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优点,整部片子还是值一看的,战斗场面和大场面都不缺。感人的场景很多。长城,总攻冲锋,杨根思和冰雕战士几段都绷不住了。
火车外的战士把棉衣脱下来塞给开赴前线的战友的场景表现出来了,这一点很不错。
缺点
1,要素过多,什么都想往里塞,导致剧情有些杂乱。既然这是一部定位小人物的战争片,其实那些大人物能裁就可以裁掉。看这部电影的人真不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吗?就算不知道也没啥影响。
2.煽情和说教的内容偏多,有些内容有些刻意,喜不喜欢就见仁见智了。个人更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感动,喜欢用剧情和画面打动人,而不是通过不符合人物设计的台词和大量旁白。
3.特效让人有些失望,尤其是爆炸让人感觉不真实。真实的炸弹和手榴弹没那么多火,但影片效果却个个都像燃烧弹。即使是IMAX版,音效还是弱了一点,不够震撼,可以再加强一点。
4.不知道是不是香港导演的影响,有些战斗场景明显夸张了,有点神剧味,反而让人缺乏代入感。真实的长津湖战斗远比电影中所表现的要悲壮。
ps1:如果第2部水门桥真的有,那结尾可以留个悬念,根本没必要交代的那么完整。
PS2:这估计是少有的女生观影比男生多的战争片
PS3:以后真的不希望抗美援朝的题材非要先论证一通战争为什么该打,不管是谁,侵犯老子的利益该揍就得揍,打你没商量,婆婆妈妈显得英雄气短
经过网友提醒,部分描述可能有剧透!不过不影响观影!
我的姥爷,是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正因为此,第一时间我就去看了一下。
电影对当时的细节复原的很到位,比如在火车站,临时配发冬季棉服,甚至守备部队直接脱了身上的棉衣给到要入朝的部队,这些都是史实;记得姥爷所在的部队是当时的第九兵团27军,本来是备战准备收复台湾的,结果从华东地区紧急调到东北,随时准备入朝,但是当时27军配发的是薄冬衣,甚至我姥爷所在的连队还穿的是秋装,只是多套了几层而已,姥爷的原话是:“穿着那些衣服,在站台边休息等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冻的浑身哆嗦了”可是战况紧急,根本来不及换装,幸亏当地驻防部队打开仓库给他们换了厚冬装,可是数量不足,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我姥爷当时抖了个机灵,领了大号棉服,原来的秋装没有上交,接着穿在里边,用他的话说整个人就跟缠着棉布的土豆一样,腿都打不了弯;当时在朝鲜零下40度的环境里,志愿军所拥有的冬装防护都无济于事,据姥爷说,在那深山里迎着风雪急行军,经常有前边的人走着走着,耳朵被树枝刮了一下,竟然掉了而不知道,后边的人再捡起来;没办法只能用所有能用的东西把身体每一寸能裹起来的地方包紧,即便这样,却也不能抵挡酷寒,依然很多人在进行潜伏的时候,再也没有站起来,成了长津湖永远的冰雕丰碑,以至于美军见到也会敬礼,他们无法理解对手的坚韧和信仰,但是他们尊敬这支无畏的队伍!
还有一个细节是吃饭。
电影里的志愿军战士不仅仅没有御寒的衣物,甚至吃饭也是大问题,没有补给,大部分时候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在战斗,以至于在突击进入美军的哨所,即便冒着被炮弹轰击的危险,也要带走桌上的美军压缩干粮和巧克力,而这样的画面冲击和对比有很多次;描写到第七穿插连在长津湖深山里潜伏的时候,用一些细节描述了当时的志愿军的口粮补给有多无助,情节对比简单明了,美军在感恩节的时候,虽然也冒着朝鲜的严寒,可是在营地内却吃着可口热乎的火鸡,喝着咖啡,反观志愿军,每人身上仅有的口粮就是几个冻的如石头一般的烤土豆,可即便是土豆,配给也不足,甚至需要每个人把为数不多的土豆分出几个给到伤员,冻的坚硬的土豆,吃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伍万里没经验,一口下去反而被土豆崩掉了牙齿,后来被老兵教着先放在腋下,靠着仅存的身体温度逐步去软化土豆,在慢慢去啃,我记得姥爷跟我说过,因为是急行军,口粮带的不多,还没走到长津湖的时候,身上的炒面就吃完了,志愿军的铁路运输每天被美军飞机轰炸,根本没有什么后勤补给了,路过朝鲜的村庄的时候,里边的老百姓都被美国人和韩国人杀光了,荒废的村庄里,残存着一些美军看不上的“牲口食物“,美军可是不屑于吃这些的,但是对志愿军说来,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有什么就吃什么,冻的很硬的玉米棒子,烤熟的土豆,甚至是瓦罐里的草药都被带走了,当时就一个念头,按时赶到指定区域,不让美国人跑掉,现在想想姥爷的话,在看电影里还原的镜头,冰天雪地里,一帮饿着肚子的人去找吃着火鸡烤着火的人拼命,也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才能做到吧。
再就是美军火力的细节。
我当时问姥爷,打起来美国人的飞机大炮那么厉害,那你不怕吗?姥爷愣了一下说:“去的时候不怕,毕竟淮海战场也见识过美式装备,觉得也就那样,真对上正儿八经的美国人的火力的时候,还是怕了,可是怕也不能退,要是被美国人的大炮吓跑了,可真就丢了中国人的脸了!”等了一会,姥爷又说:“但是怕也得打,毛主席说了,他们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啊,我们冒着冲上去的时候,美国人也是乖乖跪下投降,这让我们觉得,这世界上没什么是咱们军队冲不垮的!”电影里对美军火力的描述,十分到位,海陆空一体的火力准备,随叫随到的空中支援,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爆炸和冲击,真的不敢想象,在那种钢铁的爆炸里,我姥爷一辈人是怎么敢跟世界装备最先进的美国军队硬碰硬,而且还获得胜利了!
