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那些所谓的超级中学牛在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是生源,超级中学可以把附近县市的优秀生源都吸引过来。

第二是师资,超级中学由于有巨额赞助费收入,可以从别的学校把最优秀的教师挖过来。

第三是氛围,由于有了一流的生源和师资,能够形成很强的竞争氛围。一些次级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毫不费力就达到了顶尖,往往就失去了进一步努力的动力。而在超级中学里,强中自有强中手,有天资的学生也难以懈怠。而且由于大量学生学有余力,在竞争氛围之外反而文化生活更活跃。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中等资质的孩子,培养出优秀的思维方式与高度自律的生活工作习惯,从而确保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这叫做教育;

把优秀孩子选拔集中到一起,通过高入学率,获得名声,建立良性循环,那叫产业;大中城市中上层家庭本身就优秀孩子的素质教育,与农村小城镇基层家庭刻苦孩子的衡水模式,路数差别并不一定很大。

把智商和道德均属劣质的孩子,培养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能心态平和地生活一辈子,这是良心,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默默无闻有意无意地为社会做出最伟大贡献。

中国社会数千年的绵延,核心机密在此。超级个p,牛什么牛?


user avatar   180939817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任何超级中学的重点班的本质就是养蛊,把几十个天赋过人的学生放到一起,任他们自相残杀。

有一部分人会胜出成为蛊王,带着自己酷烈的毒性进入社会。这种毒若用糖衣一包裹,摇身一变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还有一部分人会废掉,而他们换一个环境,有可能会成长得很好。

但是无论怎么样,因为生源质量,这样的班级的高考和竞赛成绩总是碾压性的。于是学校和老师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以此为招牌吸收更好的生源。

我虽然无缘躬逢当今衡水中学之盛,当年多少也领教了一二。如果说理科实验班是修罗道场的话,这里的众生则面目狰狞、魔幻扭曲。

初三那年,当父亲指着一张报纸,告诉我省城最好的的高中正向全省招生,我可以报考的时候,我好像听到心里有一蓬火砰的烧起来。

身为小镇做题家的我长大的地方是一个十八线县城,那里抬眼望去都是山,先是郁郁葱葱的绿山,再远处只是影影绰绰的青色了,小的时候我以为这就是世界的样子。

后来我发现并非如此,我的小县城原来偏处于世界一隅的某个角落,几乎等于不存在,我常常在地图上摸索,惊讶于竟然可以找到自己居住的小城。

真实的世界在新闻里,在电视里,在小说里,在历史里,那里人声鼎沸,灯火辉煌,而我是一个旁观者,身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好像久处黑暗的人面前突然开了一扇门,你可以想象我当时内心的激动,雄心勃勃投入复习的我像一支射出去的箭,眼神穿过身边的一切,空洞而殷切。

考上了,在全省的考生中名次还很靠前,县城的小圈子里迅速传开,大家都在议论,那个夏天似乎都是轰闹的。

我见到的第一个老师是物理老师D老师,当他抱着一叠试卷走进理科实验班选拔考试的考场的时候,他那张长长的马脸上带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这让我很不舒服,似乎感到被冒犯。

我们可以推测这种表情的含义——它是一种防御性的笑容,带有嘲讽和戏谑意味,似乎在强调自己作为一个选拔者的高高在上的地位。

后来当有学生对D老师非重点的母校表现出不屑时,他昂然道,“不要看不起师大,想当年咱们在师大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如果你要知道一个人内心的真相,就找他话中的否定词,否定词后面就是真相。

D老师很难把竞赛难度的题讲清楚,他似乎只在意两个物理最好的学生(一对双胞胎)的反应,觉得自己只是在为他们而讲,他忘了对这些人来说,可能讲不讲都一样。

当这两个本来就会的学生抢答时,D老师会变得异常兴奋,声音也变得高亢,陶醉于自己的巧妙讲解。

我的物理并不差,但我在物理课上常常会感到被羞辱。D老师喜欢盛赞那两个学生,同时对其他学生的智力表示轻蔑,然后自己获得一种优越感,好像自己与那两个天才有某种奇妙的关联,只有他们才是自己真正的学生,其他的庸才,只是他屈尊下顾的旁听者。

然而就讲课来说,D老师并不是最糟糕的。

化学Y老师生的鸠形鹄面,像志怪小说里的给阎王爷守门的夜叉。第一节化学课,Y老师夹着书庄重地走进来,头仰着仿佛在向上帝行注目礼。他像神父布道一样走上讲台,把书放下,讲了一大段不知所云的话,然后推荐学生看《道德经》。

然后他开始讲课,他讲课的方式是“念”,题目加答案,没有任何点拨,没有任何互动,所有学生在底下狂抄笔记,一节课下来抄得手酸臂麻。

班主任数学老师G老师生的白胖,是一个神情木讷、沉默寡言的人,但他偶尔朝你一看,眼神凌厉地吓人,也许因为肃杀之气过重,只三十出头,头顶已渐凋零了。

他为人过于严肃而缺乏转圜,有一次上课,G老师突然开始打嗝,那简直要了他的命,他简直不能相信这一切,尴尬而近乎乞怜地笑,又觉得不合适,笑容马上僵住,我觉得那一刻他完全崩溃了。后来G老师果然因为心脏病不再做班主任,由D老师代他。显然他也是某种教育的受害者。

