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魏延和姜维的军事能力? 第1页

  

user avatar   LinkinBry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魏延本传只记载了两个功劳,一个是“数有战功”。陈寿没有一一列举。

一个是在顺风局和吴懿一起击败郭淮/费曜,这场战斗,从地位上来说,当时应当是以吴懿为主。

然后吹了个牛

  1. 一个就是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谋本身就接近妄想,但是我要说的不是子午谷奇谋本身。
    我可以这么说,哪怕出了一万个万一,子午谷奇谋真的可以奏效,那也不可能在魏延手上成功的。
    因为魏延缺乏对部队的基本约束能力,也就是统率力低下。
    魏延号称善养士卒,但是当他和杨仪的矛盾公开化以后,王平在城头一句喝骂。魏延“养”的士卒全部作鸟兽散。只留下魏延和他的家眷光溜溜的跑路。
    也就是说,哪怕子午谷奇谋建功,魏延飞夺长安城,等曹魏援军一到,城里百姓也好大户也好魏将残兵也好,一定会有人立刻开门投降。
    所以我为什么说子午谷奇谋是魏延吹牛:妄想和吹牛的界限在于,妄想是不能看清客观条件,吹牛是认不清自己。
    更何况魏延要求诸葛亮从斜谷出,二十天把援军带到长安。诸葛亮要二十天能杀到长安,要出子午谷干什么:这是典型的是不知己也不知彼。
  2. 还有一个是拒魏武,吞别将。
    事实上曹操本来就是主动放弃的汉中,撤退以后也不可能马上回头打,再加上迁移光了人口,刘备得其地而不得其民。在短期内汉中并没有遭遇入侵的可能性。具体分析戳这里:关于曹操在汉中战略意图的分析-林布
    刘备是看重魏延不假,不过关于汉中的任命,意图更像是帮魏延攒资历,而不是就地重用。
    魏延在汉中能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恢复生产。事实上他在任上只有苦劳,并无尺寸之功。

    而魏延在作出拒魏武吞别将这么牛逼的发言以后,
    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刘备并没有像其他人被他的豪言壮语打动,只是口头表达了“好,不错”。事实上刘备还特地安排,要魏延深沟高垒,要是曹军真来了也要避免和曹军作战,让曹军进不来就行了。如果结合魏延光辉的吹牛史,假设刘备真的一贯有识人之明,那么刘备说的就是:“你丫别浪”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
  3. 至于三国志里这句话: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字面意思是说魏延在士卒之中人缘不错,自己又勇猛,性格比较刺头,于是别人不敢惹他,躲着他。好像是夸魏延,虽然让自己人害怕感觉怪怪的。
    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陈寿说其实是,魏延拉帮结派,好勇斗狠,嚣张跋扈。至于杨仪不给他面子,魏延就一直记恨,那也不奇怪。
    当然他搞的小团体,真遇到了啥事,就被人一句话轰然骂散了——这还只是内部火并而已呢。
    教科书式窝里横

另外插播一个魏延和杨仪的小八卦:

始,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辅政,故不北降魏而南还击仪

魏延秉承一贯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诸葛亮死后就轮到我了。(其实杨仪也这么想)

而诸葛亮死前的想法是:“如果魏延不听话就把他丢下好了”

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这个也算魏延吹的一个牛,可惜除了他自己估计没人会认为他有资格代替诸葛亮。

不过杨仪和魏延也是绝配啊,杨仪在杀了魏延以后,也觉得终于轮到我了

汉杨仪既杀魏延,自以为有大功,宜代诸葛亮秉政

不过诸葛亮真正选定的接班人是蒋琬。

...感觉好像是樱木花道和清田信长自以为要争夺最佳新人而互相看不顺眼,流川枫在一旁闷声发大财的感觉。

关于魏延的军事能力,他短短的本传里表现的很清楚:

  • 勇猛过人,顺风打过胜仗

  • 作为将领,无法约束和掌控部队

  • 每每作出不切实际的铤而走险的计划

  • 同时对自身的能力严重缺乏认识,喜欢吹牛

  • 对外不知己不知彼,在内则是嚣张跋扈。

从战功来讲,魏延是中人之姿,毕竟比较勇猛;从军事能力来讲,估计就不尽如人意了。

应该说,一勇匹夫,有勇无谋,作战有能,不善领兵,是适合他的评语。

(以下私货)
而魏延本人就是一部打脸史:
说自己吞魏武拒别将,刘备说别闹了。
说自己要代替诸葛亮,蒋琬说别闹了。
说自己一定杀了杨仪,王平说别闹了。
说谁敢杀我(演义),马岱说别闹了。
还好子午谷诸葛亮提前让他不要闹,不然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分割线---------------------------------

至于姜维,没有太多争议的话题,一员良将。诸葛亮对他评价很高,说是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而且姜维对魏国边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军事压力:

闻维方到,众皆惶惧

但是战功就比较的苦逼了,

客观的:

  1. 魏国国力强大而蜀国先天不足
  2. 后院各种起火,在陈祗黄皓的折腾下,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
    经济上蜀国已经不是诸葛亮时期“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后勤和装备都没有保障。
    而军队的战斗力更是早不如蜀汉建国前后见谁碾谁,几十骑兵就能跟着赵云就突散曹操本部主力从容撤退那会儿了。

主观的:

  1. 姜维本人确实不过邓艾,可以说邓艾光是灭蜀一战,就足够跻身于历史上优秀的将领之列
  2. 这个天生的汉臣学了太多刘备的折而不挠,却是刚而易折。简而言之,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说难听了,就是穷兵黩武。
    这个宽严皆误,我觉得说姜维比说诸葛亮要合适。
    诸葛亮,能压制的魏国后来讨公孙渊凑四万人差点养不起,国内虽然也是艰难,但是依靠贸易和治理还算是稳健。穷兵黩武与否的界限,主要看这样下去谁先撑不住。诸葛亮的话,估计魏国会更难过,但是姜维在有人拖后腿的情况下,肯定是耗不过魏国的。

我对姜维要比对魏延要宽容很多,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点,姜维是真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的。蜀汉人口就九十万,姜维兵力不知多少。而邓艾钟会诸葛续共有十六万大军。姜维能在被队友卖之前稳守剑阁,本身不容易。

关于这一战,楼里贺亚杰知友的分析十分精彩,我就不另外献丑了。

而哪怕在后主投降以后,蜀军表现出的战斗意志也依旧令人激赏:”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第二点,我敬佩理想主义者。

蜀国灭亡之后,姜维给后主写信,"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一想到那时候的姜维,已经年近六旬,白发苍苍,大小北伐十余次,仍然壮心不已。

这种气质和我同样很喜欢的辛弃疾是类似的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第三点,我讨厌爱吹牛的人。


user avatar   he-ya-jie-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高兴看到针对我答案的回答,作为知乎新人我当然没有什么高论了,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向大家学习。

还是说答案本身吧,首先有些人分不清这段讲得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当然是三国志了。

其次就是对我为什么选择这场战役来证明姜维军事才能的质疑了,质疑的理由大神的答案里都说了。我个人的观点是首先这场战役十分重要,三国后期没有比它更重要的战役了,姜维作为这场战役的主要参加者为什么不可以讲呢?其次我一直认为一名将领是否优秀,不仅可以看打胜的战例,也可以看战败的战例,只要他在这场战役中表现的足够好就可以了,姜维在这场战役中渡桥头和快速回援剑阁两笔确实值得一讲啊,姜维改变汉中布防确实为后人诟病,个人也认为确实不该如此,这一事件使得姜维要对蜀汉灭亡负起一定的责任,但把责任都算在他头上明显是不对的,而且也不能因此而掩盖他在这场战役中的出色表现。现在有一种重战略轻战术的潮流,在分析军事能力时优先分析战略能力而战术能力却很少提及,我并不否认战略能力的重要性,出色的战略能力是一名将领名垂青史的必备能力,姜维当然算不上历史上杰出的名将,但他绝对算当时最优秀的将领之一,这篇答案侧重点主要是战术的分析,如看战略请移步楼上大神的答案,须知出色的战术运用往往可以在战略上使局面发生逆转,此战就是一例。

