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只需提供简单法律服务,律师费可否低至咨询费12 元一小时,200 元出一次庭?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的,不过这种律师会把你的有期辩护成无期,无期辩护成死缓。


user avatar   linjian03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众所周知,价格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那么现在中国法律市场的供求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截止2017年,13亿中国人有32万律师,对比之下,3亿美国人则有130万+律师。

这个数量对比,决定了中国律师只能,也只会满足少数人的需求,这就体现为:

第一,律师集中在大城市;

第二,律师集中为有钱人服务;

第三,大部分诉讼案件是没有委托代理人的。

但是,律师费有没有可能很低很低呢?

有可能,律师对业务收费判断失误。

目前中国很多法律服务都在起步阶段,律师报价之后发现价格报低了也很正常,就算是顶级律所也在所难免。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律师在一次讲座中说,当初君合所刚开始开辟国际并购业务时,曾在一个case中承担了主办律师的职责,按国内业务的好几倍,跟国内的客户报了一个很高的价格,客户很爽快地答应了,心中志满意得。

结果协办的美国律所更狠,用的是按小时计费的方式,小时费率是国内律师的十倍,最后单单是美国律所的服务费就超过了总价,这一单别说12元/小时了,直接做成了负数.........

当然,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偶发性的,可遇而不可求,更加常见的,是利用国内法学院不教实务的特点,通过很低的价格,招募初级律师/实习律师,让他们从事机械性工作,而他们也可以从中获取经验。

在工作中大量使用实习生来降低成本,是律所普遍的做法,曾有某个大所,实习生工资一度只有300元/月,算是业界的楷模。

正式工作之后,红圈所的起薪就很好看了,但大量普通律所依旧惨不忍睹,一个月只有三四千是家常便饭,如果老板剥削得力,算下来一个小时还真的只有十几块钱。

诉讼案件也存在这种情况,甚至更为过分,比如有律师3000元接了一个劳动案件,500元转手交给所内一名刚出道的小律师,相比之下,200元仅仅开一次庭,可以说是很良心了。

当然这个是内部的成本,对外的报价还是不低,而且如前所述,中国目前律师缺口很大,一个有执业证、肯加班、会干活的人,在北上广地区拿个20万的税前不成问题,想要通过压榨律师来满足底价的法律需求,是非常困难的。

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服务不是刚需,免费才是刚需。比如之前周立太律师曾经帮一些农民工打劳动官司,约定先起诉后付费,结果拿到工资之后,农名工纷纷作鸟兽散,周律师气得半死,打骂“mmp”。

目前大家的探索方向,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用大规模、标准化甚至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类的需求。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滴滴打.....额,请律师

代表:丁丁律师(没有丁丁也可以请律师哦!也有没有丁丁的律师!)、律律、法驴.......

目前这一类是最多的,通常有用户版和律师版,用户可以在app上发单,律师可以在app上接单,目前的已经不算高,比如咨询是50元/15分钟,但离12元/小时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二、法律文库

代表:法大大、法天使

只要几块钱,就可以在上面下载整理好的合同模板,理论上可以说是很好用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合同模板本身好像并不是很好用,如果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拿到模板也是抓瞎,可以说是完全不考虑“低端”需求了。

三、人工智能模式(?)

代表:法狗狗(公众号)、粤家(公众号)

只要用口语化的表述,来描述你的案情,系统会自动回复一段回答,可以说是很好用了,充满满足广大不懂法的人士的需求。这种模式也可以说是很接近人工智能了,至于究竟是真人工智能,还是只是设置了几个关键字自动回复,就不得而知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回复的回答,通常还是以法条为主,而且对案情的识别度太低,还需要大量的训练。

为什么我会对这些有所了解呢?因为在过去的一年,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如何抓住法律服务市场中的“长尾”。

最终我没有解决“长尾”问题,但我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恩,我已经不再追求满足长尾需求了,因为我发现实在是太难伺候了,相比之下企业端的“长尾”更容易满足。

相比个人偶发性的法律服务需求,中小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更加常规性,付费意愿也更加低,通过与中小企业(主要是创业企业)签订开放式的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只提供价格,不约定固定顾问费),算下来每家顾问单位一年多则三万多,少则几千块,目前还没有饿死,在此对各位甲方爸爸表示衷心的感谢!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工智能搞起,机器断案,以后是不是律师和公检法都可以消失,只需要留下一些正直的人,人工审核机器判断的结果是否合法就可以了?

