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平型关大捷日本损失多少? 第1页

  

user avatar   guo-yu-min-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确定的是死了两个中佐,新庄淳和桥本顺正,一个人一个大队,桥本顺正的大队下面有两个中队,都是汽车车队,所以才加了护送的骑兵小队。新庄淳是个机动作战车队,即第六兵站汽车队。这个是不容辩驳的。

1、按照3000人说法

蝗军又不是刮民党,不会搞空饷,一个联队大约3000人,两个3000乘以2等于6000。

既然打赢了,对方死个3000人应该没毛病。


2、按照日本战史60人说法

也有可能是这两个联队一看八路来了,稍微抵抗一下,死了六十个人,就想跑路,联队长不同意,然后日本鬼子兵一合计,把两个联队长杀了。这个我也认同。


3、按照辎重队运输600具尸体说法

这个我认同,毕竟蝗军有食人的习惯,带自己人尸体去前线吃刺身也是有可能,毕竟时间久了就不新鲜了,所以汽车运输,符合逻辑。


4、朝鲜士兵在其中的说法

这个我也认同,毕竟日本是小国家,刚开战人力资源就不足,征召朝鲜人做主力也是可以的,宇宙都是韩国的,那个谁谁都是韩国人。


5、新庄淳是辎重联队

这个我也认同,毕竟辎重联队被包围了,就应该派辎重联队去救援。原汤化原食,没毛病。


6、辎重联队就三百多人

这个我也认同,毕竟没缴获多少军马,要知道甲种师团一个辎重联队3500多人,3000多匹军马,这个师团是“丁种”,一个联队只有两个中队,没有军马只有车,还不到100辆,车位坐两人,车体不能装人,把货物运到后,是接收方负责搬运,也有可能蝗军实现了机械化搬运,所以辎重联队不到200人。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军队编制是怎样的?】mbd.baidu.com/ma/s/T1BC


补充,个人观点,那个时代全靠人力装卸搬运,非要说一个一百辆车的辎重联队只有二三百人,我也认同的,毕竟蝗军的陆军再神气,也是陆军马鹿,哪怕是战时,也要作战部队搬运物资。


忘记加狗头了怎么办?


user avatar   wo-jiu-kan-kan-bu-shuo-hua-5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损失要看怎么定义了.其实对于当时的日本军队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伤亡人员和物资关系不大。讨论伤亡人数的考究没有多大意义

那么最大的损失是什么?,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自卢沟桥事变中日正式开战始,日军占领大半个中国,在和数量几倍于日军的中国正规军队的战争中,没有一次战败。平型关是第一次日军被国民党第八路军115师就是共军打败了。

25日战区司令阎锡山和朱德彭德怀分别电报报捷,委员长是不信的,因为不敢相信。直到自己在保定的嫡系部队28日确认,第八路军115师已经把日军板垣部队从山西打回河北了了。蒋委员长才敢确信日军战败了。和朱德的电报也变成了“朱总司令玉阶兄”了。

此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当时愁云惨淡的抗日战争有了一丝胜利的希望。我们在事后的上帝视角看来好像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就想黑暗中的第一丝光。

说题外话,平型关大捷因为是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取得的胜利,鉴于网络上年轻人比较多,所以争议很大。有说伏击战不值一提,日军死亡人数夸大。打的是运输队,最后太原会战还是输了之类。争论这些没有什么用的,因为这些并不会影响其重大意义。


user avatar   hou-ge-82-63-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湾本专家所谓的“平型关大捷”,实际上只是乔沟战斗片段,并不是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

首先一定要界定一下,什么是平型关大捷?

目前关于平型关大捷,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定义。

第一种定义,是平型关战役。平型关战役是于1937年9月3日由阎锡山构想,周恩来、彭德怀等参与讨论或制订作战计划。于1937年9月21日到30日(9月30决定撤退,10月2日全线撤退),包括国民党中央军,国民党地方军,共产党八路军等所有中国军队(约12~15万兵力,有不同的战役划分观点),在平型关及临近地区与日军及伪满蒙军(约3万兵力)的所有战斗的总和。本文中称之为平型关战役。

第二种定义,是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指在平型关战役中的1937年9月25日(电报简称有日)那一整天,八路军(四个团加1个骑兵营约1万3千多兵力)在平型关及其邻近地区与日军(约1万3千兵力)和伪满蒙军所有战斗的总和。本文中称之为平型关大捷。

第三种定义,是附属于湾省以及日本的各种专家的乔沟战斗片段。第三种定义中,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型。但都不超出乔沟伏击战和零星战斗的范围。乔沟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上午,八路军在平型关南边的乔沟地区伏击日军辎重运输部队的战斗。是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几十场战斗中的1场。第三种定义中还有一种类型,还包括在9月25日下午,发生在乔沟的火力点复活战斗。25日上午乔沟的战斗中,有三名日军分别携带机枪和弹药逃走,躲藏在乔沟内的沟壑中,有枪无弹,有弹无枪。至25日下午八路军拉走物资,烧毁车辆,撤出乔沟转而去进攻平型关日军之后。三人在乔沟又聚在一起。枪弹结合,复活了一个机枪火力点。随后在25日下午被八路军再次剿灭。三名日军中有一名再次逃走,躲藏在地沟缝里生还。湾本专家的乔沟战斗片段并不是完整的乔沟伏击战,范围比乔沟伏击战有多有少,各式各样。故本文中把湾本专家所谓“平型关大捷”称之为“乔沟战斗片段”。以区别真正的乔沟伏击战。

所以,必须严格的界定讨论的范围。不然的话,虽然说表面上都用了同样的名字“平型关大捷”,但实质内容上大家谈论的都不一样,不是同一件事情,数据怎么会一样?

