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周围的同学说二战时的苏联并不强,能赢只是因为英美的物资,我应该怎么反驳他们?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老子援助谁,谁就能打赢”。

蒋介石:“那我为啥在台湾”?

美国:“那是因为老子没出兵”。

阮文绍:“你说这话良心不痛吗”?

美国:“当时小弟不听话啊,只有我儿子愿意来帮我。我要是多拉几个小弟,早就打赢了”。

李承晚:“爸爸,你当时可是拉了15个小弟来帮我啊。而且,联合国五常里有四常都站我这边,还有一个不管事……”


user avatar   zhang-heng-1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用对方的逻辑打败对方啦。你可以说:二战时英美并不强,能赢只是因为苏联的人命。

那么问题来了,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美英觉得吃亏了的话,改换苏联出钱出物资美英出人命好不好啊?

苏联装备物资的大头还是自己出的这类话我就不说了。最后胜利成果的大头还被北美匪帮窃取了,我是斯大林我都觉得血亏。

什么叫作 瘫 添 蜘 蚣 蜈 尺 肢 油 啊?“二战是我打赢的,奥斯维辛我解放的,柏林是我攻克的……”


我看有些人不太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那我就稍微解释一下。辣脆势力是很凶恶强大的敌人,无论谁上都是需要付出无比惨重的生命代价才能战胜之的。不死几百上千万军人是不可能战胜德国的。苏联死亡1000万军人(另外2000万平民死亡这里就不算了),换作英美或别的什么国家也不会在死更少的情况下取得胜利。说什么靠科技碾压最后轻松带走而不死多少人,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甚至原子弹都不能。如果欧洲不存在抵抗的大国而让纳粹主宰了整个欧洲,那么得到整个欧洲资源而不被消耗的德三就不能按原先的历史线去推测了。这和常凯申抗日那种拿自己死人当战果可不是一回事。

历史上人力损失的大头都被苏联出了,苏联还额外承担了平民被屠2000万的debuff。而这样的伤亡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换谁上谁都得这么个死法。你以为把美国安在苏联那个位置,美国就不会更惨了?开什么玩笑。41年的德军,打苏联之外的谁都是超级加倍版巴巴罗萨的效果,把美国放苏联的位置上,德军打美国只能比打苏联更轻松,轻松的多。美国到时候就不是半数国土沦丧而是直接被一波捅穿剧情直接转入“抵抗组织”的故事线了。在这种美苏互换位置的故事线下,美国也许确实死不了那么多人,因为美国全部陆军加起来也没有那么多人可供战死的,而且还没等大规模动员起来就投降了。平民死伤的话就是个谜了,那得看辣脆心情。毕竟美国除了黑人犹太人多点外,和辣脆在意识形态上并不是那么格格不入……辣脆占领下的美国很可能不会遭遇真实历史线中43/44年乌克兰/白俄罗斯见识过的那种是个车轮高的男性就被杀的丧心病狂的屠农……

总之,我想说的是,要打赢辣脆,必须承受难以想象的伤亡,根本没有轻松取胜一说,因为这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决战,不是胜利就是毁灭,没有妥协的余地,又因为辣脆是凶残的怪物,拥有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杀人机器。反髪西斯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血填出来的,也必须靠血填出来,没有足够多的血就是不行。没有投机取巧的办法,信念之树未经鲜血浇灌不会茁壮。这血不是苏联出也得别人来出,问题是别人出得了吗?换你美英出你行吗?没有苏联人流的血,你英美就算再死三千万人也未必上的了奥马哈海滩。不是谁都能承受这样惨重的血的代价的,不是谁都能在军民死亡3000万的情况下坚持到最后还反推成功的。你以为承受得起伤亡就不是实力了?抗击打能力不算实力的一部分?


然后评论区就出现了奇怪的东西。

在他看来,苏联消灭800万辣脆军队,解放半个欧洲,攻克柏林端了辣脆老窝叫做“实际打击效果不好”。他后来给出的理由是德国被西线消耗的物资(空战、轰炸、海战、抵抗运动,还有最搞笑的几千枚V1/V2奶牛杀手)比800万德军值钱的多……咱就先不去计较德军在西线损失的那些个飞机舰艇有多值钱,也先不比较人命和东西哪个更重要。咱就说物资消耗。难道德军在东线除了人员消耗外就没海量的物资消耗了?德军损失的装备就不说了,维持几百万大军几年大战的给养消耗、运输消耗、治安战等各类物资消耗有多少?知道几百万现代化军队战时物资消耗是个什么概念吗?不比你的在西线消耗的那些“战机、飞行员、奶牛杀手”值钱?

他还提到了盟军对德战略轰炸给德国造成的物质损失问题。然而大家都知道德国在二战后期面临的是缺人而不是缺装备。德国从不缺钢铁机械,二战后期德国军事装备堆满了后方仓库,直到德国投降时德军仓库里也是堆积成山的军火。就连德国一直缺的汽油,在45年开始由于转入内线作战,重要性也大大降低。然而,德国没人力了,44年秋天开始,下到15上到60的各种老弱病残都上了。那么请问,对于战胜德国而言,是消灭掉800万有生力量让德国无兵可用重要,还是炸毁一些本来就在生产过剩军需品的工厂和平民的居民楼重要?

