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的火器当时这么先进,还有专门的【神机营】很有战斗力,为啥还是抵挡不住清军的攻击呢? 第1页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清军也是当时世界上非常强劲的一支重兵集团。在大编制军队对抗中,只要武器没有明显代差,那么武器因素就是小因素。比较大的因素是组织度,补给线管理和保护水平。

以满清入关前没多久,和明朝最后一次重兵集团会战来看。

明朝人通过各种措施,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较大编制军队和八旗集团正面对抗的能力。无论是组织骑兵对冲,列阵炮击对抗,都可以持续对抗。

但是,相持阶段,明军兵团的侧后补给路线保护不力。而且各总兵所属部队与大兵团保持一致行动的组织度比较依赖局势顺逆风向。

一旦进入逆风,督抚标营正兵无法有效遏制各总兵所属部队的私自行动。

八旗重兵集团即使在正面无法直接击溃明军重兵集团绵亘战线,也可以通过侧翼拉扯,延展战线,来达到让明军集团降低作战水准的效果。

说明八旗集团在自身侧翼拉张延展之后,补给线变长之后,战斗力和组织度下降幅度较小(不可能不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

而明军重兵集团在拉长补给线和延展侧翼之后战斗力和组织度会大幅下降。要记住武器是人用的。何况到了入关前夕,双方武器并无任何代差,皇太极同样得到了拉丁世界第一流水平的野战重炮队。

这里还没说具体战术上,八旗兵可以使用厚重盾车与披挂双甲的死兵,排列成极度密集的纵列以减少受打击面。对明军大阵和壕堑实施单点突破,突破之后就是肉搏决胜负。而且八旗集团有侧翼延展战力小幅降低优势,大可以在侦知明军炮阵主要方位之后,通过隐蔽转移主攻方向来拉长明军重炮阵地反应时间,从而减少短兵相接之前被火力袭击的时间。

而明军如果要实现同等水平的阵型整体移动,战斗力和组织度会比八旗兵下降的多且下降的快。

明军和八旗集团装备差距最大的,是万历晚期的萨尔浒之战。

其实当时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精锐程度,训练水平,优势都在明军。

杜松所部明军在主将被清军第一波突击秒杀之后,骑兵残部和车营在没有主将的情况下面对五六倍以上的八旗兵仍然坚守了大半天+一个通宵还能突围。

萨尔浒挡不住清军的关键还是组织调度水平的问题。

自万历中期松山大捷(不是锦州那边的松山,是甘肃那边)之后,明朝军队已经二十年没再组织过多镇大兵团联合作战行动。

参与萨尔浒的将领,都只习惯于小编制特定战术行动。例如杜松在青海地区的成名战例,大都是他率领小股精锐家丁亲随,黏住敌军。待步骑混编的主力也跟上黏住敌军之后,他再率精骑脱离战场然后实施侧后迂回的砧锤战术。

北线的马林不仅没等到叶赫的仆从军,自己这么点儿人,仍然分作三营拉开距离分头前进。一方面是地形较为狭窄(但也不是借口,因为努尔哈赤至少是六万人同时涌入战场),更多的是马林自己也不具备同时协调两三万战兵展开作战的能力。

萨尔浒时八旗兵只是略微逊色于明军边军野战精锐,但因为努尔哈赤有组织大编制军队长距离机动的能力,靠内线机动+集中兵力原则,实现了局部战场6-10倍的打击优势。(杜松,马林本部亲随碰到八旗兵时,局部战场优势完全达到近十倍差距)

这种优势下,一点热兵器投射优势能改变什么局势吗?

斯大林十次突击里面,德国人的一些技术兵器仍然有不小的优势,但是面对突破地段的巨大数量劣势,只能是被轻易碾压。

这种组织大编制军队长距离机动的能力差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过去二十年明朝几乎无多镇联合大行动,导致缺乏协调人才。

另一方面,这些边镇总兵的私人幕僚,“幕府”规模太小,素质太一般,无法承担幕后筹划工作。

而努尔哈赤长期作为自由度较高的藩臣酋长,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军政班底支持他整合大编制行动。

正是靠着这个优势,击败了训练度和装备技术水平在自己之上的萨尔浒明军。

之后熊廷弼入主辽东军政局势,尽管士兵素质和装备水平其实未必赶得上萨尔浒时期的多镇精锐联军。

但因为熊廷弼具备较高水平的全局协调组织能力,得以在沈阳之战中和贺世贤,柴国柱紧密配合击退努尔哈赤。

万历,熊廷弼相继滚蛋之后,明朝长时间里再无法很好的调整出大编制整合能力,几乎可以说到了崇祯最末期,才摸到了正确的路径。

但是它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user avatar   san-xie-cao-81-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役,据回乡人口供金兵携带大炮三四十位。

