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中国房价像日本当年下跌71%,会产生什么后果? 第2页

           

user avatar   xiangyu-wa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前国内存在两个难题

1:对相当部分地区而言,基础货币投放缺乏稳定而有效的机制。

2:对相当部分地区而言,财政税收缺乏稳定有效的来源。

对于第一点而言,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痛在骨髓。过去二三十年中,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过于依赖外汇占款,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货币供应失去来源,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通缩。

后来缓解这个的是什么,财政转移吗,远远不够的。

是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房地产买地贷款,消费者买房贷款创造的海量派生货币。

同时,也减轻了第二个问题。

当然需要问,这个机制有问题吗,长久吗?

其实可以看的出来,对于中西部大多数地方而言,这种信用的创造方式,是贷款先于存款的。要维持这个货币供应规模,需要有外部货币的输入以及不断的借新还旧,形成借贷依赖。

显然这是费雪那套理论。

MV=PT

如果没有货币供应量MV,当然也就不会有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量T。货币为0,交易和生产就无从谈起。反之,如果MV提高,一方面确实商品价格指数P会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商品的生产和服务T提高。过去几十年国家基础货币投放严重依赖外汇占款,东部趋于通胀,而缺乏外汇占款的东北和中西部形成通缩。

所以对于“后发”地区,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依赖是无奈的,不只是财政来源问题,还有货币来源的问题。

对于“后发”地区,土地财政——房地产这一套,已经成为他们重要而又有限的货币创造方式。


当然,其中的问题大家也看到了。

还是用费雪的公式来说吧,这个模式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MV=PT+S

其中M,V,P,T的意义都一样,但S对应了资本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如果没有S就会流动性过剩,S可以说也起到了一个蓄水池的作用。

包括当年的日本和当前的中国,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S中房地产市场的占比很高,而且随时间以及各种因素的发展S/(PT)的数值在快速提高。

这导致一个问题,货币供应量MV中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PT的占比在降低;但用于资产和资本市场的占比在升高。即用于创造增量财富的货币占比在降低,而用于存量财富的货币占比在提高。而资本市场的特性又加剧了这一趋势,所谓的实业亏钱,炒房赚钱。

这会导致几个问题,比如创造增量财富的货币效率在下降,比如资产泡沫化,比如滞涨。

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会资产泡沫化难以化解,资本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但是资产的存量也是增加的。为什么最后价格和价值依然会极大背离,泡沫破裂。

这是由于在一定增量水平和损耗水平下,资产的存量不具有无限累积性,是存在上限的。因此难以靠时间来抚平短期资本大量注入导致的泡沫。

年初存量×损耗率+增量×损耗率=损耗量

当损耗率一定时,损耗量小于增量时存量水平增长,随着存量的增加,损耗量增加。当损耗量达到增量水平时,商品存量水平不会再提升,但是由于资本和债务依然会增加。最后依然是资产泡沫并带来大量信用风险。

货币供应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分配问题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而当前解决过剩流动性过剩的方法是开放资本市场S,而开放S,又会导致S在MV中占比越来越高,进而导致金融危机。所以应对策略也很明显了。


1:金融市场切割,提供增量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与提供存量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做切割。使得即使发生金融危机,不会影响国计民生,不影响生和生产必需品的生产和服务的运行。

2:房产等民生产品降低其金融属性,金融产品中尽量刨除民生产品。

3:将部分增值税转变为存量税,减少S,提高PT,降低S/(PT)的值,鼓励财富生产创造,降低贫富分化导致的货币过剩和流动性过剩,均衡存量财富的分配。

4:必须改进货币投放机制,这个是重中之重。当前货币投放机制问题太大。


如果因为房地产引发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的类型中也是最糟糕的类型。

因为处理难度大,处理周期长,打击范围广

1:房地产的不良资产处理难度高

房地产不像普通的债券,股票,房产部分是无法拆成一平一平消化的,一个人天南海北的不同不良房产,也不容易打包成一份,难以灵活处理。

2:影响周期长

房产的销售处理周期极长,普通的金融危机,来的快去的快,房地产反之。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土地资源,而房产引发的问题,持续时间更长,甚至一直影响一个人的后半生。日本所谓失去的几十年,一部分人长期社会性死亡,长期对社会不是助力而是负担。由房地产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出现这种长期失去N年是有必然性的。

3:生活性资产,打击范围广(个人对生活性资产资本化消极看待)

这意味着直接而非间接的影响生活,发生危机会导致很多人失去现在和在建的居所,经济危机直接变现为社会危机。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房价虽然跌了这么多,但实际影响有限,因为价格之前也是逐渐涨上去的,在高价格区间的成交量并不高,因此金融风险也不大。

至于我国房价下跌71%的后果,这要取决于高价成交量有多少。如果现在跌71%,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高位接盘侠数量有限。


user avatar   diew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炒房团大本营温州,温州房价一度领先全国,但从2011年起猛然腰斩,当时出现房价暴跌(更正,是鹿城广场)。