儿岛襄所谓的平型关大捷,就是第三种定义中的一种。它只包括乔沟伏击战中的一部分。还不是整个乔沟伏击战。也只能称为“乔沟战斗片段”。

拿着乔沟战斗片段的伤亡数据,去对比平型关大捷战果,能对得起来才怪。

所以不要看名字,要看它所包含的内容。平型关大捷的名字是中国人起的,其战斗包括的范围本来应当是当年起这个名字的中国人来定义。

但某些砖家强行定义了一个盗版的平型关大捷,仅包括正版的平型关大捷其中一场战斗(乔沟伏击战)又其中的一部分(乔沟战斗片段)。拿来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经水军反复转贴炒作后,居然喧宾夺主。这是很流氓的。

…………………………………………………………………………

说下第二种定义,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

这才是真正的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去到平型关,是执行由阎锡山构想出的平型关战役计划。阎锡山的计划是在平型关前形成一个包围圈。八路军负责在东面和南面包围,负责阻击和打援。国民党军负责在西面包围,并负责从北面团城口向东出击,形成包围圈的北面部分。然后装备精良,兵力雄厚的国军负责进攻,将日军三浦敏事所率4千余人(实际上已增兵到6000余人了)包围消灭在平型关前。装备较差的八路军在东面南面阻击,防止这4千人逃走。八路军还要防止日军从东面,南面增援平型关。阎锡山8月底即开始策划平型关一带战事。上述计划构想始于9月3日。随着国军内部各种争议争论,以及阎与八路军沟通,再以及敌情进展情况,计划不断修改、变更、大改,甚至是推翻重来。出击计划于9月24日交于林彪。

所以八路军去平型关,是为了歼灭平型关前那4千鬼子去的。在乔沟碰上日军辎重部队,纯属顺带收点外财,并不是八路军主要任务。八路军在向平型关进军的时候,日军粟饭原秀率2千鬼子从北面浑源开到,与平型关日军汇合,一起进攻平型关北面的团城口。平型关日军兵力增至6千。

林彪先于八路军主力部队到达平型关。于19日亲赴平型关一带查看了地形。确定了乔沟一带地形可以利用。并留下师部侦察部队。林彪战前,先后去平型关查看了三次。单拎这一次出来,是因为留下的侦察部队有战果。八路军主力部队于9月23日在平型关附近灵丘南边的上寨,开了连以上动员大会,已具备向平型关进发的条件。平型关出击计划原定为24日。但因国军出击部队(晋绥军太疲劳)的问题,推迟到25日。

八路军9月25日按计划约定赶到平型关南边的乔沟后。正巧鬼子辎重部队向平型关运送物资弹药以及随队到前线补充伤亡的人员路过乔沟,就顺手给他搞掉了。这就是乔沟伏击战。

鬼子的这支辎重部队是从蔚县到灵丘再到平型关。24日,这支辎重部队在灵丘参与了灵丘大屠杀。24日深夜,辎重部队车队仅有几辆车到达了平型关,车队的绝大多数车辆都留在灵丘过夜了。此时惨绝人寰的灵丘大屠杀正在进行中。可以想像,这群鬼子留在灵丘,少不了是为了奸淫烧杀抢掠。留在灵丘的日军辎重部队车队运输了大量军大衣。因为平型关山地海拔非常高(最高1980),晚上又下了雨,九月底已经非常冷了。所以三浦敏事在部分车辆到达后,于25日凌晨两点向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师团长发电报,催促后续辎重部队。所有的中国目击者(包括但不仅限于指战员,战地记者和村民 )都看到了这支从灵丘开往平型关的汽车车队。

林彪的115师因路遇暴雨,于25日凌晨五点多到了乔沟的南边。只有685团(杨得志团),686团(李天佑团),687团(张绍东团)到达。688团(陈锦绣团)被暴雨后的山洪阻挡沒能赶到,改为预备队。因为天已经微微亮,为了不让敌人发觉,就在乔沟南边埋伏了下来。没有占领乔沟北面的老爷庙高地。灵丘日军辎重部队出发的很早,车队早上到达乔沟。前一天夜里,日军到达平型关的那几辆车正在向灵丘返程。日军两个车队在乔沟北头相遇,发生短暂交通拥堵。此时115师发起了进攻。在八路军当时留下的新闻报道和参战人员的回忆中,日军车队不是往一个方向开的。而是对开的。八路军当时的战地记者,认为车队最前头那两辆往回开的车是想掉头向灵丘方向的来路逃跑。本人观点那是两辆向灵丘返程的汽车。所以,回程汽车的确是存在的,但仅仅只有2辆。为了阻塞乔沟,这两辆车被八路军用手榴弹特别照顾。

平型关日军发觉辎重部队被袭,开着汽车从平型关回援乔沟,被115师685团(杨得志团)阻援并打退。平型关那个时候关前有块大石头卧牛石。汽车无法开过去。即便是开过去,国军孟宪吉旅在那边守着。而向北绕行团城口的路要经过乔沟北头,被八路军堵住了。平型关前的日军在八路军的攻击下,翻山去了团城口。所以平型关前的日军部队的汽车必定会被八路军收为战果。这些,湾本专家都绝口不提的。他们只强调乔沟里有几辆车。

灵丘日军守军也向乔沟方向派出了援军。为100多人加1辆坦克。持续3天的灵丘大屠杀因此停止了。日军此股部队被八路军115师687团(张绍东团)歼灭大部后,剩很少人于当晩逃回灵丘。此战,687团给我留下武德不充沛的印象。张绍东5个多月后叛逃国民党。把他的旅长徐海东气坏。

打掉辎重运输队后,原定计划中的国军的进攻没等到。实际上由于国军内部陕军、晋绥军、中央军矛盾重重,互不买帐。阎锡山和傅作义下达的命令,友军都完全不听,指挥不动,指挥很混乱。又死道友不死贫道,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被日军各个击破。八路军到达之前,十几万国军已让区区4千鬼子(后来增兵到6千)吊打了4天了。浑源那2千鬼子一到,直接突破了团城口防御阵地。本来按计划应从北面团城口出击的国军(晋绥军),25日凌晨准备进入出发阵地。因友军(陕军)撤退和丢失出发阵地不报告,团城口及以西的出发阵地已被日军占领,而国军出击部队茫然无知。出击部队行进中突然遭遇日军伏击。遇伏时,国军队伍没有防备,是行军队形,人员密集沒有散开,发生了重大伤亡。且认为是友军误击,沒有立刻采取措施和发动反击。被动挨打,导致伤亡惨重,部队混乱不堪。据说这支队伍伤亡达到了三分之一。所以国军攻击部队没能按指定时间出击,更不用说攻击到位了。而是被日军用火力分割压制在沟底。包围圈北面因此敞着口。

