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城市战争中,怎样有效打击坦克和步兵装甲车? 第1页

  

user avatar   zi-you-zhi-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没有说明。

1:防御方的军事素质。

2:进攻方的军事素质。

附带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一城市内部居民的军事素质与倾向(我没开玩笑)。

如果防御方的军事素质达到或者接近五常的级别(注意不是装备,哪怕只有轻武器都可以)。

那么在数量和给养差距不是极大的情况下(甚至即便差距很大,当然是指三十倍以内),防御方将会占据很大的优势,可以击退对手。

如果防御方军事素质达到接近五常的级别,哪怕在极度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条件下(当然不是完全没有),也有很大的能力重创素质更差但装备很好的进攻方,甚至可能接近于全歼。

如果双方都是菜鸡,但不至于完全没有战斗意志和技术,那么防御方可以在有一定长期准备的情况下对进攻方造成可观的损失,但不太可能完全阻挡。如果准备时间不够将无法阻挡,也很难造成损失。

注意,这里的可观损失很可能是达到10%甚至更多的损失,而很难造成损失是指个位数的损失。


至于五常级的军事素质是怎么样的呢?

举个例子

训练的比较好的真主党,他们可以在实战中做到反坦克导弹5发同时命中移动中的坦克的一个点(不是一个射流的孔,是指一片反应装甲的大小)。

4发常规操作,3发基本操作,每弹命中的间隔甚至可能短于0.5秒。

第一发炸烂反应装甲,第二发打进内部,第三发保险备份以及再次补刀。

恐怖吗?

是很恐怖,真主党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以单兵反坦克导弹,火箭筒以及地雷和IED,歼灭了以色列装甲部队的反击——注意不是击退,是歼灭(虽然只有几辆坦克,不过后续更高烈度的冲突,以色列依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真主党的损失反而越来越小。以军挺进的路上不断的挨地雷炸,而且经常是一炸飞天或者至少失去战斗力,死的人也很多。)

这就是准备的力量。


通常情况下城市战最佳的阻挡敌人装甲的地点并不是在城市内,尽管很多旧军事思想认为城内是最好的地点,一些战争经验也是这样(例如车臣)。

但是黎巴嫩战争却用实际行动打脸上述理论,他们证明在城郊和进城道路远端就进行袭扰和逐次消耗是最佳的方法,是能消灭敌人并减少伤亡的办法——进攻方进入城内打巷战,那么无论素质多高,伤亡率都会很高,这对于防守方的持续防守是不利的。

即便在有兵员补充的情况下,最熟悉本地环境的老兵死亡也是难以替代的损失。

持久战未必表示战术上要牛皮糖,真主党的方法是“战略持久战,战术速决战”,坚决在第一波打击中就对敌人造成严重伤亡。

执行策略:“敌进我进(地道穿插战),敌退我打(不在敌人进攻的时候引爆所有预设炸药,退的时候还要再炸一次,趁你乱的时候打一波反坦克导弹,就打人不打坦克),敌驻我扰(麻雀炮击),敌疲我杀(反坦克导弹连续突击对方步兵,对,是打步兵)。

打防御,就用几个人的碉堡和工事群去阻挡敌人的先锋,挫敌锐气

这个部分是很残酷的,很多人在工事里战斗到最后一刻。

但效果是惊人的。

黎巴嫩战争中,一个三人小组使用地堡和小型地道网络牵制以军先锋——所谓的地堡其实只是监视用的隐蔽哨所而已。

这三个人没有生还的可能,但他们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他们坚持了接近12小时(可能记错了,但时间难以想象的长)。

期间他们击退了无数次以军装甲部队的进攻,遭到了炮击和空袭。最后的几个小时是最后一个真主党士兵在坚守阵地。

最后因为反坦克武器全部耗尽,以军使用梅卡瓦坦克推进到最后一个地堡,用贴脸炮击打死了他(此时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步枪做最后的还击)。

