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程序员能纯靠技术渡过中年危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前提是英文要好。我不是程序员,但证券行业也有中年危机。中国,人口过剩,再加自由迁徙,造成高学历年的轻人都去特大城市取暖。结果是,特大城市的高薪一族,职业生命越来越短。所以别在国内等机会了,没有!但是移民么,你也老了。那种既不能惜命,也不能要脸的起步阶段,你受不了。哪恁办?-------- 去外国找项目啊!不用绿卡,就在网上找。先做个体户,啊不,现在叫自由职业者。接项目,接一个算一个。其实别看满世界中国人,外国小公司要找一个英文比较好的专 lian 业 jia 人 lao 士 li,还是很难的。你真有本事,做着做着,长期户头就来了,有些公司就想拉你入伙了。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上因为程序员多,所以一直有很多误区。

其中之一就是:程序员的中年危机。

何止是程序员有中年危机啊?

只有程序员会人到中年吗?

只有程序员是青春饭吗?

只有程序员人到中年薪水就不涨了吗?

只有程序员有爹妈吗?

只有程序员有孩子吗?

显然不是的。

什么是中年危机?

就是人到中年,突然父母老了,孩子有了,

自己步入中年了带来的生活成本大UP,远远超过了收入UP的预期。

那么其他职业有没有中年危机?显然是有的。

哪个职业没爹没妈没老婆孩子的?

哪个职业招聘不是写了35岁以下的?

哪个职业到了中年还能给你涨收入的?

都没有的,大家都一样。

中年危机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其他不讲技术的职业能靠技术度过中年危机吗?

不能。

那程序员凭什么说自己能?


中年危机的本质刚才已经讲过了,

是生活成本UP,收入期望DOWN,直到入不敷出。

所以要度过中年危机,需要一个家庭的努力。

努力维持生活成本UP在可控范围内,收入期望的DOWN在可控范围内。

而这些战略上的东西,和技术其实没什么关系。

或者说,技术上钻研得越多,很有可能你在这方面钻研得就少了,反而不妙。


是的,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说来说去还是开源节流。

开什么源?三产、投资。

什么三产?自媒体,起点小说,美术外包,音乐外包,淘宝小作坊卖西饼糕点等等等等。比如那些卖成功学成长课让你怎么成功提升自己的。注意我说的是卖这些东西可以算三产,去听显然算智商税。

什么投资?房子的租金,这里一定要说一句:不要卖掉房子,不要卖掉!卖掉现金流是愚蠢的!


节什么流?孩子教育成本,家庭开销,老人养老成本。

什么教育成本?

不要买学区房,不要补课,有才能培养才能,没才能多玩耍,多学学能混一口饭吃的技能。

什么家庭开销?

减少外食,减少保姆等日常开支,减少衣着成本,自己干,锻炼身体锻炼技能身心健康。

什么养老成本?

父母要多运动,饮食健康,小毛小病勤去医院,要早交社保领退休金,要有精神寄托不用整天缠着你。减少父母工作量,管理好父母的财政。


以上。

哪一条是靠技术的?

没有的。

事实上哪怕一个人技术再好,收入再高,一到中年,搞不定开源节流,一样完蛋。

中年危机的本质都是从家里开始爆发的,压力都是从家人身上来的。

因为人到中年,

可能是你这辈子第一次收入停滞不前,他人对你的期望无法实现的时机。

这就导致了生活质量和规划如果不能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

一定会有家庭成员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出现。

年轻的时候,人们选择激进的应对手段:

媳妇要求买房,好我多赚点买房。

孩子要求更好的学校,好我多赚点读私立。

父母要求更好的养老条件,好我多赚点赡养他们。

而人到中年,再用激进的手段,基本上是要完蛋的。

因为大多数时候,这种中年人往往已经磨到了你人生的天花板。

再要激进,无非就是撞个头破血流。

所以真正解决中年危机,靠的是家庭,靠的是媳妇的收入和支持,是父母的养老保险和义务劳动,是孩子的成长和回馈,是家庭的理解和包容。和技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欧程序员、中国程序员、一个中国程序员幽灵在zoom上开会。中国程序员问道:

——“程序员能纯靠技术渡过中年危机吗?”