2013年一段新闻:4月23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表示,在温州的二手房市场上,曾代表温州市场最高价格水平的绿城鹿城广场,2010年二手房价格已经接近10万元/平方米,如今在二手房交易网站上的最新挂牌价格则只有4.5万至5万元/平方米。实际成交价比这个还要低。

十年过去了,至今没有涨回到当时的价格。那么当时腰斩的时候,出现了什么后果呢……

出现了跑路潮。

也不知是因为资金链断链民间借贷危机而房价暴跌,还是因为房价暴跌而资金链断链民间借贷危机,总之那阵子的新闻隔三差五某某某又跑路了,许多老板跑路躲债,甚至包括了许多原本经营良好的企业,比如眼镜大王胡福林手下的信泰集团。

而跑路的老板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鹤。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后果?没什么后果。

参考下曾经的日本。

短时间有几个开发商破产,中小银行破产,然后人们继续安居乐业,岁月静好,一线城市房价在两三年的下跌之后,十几年后又创新高。二三线分化,四线以下的城市萎缩,甚至部分小城镇变成鬼城。

别被某些人吓到了,日本当年泡沫那么大,破灭之后,失业率也没怎么上涨(好像就短期一两个点)。泡沫破灭导致破产的也是集中在房地产和金融公司。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根本原因还是人口老龄化,再加上没有赶上计算机互联网这两波大潮。

至于对买房的人的影响,也没有多大。大部分早年买房的,也就是账面价格缩水。如果是近几年高点贷款买的,就有点惨,房子变成负资产。不过如果是自主房没有打算卖,那也没什么,就是心里不痛快。如果是高位加杠杆买投资房的,要么自杀要么变成流浪汉(流浪汉破产不会牵连家人)。


user avatar   a-la-73-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经典回答:中国从日本房地产泡沫中学到的经验是:永远别让这个泡沫破掉


user avatar   tian-peng-33-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花200万买套房。首付60万,贷款140万贷了20年。。第二年,房价下跌70%,只能卖58万,你已经还了一年的利息,房贷还剩139万,这时你会怎么办?

方案一:你是工薪阶层,想老实老实继续还房贷。。此时整个国家经济大萧条,一年前你的工资1万/月,今天老板找你谈话,现在不景气公司产品没销路,社会大量失业人员找工作,5000每月比你能干的一抓一大把,你要么接受5000每月,要么滚蛋,给你一天时间考虑,你跪下苦苦哀求,你每月的房贷都要1万2.这样你没法生活了。老板不理摔门而去。。第二天,你本着也不能让公司好过的想法,你撞碎22楼的办公室窗户一跃而下。。

方案二:你是中小企业家资本家,经过压根不需要计算的衡量,你觉得目前再还贷就是傻子行为,实际上大部分人也就是这么干的,你手下公司的职员每十个里就有九个房产都被银行拍卖掉了。可是你不还的话就会失信,以后就会和银行贷款无缘了。。本就因为经济大萧条而已经艰苦万分的公司,明天断了资金链你就会只剩下远超过房贷的负债。。经过权衡,你痛苦的继续还房贷,想进办法给公司节流。公司已经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裁员,开掉了公司那些不肯还房贷没信誉的员工。看着那个创业时跟着你的员工,想想人才市场上因为企业大量倒闭涌现的随便给点钱就行的失业人员,还是把他叫到了办公室,不理他的哀求,强行把他的月薪从12000降到5000。公司又没资金了,你又跑到银行,却被告之没法贷给你款了。你大声质问,凭什么,你都正常还房贷了,银行职员满脸苦涩,最近不还各种贷款的太多,大量坏账已经触目惊心,如果不是国企身份,早就申请破产十次了,实在没钱了啊。你心如死灰出了银行,浑浑噩噩过了一晚上,努力想怎么维持住公司的资金链,来到公司,惊闻昨天降薪的员工跳楼了。你突然觉得放松了,也来到他跳下的地方,一跃而下。

方案三:你没心里承受能力,直接省略一切中间过程,随便找个高点的地方一跃而下。

方案四:你是大企业家大资本家,直接把国内资产转到国外,去那里祸害外国人民替国人雪恨。

方案五:你是铁饭碗,本来房子就是团购白菜价来的,跌不跌无所谓,薪水虽然也降了一点,但也无所谓,天天在网络看帖,看着一片哀嚎,优越感油然而生。


user avatar   jiang-cheng-94-43-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4年买房的人屁事没有

跌71%只是微亏,

跌50%还赚了。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告诉大家,

对于房价不要永远看空或者看多,

跟着大势走。

否则听知乎的2014年看空房价,你大抵被拉下一个阶级。



在武汉,

2014年白沙洲房价清能清江锦城,特价房最低6200元/平米(户型和楼层都还不错),

均价6900元左右,可以打折,

复地悦城特价房最低还打出低于6000元,

万科金色城市精装修8000元左右;

目前二手房成交房价在17000元左右,下跌71%,

价格在5000元/平米。


2014年武汉光谷房价,

万科魅力之城,8000元左右/平米,

当代国际7500元左右/平米,

保利花园10000元左右/平米,

保利时代2015年开盘房价10000元多一点/平米;

