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巩俐的演技? 第1页

  

user avatar   ysrul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时代,不可能再有下一个巩俐

上世纪90年代,很多西方人聊起中国,都知道三样东西,故宫、长城、巩俐

这一点也不夸张。

翻看中国的90年代,是大哥大、迪斯科、DVD的时代,这些东西都是外来品。

我们对外输出的文化少的可怜,电影便成了国外了解中国的途径,而巩俐当仁不让是其中的代表。

巩俐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她的出身充满着传奇。

本来已经育有四个孩子的母亲,做了绝育手术,但却没能“绝”掉巩俐,她还是来到了人世间。

怀上巩俐的那年,母亲已经四十岁了,而她的出生地是东北,成长的地方是山东,可见巩俐的命从小到大都透着不信命。

她后来生成的女王气场,与她的母亲不无关系。

母亲年轻时遭到动乱迫害,为求平反一路写信写到北京,不成功誓不罢休,最后还真被她反成了。

巩俐也是如此,打小就养成了一股子刚和倔的秉性。

两年内考艺术学院失败了四次,周围人都说她不是这块料,家里人也反对,可她就是想坚持。

家里人帮不了她,她就一个人坐火车,上海、北京两地跑,日子肯定过的不如意,后来在采访中提及这段经历,她说:“没困难不成长嘛”。

与张艺谋谈恋爱期间,记者采访巩俐妈妈,妈妈轻飘飘回应:“我们全家都反对,觉得张艺谋年龄大了些。但小俐态度坚决就没干涉。”

成名后,她拒绝过恩师尹大卫导演的作品,转而去演了《周渔的火车》,因为相对来说,这个角色更有挑战性。

007电影来找她演邦女郎,她依旧以角色太简单,没有意思推辞;1996年,好莱坞递过来合同邀请她签约。

她说:“剧本很多,但都是花瓶,一会儿死了,一会儿救了,一会儿又很惨。我都没有兴趣。”

拍摄王家卫的《2046》时,就一个镜头王家卫让巩俐翻来覆去哭了一整晚,成片出来后,根本没有这个片段。

巩俐极为恼火,对王家卫说:“不要把这些好演员放一部电影里,让你随便浪费,就像一个训练班那样。”

就连别人让她评价苏丽珍这个角色,她都说:“很不成功,只是一个段落式的人物”,此后,她再不接群戏。

很多女明星都会在国际性的电影节上蹭红毯为自己镀金,国内也出现了不少“毯星”。

但巩俐嗤之以鼻,“如果我有十部作品参加评选,我会走十次红毯。如果我没作品参与却走那么多次红毯,别人会以为我脑子有毛病。”

2018年,受李安邀请担任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对于四年前的不公平事件,她并未回避而是直言道:“有我在,公平就在这里”。

只是台上有位不知轻重的女性导演发表了不合时宜的言论,巩俐面带微笑的拒绝了李安上台颁奖的再三请求,哪怕流程单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她与李安一起颁奖。

典礼结束后,巩俐拂袖而去,没有给他们留一丝面子,当然,除了李安外,那群人不值得“巩皇”欣赏。

这些角色都是那些别的演员梦寐以求想得到的机会。

但在她眼里只不过是在电影中玩弄身材的花瓶,她不屑于出演,即使会给她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和名气。

在《杨澜访谈录》中,杨澜问她:“你要知道,商业片不追求艺术的,但它对知名度有好处。”

巩俐答道:“我享受拍戏的过程,像在体验另一个人的人生。如果角色不好,我不会想去过她的人生,没什么意思嘛。我觉得,不要浪费这个时间。”

别的女演员,30岁是她们的一道坎儿,30岁之前她们可以接到不同类型的角色,定位也不会局限。

一旦过了30岁,流量决定戏量,给她们的都是重复度特别高的反派或妈妈级的角色。

这样尴尬的定位,让很多过了30岁的女演员还在拼命的拗着“少女感”,以求多一些戏份,多一些被认可。

可巩俐似乎并没有撞到这样的“新秀墙”。

30岁之前,巩俐就已经站到了华语电影的巅峰。

1987年主演《红高粱》成名,该片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令她夺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1993年主演的《霸王别姬》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自此之后,巩俐成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

抛开国外的成就,单论国内,她也甩开其他人不止一个身位。

华语电影评分最高,也是金字塔塔尖的两部电影,一部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另一部是张艺谋的《活着》,巩俐皆是主演。

单是这一项成就,放眼整个华语电影圈,已无人可望其项背。

30岁之后,在接近不惑的年纪,是她最黄金的时段。

这一时期的她,生活阅历和演戏经验都比较丰富,对于有层次的角色都会有一个饱和的状态,这样的表演出来后都会非常精彩。

她确实也做到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西楚霸王》、《周渔的火车》、《2046》、《艺妓回忆录》都是体验演技的角色。

她从来不过于执着流于表面的东西,也不担心自己会变老,对她而言白头发、皱纹什么的,只不过是成熟的象征而已。

所以她才能在32岁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会成员,35岁成为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两年后,担任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次年,又成为东京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她的这份底气,源于超神般的演技。