该用户还说二战中美英对苏的“情报援助”。简直不知所云。英国且不论,就二战时期美国那弟弟水准的情报系统,有什么资格给二战情报界翘楚苏联提供援助?难不成佐尔格是美国谍报人员,为苏联提供了巴巴罗萨的准确情报?红色管风琴也是美国地下情报网?要知道CIA可是战后才建立的呦。

还有什么美英对苏的技术转让。对不起,二战中唯一值得称道的技术转让是英国对美国进行的,和苏联没啥授受关系。

该用户还发表了其他一些蜜汁评论,完全不值得批驳。大家知道我从不删评论,如果对方不删小管家也不删的话它就会一直留在那里。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到评论区看。

但是有一条评论不得不说,因为太精彩了。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这哥们是2020年的川皇附体啊。那所有的这些似乎都解释得通了。

@蒋梦珊 @Pluto


user avatar   jiang-yua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掺杂着意识形态、“斗兽棋”比大小和意气之争的口嗨是毫无意义的。

美国能够组织和运转庞大的工业生产力、生产海量的飞机和坦克是一种管理能力的强;苏联能够组织和运转近千万的军队同样是一种管理能力的强。德国陆军的单兵素质和连排战术是一种军事能力的强,日本海军统筹协调多艘航母进行编队作战是一种军事能力的强,苏联军队发动和指挥方面军规模的大战役能力是一种军事能力的强,美国军队进行多兵种协同登陆作战是一种军事能力的强。反过来,你让希特勒搞工业生产统筹、让山下奉文指挥坦克会战、让华西列夫斯基组织登陆作战就很离谱了。这些强项和弱项是和每个参战国各自的政治经济环境、战争目标、军事传统、乃至战争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这些比较强弱是非常幼稚的。

顺便说一句,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大家热衷于讨论和撕扯苏联在二战中的英美援助。二战是世界规模的大战、英美和苏联在战争中是相互倚靠的同盟关系,少了哪个主要参战国都赢得不了最后的胜利。各个国家本就是各自掏出家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苏联少不得英美的援助、英美也少不得苏联的几百万军队,这有什么可踩来踩去的?还有些人无视战争是一场世界大战的客观情况,虚幻的讨论某个国家单独作战会如何,同样毫无意义。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侵华85%的钢铁和石油来自于美国,也就是说侵华战争鬼子的大屠杀85%是由美国人发动的。后来美国参加二战只是分赃不均狗咬狗的行为,如果侵华美军算是二战战胜国,那意大利简直是二战第一战胜国,吊死了轴心国二号人物。

最后侵华美军必须对二战中对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赔偿,并审判战犯。


user avatar   Ekis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久不见苏派中的“战力天花板”铁血大文豪.Pluto.三炮,引用Niklas Zetterling & Anders Frankson (1998): Analyzing World War II eastern front battles , 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 自知苏档以偏概全,难以服众,以德档入手,可惜还是断章取义,死不悔改,看书不看全,真矢可笑。

Niklas Zetterling & Anders Frankson (1998): Analyzing World War II eastern front battles , 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即泽特林和弗兰克森关于东线的一篇学术论文。

在这里就不多费口舌,咱家单写一文扒一扒这厮不仅英语不好视力还有问题。


再更新一下这几天的想法,大文豪这几天对我的几套质疑下来基本在而顾左右而言他,在这里我们就不和他多费口舌了,将想法统一截图放在这里,以备将来之用。

肥皂这帽子扣的好,毕竟乳苏的无一列外都是肥皂,文豪作为老黄皮苏联人怎会吝啬给我开某这顶帽子呢?

咱家不习德语而不自知,文豪却是一窍不通甚是滑稽,昔日以海因里奇驳国内海因里希惯用名译,科曼德之名译作指挥部,视百度百科如己出,在本次打滚中大文豪又将OKH组织处认为是东线外军处,将希维人当后勤辅助单位挂在实际力量里,真矢笑掉大牙。

扯正事,首先这一口径,泽特林并未认定,大文豪这里钦定“泽特林认定”,显然是没看完后边泽特林对口粮力量和实际力量的质疑和分析,请大文豪以后看书看全。泽特林在之后的论文提到:

在已问世的著作和论文中,关于苏联人力的资料几乎没有释明关于所给数字中包括何种人员。这是不令人满意的。即便没有必要在正文中填入这些资料,但至少也可以在脚注中提出。

或许大多数的苏联人力数据相较于其他术语而言更接近Tagesstarke,但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然而,若这一假设成立,苏德双方的兵力对比的谬误就相当可观了。北方集团军群的Tagesstarke比Iststarke少了十多万,这样全集团军群的Tagesstarke不超过461,000人。而两份口粮力量的数据就高出了45%(使用670,000作为口粮力量数据)或120%(使用1,012,000作为口粮力量数据)。如果(且可能性很大)苏方的兵力大致对应德方的Tagesstarke,那么苏方兵力和德方口粮力量对比就会产生较大问题。而大部分苏方文献中的德方兵力数据似乎都是口粮力量(过于不真实根本就不值得一看)。这样就给出了一副不真实的画面。

大文豪大嘴一张直接钦定Mitte有64W基本是在欺负别人不会算德军兵力统计?照你这算法,苏军是不是也该把那些伤病员算上?毕竟苏军计算兵力从来不带NVKD和统帅部直属部队等闲杂人员,如此数量是不是往上走个30-40W,那可就四倍兵力对比了啊,大文豪可谓逞口舌之快,孝错了对象。

如此来,文豪给Mitte安排上64W人可谓又一断章取义,历史发明,鱼目混珠之大作。

再康这里,不明空军人员之类的弗雷泽尔也不是没在地图上给你画出来,你不用避重就轻的,然后莫名其妙按他这逻辑的Mitte在有了10W志愿兵加持就变成了95W人???再然后,最后北方集团军群的Iststarke,你自己表里也贴了是43W,怎么就64+43=120???按你的数法也应该是110啊?你数学不好还是苏军统帅部数学不好???

这个 @从FBD到ST 的回答非常过分,这个答主显然是肆无忌惮地抹黑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红军的强大需要租借法案来衬托吗?不需要!

