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以后不上班,只想创业,是否还有必要考 985 学校? 第1页

  

user avatar   da-lao-hu-de-shui-qian-g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生有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虽然大财靠命,中财靠运,但是你最能改变自己的就是读书了。

我没考上985,勉强一个211,创业到现在也没饿死,活得比知乎大部分朋友还好上不少。不过时至今日,最让我遗憾的就是读书时候荒废了太多时光,以至于我没办法更进一步。

要不,听听我的创业故事?

我13年大学毕业后,正儿八经上班的时间只有大半年。14年5月离职,开始走LED贸易。14年年底,开了自己的LED厂,在石岩塘头工业区。公司隔壁就是创维,步行15分钟。于是近水楼台,创维也成为了我的客户之一。

我的搭档勇明,79年生人,比我大10岁,本来是个铁饭碗。他于南昌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在某个大专院校担任讲师,顺德碧桂园买了房,一辆日产代步。12年,他33岁时候辞去教职,去到深圳一家LED上市公司担任业务员,底薪4000元。一年后,我毕业也加入了这家公司,跟勇明成为了同事。

我们俩在15年开始搭伙做生意的。

钱,我俩都赚到了。合作的2年半时间里,我股份多,分了600万。他300万。

聊聊我和勇明当年怎么赚钱的吧。

我和勇明格局都不大,几个亿的生意做不了,所以我从来不去扯什么赛道风口这些,踏踏实实把手上的事情做好了,就可以赚钱。

我是做LED照明的,什么T8、T5、一体化、冰柜定制、黄光、RA95、防水系列。

我的第一个客户是富士康。严格来说,是富士康里面的一群人。

富士康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极高,尤其是苹果的产线。

在苹果产线的车间门口是有一道航空安检门,进进出出必须要检测,绝对不允许任何金属产品流出车间。女性员工穿的bra上面的金属扣子都不行。所以在富士康厂区附近都会有一排裁缝店,上面挂着两个字“去铁”。

也正是因为如此,进入苹果车间去维修保养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维修工的扳手螺丝可以带进去,可是取不出来。走流程审批要好久。

我们做的LED产品一旦出现死灯灭灯,那完蛋咯,钱就不要想拿到了。

所以,我能做富士康生意是因为我的产品过硬?

狗屁,这都是成功学用来忽悠你的。

产品过硬不假,可那并不是我生产的,而是我从其他厂家买进来,贴了个牌。

富士康里面的人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就是他们让我买的。

我能赚富士康钱的核心在于,他们信任我。这种几百万的小采购对于富士康公司而言什么都不算,但对于其中经手的人而言又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那么,我何德何能,让我一个24岁毕业的小年轻可以做下富士康这样级别的客户?

答案很简单,富士康这个客户是我还在打工的时候,大老板赏给我的。那时候公司里有一个非常棘手又紧急的项目。我用了很多不符合程序的手段,把事情办成了。然后公司中标了一个5000万的项目。

大老板一高兴,赏了我这个客户。有了大老板牵头,剩下的关系我做起来也就方便了。

所以呢?请记住一句话,不管你是金饭碗还是铁饭碗,一个企业或者单位的大老板,永远是你最大的客户。他手上的资源随随便便分一个给你,都足够你起步。(我所有加粗的字体都是我的经验总结)

而我离职,脱离了原有的平台,我对于富士康那群人的价值无限趋向于零。但不行,我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都是人精,谁都不会直接拒绝你,包括富士康那群人。

我离职没多久,里面那位就喊我出来喝酒。而且,是他请的客。

席间说道:“小虎,我遇到个小麻烦。有一个10万块的小案子,价格不是很好。按现在这样做下来,我自己赚不到钱。”

他原话如此,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他这番话?

呵呵,哪里是他价格谈不下来,只不过是想丢个小案子给我试试,看看我脱离了原来的平台后还能不能独立把事情办成了。

有也只有这一次机会,办成了,以后生意可以继续做。办不成,那便是酒肉朋友。

所以,换成是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会怎么回答他?拍拍胸脯告诉他,绝对没问题?

请记住了,所有拍胸脯打包票的,都是傻博一。

我当时找服务员要来笔纸,现场写了BOM单,核算下来单价是32元。而他告诉我对方的报价是34元。

我告诉他,我应该有把握争取到32元的价格,不过必须用我朋友的厂。

这个朋友就是勇明。

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跟人打包票,只会告诉他,这件事我一定尽力。

所以,回头找到勇明,我跟他说,这批货我要30块出。

那时候勇明和我还没有在一起开厂,各做各的。只不过我们私底下交情非常好,我有把握拿到这个价格。

剩下的事情很顺利,所有的账目是从我手上走,对于富士康里面的人也安全。一共3000pcs,按照32的价格,他应该赚1万5。但是我给了他2万1。

“一开始我是答应你32的价格。不过后来我还是想办法争取了下,30块成交。”

他问我,怎么拿到这个价格的?