对于大家的批评和建议我都会认真对待。

再次感谢。

魏延暂且不论,先说姜维。

结论是军事水平算是同一时期的佼佼者,他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

只说姜维参加的最后一次绽放光芒的战役——司马昭灭蜀之战。

姜维的表现异常耀眼,丝毫不亚于魏国方面的邓艾。

时间仓促,我就直接上维基了。

请在看文字的同时看图,相信会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当时的战争走势以及姜维邓艾钟会等魏蜀两国杰出将领们的军事才能。

这是司马昭伐蜀的路线图,不得不表扬一下司马昭钟会邓艾的军事才能。

还是说主角姜维吧。

司马昭决定先讨蜀、后伐吴,命人造船以备灭蜀后快速攻吴,另派钟会镇守

关中

,准备南下。姜维闻得魏国的举动,把情况上报刘禅,并建议派兵防守阳平关阴平之桥头。但刘禅听信黄皓鬼巫之说,不理会姜维的建议,也不让朝内群臣知道此事。

后来战争的走势表明姜维是正确的,尤其是阴平,邓艾从这里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入了蜀国的心脏。

接下来看曹魏兵力分配:

263年 八月

,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人,出

狄道

甘松

沓中

直接进攻姜维;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而东路军由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再分三路分别从

斜谷

骆谷

子午谷

进军

汉中

可以看出,钟会是绝对的主力,后来姜维在剑阁直接面对的就是钟会和诸葛绪的主力部队,除了邓艾那一路基本上都牵制住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邓艾神来一笔,此次伐蜀必然是失败的。

中间战争过程略过,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详细的过程,总之就是汉中丢了,魏军大举入川,而主角姜维在从沓中赶往剑阁的路上,局面可以说十分危急。

接下来,各位注意了,关键时刻来临了,我们的主角姜维这时开了高达。

请注意中路诸葛绪,这路是来抄姜维后路的,再次表扬司马昭和钟会的军事才能。

此刻万分危急,如果姜维后路被抄那么伐蜀之战的首功就成了钟会而不是邓艾,剑阁一破那基本上游戏就结束了,但后来的发展是没有。

姜维的神来之笔来了:

西路军也同时展开攻势,邓艾命

王颀

牵弘

杨欣

分别从东、西、北三面进攻沓中,不过姜维因获悉魏军已进入汉中,担心阳安关失守,剑阁孤危,便不作抵抗,且战且退,希望尽快赶到剑阁援助。但中路军已从祁山进达阴平之桥头,切断了姜维的退路。姜维为引开魏军,便率军从孔函谷绕到诸葛绪后方,诈称攻击雍州。诸葛绪怕自己的后路反被切断,慌忙后退三十里,姜维趁机立即回头越过桥头。当诸葛绪察觉自己上当时,汉军已远远离去,追赶不及。姜维从桥头至阴平,一路向南撤,途中与正在北上的廖化、张翼、董厥等蜀国援军会合。当时阳平关丢失,汉军惟有退守剑阁,抵抗魏军。

三国版四渡赤水出奇兵啊,绕来绕去(好吧只绕了一下,就是图上那个弯弯比较多的地方)把诸葛绪扰得晕头转向。

来不及找古文了,古文读着更令人激动。

姜维就这样巧妙地化解了被抄后路的危机,这时整个局面顿时逆转,姜维成功退入剑阁,十几万伐蜀大军被阻挡在了蜀中大门之外,局面顿时转危为安。

不佩服不行啊,钟会就表示佩服得五体投地,相关的事情就不用交代了吧。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军事牛人邓艾,像一把尖刀从旁边的阴平小道插入了蜀国的心脏,如果当时刘禅听从姜维的建议加强对阴平方向的防守,这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呢?

读到这里,我只能替姜维发出一声长叹:

不是我无能啊。(奈何我有猪队友,更奈何魏军有高达啊)

相信此战足以证明姜维的军事才能,姜维和同一时期的邓艾一样,都是杰出的军事人才。

想多说一句题外话,蜀国灭亡之后他并没有放弃,为蜀国的复兴燃尽了自己最后的生命,带走了三国时期最后的想。
“丞相,姜维尽力了啊!”
全剧终。


user avatar   xie-lan-jun-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苏沉船挂我,如此又可涨粉。离我百万粉丝的目标还有……怒摔!为什么涨粉这么难!

苏兄开头就说我整篇文不用再看了。额……这招好。至于拉黑一事,毕竟忠贞如我,不能背叛个性签名。

苏兄说“灭蜀战役中蜀汉战败的三大要素就是以诸葛瞻为将,黄皓乱政,姜维权重。

我没有异议。毕竟是国破家亡,姜维还是要负部分责任的。

但苏兄又在文中说:

苏:““亡国的锅大家都有,但四个月而灭亡,这锅不由失汉中来背就没人来背。

沉船:“大家平时多读史料就知道,大多史学无不认为姜维敛兵聚谷的策略就是亡蜀的决策。

说好的亡锅的锅,亡国的锅,该死的QQ输入法,大家都有,怎么又改口了?说到底还是姜维背啊?

既然苏沉船盖棺定论,表示都怪姜维!于是我来反对了。

那随便列举前人对于季汉灭亡的议论。看是不是都赖姜维、汉中。

1,季汉灭亡,投降派有责任。

《谯周劝降评议探赜》——

当周之时,黄皓、陈祇蛊庸主而不顾百姓之疾苦;诚念民也,则亦斥奸佞,劝节俭,饬守令以宽廉,使民进而战餫,退而休息,可也。周塞目箝口,未闻一谠言之献,徒过责姜维,以饵愚民、媚奄宦,为司马昭先驱以下蜀,国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禄;非取悦于民也,取悦于魏也,周之罪通于天矣。服上刑者唯周,而冯道末减矣……蒋、费亡而仅一姜维,维亦北士也,舍维而国无与托。败亡之日,诸葛氏仅以族殉,蜀士之登朝参谋议者,仅一奸佞卖国之谯周,国尚孰与立哉?

谯周畏魏而挠姜维之守,蜀汉以亡,亦惧者也

2,后主有责任。他如果不作为,季汉守住哪里都是药丸的。

后主失德而亡,非失险也,恃险也,恃则未有不失者也。故谓后主信巫言而失阴平之守以亡国,非也。阴平守,而亘数百里之山厓谿谷,皆可度越,阴平一旅,亦赘疣而已。李特过剑阁而歎刘禪之不能守,艸窍之智,乘晋乱以苟延尔。谯纵、王建、孟知祥、明玉珍蹶然而起,熸然而灭,恃险愈甚,其亡愈速矣

昔刘禅据一国之地,姜维为佐,邓艾既出绵竹彼即投降,”

《汉晋阳秋》:晋文王与刘禅宴,为之作蜀伎乐,傍人皆代禅感,而禅语笑自若。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是乎?虽使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耶?"充曰:"不如是,何由并之哉?"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崄。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

刘禅俄降于邓艾,李势遽归于桓温。皆谓不取直言,不恤政事,不行王道,不念生民。以至国亡,人心何系山河之隘,不足可凭。

以上,季汉灭亡,人人有责应该雨露均沾,怎么苏兄偏偏就宠姜维,就宠姜维?姜妃贵体娇躯,可承受不住你夜夜笙歌啊。

苏兄又另外开新的话题,描述姜维北伐之失败。态度坚决否定姜维。为了将苏兄的“盖棺定论”,掰回“争议性话题”。我将我在另一处的答案贴上来。

诸位请看魏国官方伤残报告。

链接:

