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WG,即便在有很多的内容不能公开谈论,但现有的伤痕文学和历史资料就已经足够沉重了。老陆遭受了足够多的打击,平反回家,似乎一切都要开始变好的时候,先知道女儿已经放弃了舞蹈梦,又发现妻子已经与自己不复相识,一切美好的设想瞬间化为乌有。同样,婉瑜的世界也是痛苦不堪,丈夫回家却被自己锁在门外,而第二天出卖丈夫的人是自己的女儿,最大的悲哀更莫过于丈夫已经归来,自己却浑然不知。
这是一部很沉重的电影,面对一整个时代的悲剧,无数受难的家庭无法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抗。陆焉识逃出农场之后,那个负责抓人的邓指导员(原著里的形象和电影差异不小,可以认为不是同一个人)的演员祖峰,也是《潜伏》里面李涯的扮演者,我是一看到他就会涌起一阵寒意。女儿对父亲的出卖,妻子明知丈夫在外却不能相见,因为政审而替换演员的抉择,这些都是时代中灭绝人性的体现。但这里所谓的灭绝人性,并不只是因为这些行为本身多残忍,而是这些畸形的行为,在时代中是一种正常不过的表现。见怪而不怪,才是真正的人性泯灭。
可如果故事仅仅停留于此,只是沉浸在苦难之中,那老陆家的故事或许就只是千万中平凡的一个。吴念真曾写过一篇文章讲什么是「知识分子」,老陆的形象完全符合这个定义,经历过苦难的知识分子,自己的承受能力总是格外的强,并且会迸发出一种「转化」苦难的能力。
我的家庭也在那些年中罹遭不幸,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现在有时家庭聚会,听长辈们聊起过去的事情,包括最黑暗的时候的故事,其实大家也还都是笑着的。这笑是在笑当时时代的荒诞,也笑自己得以安然度过苦难岁月的幸运,至少他们是活着过来了。我想或许那些遭遇了更大的不幸的家庭,是笑不出来的。
当家的早早在斗争中过世,迁居边疆,老夫人卖苦力,少爷养鸡,小姐教书。边疆生活无疑是苦涩的,如果只是一心想着过去祖宅里的生活,那我们就真的只能流泪了。可是如果换个角度,想想当时曾祖母怎么想方设法把江南口味带到新疆喂饱一家子人,祖父怎么穷则思变最后居然养成了「天山草鸡」,祖母当时的学生的后代,怎么在五十年后阴差阳错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这些过去的苦难,似乎也不是那么100%的苦,在90%的苦之外,还有那么10%是值得笑一笑的。放到一个回忆的角度,这些场景也还是有一些令人发笑。我甚至觉得当时的人自己也觉得好笑,这些曾经无法想象的事情,发生的这么顺利成章。
《归来》的笑,在我看来也是如此。抛开张嘉译(déjà vu)和郭涛(爸爸去哪儿)的出戏,笑点大多是在大背景之下,陆焉识自然流露出的种种「可爱」表现,例如偷偷拿出一本《钢琴调率入门》的时候,例如在听说方师傅曾经拿饭勺打过婉瑜,自己拿着一把饭勺去为妻「报仇」的时候,例如在张嘉译读出不太标准的法语,陆教授还一心要帮他纠正的时候。当时的知识分子们,是真的会去这样做的,荒诞而真实。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公、折磨,依旧是「一颗冰心在玉壶」。
我笑自己的长辈们,明明饭都吃不饱,还非要吃家乡味道的偏执(一大家子在伊犁,还非要吃糟扣肉)。我也笑老陆明明不会调琴,还偷偷看着教材硬着头皮上的窘态。我笑自己祖父从一个留学生、大少爷,瞬间变成养鸡人的荒诞。我也笑老陆知道自己的爱人被饭勺欺负,只会想到再用饭勺敲回去的单纯。笑自己家的幸运,也笑老陆至少还有机会在自己的爱人身边做各种「可笑」的事情。
可在笑声之后,我无法想象,先人们是如何让自己接受时代的现实,老陆又是依靠什么力量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在婉瑜身边。我只知道他们一定很苦,却无从知晓那究竟有多苦。可是,他们就是接受了,就是那样做了,也就那样走到了今天。就好像老陆对丹丹说的那句「不怪你」,事以至此,过去就是过去了,和他的语气一样平淡无奇。
每个人看到《归来》,都有自己哭笑的理由,我在电影院留下了些许笑声和长久的沉默,今后在家庭聚会上说起WG,我还是只能跟着一起笑。可也是现在,泪流满面的我才能更深地体会到,长辈们在餐桌上的笑声背后,隐含着多少眼泪和苦涩,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故事。这种笑声背后的眼泪,恰恰是一个中国故事的点睛之处。
感谢阅读。
下文涉及多处剧透,还没有看过电影的请自带小板凳、爆米花呼朋引伴欣赏全文。
昨天带着喜欢的妹子一起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作为看了原著两遍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秀优越的好机会,想到在观影过程中对着某处的细节大谈特谈,或者在某个情节处发表独到的见解,然后接受妹子崇拜的眼神。顿时觉得这45块钱花的真值。
由于买完票距离开场还有一段时间,我俩只好无聊地看着电影海报,然后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她简单介绍人物关系。
突然,她指着海报上的4K两个字问我:“4K电影是什么意思啊?”