美军的火力到底有多强大呢?从影片开始一直到片尾,舰炮/榴弹炮/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重机枪扫射都无时无刻都充斥着屏幕,轰炸过后,运兵专列所在的峡谷成了一片焦土,大炮轰击一直不断,甚至战斗机的机枪可以为了飞行员的赌博肆无忌惮的泼洒,而地面潜伏的志愿军战士却无可奈何,而志愿军手里也就是几门炮弹精打细算才敢用的迫击炮,可见双方火力的差距,雷爹在打败北极熊团后查看缴获的美国榴弹炮,眼睛对着炮管说的那句“讲究”,却道不尽的心酸。
电影里很多的细节都与现实有关联,电影最后的时候,雷爹负伤后,嘴里喃喃的说着“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指导员在一边流泪点头,当时战争进程来看,每一具烈士遗体都带回国安葬不太现实,不过在后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在朝鲜半岛寻找志愿军的遗骸,也是指导员含泪的点头,告诉先烈,祖国会带你们回家!
整个电影170多分钟,随着镜头的移动,随着战事的发展,眼泪也无时无刻的在冲刷着眼眶,这都是些多么坚韧的战士啊,我们所知的也就是他们说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但是这些可爱的人,在那么残酷的环境里,以血肉之躯硬抗联合国军强大的火力,在饥饿和寒冷里依然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身后的祖国和人民,都是为了家人和后代,能让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有时间和空间去喘息,而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不仅仅有不惧艰险的第七穿插连,还有燃烧的邱少云,磐石一样的黄继光,奋不顾身的杨根思,正是他们的身躯抵挡住了帝国主义的入侵,正是他们的信仰掰断了帝国主义伸向新中国的獠牙;新中国从上至下,皆有坚韧的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从毛岸英到普普通通的百姓,都义无反顾的冲向战场,很多人没有回来,没有机会见证祖国的发展,这才是最大的遗憾!我的姥爷是万万个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之一,有幸能在抗美援朝之后回到祖国,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直到老人逝世,也一直说的是为国流血牺牲也没遗憾。
透过电影细节可见,制片方走访了很多军史学者,甚至健在的志愿军老兵,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战争场面的搭建,足以看出制片方的用心,另外从演员阵容和发挥来看,丝毫没有出戏,吴京、胡军、朱亚文、李晨等人等演技自不必说,易洋千玺对一个志愿军新战士的成长刻画的十分到位,在我看来,这不单单是一部描写长津湖战役的电影,更像是描写新中国成立后抵御外来入侵的一部史诗;如果说《上甘岭》带给我们的是民族气节与精神,那么《长津湖》告诉我们的就是,什么是战争的惨烈,谁又去背负着战争的惨烈,让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而我们也没让先辈失望,当今盛世,如您所愿!
最后,说点我姥爷的事。
我的姥爷,是长津湖血战后幸存的老兵,在他晚年,经常被我们缠着讲述在朝鲜参战的经历,特别是长津湖的战斗,我们一众小辈听得时而心潮澎湃,时而伤感,总觉得他们都是英雄,可他总是轻轻地摇头;每每电视播放《上甘岭》的时候,他总说,把长津湖也拍出来吧,慢慢都被人忘了,然而直到姥爷过世,也没等到。
现在,《长津湖》终于快上映了,我第一时间预约了首映,我想带我姥爷去看。
我是带着姥爷的照片走进的放映厅,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结束后,姥爷的照片被我捏皱了,我轻轻的擦去照片上的水渍,虽然已经分不出来是汗水还是泪水了。整个电影带给我的视觉震撼很强烈,但是依然比不过看完之后内心的波澜。
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的就是,我那慈眉善目的姥爷,70多年前竟然在那个天寒地冻的异国,与美国军队浴血拼杀,用血肉生生扛住了美军的狂轰滥炸,差点将美国的王牌部队全歼,以往只是听闻,看完电影后,我回想总是缠着姥爷描述这场血战,是不是太残忍了,让这位老者去回忆那场惨烈,电影里严寒之下的积雪,美军强大火力之后的爆炸与鲜血,再现了真实的长津湖之战是多么的恐怖,钢与火的炼狱,冰与血之歌!
《长津湖》这个电影,从屏幕亮起的那一刻,我的心就提了起来,我有些怕,我怕电影不是跟我姥爷讲述的一样,给不了我想看到的战争场景,如果是神剧,那损耗的就不仅仅是华夏儿女的期待,也损耗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但是同时我也怕整个电影完全拍出来长津湖血战的样子,我怕我接受不了那个残酷的战争画面,甚至无法直视先辈靠着血肉,在缺衣少吃的冰天雪地里拼命。
又抗拒又期待,又担心害怕,很复杂。
现在我看完了,我很想我的姥爷。
我永远都记得我姥爷说过的一段话。姥爷说:“谁想打仗啊,打完日本打反动派,好不容易打完了,能活下来的谁不想踏实回家种地啊,不过也没办法啊。”他又笑笑说:“不去行么,我们不去打仗,美国人可就打过来了,当时家里刚分了几亩地,都指着未来过好日子,不在挨饿受冻了,美国人不让我们踏实,那就得打,我们打了,也就省的后辈人在受罪了!”