又供:奴酋达子来了一多半,西夷全部跟来,东西约有达贼十数余万,新包台俱是达贼看守,每牛鹿战车十辆,大炮三四十位。[1]

这一点也得到清方档案的印证。

十八日汗召集两大贝勒、诸台吉、八大臣、六部承政于马馆,议设行营将帅。每固山额真下,两翼各设梅勒额真一员,每甲喇各设甲喇额真一员,其随营红衣炮、大将军炮共四十位,及应用挽车牛、骡一百四十头,交付汉军主帅、总兵官、副将管理。[2]

崇祯七年,后金入塞时也携带了大量火器。

再问奴酋此番带有火器多少?供称三将军炮约四五尺高,共装载有十数车,三眼枪约有四五百杆,火药约六七车,铅铁子六七车。又供此番回去,待天时冻结,还要添兵装载红夷大炮来攻山海关等语。[3]

截至到崇祯十二年为止,清军共有红夷大炮四十八位。

问:奴贼攻城大炮是何处人铸的?答云:也有在旅顺等处抢的,现有永平刘鬍子在奴酋处铸造红夷大炮,共有四十八位,各重千斤,每一炮用七八个牛拽,不铸小炮。问:火药是何人合造?云:是佟养真叔叔佟三尃合硝黄火药。[4]

崇祯十四年三月,降夷供称营内红夷大炮四十位。

又审据供称:现在困锦马步一万余达子,今锦州止四角掘壕,营内红夷四十位,现在王子三个,石三达子一同领兵,管火炮是一叛将姓刘,孔有德、耿仲明俱未到。[5]

崇祯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松山东西石门之战,清军拉出红夷大炮三十余位。

惟虏贼见马步官兵拒战甚猛,遂用牛车推运红夷大炮三十余位,东西两面向马步营对打数百炮,各营拾有封口大炮子重七八斤上下铜铁皆有,赴职面验,贮在松山库者肆百余颗,其余未及拾验者不知凡几。[6]

到崇祯十六年,清兵拿六十四位大炮直接轰塌中后所。

九月初间,传集达子马步精兵六七万,初九日西犯,来了两个王子、八个孤山,到锦州,将铸造的大炮每孤山拉八位,共六十四,小炮无数,并铅子火药。前来中后所,将排在西北面二道壕边,打了一日一夜,至半夜将城北面打塌了十余丈。[7]

关于清兵对火器的利用,明档中还保存了许多资料,但看书时我并没有记录页码,导致好多资料现在一时之间找不到了。另外推荐一篇论文,黄一农的《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该论文虽然没怎么用明档,但对清方的史料利用得比较充分,值得一看。

参考

  1. ^ 明清史料乙编第一本66
  2. ^ 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二),第16页
  3. ^ 明档第17本监视宁锦御马监太监高起潜为塘报来降酋部夷丁口供并陈进止利害事题本376
  4. ^ 明档第32本兵部为被虏逃回姚上礼等人仍留前备用事题行稿436
  5. ^ 明清史料乙编第三本298
  6. ^ 明清史料乙编第四本蓟辽督师洪承畴揭帖310
  7. ^ 明档第45本 三二九五 辽东巡抚黎玉田为接获回乡难民事塘报 崇祯十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12

user avatar   tong-ku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低速空跑, 实时观测, 避免干涉, 避免碰撞, 随时紧停.


确认之后, 再自动运行.




  

相关话题

  现代战争中大国一方的很多兵种都可以做到零伤亡,那为什么步兵的伤亡依旧无法避免? 
  一发大和号460mm的炮到底有多大威力,希特勒的古斯塔夫800mm口径火炮威力又有多大? 
  中国的飞机制造业跟美国的飞机制造业比还存在哪些差距? 
  如何评价中美航母建造能力? 
  嘉靖皇帝的大礼争端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运-20 飞行员冯玮建议「更高效地使用战略投送力量」,对空军战略能力建设有什么意义? 
  利奇马台风,为什么国家不发射几颗导弹将其破坏阻止它登陆呢? 
  是否有过应州之战,明武宗亲征取得应州大捷的记载是否真实? 
  如果明朝没有被满清取代并延续,那么外东北是不是不会割让给沙俄? 
  我国坦克炮为什么有一块布而西方坦克没有?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北方人冬天非常重视脚部保暖,而南方有些人可以光脚穿拖鞋?
下一个讨论
车臣领导人表示「只要获得授权,我让乌克兰并入俄罗斯」,这将对国际局势会带来哪些影响?





© 2024-05-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