魏兵为什么如此恨姜维,要挖姜维的胆? - 叶懒的回答

姜维动不动就出兵骚扰,煽动羌人胡人,就算他不打仗,你也要针对布防。劳师动众。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翼”

“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

姜维出兵陇右,司马氏要从河南中部跑到陕西甘肃那边去打仗。

“姜维寇陇右,时安东将军司马文王镇许昌,征还击维”

姜维只是响应诸葛恪出兵,围了狄道,魏国就要把关中的军队都派过去。

“乃使郭淮、陈泰悉关中之众,解狄道之围”

有人受不了姜维,还请求刺杀他。

时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勖言于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名以刺客除贼,非所谓刑于四海,以德服远也。”帝称善。

姜维取得洮西大胜。

“会值洮西之役,官兵失利,刺史王经困于围城之中。当尔之时,二州危惧,陇右懔懔,几非国家之有也。先帝以为深忧重虑,思惟可以安边杀敌莫贤于艾,故授之以兵马,解狄道之围。围解,留屯上邽。承官军大败之后,士卒破胆,将吏无气,仓库空虚,器械殚尽。艾欲积谷强兵,以待有事。


魏国官方宣称只损失数千人。却又让当地免税一年。

“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噃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吾深痛愍,为之悼心。其令所在郡典农及安抚夷二护军各部大吏慰恤其门户,无差 赋役一年,其力战死者,皆如旧科,勿有所漏

洮西之战三个月后,陇右四郡出现部分投靠季汉的人,他们留在本土的的亲戚感到不安,甚至惊动朝廷,需要专门去安抚。然后再发诏书,下令收敛当初战死者的尸体,埋葬以安民心。

“以陇右四郡连年受敌,或亡叛投贼,其亲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

往者洮西之 战,将吏士民或临陈战亡,或沈溺洮水,骸骨不收,弃於原野,吾常痛之。其告征西、安西将军,各令部人 於战处及水次钩求尸丧,收敛藏埋,以慰存亡。

邓艾也说了,洮西之败影响很大,我们需要慎重对待。

“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今以策言之,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趋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饵,五也。贼有黠数,其来必矣”

之后,邓艾在段谷大败姜维,曹髦很高兴,“大会临飨,饮宴终日,称朕意焉”

而邓艾晋升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所有军事。进封邓侯。其儿子邓忠也沾光,受封为亭侯,分五百户。

诏书上还说“国威震于巴、蜀,武声扬于江、岷”,由此可知魏国多么需要这一场胜利。而击败姜维又是多么大快人心。但政治家的宣传夸大口吻未必可信,不然你看看洮西之战两国贴出的伤亡人数,你会怀疑真的是同一场战争吗?

因为姜维是边境大患,成为司马氏伐蜀的原因之一,大多数人反对。

“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

“蜀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众人皆言蜀不可伐。”

曹魏伐蜀的诏书中,认为搞定姜维就可以轻易扫灭巴蜀。

“蜀,蕞耳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民众,曾无废志…… 蜀所持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若擒维,便当东西并进,扫灭巴蜀也”


又,晋鼓吹曲之《惟庸蜀》:“惟庸蜀,僭号天一隅。刘备逆帝命,禅亮承其余。拥众数十万,窥隙承我虚。驿骑进羽檄,天下不遑居。姜维屡寇边,陇上为荒芜。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史料,以孔窥豹,可以知道姜维连年不断的攻伐让魏国压力很大。北伐这事,虽然国内不好受,但国外也难过,大家将就着过吧。苏兄没必要言之凿凿。

另,苏兄在北伐中,提及段谷之败,断论之坚决,我决定继续掰他。

(段谷之战路线,图片仅供感受,实际位置待查)

苏:顺便,段谷之战也值得一提,是因为胡济失约,姜维才惨遭大败,理论上是如此。


沉:可姜维的进军本就是深入,又没能抢到险口,赢面本就不大,


:作为主将就应该明白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输的仗不应该打姜维此战败于不自知,而廖化都看出了问题,所以还是怪千里驰援的胡济吗?

反对如下:


姜维跟胡济约好在上邽合军(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之后姜维出祁山,听说邓艾有防备,于是回从石营去董亭。从邓艾的角度来看,姜维是要改道去南安的(趣南安),于是跑到武城山拦截。什么是一流军事家,看看邓艾的应对能力就知道了。

姜维白天与邓艾争夺险要地势,不克,晚上趁着夜色撤离武城山,渡过渭水,沿山长驱上邽。赶往约定地点。(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

事情一直发展到这里,姜维腾挪,邓艾坚守,双方你来我往,精彩!而姜维在一边也成功吸引了邓艾的注意力,为胡济那边行军带来利好。但姜维跑到上邽,准备和邓艾大干一场,却发现胡济根本没有来!虎头蛇尾,看不到一场精彩对决真是让人失望。


胡济若是不想去,直接拒绝就好了。反对姜维北伐的人多,不差他一个。但胡济答应了去上邽,却又没去,最后也没有受罚。此事过于蹊跷,也过于可惜;但没有答案,只能是悬案。


苏兄却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输的仗不应该打,姜维此战败于不自知,而廖化都看出了问题,所以还是怪千里驰援的胡济吗?

廖化和张翼反对出战,我已在原答案注释过了,可见苏兄真的没有看全文啊。

邓艾那边都说了姜维出兵有利好,我们不可不防。所以邓艾做足准备,直到上邽之前,两边都你来我往,搞得有声有色,最后邓艾棋高一着,方有段谷大胜。根本不是苏兄所说的什么必败之战,没有机会啦,哎呀退兵啦。


放在那个年代,苏兄就是妥妥的带路党啊……



苏兄又提到“正因为段谷之战的重创,导致不久诸葛诞发动叛乱时,姜维出兵响应只是跟魏军隔山对骂,连交战都没有,白白错过一次趁机拨乱的机会。

赤橙黄绿青蓝紫,都不及你这一生黑啊!

苏兄的意思,似乎是因为段谷之败重创,所以第二年姜维出兵只是跟魏军隔山对骂,好像不敢交战似的。

《三国志》却告诉我们,段谷失利后的第二年,姜维就数万人出战,知道长城积谷多守兵少,摆明了是要趁虚一击。非常好的战略。当姜维杀到的时候,魏军是很惶恐的,足以证明姜维出其不意。直到邓艾带兵来救援,姜维进军芒水,司马望和邓艾选择靠着渭水和坚固的围塞固守,姜维数次挑战,邓艾就是不约。

又,姜维去年段谷失利,自贬,而他此次回去后,官复原职了。参考诸葛亮当年因街亭一事而自贬,拿下武都阴平后官复原职。所以,姜维要是如此落魄,有什么理由复职呢?

又,姜维这次可是跑到长城去了,路程仅次当年诸葛五丈原,更比去年上邽更深入。苏兄为何只说上邽,不提长城?

《三国志》原文:“二十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於淮南,分关中兵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维前住芒水,皆倚山为营。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景耀元年,维闻诞破败,乃还成都。复拜大将军。

邓艾选择坚守不出,避其锋锐,反正守住了就是功劳。这是优秀统帅都会做出的选择,就如司马懿拒诸葛。非常正确的选择。到了苏沉船这里,却变成了姜维前一年损失惨重啊,诸葛诞这么好的机会不用白瞎啊,但这次大老远的跑到长城去,骂几声就回去了,“姜维我尽力了啊!”。

反推:如果姜维真的这么衰弱,邓艾为什么会坚守不出?去正面硬抗啊!姜维劳师远征,你让他有去无回,不是更好?你去年还段谷大胜了呢!但居然最后又让姜维安然退兵,毫发未损?