林彪打完乔沟伏击战,也才到中午。等来等去不见国军总攻。他于中午到下午调整布署,派出部队先后陆续攻占了平型关日军战地指挥部(东跑池村),1980高地和大、小寒水岭。将日军6千精锐从平型关压缩到了团城口国军阵地前。当天下午,随着八路军向平型关和团城口进攻,日军对国军压力有所减轻。国军已从混乱中逐渐恢复,凭借后继部队陆续到达,十数倍优势兵力,反过来给了日军很大压力。调走了日军不少兵力,减轻了八路军进攻阻力。至黄昏,日军终于崩溃。但国军仍没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眼睁睁看着已弹尽粮绝的日军从团城口逃走并接到来自浑源方向的增援和弹药粮食补给,重新形成阵地防线。至此阎锡山计划已失败。

八路军下午在第一次攻击东跑池村时,有重大伤亡。东跑池村为日军平型关战地总指挥部所在地。日军非常狡猾,埋伏于村中要道旁的村民家中。八路军派尖兵排搜索,穿村而过。日军静默不动。八路军误认为日军已经撤走。随即以一个连的兵力也穿村而过。队伍遭到日军埋伏的火力点机枪突袭扫射。伤亡较大被迫撤出,第一次进攻失利。八路军平型关伤亡,有很大的比重是在这里发生的。八路军攻下东跑池后,缴获了日军指挥部使用的作战地图。获得了日军地图上载有的进攻路线,兵力配置和计划等情报,上报于蒋。日军从东跑池指挥部撤退连地图都未来得及带走,仓惶之态可见一斑。

八路军115师在25日当晚在平型关也有战斗。是解救团城口东面某高地的被日军包围的国民党军。这批国军被围有几天了,已弹尽粮绝。八路军于下午派出联络员,穿越火线,抵达国军阵地。约定晚上,八路军发动进攻,助力打开缺口,接应其撤退。晚上如约,国军被围部队顺利撤出。

因阎锡山原定作战计划已无法完成,林彪命令115师于25日24时撤出战斗。

平型关大捷还包括外围阻援和追击战斗。东面方向,115师独立团(杨成武团),奉命阻击蔚县到灵丘,涞源到灵丘之敌。

杨成武团二营,负责蔚县到灵丘。二营于25日在灵丘城外三山镇伏击了2百多名由灵丘向蔚县方向的日本徒手兵。打死40多(沒计入平型关大捷战果),其余逃走。

杨成武团主力,负责涞源到灵丘,向腰站驿马岭一带进军。于24日开始陆续与小股日军骑兵部队交火。24日上午10时许,杨成武团尖刀排在白羊堡(白羊铺)与30名日军侦察队骑兵遭遇,击毙7名日军,战马数匹。剩余日军逃往灵丘和涞源。24日的晌午,尖刀排又在驿马岭遭遇一群日军骑兵(数目不详但不是大部队),击毙2名日军,其余日军逃走。这9名战果估计也沒计入平型关大捷战果。

杨成武团一营于25日,在腰站驿马岭一带,阻击日军6千一天。阻击,阻击,阻击,不重复很多次,有人又看成是进攻,然后在评论区里大放厥词。阻击和进攻这两个字是形近字吗?下午,日军一部企图绕击一营侧后,正巧碰上由三山镇赶来的二营。被二营击退。杨成武团在下午调动一营二营三营全部兵力,故布疑阵,击溃了日军国崎登部6千余人。国崎登部退往涞源,并于当夜从涞源撤走。杨成武团乘胜追击,当晚一营光复了涞源,二营追击。但日军汽车撤退,速度太快,杨成武团沒有追上。之后国崎登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海运回国经105师团补充和加强后,开往上海,在杭州湾登陆,参与了进攻上海和南京,并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另一部分参与了忻口战役。杨成武团又叫独立团。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建团之初时,仅有1千7百多人。但据吴法宪的回忆录《岁月艰难》里讲,从陕北向抗日前线进军路上,政工工作搞得很好,参军人数很多,全都给了独立团。过黄河之前,杨成武团已近3千人。这里凭记忆叙述,可能会有出入。权当提供一个查资料的知识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黄河渡口是国民党军把守的。部队没有番号是不让过的。把超编人员都放在一个沒有番号的独立团里,可以确保其它团顺利过河。但实际上过黄河时,杨成武团报了其它团的番号蒙混过关,守河国民党军也沒查问一个团为啥这么多人。杨成武向平型关进军路上,看到路边国军溃兵遗弃的武器、装备和弹药,都会要求停车收集。以致于“暴富”。除了捡到大批枪支、机枪,弹药也很充足。并拥有多部电台。杨成武向涞源方向派出的3人侦查小队,就配备了1部电台,不断的向杨成武返回侦察到的敌军动向。杨成武得以对敌人兵力动向、武器配置有预先充分的了解。杨成武团1营能在驿马岭独抗6千日军1白天,和人员充足、装备精良、弹药充足、情报灵通有很大关系。杨成武团在平型关附近招兵也很多。在平型关大捷之后不久,发展成了7千人的大团。后来击毙阿部规秀的那一位神炮手李二喜(后来为防敌人刺杀化名李玺),就是独立团在上寨村招的兵。上寨村是在灵丘南边开战前动员大会的那个地方。李二喜之所以当上迫击炮手,是因为驿马岭阻击战中,独立团缴获了山炮和迫击炮。李二喜参军过程也很复杂,他先是在部队里帮忙帮工,然后参军。跑题了就不展开讲了。由此可以看出,杨成武非常注重部队的发展,部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提到吴法宪,也讲一下。乔沟伏击战之后,缴获辎重车队的物资,是由他来组织、指挥、筹措、发动群众运走的。物资运完之后,汽车是他指挥烧掉的。用刺刀在油箱上捅一刀,然后点火,他说就这么简单。吴法宪在当时任685团(杨得志团)政治处副主任。685团是主攻平型关到东跑池一带的。所以他对平型关关前战斗情况很了解。他又在乔沟指挥抢运战利品,对乔沟日军遗尸现场也比较了解。他认为平型关的关前一系列战斗的总战果是毙敌1千。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记载。个人认为这个数字可信。他既是亲历者,又可以参加会议听到汇报,又曾亲赴现场。而且不用像团长那样紧钉在指挥岗,比较自由。并且统计战果是份内事。当时的很多人,沒有他的全局视角和信息量。

