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诸位邀( @sheereen Deng @李梦阳转世 @树犹如此)我想在这里先黑于谨一发!
众所周知,宇文泰建立政权后的首次重大战役,便是击灭东魏大将窦泰的小关之战。在讨论作战计划时,“诸将”在高欢三路大军进攻关中的形势下,均建议分兵抗击,只有达奚武、苏绰与宇文泰想法相同。最终,宇文泰力排众议,集中优势兵力打窦泰一路,遂获大胜。[1][2] 而于谨呢,此时显然是“诸将”之一。入关之前于谨就是宇文泰的长史,同时又在夏州定策并直接促成魏帝西迁。[3]于谨碑铭里也称自己“运策帷帐,参谋幕府“。[4]可见此时于谨不仅是反对宇文泰集中优势兵力的“诸将”一员,更是首席参谋。宇文泰如果当时听了于谨的,恐怕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言归正传。一言以蔽之:于谨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作为“关陇集团”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为奠定隋统一与唐盛世的西魏-北周政权立下不世之功。而于谨的个人成功与成就,却来自宇文泰的再造之恩。
于谨的人生大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他精彩而无奈的前半生。元魏末期天下大乱之际,于谨兢兢业业地效忠一个愈发残破的洛阳朝廷,扶大厦之将倾。此时他虽然不是大军团统帅,但也是北魏中央军南征北战的主要从属将领之一,也不乏独自领兵的经历。他降柔然、收铁勒、赚破六韩拔陵、征葛荣、灭邢杲、却南梁、克宿勤明达、平夏寇,几乎屡战屡胜。其中更是有率两千铁骑孤军北上三千余里破柔然的壮举。关于于谨作为元魏武将的辉煌戎马生涯, 我推荐 @王司图 大神的这篇文章。此人乃是知乎于谨研究的破冰者。
我认为,于谨此时的政治身份是“北魏建制派武将”,“八柱国“里和他相似的是李弼。于谨与鲜卑勋贵河南于氏同宗,李弼则是辽东李氏,他们的父祖是北魏体制内官僚,于谨以元魏宗室僚佐起家更是北魏士族子弟任官的典型路径。建制派武将这个群体既不是六镇镇将和镇民,也不是其他边疆酋帅。于谨与“西魏八柱国”里的李虎、赵贵、独孤信等武川势力不同,他也没有自己的部众。于谨在北魏末期是异常尴尬的。一方面,由于元魏末期已经开始出现文武分途的现象,武将身份与“秘著起家”的清显文官差距逐渐扩大。更致命的是,元魏末期,武将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随着洛阳中央狂澜既倒,于谨的个人境遇并没有随卓著战功而改善,反而沦为军阀的工具。在随尔朱天光败于韩陵后,他逃亡到关中,成为咸阳郡守,隶属于贺拔岳。郡守并非显官,而于谨少时就瞧不起州郡官职。[5]39岁的于谨为元魏抛头颅洒热血奋斗至此,却落得如此田地,其抑郁与沮丧可想而知。此时,比自己小12岁的宇文泰纳于谨为左膀右臂,而后者的人生也在这位年轻上司的善任之下步入巅峰。宇文泰用人之道高超。于谨建制派的尴尬身份此时反而成为优势,宇文泰可以信任他,发挥他,他与宇文家的君臣关系远非武川系的“参股者”们可以比拟。
于谨人生的第二部分,便是彻底效忠对他恩同再造的年轻领袖。他是小关、沙苑、河桥和邙山四大战役的主要将领之一,且多有上佳表现,这里不再赘述。而于谨这一阶段的最漂亮的两笔,便是夏州定策与江陵之战了。在宇文泰赴平凉接手贺拔岳旧部并讨伐侯莫陈悦之际,于谨献策在长安建立关中根据地,并接洛阳的魏帝入关。此时,高欢已经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而于谨和宇文泰没有消极应对,却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魏帝“撬”到自己这里来。以下是于谨、宇文泰“夏州对”的原文:
谨乃言于太祖曰:“魏祚陵迟,权臣擅命,群盗蜂起,黔首嗷然。明公仗超世之姿,怀济时之略,四方远近,咸所归心。愿早建良图,以副众望。”太祖曰:“何以言之?”谨对曰:“关右,秦汉旧都,古称天府,将士骁勇,厥壤膏腴,西有巴蜀之饶,北有羊马之利。今若据其要害,招集英雄,养卒劝农,足观时变。且天子在洛,逼迫群凶,若陈明公之恳诚,算时事之利害,请都关右,帝必嘉而西迁。然后挟天子而令诸侯,奉王命以讨暴乱,桓、文之业,千载一时也。”--《周书.于谨传》
后来宇文政权的发展正是根据此建议,入关长安,接纳魏帝,召集各路英雄,南并巴蜀享其饶。值得注意的是,宇文泰在此之前就曾向贺拔岳建议过以关中为根据地。于谨的夏州定策对宇文泰计谋的关键延伸便是西迁魏帝这一快速加强新政权合法性的神来之笔。可以说,于谨的夏州策与宇文泰的长期战略不谋而合。不知这对天才组合在谋划未来之时,是否意识到他们的对话也有着极其深渊的历史意义。作为北镇势力的宇文泰部,再入关后吸收了关中、陇西的大量本土人才,同时又接纳了追随魏帝西迁的士族们,这三股势力恰恰是陈寅恪与身后的历史学家们所论述的“关陇贵族集团”的三大组成部分。