在通向各个重要地点的道路上,真主党都布设了这样的火力点或者哨所。

在监视被发现或者需要阻击的时候,这些哨所都进行了殊死抵抗——不怕死固然值得敬佩,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极少数的士兵很有战术的拖住了以军,甚至打坏了装甲车辆,有些还造成了相当数量的以军人员伤亡(死的少,伤的多,但后来就不是了)。


真主党也对军备做出了优化:空军玩不起,不要;防空打不过,全部不要;重型装备全部不要,缴获全部卖掉或者送给黎巴嫩政府军。

反坦克导弹一大堆,而且训练很扎实——真主党的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可能比他们的常备部队人数还要多,人手一个都能有剩的……虽然大部分是旧式武器。

全员突击步枪用以自卫,固定位机枪几乎完全不用(别人家武装份子经常用大口径机枪吓唬人,真主党就完全不用这种只能吓人的活靶子),全员筒子+反坦克导弹+数不清的手雷。

机动+潜行能力点满,小队随时携带有线通讯设备以接入国内的有线通讯网络,杜绝干扰的可能。

电子战能力MAX,在以军的电台里和以军官兵对骂——更可怕的是,当以军火炮观察小队回报信息时,真主党能听到并且摸到以军观测小组的位置,上去就是一通迫击炮。

真主党就愣是在没有炮兵雷达,没有反制炮兵火力的情况下,大大降低甚至压制住了以军的炮兵火力打击。

空袭?以色列的三分钟到达的空袭呢?

抱歉,以色列打完了国内的所有制导弹药,还用掉了超量的美国紧急援助弹药,但是没有摧毁哪怕一个真主党重要目标。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例子:以军一直在持续轰炸真主党的电视台,自始自终都在持续轰炸。

唯一的战果是炸死了一个不知道怎么没躲进掩体的清洁工——真主党电视台因空袭导致的停播最长也没有超过半小时,一般15分钟内就可以继续复播。

更神奇的是,一般其他武装组织的电视台在此时都会只播报打仗信息,而真主党主持人却在讲段子(大大的缓解了民间紧张氛围,提高了预备兵集中速度,还鼓舞了士气)。

据说整个氛围有点类似于当年伦敦轰炸时,英国电台主持人的办法——上面炸弹只管丢,骂你小胡子的笑话我接着说。


当以军进犯稍有规模的,但还算不上城市的据点时(对我们来说只能算小镇子),他们就遭到了密集且隐蔽极佳的反坦克导弹的波状攻击。

真主党的导弹射击是集中化的(全部进入最佳射程后开火),并不是零散的自由射击,集中打排射——每辆以军坦克都看的到反坦克导弹呼啸而来,而且对着自己的绝对不是一两发。

以军坦克和装甲车根本无暇观察导弹发射位置,立即打出烟幕隐藏,但是这就又看不到敌人了。

无论是选择冲出烟雾还是等烟雾散去,下一轮排射又会打来。

虽然以军用炮火和空袭等手段进行打击,但是几乎完全没有效果,真主党全部撤到了事先准备好的掩体中——他们已经摸清楚了以军的打击规律。

等以军想通过火力压制再次推进的时候,反坦克导弹又一波波射来。

结果就是以军很难攻下哪怕一个小镇据点,后来不得不绕着走——如果真的强突,哪怕是最好的结果也是装甲车和坦克全部报销。

步兵突击?不可能的,真主党虽然单兵枪械火力低于以军(远远低于),但是他们本来就是用反坦克导弹打人的——对狙吗?我反坦克导弹玩的贼溜。

原因很简单:枪械很难击中人,而且以军有全套防弹装备,就算成功击中也未必受伤,就算受伤了也可以治疗。

现代武器的杀伤力被电影缩小,但被各种军迷夸大了,事实上只要能够快速治疗,现代枪械造成的大部分损伤都是能救而且可以恢复的,特别是穿了防弹衣和头盔的情况下。

以军的常备兵力少而且人口也不多,高素质的军人更是珍贵,用三四个反坦克导弹敲掉一个人都是划算的。


更恐怖的是:真主党的反坦克导弹用的很好,事先的阵地隐蔽非常好,会很好的掩盖发射时的扬尘(等敌人能看见导弹飞行的火焰时就来不及了,主要是看发射光和扬尘)