个人观点,平型关大捷还应包括115师骑兵营在倒马关与日军的遭遇战。但实际上似乎并未计入战果。

个人认为,八路军此战战斗目的已经达到。因为缺少重武器,接下来的攻坚作战并不是八路军所擅长。且115师没有后方,没有新兵补充伤亡,没有弹药补给,没有粮食补给,没法医治伤兵,无法长时间坚持没有子弹缴获的高强度作战。撤出战斗是对的。平型关战役策划之初,关于平型关是否应该参战,八路军指挥层内部有很大的争议。教员认为,八路军应该坚持擅长的山地战,游击战,运动战。不应该打攻坚战,消耗战。他是明确反对打平型关这种攻坚战,消耗战的。而且教员的持久战思想,在这个时间已经见诸于往来电报中。曾有说法,林彪曾说平型关战斗是由任弼时拍板决定的。对此我没有进行过详细的研究,不知出处存疑待考。个人观点,对于八路军这种没有固定子弹补给来源的部队,每次战斗缴获子弹必须大于消耗才能够维持战斗力。游击战是其唯一可行的选择。平型关战斗,八路军虽然事先得到了阎锡山的子弹补给,打了一次富裕仗。但接下来的再一次子弹补给,已经是林彪中枪以后的事了。所以基本上不能指望。平型关战役这个时间点,日军的军力是明显强于中国的。此时,日军的可征用预备役军力在400多万。而中国军队,国共双方满打满算连吃空饷的都算上也只有190万。其中八路军只有4.5万。所以持久战也是必然的选择。林彪必须抓紧时间开拓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才有新兵源能补充伤亡扩充部队,建兵工厂补充弹药,建医院建后方,收治伤兵补给粮草。并且开展游击战,保证弹药不会入不敷出。

…………………………………………………………

平型关大捷中,与八路军交手的日军大股兵力有3股。

第一股是从灵丘西进平型关,由三浦敏事率领的4千日军。

第二股是从浑源南下至团城口,由粟饭原秀率领的2千日军。这两股被八路军从平型关赶到团城口。

林彪战前19日在蔡家峪到东河南村一带布置了师部侦察队(另还有各团的侦察队,各自独立活动),侦察兵观察到灵丘开往平型关的4千日军。侦察兵于25日上午将此情况报告林彪(没有电台的弊端)。林彪据此认为,国军和八路军的包围圈里包围了4千日军。接侦察兵报告后,林彪叫来686团团长李天佑。告诉他“包围了4千”。其实看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明白林彪这句话的意思是,“八路军和国军之间包围了4千日军”。战前国军通报是4千,不一定可信。现在师部侦察小队一个一个的数出来,就很准确了。但这时候他不知道从北边浑源还开过来粟饭原秀2千日军。这时候他也不知道国军没按预定计划出击到位,包围圈北面还敞着大口子。关于平型关大捷战果有一种传说是4千。就是基于对此的误解或故意的曲解。其实,正式战报从来没有过4千一说。

第三股是从涞源向平型关增援,由国崎登率领的6千日军,走到了距平型关约40多公里的腰站。此股日军被八路军115师杨成武部打援部队击溃,追击到涞源,并于当晚从涞源撤走。杨成武团当晩收复涞源。

除了这3股主力日军外,平型关大捷当天还有十几股日军小部队与八路军交手。其中就包括乔沟伏击战中被歼的辎重部队。另外还有很多,比如灵丘向平型关援军百十人加1辆坦克;灵丘返蔚县的2百多日军徒手兵部队;蔡家峪开往团城口的日军炮小队等等。其总人数有1000多人,本文按照1000人来估算。

此处插一段。蔡家峪开往团城口的日军炮小队,是25日当天最早出现在平型关关前八路军视野里的日军部队。是在蔡家峪附近八路军的部队观察到的。他们看到了马背上绑着的黑幽幽的炮口。但是这支日军的炮小队并没有进入乔沟。而是由蔡家峪向北绕行,去了团城口,并且拖延了很久,几天之后才到达团城口。这支部队没有进入乔沟伏击圈。湾本专家在利用这段史料时,通常会引用八路军战士的回忆录,说看到了炮。然后再把看到了炮和缴获了炮的事情混淆在一起,制造出缴获炮的地点不一致的假象,把水搅浑。其实,如果查一下日军的记录,就知道这支日军炮小队并没有进入乔沟伏击圈,而是从蔡家峪向北走了。这支日军小部队离平型关关前核心战场比较远。在平型关大捷的态势图上,可以看到在大小寒水岭的东面有一段很小的日军战线。个人观点,综合史料记载的话,这段线应该就是那只日军炮小队。另外这支日军炮小队有没有派出小股部队,到小寨附近袭击骚扰,存疑待考。

所以平型关大捷给蒋的战报中有“击溃1万“的说法。实际上是击溃了平型关6千和腰站6千再加小股部队1千,总共不少于1万3千日军。但战报中比较保守,写了“击溃1万”。注意这里是击溃,不是击毙。有些专家总是把击溃偷换成击毙来造谣生事。击溃和击毙很像吗!这也是网传的那个“击毙1万”的小谣的出处。

有人说,“击毙1万”出自蒋的嘉奖电令,这是完全错误的。蒋的嘉奖电令中沒有这段话。当年在某论坛争论此事时,清楚的记得,反方提供的是一份八路军给蒋的战报的电报手写原稿,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击溃一万”。然后反方提供了证据却不认帐,仍大言不惭的谣成“击毙一万”,仿佛别人不识字一样。