——“什么是危机?”北欧程序员问。

——“怎么活到中年?”幽灵问。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难。

要看你怎么去定义技术了。

狭义的技术是指使用某种工具解决某类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纯粹靠一种使用工具的能力渡过所谓的中年危机,需要的前提条件几乎完全取决于行业的情况。基本上有几个前置条件,一,技术本身不能太过时,至少不能过时到会影响到公司运作。这个条件本身就要求了行业本身和技术本身都不能变动太大。二,技术掌握本身存在一定的稀缺性,培养新人的成本比较高。三,公司本身没有意愿更换技术,这个一般是出于商业和政治两方面的考量。这三点都满足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纯粹依赖技术渡过中年危机。非程序员的满足三个前置条件例子可以参考医生,医生可以完全通过掌握手术的技术渡过所谓的中年危机。不满足条件一的案例可以参照很多传统工业的产业工人,甚至是一些普通的会计等等。不满足条件二的可以参照一些普通java程序员之类。不满足条件三的可以参照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

但是,虽然很难靠单纯的技术渡过中年危机,但是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渡过。也就是说,不是单纯依赖某种技术,而是依赖长期工作学习下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论。这不是纯粹的技术,也并不是管理。

其实管理也未必能渡过所谓的中年危机。管理如果从狭窄的角度考虑,跟技术是一个层面的东西,不能明白和培养出通过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话,碰上一点风浪也是很容易被裁员的。

真正能够依赖的是智慧。智慧可以体现在技术上,也可以体现在管理上。如果不能保证智慧的话,能够依赖的就是体系,是机制。比如说我国的体制内,或者在欧洲生活,这在本质上是依赖的政治,依赖体系型的智慧。


user avatar   jiafei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够把感情传达到位的电影,

才算是真正的好看的电影。

也不知道这次的真人版,

能不能再让这只狗子看哭一次。

看动画版《狮子王》看哭了的狗子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3145434863259648

user avatar   yang-lei-96-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对华为熟悉的更多的是终端,或者说手机,我们就聊聊手机。

今天为了回答另一个问题,刚好做了一张图,统计了御三家2015年-2020年Q4手机出货量的变化图:

2018年,华为制裁前最后一个完整年,在苹果新机发布的Q4,出货量做到了6000万台以上,相应的,苹果在iPhone6发布之后,Q4季度出货量首次跌破7000万台,之后,华为被制裁,销量快速下滑,苹果急速攀升。

2020年,华为季度出货量下滑到3000万台的时候,苹果季度出货量直接做到了9000万台,2021年Q4苹果单季度出货量如果突破一个亿,我是毫不意外的。

苹果的神话,乔布斯的神话,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赘述了。

在华为没有被制裁之前,是直接冲着破这个神话而去的。

在中国市场,华为其实已经突破了这个神话的,在2020年中的时候,5000-8000价位的高端机核心区段,华为已经超越了苹果。

华为之前,苹果就是高端机市场的天顶星,在华为之后,苹果又是这个市场的天顶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个过程中,苹果有什么大的变化么?

其实没有,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但有华为和没华为,苹果的市场地位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你说华为强吗?

华为每年千亿研发,在苹果之上,很多人对这个不服气,用各种理由来否定华为,说什么研发投入是数据做出来的,华为没有上市,公布的官方数据不可信。

我们都不需要去从专业角度驳斥这种言论。

就看市场表现,尤其是高端市场的表现,这个是实打实的。

市场之外,十年的时间,华为做出了海思麒麟,做出了鸿蒙,这两个过去被认为是中国科技企业无法突破的两座大山,华为突破了。

当然,海思麒麟已经被认可了,鸿蒙还处在争议中。

但我们仔细想想,如今对鸿蒙的各种批判,是不是和十年前对海思麒麟的各种批判如出一辙?

如果华为这一波没有被美国干死,给鸿蒙十年的成长时间,十年后鸿蒙会是什么态势?会不会比今天的海思麒麟差?

你说华为是不是真的牛逼?


user avatar   jim-jin-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啥老外对麦当劳四川酱情有独钟?


去年10月,美国麦当劳重新供应一款曾在1998年推出的四川酱(Szechuan
Sauce),并且这次仅售一天。一时间洛阳纸贵,一酱难求,众多粉丝们的热情显然超出了麦当劳的预计,许多年轻人为能吃到小时候熟悉的味道,不惜排上数小时的队,而没能抢到的人们则向警方提出强烈抗议,要求麦当劳增加这款四川酱的供应,人们为此还搞了个游行。

同时,引发了国内媒体的报道。


一款20年前的酱料为什么让这么美国人趋之若鹜?这个问题,让我们从味道开始说起。




我们是如何感知味道的?