我发现很多人搞错了点,我们是在评价电影怎么样,而不是评价朝鲜战争怎么样。
我说新版《三国》是垃圾,得到了一万个赞,没人骂我不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但一到了《XX湖》,很多人似乎就分不清了,谁说电影不好,谁就是抹黑朝鲜战争。
电影好不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剧本水平,台词水平,人物性格,服装道具,化妆水平,摄影技巧,构图水平,配音配乐,情节张力,故事节奏等。
那么这个电影怎么样呢?在一众小鲜肉当道的大环境下,该片是非常好的,有诚意,也值得去看。这个要说清楚。
硬伤也是存在的,很多人提到,故事的节奏有问题,在不关紧要的地方着墨太多,分散了注意力。有些台词也不太适合,看着偏尬。
暴露出的问题是什么呢?编剧在写故事的时候,写了一些跟主题无关的东西,设置的台词不好。导演在剪片子的时候,没有注重详略。
还有个问题,演员整体偏胖,很出戏。我们都学过《最可爱的人》,里面说到志愿军没东西吃,嚼一把炒面,吃一口雪,印象非常深刻。
但看电影的时候,那些军人明显营养过剩,有些演员已经胖到需要减肥的程度了,不像当年艰苦的战士。他们应该学学张国立《1942》,先饿几个月。
不仅如此,演员还全都红光满面,非常油腻,一点铮铮铁骨的感觉都没有。不像以性命相搏的志愿军战士,倒像是某些单位的局长。
其实这些很好处理,脸上多抹点灰,再把光线调暗点就行。不然你看上面几个人,感觉那日子比我们21世纪的打工人过得还好。
在立意上,不要过度煽情,现在的各种小品煽情煽得比你们狠,我已经有点恶心了。
要说拍得好的,排名第一是《战狼2》,剧本的完整性,人节奏进度,摄影技巧,配乐BGM,全都顶级水平。一定要说缺点嘛,我觉得色彩应该昏黄一点,带点朋克风,毕竟是重工业电影。
最后说一下,虽然都是讲战争,战狼其实是动作片,男猪脚是性质很陈真是一个类型的,他可以衣服一脱,上去给敌人一个左勾拳。但《XX湖》里的政委不能衣服一脱,上去跟美军左勾拳。
这不是双标,是影片的类型不一样。
电影还没有看。
说点爱国主义教育话题。
这不放假,带孩子参观某抗日纪念场所。
有几个塑像,有汉奸,有日军,有八路,有游击队。我分别介绍。
小孩问:为什么汉奸和日本鬼子穿的好、枪也好、还有望远镜,八路、游击队穿得破、背着刀,连望远镜也没有?
言下之意,小兔崽子不想当八路、干游击队;要当日本鬼子和汉奸。
咋整?
突然理解现在的抗日电视剧里开始帅哥靓女也是有必要的了。
现在小孩早就没有了过苦日子的记忆。继续宣传艰苦抗日,效果恐怕也成问题啊。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多生产歼20,多造一点航母,无人机,太空站。有事没事上来跟他齐射一波。
还是要用科技力量来武装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
既然答案被删除,那就再答一遍。
昨晚健完身我去看《长津湖》,一句话评价,拍的真是够差,浪费题材。
剧情:
(1)前五十分钟剧情,剪成5-8分钟足以,特别是火车授枪那段戏,没有作用,万里的心理转变,留两个点足以。太多对话为说而说,和后续剧情没有关系。没有塑造出轻松氛围紧张对比,反而让人情绪跑了。
剪辑拍摄:
(1)每次主客切换时,转场特别生硬,而且美军镜头都是一扫而过。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老外不好找,所以每次拍到美军,远镜头都是模糊的,再就是给背影。只有室内和特写能看清美国人长相。这样一次两次可以,从头到尾全是这样,就感觉太对付。
(2)大家早就发现,林导演拍室内拿手,拍室外不行,所以每次室外都是草草收场,然后转到室内打近身。问题是,战争片和动作片是不同的,全是近身导演和主演是舒服了,但观众始终不清楚,这仗是怎么打的,高明之处在哪。
(3)坦克那里,这不是《猎杀T34》的剧情嘛。
(4)长津湖一战的特点,是准备不足,是寒冷,但多数地方表现不出来。导演设计了一个对比画面,这个画面的效果完全是《小时代》水平。要表现有钱,可以让丫鬟说没见过秤砣,不能让大小姐说,“啊,我好有钱呀!”