于是在以军战斗间歇进行补给或者暂时驻扎时,真主党经常冷不丁来一打反坦克导弹(注意不是一发,是一打)。

这是很可怕的,因为在没注意的情况下,一发反坦克导弹可以炸死好多人。这就让以色列人连啃个野战口粮都不得安生。

在对付低素质抵抗者的时候,他们只需要躲在梅卡瓦坦克里或者用马加奇坦克包个圆就能安安稳稳的吃东西,但这只能对付火箭筒和没水平的零星导弹射手。

而真主党的反坦克导弹射手能指着炮管打炮管,指着底盘打底盘的人(几乎到达了反坦克导弹制导精度的极限)


其结果就是以军在到达战略要地以前就损兵折将而且精疲力尽了。

真主党就用一堆一堆的反坦克导弹排射来驱散甚至歼灭以军。

在城郊使用反坦克导弹的好处有很多,对于真主党来说主要是能提供极大的反坦克导弹火力密度。

因为在城郊,反坦克导弹既可以部署在野地里的隐蔽工事,同时还可以在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侧面以及建筑物顶部进行多层次密集火力布置。

在野地里的隐蔽哨所不容易被发现,在房屋里的阵地有防御能力,关键是敌人根本不知道这些建筑物里面有多强的防护,真主党把一些房子快速的变成了有掩护物的堡垒,而且能快速的撤退到另外的一个建筑物以及强化地下室甚至地道里躲避空军打击,空军过去后又能立即返回地面阵地(导弹发射器都可以在外面架着,上去就能打)。


以色列武装直升机之类的呢?

这就是另一个牛逼之处了——真主党的隐蔽哨所到处都是,但是大部分是不开火的,哪怕敌人经过了头顶也不开火。

所以在以军推进的战线后方还有反坦克导弹阵地存在。

真主党就用反坦克导弹去打那些试图支援前线时,分了心的直升机……真的打下来了,甚至把一架装满了特种部队的支奴干直升机当场射爆,无人幸存。

这个甚至用来对抗以军的直升机渗透与机降部队,愣是用无处不在的反坦克导弹阵地构成了一道低空反直升机防空网。

这个比他们的肩扛防空导弹还管用,因为肩扛导弹容易被红外干扰弹给弄傻(真主党肩扛导弹比较老,很多都是sa18这样的)

反坦克导弹人操的,只要水平好,以军直升机居然不容易躲开,关键是数量还贼多。

如果你玩个战争雷霆开个直升机,地面上一大堆反坦克导弹全都打上来,你也是吃不消的。

关键是真主党还沉得住气,就算是预备兵的素质也相当之高,他们都是放进了,大家一波齐射……

这样也就算了,有的时候他们还不打,不打以色列人还以为自己没被发现。

以色列人从荒地上绕了半天,自以为悄悄的在战略地点上神兵天降……结果刚下直升机就发现自己他娘的被围了。

还好联合国强硬停火令在那时候下达,并且真主党总是很信守承诺并遵守联合国决议,否则以色列机降部队肯定会被全歼。


战争的结局是真主党完胜。虽然双方都没有意料到战争的突然爆发,但是真主党的长期准备得到了回报。

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不仅破灭了,而且还是被一支规模很小而且只有轻武器的部队所打败,还败的很惨。

以色列空军无敌论也破灭了,至少对于有准备有素质的步兵来说,空军打防御随便打的神话破灭了。


这里说的就是士兵的素质+准备带来的影响。

这个影响绝不仅仅是在一场战斗中所体现,城市战也绝非仅仅是说在攻击城市后就开始。

城市战是从敌人打算进攻城市就开始的。

之前的袭扰,布雷等等都是城市战的一部分。

城市战不等于巷战(重点)。

城市战是完全可以在敌人不进入城市前就决定胜负的。

不一定会出现什么“高楼上火箭筒打敌人坦克顶盖”等等情况——实际上一旦到了这个情况就等于是进入绞肉机模式,而主攻方只要不要特别脱离协同,那么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进攻方手上的。