我笑笑不说。

对于他而言,这个10万块的小订单只不过是试下我的水平,不算什么。对于我而言,拿出这个价格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真正想告诉大家的是,永远不要去打包票,说话留一线余地给自己(我前面的用词是,应该有把握),但事情要做出120%的水准。

你的客户会因为你把活儿办好了而满意,但是只有超出他的预期时,才能喜出望外。

说话留3分,做事超水准,这样人脉资源才会长久。

这一个小项目做了下来,后续的生意就开始了。他们信任我,原因有两条。第一,我话少。第二,事情能办成。

话少排前面。不轻易许诺的人才会信守承诺。

但是,跟他们这层关系,我可没少用。行业里的人知道我做他们的生意,都愿意把自己的核心层面展现给我,以求我介绍进去。于是我再一次扩充了我的人脉资源。

严格来说,勇明的产品是没有价格竞争力的。他擅长做业务,可是不擅长做管理,包括和大部分供应商的关系都很一般。

又降了2块钱价格,是因为我把我的供应商资源给到了他。

我总结我自己,做业务的水平一般般,虽然不差,但也不算顶级。不过我做管理这块应该还算过得去。

我格局不大,很少会去想什么企业大战略,往往就是盯着眼前的鸡毛蒜皮。怎么样提高生产效率,怎么样优化流程,怎么样改善供应链,怎么样降低仓储,以及最重要的,怎么样提高产品良率。

我有句话,放到今天我也觉得合适:赚到的叫作毛利润,省下的都是纯利润。所以我挺抠门的。

知乎上的学生往往有种错觉,觉得做企业赚钱就是克扣工人的工资,降低员工的待遇。我以前回答评论区里,这种言论见太多了。

……我已然说我自己格局不大了……呵呵呵呵

企业想节约人力成本,永远是向效率要利润,而不是说降低工资标准。不给钱,那么没人愿意给你干活的。

一条生产线,假如原本需要6个人,每个月2万7的工资支出去完成。你把它设计成5人操作,工资支出不变,仍然2万7。产线上每个人虽然累一点,但是增加了20%的收入。他们乐意不乐意?

乐意,而且是喜出望外。

那我省下了什么钱?少了一个人,少了一份麻烦事。

员工办公需不需要场地?需不需要安排宿舍?食堂里是不是要多一个人的饭?每次算工资,我的文员是不是要多核算一个人,增加工作量?

不谈支出的问题,我给一个工人开的工资比别家高1.2倍,你觉得我会招工难吗?

并且,我既然增加了这部分工资,我同时也是有要求的——如果不能保证我要求的产品良率,那么我会扣钱。(这才是核心)

同样的工资支出,人越少,你越赚。这在任何一家经营企业的人去看,都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只不过很多学生朋友想不到这个层面。

而且,我们刚才算的只是直接支出。有些事,没有经历过的朋友是无法体会的。

人越少,越不容易产生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愿意花高薪请能人,而不是说花底薪请两个水平一般的人通过增加工作时间去完成任务。(容易相互推诿、扯皮)

我自己是制造业,但这条准则放在绝大部分企业都适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凭什么能降低用工数量,但是其他企业做不到?

能想到这个层面,说明你够格去创业。想不到的,你还是把我这篇当鸡汤吧。

我也没办法去具体给你分析,因为每家企业流程不同,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人。但是原则是一致的,向流程要效率。

……

不继续这个话题了,看我文章的人大部分不会从事制造业,聊聊人力资源管理,聊聊做业务的事情,大家可以触类旁通。但是生产管理这块,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

我和勇明合作以后,慢慢变成我主内,他主外。我是大股东,占比66%。

我做事情算是比较细致,一家做芯片的朋友来我这参观,他在包装车间留了很久。回到办公室跟我感慨一句:“小虎,我在深圳去过很多照明厂,见到出货前用酒精做产品清洁擦拭的,加上你一共只有3家。”