所以我怀疑苏兄是在黑邓艾……一黑黑俩?

另,苏兄在其他答案中将王基对于段谷之败的评论奉为至宝。我一起掰正了吧。

王基:姜维因洮上之利,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邽。夫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难不深

咋一看,很有道理哦。真的如此吗?请看全文:文王欲遣诸将轻兵深入,招迎唐咨等子弟,因衅有荡覆吴之势。基谏曰:"昔诸葛恪乘东关之胜,竭江表之兵,以围新城,城既不拔,而众死者太半。姜维因洮上之利,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邽。夫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难不深。今贼新败於外,又内患未弭,是其脩备设虑之时也。且兵出逾年,人有归志,今俘馘十万,罪人斯得,自历代征伐,未有全兵独克如今之盛者也。武皇帝克袁绍於官渡,自以所获已多,不复追奔,惧挫威也。"文王乃止。


原来王基只是为了劝谏司马氏,举了两个例子。并不是什么专门专科,有理有据。而且“夫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难不深。”,这并不单单说姜维,还说诸葛恪呢。


那么我们来看看姜维真的是轻敌吗?

陈寿指出一点: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


这哪里的大捷之后,轻敌之人的行为?姜维乘胜而战,再杀过去就好了啊。还用得着整勒戎马,叫多点人来一起干?我姜维还是太谨慎。


再看“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邽。”,粮饷不继倒是有道理,毕竟姜维到处挪来挪去。但是轻兵深入说得这么轻佻,真的好吗?为什么姜维无论怎么被邓艾阻挠,还是跑到上邽去了?因为他和胡济相约九八,相约在银色的月光下,温暖的情意中啊。可王基压根连胡济都没有提。人家真的只是随口例子而已,目的在于劝谏司马氏不要瞎搞,事实上他的目的也达到了。却被苏兄当成AK47了,碰到段谷之战就拿出来扫,以至于王基现在被我批判一通……苏兄完全不顾王老先生那躺枪时的眼神啊!


我曾在另一个答案中又看到苏兄说,将帅不和,胡济不去姜维很有责任。但军队逾期不至,真的是可以这么任性的事吗?我认为不然。


且看《册府元龟》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里面列举了各朝各代友军没有按时赶到,导致兵败的事例,以及相应处罚。其中就有胡济一事。

试举三例。


1,汉张骞为卫尉,武帝元狩二年封博望侯,与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後,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军行而辄留去)。

2,公孙敖为护军都尉合骑侯,元狩三年夏,坐行留不与骠骑将军会,当斩,赎为庶人

3,刘仁愿贞观中为右威卫将军卑列道行军总管,与司空李期会,逗遛不赴驿,召至京帝谓曰:自古军法後期皆死

仁愿奏曰:臣前後使四十馀人往李处,涂路荒梗悉皆不达,最後一使始得至大军臣。又打得延津等七城欲击平壤,李兵马遽以旋归事有因缘,非臣之咎。

帝曰:汝领兵万馀,咸劲卒亡,城下邑未有千人以此分疏,更为矫诈。遂令拽出欲於庙堂斩之。仁愿号诉不辍声,帝以其有镇守东海之勤,特免死配流姚州。

4,王忠嗣为陇右节度,玄宗天宝六载,董延光献策请下石堡城,诏忠嗣分兵应接之。忠嗣初以石堡险固,恐所得不如所失,请息兵观。帝意不悦,及奉诏应接延光亻黾俛缓期,故师出无功。

一句“自古军法後期皆死”就够了。



我的论点总结:并不是要说胡济来了姜维必胜,毕竟对手是名将邓艾。但或胜或败或平,战斗一定会更加精彩,又是两位名将表现的机会,可惜了。


接下来是关于邓艾的。

我认为他是一流名将。可苏兄似乎总是说不到点子上,以至于我都看不下去了。

苏兄说:“可邓艾还推算蜀国有内斗,军心不稳,这又多加了一成把握”。

由此可以看出,苏兄根本就没有认真翻史书,也没有看我的答案。因为我的原文中提到,邓艾出征前明明就是认为季汉未有衅。(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

苏兄继续说“邓艾本来就爱使用冒险的招数,”,苏兄想借此夸邓艾,听起来却像是在损人。要夸邓艾,还得让我来。先看邓艾的基本功——曹孟德始屯田许昌,而北制袁绍,南折刘表;邓艾再屯田陈、项、寿春,而终以吞吴;此魏、晋平定天下之本图也。

可见他其实是个准备充分,凡事有谋,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人。看段谷之战的前期,准备充足,何其的有耐心,稳扎稳打,直到段谷最后一击。这哪里是爱使用冒险招数的人?正因为他平生不爱冒险,当他在阴平冒险,拼死一搏,毕其功于一役时才更显其难得!

大概苏兄自己都觉得黑姜维黑得太过,有些论点反而站不住脚,让人不由得想:“姜维既然如此,搞死他就好啦,为什么让他闹这么大动静?“

所以苏兄又改口了,承认姜维的军事水平,“而且姜维麾下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强,他多次进攻魏国,郭淮、陈泰、邓艾等人少有跟他正面硬抗,也只有邓艾在段谷之战和强川口之战给过姜维重创”


苏兄前面说姜维在长城不敢跟邓艾战,只是与魏军叫骂。这里又说姜维战斗力强,邓艾也少有跟他正面硬抗。我真的分不清楚他到底蜜谁黑谁了?

即便苏兄偶尔承认姜维军事水平过关,不想他依然手痒,又加了一句“强川口之战。

天可怜见,司马氏安排邓艾那几路军的重任是在沓中歼灭姜维,的确是在强川口打了一仗,后来还是让姜维溜走了,额,这叫重创吗,……并没有完成司马氏歼灭姜维于沓中的战略啊,你确定不是黑邓艾?

再说姜维的本意就是跑回去防守,他撤退不是很正常吗?在邓艾等多路军队的围剿下还是跑回去了,这难道不值得一提吗?难道你的意思是说逃出邓艾的包围不值一提?额,这在黑谁?

要我来写,应该写邓艾实施包围,把姜维夹到诸葛绪那边了,但队友如此不给力,居然让姜维给骗了,可邓艾不甘就此失败,于是逼出了最强的邓艾——冒险走阴平,一战定绵竹,灭蜀大业即成!

苏兄业务能力还是不过关啊。

以上。

就如我之前的答案所说,当时的人,钟会,邓艾,司马氏,郤正,陈寿,孙盛,哪个或嘲笑,或痛批,或惋惜姜维改变汉中防御导致国灭?哪怕是姜维的同事,北伐反对了个透,但有反对汉中防御的变更吗?但苏兄精力旺盛,又提北伐,又提段谷。

最后,重申我的全文观点:但凡历史人物,事件有争议的,你批评他,我褒赞他,这就是争议,大家你来我往涨涨粉就算了,不要去搞什么盖棺定论。

连这一点都弄错,他整篇文是不用再看的了。






————————————————————————————————————————

长文反对苏沉船,其在高票回答中认定姜维改变汉中防御是亡国根本。但此事自古以来就没有定论。如此猛烈抨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已经盖棺定论了。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点——“姜维改变汉中防御,是正常合理的战略变动,只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改变防御策略是合理的”

2,“季汉内部反对汉中防御的改变吗?”

3,“魏国伐蜀是因为汉中防御变动,出现可乘之机吗?”