特效:
(1)和《红海行动》差太远。
基本逻辑:
(1)室内手雷爆炸,还有冲锋枪打文件,不合逻辑。
(2)举钢板挡子弹,太扯。
(3)枪的后坐力,不能靠演员抖身子来模拟。
效果:
(1)演示地图时的动画箭头,飞行员的分屏对话,群体全屏特写,这些太出戏,全完是偷懒。感觉脚本没写好,拍完后发现素材不够,最后只能硬凑让观众明白。但电影的流畅性完全没有。
我的两位舅爷,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我们也是从小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但这电影拍的,没表现出可歌可泣,只感觉出想赚钱想疯了,谁敢说不好,就删谁。
早在2016年《血战钢锯岭》上映之际,就有国人感慨“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拍一部这个题材的好电影。”
9月25日,抱着给知友鉴定下是否值得看的心态,我去了《长津湖》的超前点映,影片结束,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长津湖》确实值得一看,和近几年被诟病的同类型片都不一样,诚意十足,没有刻意煽情,且毫无西方盛行的“反战”思想,是一部里程碑式不可多得的国产战争类佳作。
2021年,我们终于拥有了一部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战争史诗。
观影结束一腔热血无处宣泄,就从几个维度大致谈谈电影好了。
首先说说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剧情结构,以及影片节奏。
去年10月上映的《金刚川》,除了人海战术等问题以外,最被人诟病的就是节奏,拖沓沉闷缺乏紧迫感,全靠演员表演撑场子。
去年深受其害,所以到了长津湖,我看的时候就在掐表。
对,你们没看错,就是掐表。
长津湖的结构是非常工整的——影片全长180分钟左右,前25分钟,就用多线叙事的手法,高效率的科普了必要的历史背景,包括彼时我军的动态,美军的情况,以及中南海时局等等。此外,也交代了几位主角的身份和来历。
然后,电影就迅速进入主线剧情,丝毫不拖泥带水,志愿军背起行囊就上路了。
全片一路上共有两场紧张激烈的交战,第一场战斗结束后,给观众留了片刻喘息时间,而这时候,我看表,刚好是开场90分钟。
结构工整到这个程度,我都要怀疑剪辑师有强迫症了!当然,此种强迫症,作为观众十分受用,带来的观影体验是张弛有度的。
美军的轰炸机时刻盘旋在头顶,贯穿全片,巨大的阴影笼罩着志愿军,观众的心也跟着提起来。
这样如影随形的危险,起到了串联剧情的作用,让影片整体节奏十分紧凑,随时调动观众情绪,即使是刚才我提到的“片刻喘息”,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三个小时的片长,观众时刻神经紧绷,很难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漫长。
说完了结构节奏,再来讲长津湖的人物刻画。
(以下内容涉及少量剧透)
(以下内容涉及少量剧透)
(以下内容涉及少量剧透)
(别怪我没提醒了啊!!)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集体的胜利,而长津湖很好的强调了这一特点——每个角色都只是整体上的一颗螺丝钉而已,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却从不喧宾夺主。
群像戏是很多大导都容易栽跟头的地方,但长津湖的群像却丝毫没有让我失望。
不亏是塑造男性角色一绝的兰晓龙写剧本,再加上拍过霸王别姬的陈凯歌(这是真的不得不夸他了),和被称为“最会拍男人的导演”的林超贤执导,长津湖里每个角色寥寥几句台词,就生动勾勒出了性格特点。
张涵予演的宋时轮,两次问下属“最低温是多少”,战士们没拿到棉衣,他便跟着战士一起受冻,也不愿意穿棉衣,“不能让我的战士冻死在战场上。”
一个体察兵情的司令官形象仅靠几个镜头就立了起来,也为后面风雪飘摇的低气温下,长津湖一战的艰难和最后的结局做足了铺垫。
朱亚文演的指导员梅生,负伤退伍,娶了媳妇生了娃,却因为放不下战友们,重新回到军营。归队的他带了女儿的照片做念想,也携带着自己所有的奖章,因为“把这些东西留在家里,怕家人挂念我。”
打完艰苦激烈的一战后,他轻抚着女儿残破的相片哭了出来,同时也汲取到了继续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胡军演的雷睢生,被大家称为雷爹,一个幽默老大哥式的形象,全片很多笑点是围绕他设置的。我个人认为是塑造的最好最出彩,也是很关键的角色,但是说多了就过于剧透了,这里按下不表。
以及,我们的主角,千里万里兄弟俩。
虽然很多人提过了伍万里,但是我还是要来着重讲讲这个角色。
他是所有人眼中的新兵蛋子,甚至一开始还是个菜鸟,但却是全片极为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
知乎上曾经有个题主问“如果在抗战中被活捉,怎样才能像烈士一样不出卖战友?我觉得我意志不坚定,做不到?”
下面有一条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因为和日军对抗被枪杀的不是你的兄弟,在家里被日本人拖走强奸的不是你的老婆,被战争饥荒饿死的不是你的父母,被挑起在军刀刀尖上的不是你的孩子,所以你以为你做不到。
“最能让人共情的,永远是最贴近观众的角色。”
想要感同身受一场距离如今幸福年代几十年以前的战争,太不容易了。
于是编剧塑造了伍万里这个孩子。
伍万里,像是每一个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被国家保护的太好,距离战争很遥远,感受不到它的残酷,更没法和失去亲人与家园的愤怒共情。
他是距离观众最近的角色,甚至是从观众视角,带着我们走进了这场战争,逐渐揭开了战争的残酷,也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的本质。
伍万里一开始参军的目的很简单,无关家国情怀,无关民族仇恨,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
电影刚开始的他,草莽顽劣,稚气未脱,正处在叛逆的年纪,一个任性就尾随哥哥来到军营,甚至都没有告诉父母。
闪光弹猛的发射,万里会被吓得缩脖子;轰炸机来了要撤离,别人都在忙着带粮草物资,他却抓着一面之缘的漂亮姑娘送他的红围巾;第一次看到炸的焦黑的尸体被吓跑;不敢开枪,也不敢用刀子捅敌人。
活脱脱一个令人捧腹也着急的小孩儿。
可后来他经历了什么?