嗅觉和味觉使我们感知味道的两个途径。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我们可以识别各种不同的味觉。味蕾上有许多受体,当食物中的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便会产生神经信号然后传入大脑,这就是味觉产生的过程。


不同味觉的产生不尽相同,以甜味为例,当我们在吃蔗糖的时候,蔗糖与味蕾上的T1R2/T1R3受体结合,引起钾离子通道的磷酸化,导致膜去极化和神经递质传导,最后这些神经信号让我们的大脑感知到了甜味。而像有些动物(比如喵星人和绝大多数鸟类)的T1R2基因已经退化,就无法识别出甜味了。

(以蜂蜜为食的蜂鸟通过变异的鲜味受体来感知甜味,是少数能识别出甜味的鸟类)


尽管人间有万千美味,但是目前认为大多数味道是五种基本味觉的组合:甜味、酸味、苦味、咸味和鲜味,像川菜中的常见荔枝味型,基础就是酸和甜的组合。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味觉一是为了让动物们寻找到合适的食物,二是尽量避开没成熟或者有毒的食物。在大自然中寻找富含糖类的水果和蔬菜(甜)、营养丰富的肉类(鲜)、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盐分(咸),避开未成熟的水果(酸)、可能有毒的植物(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良好味觉的原因。而许多人所嗜好的辣其实并非味觉,而是痛觉,辣椒中的辣椒素是一种生物碱,会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我们身体里一种类似吗啡的物质),让人产生轻微的欣快感,不过在“爽”的同时辣椒素也会刺激肠道,如果摄入太多,第二天可能会菊花不适。当然从广义上,你把辣定义为味觉的一种也未尝不可,毕竟辣是对舌尖最强烈的一种刺激。



食物讲究色香味,实际上,超过75%的味觉是来自于嗅觉,例如你在吃苦味的东西时,只要捏住鼻子,苦味就会减退一大半。在所有感觉当中,嗅觉和味觉是唯一两种基于化学物质的感觉,两者往往相辅相成——你不会面对美食只闻闻味道不动筷子,也不会捏着鼻子吃完一顿大餐。



味道的回忆


在我们的大脑中,储藏味觉记忆的区域是味觉皮质,位于岛叶,它位于人脑中相对来说较孤立的区域。另外味道的记忆不仅来源于舌尖,也来源于鼻腔。嗅觉和味觉是两种不同的传导通路,食物中的气味分子通过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传入嗅球(大脑的最前端),而在嗅球之后,味觉最终被存储于两个地方,一个是丘脑和大脑的额叶皮层,另一个区域叫做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眶额皮质和海马区等),而这个区域只存在于人类这样的灵长类动物中。

【味觉皮质(中间粉红色区域)和嗅皮质(黄色区域)】



边缘系统使得味道和记忆联系在了一起,味道很容易触发我们对于美好时刻的回忆。


你走在街上,一位迎面走过的女子身上散发出的体香,也许会让你突然回忆起高中时坐在你前面的那位女孩;


某天从窗外飘进来的烟火味,可能立马就把你拉回到过年时满地爆竹烟雾缭绕的故乡;



如今相机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MP3可以存储动听的音乐,但目前的科技对于模拟气味还是有困难的。嗅觉所引起的回忆生动、强烈而真实,嗅觉也是目前最难以模拟的感官感受,而人类许多关于味道的记忆来源于10岁之前。



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缅怀麦当劳四川酱的老外们,20年前许多人都还是小朋友,看完电影后跟着爸妈到麦当劳吃炸鸡块,蘸着酸酸甜甜的四川酱。他们今天对于四川酱的狂热追求,也许就像你怀念当年放学时学校小卖部卖的烤肠、或是怀念小时候奶奶过年时炸的各种丸子和酥肉一样。味道总是和记忆交织在一起,而这些记忆又构成了此生你对于食物味道的挑剔和执着。


味道是种超越时光的力量,人们所缅怀的不只是二十年前在麦当劳餐厅里品尝过的味道,更是回忆当年和家人共度的那段快乐时光。

千言万语,敌不过年少的味道。



user avatar   era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下面一老哥的一回答,笑死我了~

:离设备越远收入越高

然后就直接给我整懵逼了,又经历一系列的心里活动,搞笑→自我怀疑→困惑→深思→豁然开朗→云淡风轻。

仔细一想,事实好像不谋而合~

该死,作为一个老油条的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呢!

大boos:喂! 老班吗? 公司网络出问题了 赶紧过来瞅瞅 别耽误大家加班
我:好勒~ 马上到

月中您好,您的长沙银行卡到账4853元,请注意查收~ (双眼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ps:以上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凑巧...

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的第一篇回答,对于网工的职位和相关技术的天花板有详细讲解!




  

相关话题

  什么行业吃苦也得不到回报? 
  请问同一个企业,同样的工资综合考虑职业发展以及买房生活等,深圳好还是珠海好? 
  请求参数用string好还是数字好? 
  大学毕业后,是留在一线城市,还是选择去三四线城市? 
  qt5.5中给全零地址发送udp数据包为何会失败? 
  2015 年 10 月百度暂停社会招聘意味着什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有没有比较佛系的解压方法? 
  如何才能不做井底之蛙? 
  该不该和自己死磕「我的工作有什么意义」这种问题? 
  C语言中, for 和 while 在汇编上有什么区别? 

前一个讨论
做一名房东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个讨论
年轻人应该去上海大城市拼还是待在新一线城市呢?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