改变汉中防御,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耗得起,他们耗不起,让他们深入荒芜之地,坚守要塞,等兵乏粮疲,我们再合而击之。(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


(最左为阳平关,最右为黄金围,图中可见兴势)

(阳平关往后,还有关城,不确定哪座是傅佥所守)


姜维先是点赞了来自魏延的策略——错守诸围。然后指出:我们把敌人挡在外面,敌人也不疼不痒,不会有大的杀伤(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


有人说姜维此举是将国家用作赌注,要抛弃汉中。说出这种话的人,无论是大V还是小透明,要么不看书,要么就是为了黑而黑。


且看数年前,王平主导的兴势之战,曹爽与夏侯玄大军杀来,王平只有三万人。

将领们都说我们现在兵力不足以挡住敌人,不如退守汉、乐二城,以待援军(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


(汉、乐二城即沔阳、成固)


王平认为应该固守,要是他们去打黄金围,我带人去对阵,以此等待援军才是上策(拒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护军刘敏(蒋琬外弟)表示王平说得对。


这段对白很重要,后面将有回应。这里先分析话中话。


部将和王平的意思都是坚守,但守的地方不同,一个是退守汉乐二城,一个是拒兴势以待援。

王平等待的,是蒋琬在涪城的主力部队,另外还有费祎在成都的部分援兵。


在魏延的时代,蜀军尚能“错守诸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底气十足。到了王平时代,只能坚守以待腹地援军。而且此时已经有了退守汉乐二城的苗头。那么到了姜维时代,兵力进一步衰退,汉中防御的变动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姜维在退守汉乐二城的基础上,增设多个据点(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奠定了汉中的新防御计划。


这个计划具备一定的潜力,只是季汉猝死,无缘得以验证。并不能唯结果论去断定它是失败的。当年贾诩反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后果然失败。但就如裴松之所言,赤壁之战是大势所趋,而且赢面很大,并不能因为它失败了就觉得战略是错的。(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


所谓“在德不在险”,防御计划失败,主要在于人。一是姜维与黄皓不和,姜维请刘禅杀之,刘禅不以为然,姜维担心黄皓加害,往沓中屯田避祸。


二是执行者出了问题。姜维希望是张翼或廖化去守阳安关,还要让人去堵住阴平防止敌人偷袭(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而在黄皓的干预下,这座险关只有傅佥和蒋舒


私以为,阳安关照常守是能守住的,傅佥也说了我们就是来守城的(“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也有很大可能看到姜维所说的等敌人打不进来,又没有粮食吃,疲惫欲退军的时候,我们再出击。(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为什么说阳安关照常能守住?且看两个原因。


第一,姜维所设置的其他据点,有成功坚守到让钟会无从下口者。比如钟会打不下汉、乐二城,只能包围然后穿过,他遥望蒋斌在城上,便打听其父蒋琬所葬之处,说要去祭祀。蒋斌很有礼貌地说我爸在涪城,听说你要去啊,我也更想念他了呢。(不怕告诉钟会墓葬何处,反而说明蒋斌对防御有信心,认为他反正也去不了。)


而黄金围(前面兴势之战中王平有提及)守将柳隐也坚守到季汉灭亡,直到刘禅降书寄来(魏镇西将军钟会伐蜀,入汉川,围戍多下,惟隐坚壁不动。会别将攻之,不能克。后主既降,以手令敕隐,乃诣会。


第二,再回头看阳安关,你会发现这是一座适合死守的关城。蜀地多险,又有言“汉中最险无如阳平”(即阳安关),更有“蜀之咽喉”“汉中门户”之称。


在这之前,要攻下阳安关,只能靠守军犯错,所谓“在德不在险”。张鲁当年破关后,占据汉中二十多年;曹操攻打张鲁,用计让守军混乱才趁机得手;轮到刘备来打,张颌在此关据守一年,刘备无可奈何,直到杀死夏侯渊才改变战局;又轮到曹操来攻打,刘备说不怕,汉中必将是我的,令军队据守,直到曹操退兵。(先主遥策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据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可惜傅佥本要固守阳安关,但蒋舒却因为对官职不满而投敌(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开城出降。),致傅佥独木难支,力战而死。而钟会赶到后,得到了阳安关的粮草(得库藏积谷)。


姜维本来从沓中回来是要增援阳安关的,但钟会已经得手,可就算钟会打算就此平推了成都,却被姜维死死挡在了剑阁(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守剑阁御会



(阴平桥头、白水关,马鸣阁,剑阁关-即剑门关)

钟会强攻不下,写信去劝降,说姜维你文武双全,天下谁人不识啊,交个朋友吧(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而姜维连信也不回(维不答书,列营守险),导致钟会大军粮草不继(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由此可见,即便汉中失守,姜维临时更改战略,依旧做到了(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我们又如何能去全盘否定他的防御计划?


眼看事态就要如姜维当初所言,邓艾却从阴平杀到成都去了。

听说魏军来了,驻守南中的霍弋打算带兵北上,护卫成都,但刘禅说不用了我们没事(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结果诸葛瞻和一丛忠烈之后均战死于绵竹,成都立即投降。



(绵竹-成都)

邓艾用姜维擅长的的冒险招数,在自己的勇猛之下,加之对手的愚蠢,共同创造了不世出之功。所谓天数,即是如此。

诸位且看,蒋舒不投降,关城未必不能坚守到姜维大军。刘禅若听姜维所言增兵阴平和关城,而不是听信黄皓,邓艾未必能突袭得手。诸葛瞻若是拒险自守,坐等邓艾军队自行崩溃,而不是提前与邓艾决战,导致全军覆没。邓艾强弩之末,未必能攻城略地。最后,刘禅坚守成都,以待霍弋,邓艾千里疲师,在绵竹之战就已经有颓势,如何与霍弋军队作战?


以上任何一项做到了,季汉就不会猝死。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姜维也不过是螳臂挡车。但是诸位,我并不是要如果论,我只是要说,并不能因为季汉亡了, 就说姜维改变汉中防御是铸成大错。亡国的锅你有我有大家有,但怎么也不能轮到汉中防御。


如关羽围殴襄樊,自家后院起火,盟友背盟,兵败身亡。但他攻打襄樊的战略是没有错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已。


综上所述,“改变防御策略是合理的”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季汉内部反对汉中防御的改变吗?


今人已远离古人,大家看的资料无非都是这些那些,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看看当时的人如何说。

廖化,张翼,胡济等人都批评过姜维北伐的行动(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哪怕是姜维取得诸葛亮时代都没有的洮西大胜,张翼依然说我们知足吧不要再去了(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画蛇添足耳),胡济还跳票不去作战(极为重要的段谷之战,胡济答应协助姜维,却失期不至,是姜维战败原因之一),董厥甚至都和诸葛瞻谋划夺姜维兵权了。但在汉中防卫的更改上,他们均共同执行,且无异议。


如果说蜀汉的史料缺失,他们可能抗议了但没有记录,那是不是可以说他们开口支持了但也没有记录下来呢?


由此又可以推出一点——北伐是个费力不讨好,却又必须要有人去做的事情,完美如诸葛亮,传记中也被说“用兵不戢,屡耀其武”“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到了姜维这边,廖化和陈寿也说他"兵不戢,必自焚”累年攻战,功绩不立”,两种评语是不是很像?


姜维毕竟不如诸葛亮,他受到的非议将全部是放在台面上的。


但又由此可见,即便内部将领反对北伐,但他们并未出现内乱,可见大都是对事不对人(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该北伐还是北伐(除了胡济食言的那次)。而到了生死关头,柳隐守黄金围,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城,张翼和董厥依然按照姜维布置,往汉寿而去,最后不知道怎么走的,居然碰到了姜维和廖化,四人于是一起坚守剑阁,死死堵住了钟会。


既然大家对姜维不满可以尽管说出来,那么姜维改变汉中防御,如果是千百年后的我们都能看出的大错,或者其风险要大于收获,或者其合理性不足。为何这些将领却毫无异议?