在军营里交的第一个同龄朋友,帮自己拿了红围巾的朋友,一起奔跑着逃过命的朋友,就在自己身旁咫尺被敌军飞机的炮火炸成了肉酱,全尸都没留下,一阵阵飞溅的碎肉和腾起的血雾就扑洒在万里稚嫩的脸上。
孩子气倔强不服输的目光里,第一次染上了深沉的愤怒与仇恨。
他摘下朋友颈间的挂坠,收了起来。
流泪之后,再遇美军,他敢对着敌人开枪了。
这就是成长。
19岁,正是在江边快乐玩耍的年纪,他本该如兄长所说,娶个媳妇,盖新房子过好日子。
可残酷的战争剥夺了这一切,也极大的加速了他的成长。
万里的成长,不仅仅是从害怕到无畏,从青涩新兵到勇猛小英雄的外在变化,而是从心理层面认识到志愿军战斗动机的过程:
从因为叛逆稀里糊涂的加入军队,直至认识到自己为何而战——为了家乡亲人,为了如画江山,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保卫自己刚刚成立的祖国。
至此,我们才得以真正完全共情了这句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八字口号: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伍万里带着观众,共同经历了这一场心理认知层面的残酷蜕变。
许多生动的细节诠释也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万里初次登场时贼头贼脑,站没站相坐没坐相,驼背岔腿,吊儿郎当的瞪着眼从刘海缝看人,活脱脱一个欠抽的野孩子。
他八岁时千里离家,再见时,万里带着一丝生疏,好奇的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自己已经快要认不出来的哥哥。
(今天二刷注意到千里一开始也没认出来他,11年没回家了,船夫喊了万里的名字,千里才吃惊的望向已经长这么大了的弟弟。哎,战争啊。)
他的成长有两个节点。
第一次便是上文提到的,鉴证同龄朋友的死亡。在哥哥面前,紧紧握着战友的遗物,除了不甘和愤怒,万里还表现出了一丝和年龄相符的恐惧,他不敢哭出声,只是颤抖着默默流泪,在哥哥的安抚下瑟缩着。
这次之后,他的眼神就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而在第一次遭遇战打完之后,军装都被染得深红的他,已经完全被战争碾压了,驯化了,磨平了最初的棱角和浑身的小刺。
“七连第677名战士,伍万里。”
他真正成为了一名志愿军。
伍万里这个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意向的映射——他的脸庞青涩稚嫩,却被撒上了鲜血,多像彼时刚刚诞生就为战争所蒙尘的中国。
他的蜕变,也是新生中国的破茧成蝶。
正应了全片提到过两次的那句话:
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被吃掉;
而从里面被啄开,没准是只鹰。
最后,再来说说片子里诸多细节上下的功夫,对片子整体观感发挥了很大作用。
首先是影片对历史上真实细节的描绘。
长津湖之战,志愿军遇到的是朝鲜五十年不遇的寒流,而七连所属的第九军团的衣服,都是路过的兄弟部队当场脱下来给他们的,或者从当地仓库拿的。
电影里七连埋伏的时候,口袋里装的都是冻硬的生土豆,饿了,便就着雪干啃生土豆吃。伍万里第一次啃冰土豆,牙都磕掉了一颗。
这些细节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电影里生动的体现出来了。
有趣的是,志愿军啃冰土豆的特写之后,镜头一切,紧接着就是美军军营欢度感恩节,大家一起热闹吃烤火鸡的镜头。
设置这个鲜明的对比,有两个直接目的:
一来体现美军条件的优越,衬托我军条件的恶劣;
二来,也狠狠地打脸了麦克阿瑟上将之前口若悬河的“感恩节之前就可以结束战斗,让战士们回家过节。”
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在军备差距巨大的情况下,让美军节节败退,屡屡失算。
这里加一句,因为看到有些人说长津湖弱化美军,把美军拍的很自负。
然而,历史事实是什么?
《PBS American Experience:the Battle of Chosin 2016》里面相当直白的说了:
麦克阿瑟对中国人的战斗力非常蔑视。
“他们是支农民军队,装备不是很好,没有值得一提的空军”,并说麦克阿瑟认为他最懂中国兵。
还有老兵回忆,麦克阿瑟副官亲口对他们说,“你们居然害怕一群中国洗衣工?”
下图是1950年11月28日麦克阿瑟拍的一封电报“home by Christmas” 圣诞节前就班师回朝。
美国人都认为麦克阿瑟是懂王,一些中国人却认为长津湖电影把美军拍得过于狂妄?
