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你要去问曹丞相,他最清楚。
你以为的夺妻之恨:《先の欲求不満な人妻》
实际上的夺妻之恨:《夫の目の前で犯されて》
原答案2022.2.22
简单来说,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导致题主可能对“夺妻之恨”理解的不对。
现代人对“夺妻之恨”的用法基本是老婆出轨跟人跑了,再不然就是自己喜欢的人看上了别人,甚至是自己云老婆跟人结婚了之后的调侃(什么赵又廷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星野源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这是违背这个词的原意的。
这个词应该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阎职的老婆被国君霸占,然后别人拿这件事取笑他,调侃他被夺了妻。古代女人普遍不太容易自己决定离婚或者再嫁,所以基本上没有自己婚后再选夫婿的机会。所以说这个词里的“夺”是具有强制性的、违背了自己妻子的意愿的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被欺男霸女了。
虽然说现代社会老婆跟人跑了或者说出轨了已经挺丢人的了,不过好歹也是因为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进而导致的,不全是外人的错,而被霸占了老婆那就完全是横祸了。并且附加着的很可能是自己精神上对加害者的屈服或者不得不逃离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
上面提到的阎职,在老婆被夺走后又被人取笑,最终气不过杀害了国君。林冲老婆被高衙内看上之后被反复迫害,最后不得已上了梁山。以及历史上许多灭国之战后对战败方女眷的凌辱。这几种情况才是“夺妻之恨”的本意所描述的场景。
想想和自己相濡以沫多年的妻子被别人通过暴力或者权力夺走、家庭破碎,自己无力反抗仇人,要么跪舔加害者求他放过对自己的进一步加害、要么背井离乡远离仇人。无论如何,都是自己人生的一场大劫难。
这样的仇,不足以和“杀父之仇”并列吗?
过去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内我的评论不能在评论区被人看见,所以从现在开始我直接在我的回答里和评论区的人互动,直到我自己在评论区的回答能被看见为止。
@普法栏目剧 有证据就上证据,实在不行自己开回答也行,上来说“心理上讲”,谁的心理?你自己的还是你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