啊,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这种问题小说里又没有提到。
妹子看着我抓耳挠腮、左顾右盼的样子,得意地说道:“哈,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怎么可能会不知道,4K不就是2K大小的两倍嘛!也就是说咱们这次看的屏幕大小是以前的两倍大小。”我只好临时随便编了一个答案,希望能糊弄过去。
妹子不依不饶地又问道:“那你说4K和IMAX又有什么区别?”
别问了,好吗?这种问题专业不对口的,我怎么知道。幸好这时传来了入场检票的声音,我赶紧扯开话题,拉着她进了放映厅。
电影刚刚开始不久,妹子就小声问我:“冯婉瑜和陆焉识以前是自由恋爱吗?”
机会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不是,不是,冯婉瑜其实是陆焉识他父亲的小妾的嫡亲侄女,后来许配给了陆焉识,他们...”突然我发现要给她解释清楚两人的关系其实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关于冯婉瑜和陆焉识的感觉其实是贯穿全书的,三言两语根本不可能说完,只好告诉她他们的关系电影后面一定会有所交代的。
可惜,知道放映结束,除了一张他们合影的老照片外,我再也没有看到关于他俩年轻时的一丁点画面。
然后就到了他俩天桥相会、陆焉识被抓那场戏。这段可是号称全戏最催泪的片段之一了,于是我假装揉了揉眼睛,声音低沉地对她说:“怎么样?感人吧,冯婉瑜和陆焉识实在是太可怜了”。
说完她竟一脸诧异地看着我,说道:“你不觉得这场戏太刻意了吗?单纯为了煽情而煽情。我知道,这种恋人被迫分开、生离死别的桥段是感人,但用多了谁都会乏味啊!难道非要头破血流受伤倒地才感人吗?分离有一千种感动别人的方式,张艺谋却选择了其中最中规中矩的一种,我对这种强行催泪的戏已经感动不起来了,你竟然还哭了,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听她说完,我明显感觉到头上的血条下去了一截。
再然后是陆焉识归来的戏,他一回来就被女儿丹丹接去了自己的宿舍。一边说你还是先别回去了,一边却又不告诉他爸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妹子看到这里,发出了一声冷笑,用余光瞟了我一眼,轻蔑地说道:“冯婉瑜失忆了吧”。
我努力隐藏自己惊讶的表情,问她是不是偷偷看过小说啊。
妹子开启高冷模式,冷冷说道:“这种失忆的戏码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顿时感觉自己的护甲在逐渐下降。
接着张嘉译出场,作为花痴的妹子一下子就被张嘉译和陆焉识的对话给逗笑了。
我小声提醒她,这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电影,不要乱笑,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的。
妹子的高冷模式在张嘉译出场的一瞬间就已经解除,笑着对我说:“又不是我一个人在笑,你看整个电影院都在笑啊”。
我想想也是,不好再反驳她什么。
看着陆焉识住进了楼下的破房,整天想着该怎么去接近冯婉瑜,妹子开始急了,不断地问我:“他为什么不去找工作啊,为什么不赚钱养家给婉瑜治病啊,难道小说中他也这么不务正业、没责任心吗”。
哈哈,你终于问到点子上了。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
“你懂什么,这就叫文艺。文艺就是一种纯粹的生活态度,既然张艺谋已经给文艺下了一个定义,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遵守他世界的规则,而不是质疑别人的行为,你...”。
我还没说完,妹子就打断了我,说道:“你从哪里听来的这破理论啊,凭什么我要按他的那一套标准来看电影,和他观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不文艺,最烦这一套了,几年前拍《山楂树之恋》就这德行,什么号称最纯的爱情,难道纯就是光谈情不做爱,牵个小手都要觉得罪大恶极。我谈个恋爱接个吻怎么就算不纯了!我觉得《归来》和《山楂树之恋》有着同样的毛病,他先告诉你一个世界观,然后让你看,你觉得不感动、不文艺就是没看懂这电影,但你有没有仔细反思过,到底是他错了还是你错了”。
妹子旁征博引,说了一大堆。语言攻击中开始附带闪避效果,轻轻松松MISS了我一个满级大招。
陆焉识开始给冯婉瑜读信,渐渐地陆焉识犹豫了,他害怕自己在冯婉瑜心里逐渐沦为那个仅仅是读信的人,再也做不回了陆焉识。女儿丹丹开导他,你现在不就希望能好好地陪在她身边照顾她吗?既然这样又何必在乎是以读信的身份还是陆焉识的身份。
陆焉识心结顿开。
妹子瞪着无辜的大眼睛问我:“就这样没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心理转变难道就靠这一两句话就交代完了,对人物的处理也太草率了吧”。
我已无力反抗,因为我也觉得这个转变太过仓促,没有交代清楚前因后果就直接过 ,只好弱弱地回答她:“其实小说中对这个转变还是花了不少时间交代的,可能电影是因为时间关系来不及展开了吧”。
我开始意识到,带这么聪明的妹子来看电影可能根本就是一个错误。
看到妹子对电影的好感逐渐下降,我只好把话题引到影片的另一大特色上---时代背景。
“你看啊,这个电影张艺谋至少有勇气直面历史,敢于把整个故事置于那段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表现那个特殊年代的爱情故事,难道这不也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勇气吗?”