在1944年1月的切尔卡瑟包围圈,有7.5万德国法西斯被苏军包围,其中还包括270辆坦克和1100门大炮。5.2万负隅顽抗的法西斯被歼,1.1万法西斯被俘,包围圈内所有武器被缴获,此外,苏军对前来解围的法西斯第3装甲军和第47装甲军迎头痛击,击毙2万多人并摧毁600多辆坦克!这些功绩盟军做得到吗?

(注意,以上数字除了战俘数量外,毫无例外都在吹水,毕竟这是典型的苏式宣传)

玩笑话就说到这,说正经点,对于二战苏军强不强大这个事情,苏德战争资深研究作家大卫.格兰茨对苏联红军有过如此评价:有数量优势,但是没什么特点

这句话微波炉说的很含蓄,作为一个亲苏的西方战史大牛,他往往不会直接嘲讽苏军,但他这话很直接的意思就是:

“苏军规模是蛮大的,但是强不强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回到开头的切尔卡瑟战役,很多人要问,诶,你开千岁为啥要举这例子?这仗德国人不是打的很烂么?诶,我就是故意要选德国人打的最难看的战役来说说,毕竟比较有说服力。

第32军军长马腾克洛特中将是德方统计切尔卡瑟战后数据的负责人,他为了完成这一工作花了近两周的时间。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28766名德国士兵毫发无伤逃出地狱之门,7496名受伤人员成功抵达第三装甲军防区。这些士兵要么是在突围中受伤,要么是在突围前受伤,但还是被带了出来,德军总计有36262人成功逃脱。此外另有4161名伤员和病号通过空运撤离。因此共有40423人从切尔卡瑟包围网逃出。

马腾克洛特和他的部下对装备损失也做了详细统计:切尔卡瑟口袋里有141门105mm榴弹炮、33门150mm榴弹炮、8门100mm重炮、3门170mm重炮、41门76.2mm野战炮、51门75mm反坦克炮和13门拖曳式反坦克炮和23门其他口径的火炮,也就是说313门大炮被遗弃在切尔卡瑟,成为苏军的战利品。

自1月28日5.9万德军被困在包围圈以来,德军约有1.9万人阵亡或被俘,另有1万1千人受伤,总损失达到约3万人,对应本回答开篇苏军的吹水各位可以感受一下。

而负责救援的第3装甲军和第47装甲军遭受的损失为3300人。其中70%是负伤,死亡人数不超过900人。而在坦克损失上德国人却不得不面临悲喜交加的情况,他们损失了138辆坦克,但其中只有35辆是被是苏军彻底击毁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拖车手段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德国人不得不把自己其他90多辆抛锚出故障或只是需要大修的车炸上天去。

苏联方面在1990年以前对自己的损失闭口不谈,直到其解体后我们才能根据克氏数据(苏方官宣)得出结论:苏军伤亡在切尔卡瑟战役的伤亡(1月17日----2月24日)达到80188人,其中24286人死亡或失踪。

来自两个苏联方面军的报告证实了克氏数据的真实性:1月20日至2月20日,挖土机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报告有16545人死亡,46410人受伤,14997人失踪,1711门大炮和512门迫击炮被毁。在同一时期,科秃乌克兰第二方面军有10,669人死亡,34,613人受伤,1,886人失踪,154门大炮和221门迫击炮被毁。

从1941-1944年东线每次战役的战损分析,再从苏军的标准来比较,苏军在切尔卡瑟遭到的伤亡较为轻微,但坦克损失就不一样了:苏军1944年1月24日至1944年4月17日解放乌克兰西部时,平均每天都要损失40辆坦克和突击炮,而在1月25日至2月17日期间,苏军约有920辆坦克彻底报废;在2月1日至20日期间,乌克兰第1方面军损失了569辆坦克和突击炮,其中大部分损失由布赖特的第3装甲军造成(第3装甲军还和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交战过),所以平心而论,布赖特和贝克(重装甲团)在切尔卡瑟战役报了自损不过10几辆打了毛子500多击毁,却被某些偏苏的所谓“战史研究者”认为是“天文数字”的战果并不离谱,只是部分群体的不忍心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罢了。

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坦克损失要比第一方面军少得多,因为他们只用对付实力弱小的第47装甲军,但由于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被调去阻挡第3装甲军,使1月20日至2月20日期间科涅夫还是损失了324辆坦克和突击炮。

切尔卡瑟作为1944年初一场展现苏军战役法进步成果的战役打的尚且如此,在此战之前的库尔斯克-第聂伯河-基辅一系列战役我们就不在这浪费口舌了,我们来看4个月的苏军指挥层再一次进化后发起的“巴格拉基昂”行动。

时至1944年6月,德国国防军不得不打一场“穷人的战争”,而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不过是一个一戳即倒的纸牌屋,众所周知,苏军在1944年初在东线南部发起的攻势已经迫使瓦尔特.莫德尔抽调了大量原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的有生力量驰援自己统御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先不论这些攻势是否对南线德军产生了威胁,桶哥总是乐于把自己的集团军预备队弄得十分厚实,为此他不惜抽干整个东线德军的支架),而在如此的情况下,第三帝国的“天才指挥官”希特勒依旧不允许中央集团军群从白俄罗斯阳台地区撤出,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元首似乎对44年还能反杀苏联信心满满。

同时希特勒下令布施和他的部下进行所谓的“静态防御”,这一防御模式在战术层面更类似于1914-1915年使用的堑壕防御,而不是德军一直使用的弹性防御,原因在于希特勒并不希望自己的将军们“蒙骗”自己随意调动部队整活,这一防御姿态,可以说是直接扼杀了德军任务式指挥所带来的基层战术优势和最为擅长的机动防御。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整个Mitte(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全部挤在第一条战线,呈直线排列,如一串珍珠上的线一样彼此紧靠在一起。