到了这个时候,只要防御方的外援不是源源不断(比如莫斯科就有外援),那么守城一方的失败通常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用这种放进来的打法,那么城市战就是一场特定条件下的阻击战,通常不能真正的改变战局。


其中比较有趣的细节:真主党的筒子一般根本不打坦克,因为很难打穿梅卡瓦这样的重坦,火力协同也很麻烦(距离太近,速度太快),而且梅卡瓦这家伙浑身是刺,一发打不死就会被反杀。

所以真主党的筒子一般发射的是人员杀伤弹,但是也能打轻装甲目标。

因此即便在今日,真主党的筒子的使用方式都非常具有特色。

比如说在各种障碍物较多的地方,真主党会用筒子攻击坦克后方附近的障碍物,在障碍物上引爆。

这个目的是杀伤躲在坦克后面的以军步兵,或者把以军步兵从坦克后面逼出来隐蔽,以军坦克的推进就不得不压制筒子的火力,让步兵能够继续跟上自己。

但以军的反击很少能够奏效,因为瞄准障碍物或者后方地面不需要特别精确的瞄准,转移的速度也很快,而且真主党总是能够事先获得以军的情报并加以准备(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机枪扫射压制对于真主党的临时掩体没什么用,都是好几层沙袋和砖头,就连m2老干妈都一时间打不穿。

等主炮瞄准发射时,真主党的射手早就溜了。

虽然这样的战术很少能够真的打死以军士兵,但是造成的轻伤特别多,以军的医疗负担因此变得很重(突袭规模都不大,医疗更能拖着人,关键是医疗直升机有的时候也会被反坦克导弹骚扰),而且轻伤也能够大大降低以军士兵的战斗效率,长时间不回去还特别容易感染(很疼)。

就大多数战斗来说,以军其实还能够继续推进,但是他们在到达关键目标以前就已经锐气尽失而且弹药缺乏。

后勤给他们送补给的时候更是提心吊胆,因为之前的战斗根本没有扫清真主党——看似战斗激烈,而且以色列士兵死亡很少(轻伤特别多),但真主党这边一般也没死人或者就死了几个人。

整个打下来真主党才一共才死了65个。

但是参与进攻的以军士兵死了113个,坦克和装甲车飞天不说,一大堆装备还被缴获了(送给了黎巴嫩政府军……搞得黎巴嫩政府军突然小富一把)。

至于受伤就不提了,参与主攻的以军士兵几乎就没有不挂彩的。

以色列空袭虽然炸死了很多黎巴嫩人,但绝大多数都是无辜平民,黎巴嫩政府军也被误炸,还炸死了外国游客,联合国的观察员也被炸死了N个。

联合国怀疑以色列人是蓄意的,虽然以军予以否认,但以军很可能是故意的——以色列军部不打算结束战争,所以连续,注意是连续轰炸和炮击联合国观察驻地,死者中有一名中国维和部队战士。并且在以军大为丢人以后,联合国与以色列政府都宣布停战,可是以色列政府数次发布命令,以军居然“充耳不闻”并继续攻势,这就包括那次直升机机降作战,以色列军部直到自己的突袭部队被全面包围时才“突然听到停火”,当以军直接联系真主党的时候,真主党马上停战。以军的突袭部队在“夹道欢送”下耻辱离开。

而且考虑到以色列的空袭强度(一周内打完了所有制导弹药),空袭导致的平民伤亡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以色列违反协议深入空袭造成的,真主党的控制区内伤亡低得多。


真主党的战例告诉我们,怎样“打击”和战略战术思想很有关系,不是一个局部能决定的事儿


然后再说一下居民问题

城内居民支持或者不支持守军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居民的军事知识也起到极大的作用,当然居民是否习惯和保持军事传统也有影响(这是长期工作)。