蒋的嘉奖电令: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勋鉴:宥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寅。捷报南来,良深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中俭。侍参。京。——哪里有“击毙一万”?!所以个人观点网传的那个“击毙一万”的小谣,就是篡改了战报而成的。然后造谣者又害怕你去查到战报的原件,看到原文是“击溃”,不是“击毙”。于是提供了一个假的文献出处,误导你的方向。

由击溃一万的战报看,当时的人是把平型关外围阻击战也算在平型关大捷之内的。

日军的兵力组成,主要是日军的第五师团,又称板垣师团,广岛师团。另外还有105师团和伪满蒙军。108师团此时是否补充到位和伪满第一自动车队是否于乔沟伏击战参战存疑待考。另外还有一些不明确来自于日军哪个单位的日军也出现在平型关大捷的战场上。

有人说105师团不是1944年才组成的吗?其实105师团作为第五师团的后备师团一直都存在。第五师团吃掉了105师团所有的人员和装备,才导致105师团1944年才出现在战场上。105师团在日本国内广岛地区征兵,然后定向的输送到第五师团补充伤亡。那时的日本,财政已经最大限度的用于军事,没有能力给每个士兵都配上枪。所以派往前线补充伤亡的士兵一般并不配枪,是徒手兵。乔沟伏击战有一群徒手兵,除了可能是辎重兵以外,还有可能是105师团的徒手兵。

除了105师团日常补充伤亡以外,日军还从108师团抽掉了很多兵力补充第5师团。至于平型关这个时间点,108师团有没有补充到位,乔沟里有没有108师团,存疑待考。

按照日军的惯例,外师团的这种伤亡,在第五师团和第105师团(108师团)都不会被记录。因为105师团(108师团)会认为人已经给了第五师团,应该算是第五师团的伤亡。而第五师团则会认为,人是105师团(108师团)的,应该105师团(108师团)记录伤亡。最后结果是谁都不记。

二战末期,美国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核爆中心据说正在第五师团总部的正上方。第五师团的官方资料基本上炸成核弹弹坑了。所以,记不记的都沒用。

日军补充伤亡的力度非常大。在平型关战事之后不久,在不断经历高强度的战斗情况下,第5师团留在晋西北的半个师团(不包括参与忻口战役的国崎登那部分),兵力涨到3.9万。半个师团就有1个整编师团的兵力。可见补充力度之大。个人观点,折算下来大概平均一天要补充2000人左右,或者更多。

还有一些日军,也在平型关大捷中被击毙。但不知道她们来自于哪些作战单位。乔沟伏击战之后,乔沟里日军遗尸非常多。当地老百姓担心尸体腐烂,疾病流行,进行了收尸。收尸过程中,当地老百姓扒除了日军的军服,作为战利品和缴获品。于是在日军的遗尸中,发现了几具女兵的尸体。日军的师团编制中,是没有女兵的。军医也是男兵。而如果是慰安妇的话,不会穿着军装。所以不知道这几具日军女兵的尸体是来自日军哪一个作战单位的。但日军女兵尸体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日军参战序列中,至今仍有尚不明确的参战单位。这个参战单位中有女兵编制。

除了日军以外,还有伪满蒙军的参战。这有杨成武团俘获伪满蒙军的实证。也有日军照片为证。伪满蒙军步兵参战沒有争议。其中有争议的是伪满第一自动车队(伪满第一汽车队)是否于乔沟伏击战中参战?以及伪满第一自动车队是否在平型关大捷中受到八路军打击?网络上可以看到伪满第一自动车队确实参战的观点,但没有提供此观点原始资料的出处。日本投降后,伪满有充足的时间焚毁了资料。伪满资料的灭失,和遭了核弹骑脸的第五师团有得一拼。所以查证起来比较困难。有知道这些情况的烦请讲一下。伪满第一自动车队是否在乔沟伏击战以及平型关大捷中参战,此事存疑待考。


……………………………………………………………

平型关大捷共歼敌1千3百日军。俘3百伪满蒙军,当场教育后释放了。没有抓到日军俘虏。其中外围阻援在腰站驿马岭获取战果是歼敌3百日军,俘3百伪满蒙军。平型关前各大小战斗:伏击,进攻,阻援,追击,消灭复活火力点等等有十几场战斗,加在一起战果是歼敌1千。

有几场小战斗通常是不计在这1千3百个战果里面的。比如前面讲到在灵丘城外三山镇打死的40多名日本徒手兵等等。骑兵营在倒马关的战果应该也沒在这1千3百个里面。还有几场,想不清楚了。

所以即便是在讨论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时,对于战果数据,也牵扯到一个界定的问题。它的战斗场次多,战线长且分布在距离很远的多个地点,时间也长。原来战果统计中包含杨成武在腰站驿马岭一带击毙的300多日军,总战果1300。但是后来因为湾本的专家反对。于是杨成武的战果又不计入在平型关大捷中。总战果成了1000了。于是别有用心之人,又抓住这种机会,肆意的造谣抹黑,混淆视听。说战果怎么变来变去呀什么的。其实也是界定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小战斗,不是发生在25日。愚见也应该计入到平型关大捷的战果中。不知道当时的战果统计是不是包含这一些。

比如,林彪19日布置在蔡家峪的师部侦察部队和各团布置在东河南的团级侦察部队在25日之前,都没闲着。已经陆续取得了战果。其中包括击毁汽车一辆,缴获机枪一挺,击毙不详。

又比如,杨成武团在24日也已两次与日军骑兵小股部队交火,两次共击毙9名日军。这些战果数据如果算在平型关大捷中,也会使数据发生变化。

这就是平型关大捷的大体上的事情梗概。还有很多的小战斗,我就不说了,那些真的是太多了,不查资料想不明白的。纯凭记忆,可能会有出入。但总体上不会有错。具体以参战人员回忆录为准。


user avatar   xie-sh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找到一份资料,仅供参考:

平型关之战,到底毙伤了多少日军,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数字)和一千(近期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等使用数字)之分,从当时日军投入战斗的属于后勤部队来看,一万和三千都不大可能,属于战时为了鼓舞士气而进行的战果宣传,据此,我认为中方比较可靠的数据是一千。但是,一千和六十,区别也太大了吧。

这中间,我知道不少网友大作考证,兄弟对此无法评判,于是抱着兴趣进行了一番查找,决定根据自己找到的资料看看日本人怎样说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看到一份资料《终戦记念日特集》,日方资料写道:“八路军は日本军を5キロメートルの峡谷に包囲し、格闘に持ち込み、一日足らずで决着をつけ、日本军をのした。”(八路军在五公里的峡谷里将日军团团包围,不断攻击,经过不到一天的恶战,日军全军覆没),如果五公里的战场上只有六十个日本兵,那就要差不多一百米一个了,稍微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也明白,这个仗怎么能打呢?“百輌前后に上る自动车・;辎重车の黒こげの残骸が残っていた旨の救援に向かった第五师団步兵第四十二连队将兵の证言がある”(第五十团四十二联队救援的官兵证实,可以看到约百辆被烧黑的汽车和辎重车),如果是这样,就算一辆车一个人,日军也不可能只有60人,何况,驾驶车辆的和押运的还应该是不同的部队吧?

战斗中日军突围的部队似乎不少,日军突围人员形容“红军”(就是八路军)作战与国民党军不同,他们子弹不多,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打出三枪就冲锋。因此与日军很快进入白刃战,八路军使用的白刃战武器除了刺刀,还有“青龙刀”等冷兵器。

日本人自己的说法:“この攻击によって、1000人を超える日本军を壊灭させ、多くの军事物资を手に入れたが、これは《平型关大捷》とよばれる、中国抗戦以来の大捷(大胜利)であった。”(这次攻击中,毙伤日军1000人以上部队,很多军用物资被缴获,中国抗战以来的大胜利,称为《平型关大捷》)这个资料的珍贵之处是它没有使用中国方面的数字,而单纯使用日军自己的数据。

那么,这个数据也可能不是专业人员的资料,而我记得还看到过更详细的资料,其中说明日军在平型关战死的最高军官是中佐,而且一下就打死了两个,第二十旅团的新庄中佐和第二十一联队的桥本中佐。按照这样的说法,中佐,就是中校,在日军中指挥五百部队的大队长军衔只是少佐(少校),中佐属于中高级军官。一下打死两个,如果日军投入部队只有60人,那应该就不是辎重部队,而是贵宾部队了。

经过继续查找,在日文资料中,发现了两本很有价值的材料,《第二十一联队战史》和原每日新闻随军记者益川的《大陆舞台上的中日死战》,前者日本各大图书馆都可以借到,后者在《丸》杂志上曾经连载,有兴趣的朋友很容易查到。其第三部分,对平型关之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日军勾勒出的平型关之战,终于显露出了比较清晰的形象,令人惊讶的是,它提到的战场状况,居然有很多是中国史料中所根本没有提到的,平型关之战可能和我们传统的看法不同,在八路军的伏击圈中,它有两个战场!

从中文史料看,日军在平型关之战中的状况,是一个典型的口袋之战,也就是日军钻进中国军队布置的口袋阵,然后被全部歼灭。但是日本方面的记载,这个口袋却是有两个进口的!平型关之战,实际发生的地点并不在平型关,而在平型关以东的关沟峡谷。

以下资料全部根据日方史料:益川的文章中对这一战一开头就交待“平型关是北支山岳地带山西北部的阀门”,“曲折的隘路两侧是十米-三十米高的陡崖”,“昭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午前,雨中,两件大惨事在这里发生了”

一次战斗,为什么会发生“两件大惨事”呢?原来,进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六千余”部队伏击圈的日军,是从两个入口来的,分属两个部队!这两个敌军部队,一个是从平型关返回灵邱的第六兵站汽车队搭载日军换防部队一部,属于第二十一旅团(指挥官三浦敏事少将),共计八十辆汽车,从西向东进入八路军伏击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新庄中佐,日军资料中没有记录它的人数,但是从后面记录的伤亡来看,这支部队比对向而来的大行李部队要多得多,有的网友考证日军旅团长三浦少将和从前线归来的慰问团也在其中,这一点我所见到的日方资料没有记载,存疑;第二个是携带大批弹药,衣物,粮食等物资从灵邱向平型关前线支援的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指挥官浜田大佐)辎重部队。

这支第二十一联队的辎重部队包括以下单位 –

1.大行李,这个需要解释一下,有人认为这是对于辎重队的统称,询问此地的日军老兵,说大行李是一个独立单位,相当于兵站(旅团才有兵站,联队只有大行李),编制约百人,主要是后勤文职人员。此处大行李部随同向前移动并非表示他们是运输队,而是表明部队的指挥机关在前移,大行李没有自卫能力,因此和运输队一起走,可以得到掩护,没想到一同进入了死地。

2.运输队,共计运输兵七十余,担任掩护的轻重机枪兵十五,运输兵要控制车辆,每车一人,因此自卫能力较弱。3.为了加强自卫能力,派遣的高桥骑兵小队(高桥义夫第三骑兵小队),编制六十人。4.担任指挥的指挥官第五师团情报参谋桥本顺正中佐,他率一辆运兵汽车(特别点名是运兵车)担任指挥,他不但是这支队伍的指挥,还有到前线执行联络的使命。从点名他带的是运兵车看,估计车里有他的卫士,司机,副官等,总共约十人。这支部队的日军总兵力约为二百五十--二百六十人。

两路日军同时进入八路军伏击圈,十一点,东路日军在雨后湿滑的小道上行动不便,大车无法行走,日军纷纷下马推车,这时,八路军发动猛烈袭击,按照益川记载,两路日军虽然同时进入包围圈,但是并没能回合,八路军此时发动攻击,估计也有避免两路日军合流,增大抵抗力的想法。八路军的伏击圈长达五公里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不是一个战场的面积,而是分离的两个战场,否则以六千人设伏如此广大的战场,显然成为没有底的漏勺