从41年就一直在Mitte就职的莱因哈特的第三装甲集团军负责维持维捷布斯克突出部北部的战线;

往南就是看守白俄罗斯阳台中门的第四集团军,指挥官原本是整个德军中最为出色的防御大师戈特哈德.海因里希,但海因里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处于“冷藏”状态,因此这个集团军一直处于希特勒本人的直接控制下,因此整个第四集团军的兵力被希特勒亲自下令龟缩在一个直面东部背对河流的桥头堡上,主要兵力则集中在北边试图控制从斯摩棱斯克至明斯克的公路,直到六月初,库尔特.冯.蒂佩尔斯基才接过指挥;

最后就是汉斯·乔丹统御的第九集团军,该部则不得不在一线平摊兵力在布良斯克一线防守白俄罗斯阳台的东南地区。

整个Mitte就在如此一个状态下,直面苏军优势兵力的重锤,苏军进攻部队到6月22日为止已经准备就绪,其兵力优势比例如下:人员上达到了3.7:1。火炮9.4:1,坦克23:1,突击炮3.6:1,飞机:10.5:1

(而且在1944年6月,Mitte还不得不抽出部队在后方清剿数量高达15万,成150个旅编制的游击队)

莱因哈特等将领多次向希特勒警告即使按希特勒“静态防御”的要求,一线的步兵依旧严重不足,前线平均每公里只有80名步兵,而按照苏军的兵力来看,苏军现在每公里就有750名步兵,且加强大量的坦克和大炮,局部优势接近10:1。而且莱因哈特的算法只考虑了第一线苏军,如果他在加上后边苏军二线和预备队的兵力这一优势将上涨到15:1。

在6月22日当天苏军的进攻已经使莱因哈特意识到战局不妙,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和苏军死斗的他马上意识到这是苏军的一次超大规模攻势,其目的在于粉碎Mitte,于是他立即请求他的上司--不知道靠什么方法当上陆军元帅的恩斯特·布施允许其将左翼部队向后撤退,可以说,如果莱因哈特在6月22日-24日及时后撤止损,配合将在6日后抵达的装甲师援军,第4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的灾难也不至于发生,但以巴格拉季昂行动期间长期宕机而闻名的布施却对此不以为然,并轻描淡写地说道“一旦我们开始撤退,我们将完全迷失方向”

不过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宕机的布施也不得不同意莱因哈德的意见,但尽管如此,自从维捷布斯克被希特勒宣布为“堡垒”后,他已经无法管辖维捷布斯克的战斗,可以这么说,这位唯唯诺诺的陆军元帅已经无力对抗希特勒的权威,他只能连线OKH,请求蔡茨勒出马来使元首让步。6月24日是Mitte最后的机会,即使面临险境,大部分德军部队依旧在竭尽全力遏制苏军前锋,在那一天Mitte仍有可能避免灾难并撤出一线部队。

6月24日,德军总参谋长蔡茨勒抵达了Mitte位于明斯克的指挥部,布施解释前线已经无法控制,并再次请求放弃维捷布斯克,蔡茨勒立即飞回狼堡将这一讯息传达给希特勒,15点20分,他又打电话给莱因哈特,这段时间一线德军的情况再度恶化,苏军刚刚占领维捷布斯克西部最后一条公路,从而将维捷布斯克完全封闭,由于布施的愚钝和希特勒搞出来的神奇指挥链,宝贵的时间被浪费了。最后,希特勒做出了一个堪称绝活的妥协:

维捷布斯克要塞将留一个师下来把守,而第三装甲集团军的其他部队被允许自行向西突围

可以说,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奇葩的决定了,一方面,一个师,是不可能守住维捷布斯克这座要塞城市的,另一方面,自行突围需要保持极大的秩序,需要给予莱因哈特和制下指挥官自主行事的权利才能实现,而希特勒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当天晚上,布施再次试图说服希特勒允许整个集团军群后撤突破的单位。但希特勒拒绝了,他坚持说“为了政治”(芬兰可能倒戈),维捷布斯克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

(这种说法也说不通,毕竟一个装甲集团军嗝屁在维捷布斯克芬兰倒戈的更快)最后莱茵哈特不得不留下倒霉蛋:206步兵师,随后开始率部突围,在6-7天后,206步兵师的将士将为希特勒的绝活被无意义的牺牲。而更大的悲剧莫过于第53军,该部由于位置过前,为了等待希特勒25号姗姗来迟的命令已经无法撤出,军长弗里德里希·戈尔维策被迫率部自主突围,最后该军被围的28000多人有10000多人殒命于包围圈。

而同样的滑稽事也发生在第四集团军战区内,6月24日晚,蒂佩尔斯基由于巨大压力要求布施允许后撤,但被希特勒驳回,蒂佩尔斯基25日做出了个勇敢的决定,自主率部后撤,但在后撤过程中他被布施逮了个正着,忙于向元首献殷勤的布施愤怒的指责蒂佩尔斯基违抗了元首的命令,命令他的部队立刻返回原来的阵地,而第四集团军部分部队在回到阵地的过程中又遭到了苏军的袭击,损失惨重,到6月26日,第四集团军又不得不在苏军的挤压下穿过大片森林和沼泽后撤,同时还要完成希特勒要求防御莫吉列夫和奥尔沙的申必命令。