英语老师S老师是一个中年妇人,看着下面的学生,她总是很畏闪,声音毫无底气,仿佛为自己出现在这个地方感到抱歉。这不难理解,毕竟这个班的学生都忙于竞赛,最终有大半的学生不会参加高考。

语文W老师则五短身材,相貌却还儒雅,显得是个当官的材料。他喜欢颇有感触地说起季羡林的某句话,对于矫情的作文也有特殊的癖好。班上有一个胖子,因为是军区领导的儿子的缘故,并不是考进来的。这个有虐待倾向的不学无术的胖子酷爱郭敬明,喜欢模仿郭敬明的文风写小说,把自己小说里的人命名为“王”、“后”,从而深受W老师的器重。

有虐待狂就有受虐狂:父母也都是大学老师的Z,本人写得一手辛辣幽默的好杂文,擅长足球、篮球。但他的脸上总有一种生无可恋的表情,他喜欢被胖子拖着打,同时眼神里闪烁着奇异的快感的光芒。

H来自省城周边的小县城,除了鹰钩鼻子太大以外长相还算端正,他为自己的美貌颠倒不已,打篮球运球的时候也仿佛身外有身,在鉴赏自己优美的身段,以至于他的运球总是原地打转,显得毫无目的。有一次他收到一个外班女生的情书,这让他非常苦恼。于是他去找 W老师,给他看女生的情书,哭丧着的脸充分表示着他苦恼的程度。W老师引用季羡林的话予以开导, H最终原宥了自己的美貌。

L是我的室友,来自本省一个贫困县,他身高足足有1米87,相貌俊美,面部线条好像古希腊的雕像,但他白皙的脖子上总有黑色的垢腻。当他躺在床上,两脚担在床外面,像远古的巨人在歇息。

他玩世不恭地笑,谈论存在主义,谈论加缪,谈论《西西弗的神话》,时而说话风趣。但有时他的眼里像有火,脖子梗着,喉结耸动,好像随时准备对轻侮进行强硬的反击。

有一次L和同学T产生肢体冲突,对方坚称L侮辱了自己的母亲,不停大喊,“你不能侮辱我妈!你不能侮辱我妈!”同时甩手蹬脚,弄得周围劝架的同学人仰马翻。L倒是不辩解,对旁边的人笑道,“我踹了他一脚,他好像没有打着我。”

对我来说,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第一,并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这里需要说明,在过去我并不是总是第一,但我觉得自己应该是第一。自然,应该是要比现实更真实的,所以我坚信自己是第一的化身。但在那里我似乎无法说服自己相信这种“应该”了。

于是,我希望G老师注意到自己的数学能力,用一个新的身份填充自己失去第一后留下的巨大空洞,这不是不可能,毕竟数学是自己的天命。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当年幼的我废寝忘食好几天,终于自己证明勾股定理,我觉得万物尽在掌握。

事实上,经过两次选拔考试,G老师似乎确实对我有所注意。为了加深这印象,在一次晚自习上,我拿一道竞赛题去请教G老师。

但是那道题挑得太难了。四十分钟过去了,G老师仍然没有做出来,然而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收场,骑虎难下,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做下去,最后总算潦草搪塞过去了。我感到羞赧,假如这个请教的过程进行的滑溜顺利,我的动机的可疑和荒谬,也不会那样昭彰突兀。

还有一次上课回答问题,我看错了的题目,以为成竹在胸,气势汹汹地举手,气势汹汹站起来,这气势也感染了G老师,他满怀期待地准备在黑板上写,“你说——”我一张嘴,却是驴唇不对马嘴。

我的努力失败了,决定从此做一个忧郁的人,并以此为骄傲,我看不起大多数同学,认为他们只是做题机器,他们没有灵魂,他们什么都不懂,他们不会有自己这种深刻的内心体验。他们没有什么可羡慕的,你难道会嫉妒计算机比你计算速度更快吗?

于是我开始刻意表现自己对学业的漠不关心、满不在乎,开始扮演魏晋名士的狂狷,并在将来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在那个班级待了一年半,有一天突然特别想回家,我就给父亲打电话说我想回去,父亲说那你回来吧,于是我就回到县一中接着读完了高中。

我想,如果我可以再选一次,我应该不会去报考那个学校了吧,至少绝对不会进理科实验班。

那是一个修罗场,而我愿意在人间。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就是它吧。

@安子曰

公众号:安子曰


user avatar   mamingliang780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人对这种人有个很形象的比喻:

叶公好龙




  

相关话题

  儿子想买个好耳机,价格是1599,不是专业使用只是为了听歌,有必要给他买吗? 
  我们的教育是究竟为了教育人还是淘汰人? 
  我们从小的教育体系里面有「反战教育」么?什么算是「反战教育」? 
  如何评价「老师被要求与学生一起考试同样的试卷」的事件? 
  上海高考考生到底有多大优势? 
  如何评价张铁生其人其事? 
  女生的脚真的都不臭吗?为何?是否有原因? 
  高考时你的抽屉里突然凭空出现了一份正确无误的高考答案,你该怎么办? 
  为什么中国的广告里面总是出现外国人? 
  如何看待三年新增 1000 多家高考志愿填报公司,收费动辄上万?报志愿真的很难吗? 

前一个讨论
自动化的控制与检测领域中,有没有像机器学习、图像处理领域一样经典巧妙的算法?
下一个讨论
自己拍摄学校的风景照片做成明信片并销售构成侵权吗?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