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为什么会后悔? 第1页

  

user avatar   witch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我们总忍不住把当前的情况跟其他情况进行比较,甚至跟我们想象中的、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比较。


有心理学研究者将后悔定义为“将事件的真实结果(what is)和可能发生的、一个比真实结果更好的假设结果(what might have been)相比较,并伴随痛苦情绪的过程”[1]。也就是说,后悔,是因为我们在把事实跟虚妄的“事实”相比。

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需要自己做出的选择。做出选择前的人们可能会思前想后,而做出选择后的人也不轻松。人们的思维并不是都针对现在正在发生或将来要发生的事,而是会花费许多时间精力,对己经发生的过去事件进行思考,并且这些思考很大一部分是与事实相反的,特别是当人们经历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后,总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与既定事实相反的因果推论。

标准理论(Norm theory)认为,我们总会把当前的情况跟某一标准进行比较,这一标准既可以是先前确定的,也可以是事后构建的,而事后构建的标准往往是“本来可以……”式的[2]。这种在心理上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并表征其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未出现的结果的心理活动,就是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3],用一口气能读完的说法解释就是,与事实相反的思维,这是“后悔”情绪的思维基础

我们遗憾时机白白流失,纠结多说无益,也会后悔站错队伍。这些心态便是反事实思维的不同类型。

根据反事实思维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加法式(additive)、减法式(subtractive)和替代式(substitutional)。

加法式反事实思维指的是,在前提中添加事实上未发生的事件或未采取的行动,而对事实进行否定的反事实思维。例如,在“要是我假期里每天运动半小时也不至于每逢佳节胖十斤”这一假设命题中,前提“每天运动”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事后回想时加上去的。

减法式反事实思维与此相反,它在头脑中假定某个既定事件并没有发生,从而对事实进行否定和重新建构,如,“我要是没把红包拿去氪金现在就能请小姐姐吃饭了”。

替代式反事实思维是指假设在前提中发生的是另一个事件,如“如果我少打几局王者农药跟聚会上的小姐姐聊聊天”。

不同类型的反事实思维带来的后悔强度可能不同,围绕这一话题,心理学家们进行过多年的讨论。

最初,心理学家认为,面对同样糟糕的后果,如果这一后果是因为做了某件事导致的,那短时间内后悔程度会比由于没有做某件事引起的后悔程度高;也就是说,减法式反事实思维与后悔的关系更强,这一效应被称为“做效应[4][5]

长时间来看,加法式反事实思维与后悔的关系似乎更强,也就是说更后悔没有做某件事,因为后悔做了的刺痛会相对较快地消失,而后悔没做的痛苦会持续更长时间[6]

这时候最初提出“做效应”的研究者又不同意了!最后他们通过论文互怼(不是)得到一个两方都可以接受的结论:后悔的发生需要糟糕后果的显现,而不采取行动的糟糕后果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所以长时间之后测量的话,没做某事的后悔会显得更强[7]

无论哪种后悔更强,事件变化太大,影响因素太多,穷尽思考也无法列举出所有可能。反事实思维没有实形,却可以挤用你可以用于提升自我的时间,霸占你可以用于学习的认知资源。相比之下,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和行为则有效得多。

别说“要是……就好了”,去做吧。


我在其他平台(微信/微博/抖音/B站...)的账号都叫「心理学生看点啥」,欢迎搜索关注。

参考

  1. ^ 陈巍, 丁峻, 赵晶, 曹亮. (2007). 后悔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4), 84-86+103.
  2. ^ Kahneman, D. , & Miller, D. T. . (1986). Norm theory: comparing reality to its alternatives.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36-153.
  3. ^ Roese, & Neal J. (1997).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1), 133-148.
  4. ^ Kahneman, D., & Tversky, A. (1982). The psychology of preferences. Scientific American, 246(1), 160-173.
  5. ^ 逄晓鸣, 汪玲, 肖凤秋, 齐博. (2012). 反事实思维与后悔的关系:调节模式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05), 115-121.
  6. ^ Gilovich, T, & Medvec, V.H. (1995).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What, when, and wh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379-395.
  7. ^ Gilovich, T. , Medvec, V. H. , & Kahneman, D. . (1998). Varieties of regret: a debate and partial resolu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05(3), 602-605.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育儿专家认为「不论孩子被欺负,还是欺负别人,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为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你看到哪些非专业人士会惊讶的人性秘密? 
  有哪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小技巧可以保护自己? 
  怎么评价网友「林夕的娃娃间」让真人穿黑胶衣当「娃娃」的行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是否涉嫌违反法律? 
  原生家庭的父母会不会影响找对象? 
  怎样看待年轻人「辞职式养生」?反映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学习了许多育儿理论,仍然无法控制情绪吼孩子,我该怎么改变我自己? 
  如何看待重庆 8 人大排档消费 1100 元后集体逃单,断后男子似乎曾一度欲从二楼跳下? 
  有哪些原本打算改造生态环境,却反而损害了生态系统的故事? 

前一个讨论
百度百科的高以翔条目被篡改,这类具有公共价值的媒介应如何监管,又会带来哪些潜在风险?
下一个讨论
如果 2020 考研初试感觉不理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