巩俐很善于去深入挖掘和扩宽自己的表演面,她不仅对符合自身气质的角色表现的游刃有余,还对与自己反差的极大的角色完美驾驭。

表演的全能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顶级演员,她很注重不破不立,让自己藏在角色后面,观众记住的从来都是角色,每次出演都会给观众“整容式”的体验。

她能通过所塑造的角色来展现自身魅力,这样的演员不会一尘不变限定自己,而是勇于挑战,能够不断抓住机遇突破自己丰富自己。

她有兴趣有能力去尝试风格迥异的题材,有目的有选择地塑造与众不同的角色,所以可以在银幕上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可以胜任各种题材各种角色。

这样的角色来源于生活,这样的表演来源于对生活的捕捉和积淀,而巩俐正是这种表演的集大成者。

如拍《红高粱》时,为了找到农妇的感觉,提前两个月进组并且练习挑水,一个多月下来,两个肩膀都破了,但她也彻底学会了挑水。

拍《菊豆》,巩俐在开拍前花了两个多月到农村体验生活,为了贴近角色,穿着土布衫在太阳下暴晒。

结果戏拍完后,她变得又黑又瘦又憔悴,与当地经常干活的农妇无异,与她们站在一起,根本没有违和。

拍《秋菊打官司》在农村住了三个月,学了陕西话,而且因为是冬天,大多数戏份,巩俐是在感冒发烧状态下完成的。

甚至在寒冬的半夜,赤脚在水里跑来跑去,只为了呈现一场成片里不到一分钟的戏。

还贡献了她从影以来最丑、最土的造型,她的扮丑不是简单的在脸上涂抹,而是由内到外的真实的丑到掉渣。

以至于拍摄间隙,很多工作人员都误以为她是来看热闹的农村妇女,直到正式开始拍摄才发现原来她就是巩俐。

正因为有了她的不计较形象才有了华语电影史上经典的角色“秋菊”。

毕竟在这部电影中,随便截一张图出来,都可以完爆那些所谓扮丑的女明星,尤其是流量小花们。

这一年,巩俐才27岁。

拍《艺妓回忆录》,为了练扇子,电影拍了五个月,她就练了五个月,每天练两千下,只为呈现完美的动作。

其实,已经到了她这个级别的演员,完全可以不去在意这些细节,依靠后期就能够处理好,但是巩俐却绝不允许这么做。

刘佩琦曾说:“即使是全景,巩俐都会感情饱满的跟着一遍一遍入戏,什么找替身、抠图的事情,在她这里不存在的。”

就算抛开这些外在的东西,巩俐内在的演技也足以碾压一众老戏骨,如《活着》里的家珍,《霸王别姬》里的菊仙,《归来》里的冯婉瑜。

巩俐在《霸王别姬》的最后时刻,也是菊仙死前的最后一出戏,整整15分钟,没有一句台词,但我们却从巩俐的表演中看到了角色全部特征的交融。

在丈夫被押到街上游行时,坚定无私的保护丈夫,看到丈夫揭发程蝶衣时,她的纠结与痛苦全部都有眼神传达出来。

当段小楼把那把剑丢到火堆里时,她毫不畏惧地去捡,因为她知道这把剑对程蝶衣有多么重要。

这期间虽然遭受磨难但她还是坚强的,在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无助和放弃。

直到段小楼说出“不爱,不爱她”,菊仙才彻底无奈,眼神和表情中充满了愤怒、心痛。

批斗结束后,她把剑送给了程蝶衣,此时她已无任何牵挂,有的只是绝望。

巩俐对角色细节的拿捏堪称神级,就算她不说话,你也能感受到她的情绪起伏和信念变化。

《活着》里的巩俐更加厉害,在电影中从年轻演到老,演的又很像。

尤其是和福贵老年后到孩子坟头上坟,与孩子唠嗑的那场戏,看完后叫人辛酸。

就算巩俐静下来往那一蹲,也能从她的脸上看到遗憾以及岁月留给她的痕迹。

彷佛角色在对着我们诉说,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何其多,可为何只有我一人这么苦。

这份功底,让她与葛优的对手戏,从未落下风。

现在的她尽管已到知天命的年纪,也有了那么多演技奖项的肯定,但她还在努力诠释着“演员”的身份。

这样的巩俐,除了她之外,还有谁配的上“皇”的称号。

微信公众号,ID:idlemovie

微信搜索: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Idlemovie




  

相关话题

  《沉默的羔羊》为何被称为经典之作? 
  现在的纯文学是不是已经严重滞后于互联网时代了? 
  有没有感觉金扫帚奖就是一场闹剧? 
  如何评价关晓彤的演技? 
  中国武打明星功夫巨星是不是断档了?为什么? 
  白客有可能当影帝吗? 
  有哪些初见觉得很厉害,后来才发现没什么价值的作品? 
  美国人为什么不拍类似《战狼2》和中国人对抗并胜利的电影? 
  你看过的最奇葩的电影是哪一部? 
  什么是姜文式对白,有什么特点? 

前一个讨论
古埃及出土的青铜工具有多少?
下一个讨论
怎么理解「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