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你穿越到1986年4月25日的切尔诺贝利,你怎样说服人民相信第二天将发生事故并提前离开? 第1页

  

user avatar   qing-meng-xiao-s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恐怕很难。


前提条件大概是苏联总书记不能是戈尔巴乔夫。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切尔诺贝利是单纯的事故,它的发生纯粹是意外,但是导致整个事件在政治上变得不可收拾的,却是人为制造的灾难。


而其中的罪魁祸首,便是苏联的总书记戈尔巴乔夫。


请看这一段《乌克兰史》第123页

乌克兰共产党领导人谢尔比茨基曾与戈尔巴乔夫通电话,询问是否取消基辅的五一节庆祝活动。据称戈尔巴乔夫回绝了他的要求,并威胁将其开除党籍。

结果,庆祝五一节的户外活动在基辅照常进行,尽管城市的辐射指数已经超过安全级别。

直到5月6日,事故发生10天之后,乌克兰卫生部长才发布警告,随后25万人从基辅暂时撤离。


也就是说在事故发生后,当时乌克兰的领导人谢尔比茨基通知了戈尔巴乔夫希望撤离基辅群众,但是被拒绝了,并且威胁要将其开除党籍


这看上去十分匪夷所思,面对核事故,戈尔巴乔夫不仅拒绝了撤离的要求并且要将负责人开除党籍。

(注:切尔诺贝利的群众当然是很快被撤离,但是受辐射影响的基辅群众被封锁了消息。顺便在补充一点,在回忆录中戈尔巴乔夫声称自己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情。这就看信哪一个了。)


主流的解释都是苏联政府并没有意识到事故的严重性,并且想要遮掩事故,最终导致了切尔诺贝利变得不可收拾,并引发了乌克兰的政治危机。


那么这个苏联政府实际上指的就是戈尔巴乔夫,他是主要负责人。


如果我们用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或许能够得到另外一种解释。


请看这段《乌克兰史》第145页

在许多人看来,谢尔比茨基是勃列日涅夫的门徒,是政治局保守派的领军人物。政治局是当时苏联最高政治决策部门,也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标之一。

戈尔巴乔夫曾经容忍谢尔比茨基,并希望他能支持其改革计划。但是到了1988-1989年,形势已经很明朗,谢尔比茨基并不想改变强硬路线。

戈尔巴乔夫已经意识到谢尔比茨基的保守主义历程和对改革的抵制是有害的,因此在幕后进行了干涉。


保罗·库比塞克(也就是《乌克兰史》的作者)这里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更准确的一点是谢尔比茨基从一开始就是戈尔巴乔夫主要的政治对手,第聂伯帮的领军人物,继承了勃列日涅夫的政治遗产。


也就是历史书上常常提到了,苏联强大的保守派势力。


1985-1987年的时间里,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就是要清洗掉苏联的保守派。


谢尔比茨基是保守派,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敌人。


谢尔比茨基镇压乌克兰民族独立运动,是乌克兰独立势力的敌人。


敌人的敌人,不就是朋友了。


乌克兰独立势力是谁在支持呢?


当然是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喽。


我们可以品味《乌克兰史》上的两段话,第一段话再133页,第二段话在137页

戈尔巴乔夫希望这项计划可以赢得更多人对改革的支持,鼓励更多社会的参与者加入改革的进程,带来更多的改革思路,并赋予他一种武器——一个生气勃勃的媒体——使他可以对付党内的腐败和保守势力。


对许多人来说,罪魁祸首就是不遗余力打击任何有乌克兰民族主义迹象的行为的谢尔比茨基。
德拉克后来评论道:“在莫斯科他们剥掉你的指尖,但在基辅他们砍掉你的手指。”


也就是说在对付谢尔比茨基这一点上,戈尔巴乔夫和乌克兰独立势力是心心相惜的,我们不能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节操抱有任何的幻想。


那么让我们回到切尔诺贝利事件上来。


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切尔诺贝利事件最大的赢家无疑是戈尔巴乔夫。


不管谢尔比茨基如何挣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毕竟是在他领导下发生的事故,他需要负领导责任。


这让谢尔比茨基几乎耗尽了所有的政治能量,也在1989年被戈尔巴乔夫开除政治局的时候毫无反击之力。


也就是说,切尔诺贝利事故在政治斗争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戈尔巴乔夫轻而易举地消灭了党内最大的反对派。


真是躺着赢的,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好了,在了解上面的内容后,我们就可以进入阴谋论的时间了。


阴谋一:戈尔巴乔夫用开除党籍威胁谢尔比茨基,是要尽快获得胜利,他需要证据来证明谢尔比茨基反抗中央,从而将他开除党籍。


阴谋二:戈尔巴乔夫知道谢尔比茨基不敢反抗中央,他的党性是靠得住,从而摧毁谢尔比茨基在乌克兰的威信,让他背上不顾乌克兰人民的骂名。


阴谋三:戈尔巴乔夫就是要把事情搞大,让基辅人民作为牺牲品,来证明苏联体制的错误,从而推动自己的改革,毕竟从1985年-1987年完全可以说戈尔巴乔夫通过自己的一切行为证明了苏联体制的所有问题。


当然这些阴谋都是小编猜测的,仅仅是作为一个有趣的参考而已,更大的可能就是想要掩盖事实结果玩脱了而已,反正戈尔巴乔夫干过的蠢事又不只有这一件。


最后我们再回归一下《论苏联解体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因素》作者:A.B.舒宾的一段话:

戈尔巴乔夫并非“软弱”到底,否则他也不可能身居高位。

在机关斗争中他强于叶利钦,1985—1988年发生的诸多事件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在1991年8月,之后陷于无望的形势下他仍然展现出自己的领导能力。

他自身具有的“机关斗争能力”一直到苏联存续的最后时刻都令对手惧怕



参考文献:


《乌克兰史》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台前幕后》



题外话:


关于切尔诺贝利是否牵扯到苏联高层的政治斗争,资料和研究都是比较少的,小编也仅仅是根据《乌克兰史》以及一些资料的分析,不一定是事实,仅仅只是提供另外一种角度的观点,让大家参考参考,并没有其他意思。


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乌克兰史》保罗·库比塞克这书写得还是挺不错的。


最后惯例地求一波关注,关注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


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句发音是”青生杯青文武出”,一直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相关话题

  作为一名严重的北方昆虫恐惧症患者,如何在广东生存下去? 
  如果中国历朝历代的最后一个皇帝执政期间都是风调雨顺没有天灾的话,有哪个朝代能延续下来呢? 
  如何评价莫言《蛙》中的姑姑万心这个人物? 
  如果曹丕像日本的武家幕府一样自立朝廷,使刘氏成为傀儡,中国历史会有多大变化? 
  世界上所有的其他物种的动物联手攻击人类,人类能否抵抗住? 
  请系统的解释石原莞尔的思想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具体影响? 
  如何评价大陆新武侠作者如凤歌、小椴、时未寒等人的作品? 
  为什么麋芳跟着刘备到处流浪都忍了,却要在刘备如日中天的时候跳反? 
  朋友之间会存在嫉妒心理吗? 
  丧尸与别的威胁相比,最致命在哪里? 

前一个讨论
为何二战德军的装甲矛头战术不利于防守?为何莫德尔在防守时将坦克集群拆分到各步兵部队,其成效就显著?
下一个讨论
苏联是如何一步步解体的?





© 2025-0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