这是我做人做事情的态度。就像我之前对待富士康的客户一样,话留三分,事情做到120%。我从来不去吹我怎么怎么好,包括这个包装前做清洁。

我留给客户自己去看,懂行的人自然懂。包装组增加了3个人手,每个月多了1万3的支出,目的就是在这里。

一个人如果把细节都做到位了,那么说明他对于产品是尽心尽力的。我肯定不止于这一个包装,我每一处都做的细致。

这个朋友是做芯片的,属于我供应链里上游的上游,跟我没有直接的生意往来。不过,他给我介绍了一个非常优质的灯珠供应商(灯珠厂跟芯片厂买原材料,然后封装成灯珠)。

接触之后,双方互相磨合了3个月,这家灯珠厂直接给了我3个月的账期,而且价格非常非常低。算是行业前辈老大哥提携我。

用这位老大哥的话来说就是,小虎,我相信你能把事情做成。你的生意做的越大,我以后订单才会越多。

生意人,不要去相信什么朋友感情。别人选择支持你,最终还是看在你能不能成事,能不能做起来,对他有没有好处。

非要说的话,这位供应商大老哥是看在我非常抓细节这个份上吧。(当然,我的采购量也是逐步增加,而且加的很快)

永远不要听别人吹牛,吹自己如何厉害。如果我跟你说这个做芯片的朋友引荐了一位供应商,那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我凭什么在起步之时就能结交到这样的人脉。

否则,这篇对于你来说,还是鸡汤。

准确说,这是勇明的朋友,他介绍给我的。

勇明跟他是在一次行业论坛上认识的。在场的各位都是大佬,这个做芯片的朋友更是大佬中的大佬。于是大大小小的老板都抢着向他介绍自己。

芯片朋友微笑着一个一个握手,然后接过名片。

勇明那时候几乎就没有能拿的出手的身份,难道讲自己是前LED上市公司的业务员吗?脱离了原有的平台,屁都不是。

勇明很想认识他,但自问不够格。于是就在旁边打打下手,端茶倒水,给各位老板们做起了服务员的工作。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那年,勇明34岁,出席这次行业论坛也用心打扮了一番。与一般人不同,勇明是硕士研究生出身,比起照明行业里其他老板的匪气,天生自带一股书卷气。

一个穿着得体有气度的年轻人在一旁端茶倒水,于是他注意到了勇明。

一番交流之后,勇明被喊去一起吃饭。

席间,勇明依旧低调。他这人对于细节拿捏的非常到位。芯片朋友坐主位,在场各位轮番向他敬酒。勇明从来不会抢着,他知道自己位分不够,所以排在了最后。但是,他也不会立刻上前。一个人若是连喝了三四杯,必须要稍微缓一缓。若你这时候上前敬酒,别人会心生反感。所以,勇明会等人吃几口菜,再专门打的过去。

我自己闹过一次笑话。最初我俩还在一家公司打工的时候,我陪勇明去见他的客户。然后我敬酒碰杯都把酒杯放低了。

“你敬酒把杯子放低了,那不是看不起人家吗?敬酒要抬高,那叫高看一眼。碰杯要放低。”回来以后勇明就数落我。

我自己在商务礼仪上,有很多是和勇明学的。

比如夹菜。我从来不去转桌上的转盘,菜到我面前才下筷子。这是其一。

其二,我只去夹那些别人已经尝过一两轮的菜。

这是礼敬。

生意场上的人,从来不会去听你说什么废话。你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让别人把你拿捏的透透的。

细节,还是细节。只有注重细节的人,才会让别人认可你,也才有后续的生意。做业务,从来都不是靠嘴巴去吹。

产品上注意细节,为人处世上更要注意细节。

没必要跟客户去说这些,他们都会看,就如同有供应商来找我的时候,我也会去看这些。

我跟做灯珠的大老哥第一次喝酒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把这份生意定下了。

我记得很清楚,在石岩国惠康的一家饭店,晚上,四个人,两瓶五粮液。大老哥喝酒的时候,手是止不住在颤抖的。但是他会尽力保持自己的镇定。

不是帕金森症,就是喝酒喝多了的后遗症。

他并不是多喜欢喝酒,但是在to B领域里,酒量代表销量。老大哥从白手起家做到身家过亿,太拼命了。

我看到这双颤抖的手,就已经定下了,一定要合作。对自己够狠的人,对待产品也会一样狠。(试产肯定是要试的)

想起来一件事。我们行业里,有一家上市公司,聚飞光电。他们的董事长邢其彬,走的很早,18年去世了。邢董是北邮硕士,一路打拼,趁着LED的东风,做着背光源封装把公司做上市了。等讣告一出,朋友圈里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愿天堂里没有酒局。