《大陆舞台上的中日死战》中这样描述:“林彪的部队在通路两侧的山崖上等待埋伏,攻击发起后手榴弹步枪齐发,无武装但多乘马的大行李首先遭到痛击全部溃灭。桥本参谋,高桥少尉等指挥卫队奋力迎战,结果全员战死。”日军对这支部队的记录是“全员战死”,还记录八路军冲下山地,将日军所携带的物资抢夺一空,包括日军战死者的手表,钢笔等都被作为战利品缴获。部分当时未死日军拼命抵抗,遭到八路军的惨杀,有的被和车辆一起烧成黑炭。

同时,另一个方向上第二十一旅团的汽车队,遭到了同样的打击,按照日方的记载 ---“在八路军伏击圈的西端,遭到预设的伏击,指挥官新庄中佐以下约二百人战死,车辆焚毁”。由于日军未能全部进入伏击圈,所以一部分日军撤出了战斗,向后退却,随后立即投入反击,试图打开缺口,救出被围的战友(按照网友的说法,是战斗开始后立即突围成功的三浦少将亲自指挥反扑)。经过“奋战”,终于打开了包围圈,掩护日军未死人员撤离。

根据这一战情况分析,日军自己承认战死者200人,当时战争死亡率与战伤率为1:3,考虑到日军遭到突袭,死亡人数应该比较高,这个比率可能改为1:2更趋合理。因此,即便这战死的200人日军包括了解围部队的阵亡人员,这一路日军的伤亡也将达到六百人以上。桥本部队不计算负伤人数,因为它是全部被击毙,没有伤员。这个人数尚不包括日军部队中约三百名朝鲜藉民工的伤亡。仅这两路日军的伤亡,就已经超过了八百五十人。

同期,日军第四十二联队等三路部队曾全力突击,试图挽救两支日军,但是由于遭到八路军杨成武部独立团等部队的阻击,未能前进,直到第二天才接近关沟阵地,他们的作用除了收尸,并未能救出日军部队。真正对日军被围人员起到援助作用的只有二十一旅团未被包围的部队(这个部队中据网友分析有三浦旅团长的直属精锐约二百名精兵,战斗力远在其他部队之上,假如这是真的,加上距离近,被围人员可以里应外合,大约可以解释它为何能够取得其他部队无法取得的战果)。按照当时日军援救战友的作战士气和未能成功的结果,日军在这三路援助中每路遭到数十人的伤亡应该不会离谱。

由此可见,单单看不完整的日军史料,也可以得出日军在平型关伤亡千人或更多的结果,损失部队番号从日军的资料中也可得到一定的证实。当然,能够证明的日军伤亡大约在八百五十至九百之间,其中没有计算日军增援部队的伤亡,以及日军中朝鲜籍非战斗人员的伤亡,因此,个人以为平型关之战日军损失过千,并非虚构。而日军只损失六十人的记录,无疑是把高桥骑兵第三小队当成了日军的全部。仅仅日方明确承认的新庄部队死亡人数就达到了二百。

日军自己也承认,当时为了提高士气,大量的压制了消极的作战报道,兄弟手中,就有两本《不许可写真集》,里面都是日军新闻审查机关扣押的有关照片,连日军伤兵都不能拍摄。对于一些失利的消息,也尽量进行美化的宣传,以缩小其影响,这是任何一支军队在战争中都进行的正常做法。日军的真实损失,要到战后才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计算。也许这就是造成一些朋友对平型关日军损失计算偏低的原因吧。


user avatar   shi-yi-lang-54-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user avatar   a-duan-re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哈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佘太君。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女真人和原辽东军为主的重甲步兵(包括各种工程兵,像推盾车的)、重甲骑兵。

以蒙古人为主的冷兵器轻骑兵。

以三顺王(孔、尚、耿)军队、佟氏武装为主的汉军重炮兵。

以原辽东军火器兵为主的火器营。

全员重甲,全员骑马机动。

1、后金军的甲胄、装束、武器,与大明辽东军基本一样,这个之前我科普过,这里不再赘述。

后金、清军在关外推行剃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战场识别。不然两边打起来,都不知道该砍谁。

2、明军的红衣炮是找葡萄牙人代工的,后金(清)军的红衣炮,才是国产的。后金的铸炮技术,原胜于同时期的明军。

明军的红衣炮,都是从澳门运过来的,后金第一次入关的时候,葡萄牙人将红衣炮运到涿州,发现了后金骑兵,葡萄牙人死活不往前走了。这时,被崇祯打为阉党的冯铨主动出资,招募家丁、乡勇,这才把这些炮运到了北京。

明军装备的红衣炮少得可怜,松锦大战中,十几万明军装备的红衣炮不足二十门,而同时期清军一年就可以造六十门。

下面为松锦大战之后,清军缴获的明军火器。

松山之战,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之战,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之战,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

杏山之战,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清军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其中红衣炮仅15门,佛郎机也只有百余门,其他大多数火炮都质量低劣,不堪使用。

说说后金将红衣炮国产化的过程。

孔有德投降,他在登州跟着孙元化打过工,孙元化是火炮专家,所以孔有德的几个部下,像王天相与金世祥也学习了不少火炮知识,对原理、架构都很精通,结构制造就没有问题。

然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作工艺。当时后金军中有一名汉族工匠刘汉,他精通冶铁技术,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铁炮接近钢炮的水准,质量已超越欧洲同时期水平。

崇祯四年,后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红夷炮,因满人对“夷”犯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相较明朝的红夷炮,后金版的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炮军”,满语为乌真超哈,汉旗军都统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重炮兵。

3、入关初期的清军,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是吴三桂辽东军(4万,打完李自成后约2万)+三顺王辽东军(1万)+佟氏兄弟手下零散投降的辽东军(1万)+祖大寿系辽东军(1万)+建州女真本部(2万)+努尔哈赤、皇太极掳掠的东北索伦诸部壮丁(1万)+漠南蒙古军(3万)。

