越的罗大根老湿激情似火(没有,没有)的交流之后,才搞清了矛盾的主要对象。这篇文章更倾向于是【解释】而不是【批判】。


不指望能改善整个业界的环境,只是希望对读者能有任何一点的帮助。

2017.8.4



user avatar   baoda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些内幕经验,你不如定位于某所专门院校。

然后打出的旗号是,有限招生,我和某位教授很熟。。




  

相关话题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流行歌曲中的「feat.」? 
  有哪些经典句子让懂的人看一眼就忍不住唱/喊出来? 
  如何看待俄罗斯指挥家瓦列里·捷杰耶夫被西方音乐界抵制? 
  哪些国家有公认的第二国歌? 
  都说中国音乐比国外落后好多,那么具体在哪些方面落后? 
  怎样看待词曲创作人王雅君说「会写歌不一定要会乐理」? 
  跪求宋冬野安河桥间奏那段马头琴的旋律简谱!!!? 
  听音观不正是怎么样的体验? 
  为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令人费解,很难被界定为艺术的奇怪尝试,甚至成为主流? 
  请问一下有哪些非传统职业,在做些什么呢? 

前一个讨论
一把300的电吉他配一个5000的音响或者5000的电吉他配一个300的音响,哪个效果会更好一些?
下一个讨论
编曲对一首歌的影响有多大?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