当然,酒是财媒人,但也不是绝对。

最初的起步靠的就是人脉资源。富士康让我赚到第一桶金,但是给我的份额并不多。因为我一开始只是一个皮包公司,没有实体。所以,我和勇明一合计,做自己的LED厂。

前面说了,创维就在我隔壁。

跟创维的合作,最开始时候并没有花费我太多精力去营销。因为那时候他们要的产品只有我家有。

里面的经理找到我,给了厚厚一叠审厂标准。我一看,倒吸一口凉气。这尼玛都是什么玩意,风淋门,无尘车间?我那时候哪有钱玩这玩意?产线打上环氧地坪漆,每天拖几遍地弄干净就行了。

“没事,不用管。这些事情我来处理。”创维的经理如是说。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得,又得喝酒了。

那次出乎我的意料,整个业务做下来,审厂只是走了个流程,酒也没喝。创维那边要的急,没时间给他们慢慢找有这款产品的供应商。我虽然没有风淋门无尘车间,但是我整个工艺环节做得还是到位的。无论是老化标准还是检测标准,我都不比创维差。(创维自己也做照明)

再者,这其中很多技术指标是没有必要的。比如防静电手环,这是因为LED灯珠最开始时候工艺水平不够,很容易被静电击穿。等到2835问世后,这种情况就基本上不存在了。无尘车间是对于封装企业的要求,我一个成品厂,根本不讲究。

最后,也是最为核心的一点,创维压了我3+3的账期。换言之,如果我这批产品出了什么问题,我一分钱不要想拿到。

资金管控永远是一个企业对于供应商品质管理的核心手段,其作用往往大于来料/来货检验。创维对我,我对供应商,都是如此。

创维这个订单麻烦倒是不麻烦,就是利润低了点,而且账期长。如果120万的货款只能赚10万元,却要耽误我6个月的资金,我正常情况下是放弃的。

但是,我起步阶段,除了钱,也需要打广告。给大厂做做ODM和OEM就是最好的广告。有新的客户过来审厂,产线一看,仓库一看,嚯,到处都是创维的LOGO……除了帮助客户下定购买决心,也方便我提价呀。

再者,供应商看到我这家厂蒸蒸日上,那必然是要优惠给价格,要放款给账期。

生意场上,不是每一笔订单都是为了赚钱。图利、图名、图关系,总有一条是你和对方想要的。所以,在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摸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就比如创维看我,他很清楚我此时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才能把价格和账期压成那样。哪怕他们是急单。

我和勇明那时候的策略是,常规产品走量养厂,每年推一款新品冲利润。

市场每一年都在变,成熟的产品是赚不到利润的,能够让你赚钱的永远是你对于产品的突破,通过新产品来提高性能或者性价比。这种新产品的利润周期通常也就是半年。

半年以后,市面上会出来各种仿制品。而且为了竞争,这些仿制品对于材料标准会一降再降,陷入价格战。

算抄袭吗?当然算。而且抄袭不用半年,最多3个月。我那时候主打海外,剩下3个月是留给做CE/UL认证的时间。没有认证,产品无法出口。

这时候,便是你抽身的时候,赶紧把资源投入到新产品的迭代里。

永远不要做着自己有一款好产品能够打遍天下,让你一次赚几个亿走到上市的梦。市场是野蛮的,抄袭与模仿是无处不在的。能够让你屹立不败的只有创新。

但是,对于小企业而言,创新是需要成本的,并且成本很高。所以大家往往采取半步战略。

紧随行业头部的几家企业,他们用一年时间研发新品,用三个月赚取高额利润,再用三个月去过认证,打造出一个保护壁垒。那么,你就以最快的速度跟进,去寻找替代零配件来达到他们的核心功能。

可以性能上牺牲一点,但是卖点必须相似,价格也降低一点,走差异化路线。

如果你真的决定创业,不管你是走实体还是走互联网,不要去埋怨什么抄袭与模仿。

这种行为在道德上为人不齿,可是你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你能做的只能是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能够在竞争中活下来的,才有资格去讨论抄袭的道德问题。(我似乎说的不是我这个行业,而是腾讯?)

如果你指望着道德约束能让你自己高枕无忧,那么你还是找份班上吧。道德不可以,外观专利倒是能够保护一下。可是外观专利想被打打擦边球很容易,所以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做。

真正牛逼的永远是那种砸了几个亿在技术研发上的企业,他们是用科技的力量为自己打造出一条护城河。

可是我格局不大。

虽然我生意场上接触的有钱人不在少数,但他们跟我一样,很少有能把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做出技术突破的。

投资是有风险的,不是说钱砸进去了,东西就能出的来。而且,东西做出来了,也不代表能征服市场。

16年兴起的平衡车市场,本来是美国一位发明家弄出来的。但是在美国做,成本太高,于是放到了深圳生产。跟风出了一批平衡车厂家,每一家都赚翻了天。

但是,16年下半年,亚马逊因为专利问题下架了这款。这一批做平衡车的人中又有不少,货被压在美国的港口。亏到裤衩都没了。

如果在现今时代想创业,如果你有技术能力的话,还是走科技路线为好。

你要思考的是,你的财富从何而来,而不是说这款产品怎么卖。你的财富来源于你通过提升技术手段为社会带来了进步,从而获得了回报。这种是最长久最合理的。其他的诸如贸易或者生产,都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科技路线就没有风险了吗?

