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最先想到《小王子》里,在B612行星上,小王子唯一的乐趣就是观赏夕阳沉落的温柔晚景,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三次日落”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
“你知道,一个人感到非常忧伤的时候,他就喜欢看日落……”
看到这里好想陪他一起看日落……
其次就是之前看《一个人的好天气》,觉得真是孤独,生活的无数细节节点,一一孤立却又连接,有一种简单的清爽,无论怎样的独来独往也是一种淡淡的氛围和生活方式,喜欢就好。
再有就是看《1Q84》的时候,里面的女杀手青豆,为躲避对手,被安排到一个陌生地点暂时居住,到了地方扫视房间后感慨:“我们生活的世界,归根结底不就像一个巨大的样板间吗?走进来,坐下,喝茶,眺望窗外风景,时间一到便道谢,走出去”。杀手身份特殊,这种不与人知让生活逐渐浓缩,于是生活孤独成一条看似流畅的线…
还有就是有时看电影也会觉得主角在电影特定场景里面是孤独的,比如看的《练习曲》《转山》《七十七天》,都算是很小众的关于自我认识及自由远方的电影,一个人,在面对自己和面对自然所散发出的意识形态,正是孤独的彰显,或许只有如此,才能对一些东西认识得比较深刻,因而思想上迸发出的与众不同,也是孤独的魅力所在
所以,我们常常发出的孤独的感觉,个体上的孤独,有时候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
《孤独六讲》这本书却是从个体上升出来,从一个大的范围来讲述孤独的其他表现形态,且每一讲都举例说明和阐述,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有一些作者自己的经历和作品加以表述,给人以启发
第一讲是情欲孤独,一种情感萌芽的孤独,比如少年时期关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对生命理解的孤独,又比如萌生爱情,有人看武侠小说,有人看言情小说,有人直接早恋,但对于学生来讲,这些都是不允许被抑制的,因而是一种情欲的孤独。
语言孤独,理解的有三种,一是不明其意但读来觉得很美的一种孤独,比如日本俳句“牵牛花,一朵深渊色”,难以确切理解其深义,但觉意境悠远,二是词不达意或者回答的人不懂语言所隐藏的含义的孤独,比如还是日本比较有名的句子:“我说今晚月色那么美,你说是的”,如果听的人不知道是爱人表明心意的话,那么也是一种孤独,三是去掉完全不影响对话内容的语言,比如见面说今天天气很好啊,如果不说,也不会对接下来的谈话产生实质影响,所以这也是一种语言孤独
革命孤独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赛德克--巴莱》,是讲对压迫的反抗,里面有句台词印象深刻:与其文明的卑恭屈膝,不如野蛮的骄傲 ,听到无限鼓舞
革命主体虽然是很多人一起,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多少有点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因而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孤独感
暴力孤独让我想到暴力美学,但是孤独也是暴力的一个特点,比如你开跑车在公路上不顾一切驰骋,有一种危险的暴力感,而说暴力美学,更多的是从艺术作品上来看,现实中的暴力,是会让人恐惧的,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开头那个老大,要一边放音乐一边杀人才过瘾,有人觉得是美学,但现实中这样杀人,不是变态就是傻吧。
还有北野武和昆丁的一些电影,暴力美学的代表,艺术性说法的美,至于孤独,是不存在的吧
思维孤独分两个方面,一方面着眼到个体,比如老庄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由于是两个思维体系,所以要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分别是孤独的,另一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中将儒释道三教做比较,也是彼此孤独,总体来说,思维孤独很普遍,因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这种孤独常见又充满着变化,看《了凡四训》(有电影)就在想,思维其实是融会贯通的,所以才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说法,实在没有对错高下
伦理孤独是一种中式亲情关系的孤独,父与子,夫与妻,兄弟姐妹之间在互相不理解的状态下,就会出现的一种情感上的孤独,李安导演的电影《饮食男女》几乎包含了各种伦理孤独,电影结尾每个人有不同的归属,这种对伦理孤独的化解,总归是回到了个体本身。
回归到个体本身,每个人其实都是孤独的,抛开情欲表达,语言输出,不去革命,不用暴力,自有思维,脱离亲情,你依然存在,正视这一点,才可能对孤独作出适合的理解,因而也不会每当四下无人时就要心慌感慨一番。
关于孤独,你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