以上人数为估算值,但误差不会太大,合计约11万人,原辽东军占了约半数,这就是入关前后清军的全部家当。

入关后,姜瓖的宣大军8万、河南地主武装约10万、南明江北四镇23万、左梦庚部(左良玉之子)约8万,先后投降清军。

这才让清军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而后期抵抗清军的,湖南何腾蛟,主力为原李自成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东南郑成功,主力为原海盗集团;西南孙可望、李定国,主力为原张献忠的大西军。

基本就这么个情况。


说明一下。

辽东军所谓的“军事地主制度”,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即军籍即户籍,平常当地主,打仗的时候每户抽丁上阵,打仗→抢人、抢地盘→分地、种地。

努尔哈赤把这一套学来,搞出了八旗。

在清军入关前,关外最大的三股地主势力,即为吴襄系(辽西走廊南侧)、毛文龙系(辽宁半岛沿海)和祖大寿系(辽西走廊北侧)。在清军入关时,这三大系都给清军打工了,你说这得分多少地。

有很多朋友会说,人家毛文龙就占着个皮岛,怎么成地主了?

其实呢,在毛文龙死之前,东江所控制的地域甚至要大于明军在关外控制的地盘,请看下图:

图中深红色部分,即为毛文龙屯过田的地方。

所以,满洲不等于女真,八旗更不等于女真,它是一种满、蒙、汉相结合的军事贵族团体。

八旗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军+爱新觉罗宗室+北方来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漠南蒙古。

上文所谓“祖大寿系”,并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简单列一下辽东军投降后金军的情况。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东北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诸部,也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克萨原住民,达斡尔族博穆博果尔叛逃,皇太极北伐,一次性抢回来近5000人;

尼布楚原住民,茂明安蒙古人,一千余户南下,加入后金;

索尼的赫舍里氏、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等等,之前都不是建州女真,都是从北边过来的。

真正的建州女真,能凑出一万壮丁,就顶天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man-tian-you-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担心诸葛没这么多粮,其实并不难解决。

首先蜀汉账面人口虽然只有百万左右,但实际上诸葛亮主政时期四处搞基建,每隔两三年出兵数万北伐,动不动就是从山区开凿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至于织造蜀锦、开矿、炼铁等在当时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想象一百万人口能够支持这样的劳役强度。

别的不说光是越过数百里山路向陇西、渭南运送五万人以上军事物资,包括生产、运输、设施维护等等大宗项目所需动员的人力,保守估计也得是二三十万人脱离生产,尤其是第五次北伐,都在人家家门口屯上田了。

诸葛亮南征北伐的这区区十年,南征一次,北伐五次,还要大力开展生产建设,要动员这么大规模脱产人口,绝不是一个区区百万人口的小国所能承受。

所以我认为应该还有很庞大的“隐性人口”也被纳入了组织体系:

首先自然是各本地士族豪右控制的人口,表面上不属于国家管辖,但徭役赋税分摊到这些大家族大地主后,国家势必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其次是南中诸夷,诸葛亮南征取得胜利后,大量人力物力被蜀汉利用,甚至借此编组了一些军队。

再次陇西羌、氐等族,在蜀汉夺取阴平、武都之后与这些部落建立了更稳定的联系,也能获取相当可观的人力补充。

此外,蜀汉原有统治区内,本就有一些蛮族部落存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一些少数民族军队损耗,可以作为佐证。

因此,蜀汉的实际控制人口可能是户籍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只要不作死把大量新增人口拉去集中在一处,完全有可能就近解决粮食供给。同时把这些人打散纳入原有的屯田体系中来,以军法治之,还愁你们敢不自己种地?怎么,我大汉将士的刀不利乎?


如果真如题设一般天降百万大学生,估计丞相要笑死:大不了停上三五年不去北伐了,先把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人力组织去屯田,把汉中填得满满的。。

什么,你们都是高材生,所以不去?不好意思,大汉帝国不养闲人,一年内不能自力更生的,全部绳之以法。既然给你好好的土地,你不肯耕作。那我大西南有得是山区、矿藏、盐井等着你来开发,那些栈道、山间小路可是经常要派人维护的,实在不行,交给南蛮好好“教育一下”,说不定你们还能织蜀锦去创收。。

啥?你说你知道未来?——丞相表示,能打出去才有未来,老夫现在需要的是兵、是农民、是工匠,能提供生产力和战斗力才是大汉帝国的栋梁之材。

至于你们所谓的管理、文化,不好意思,老夫自己就是管理大师、文化宗匠。老夫麾下僚属,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的管理人才?还用你们这些顶多管过几个学生干部的所谓学生会主席教?

你们说的那些“先进理论”老夫更不感兴趣,也没那火星时间攀几千年科技树!老夫就问一点,你能给我把连弩改进成那个所谓的机枪不?就算你们说的蒸汽铁牛造出来了,又怎么开出祁山、走向长安?你说能?那好,赶紧去冶铁、炼钢、铺铁轨!

你们不是说老夫寿止五十四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啊!

还不快干活?等兴复了汉室,再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也不迟。。。


user avatar   a-feng-34-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乎为零

出现死鱼的位置是青森县八户海,位置就是轻津海峡下面的小洼洼那里。(红箭头处)

而福岛废水离他还远呢。(蓝箭头处)

这种内海出现大量死鱼大概率是水体污染。

至于赤潮的话那肯定不是,这几天都冻成狗了。气象条件不符合赤潮爆发的条件。




  

相关话题

  假如二战中纳粹获胜,世界版图会怎样? 
  中国和日本哪个国家更宜居? 
  如何看待德军吧大吧主声称德国并不想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外国军队的制服是不是只能被历史军事类博物馆持有和展览? 
  如何评价北周文帝宇文泰? 
  日本应该算是帝国还是什么? 
  二战时期唯一伪军数量超过入侵者的就是中国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西汉费尽艰辛废除的分封制,为何经历了三国后,西晋又再度启用? 
  如何看待网络女权宣扬的“五帝为女性”的说法? 
  如何看待网易云音乐上架日本二战时期军国主义军曲? 

前一个讨论
乌克兰总统宣布与俄罗斯断交,两国断交意味着什么?都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下一个讨论
很多奴隶会极力帮奴隶主说话,为啥?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