第九集团军是Mitte制下三个集团军中最后一个受到攻击的,但也是最快被打垮的,排开苏军的数量优势,苏军指挥员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是另一重要因素,他提前派部队渗透到了德军阵地后方,并用火炮摧毁了第九集团军的大部分交通节点,到6月24日早晨,第九集团军已经被打的晕头转向,第九集团军司令汉斯.约丹设法从布施手中要来第20装甲师试图稳住自己濒临崩溃的北翼,但当南翼出现危机时布施突然亲自下令让这个师180度掉头前进,这个师不得不连夜在崎岖的道路上奔袭100公里,当他在6月25日中午开始攻击时,已经太迟了,尽管该师装甲掷弹兵和坦克在随后博布鲁伊斯克的战斗中摧毁213辆苏军坦克的同时给了苏军沉重打击(苏军高级指挥员在随后的战斗中让部队尽量绕开德军装甲师,去袭击弱小的步兵师),但这样的浪中顽石终究太少,在战略层面上起不到太大意义。

布施的操作使得第20装甲师没能赶到北翼,又突然将它部署在南翼,结果使他没起到任何积极作用。随后由于第九集团军的战况恶化迅速,希特勒将约丹作为替罪羊解职,由尼古劳斯·冯·沃曼取代,但这反而加重了第九集团军的危机,希特勒越过布施直接命令第九集团军第41装甲军返回博布鲁伊斯克送死,同时取消了允许第九集团军自主突围的命令,这在第九集团军战区引发了巨大混乱和灾难,第134步兵师师长在绝望中自杀,第383步兵师被丢在后边作为牺牲品。

但是,这里有但是了,即使有这样一人一口口水就能把对面淹死的优势,还有对面希特勒和布施的神助攻,且造成德方的损失大部分属于不可恢复,然而苏军在6-11月的损失却依旧难看,而且这场为了报复1941年6月22日开始的“巴巴罗萨”行动的大规模进攻也没能复刻41年德军横扫俄罗斯的辉煌战果:

“巴巴罗萨”行动中最快的推进速率出现在在普里皮亚特沼泽以北的区域内,部署了3个装甲集群,从北至南为第四、第三、第二。我们选取战役初始阶段三个装甲集群的快速推进行动进行分析。第56摩托化军隶属于第四装甲集群,第39摩托化军隶属于第三装甲集群,第24摩托化军隶属第二装甲集群。

由此可见,苏军在主要进攻轴线上的推进速率不仅不超过每日25公里,甚至经常每天20公里都不到,这比苏方声称的推进速率要慢。远比德军1941年在相同区域的速率要慢,仅有第39摩托化军3年前的四分之一。至于伤亡则如下,基本引用苏方官宣:


苏军伤亡依旧高的离谱和坦克损失令人瞠目结舌和7月以后德方紧急抽调预备队进场扛线打反击,以及苏德战斗力依旧有较大差距有关:主因还是一句老话---苏军基层战斗力的确不强,起码没很多人想的那么强,1944年解放了大片旧国土大量抓壮丁补充部队更是使原先就已经有点费拉的部队更加费拉了(毕竟还下了那道“避开装甲师,主打步兵师”的认怂令)

最后贴一下资料出处,如果没看过几本书就想来我评论区找乐子的,建议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资格哦。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要反驳他们。

12年的时候一堆人追随公知,四处传谣苏联的各种“恶行”,我还跟他们怼过,后来觉得自己有点二。

他们屁股坐在美国那边,他们都明白道理了,不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他们说苏联不强,说就好了。

之前西方的保守派编出过很多故事,来抹黑苏联和红色中国。

比如不用人海战术不会打仗。比如不给士兵子弹,让士兵去死人身上捡出来。

现在又在编柏林是美国人攻下来的。

编完了一群人都很信啊。

当年金庸老师吹康熙牛逼,吹少数MZ英雄辈出,一样很多人信啊。

当年狼图腾那种逆向民族主义的“图腾”,都成了爆款书了。

题主,记住:

1,不要去试图说服那些本身就有偏见的人。

2,要捧他们,他们越傻,我们越安全。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明显啊 某个叫开千岁的连地图也不会看

不用看书,也不用浪费时间进行你们那些低水平辩论,要吐槽你们这伙人只需要简单的逻辑。我之前曾和一个人说过你会找资料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你的文和论点还是可以参考,我还真后悔说这种话,因为你连地图和进攻日期都看不懂,好了,我们来看看开某言论。

北乌集团军的的莫德尔是在第三次打击后上任。

第三次打击后德军在乌克兰就是那一小块而已,德军之前是被打成怎样我不想多浪费唇舌。好了,白俄罗斯会战我们来看看时间。

而这是开某不断强调莫德尔拼命从其他集团军抽调的言论


而问题在于,这个过程开某完全忽略了另一场战役,即科涅夫开打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现在我们来看看它的进程时间还有粗略兵力对比

有没有發现问题点?开某不断暗示莫德尔一直就是一个不顾其他战线的自私鬼,那我想请问你面前有
第18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第38集团军、第60集团军、第13集团军、近卫第3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等番号,请问你面对这种等级的战力有没有胆子不要兵?


而对照下两场战役进攻發起时间还有战况来看,我们应该能做出以下结论,就算是白俄罗斯会战正打得火热朝天,苏军也没有停止在这裡补充兵力。

而开某和其党众各种明示暗示莫德尔在白俄罗斯会战各种要人是造成大溃败的祸首之一,还顺便和他那伙人宣扬莫德尔不玩曼斯坦因那套,那请问你是要退到哪?
中央集团军能退的那麽迅速吗?
中央集团军要搞你的弹性防卫前你有没有搞清楚中央集团军有多少机动师?
而这麽大的撤退行动你们如何毁灭当地资源呢?

苏军追击怎麽办?
很显然的在云德军指挥官中,一切No problem



你们从头到尾完全忽略了弹性防卫无论怎麽样,你都需要预设阵地阻击拖延时间,让你的歼灭战有办法成功

而开某还有她信众有没有用他们的小脑袋仔细想想一個问题?