居民如果支持守军,那么工事的建造速度会加快。

虽然居民直接帮忙制造工事属于战争行为,但即便是居民不参与建造,支持者多的时候也依然会让材料距离守军近一点。

同时也更加愿意让守军使用自己的房间。

正因如此,真主党才能在城市边缘的建筑物内很快的构筑工事,老百姓也愿意冒着房子毁灭的风险,所以真主党才能随意的用各个房间当掩体。

用武器来驱赶所需地点的居民自然也可以,但是其效率就会大幅度降低。

效率降低,意味着前方阻击敌人的部队将面临惨重伤亡,而且如果面临意料外的突袭,守军将很难来得及展开最基本的防御——守军难道要一个个踢门吗?累都累死了。

突袭和人民支持的关系,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黑鹰坠落》。如果摩加迪沙的黑叔叔不支持当地政权的话,那么他们将很难展开围捕和遵守民兵防御的要求(哪怕是有赏金也罢,让人拿钱还不要命的作战也不能在一个反对意见很大的群体中)


不过呢,人民的支持是既要靠一些系列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帮助的技能,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有效管理这件事很复杂,我说几个例子。

1:真主党在自己的辖区内兴办教育,真主党控制区内小孩和青年的受教育比例是全黎巴嫩最高的地方,比相对和平还有更多自己支持的天主教控制区还要高。

2:真主党制作了辖区内的教材,而且是由真主党教师们联合编写。

这一直是美国,英国,以色列三国强烈抨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大多数其余国家不表示反对或表示支持),每年都集中宣传这样的做法违反人道。

例如说,三国经常拿来说道的就是黎巴嫩太惨了,连教幼儿园的算数教材都是:一发导弹加一发导弹等于两发导弹。

三国说这是真主党的洗脑宣传,以及让幼儿上战场(有些照片甚至在说真主党幼儿园小孩在指挥作战……这当真不是在夸人家神童么?)

当然了,真主党的实际目的是:在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尽量传授人防知识,这一点在黎巴嫩战争以后变得更加注重。

尽管以军的大规模空袭总是造成很多平民伤亡,但只要计算一下架次,我们就可以发现以军哪怕是对人口密集的场所进行打击,其杀死平民的效率也很低。

这还是在黎巴嫩哪怕是政府军都几乎没有预警能力的情况下。

这主要就是得益于真主党的从小教育,小学生都能对以军空袭的主要武器以及其应对方式了如指掌。

所以以军如果是用常规炸弹空袭,基本上很难造成伤亡,因为飞机会被前线的人目视发现(高度较低),然后一个电话,后方就能警戒起来并撤入掩体。

美英以管这个叫“平民加入与军事有关的活动”,就是个文字游戏而已,让自己的老百姓以为是“平民参加战斗”。

由于空袭效率很低,所以后来以军都改成了高空投放精确制导武器。所以在第一波攻击中,黎巴嫩平民伤亡很严重。

以色列也试图瓦解真主党与当地老百姓的关系,只是他们的做法非常的具有英美特色。

他们选择的方式是经常空袭幼儿园与小学(尽管冠以附带伤亡的名义),这也就导致以色列空袭的杀伤占比里,幼儿与孩童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战争。

以色列此举的目的是恐怖战略,以军希望通过不断杀伤小孩之类的弱势目标来瓦解大人的士气,让小孩不要进学校。

因为这些小孩回家了甚至能教文盲父母如何躲避空袭,而且未来还是以色列的敌人(高文化且有针对性的敌人)。

同时学校里可能有的老师也是真主党战斗人员,他们本来就经常是轮休时去当老师——他们在当兵以前本来就常常是老师。

真主党的作战部队的学历很高,基本都上过大学,而且大比例的教师,工程师以及教授,属于黎巴嫩最高文化水平的一群人。

文化=高级知识分子。

战斗训练=高级雇佣军。

作战意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战争经验=几乎每天。

指挥水平=常备军每人都有排级指挥能力(至少)。

轮休时要做普通工作,战斗不激烈时做武器研究,打仗时操作反坦克导弹。


当然,这样的士兵很贵,真主党的常备军是非常昂贵的,十分珍贵。

(真主党对黎巴嫩战争中损失65个人换取以军113个人,评估结果是亏了,伤亡换以军到1:3都是亏的,是伤亡,不是阵亡。)