律师就是没有人工智能的时代,仗着没有人能背诵和记忆全部法律条文,所以在雇主的立场上找到对他有利的法条或者找到对他有利的证据的人吧,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去医院,专家门诊400块一个号,边上小诊所2块钱一个号,你觉得哪个会更受欢迎。

你找律师说明你有事自己平不了,如果这个事只值12一小时,200出庭一次,你根本用不着请律师。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律师在网上吐槽老百姓没有付费意识似乎已经成了政治正确,但在这个问题之下,我更愿意探讨

@史宇航

兄所说的前景。

同样是律师服务,标的额小、案情简单、相对程式化的案件的处理方法,和标的额大、案情复杂的案件的处理方法本来就不该一样。当然,收费也应该差异化。

如其他答案所显示的,小额的、家长里短的纠纷,是被主流法律服务市场放弃的领域,只有刚执业的年轻人才会愿意做这些案子。

这是合理的,但这是不正常的。

因为案子虽小,但法律关系简单,理论上存在批量提供低价法律服务的可能性。中国每年可能只有一个“天空之城”烂尾楼,但却可能有十万个租户因为拿不回来押金而忍气吞声。

“长尾效应”已经成了一个过气的网红词汇,各种利用长尾效应实现商业成功的案例层出不穷。但法律服务业,对长尾的利用才刚起步。

在别的领域,只听过企业如何迎合用户的各种需求;从没见过像法律服务业这样,律师对用户的低价法律服务的要求反而是驳斥或嘲讽。

还记得吗?第一个做全免费的杀毒软件叫360。不管如何褒贬这个软件,当年统治市场的瑞星、江民早已不见影踪了。

睁眼看看身边的同行吧。

比如,我知道有专门做交通肇事的律所——这也是收费相对较低的“低端”领域——他们把交通肇事所需要的各种文件完全标准化,可以把一半的人力资源放到急救中心或者其他地方拉案源,剩下的一半人拿着材料就能马上开庭。

再比如,知乎上各位都很熟悉的维权骑士。我所知的绝大部分网络转载的著作权纠纷中,只需要一封简单的律师函即可解决问题,真正闹到法院去的非常少。这样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为非常多的大V提供常年服务。

律师为自己的专业性自矜,自信自己当得起一个小时几千块的咨询费当然是好事。但就因此嘲笑“低端”的法律服务需求,也大可不必。

毕竟,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说不定哪一天,那些现在看起来高端的业务,也被机器取代了呢?


user avatar   wallst-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么说吧,一毛五一斤大闸蟹和三分钱一斤的猪肉有么?

就算有,你敢吃么?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题主说到了平台,那我来用互联网思维帮你盘算一下这事儿怎样才可行。

快递外卖为什么能够便宜?是因为人口的集中,发货,收货地点的集中以及送单量的提升,能够让他们「一趟同时送更多单」。也就是说,快递的价格更多是因为「规模效应」而下降的,而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单纯靠压榨员工

共享经济为什么可以执行?是因为共享经济能够增加一个物品或者工具的流转效率,使它在单位时间有更高的使用率。

滴滴之类能有生存空间是因为打破了出租车市场准入制度使得更多的车辆进入租用行业。

平台能降价,烧钱抢市场是一个方面,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认定在这个商业模式下确实能够以某种方式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如果一个商业模式哪怕烧钱赶走所有对手之后都无法赚钱,那么它是持续不下去的。


所以你可以从类似的思路去考虑,如何降低律师费用?

我觉得似乎没有好的方法。非要说的话,大概可能只有「复用」的机制能够实现。

比如通过网络对话来咨询律师,一个律师可以同时网聊100个网友,这个方式下可以单位时长收更少的钱。

又比如,平台匹配相接近的咨询案例,打包给对应律师,进行集体的团体处理,这个方式下律师一对多服务,平摊到每个人的费用可以降低。

又比如平台组织集体诉讼,律师出一次庭可以解决几百人的问题,那么摊到每个人的费用自然能降低。

又比如训练AI进行文本咨询,一个AI可以服务成千上万名网友。

总的来说,如果还是单纯的一对一的服务,这个费用是没法大幅度下降的。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话题下的讨论反映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状:面向弱势群体的低价法律服务在我国的确有需求,但目前的市场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