妹子看了看我,冷静地对我说:“不,我一点都不觉得这个电影有什么时代感,它最主要的场景其实不是文革那个大的社会环境,其实是冯婉瑜家的那个小阁楼,而且他对时代的描写更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根本没有触及那段历史的根本,谈不上什么勇气。你说它写的是特殊年代的爱情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放在哪个年代其实都是成立的。试着想象这个画面:男朋友留学归来,发现女友车祸失忆已经不记得自己,他只好以陌生人的姿态再次出现在她面前,两人日久生情,最后知道真相的女主眼泪掉下来。是不是一种韩剧的即视感出现了,现在你还觉得这个描写的是只有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爱情吗”。
生命值已下去一半,只能在心里哀求妹子别再补刀。
终于熬到了电影结束,当画面定格在冯婉瑜坐在陆焉识的板车上等待“陆焉识”的归来时,我一度以为是不是电影院把字幕放早了。
妹子不等我发问,就抢先说道:“你是不是也举得结局很突兀啊,他们最后有没有结果啊,冯婉瑜到底有没有接受这个给他读信的男人啊”。
我只好说我不知道,妹子不经意间给我套了一个虚弱,让我完全无法反驳她。
在退场过程中妹子开心地跟我说道:“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重大BUG啊,陆焉识写的那封信为什么只写了一个日期,而没写年月啊,啦啦啦,我看电影是不是很认真啊,有没有觉得我好聪明啊”。
有有有,但你真的看不到我的血线吗?
走出电影院,心情稍微缓和了一些。我问她整体的观影感受。妹子说道:“整个故事缺乏完整性,看完觉得没头没尾的,而且对于中间一些细节着墨过多,那些细节纯粹是为了催泪,效果很差。人物也略显苍白,对于冯婉瑜和陆焉识以前的感情没有丝毫交代,让我搞不清她那么爱陆焉识到底是出于轰轰烈烈的爱还是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婚姻觉悟。正如你说的,他们之间的感情状态张艺谋知道,巩俐也知道,你们这些看过小说的人都知道,但是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不知道,因为张艺谋没有告诉过我,巩俐也没有用她的表演告诉过我。一本本来可以媲美《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故事给我的感受还不如《初恋五十次》的一半好看”。
妈蛋,竟然还知道《霍乱时期的爱情》,你平时不是只看《小时代》和《故事会》的吗?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我还有隐藏的大招啊。于是强吸一口真气,说道:“可是我听说斯皮尔伯格看完这部电影可是整整哭了一个小时的,李安接受采访时也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好。甚至著名影评人周黎明也在微博上说自己很喜欢这部电影,你说你不喜欢肯定是因为你欣赏水平有限,看不到这部电影的好”。
说完顿时感觉自己血量回升不少,气势上也不输给她了。
妹子再次开启蔑视光环。悠悠说道:“导演之间的客气客气你也信啊,难道你要斯皮尔伯格当着张艺谋的面说你拍的电影太烂了,我完全不想进电影院去看,或者李安说,你的《归来》和我的《少年派》差了十万八千里,给你五分实在不能再多了,2333。这个圈子本来就这么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互相恭维几句无可厚非的。再说你昨天不是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吗,我不也象征性地评论了一条”答得很好,赞一个”,这种东西千万不要太当真”。
刚刚聚起的那点真气瞬间被打散。
妹子又说道:“至于你说的那个周黎明,我记得去年时他还说自己喜欢《私人订制》呢!呵呵呵”。
嘭,竟然打出了一发暴击。
我鼓起全身最后一点勇气问她:“难道这电影真的一点优点都没有?”
妹子歪着头想了想:“道明叔演技很是超赞的”
“还有吗还有吗?”我好像看到了一丝翻盘的希望。
“啊,对了,丹丹最后穿的那件风衣好像是《晚秋》里汤唯同款啊”。
最后一击是真实伤害,我已经开始感觉内心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崩塌。
妹子看着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安慰我:“你也别太在意,不就是一个电影吗?本来就是为了消遣娱乐,没必要被它影响到你的心情,也没必要把它抬到多高的高度,开心就好。你说和我在一起看电影你难道不开心吗?再说了,你也别指望通过看一场电影就立刻净化心灵,端正三观,这又不是骑行去西藏。”
妹子说的有点道理啊,我的血线开始以看得见的速度回升。
“昨天《舌尖上的中国》刚刚介绍了火锅呀,不如给你一次机会请我吃火锅吧”。
瞬间满血,开始讨论哪家火锅更好吃。
以上均为个人观影感受,不具有普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