这也让以军非常喜欢空袭诸如学校,医院,运输车队等目标。

因为学校里常常有真主党轮休的士兵在教课,医院里有真主党的士兵在当医生,运输车队常常是真主党的财产(一般是在给断水断粮的城区送救援物资)。

所以以军的空袭才总是很不寻常。

一个炸弹,炸死一个真主党成员,然后几十个小孩与十几个大人死了。因为人家就是盯着幼儿园炸。


不过随着之前幸存下来的小孩长大,以军的空袭效果也越来越低(现在黎巴嫩的00后长的挺大了,90后更是老油条)

同时真主党也采取了分散教学的模式,而且之前他们的文化教育已经让更多的黎巴嫩人有了教学能力,能够支持分散教学模式。

所以现在为了预防空袭,大多数黎巴嫩幼儿园已经成了小班或者中班,之前的独立幼儿园大班已经被以军炸的没几个了。


当然了,以军的恐怖空袭没有取得瓦解黎巴嫩士气的效果,而在真主党取得完胜以后还更加坚定了战斗意志。

至于对医院的打击,真主党组建的流动医疗小组,在一整个社区里面流动救治,让以军缺乏足够的打击效率。

大医院,真主党培养了一批普通的医生护士,真主党的人员撤出并交由黎巴嫩政府管理,以军就空袭不到真主党的高价值人员,而打击黎巴嫩政府人员则毫无必要。

以军现在平均要用几十发炸弹才能炸死一个真主党成员(普通士兵),炸死一个班长都能叫“高级人员”。

更可怕的是,在十年前,真主党的预备兵动员能力只有1万人左右,而且只有其中不到一半的人有较高的训练水平(接近其他地区强国的精锐步兵水平)。

现在,真主党能动员的具有精锐步兵水平的预备兵已经达到3万,水平一般的已经可以达到7~10万。

这些水平一般的人在平时也可以当作社会服务与抢险救灾部队(还会维修与生产)。

这些人经常在真主党的工厂里上班——是的,真主党已经恢复控制区内的工商业生产,出口生意做得很好,还能组装一些电子产品用来内销和出口,所以真主党的主要经费来源于己方社会的生产——注意哦,还不是收税为主,是提供社会服务以及自己开公司开工厂。

同时,海外黎巴嫩侨民也经常会资助他们。

真主党的武器也是买来的而非武器支援,伊朗只是给他们提供了批发价而不是援助,当然批发价本来就是应该的,真主党日常训练都经常用实弹(导弹和迫击炮)打靶——有的时候这些靶子就是以军哨所,在以军发动空袭后进行报复的时间里,真主党是拉新兵上去轮战的。