(此处更新: 找到了一篇文章:
美国人自己都说电影没有丑化美军了,只有一些精神美国人,天天说我们没把美军拍的英明神武。)
当时美军过得多滋润啊,花花公子就是军人最喜欢的刊物,二战时期很多美国官方性质的刊物,比如《YANK》《LIFE》,都是美女封面,还会送海报。
就是长津湖电影里,美军军营墙上贴的那种。
这个细节也挺符合史实的。
接着说。
在战术上,朝鲜战争中我们常用的是“三三制”的战术,士兵三人为单位,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个小组为一个班。战斗小组中,三个士兵各负责进攻、掩护和支援,士兵在前、组长在后。一个班的士兵呈三角形进攻、防御。
这一点在长津湖的遭遇战里也有多处体现,据我看应该是林超贤的手笔。
此外,这部电影也终于做到了为毛岸英正名——毛岸英隐姓埋名去了前线,化名“刘秘书”,最后在大家全员撤离司令部时,为了抢救重要地图,英勇牺牲。
不得不感叹一句,教员真的是满门烈士啊,影片里的那句“上了战场,就是英雄”便是岸英最好的墓志铭。
另外,长津湖的画面构图和运镜,也能看出来是导演和摄影颇费了些心思的。
电影开始不久,千里离家回营那一幕,相信很多人都记得。
一组正反打,把千里的离船,与镜头逐渐拉远的父母弟弟三口之家紧紧关联了起来。
画面前景和后景都是静止不动的船只,只有千里一个人处于中景,孤零零的在缓缓驶离的船尾站的笔直,好像被从这一派和谐的家乡美景里给“抽离”了出去,让看客也跟着体会到了浓厚的离愁别绪。
以及,此前很多观后感都提到过的,火车镜头。
部队刚登上火车赶赴朝鲜,万里淘气,被哥哥训话。他一气之下拉开车门,刹那间,壮丽的长城,山川和夕阳的美景充斥了整个画面,让观众也随着屏幕里的人为之一振。
家国情怀在这个镜头厉害的场景调度里被具象化到了极致。
江山如画,谁不愿意为了这样美丽的祖国拼死抗争呢。
千里让万里在车门口罚站一晚上。
这句台词的弦外之音很明白:
匆忙奔赴他乡保家卫国的战士啊,上路前,再好好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有个人不知当夸不当夸——陈凯歌。
三个导演在风格上融合衔接的非常好,而陈凯歌在长津湖里,也完全没出很多人料想中的问题,反而是贡献了一打美得不可方物的镜头。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经典镜头以外,还有油画质感强烈的水乡,蒸汽火车的江面倒影等等。
之前电影立项的时候我就说过,陈凯歌确实爱瞎改剧本,但只要不让他碰剧本,他对影像的功底其实是很可以的。
(看来这次编剧兰晓龙做到了保护自己的本子。)
陈凯歌的镜头表达很明确。
影片开头,兄弟俩家乡的几场戏,也许有些大场面爱好者会觉得有点多余,甚至认为亲情的刻画“婆婆妈妈的”。
然而这部分,从观众的代入感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莎士比亚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战争便具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如果没有影片开头江村渔火的安宁、秋叶斑斓的美好,来和后续战争的破坏做出对比,当下和平年代长大的观众是没法感同身受的。
这样的设置,正合适。
以上便是我的个人感受,关于影片结构,人物刻画和细节投入。
零散琐碎,感谢阅读。
要说哪里还可以更好,我认为就是结局了——影片结尾并没有交代七连的结局。
这就不得不让人推测,长津湖应该会有第二部。
之前隐约听说,因为长津湖战役很长,这部电影成片拍完有6个小时,但因为帧帧精良上乘,于是就分成了两部,各三小时左右。
这一消息,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真的。
无论是从制作的精良度还是从成本投入来看,长津湖第一部都已然成为中国影史的一块里程碑。
十分期待第二部的内容,也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更新一下:
刚刚得知,原来第二部已经和第一部一起拍好了。
《水门桥》
讲的是我军三炸水门桥的故事。
之前长津湖幕后特辑里,正是1:1的水门桥模型。
期待!
补充一下吧,这片子是有下半部分,上下两集,这只是第一部。
——————————@
昨晚看完了《长津湖》(提前点映),三个小时,一点都不觉得闷,第一个感觉就是特别硬,大硬菜,很多年没看过这么硬的战争场面,其中小村夜战,一看就是林超贤的手笔,三三制,小队分组,狙击手,炮排,冷兵器,手榴弹,坦克,轮番上阵,战争场面想拍的好,一定要层层递进,不是说两股人一见面打就完事了,先打什么,再打什么,怎么打,怎么打才好看,林导真是想明白了。
但战争场面只是《长津湖》优点之一,它最好看的是文戏,我们一直讲,谁是最可爱的人,讲了很多年,把它变成了一句口号,志愿军当然是最可爱的人,不可能不可爱,但到底怎么体现这种可爱,把这种可爱看得见摸得着的呈现给观众,这部电影拍的很好,一些文戏的处理,每个志愿军战士都很鲜活,甚至有趣,我会发现,其实观众最爱看的是这些,我们当然知道英雄就是英雄,拍英雄太简单了,配乐,口号,牺牲,但难得是,把英雄拍成我们身边的人。
抗美援朝我以前最大的感慨,是志愿军代表了那个时代一群最优秀的人,因为那个时代优秀的人都在部队,姜文以前说过,革命就是那个时代的摇滚,是那个时代最浪漫的事情,所有最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换个思路,可能就是你们学校跑步最快,你们班学习最好的,那个头脑最清楚的,那个坐在前排你暗恋的少年,那个最爱说笑话的开心果,甚至是你喜欢的电竞选手,UP主,作家,诗人,歌手,他们在那个时代,就是战士,指导员,炮兵,侦察兵,医护兵,这些人带着那个时代所有璀璨耀眼的人格,成为了战友,他们坐上一辆北上的火车,保家卫国,前往几千公里外,去面对那个时代地球上最强的军队。
没有比这更加壮怀激烈的事情。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诞生,你看见这个新生的国家,他的士兵,那一代年轻人,他们的面貌,他们的精神,你就知道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会走向哪里,不需要口号,因为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从五湖四海来,有人骑了十二个小时的自行车,有人乘着渔舟穿越大江,他们聚拢在一起,拿着枪,背着电台,跨过鸭绿江,在冰天雪地饥寒交迫之下还能嘲讽美国人的圣诞快乐,他们敢用步枪打美国人的飞机,敢面对美军的坦克军团留下一句轻描淡写的——‘别放他们过去’。
