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排队时如何礼貌地拒绝他人插队? 第1页

  

user avatar   lzy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驾考科目二倒车入库需要排队,一姑娘问我:“我有点急事,请问能不能插你前面先考?”


我看了看排在我后面的十来个人,为难地回答道:“我倒是不介意你插我前面,但我不能代表所有人同意你插队,你真有急事,就从队伍最后一个人往前问,看他们是否同意你插到他前面。”


换做有的姑娘,可能就去问我后面一个人是否愿意被插队了,愿意她就插那人前面,但这小姑娘很有修养,真从队伍最后一个问起:“我有点急事,能不能排到你前面?”最后一个人同意了,她再接着问倒数第二个,一直问到倒数第五个的时候,一个中年大叔拒绝了她的请求,她就乖乖地排在大叔后面。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插队者啊,我当时好想要要她电话,跟她做朋友,可惜我犹豫了下,就错过了,但我一直记得她。


【回复批评】@maldijie zhang“首先,这个不是合理礼貌的答复,是对其身后所有人的道德绑架,结合前面的案例,各位知友可以知道,这个道德绑架会让那个拒绝他的大叔背负更大的社会背离。其次,如果后面所有人都同意了,答主必须同意姑娘站自己前面了,也把自己道德绑架在了一起,这样还算拒绝?”


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就把这个答案当故事来看吧,谢谢各位的谬赞!接受你的批评,不过“气的浑身打颤的打开电脑来答题”就没必要啦,消消气消消气。


user avatar   maldijie-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平安喜乐的来答题:

题目是:

排队时如何礼貌地拒绝他人插队?

目的是拒绝,要求是礼貌。

一、为什么我们会很难拒绝别人插队的请求。

既然每个人都知道插队是不对的(社会公德),那么拒绝被人插队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我们拒绝别人的时候仍然会给我们自身带来不愉快(甚至羞愧)的感觉,当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同时我们又不愿意让别人插队的时候,我们就会提出来这样的问题《排队时如何礼貌地拒绝他人插队? 》来说服自己去拒绝别人插队。

为什么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会给我们带来困扰,甚至需要别人来说服自己?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人会无法拒绝别人的插队。

以下引自《影响力》,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 (Robert B. Cialdini)

第一章:影响力的武器

(本章节非常长,我仅仅引用有关部分,建议有兴趣的知友购买阅读。)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兰格的一个实验证明了人类也有着与动物相似的固定行为模式。有一条著名的行为准则说的是,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原因很简单,人们就是喜欢为自己所做的事找一个理由。为了验证这一平淡无奇的事实,兰格跑到图书馆,请排队等候复印的人帮她一个小忙:“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呀?因为我有急事。”这种“请求+原因”的方式几乎受到了百分之百的效果,有94%的人让她排到了前面。但她不说明理由时,效果就差多了。“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呢?”当她这样说时,只有60%的人答应了她的请求。乍一看,这两种请求方式最显著的差异是第一个请求提供了额外信息“因为我有急事”。但兰格又试了第三种请求方式,结果证明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不在于多说那一句话,而在于“因为”这个词。兰格的第三种请求方式是“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呢?因为我要复印几页纸。”这种请求方式并没有包括一个真正能让人顺从的理由,仅仅使用了“因为”一词。它没有增加新的信息,只是重复一个明显的事实。但这种请求方式几乎又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效果,即使没有真正理由,也没有新的信息来支持她的请求,还是有93%的人同意让她排在前面。正如小火鸡的“吱吱”声能引起火鸡妈妈的母性反应一样,“因为”这个词也激发了兰格的实验对象们下意识的顺从反应,即使“因为”后面并没有给出什么令他们顺从的原因。“咔哒,哗!”磁带自动播放了。

看见了么?人在受到别人请求的时候,本能上就是倾向于接受的。

60%的人可以接受毫无任何理由的请求,但如果加一条没有任何信息的理由,这个请求接受度瞬间提升到了90%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继续引用

实际上,这种自动的、像播放磁带一样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最有效的行为方式。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我们必须要这么做。自古至今,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无疑是地球上节奏最快也最错综复杂的环境。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我们需要有捷径。我们每天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甚至每一种情况,我们都不可能事事去亲自认识和分析。我们既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那个能力去这样做。因此,我们必须要经常使用我们的磁带、使用我们从经验中得来的方法,按照事物的特征将其归类。然后当某一种触发特征出现时,我们就会不加思索地做出相应反应。