如果还是质疑季汉史料缺失,那么我们来看看敌国怎么看。“魏国伐蜀是因为汉中防御变动,出现可乘之机吗?”


司马氏伐蜀的缘由是因为季汉总是说自己是正统,混淆视听,灭了就没有人敢依附它。它还经常作患我边境,大大的消耗我力量和财物。必须灭了。(蜀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只自灭族耳。)(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


季汉作患的是谁呢?唯有姜维。


曹奂也说了蜀国只是仗着有姜维而已(蜀所恃赖,唯维而已


姜维完全对应了《出师表》里面的“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甚至有的人受不了姜维,既然战场上杀不死他,就打算派刺客(时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勖言于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名以刺客除贼,非所谓刑于四海,以德服远也。”帝称善。),但司马氏还是选择了彻底根除。


司马氏是如何发家的?原因之一便是常年在边境拥重兵,若外患不彻底根除,谁知道会不会跟风跟出下一个司马氏?


那么司马氏伐蜀原因,一部分是转移政治矛盾,另一个是姜维外患。


而其他将领伐蜀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发现汉中有可趁之机吗?但是很意外——邓艾是反对伐蜀的。因为觉得季汉内部并没有争端。(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帝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这还是在姜维与黄皓不和,沓中屯田避祸的情况下,邓艾依然说季汉并没有争端,或者说,他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季汉目前的格局还不足以酿成亡国。更不用说汉中防御布置了,邓艾压根就没有打它的主意。以他跟姜维多年的交手经验,会不知道姜维“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你的到来”意欲何为吗?


而钟会支持伐蜀,是因为他早就想这么干了,还在当尚书郎的时候,他的野心已经被同僚所知。(维问于霸曰:“司马懿既得彼政,当复有征伐之志不?”霸曰:“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若管朝政,吴、蜀之忧也。”。


所以很可惜,魏国方面对汉中防御的变动毫无想法,提都不提。又为何后人对汉中防御褒贬不一?无他,唯结果论而已。


最后提及一下为什么司马氏开战前信心满满。因为他们认为搞定姜维,就能一路踏平成都。(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若擒维,便当东西并进,扫灭巴蜀也)但很可惜,就算是邓艾率几路兵马打算掐头去尾断其腰(其中有诸葛绪,其与诸葛亮同出于琅琊;还有陇西太守牵弘,其为牵招之子,而牵招又曾与刘备为刎颈之交)誓要在沓中歼灭姜维,但最后居然让姜维突破得手,在没有什么大损失的情况下(赵云次子,牙将赵广战死)顺利回援。


(图左处可见沓中)


于是姜维成功守剑阁御钟会,事情也从此脱离了司马氏的计划,走入了一个谁也预料不到的局。虽然殊途同归,但这个结果未免让人难以相信,若不是发生在现实中,只会被归类为想象力太丰富。而邓艾与姜维,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却不约而同地将脑海中所想,具化为现实。


千古无同局。


诸葛亮与姜维,终其军事生涯,都在为割据雍凉而奋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直摇摆不定的凉州,反倒成了灭蜀的先锋(昔伐蜀,募取凉州兵马、羌胡健儿,许以重报,五千余人,随艾讨贼,功皆第一


论证结束。以下为后记。


刘备仁德,有人质疑“长厚似伪”,诸葛多智,有人说“近妖”,刘备托孤,被好事者称政治博弈。而姜维其人,尽忠到极致,岂止偏执与疯狂,简直走火入魔,可谓古今少有。


本与季汉政权毫无关联,入蜀后却用长达三十五年的时间与魏国作战,亡国后,还是不甘,策反钟会,间接导致钟会,邓艾父子,师纂先后因此事而死。姜维事败后魏兵作乱,左车骑将军张翼,关羽一家(乃庞德之子庞会复仇),姜维妻子,蒋琬之子蒋斌,蒋显,大尚书卫继等人均死于乱军。

爱他的人觉得他忠贞至此,因公忘私,不顾一切,至死方休,可悲可叹,嫌他的人认为他如此丧心病狂,明知不可而为之,伤人伤己,乱臣贼子,意欲何为?


因此但凡有姜维处,非黑即蜜,见惯不怪,早在他传记后面的评论中,便有陈寿、郤正,孙盛三人与裴松之,干宝各执己见,何况百千年后,生长于地球村,从未染指战争,于键盘上指点江山,粪土诸侯的你我?


我初看《三国志》,为英雄人物所慷慨,悲伤,再看,翻书却随处可见——

“杀……夷其三族”

“死者万数”

“斩首数万级”

“杀绍卒凡八万人”

“皆死”

“兵戎之役,凶年之灾”

“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漂其棺椁”

“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桌获山东兵以猪膏涂布十馀匹,用缠其身,然后烧之,先从足起,”

“绝漳水以灌之……”

“病……早夭”

感慨于“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曹操,却也数次屠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又,古今多少事,都付撕逼中。

编辑于 2016-08-15


user avatar   yu-fei-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自己在另一个问题下的答案,原文搬运,略有删改。

只讨论魏延的军事能力,可以作为评价依据的是履历、功绩、官位,与同时其他将领的对比,以及同时代人的评价。

有鉴于 ‘林布’ 的胡乱臆测对大家的误导,先提几个原则:

1,只依据正史

2,只依据有记载确切发生的事情

3,不臆测没有记载的事情

4,不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动机

5,不剪裁史料,正反两方面的都列举出来;

6,三国志以简略闻名,时间线和事实上会有许多留白,不做自由发挥,坦率承认不确定的地方。

一、魏延的履历

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魏延直到去西川的时候才有记录,“以部曲”有两种解释,一是他的身份是刘备的部曲,即私兵,二是率领部曲。这两种都说得通,而共同点是表明魏延此时的位置很低,甚至没有将军称号

而后有两个亮点:

一是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因为汉中的战略地位,这个任命足以体现刘备对他的肯定;

二是建兴八年后,与吴懿击败郭淮,取得大胜,进而封南郑侯。

南郑县是汉中的郡治,南郑侯是县侯,在此时的爵位序列中是人臣的最高成就。

  • 有人认为诸葛亮同时期为武乡侯,因此质疑魏延的爵位,这其实似是而非。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哪些是可以肯定的事实:

1,诸葛亮为蜀国百官之首,地位高于魏延;

2,南郑侯是县侯。

其次,哪些是待确认的结论:

1,武乡侯是乡侯?

2,诸葛亮的爵位必须高于魏延?

武乡县,在琅玡郡,也就是诸葛亮的老家,当时常常会给功臣封爵在故乡以示荣宠,而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个故乡的定义颇为模糊,州、郡、县都有实例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也……进胤爵高密侯——剧县与高密县都属北海郡(国),这是封邑在本郡但不在本县的例子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进封杨侯……以晃镇阳平,徙封阳平侯——这是封邑在本郡本县的例子

吴懿,陈留人也……,进封济阳侯——陈留与济阳都属兖州,这是封邑在本州但不在本郡的例子

不过,无论是乡侯还是县侯,都符合诸葛亮的地位括号内部分为之前的回答,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准确,因此摒弃于正文之中。(但是在这里不适用,因为诸葛亮的籍贯是徐州琅琊阳都县,理应封为阳都侯。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没有第二个武乡县,所以可以肯定这是乡名,诸葛亮为乡侯。)

如果是乡侯,岂不是低于魏延的爵位?这能说得通。

  1. 蜀国承袭汉朝制度,自汉武帝时的公孙弘开始有丞相封侯,只是蜀国仅有一州之地,给大臣的封邑与大一统王朝相比大为缩水。尽管如此,乡侯已经是当时蜀国的最高爵位,足以反映诸葛亮百官之首的地位,同期魏延仅为都亭侯。不相称的缘由是,我们对诸葛亮的印象是他身后的总结,而诸葛亮封侯的时间点是“刘备去世、刘禅继位”,他的政治生涯仅仅走到一半,名震天下的《出师表》、七擒孟获、五出祁山还没有显于世间。
  2. 假如这武乡侯为乡侯,接下来要解释的是,作为蜀国实际掌权者的诸葛亮为什么不给自己晋升爵位呢?