我想这一切都早已注定。
当零下四十多的低温,一颗照明弹飞向夜空,冲锋的号角响起,一切就已经注定。
当世界之林的晚宴开始,大门外咚咚的脚步,那个缺席了一百年的国家终于走了进来,长津湖,松骨峰,上甘岭,是他送给世界的三张名片,从那以后,所有人都会知道他的名字,而长桌尽头的那只鹰,也会明白这将是他一生真正的对手。
最后提一句吧,兰晓龙的戏里,只要有段奕宏,就永远不会让我失望。
他永远是那个老狐狸啊,老狐狸。
完
就我来说,我觉得这片子还行,挺好看的,热热闹闹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我看长津湖之前把功勋的李延年片断看了……
然后……就……
当年李敖回到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望着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他说了四个字:
大国气象。
我看完《长津湖》,最想发出的感慨,也是这四个字。
但也只是这四个字。
大题材、大投资、大场面、大导演,这应该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长津湖》的第一印象。
野心大,压力也大。《长津湖》这部电影背负了太多,且不说题材之重大严肃,单论影片的体量,就足以让全国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影院盼着它来救市,观众也想知道:
花了这么多钱,请了这么多人,最终拍出的电影,能有多么好看。
看完电影,我能告诉大家的是:
《长津湖》的确当得起一个“大”字。
钱没白花,战争戏的每一秒都能看见经费的燃烧,人也没白请,陈凯歌干了什么我能看见,徐克和林超贤下了哪些功夫我也能约略明白。
一言以蔽之,国产战争大片,这次是拍出模样了。当然,有惊喜,也有遗憾。
我这里先说一句,很多人看《长津湖》这样的电影,会先入为主地去挑剔,觉得它太过主旋律了,我也看到有人说它煽情有余而反思不足。
对于这样的看法,我是不认同的。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的战争片当然也反战,但别遇到战争片就只提反思。美国人拍越南战争,当然该反思,所以他们会拍出《现代启示录》和《野战排》那样的电影,但我们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还轮不到我们去做自我反思,现在是需要去歌颂英雄的时候,就应该大大方方地去拍出英雄的事迹。主旋律怎么了?这片如果不主旋律,那才是出问题了。
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电影必须拍,也值得看。看的是影片里的几个角色,也是现实中的千万位英雄,看的是电影里的故事,也是不可被忘却的历史。
然而,我们也得分清楚长津湖战役和《长津湖》这部电影,不能因为题材就对电影太宽容,反而,正是因为题材的严肃性,我们对电影的讨论才理应更加客观而严苛,有优点得说出来,有缺点也不能不提。
形式上,《长津湖》很像1962年的经典战争片《最长的一天》。那部电影也是由多位导演协作完成,拍的是诺曼底登陆的故事,同样是以小人物和大人物的视角穿插叙事,有残酷的战争场面,也有战士之间颇为轻松的插科打诨,片长上,两部电影也很接近,《长津湖》是176分钟,《最长的一天》则是178分钟。
这么拍战争大片,也确实比较稳妥,拍大人物与小人物混杂的群像,能照顾到战场的方方面面,也能避免武戏太多而忽略了文戏,塑造出几个让人深刻的角色,就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长津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我观影时一直在揣测三位导演的分工,陈凯歌文学底子厚,又很会调教演员的表演,文戏上,可能主要靠他和编剧兰晓龙来掌控;徐克想象力丰富,又对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足够精通,战斗戏的一些点子,多半是他来构想,比如那些特写和慢镜头,就像是他的手笔,具体到哪一场戏遇到了难题,八成也得靠他来出奇制胜;林超贤年纪轻一些,干的活儿或许也会重一些,这几年拍了很多大制作动作片的他,拍大场面玩大调度,有技巧也有经验。
如果说在这部《长津湖》里哪位导演的风格显得更加强烈一些,依我看,还得是林超贤。
《红海行动》里那种高密度、高真实感、高压迫力的战斗戏,在《长津湖》里重现了。
影片中的战斗戏,我最喜欢第一场。伍千里带领的七连护送发报机和译电员来到朝鲜战场,与美军狭路相逢,打了一场遭遇战。这场戏时间很长,视角很丰富,调度也相当复杂,因为是夜戏,对于导演来说,拍摄难度也更是成倍增加。但这场戏能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由远及近,从狙击手的远程攻击到近距离的肉搏战,从手榴弹的投掷到抢夺敌军坦克之后的坦克战,这场戏给残酷的战争做了足够真实的还原。
看完这场戏,我们明白了影片中这些战士要打的是怎样的一场仗,也真正和这些角色建立了内心上的联结。
然而,这场战斗并不属于长津湖战役,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如此精彩的一场戏,也只能算作是开胃菜。
这是优点,却也是缺点。
原因很简单,观众看电影,是会产生视觉疲劳的,一场精彩的动作戏,往往会消耗观众很多精力,惊心动魄之后,会感到满足,但也会感到疲惫。影片中的第一场大场面的战斗戏就拍得无可挑剔,当然值得称赞,但也会让观众在看到第二场第三场战斗戏时不再感到新鲜。
事实也是如此,影片176分钟的时长里,几场战斗戏占据了大量的篇幅,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观众肉眼可见,但到了影片的后半段,密度过高的战斗戏已经有些让观众疲于应对了,长时间的高速剪辑和大场面戏或许能让观众保持一个小时的目不转睛,但到了两个小时乃至三个小时,眼睛里看到的,就很难再进入心里了。
你可能会说,徐克和林超贤他们这些港片导演最擅长的不就是这些吗?徐克早年间和程小东拍《倩女幽魂》,一场王祖贤出浴的戏,就能用几百个镜头,观众不也是拍手叫好吗?