打完炮就赶紧撤,一边撤一边进行作战总结。

老兵背上挂一个IPAD或者地图册,让跟在后面的新兵看着刚才的作战经过和地图,老兵来讲深度作战经验。


长此以往,真主党控制区内的黎巴嫩人的军事素养也跟着大幅度提高。


举个例子:在城郊,没个黎巴嫩人都会准备一个背包,值钱的和重要的东西都放在里面。

战斗警报一响,大家立即拿起背包就撤进掩体,临走前关闭电器和窗户,拉上窗帘。

关闭电器是为了防火(战斗开始前会切断电力,但是作战结束后会恢复电力,如果不关电器的话可能在住户回来以前发生火灾),关上窗户和拉窗帘是为了方便守军进行隐蔽行动。

毕竟一大堆房子如果只有一个窗帘拉着,那么对手就会知道敌人在拉上窗帘的房间。

老百姓撤离前主动拉上窗帘,那以军就毫无办法。

与此同时,黎巴嫩老百姓在撤离时是不关房间大门的,方便真主党守军进行机动和挑选工事。

反正值钱的东西都在包里,其他的家具坏了也就坏了。

真主党也会统计当地财产损失,真主党会给与补偿。

如果房子没了,真主党的预备兵会来造房子,尽管造的挺难看(筒子楼),造好以前会给安置场所。

在以前真主党还比较嫩的时候,他们选择的是集中避难所……理所当然的,以军为了瓦解士气就空袭这些人员密集的避难所。

后来真主党采取的是安置到别人家里(发出通告)或者安排到一些闲置空房里去,实在不行就到一些预备兵的临时流动军营里面先住一阵,等房子修好了就能住新房。

以军当然也安排过这些老百姓当间谍(因为有时会安置到真主党居所里去),的确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间谍通常很快就被发现(真主党情报战和保密能力非常强),有些间谍在押送过程中就被老百姓撕碎了。

撕碎不是比喻,是路上老百姓抓着这些人的手脚,很多人一起抓。

还没到刑场,这些人就已经被五马分尸(准确的说,是N个人的手指甲把这人手脚上的肉都给削没了,之后骨头也撑不住,手脚就全部被扒了下来)。


这些全方位有技术的民众支持,让真主党在对抗以军的攻击时非常的游刃有余,以军就算攻进了建筑区域,他们面临的也是神出鬼没的攻击。

每一面窗帘背后都可能会射出火箭弹,每进一个房子,任意开着的大门里都可能射出密集的弹雨——压制过后,真主党的士兵会立即撤到下一个房子,如果以军想追过去……可能要吃火箭弹。

关于火箭弹,老百姓不关大门就更重要了——方便你快速的寻找大一点的房间,小房间不能乱打火箭弹。


在大部分我们熟悉的攻城战中之所以步坦协同和高射角装甲车协同会很有效,这主要还是因为守城方之前对城市还是不够了解,机动速度和阵位选择能力差。

和游戏里所有大门敞开不同,现实中如果不对人民加以宣导并获取支持,且有相应技能普及,否则大门都是紧闭的。

你不可能一个个的踢开大门,会累死的,时间也不够——真正的城市战密度,平均一栋楼可能不到一个人。

如果一扇扇踢门或者撬门得累死,那么一条街只有一两栋建筑物可以用来快速机动(否则得频繁踢门),而且构件工事也会类似,很多好的意料之外的阵位也可能没注意到。

当年的巴格达就是这样的情况,很多房子根本就进不去,一大堆人只好窝在一个还没清好的房子里硬打。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内容。


但总结一下,城市战最重要的几个点(怎么达成的就需要细细实践了)。

战略上:

1:有针对性的建设军事力量。

2:尽量保证平民的基础生活。

3:持之以恒的国防安全教育。

4:军队要积极投身建设工作。

5:解决前沿平民的就业需求。


战役上。

1:战场情报体系,提前预警主攻部队的到来,信息传递也要可靠。

2:有效但低成本的阻击,消耗敌人弹药与士气,减小后续他们对城区的冲击能力。

3:保持对敌人后勤补给线的骚扰和威胁,防止他们在城外快速休整恢复战力。

4:迅速组织群众疏散隐蔽。

5:做好战后受损群众的物质与思想工作,要快速计算损失大致数量以及需要的援助物资。


战术上。

1:阻击作战时要以降低敌人前进效率为优先,可以不打死人但一定要破坏道路。

2:敌人进攻城区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城郊以最大火力阻挡或至少消耗敌人。

3:保持隐蔽和灵活机动,要熟悉地形。

4:发动攻击时至少要以两到三个小队同时打击一个目标,提高攻击协调性,尤其是攻击装甲目标。确保能快速歼灭敌人并快速撤出原有阵地。

5:要使用爆炸性武器迟滞敌方步兵,降低其推进速度,这样反坦克部队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波次齐射。