那便是假如这裡放着给科涅夫用优势兵力打碎会对中央集团军的侧翼后背方向造成甚麽影响?

很显然的是

没有


那问题又来了,某个人整天吹嘘1943-44德国人能保有在东线进攻的战役能力,某个南方集团军领导"并没有"把他手上的牌败光。

而且苏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那我想请问他们在还有1943-44在乌克兰一系列战中美其名曰"很好的保全了有生力量并没有遭到重大損失"的部队

为甚么现在突然没有办法在其他方向發起牵制进攻?

然后更是整天拿着苏军要不是从乌克兰徵兵老早油尽灯枯的论调来论证苏军没啥了不起。

不要留给对手可用的资源,这些曼斯坦因,希特勒还有莫德尔等人会不知道吗?
那麽为什麽还要后撤给对手送资源呢?

这是很多人该思考的。
所以很显然的,某人在鲁勉彩夫后要希特勒紧急抽调派去顿内茨还有中央集团军的援兵来拯救他的误判,对于某些族群就是不得不为。

而莫德尔面对苏军重兵要兵是抽乾自己整个东线的支架。

恩,xx决定脑袋在此得到了论证

韩战第一次战役美军也有良好的交换比,某国15万大军在缺乏冬衣的状况下在38度线以北的某个山地在两週内搞到只剩一万左右可以行动打仗,淨损四万五,考量到两军军备差同时制空权在美军手裡,没办法消灭3万美军,这一点都没有问题.....

不过那3万美军还是以损失一半(或伤或阵亡)的代价退出了战区,还让南韩有了现在的总统文在寅(文老爹是跟美军一起撤出同战区的)

请问尔等整天死抱着不放的交换比这有阻止两路美军一路被打成长津湖,一路侧翼韩军溃退不得不撤吗?


每个人都知道苏军基层战力不如德军,不过硬要拿一堆似是而非的论调当嘲讽就很好笑了,都是2020了怎么还有人整天死抱着交换比不放,请问你们曰之"良好的交换比"有阻止苏军杀进柏林吗?
苏联人的大纵深是的确是要求全线施压寻找弱点,然后把机动部队从弱点突破口送进去扩大战果

那何。必。花。时。间。攻。坚。呢?

为甚么开某要预设苏军都是白痴一定要把车子浪费在陪著德军的装甲师硬碰硬上呢?
去找可怜的步兵玩压压乐或是切断补给逼你撤退不好吗?


而德军? 他们想得一直都是歼灭(闪)战啊 :)
闪击战的重点是不浪费重要的时间,不啃硬骨头,你都花时间去咬对方最硬的地方,让对方无法發起有力的反击,那根本就是传统的硬碰硬了:)
难道能说德军不如人所以也认怂吗?

请不要把合理的战术用你们可笑的意识形态去曲解,苏联人不是脑残:)

问:至于逆袭怎么办?

答:先制扫荡让他们无法發起攻击或是抢快


问:那万一敌人真的以极大兵力扑向侧翼而我又还没打到目标(且我缺乏机动预备队支援步兵)何如?

答:无解


曼斯坦因回忆录(论述A集团军会战计画的初步构想)


"假如敌人採取合理的行动,他们可能会避免在比利时进行不利的决战,而退至索姆河后方,同时调动一切机动兵力,向我南侧面發动一大反攻,以反向包围德军主力,不过法军领导高层应该不会那么大胆"


"若我军(指A集团军突破后)攻势停止于索姆河上,敌人可利用手中预备队建立一条新防线(下面是在讲防线可能位置,略)"


"为了预防这种状况發生,对敌人在我南方侧翼上的任何兵力集结,都有立即将之击溃的必要"

这正所谓某些人天天云"整建制同时1943/7-1944依然保有翻盘战力"的伟大军队
面对数量比较多的苏军进攻时既没办法坚守阵地,而就算后撤反击也没有伤到苏军骨干,或着该说,早在最关键的1943第聂伯河攻防战

被称作是最伟大的统帅阁下为何没办法把苏军先頭部隊全部踹下河然后凭第聂伯河天险据守呢?

之后一路被苏军集中兵力优势屡屡不得不退但是反击完全无力又是为甚麽呢?


天天强调苏联的兵多烂多垃圾只是靠数量,那我想请问德军就没有质量上的优势?
为甚麽你们最爱的德军没有办法發挥自己的质量优势反而让苏军推到柏林呢?

啊? 甚么? 根据兰彻斯特平方数量很重要?


那是谁挑起东线又被杀到柏林呢?

顺便一提,英美给的物资只是一个的因素而已,另一个问题出在德国人身上,那我手上还有别的资料,不过丢出来是谁脸上难看,就不知道了,呵呵


user avatar   dong-ya-ren-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驳意义不大,你同学能这么说多半他是带有某种目的真相党,吹个牛扯个蛋主要是为了显示自己知识水平很高或者思想很独特,你看历史教科书上都是宣传二战苏联胜利的伟大,而我要告诉你的是苏联能赢只是因为英美的物资,离开了英美的物资苏联就完了,你看我知道了历史教科书上不敢告诉你的真相,哈哈。

如果你还要反驳的话,你可以告诉他,租借法案不是专门针对苏联量身打造,是针对二战所有反法西斯同盟国,其中英国和英联邦给的还更多,占60%以上,为什么他不假设英国缺了租借法案会如何如何呢?