汉朝还有军功封侯的制度。李广利、窦宪、班固、卢植、郑玄、马融、刘放、孙资等人,代表了外戚、文吏、大儒、重臣,从正反两面都证明了军功封侯、无军功不得封侯的汉家制度。从以下记载中可见,诸葛亮的目标与抱负是复兴汉室,与魏延不同,后者凭借斩将夺旗、攻城略地的功劳足以加官进爵,对于前者而言则不足自矜

诸葛亮传:

人皆贺亮,亮颜色愀然有戚容,谢曰:"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於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

答李严书:

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3. 在诸葛亮之后,蜀国的执政者相继为蒋琬、费祎,他们也是百官之首,而根据史书记载,爵位却仅为亭侯、乡侯,低于同时期的王平、马岱等人。这么多执政者爵位低于前线将领的情况中,费祎与蒋琬的对比最为典型:蒋琬一直为亭侯,而与他履历、背景高度重合又是接班人身份的费祎在兴势之战后反而超车晋封为乡侯,注意此时蒋琬总揽蜀国军政已有六年之久

蒋琬,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延熙九年(246年)病卒。

费祎,延熙六年(243年)十一月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祎至,敌遂退,封成乡侯

马岱,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

王平,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进封安汉侯

吴懿,公元230年(建兴八年),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十二年,丞相亮卒,以壹督汉中,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

姜维,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总结来说,魏延为县侯明确无疑,而蜀国其余诸将如姜维、王平、吴懿,则要等到诸葛亮去世之后才晋封县侯,由此可见魏延是诸葛亮主政时期军方的第一人。

  • 与之同时的蜀汉武将,除关张马黄之外,有吴懿、李严、赵云、陈到等人
    • 对于他与吴懿的官位高低,在战前的记载中没有非常明确的判断依据: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建兴八年,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

但是战后,魏延地位明显高于吴懿,佐证是官职的对比,前者

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后者

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

蜀国军制基本沿袭东汉,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地位最高,接下来是四方、四镇、四征,其他重号、杂号将军。特殊的有两点,一是镇高于征,二是镇/征加‘大’,则地位升高,超过四方将军。

同时期,蜀国诸将之中只有魏延享有假节的殊荣。

另外,在公元231年(建兴九年),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时,附有众将的署名,这个顺序是按官位高低来的:

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懿……
  • 再看赵云。
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明年……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在所提及的三个时间点,刘备入主成都、称帝、诸葛亮北伐时,赵云都显著低于魏延。第一次北伐前是两人最接近的时候,但是魏延为镇北将军,高于赵云的征南将军。北伐后赵云贬职,而魏延节节高升,两人的差距更大。

有人认为赵云任中护军高于魏延的督前部,以此来论证赵云官位更高,但这实际上是谬误。

这里概括一下要点:

  1. 前、中都属于五军,没有高下之分;
  2. 护军在魏晋时属于第四品的杂号将军,中领军为第三品,中护军应当介于二者之间,而四征、镇将军为第二品,所以排序为 四征、四镇>中领军>中护军
  3. 考虑到三国政权在分别称帝之前,大体上沿袭东汉制度,那么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参考的依据。曹操劝进时,史书明确记载了以下几人的官职:伏波将军高安侯夏侯惇……中护军国明亭侯曹洪……行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仁。毫无疑问,夏侯惇是曹操麾下武将中的第一人,曹洪不如他,那么可以明确的说此时的中护军低于杂号将军,注意此时曹操名义上仍然是汉臣,仍然施行汉家官制;
  4. 史书中以曹魏为正朔,不记录蜀汉的官制,因此蜀国中护军的级别找不到正面的详细论述,但是有一则史料从侧面反映了蜀国官位的秩序,即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时所附的群臣联署名单:辄与……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看看费祎的位置,排在他前面的也有杂号将军;
  5. 周瑜曾经在孙策死后担任护军,但是当时孙策、孙权仅为杂号将军,而赤壁之后周瑜由建威中郎将升为偏将军,以此看来东汉末期的护军连中郎将都不如
  6. 司马师曾经担任中护军,虽然他后来权倾一时,且不说蜀、魏的官制不同,就是这个中护军的职责在正史中也明确记载为只是选拔人才,司马师直到成为大将军后才得以总统中内外诸军事,中护军的权限不能任意拔高。

总而言之,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来看,蜀国的中护军低于杂号将军,魏延与赵云比较官职高低时仅需参考将军职位即可。因此我们可以断言,魏延胜过赵云。

  • 陈到与赵云资历相近,略逊一筹,更不用比了。
  • 同样是蜀国中期的大将,李严官位更高,刘备白帝托孤时仅次于诸葛亮,这一点魏延确实逊色。但李严加入刘备集团后的重要军功不见记载,而且后世的历史分析中把他视为东州集团的代表,李严在刘备托孤后为尚书令、中都护、光禄勋,已不是纯粹的武将,重心转向政治,那么在诸葛亮时期这两个人不适合进行比较。其他的大将,如王平、马岱、张翼等人,比不上魏延,在此不做赘述。
  • 但是要注意,这个对比不能推广到姜维、刘琰等人。

相比姜维,魏延资历更深,官位自然更高,同时期的比较不公平。

刘琰身份特殊,在豫州时就已跟随刘备,既是从龙老臣,又是名士宾客,在蜀国常会给这样的人高位,但不予实权。例如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劝进表中马超排第一位,高于关张;又如许靖,出自士族翘首的颍川许氏,法正明确说他没有才干,却顾虑到名望仍然劝刘备予以高位,最终升至三公。

另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是,与刘琰有相似背景的糜竺、简雍、孙乾,在刘备进入成都后,分别封为安汉、昭德、秉忠将军,高于诸葛亮的军师将军,虽然都是军职,但是谁也不会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地位,不如前者。

二、军功

数有战功……延大破淮等

这是仅有的记载,陈寿就是如此简略,所以才有宋文帝让裴松之为《三国志》作补注。

  • 不过,魏延镇守汉中,确实守住了。对比丢失汉中的姜维,这一点却是胜出。
  • 魏延击败的郭淮也是名将,与陈泰、邓艾并称,是曹真、司马懿之后魏国西线的三任主将之一。这场胜利是诸葛北伐中少有的大胜。

在这里,要重点讲一下郭淮的地位。他在刘备、诸葛亮、姜维时期一直都活跃在与蜀国对抗的战线上,有勇有谋,尤其是面对姜维,屡战屡胜。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召回有宗室背景而且与曹爽交好的征西将军夏侯玄,取代他镇守雍州、凉州的又是郭淮。能在政局动荡的情形下出任方面大员,稳定形势,由此可以知道司马懿对郭淮能力、威信的肯定。击败这样的名将,魏延的战绩很有说服力。

郭淮简介: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建安初(公元196)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夏侯渊的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而得以稳定局势。曹丕建魏称帝后,赐郭淮爵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魏国正始元年(240),郭淮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嘉平二年(250)又升迁为车骑将军,进封阳曲侯,封户2780户。正元二年(255)卒,追赠大将军,谥贞侯。
  • 对于《三国志》的简略,这里要特别说明。能够有列传的人物,可谓三国时代的佼佼者;如果有单独的传记,或者详细的事迹,那更是风云人物。