于谨军事生涯的最显赫功绩便是统帅5万人大军团急行军攻陷江陵,灭南梁。 有答主认为此役是宇文泰给他刷战绩,但这个想法过于简单了。荆州的梁元帝虽然此前失去汉东,但该政权对其主要敌人(萧家诸皇子)的攻伐都是秋风扫落叶般的顺畅,颇有中兴之相。攻江陵是灭国之战,绝非“刷战绩”那么简单。而且于谨的统帅能力也充分体现于此役。他的急行军之神速在司马懿擒孟达之上。而部署杨忠、宇文护等将领切断江陵援兵和信息流通也是善于用兵的调遣。另外,与其说宇文泰给于谨刷战绩,不如说宇文泰让于谨给宇文护刷些战功,毕竟这个宗室骨干在邙山之战的表现为负。 当然,于谨能成为西魏主力军队的大军团统帅与宇文泰的信任是分不开的。5万人几乎是西魏所有的府兵了,只有最亲近的元从才能获此重任。大捷之后宇文泰给予于谨超规格的赏赐,甚至命作《常山公平梁歌十首》,当是宇文泰巩固社稷股肱势力的政治举措。
关于于谨江陵之役的统帅表现,我在这个答案有更详细的分析:
遗憾的是,宇文泰走的匆匆,没来得及看于谨最后一眼。但后者显然心领神会,以最聪明的方式在最重要的问题上圆满报答了“先主”的再造之恩。他在赵贵、独孤信等元老怀等夷之志的危急情况下力助宇文护变魏为周,完成宇文泰未竟之心愿。于谨此举的历史意义以及他与宇文家的关系,我在这个答案更详细地分析过:
于谨在历史上展现的政治智慧和统率军谋都是当世之顶级,而他又是宇文泰的股肱之臣。题主问“是否名不副实”,这个自有公论吧。以于谨的才华和对宇文朝的功绩以及他的元从身份,却在西魏六大柱国(八柱国除了宇文泰和元欣)里仅仅排名第五。如果连于谨都“名不副实”,那么另外5个就更是被过度高估了。《周书》没有给于谨单独列传的待遇,而是让他和李弼、寇洛同传,但其他二人在功绩和展现出来的才能方面都是逊于于谨的。于谨之于北周的历史地位,大概在唐玄宗时期才真的名实相符。唐玄宗给各代著名君臣立庙,配给周文帝宇文泰的是于谨和苏绰,这个安排恰如其分。苏绰是改革家,而于谨则是其它方面的左膀右臂,又成就了变魏为周的大业。如果按照当今中国网络的风评,那么后三国时代包括于谨在内的大多数历史人物都知名度不高,现在于谨是“实不副名”,而非“名不副实”。
有答主讽刺于谨“作为老资格魏臣”却效忠宇文氏助其篡位。其实这种想法挺可笑的,后三国这种乱世,大多数风云人物都效忠二朝,以这个心态看历史怕不是要气死。另外,“老资格魏臣”这个预设概念基本上就是一箩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于谨怎么老资格了?论北魏工龄,于谨从起家征柔然到遇见宇文泰一共就10年。论北魏给于谨的“浩荡皇恩“,大概是很少吧。于谨的前半生是北魏朝廷瓦解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的弃儿。他为北魏呕心沥血,却只得到腐朽朝廷的猜忌,但即使这样他依然选择相信朝廷,并继续为其效忠:
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王以宗室之重,受律专征,今乃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之纯臣矣。”灵太后深纳之。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能获谨者,许重赏。谨闻之,乃谓广阳曰:“今女主临朝,敢信谗佞,脱不明白殿下素心,便恐祸至无日。谨请束身诣阙,归罪有司,披露腹心,自免殃祸。”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人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太后引见之,大怒。谨备论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周书.于谨传》
史书上无法记载历史人物的心态,我们只能尽可能合理推测。窃以为,在历史上可以和于谨相比的是荀彧,二者都是旧体制的人才,也都是新政权的主要缔造者。于谨的儿子于翼与荀彧同字,不知于谨是否也思考过荀彧的人生? 荀彧的悲剧,在于投靠曹操之前,没有机会充分效忠汉室,而汉臣的情节则成为他一生的枷锁。于谨是幸运的,他在投靠宇文泰之前已经做过了魏臣,也做够了魏臣。于谨为元魏兢兢业业,他在长安也许会以此安慰自己,毕竟他曾在灵太后为首的腐朽朝廷的猜忌之下依然抛头颅、洒热血呢。于谨可以和宇文泰成为中古理想霸主-元从的典范,而荀彧与曹操却只能沦为怨偶。或许没了枷锁,才能义无反顾地追求吧!
电视剧《三国机密》里,献帝曾送给荀彧楚辞名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周书》对于谨的评价是:不有君子,何以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