对此,我认为可以效仿美国法学院的做法,以“法律诊所”(Legal Clinic)的形式,以类似选修课的形式,让在校学生在老师或者执业律师的指导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面向特定类型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或者帮助撰写法律文书,并获得金钱和学分的回报。

下面具体讨论一下这个方案:

题目中所说12元一小时,200元一次出庭的报价,私人律所不可能靠这个活着。一方面,律师不可能将100%的工作时间都用于提供计费服务。就好比出租车司机要开着空车到处揽活一样,律师的工作时间也要分配到招揽业务,对外宣传,协商代理合同等,这一部分“空驶费用”也需要摊在收费里补偿;另外,法律服务也并不是纯粹光靠脑子想就能提供的,也有其他的成本,例如租用办公场所,购买法律数据库,购买办公耗材等等,这些开销也需要摊在成本里面。这样一来,一名律师照这个费率干一个月下来,给律所创造的效益可能还不到两千块,自然无法持续发展下去。

既然市场无法提供,那能不能由政府提供呢?在刑事辩护领域,我国已经有比较基本的法律援助服务,目前一些城市已经试点百分百保证被告人可以获得辩护律师协助,有的是通过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有的是通过私人律所提供,由政府买单。然而,这一模式放到民事诉讼里面就行不通了: 很少有人会为了获得免费的律师协助而故意去犯罪当刑事被告,但的确很可能有人会蹭免费的民事法律援助。还记得广州亚运期间,政府宣布公交地铁一律免费,结果当场人满为患。试想一下,如果政府宣布满足特定条件就可以免费请律师,会是什么后果?另外,在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说,转移支付必定伴随着损耗,就像是用有缝的水桶打水一样,转移的次数越多,浪费越大。政府从律师事务所采购法律服务提供给他人,实质上也是一种转移支付,其中难免会有浪费,甚至贪腐。

又要控制价格,又要尽可能减少财政补贴,这样看来,由在校学生提供法律服务也许是一个解决方案。从供给方来看,学生看重的不仅是金钱激励,而且也有动力为了获得学分,积累实务经验,拥有充实的简历而在上学期间从事兼职实习工作。12元一小时的待遇,虽然非常低,但从现状来看,一天只有四五十块餐补甚至完全无偿的实习工作也有人愿意干,而且经由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这样的项目,还可以获得学分,会有学生乐意从事。从需求方来看,不是所有的法律问题都需要打官司解决,有的时候只是想找个明白人问问大概;有的时候,也未必就是要打官司死磕到底,而只是将起诉作为一种表示姿态的维权手段,只需要通过规范的程序将文书材料递交上去。这样的需求,不需要经验丰富的律师团队全程陪伴,在校学生也可以协助解决。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就连最普通的低收入群体,只要掌握了基本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在线咨询的方式和本地大学的法律诊所建立联系。这样的模式,据我所知国内已经有一些院校开始了尝试,但普及范围依然有限。

法律诊所在美国法学院已经非常普遍,有的学校甚至将参加法律诊所或者其他的实践项目作为毕业要求,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从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租房、社保、医保、劳动保护、交通违章、个人借贷等等中低收入群体经常遇到的问题,都是法律诊所需要经常处理的,指导法律诊所的老师和与学校有合作的律师已经积累了相当多可以重复套用的模板。

当然,这一方式在国内推行,困难肯定也不会少。学生和校方难免心里没底:万一给人弄砸了,对方不乐意闹到学校,到底怎么担这个责任?学生自身的安全会不会有问题?另外,由于这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律所和其他的雇主对于简历上这样的经历不一定认可,学生自己一开始也不一定认为此类经历有多少含金量。这两方面的问题,还是需要花一些功夫,慢慢地摸索,逐步去推动。


user avatar   dong-lia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足够理智的话,这种律师你不会考虑委托。

在进入正题之前,容我先讲一个通俗(主要是俗)的故事。

以前我表叔在广东打工的时候,由于老婆不在身边,他寂寞难耐之下,经常找小姐磨枪。

他的套路是先去那种点着小粉灯的房子,找一个看上去很漂亮的小姐,然后要求先尝后买。

啥叫先尝后买呢,就是点一个小姐,让对方脱光,看看内在美再谈成交的事。我表叔说,这种房子里的小姐,他买不起,她们这磨一次枪至少200元。

所以成交是不可能成交的,他就是过过眼瘾。过完眼瘾之后,他就以各种理由开溜,然后去找那种5块钱一次的站街女。

这时候,漂亮的小姐就会对他破口大骂:这么好的x都不艹,回家艹你老木吧!

