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多巴胺是什么?它有哪些功能? 第1页

  

user avatar   sw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大,不是很好回答。如果问题局限在大脑奖赏系统中的多巴胺神经递质有什么作用,可能会容易一些。即使这样,想要回答好也很难。多巴胺神经元的研究是神经科学里面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大家对其功能的理解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巴胺属于单胺类的神经递质。其他的单胺类神经递质还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等。可以释放这类神经递质的神经元一般投射范围都比较广。传统上认为他们可以释放到突触间隙及以外,通过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长时间、慢速地调节突触兴奋性,从而被称为神经调质,以区分经典的快速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神经递质。但事实并非绝对如此。

在奖赏系统中,能够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位于中脑腹侧被盖区 (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 和黑质致密部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c)。早期的研究人员把刺激电极埋置在VTA,每当动物压杆的时候,就给电刺激该区域,动物就会疯狂的压杆。这就是颅内自我电刺激实验。另外,大家也发现,当动物得到奖赏刺激 (例如食物、水、性) 的时候等,多巴胺的释放就会增加。尤其是在服用成瘾药物之后,多巴胺会更加大量的释放。于是,早期的理论就认为多巴胺的释放让动物产生了快感。这种说法非常流行,以致于一般非该领域的人听说过多巴胺的人都这样认为。

然而,这种说法早就过时了。Berridge和Robinson两个人以及他们的同事,通过一系列实验否定了多巴胺导致快感。他们发现发现,增加或者减少多巴胺并不会改变动物或者人对自然以及成瘾药物的快感体验;但是会改变动物或人对于获得奖赏刺激的动机。他们认为,多巴胺会把正常的奖赏刺激赋予动机属性,从而像磁铁一样吸引动物的注意力和欲望。而成瘾药物可以劫持多巴胺系统,使得药物本身被赋予极大的动机属性。在重复使用药物之后,动物对药物便产生不可控制的欲望。如果把合成多巴胺途径中的酪氨酸羟化酶敲除掉,动物连吃东西喝水的动机都会消失,以至于被活活饿死渴死。这就是他们提出的incentive salience理论。

另外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假说,是由Schultz等人在1997年提出的“奖赏预测误差假说 (reward prediction error hypothesis)”。这一理论是通过在体记录清醒猴子单个多巴胺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的出来的。首先,训练猴子把一种视觉刺激 (CS) 和糖水的奖赏刺激 (US) 联系起来。就像当年巴浦洛夫训练他的狗是一样的。这种训练被称为巴浦洛夫条件反射。在训练的初期,多巴胺神经元对CS没有反应,但是会对US产生一个快速放电。但是到了训练后期,多巴胺神经元只对CS有反应,而对US没有反应了。另外,如果训练结束之后,在本来应该得到US的时候没有给,多巴胺神经元反而会有抑制的反应。于是他们推测,多巴胺神经元是导致动物学会CS和US建立联系的原因。他们发现,这一现象和机器学习中的reinforcement learning不谋而合。他们利用机器学习理论建立了一些模型,模拟了动物的学习过程。

虽然关于多巴胺和学习的关系有很多支持的证据,最近有两个实验室用光遗传学的方法,更直接地证实了多巴胺神经元与相关性学习的因果关系。基本原理就是用光刺激或者光抑制模拟出奖赏误差信号。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Steinberg et al., 2013; Chang et al., 2016)。

Berridge提出,奖赏刺激作用在动物或者人身上会导致三个结果:快感、动机和学习。多巴胺介导快感的理论已经被抛弃,但是却最被社会大众认可。多巴胺在动机和学习方面的作用是目前该领域比较认可的。同时,也有其他的一些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Berridge KC, Robinson TE (1998) What is the role of dopamine in reward: hedonic impact, reward learning, or incentive salience? Brain Res Brain Res Rev 28:309-369

Schultz W, Dayan P, Montague PR (1997) A neural substrate of prediction and reward. Science 275:1593-1599.

Steinberg EE, Keiflin R, Boivin JR, Witten IB, Deisseroth K, Janak PH (2013) A causal link between prediction errors, dopamine neurons and learning. Nat Neurosci 16:966-973.

Chang CY, Esber GR, Marrero-Garcia Y, Yau HJ, Bonci A, Schoenbaum G (2016) Brief optogenetic inhibition of dopamine neurons mimics endogenous negative reward prediction errors. Nat Neurosci 19:111-116.


user avatar   han-lin-99-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爱情:肾上腺素决定出不出手,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五羟色胺决定谁先开口,端粒酶决定谁会先走。


user avatar   chaosmuse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




  

相关话题

  干扰素在体外保存时间短,那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活体用来保存干扰素呢? 
  有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统一的,试以瓣鳃纲的生活方式为例说明两者是如何达到这种统一的? 
  日本排放核废水会对海里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什么是三重脑(Triune brain)? 
  迁徙路程最长的动物? 
  你祖上是做什么的? 
  如何看待 MIUI 工程师提出「用户喜欢好广告,讨厌坏广告」? 
  如果人体从海平面下沉,能不能直接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底部? 
  你回家发现村子里还有一片地方,还保持着你儿时的样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能帮忙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吗? 

前一个讨论
硕士签了国有银行,面对现状感到沮丧,未来有哪些职业发展可能?
下一个讨论
如何解释这个宿舍空调困境?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