但是,凡事总得有个度,过犹不及四个字,或许是《长津湖》武戏最大的问题。
说来也是,林超贤一直以来其实就被人诟病拍戏容易过火,而徐克也是位更会做加法而不擅于做减法的导演,他们主控的武戏,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比较正常。
文戏方面,同样也是优缺点参半。
我很喜欢影片中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麦克阿瑟亮相的那场戏,镜头先顺着他脚来拍,由下至上仰着来拍他的脸,那股趾高气扬之感就全出来了,而他发表演讲时,背后是一张铺满银幕的星条旗,类似的镜头在1970年的美国电影《巴顿将军》里出现过,我们的导演似乎是在用这样的镜头语言表达:这些美军,和二战时的美军,是同一批人。
影片对于美军的刻画,也是值得赞赏的。我很担心电影把美军刻画成一无是处的饭桶或是无恶不作的魔鬼,如果那么拍,反而是对先烈的不尊重,把对手的强大与理性拍出来,反而更能衬托出我军英雄的伟大。
陈凯歌重视对“人”的塑造,这与兰晓龙一向的创作理念是相符的。于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249笔下的又一个七连,很少有人像兰晓龙这样善于塑造战争中的小人物群像,一个连里几个性格鲜明的士兵,被他写出了神采。从伍千里伍万里兄弟到雷公、余从戎、梅生,看完电影之后,观众都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和样子。有一个问题是,配角似乎比主角更加出彩,伍千里和伍万里这个角色是有些模式化的,严肃的哥哥配上叛逆的弟弟,观众看得太多了,年轻人叛逆是合理的,但观众未必愿意在这样的电影里看到那么多老套的情节,也就容易对角色产生一些质疑。
当然,演员们的表演都都不拉垮,动作演员出身的吴京演戏越来越细腻了,易烊千玺的角色虽然不是特别讨喜,但被他演得还算自然,眼神灵气十足,算是展现出了天赋,胡军朱亚文他们,也都把角色塑造得颇为成功。
但群像的设计,也不免会让影片在某些时候显得有些散乱。前半段影片围绕着七连来拍,视角是固定的,虽然加入了一些大人物的故事,但并不影响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七连的这些战士身上。然而,后半段到了真正要打响长津湖战役的时候,段奕宏饰演谈子为的戏份开始加重,或许也是因为段奕宏个人的气场太强,原本集中在伍千里伍万里兄弟身上的主线剧情,竟因此产生了一些双线叙事的味道,而欧豪在第三场大战斗中的出现也显得略有突兀。
影片后半段视角的突然增多让观众不知道该如何代入,大量的武戏也冲淡了文戏对观众的感染力,当你视觉开始疲劳的时候,你的心里防线往往也会变得更难被攻破。
不管是文戏的问题还是武戏的问题,导致的结果都是影片在后半段显得有些过于冗长,但冗长还不是最让人感到遗憾的,如此的时长,还让观众在结尾时有“戛然而止”之感,就实在是有些不应该了。
说到底,《长津湖》还可以拍得更好。
但我也明白,《长津湖》这样的电影,因为种种原因,太难拍了,它可能是这几年最不好拍的一部国产电影。
它能呈现出如今的样子,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以前的几次观影体验十分糟糕,因为事先看了一些影评,结果误信了他们的鬼话。所以《长津湖》我没有提前看影评,昨晚带着五岁的闺女去看了这部电影。也幸亏没看影评才决定带闺女去看这部电影。
观影是早就提上日程的,从开始定档9.30我就跟夫人商量好,中间也有过关于孩子过早接触战争的血腥画面的讨论。最终两个人做好了如果闺女出现对血腥场面的反感甚至是恐惧情绪的处理方案。很可惜,昨晚最终还是做了无用功。
电影的好坏自然无需我在这里多加点评,这种东西在我眼里,就是一锅大锅饭,总会有人喜欢,也会有人不喜欢。我无意加入这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闺女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他们为什么要打仗?”
我想起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也想起了刚刚看完的《长津湖》里的台词,我很认真地告诉闺女:“如果他们不打仗,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打仗了。”
闺女又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那他们是谁?”
他们是谁?志愿军战士啊。本想这样回答的我想了一下,我爷爷和我外公都是在朝鲜战场上下来的,于是我告诉闺女:“他们是我的爷爷,我的外公。”
又走了几步,闺女突然转身,朝着电影院的方向喊:“谢谢!谢谢你们!”
我想,这就是对这部电影,或者说这段历史,最好的评价吧。
目前大概率我记错一个事,我爷爷可能没有上朝鲜战场。
1951年,西南军区,任X长,估计我爷爷大概率在解放西藏,而不是朝鲜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