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确定反舰弹道导弹上面装的不是核弹头?
只要你无法确定,你就必须饱和式拦截。
如果2枚反舰弹道导弹,间隔发射。第一发核弹采取高空核爆,利用HEMP(高空核爆电磁脉冲)摧毁拦截的防空导弹,并使航母编队的电子设备短暂失灵。
第二发核弹在第一发核弹的掩护下,采取低空核爆,摧毁水面航母编队。
最让敌人难受的是,如果你无法确定核弹当量,那么你就不知道EMP的影响范围。
一发高空核爆,就极可能报销一个航母编队的电子设备。
如果你提前饱和式远程拦截,更惨,发射方可以选择提前引爆,照样报销你的防空导弹集群。
如果第一发是核弹,第二发是常规弹头,你该怎么反应?
第一发只报销了电子设备,没有杀死人。
第二发,使航母失去机动能力,只死亡少量的人。
难道你会选择开启全面核战?
PS.核弹爆炸之后会产生EMP( 电磁脉冲 )。
在1962年的核弹测试期间,负责摄影的KC-135飞机遭受到电磁脉冲的影响,来自300公里外的41万吨级 Bluegill Triple Prime 和41万吨王鱼(Kingfish)核弹引爆(两者的引爆高度分别是48和95公里)。但是该架飞机的重要电子仪器不如今日的复杂,因此它得以顺利返回基地。
1962年7月美国“一流星云” 的高空核试验中核爆电磁脉冲的威力再次得到确认。
这场核试验中美方在太平洋中心上空400千米(250英里)处引爆了一颗144万吨核弹,结果导致1,445千米(898英里)外的夏威夷300盏街灯熄灭,破坏了一个微波中继器并触发了多个警报器。由于当时夏威夷电子基础设施建设比美国本土要强,这场电磁脉冲的影响可能还被弱化了一些,如损坏的街灯只占夏威夷街路灯总数的百分之一到三。这些破坏之后得到了迅速的修复。
1981年威廉·布洛德在《科学》杂志上发布了三篇论文,使得核爆电磁脉冲的影响进一步为人所周知。
第一,美国搞的是潘兴2,不是反舰用途。
潘兴2导弹项目于1974年开始研发,承包商为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对抗冷战时期苏联部署的SS20中程弹道导弹,抵消苏联的中程弹道导弹优势。
潘兴2导弹的打击精度达到了CEP30m级别,相较于它的前任潘兴1A的CEP370m来说可谓提升巨大。这种独特的能力来自于它的弹头设计与雷达制导系统,它采用了双锥体弹头,使用气动舵控制弹头姿态,配合雷达制导系统拥有高精度打击的能力。
如果在传统锥体弹头上安装气动舵,就会面临高速下阻力过大与动压控制的问题,而双锥体结构弹头则可以形成一道激波,让气动舵躲在激波后方,从而大幅度降低高速下的弹头阻力,调节舵面动压,让高速再入的弹头在大气层内进行精确控制姿态速度成为可能。
潘兴2导弹的两级固体助推火箭可以提供约4000+的关机速度,其再入大气层后在约60~80km高度开始改变攻角减速拉起,将速度调节到较低的速度后转入垂直下落,最后在约15~30km高度启动弹载雷达,以约2马赫的速度下落,弹头以每秒2转的速度旋转,雷达同时对地面高度进行探测。
潘兴2导弹的雷达会对地面进行扫描测高,使用测得的高程数据生成一个128X129的矩阵,使用此矩阵与事先存储在计算机内的256X256基准数字矩阵进行匹配分析,得出偏差情况,然后控制弹头进行下落修正,最后击中目标。
这听起来很美好,使用雷达测高的方式进行地形匹配探测,配合双锥体气动舵设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精度打击能力。但潘兴2的一个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末端速度太慢了。只有2马赫左右的末端下落速度,并且为了保持雷达正常工作,末端弹道不能进行规避机动,只能走直线。这意味着苏军使用S300V的反导拦截弹对其进行截击,使用二对一或者三对一的拦截策略,截击成功率会是比较高的,甚至还会有第二次拦截机会。
为什么潘兴2导弹要末端拉起减速到2马赫?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解释是因为高速运动的弹头与大气剧烈摩擦生成的等离子套会形成黑障效应,阻碍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
但这种说法实际上是错误的,事实上在20~30km高度,以6~7马赫运动的弹头的最大热流温度距离氧气氮气的电离还很遥远,和黑障效应搭不上边,这点在目前各类超燃冲压导弹计划,腾云工程的规划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个速度还远不足以摸到足够影响雷达探测黑障效应的门槛。
实际上潘兴2弹头要减速到2马赫下落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潘兴2的雷达系统问题:
潘兴2使用美国古德伊尔公司于7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J波段雷达,它使用三自由度稳定的切割抛物面天线,其天线增益约26~29db,口径约900X450mm,平均功率为百瓦级别,有效作用距离仅有20~25km,天线增益方向偏离法线10度,依靠弹头本身旋转进行扫描,规定每秒2转,其中扫描地形高度1转,测量飞行高度1转,导弹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扫描调整,如果以6马赫甚至8马赫的速度在末端下坠,则雷达系统只能完成5~10次扫描,根本无法满足制导修正需求。
第二则是因为潘兴2的计算机系统能力有限:
计算机是由本迪克斯公司研制的BDX-900型计算机。它由中央处理器(CPU)、数据和程序贮存、输人输出接口以及电源4部分组成,重15.75kg,尺寸约为32cmX35cmX19cm。存贮器为磁芯存贮器。计算机为制导与控制两用计算机,同时还承担着实测目标区数字化图象与预贮的目标区数字化基准图象相关比较的处理工作。CPU为16位并行微程序处理器,加法速度约420000次/S。存贮器有16Kx16K位,有奇偶校验位,存贮周期为1.2Eis,有13个优先中断级。
作为一款上世纪七十年代水准的计算机,它不能满足解算匹配图像和控制弹体的高速响应性,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修正,这点也与雷达系统互相限制。
潘兴2导弹除了末端速度过低之外,还有容易遭受电子干扰的缺陷。它的J波段雷达使用的是磁控管发射机,而不是常见的行波管发射机,这意味着它并不是一款高度相参的雷达,肯定没有编码脉压,跳频能力也应该非常差,或者说应该根本就没有快速跳频的设计。并且,为了与弹头旋转扫描的设计结合,其主瓣波束也是相当宽的,有22度,很容易遭到主瓣干扰。
这意味着倘若在被潘兴2导弹攻击的地区周围布置多部电子战系统进行干扰,很容易就能使得潘兴2导弹的地形测高匹配能力出现故障或是彻底失效,加上防空系统的末端拦截,潘兴2导弹的最终打击效果可能还不如不使用末制导。
虽然潘兴2导弹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仍然是一代开山祖师,它的缺陷并不是体制带来的,相反,它的体制极具潜力,在雷达计算机技术进步后为弹道导弹拥有真正的高速精准打击能力开创了先河。
第二,苏联反舰弹道导弹是P27K,虽然是反舰弹道导弹,但是其原理和美国潘兴2,中国东风21D,26导弹完全不同,不是一类东西。
P27K反舰弹道导弹射程约900千米,采用中段数据链修正+末端被动电磁信号引导的方式攻击,装载一枚热核弹头。P-27K反舰弹道导弹从七十年代初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在地面和K-102试验核潜艇上面进行了多次地面和水下试射,根据俄方资料记载是进行了20次,其中16次成功,在1973年11月,于白海的试验中成功直接命中过预定目标。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P27K导弹并没有弹头气动舵控制,也没有双锥体设计,这意味着它并没有末端制导控制能力。
P27K导弹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在外太空飞行段展开被动测向天线,侦测美军舰船信号后调整自己飞行轨道,尽量让再入落点靠近目标,重返大气层后和普通弹道导弹完全一样,是惯性下落,最后引爆核弹头进行打击。
P-27K导弹只在外太空的飞行中段进行点火修正轨道,进入大气层后并不会进行自主机动,而是依靠惯性坠落,打击误差较大,所以只能使用核弹头来弥补精度的不足,无法做到以常规弹头直接击中目标。并且其依赖被动电磁信号侦测修正,倘若美军保持电磁静默或者使用假目标主动干扰的方式进行对抗,其实战可靠性也相当堪忧。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P-27K反舰弹道导弹一直到1981年末,K-102潜艇被拆解也还是处于试验状态,就这样无疾而终的原因。
第三,关于难不难拦截的问题,反舰弹道导弹的定义很广,除了DF21D,DF26这种射程达两千公里甚至以上的重型反舰导弹,还有CM401这种射程300km以上级别,乃至标准6IA这种射程400km左右级别,美军在研发中的PRSM导弹改进反舰型这种射程500km+的导弹,也都可以算是反舰弹道导弹。
在狭义定义上,反舰弹道导弹指走正规高抛弹道的导弹;
在广义定义上,实际当中,像是CM401这种就走的是临近空间弹道,DF26这种也可以走桑格尔弹道而非正规高抛弹道,但我们通常仍然称其为反舰弹道导弹,因为其没有乘波体构型滑翔设计。