当然有。都说了,你研发出来的产品还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可是一旦被市场证明,这时候意味着你拥有定价权。就好比成本几块钱的优盘可以卖到一百多。

很多被互联网洗脑的年轻人执迷于要说一个“好故事”。可是,好故事来源于一份技术上的突破。就像现在的元宇宙概念为什么那么火?因为现在的互联网没有什么创新可以说了。这些炒币的人只能怪力乱神,扯一扯不着边际的元宇宙。某种程度上,这个故事说的连区块链都不如。

我17年底退出了制造业,勇明还在接着做。退出的第一个原因,我被骗了200万。前几天回深圳也是为了打官司要钱。第二个原因,身体被拖垮了,再这样喝酒喝下去,我肯定会死。

回到家,我开始做to C业务。虽然赚的钱少了不少,但是不用那么多的商务应酬。

这些年,我也见过不少满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投入创业大军,他们大部分人都以失败告终。

我后来就在想,我虽然算是比较失败的创业人,可是好歹还活着。而他们张口闭口风口、赛道和格局的都死了,为什么呢?

我从最开始就把自己定义成刘备麾下的孙乾糜芳,那种没什么本事,可是兢兢业业小心敬慎的。我羡慕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可是我知道自己如果连小事情都做不好,我没资格与他们对话。

可偏偏呢,大部分初来创业的年轻人都是满身傲气,把自己想象成这个行业里的曹操和刘备。

他们死,不是因为格局,也不是因为赛道不好。只不过是眼高手低,死于公司的内耗,死于现金流的枯竭。

如果大家现在还想创业,我并不否认其中的机会。但是我建议大家走走互联网项目。收益高,见效快。只有高利润的行业才能支撑你创业的容错率。我那么谨小慎微的做制造业,只有15%左右的利润。稍微有一批货翻了车,那么便会成为我仓库里的废品。

我觉得我这个人还算是有点水平的,虽然我不谈论赛道,可是我并不否认赛道的作用。制造业绝对不适合年轻人去创业,风险太大,而且投资回报低非常低。

时常有种感觉,连快手辛巴这种货都能赚几个亿,看来是我真的out了。原来,to C的消费者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忽悠。

假如我去做自媒体,不管是哪家平台,我都倾向于做下沉市场。知乎这种平台,好与坏两级分化。一方面,高知和高收入匹配,拥有购买力。另一方面,智商太高的人想哄起来太累人了。

我自己玩知乎也赚了点小钱,不多,每个月万把块。不过那只是娱乐。对于我而言,在网上写写文字,比去KTV喝花酒有意思的多。以前的生活我早就厌倦了。

或许有一天,我也会投入到全职自媒体。不过,我跟你的方式不会一样。我会把勇明拉回来做业务,让他去对接甲方,拉客户资源。而我则去雇人写文章写公众号拍抖音这些。我继续做内容,勇明继续做销售。

肯定不会自己亲自去写,我的精力跟不上。

至于以前用的方法,我玩万知乎,赚点小钱也一直在用啊。

之前写招募计划,写海尔的家电产品。虽然说招募基本上是靠点赞和反对抢排名,但是我认真啊。然后海尔的甲方找到我,聊聊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我还记得甲方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其实啊,你不用写那么专业的。”

好吧,这是我这些年工作养成的习惯。凡事嘴上留三分,事情尽全力。

创业和赚钱?

无外乎是你做人做事的态度而已。

所以,题主你既然想创业,那为什么不先拿出这份态度考个985?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河北高考? 
  寒假作业可以不做吗? 
  高三一定要拼尽全力学习吗? 
  我国大学在各省的招生人数为什么不按照各省高考考生数划分? 
  清华北大什么时候成为了中国最好的大学? 
  如何理解 2018 北京市高考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和「绿水青山图」? 
  25岁创业晚不晚? 
  高考 750 分能力和 750w 元人民币你选哪一个? 
  如何看待2017全国一卷理综出得邪乎? 
  被美国外教吐槽的湖北高考英语考题真的「错得离谱」么? 

前一个讨论
骨传导耳机值得买吗?
下一个讨论
清朝文字狱是中国最黑暗的时期么?





© 2024-05-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