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时正好写过关于小津的论文,当时看了一些有关小津的研究,不过还记得的不太全面。且从小津电影的一些特点入手,抛砖引玉吧,这个问题最好有哪位电影史大神给解答一下。
小津似乎被称作最为“日本”的电影导演,《东京物语》也经常出现在影史十佳或者其他榜单当中,影响力可见一斑。著名电影学者David Bordwell最喜欢的导演就是小津,称他是完美的电影导演。
- 编剧
小津的电影大多是关于家庭琐事,父子女间的关系啊,女儿出嫁啊之类的,情节简单,看上去没有较大的情绪起伏和戏剧冲突。对白简单凝练,都是生活当中的大白话。这点和传统叙事电影中以情节推动发展(plot-driven film)的电影有很大不同,小津的电影不以情节作为电影的推动力,情节或者是戏剧冲突被弱化,这也是导致许多人抱怨小津电影没意思的主要原因。
- 摄影
小津最著名的就是低机位,固定机位,还有空镜头(pillow shot)的使用。尤其是低机位,模拟日本人跪坐在地板上的高度为视角,也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符号。
这是《秋日和》当中的几个截图,机位基本都一样。
再就是空镜头,这个主要出现在连接场次之间的过渡镜头,通常会有景物或者空房间或者外景的空镜头作为转场
《东京物语》
《秋刀鱼之味》
《晚春》
小津的镜头很少有运动,大多是固定的,偶尔在拍摄人物在外景走路的时候会有横移。
另外电影转入新一个场景的时候通常会让空间先于人物出现,即通常是人物从画外走入画内,营造十足的空间感。
- 表演
小津喜欢用固定的演员,如原节子、笠智众 等人。初看小津电影的时候觉得他们表演都十分僵硬,一颦一笑几乎完全一样,无论男女,如木偶一般,完全剥夺了演员自己的发挥。不过当你看进去了,习惯了之后,也就觉得这样的表演方式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僵硬感也会逐渐消失。
- 剪接
小津的镜头和镜头都是最简单的,直接衔接的,没有什么溶镜啊,黑屏啊,或者其他剪辑方式。所以剪辑对他来说并不是“电影的二度创作”,这点和许多大导演都不一样。很多导演都是拍了n多素材,各个角度,各个表演方式,然后全部拿到剪辑室然后慢慢剪。小津的电影基本上拍完了也就知道最后成片是什么样了。
小津电影的风格如此强烈,以至于风格本身可以凌驾于叙事本身之上,成为表意的主要方式,而这些电影技法的运用也逐渐成为带有象征性意味的表意符号。Paul Shrader有本书是写小津、布列松还有德莱叶的,说他们三个电影都有一种transcendental style,我也不知道怎么翻,类似是一种超验的,神圣之意,大道无形的禅味吧。这可能是除了带有小津标签的电影技法意外,他对世界电影影响最大的东西吧。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小津曾说电影是戏剧而不是意外事故。对于他来说,电影中的凶杀、暴力等等带有很强刺激的戏剧化元素都是“意外事故”,是现实生活中不常见到的,可能是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的,真正的生活是每天的吃喝拉撒,人的生老病死组成的,是我们看似无聊的日常点滴,这才是他所拍电影的最重要的元素。
推荐Donald Richie写的《小津》以及David Bordwell的《ozu and the poetics of cinema》(小津和电影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