魏延是与人合传,而且功绩中主要的记述就只有这几处,这是事实。横向比较,三国时期的将领,有独立列传者只有诸葛亮、陆逊两人,与他人合传而有显赫战功记载者不过十余人,还有谁在史书中的待遇明显高于魏延?李严、赵云也没有,所以到此至少可以下个初步结论:蜀汉阵营刘备、诸葛亮时期的武将中,魏延次于关张马黄,高于赵云、吴懿等众人

三、同时代人的评价

  • 刘备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汉中无论在魏在蜀、是战是守,都是蜀国的头等战略要地。魏攻蜀,必经汉中,蜀攻魏,必出汉中。汉中既是最前线,也是大本营。魏延能够越过张飞,担任汉中太守,独当一面,足以体现出刘备对他的看重。

刘备慧眼识珠和知人善任的能力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是第一流的,正反两面的例子都有,如马忠、马谡等人。从魏延之后的表现来看,这次超拔任用令人心服口服。

有人认为史书中没有记载魏延为汉中太守时发生战事,所以汉中不是要地,进而贬低汉中太守的地位。这很荒谬。羊祜与陆抗相持时期有六七年无战事难道就能以此断言他们镇守的江陵、襄阳不是战略要地,这两位入选武庙七十二子的名将不过庸人而已?

史书没有记载,那么确实有很大把握说此时汉中处于和平中,最多有一些小摩擦,不足挂齿。但这不是永久的和平,只是战前的短暂平静,因为魏蜀是敌国,这一点不会变。而且,两国再启战事,有哪一次绕开汉中吗?没有。对于魏国,这是必经之路,是西部前线,三路灭蜀哪一路都得经过这里;对于蜀国,这是北方的门户,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都起自汉中,收于汉中。考虑到魏国是蜀国唯一的敌国,汉中的战略地位任何时候都是毋庸置疑的

  • 诸葛亮
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这是杨仪传中的描述,间接反映出二人在诸葛心中的地位。结合魏延后期的官位、爵位之高,魏延堪称诸葛亮麾下的头号将领

刘备、诸葛亮既善于识人用人,又是富有军事经验的统帅,他们对魏延的评价和任用是最有说服力的

  • 其他历史评价如下,无论是史家还是政治人物,对魏延的才能仍然是肯定的,而个人品性则是批评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

吴大帝孙权

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晋书》
中记载张耽的话:

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于将相也。然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也。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

把魏延与三名入选武庙的名将并列,肯定了其军事才能,但是也直率的指出了他品德上的问题。

蜀国射声校尉,曾在诸葛亮、蒋琬幕府中任职的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写道: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四、魏延的悲剧

魏延的个人性格上有很多缺陷,与同僚,尤其是文官、名士存在矛盾,最为突出的就是杨仪,也因此而死。

但是所有黑锅都抛给他就不合适了。

  • 杨仪也是心胸狭隘的人,他在魏延死后的表现如下。当然,从三国志原文来看,二人争执的起因主要在于魏延,后者得负主要责任。
马岱致(魏延)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仪…无所统领……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否决了,考虑到诸葛一生唯谨慎,这也是合理的,但不能据此彻底否定魏延的谋略。
  • 魏延有叛乱之心?事实是,三国时人都很清楚并非如此。
    恢目祎曰:“可速言仪、延之不协起於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权大笑乐诸葛亮闻之,以为知言
  • 魏延身死时,士卒离散。

相关的记载为: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三国志中提到“军皆散”还有一处,那就是关羽: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魏延的遭遇有相似之处,他率军行至半路,被指为叛逆,不论士兵出自成都还是汉中,都意味着部下的家属在敌人的地盘上,军心动摇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关羽也不能挽救军心,那也不应该苛责魏延。

另一方面,魏延已被成都定为叛逆,士卒不是他的私军,不会违抗天子的旨意。这种例子非常多,古时名将即使手握重兵,一封谕旨要了脑袋也不见满军哗变。

檀道济,曾经追随刘裕,后来是宋文帝时仅存的顾命大臣,而且官位、战功、能力、名望都是第一人,一封矫诏就能要了他的人头,甚至灭门和牵连部下,难道说得到刘裕看重、死后能让北魏众将弹冠相庆的“万里长城”只是个庸人?

高仙芝、封常清在西域征战多年灭国无数,安史之乱时掌握几乎全部的中央军在最后一道防线——潼关抵挡安禄山,这种局势下一个宦官就能要他们死,难道这俩名将也是假的?

至于能够做到对抗天子旨意、部下不散去的将领,历史上却也有两个例子:

尔朱荣,被皇帝扑杀后部下起兵复仇,导致了北魏的灭亡和又一个三国时代,这是废立皇帝的强人,高欢、宇文泰都是他的小弟。

郭威,平定李守贞的叛乱后受猜忌,得知后汉隐帝密谋除掉他,果断起兵“清君侧”,仅仅十一日便入主汴梁,进而建立后周。

这两人是半独立的军阀,而且是事实上的九五之尊。让魏延偏出历史轨迹,像他们一样?这个脑洞太大了,我想象不出。

事实是,历史上所有相似的情形下,臣下如果不起兵反叛,下场都是一样的。以此来指摘魏延众叛亲离,太过苛刻。

五、总结

魏延在刘备集团中,前期仅为杂号将军,到镇守汉中时登上人生第一个巅峰,在诸葛亮帐下时登上第二个巅峰,爵封列侯。他的军事能力和功绩,在刘备集团中,仅次于关张马黄诸葛。

题外话: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脱离史实是不准确的,特别是三国人物,因为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褒贬臧否已经在大众心中植下了深刻的印记,很容易先入为主、为论点找论据。而且,距离现在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大部分史书都已经湮没无闻,只凭借简略的《三国志》,我们不可能得出当时历史的全貌;品评人物,则必须承认我们知道的很有限,只能得出有限和不确定的结论。

现代人没有机会经历刀光剑影和庙堂上的钩心斗角,对于历史人物的点评,更得慎重。前些天有个不错的问题:有哪些有名的人最终在历史中湮没无闻?魏延这样,在三国志中有传记,有豪言载于史书,有大功为史家录下,能得世人点评臧否的,堪称人杰。很多负面评价忽略了时代的局限性,大都出自上帝视角,这种结论没有说服力。

历史记载中,有许多的留白,不论是人还是事。如果先有看法,再有论据,那么你总能在留白处找到想象的空间,继续下去就是空对空的辩论,这样不客观。写这个答案的直接缘由就是和 ‘林布’ 的讨论。在过程中,深深感到这种任意剪裁史料、不合己意的就忽略的做法,对于史实的探索和讨论是无意义的。

知乎的三国历史讨论,门槛确实很低。

这也是一个提醒,如果遇到以揣测心理和动机替代史实的人,那就不用再讨论下去了,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user avatar   duan-wen-qi-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相关话题

  为啥英国空军军衔如此喜剧又独特? 
  《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适合拍成影视剧吗? 
  美国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不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能挑几个国家? 
  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怎么试着把现实问题放到历史当中去思考? 
  二战中德军的BF109到底先进不先进?前期?中期?后期? 
  中国开始逐渐复兴,而印度起步条件比我们好太多,为何还没发展起来? 
  信息化时代,人类战场的智谋是否还能对战争走向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看待印官员称印度失去对「争议山区」约 300 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 
  如何评价《丑陋的中国人》? 

前一个讨论
2014 年互联网界发生的大事件都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如何优雅地送妹子礼物?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