如果你要深入认识租借法案的话,这是个很宏大的题目,在键盘军史圈是找不到真相的,因为大多数人都带有明显的屁股色彩,键盘军史圈扯谈军史战史这些并不是他们真的要研究军史战史,而是要达到某种他们想要的目的,即使是明知道事实是这样他们也不会承认, 租借法案的作用英美西方已经有了大致的结论,你可以找找Mark Harrison的系列文章和专著,就是说,如果其他不变,唯一区别苏联没有收到任何租借物资,那么苏联还会在东线打赢,当然要多费劲,多流血。

鉴于Harrison的地位,其他研究租借的作者即使认为租借法案很重要,也不敢越雷池,就象“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当然网上有很多杂音,但在没有其他人挑战Harrison并被学术界接受之前,还只能用他的结论。学术有专攻,“专门家”specialist的结论相当权威,既然Harrison如是说,就有通史作者引用他的结论,包括大学老师,和许多业余爱好者。

Harrison的中心论点是:租借总量在苏联经济里占比并不大,尽管苏联军工占比已经很高,但还有压缩余地。从进程上看,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已经没有什么危险,租借物资大头是斯大林格勒以后来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必须。拖下去(假设盟军43年和44年的行动不变),德国还是耗不过盟军一方。

美国官方怎么看租借法案的作用:(OLLA是Office of Lend-Lease Administration,专门搞采购和运送租借物资的)
In fact, knowledgeable officials in Washington admitted that American assistance had not been decisive in Russian campaigns through Stalingrad. The United States had provided large quantities of some very significant items that the Russians could not produce for themselves. From November, 1941, to December, 1942, 400,000 miles of field telephone wire were shipped to the USSR, and without this wire communications might not have been maintained along the front. Losses of livestock during 1941 created a severe shortage of leather,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Russian factories to produce boots in sufficient quantities to protect Red Army soldiers from the Russian winter. The United States again helped meet the shortage, sending 10,500 tons of leather under the first protocol and four million pairs of boots in 1941 and 1942. American steel, aluminum, and copper went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guns, tanks, and aircraft, and contributed to the miraculous resurgence of Soviet industry.60


But American shipments of guns, tanks, and planes up to the summer of 1943 were small compared to Russian production and did not meet Russia's needs. Most of the tanks were light and medium types which could not stand up against heavier German models. Until large numbers of P-39 Airacobras began to roll off American assembly lines in late 1943, the aircraft sent the USSR were not only few in number but inferior to Russian fighters and not extensively used. By OLLA's admission, the United States sent only an "infinitesimal" quantity of artillery. Thus while the U. S. was able to fill important gaps in Soviet production and American aid undoubtedly gave the Russians a psychological boost in 1941, lend-lease military equipment played only a small part in Soviet operations through Stalingrad.61

这段也值得一提:

In 1943, the official Russian attitude to Britain and America was much better than it had been in 1942, when nervousness over the ultimate outcome of the Battle of Stalingrad tended to produce outbursts of bad temper like the whole Hess affair. In 1943, victory—though still distant—was already in sight, and it was important to start making plans with Britain and America for a peace settlement. Discussions which were, in the end, to lead to the Teheran Conference, had already begun. The Allied victories in North Africa were being given considerable publicity in the Soviet press. Although this was “not the Second Front yet”, it was very far from negligible, especially as it was certainly drawing away from the Russian front at least part of the Luftwaffe, as was also the bombing of Germany. But there were still to be many ups and downs in the Russian appreciation of the Western war effort; the landing on “the island of Sicily” was deliberately to be played down, though, later in the year, maximum publicity was to be given to the fall of Mussolini.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中国键盘军史圈的某些人和英美西方的结论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键盘军史圈通常是自认为英美西方是出于政治正确,不敢下太直接的结论,实际上这不过是傲慢与偏见蒙蔽了他们的双眼,战史军史学术界通常是知道的越多,越明白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不可预测的东西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战争特别是二战的机械化战争决不是中国键盘军史圈的某些人所幻想的那样靠几个他们认为的顶级名将秀操作的事情。


我这里例举几个例子,关于租借法案的基本逻辑,租借法案的某些产品有英美送,苏联当然可以少生产甚至完全不生产这些产品,但这证明不了如果英美不送苏联就不能自己生产。

苏联战时某种物资的产量本来就是根据租借法案的数量变化的,比如英美已经援助了这么多航空汽油,自然自己就少生产航空汽油省下产能用于其他军工方面。

讨论没有租借法案对苏联整体战力造成的下降,绝对不是“把某种物资的美援份额抽掉并假设苏联不采取任何措施弥补缺口”。

讨论租借法案的具体作用,需要考虑的是租借法案援助物资消耗的工业产能与战时苏联整体工业产能的比例,而不是机械的纠结于某种物资的援助比。

对工业大国来说,纠结某些产品的外援比例意义不大。

所以,只能说明租借法案物资节约了苏联的部分产能,这个谁都没有否认。苏联官方早就明确说明美援物资占战时物资4%,这说的是战时物资的总比例而不是具体某种物资的比例。

如果没有租借法案,库尔斯克战役即使德军大获全胜那又能如何呢?除了给中国键盘军史圈的某些人增加了点所谓的b格,让他们回顾起这段血腥的战史时更加的眉飞色舞,剩下的还有什么?