大致是这个意思。表叔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占了便宜。

5块钱一次的小姐,要比200元一次的小姐,在相貌身材以及服务上都差了不少,简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粉房子里的大多年轻漂亮,站街的她们大多50多岁,长相嘛,也就能看出来是女性。

但是因为钱包干瘪,我表叔也不挑食。

说这个故事啥意思呢,如果律师费降到12块一个小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服务质量肯定大打折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嘛。

要知道每小时12块钱,比很多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还低,在上海来说,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是23块,如果律师每小时收12块,还真不如躺在家里吃低保。

我在某些地方真的见过超低价收费出庭的律师,但没到200这么离谱,但是也差不多了,500元一次。

这种律师平时上班的地点就在法院门口,搁那蹲着,有人委托就接。但是他跟当事人说好,调查?不做!

出差?不去!

写文书?不写!

看材料?不看!

...

但凡多做一样,那他们认为就不值了。

那他做什么呢,他就是帮你凑个人场,去法庭开个庭而已。真的只是单纯的开个庭而已。

到了法庭上,这种律师就几句车轱辘话来回倒腾。

法官要求答辩,他就说原告的诉讼请求无事实与法律依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

法官要求具体展开讲讲,律师闭口不答了,因为再多讲不值了。

法官要求对证据发表意见,这种律师反正全部否认,一句“三性均不认可”包打天下。

一趟庭审下来极快,但是绝对卵用不起。开完庭律师不会多待一分钟,不像有些负责的律师还会借机与法官聊两句案情,争取主动。

这种律师直接开溜,因为法院门口可能还有生意呢!跟法官唠嗑,一来浪费时间,二来也不值当,就收了500块钱。

你可以指责这种律师不敬业,但是没有金钱的激励,他们真敬业不起来。

还有做法律援助的律师,他们收费也不高,他们出一次庭,政府给他们几百块钱。由于没有金钱的激励,部分法律援助律师会主动配合司法机关,他们开庭就是走过场。

证据全都认,不得罪公诉人,有时候还劝自己的当事人认罪认罚。所以,但凡有点身家的被告人,都不会选择一个法律援助律师帮自己辩护。

当然,并不是说律师收费越高越好,收费高的律师可能也有坑。但是收费很低的律师,低到题主说的这种程度,那坑的可能性绝对比收费高的律师大。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低价却优质的服务,如果有,那可能是坑。

如果律师的报价低到题主说的那种程度,我建议当事人自己上场,因为你亲自上场,法官考虑到你不懂,说不定还会指导你。

但如果你有律师,甭管这个律师水平如何,法官绝对不会给与任何指导,反而可能会因为律师不专业,而迁怒于你。


user avatar   wang-zhi-65-37-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劝导遛狗要牵绳遭狗主持刀威胁,最终狗主人被拘留? 
  恶性婚闹事件(闹伴郎伴娘甚至闹新郎新娘)的后续一般是怎样的? 
  你觉得律师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 
  网友扒出「现实版樊胜美」亲弟弟在武汉读书,并打电话进行辱骂。网友行为是「网暴」吗?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江苏一在校生诈骗老师同学 500 万获刑 11 年,为何能骗取如此庞大钱财?给在校生带来哪些警示? 
  为什么部分律师会很傲慢呢? 
  孕妇不被判死刑,那么在押未审或者已判死刑的死刑女囚犯,故意勾引狱警让自己怀孕怎么办? 
  如何看待广州两男孩在他人车内窒息身亡,家属称车主不锁车有过错,要求车主承担责任? 
  自己家养的母狗怀孕是邻居家的公狗干的,我要主张权益是不是应该做一个狗的DNA亲子鉴定? 
  你觉得电信诈骗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文明 6》首个大型 DLC《Rise and Fall》?会对游戏玩法造成什么影响?
下一个讨论
中国人的爱国感情由何而来?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