6:迅速构建房屋与房屋之间的转移体系,要广泛在窗户与窗户之间搭桥或者或者滑索。这样在敌人已经攻破外围防线时也能迅速转移,无论是撤入城内继续保持对敌人前锋的压制,又能避免对手步兵以优势兵力进行清扫,在全面撤退的时候也能迅速收拢部队保持指挥效率。

7:轻装上阵,保持关键要地的反坦克弹药充沛,尤其是反坦克导弹。

8:不要在己方城市布设诡雷,无论战争胜败,不能让群众死在自己的诡雷的手上。



呦,还有个很神奇的人叫我“解释解释”。

正好评论里问题挺多,有些问题很有价值。

跟你们讲,这篇文章有3个,加起来7万字,读的时候最好有点心理准备。

当然我已经讲的很通俗易懂,算是一个整体军事意识入门级读物(有点感受而已)。

不过我觉得大部分人是吃不消看7万字的,看看武器图册吹吹牛逼可能还有点动力。


提醒:这三篇文章讲的是军事,但不是针对“军迷”的军事内容(因此你无法拿到军圈里用这些玩意儿吹牛逼,因为他们能找8万个东西来反对)。

它就是军事,是用来给你“预测客观世界的未来”的,并不是用来耍宝的。

so,所以这个文章可能更像是“一些国际投资客或深度观察者对安全局势的判断之兴趣入门读物”。

也就是面向那些军事行动真的会对自己造成影响,需要对军事以及大趋势进行实际利益有关判断的人。

很显然军迷主要的盈利或者说享受方式并非如此,因此不推荐军迷观看,以免不利各位军迷在各自组织中吹水或者膜拜什么人。

毕竟看了以后智商就上去了,智商上去就很难再糊涂下来了,很多惯用的舆论或者弱智分析就不能让自己嗨皮了——而这会导致能让你”快乐“的信息大大减少。

so,无需求人士,看文要三思而后行啊。

毕竟国防力量为了让大家觉得看军事挺好玩而关心自己,也是废了挺大劲的。所以如果不是真的有对军事内容有理解需要,还是把这个爱好保留着比较好啊。

聪明很简单,糊涂难,不需要知道的东西就选择不知道的人是最幸福的。


好吧,文章马上被删掉了(还有第二和第三篇,不知道能存在多久),知乎给我禁言理由就是两个空格。

感觉知乎审查机器或者小编确实聪明了很多,可以识别内容了(我感觉怎么是人审的……)

第一篇内容还是最基础的……果然真东西入门教学还是没办法发(我觉得是舆论战的那一部分过于敏感了,当然,我涉及敏感的方式可能和大部分”敏感“的方式是两回事)。

至于文章本体文档我就不发了,

你们还是自己搜公众号吧,知乎这边号估计留存不了多久的,而且这个号我们也想多玩点企管内容(毕竟键政和键军的粉丝太便宜,而且真的有实用价值内容的人也不在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F-4鬼怪这款战斗机?算是战斗机的经典之作么? 
  拿破仑称帝后得到100支56半+百万发子弹(或者其他半自动步枪),以拿皇聪明才智能否统一全欧洲? 
  孙子和clausewitz,谁对现代反恐战争和低强度战争 更具有指导意义? 
  二战中苏军如何突破德军师防御阵地? 
  二战欧洲战场东线有多恐怖? 
  如何看待“19岁少年网购符合真枪标准的仿真枪被控走私武器 终审获刑无期”? 
  美国和日韩是同盟关系,为什么美国可以在日韩驻军,而日韩的部队却不能进入美国? 
  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的打法是不是战略战役指挥的典范?中国是否存在决策失误?如何评价? 
  有什么适合新手与女生试用的半自动武器推荐? 
  如何评价朱德的军事水平?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国铁的新型空调车要在普通列车的票价基础上上浮50%?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铁路以不盈利为理由大量停运普速慢车和关闭沿线小站,而中国邮政却没有停掉偏远地区的亏本邮路?





© 2024-05-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