现在这些盘都在20000多元,保利时代成交价在27000元/平米,

下降71%,价格在8000元/平米。



2014年的南湖8000元/平米,

比如保利公园九里,现在二手房成交价在2万左右,甚至在21000元左右。

阳光上城特价房甚至在7000元/平米,

下跌71%

房价在6000元/平米。



2014年买房开发商求着你买


许多人以为房价暴跌,

房屋持有人着急,

实话实说,中国房价下跌30%左右,

但凡你不是2017年以后入市,

房屋持有人什么事情都没有


其实房价下跌着急的是房企,

着急的是地方政府,

着急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着急的是炒房者。

当然不排除少量2017年以后入市刚需,

可实际根据我了解,

2017年以后入市的刚需有是有,

但更多是投资客户,改善型客户,孩子在20岁左右先买套备着,家里城改拆迁客户。



其实香港房价日本房价暴跌,

除了非常非常少刚需客户,

大多数普通人屁事没有,

出问题的大多数那几年炒房客户,

因为之前涨价太猛了,原来大家购房价格本身不高。

对于普通人,

无非自己住的房屋前几天房价在3,4万,

暴涨后今年价格在10万,

暴跌后过几年价格在4,5万,

但普通人又不卖,没有太大意义。


我叫啊啊啊啊啊,

有需要可以加xiaojianghexiaochen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估计主要要看房地产的持有人到底是谁,持有主体到底是以一套房为主,还是多套房为主,到底是个体为主还是公司为主。

如果是以公司持有为主的话,会非常可怕,房价跌71%会导致很多定价,负债和现金流完全乱掉,会迅速传导到整个金融系统,并连锁影响到实体经济,引发破产潮,并导致社会问题。这种局面后果会比较惨烈,但是可能相对容易善后,破产掉一批企业甚至银行之后就基本结束了,然后再回归到经济发展周期,价格重新上涨。

如果是以个人持有为主,并以多套房为主的话,要看他们当初的首付比例。如果二套房首付比例在70%的话,无论是否断供,对银行的风险都不会太大。这种情况的话,可能大多数损失都会由投资者个人承担,但不伤筋动骨,引发的社会问题可能也比较有限。

如果是以个人持有为主,并以一套房为主的话,以最基础的30%首付来看,房主有更大可能会选择断供(当然如果不是在当前价格买的,本来债务就只是30%以下的话,完全没有什么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仅有一套住房,可能银行无法把抵押房收回,就会给银行造成较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可能没有什么现成的好的解决方式,猜测会强化个人破产的法律法规,与多方讨论债务重组。如果个人破产相关的法规可以完善,债务重组可以完成的话,影响应该也会有限。

所以感觉下跌71%应该也还好,影响肯定会很大,但是谈不上崩溃,后果更多是对个体来说的,对总体来说可能就还算好。


user avatar   wan-li-dao-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房价暴跌的冲击主要不会在经济上,而是精神上。

经济问题非常好办,不还钱的收房抓人,只要还有能力还贷款的肯定会继续捏着鼻子还,少部分实在还不起的就杀鸡儆猴,保证能让其他人老老实实守规矩。

但精神上的满足没有了,大部分人的小康梦都源于自己房子的估值,想想现在自己也算是家财万贯,自豪感油然而生。干活儿也有力气,咸菜都能嚼出海参味儿来,一身淘宝货穿在身上也充满自信,毕竟自己是百万、千万富翁,用不着那些名牌来提升气质。

可如果眼看着自己的家产只剩下30%,一种梦醒时分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这时候最恨的就是没能在高点把房子卖掉,要不然现在用30%的钱把房子买回来,又剩下大把的现金,后半辈子舒舒服服过食利阶层的日子多好!算着现在自己的资产,在世界资产排行榜上下降了好几亿,真是失败!

这样下去干活儿也没力气,吃饭也不香了,总想着自己曾经的辉煌。人在受到刺激之后就不想提起刺激自己的那个东西,每次看到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但房子这玩意多都躲不开,只要一睁眼就在房子里,所以这种挫折感每天都在折磨你的精神,长此以往人将不人呀!


user avatar   luo-ma-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相关话题

  俄驻华大使飙中文力挺中国,如何理解他这段发言?释放了什么信号? 
  无神论者是如何说服自己当一个好人的,或说为什么不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当坏人呢? 
  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忍俊不禁的对话? 
  如何评价歌手何韵诗就兰蔻事件的最新言论? 
  为什么反对中医现在都成了知乎的政治正确了? 
  建党这 100 年以来,哪些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已经被完成了? 
  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放弃中国国籍而想方设法做美国人? 
  国家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力气“扫黄”“净网”? 
  如何看待曹雪涛任南开大学校长? 
  有哪些细节可以凸显涵养及处世态度? 

前一个讨论
我把朋友的病史告诉她男朋友了,她婚事黄了,我是不是做错了?
下一个讨论
扶苏、刘据、曹昂、朱标这四个接班人谁的死亡对历史造成的影响最大?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