…………

有时候,我们采取的这种模式化的行为并不适合当时的情况,因为即使是最恰当的磁带以及最可靠的触发特征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但我们却甘愿接受这种状况,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如果没有这些模式化的行为,我们就只能停滞不前,站在原地进行分类、评价和比较,任由我们采取行动的时间好不留情地逝去。现在种种迹象都表明,在未来我们会更加依赖这些模式化的行为。当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刺激,并且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时,我们也会更加依赖捷径去应付这一切。

…………

尽管这种机械的行为模式在我们行为中俯拾皆是,而且在未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令人奇怪的是,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也许恰恰是因为它总是以机械的、不加思索的方式发生吧。不论是什么原因,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这样一个事实:这种模式使我们在那些了解它的人面前,变得更容易屈从。

…………

有一些人清楚地指导影响力的武器藏在哪里,而且经常熟练地驾驭这些武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在社会上闯荡,恨不得让每一个人都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而且他们总是能够如愿以偿。其实,他们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们知道怎样提出请求,知道怎样利用身边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力的武器来武装自己。有时候仅需要正确选择一个词汇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个词汇必须要与强大的心理学原理相关,并且能够将自动播放的磁带放置于我们体内。相信人们很快就知道怎样从他人对这些原理的机械反应中捞到好处。

以上。

看见了吧,几乎只要有一个人来你面前向你提出一个诚恳的请求,你的大脑自动就判断到【我必须接受】的模式了,在这种模式下,如果你再拒绝对方,你的行为和意识就发生了背离,就会给你带来一种羞愧感,但真正可怕的不是你拒绝别人插队要求这件事违背了你大脑的自动模式,而是你拒绝别人插队要求这件事违背了当时所有在场人员的大脑自动模式,你周围所有的人都会对你的拒绝感到惊讶和诧异,他们就变成了这个事件的社会背景,于是你在拒绝对方的时候,你就把自己站到了整个社会背景的对立面。

当你处于这种自动模式的对立面时,你的羞愧感会持续提升,甚至你耀武扬威的喊了一声:

你也会觉得你的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你会觉得无数人在背后议论你,你会觉得你当时是如此的不近人情,你会想那个人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你的这次拒绝会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然后你会再次陷入自责模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没办法去拒绝一个完全不符合我们道德行为的不合理请求。

二、如何礼貌的拒绝别人插队的请求?

了解了上面的行为模式以后,我们再回到第一点,

  1. 只要提出请求就可以获得60%的支持。
  2. 只要能说出一个理由,哪怕这个理由狗屁不通,支持率马上能提升到90%+。
  3. 你身边的人都符合以上概率。

如何化解,我们只需要做符合这三点的事情就行,注意,先说对不起。

即,我们也提出一个拒绝的请求的。

比如:对不起,我不能让你排我前面。

这样你就获得了60%的支持了。

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个狗屁不通的理由。

比如:对不起,因为我在赶时间,不好意思,真的不能让你排我前面。

好了,这句话说完,你在周围人组成的社会背景下就获得了90%+的支持率了。 如果再加上你是姑娘,有修养,够温柔,在来一点甜美的声音,加上你的脸好,加上你够萌,加上你胸大,成功率就再加成了。 哈~

最后,书籍推荐:

如果要我这一生只推荐一本书,我将用我所有的一生来推荐这本书。

----打自己脸的1.11再更新----

评论区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我完全不知道怎么拒绝,思索再三,我只能拉黑了。




  

相关话题

  在台湾即便没有老人,大家也不会去坐博爱专座,大家怎么看? 
  英语日常交流中有哪些是非母语人士不容易意识到的不太礼貌的表达方式? 
  健身房会看到男生穿紧身裤,再套个短裤,是否真的有必要这样穿? 
  在饭店如何优雅的叫服务员? 
  被求画的画师心理是什么感受? 
  热恋男友送了三小条巧克力当圣诞礼物,很生气很失落正常吗? 
  有哪些行为在国内是违反道德礼仪,在国外却没有的? 
  怎么嘉靖大礼仪之争之后,三昭三穆怎么还是有7个人? 
  倒茶的时候,倒茶人故意跳过你是什么意思? 
  你的 ofo 退押金排队排到多少号了? 

前一个讨论
如何处理男朋友和自己弟弟的关系?
下一个讨论
你最常用的一句搭讪用语是什么?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