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二战德军的装甲矛头战术不利于防守?为何莫德尔在防守时将坦克集群拆分到各步兵部队,其成效就显著?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刺猬要塞战术是否有效,要结合时期来分析。战争初期苏军火力比较弱,后勤能力有限,部队平均素质也比较低,德军只要一心死守坚决不撤退,苏军就没什么办法,比如,就连几千人组成环形阵地坚守的霍尔姆口袋,苏军都吃不掉,因此在1943年后半段以前,克卢格(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提及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绩时只提莫德尔,仿佛他不存在一样,实际上,克卢格元帅才是长期以来中线的德军主帅)和莫德尔拆分坦克部队阵地坚守的做法取得了很大成功,也让希特勒本人很满意。


到了1943年后半段以后,苏军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有能力进行深远纵深突击的坦克部队,步兵部队也有了极强的阵地突击能力,这个时候苏军已经可以轻易突破德军严密设防的防线,并投入坦克集群向战场纵深挺进。到了这个时候,真正适合德军的反而就是曼施坦因的那套机动弹性防御,即等待苏军坦克部队远离步兵进入纵深腹地之后,集中德军坦克部队断其后路,然后击溃。

此战术可行性在于:第一,苏军即使到战争结束,大多数步兵部队也没有摩托化,只要将坦克部队的突击矛头折断了,苏军仍没有太多能力追击和拦截撤退的德军步兵,德军大兵团遭毁灭性打击的威胁自然就解除了。第二,德军在战争后期坦克质量仍然占据一定优势,打坦克战反而更有把握一些。具体的成功战例在第聂伯河会战和匈牙利等战役中都多次出现过。苏军在战争后期被俘人数最多的一次,就是前锋机械化部队遭到成功反击的德布勒森战役。

1944年之后,德军还成立了一些装甲火力旅(fire brigade),本意就是更方便调动和坦克战,以应对东线的机动防御,结果因为西线军情紧急,都拿去反击盟军了,然后也基本被盟军消灭了。


莫德尔战后名声不佳的一大因素,就是战争最后两年的战绩堪称灾难性,毕竟败军之将不言勇(曼、古、隆也战败过,但没有那么惨)。只是那时候网上很多人都更喜欢找隆不在和曼不群的碴,很少有人想鞭他的尸(除了拖总之外。。。),所以成就了莫德尔和刺猬防御战在国内网络较好的名声。

莫德尔在担任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期间,误判苏军下一次大战役的主攻方向必定是加利西亚平原,并说服希特勒将中央集团军群仅剩的一些装甲师也调到南方。巴格拉季昂战役爆发后,莫德尔临时兼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又将这些刚调来的装甲师调回白俄罗斯,两头走马灯一样的跑,结果两头都不强。之后,也没有将这些装甲师集中起来反击,而是逐一派出节节阻击苏军坦克部队,最终坦克战失利,苏军一路打到明斯克城下完成合围,中央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之后,科涅夫趁机发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又重创了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白俄罗斯战局稳定后,莫德尔前往西线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虽然盟军对西线德军占据压倒性优势,西线最后的结局不能怪他,但他被布莱德雷一路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全军覆没也是事实,美国人当然也就没有理由去捧他了。

中央集团军群很多地段都有精心构筑的工事群和预设防线,防御条件不是一直在无遮无掩的乌克兰大草原作战的南方集团军群可比,但即便如此,防线仍然被苏军一次次突破。到了巴格拉季昂战役,维捷布斯克、博布鲁伊斯克等地的步兵防线更是只用了几天就土崩瓦解。莫德尔在北乌克兰集团军群上任之后,曾企图完全废弃机动防御,强令各装甲军军长/师长开始训练阵地战,然成效甚微,到了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时,反而在布罗迪直接被吃掉了一个军。这些情况都表明,静态防御理论已经不适合战争后期的战场实际。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二战各同盟国对战争胜利的贡献? 
  日本在1945-1951(旧金山和约签署)对台湾是否拥有主权? 
  现代间谍还有多大用处? 
  苏35的发动机可能被焊死吗? 
  一辆主战坦克有多坚固? 
  为什么岸防炮的炮弹重量比同口径舰炮轻呢? 
  如何评价70、80年代北约在西德的部署特别是低地国家? 
  “弹簧刀”无人机的威力如何?为什么如此设计? 
  二战时期自行榴弹炮的真实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苏联才是二战贡献最大的国家,大家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抗美援朝的时候前线作战单位能随时呼叫后方炮击支援么?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穿越到1986年4月25日的切尔诺贝利,你怎样说服人民相信第二天将发生事故并提前离开?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