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形态不支持。
柯尔特的广告是真理,记不住建议抄写一万遍:
别管他的块头有多大,请出我,我会为你争得平等。
路过,随便说两句。
巷战的大前提是什么?是巷么?
巷战的关键点,是用零散的兵力通过袭扰的方式,以弱胜强去逐渐击溃进攻者的方式。
这里是隐含了一个大前提的,就是你兵力分散后战斗力不减,或者降低很有限。
这个大前提想要达成,
要么有非常高的组织度,即使建制被打散,依然能自发抱团甚至是单兵奋战,或者按照预案形成层级抵抗;
要么依靠现代兵器的过剩火力,即使有一个人,也有可能杀死一整队的入侵者。
要么兼而有之。
而这两者在古代基本上来说,都是奢望。
现代单兵武器射程远,威力大,城镇不管是完好状态还是废墟状态都有大量的隐蔽点,这对于攻守双方来说是不对等的。严重不对等。
对于进攻方指挥官来说如何降低伤亡——产生伤亡几乎是一定的——是一个非常大的科目。自身规模大,人员相对集中,隐蔽困难,重火力因为多种原因无法展开,地形不熟且阻碍重重(想要字面意思上的夷为平地其实并不容易而且非常不经济,除非上核弹)等等,非专业的指挥官进去基本白给。
而对于防守方来说,只要自己能完成一换一以上的战损比,就可以对敌方的士气产生有效打击。而这几乎不需要什么指挥,只需要士气调动起来,具有基本的单兵作战能力就可以了。可谓我上我也行(其实不行,但是至少我敢想想)。
防守方对城镇建筑和地形的熟悉程度是完爆进攻方的,可以快速的设置进攻方案、安排撤离路线,甚至还可以随机应变。而现代步枪几百米的射程也给了游击充足的安全距离,这个距离下很多时候你依靠人眼甚至都难以察觉到这些人的存在。而现代的枪械和爆炸物威力十分强大,哪怕是个十岁的孩子也可以用筒子或者堆料的强化IED掀翻一辆步兵车——而且你甚至找不到是谁做的。
这是现代游击战和巷战的关键。
而事实上古代守城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可能你以为的守城就是一堆人站在墙头上互射弓箭,实际上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城市的防御系统往往都有多道防线构成,而且城墙往往也是具有多重结构的。
所以古代也常有围而不攻等你粮绝之后被迫开城投降或者搏命的打法。攻城反倒是非常费劲的活。
而如果靠这种层层防御都没能防下来,那基本上来说都是双方实力差距巨大,城里的人也是没什么战斗力的,没法组织任何像样的抵抗。
以古代的组织度,能做到多道防线已经很极限了。而战斗力方面,冷兵器时代的单兵战力是受到人类自身的体能极限限制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叶问。就算有那么一两个能打的,也改变不了大局,自然也就没有巷战节节抵抗的情况出现了。
所以很多时候你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而已,其中原因可能并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