苏联大不了可以退守AA线甚至乌拉尔山,然后等诺曼底盟军登陆,然后再大举反攻, 德军即使是强到这种地步依然避免不了战败的下场,当然中国键盘军史圈的某些人是不以为耻的,他们只会看到所谓德军的强大,德军的强大,就是他们自豪的源泉。

某些物资有英美送所以苏联少生产不生产,不代表英美不送苏联就没有别的办法应对。

苏联可以调节产能,可以推迟反攻时间,可以等诺曼底盟军登陆,可以等盟军的战略轰炸。

键盘军史圈的某些人对二战整体根本没有认识,对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就已经性命无忧这点没有概念,凭着会抄一些档案,就来发明历史,完全不顾抄的档案根本不支持其论点的事实。简直是公然侮辱中国网民的智商,可笑的是还吓唬住一大批人,包括一些有些资历的爱好者,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ps:苏德战争是人类几千年战争史上唯一一个初期损失惨重又组织强力的反攻反推回敌国首都彻底消灭敌国政权的,抗战国军也是损失惨重,但是直到日本投降国军把日军赶出中国都做不到,苏联1941年1942年包括后来的1943年损失那么大,为什么政权不但没有崩溃瓦解,还能持续组织反攻消耗德军,特别是1941年12月5日德军停止对莫斯科的攻势,第2天苏军就组织起对中央集团军群的全面反攻,换沙俄,民国那种政权来又会如何呢?这一点是很多人所忽视(或者说不愿意面对)的。

斯摩棱斯克战役,键盘军史圈的某些人只看到了苏军的反攻徒劳无功,他们称之为送人头,惊叹于德军的各种惊天武功,而格兰茨却看到了苏军以七个新动员的集团军发起的两场大规模反攻,消耗了德军的力量,希特勒不得不推迟向莫斯科的进军,命部队向南进攻。 这使巴巴罗萨偏离了原定方向,也为德军在莫斯科城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民科之所以是民科,地摊之所以是地摊,野史之所以是野史,大概就是源于此吧。

这里再补充一下,很多人喜欢把德三和苏联混为一谈,臆造出什么红黑法西斯,尤其是立陶宛的那个苏维埃往事,在中国网络上有不小的影响力,这里简单解释下,德三的意识形态国本--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披着社会主义外皮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纳粹党是一个保守到不能再保守的政党。与苏联这种领导人怀抱着建立一个比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更高层次的国家的美好愿望有着根本上的区别,纳粹是靠妥协上台的,这导致纳粹对德国国家机器的整合基本上是一团乱麻,德国军工武器产量不上去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准确的来说德三不是1943年前没有总动员,是整个战争都没有进行像苏联美国那样全面规模的总动员。因为纳粹组织不起来,纳粹的政治地位不足以支撑他的总动员,战争顺利还好,一但出现一点要失败的苗头,国防军内部就争吵不断,不断的密谋推翻政府。很难想象德三这样的政权放到1941年经历严重失利的的苏联会是什么样的下场。而这些恰好是苏联能翻盘德国的关键。


user avatar   jiao-zi-you-fang-zhang-xian-zh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题主的同学是在二战结束的时候说出苏联不强这种话,那他很可能被写进段子成为世界名人,毕竟那时候大多数人都还知道谁在国会大厦升的旗,所谓的三巨头是指哪三个。也就是时间过了七八十年,才会冒出来这类哗众取宠的观点。

现在说苏联不强的,都是抱紧“伤亡比”来当唯一的救命稻草的。Excuse me?仗打赢了,伤亡比好看是锦上添花,值得大吹特吹。仗打输了,伤亡比好看难道就能含笑入棺了?你被锤死了,但没破相,对方没死但是被挠了满脸花,然后你说对方还不强?柯尼斯堡改名加里宁格勒多少年了,还说苏联不强,人家正牌德国人真的都快哭了。

至于你同学说苏联不强,因为有了英美的物资援助才能赢。Excuse me?在雅尔塔催着苏联打日本的是哪两个国家?既然你英美在日本还只剩一口气的情况下都要苏联出援兵。苏联面对气势方张的德国拿你英美的援助也没啥问题吧?毕竟伊里奇都这么说过:

苏德战争这种生死斗争,不管是否用得上,苏联当然是尽可能多要援助,如果慈父非要装13不要援助的话,我反倒觉得不可思议。

所以如果只单独抽取苏联军队一个或几个单位来看,或许能得出不强的结论,但这也很没意思。苏联作为国家,是超强的。苏联在战争开始前两个月都动员了1000万人入伍,而且在1944年,刚解放的乌克兰就取得了40年代最大的丰收。背后体现的这种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本身就令人惊叹。非得说苏联在二战不强的,基本都是立场问题了。


user avatar   wo-zhi-wu-bi-shi-jiang-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没法反驳。

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问题讨论的不是事实,而是政治立场。

即:

在邪恶独裁的x党政府得不到民主自由的英美的大力援助,没有铺天盖地的同盟国海空军的强有力支援的情况下,那么这些被政治口号洗脑和督战队威胁下驱赶上战场的灰色牲口必然被以前和他狼狈为奸的德意志帝国铁蹄踩在脚下。这是民主体制的优越性带来的必然结果,被某国洗脑的小粉红是不会懂的。

或者:

如果自私怯懦的资本主义政府得不到勇敢坚韧的苏维埃红军战士的帮助,没有深谋远虑的钢铁同志的无私奉献,那么这些只会喝可乐吃冰激凌啃斯帕姆的小布尔乔亚分子必然会被以前和他放纵的德意志帝国铁蹄踩在脚下,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带来的必然结果,被某国洗脑的小公知是不会懂的。


关键是立场,立场懂吗?




     

相关话题

  帝国主义国家何以让征召的殖民地士兵那么卖命? 
  为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保卢斯拒绝突围? 
  今天以色列的实力能不能打败1940年的德国,拯救几百万犹太人同胞的生命? 
  斯大林大雷雨计划是真的吗? 
  求一个二战丛林地雷阵电影? 
  为什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第一时间选择了隐瞒真相? 
  如果德国在1943年得到10万枚RPG和10万枚毒刺,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兵棋推演是桌游的一种么?各国使用的推演规则相同么? 
  戈尔巴乔夫是CIA特工吗? 
  当二战德国老兵碰到苏联老兵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特朗普称示威者为「下等人失败者(lowlifes&losers)」?美抗议活动是否会升级?
下一个讨论
双非一本的研究生真的不值得读吗?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