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战列舰设计内涵的美感? 第1页

  

user avatar   xichuangyue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该说的 @米凯勒 法比恩 基本都说了,我这里只是稍微指个路:

现代舰船上面在09~10年之间的某一期B刊上面翻译过一篇文章(我看过的最后几本中文军刊之一),很全面地讲了力线、邓恩曲线、艏艉斜度线、视觉集中等等舰船美学设计要素,我不太确定和那篇是不是同一篇,但反正该讲的都讲了,不想看英文版的可以试着去找找看。不太记得具体是哪一期,只记得封面是夕阳下的维内托级的侧影,那里面也有一篇讲二战意大利的文章。

顺带附上用Shipbucket重绘的那位作者自己的斯普鲁恩斯级美感优化重制版:



另外,至少对于RN来说,外观也是设计时的一个明确的考虑要素。对于D K Brown亲自参与的24型与25型Frigate,他写道:

“Though it was a simple design, it had been thought through carefully and we were very pleased with it; we had even taken pains to give it an attractive appearance……”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Engineering Aesthetics(in a surface ship)”,一般来说,说的是以下6个要素:

1, Lines of Force
2, Dunn Curve and Forward/aft slope(或者叫做slope lines)
3, Tumblehome and flare
4, Interval
5, Profile Envelope and Silhouette
6, Visual Texture.

具体所指···基本上就是字面意思。从船只的视觉重心,到基本外形轮廓,到“质地”,一共6个方面或者说按照Watson的说法,6个“values”,决定了一艘水面舰艇的美学特征。

舰艇“美观”的历史显然悠久,不谈到风帆时代或者怀特的巡洋舰,V/W-I的标准驱逐舰就是著名的“shown appreciation of aesthetics”,部族级继续发扬光大。但是这一套系统性的美学-工程学研究被拿出来强调不太久远。70年代后,尤其进入80年代,大概在79,81,82年,一直到87-89年。美加设计人员开始强调这些美学理论,探索有没有可能把船设计的“cleaner”——因为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之前一批导弹舰把船造的“broken”了,一切向性能妥协,尤其以俄海军为甚,电子设备外漏+full length topisdes=舰艇非常凌乱臃肿。所以开始有人提出:有没有可能在不牺牲性能的环境下,把船变得更美观,更有现代化观感一些。某种意义上或许这里面有冷战思维在里面。

而这种可能肯定存在。William Kell在81年总结了一下这个事,他说,“新一批更加美观的舰艇设计是建立在设计之初并未获得力线,邓恩曲线等原理的指导下的”。这里指的是1979年对FFG 7(USS Perry)和DD 963 (USS Spruance)外形重新布置的设计。在没有上面这一套pretentious的理论的指导下,USNR设计了2个重新布置的方案,已经达到了Kell认为的“更美观”的效果:

Kell认为这些设计不但在功能上更加现代化(确实更加接近于日后新一代导弹驱逐舰的设计),而且在美观上更优秀。然后完美地得出结论:功能上美观上的高度统一是完全可以在设计上达成的。皆大欢喜··· ···

Except... ...这个事有一个误区:“Warship Aesthetics(战舰美学)”不一定指的是战舰“好看”——“Aesthetic”这个词这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俗意义上的“美。”

此其一,定义“什么样的舰艇更美观”是很难的。伯克比斯普鲁恩斯好看吗?T26比T23好看吗?T22呢?衣阿华好看吗?个人来说,我认为丑陋至极。南达-北卡-衣阿华-巴尔的摩一派是少数的我感到严重不适的丑陋产品。相比之下,之前的标准战列舰才是工业时代遗风浓厚的颇有特色的舰艇。你可以说我审美奇怪,但是你不能告诉我:“因为他不满足某理论,所以他客观上不好看。”教育学上,认知角度上来说,一个人对某个设计,风格的好恶是可以培养的,不是完全“innet”或者“biological”的(很多人不同意,这个问题可以再说),但是至少是“contextualized”。你可以说金碧辉煌的帕特农神庙满足古典美学,但是另一个历史爱好者可能觉得神庙+教堂+清真寺+废墟反而更有历史气息。核心是:某些历史设计不满足所谓的古典或者天然美学(纳尔逊),但是不代表就“不美观。”实际上,我理解觉得卡辛级这种设备满地跑的舰艇“有暴力美感”或者“机械质感”的人不在少数。这个很好理解。另一个问题是:即便是79年展望80年代和90年代,认为舰艇会“变得实用的同时更加美观”,这不代表就是普遍历史规律。谁知道2077年的舰艇什么样?谁知道到时候是否仍然可以设计出Wiliam Kell认为“美观”的设计,同时满足工程需求?所以不是“universal”的。

这里强调的其实不是把船设计的人人都觉得“好看”。如果要说一条船“Designed with no Aesthetics consideration”非常“漂亮”——个人主观自由。

反之,实际上当我们看到“Aesthetics in surface ships”的时候,关注的重心不是“beauty”。81年Kell的说法是“Cleaner”(更干净)的舰艇,79年的“Warships Should Look Warlike”直接描述为“Warlike”(有战舰的样子),“Visual Effectiveness in Modern Warship Design”的用词是“Visual Effectiveness”(视觉效率,视觉有效性)。所以并不是设计“好看”的舰艇,能够确定设计一定好看就不是工程师了,是艺术大师。反而目的是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不设计“严重违反美学规律”的怪物。

至于这个事有多大意义。被浅水重炮舰罗德尼砸烂指挥塔的某“two thousand men and fifty thousand tons of steel”的“terror of the sea”“sign of power”可能有话说,而另一个“final achievemen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Pride of the Empire”“with pleasing grace”会表示赞同。




  

相关话题

  日本 1941 年 为什么拒绝「日美谅解案」?接受这个提案对日本有好处么? 
  圣女贞德的名字源何而来? 
  埃及第一座金字塔是何时建造的? 
  假如中国从秦朝开始再也没有旱涝灾害,中国历史发展速度会快多少? 
  恐怖伊凡是如何秒杀蒙古人的? 
  宋庆龄与宋美龄谁才是民国时期最有气质的民国第一夫人? 
  关于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你更支持哪种? 
  北魏政权建立后为什么丢失了其发源地的漠北地区? 
  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将军不听中央的话就算了,为什么他的手下也跟着他背叛中央? 
  我们正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周期中? 

前一个讨论
一战中英国战舰相比于德国战舰而言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美国批量建造的大船“自由轮”为什么丑?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