对于美军现有的舰载防空导弹来说,标准2,标准6系列使用传统气动舵面控制,对5马赫乃至7马赫速度下坠俯冲的目标有效拦截高程约为15~25km,其仅仅只有1次拦截机会。而对于传统3马赫速度25km高度水平飞行突防的反舰导弹,例如YJ12此类来说,其可以拥有3次甚至4次以上的拦截机会,综合抗击效能而言前者显然要远远领先于后者,如果使用数十发DF26这种级别的弹齐射进行攻击,其突防效能是相当恐怖的。
而担负远程反导任务的标准3系列,由于其撞击拦截器没有气动修型设计,所以无法在卡门线附近使用,只能在百公里以上的太空使用,这意味着标准3是无法应对CM401这种临近空间弹道导弹的,并且对于拥有气动机动能力的DF26来说,倘若DF26使用桑格尔跳跃弹道结合滑翔弹道,标准3也是无法应对的。
也就是说,目前舰载防空系统仅能在末端对反舰弹道导弹进行硬杀伤拦截,其拦截保护范围很小,只能贴身保护友军舰船,舰载机的空空导弹也完全无法拦截此类目标,重型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是相当远的,称之为地图炮也不为过,DF26此类甚至有超过三千公里的射程,真正达到了察即打的水准。
第四,干扰对抗适用于全部的反舰导弹,和是不是反舰弹道导弹关系不大。
就目前的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而言,作为舰载机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无论是目前的ALQ99还是未来的NGJ,都不具备对天顶大仰角发射能力;在研发中给直升机携带的AOEW先进电子战系统同样如此。
美国海军目前的先进干扰系统仅有舷内干扰机能够对天顶目标大仰角发射,像是SLQ59/62/32系列。普遍装备的nulka火箭式干扰机并不与电子战体系互联,只是利用DRFM技术自主进行干扰应对,对抗有射频掩护能力的先进雷达效果比较堪忧,并且由于追求反应速度采用火箭动力,使用航程非常短只有数公里级别。
使用舷内有源干扰机是非常危险的举动,这意味着倘若不能破坏来袭弹雷达系统的测角,干扰反而会起到反面效果,暴露自己的具体方位。
而导弹使用雷达光电复合制导是发展趋势,例如M20A导弹就增加了光电复合设计,DF26也有疑似光电侧窗的结构。这对于干扰系统的综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干扰系统具备多通道激光干扰能力或烟幕布撒能力等。
就目前而言,美军尚不具备对光电雷达复合此类反舰弹道导弹的有效舷外干扰能力,只能通过舷内干扰机配合烟幕箔条布撒措施进行有限对抗,美军在研发中的电子战系统,例如NGJ,AOEW,舰载激光武器也没有对于较多数量数十个大仰角天顶目标的干扰设计,论干扰难易程度而言ASBM显然相较于传统反舰导弹是占据优势的。
总的来说,以广义反舰弹道导弹与乘波体弹为代表的新时代高超音速反舰武器相较于传统反舰导弹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目前中国DF21D,DF26已经拥有数个发射旅的庞大规模,YJ21滑翔体导弹也将在近几年亮相服役;俄罗斯匕首导弹已经服役,锆石也即将在潜艇与水面舰艇上正式投入使用;美军标准6IB导弹在近几年即将进入服役,PRSM反舰型导弹近期也进入了导引系统研制阶段,预计在2025年前后投入使用,LRHW双锥体导弹也预计在2025年乃至2027年拥有反舰能力,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作战终究还是体系问题,除了强有力的打击武器,还得要有完善强大的侦查体系支撑,除了雷达光学卫星全球覆盖组网之外,像是WZ8此类侦察机,歼20这种兼职侦查任务的战机等都是打击武器高效作战的必要前提。发展快速小卫星补网技术,弹道导弹特殊的雷达光学侦查弹头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能不能以后别XXX发展过XXX,你鳖弄出来了,马上蹦就来说人家多少年前就搞出来过,得亏此题主还有点自知之明加了个“无意义讨论”的标签。
没错,苏联尝试发展过R-27K,能叫搞出来么?美国呢?装备部队了么?研制过,测试过就叫搞出来了?
我看你的问题描述猜测你属于故意搞事情,但以防万一你不是,我来给你稍微科普科普。装备的研发测试直到定型装备是一个严格和漫长的过程,不是说做个几次试验,或是在xx实验下成功了,就叫“搞出来了”
照你这样说,你鳖70年代搞得涡扇6,地面台架试车推力不输太行和AL31F,可你鳖真的用上自主研制的大推力小涵道比军用涡扇,那都是40多年之后的事情了,这中间那么多辛劳、汗水、投入、近两代人的工作,就是R27K到东风21D/26的差距,这个比喻一点也不贴切,但是至少给你一个概念。
所以请鳖瞎贬低你鳖的ASBM,多看看 @万年炎帝 的回答,长点知识,免得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