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影响就是:成绩好的同学觉得成绩不好的同学都是咎由自取;到了社会上之后,高级知识分子觉得体力劳动者都是活该,谁让他二十年前不好好读书。
老师向学生灌输人与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别,也许是为了鼓动全班同学一起努力学习。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唯一的鼓励方式,却后患无穷。
它让我们无法理解那些不同的人,把大多数能力问题都上升到态度和品德问题上。
而很多养成了这种世界观的人,长大成人之后,又成了新的老师。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而那一些被放弃和嫌弃的人,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注定是不可能建立完全健康的心态的。
人怎么可能在嫌弃的空气中快乐地成长,还长成你喜欢的样子?
两群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彼此看不见对方的存在,彼此都把对方符号化、脸谱化。而这样的对立,又会把这个社会带向何方?
以前知乎上曾经有过一个问题,叫做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我个人认为答案就是:
知识特别多,悲悯特别少。
而这,作为当前教育体制下的老师,我们这些人,是不能甩锅的。
(评论区已全部删除并关闭,无它,看着累得慌。能理解理解,不能理解点反对吧。)
=================================================
补充: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每一个老师都需要通过灌输“人和人之间的智力没有差别”这种话来达成教育目的的。
很多朋友被问题带跑了,陷入了“非A即B”的选择中,好像如果我不说“你们的智力没有差别”,我就只能说“你们的智力有很大差别,你们都是些ZZ”。
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交流中,从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学习特点、人际交往、情绪处理、时间分配、学习方法等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分析指导,起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老师要帮学生认识自己,而不是去编一个纸糊的、遗毒无穷的童话。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你是真的有一大堆理由经过深思熟虑觉得“智力差不多论”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还是看见了这个问题才开始为这种方式找理由?
问一问自己的心,答案不难找。
大致能猜到针对我的补充,评论区会有什么说法,所以这里先介绍一下我的工作量:两个班,每个班级八十个人,一共一百六十个。每周需要批改周练试卷一张、限时精练每天一页、语文练习册、作文,此外每个月有月考,一个年级两千人。曾经带过三个班的语文,工作量最大的时候一个星期上三十三节课。
没有炫耀的意思,也不是为了比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老师工作量比我更重。只是想说,讲究方法,在刚开始会带来痛苦和煎熬,但是专业的思维一旦形成,事实上会减轻后面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工作的幸福感。
希望大家都加油。
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老师不会向学生说“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是没有差别的。”
老师常说的是“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没有差别”和“没多大差别”意思可完全不同,怎么会没有差别了,智商在人群中是呈正态分布的,智力超群的人肯定是存在的。
而老师说的“没有多大差别”是有一定前提的:1.智力落后和智力超群的人是极少数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班级里常常会有几个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老师就不会跟他们说“智力没多大差别,你要继续努力”。也就是这句话是对智力平均的大多数学生说的,所以这么说没毛病。2.“没有多大差别”指的是中小学阶段的比较基础的学科知识。排除智力水平的两端之后,剩下的绝大部分学生智力上的些微差距并不足以造成学业上的巨大差距。3.这里的智力指的是狭义的智力,指的是纸笔的标准化考试呈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并非加德纳所描述的多元智力,在通俗的语言描述中,除了标准化考试所呈现出来的智力水平之外,其他的多元智力更长被称为“天赋”。
而为什么要灌输“智力水平没有多大差别”,“努力更重要”这就要提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德韦克的归因理论的研究了,德韦克发现:个体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的缺乏或者某些不能控制的外部环境因素时,就不会在后续的学习中坚持努力;个体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动机不足时,就会倾向于在后续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目标。 也就是说,那些归因于能力不足的儿童易于放弃努力,归因于动机不足的儿童则更具坚韧性 。 (Dweck,1975)
当然,部分教师并不知道德韦克的归因理论,但多年的教学经验之后,哪怕部分老师并没有看过德韦克的理论,也有办法形成这种教育直觉,把学生学习的低成就解释为努力不够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文明的进步,必然要求人类越来越虚伪,越来越说假话。
比如,不能说黑人智力就是低,犯罪率就是高,责任心就是差……
比如,不能对xx教的人,表述自己的宗教信仰自由……
比如,明知道应该严惩罪犯,却各种倾向保护罪犯的人权,践踏无辜者的权力。
比如,国家与国家之间,就是特么赤裸裸的利益,却非要鼓吹各种友谊至上,这边刚鼓吹完,某个友谊深厚的国家就背后捅一刀,太吉百常见了,但还是要强调友谊,不敢说,你麻痹敢捅我,弄死你……
比如,明明人类是靠繁衍来延续,却会跳出来一群傻x,振振有词的反驳生育……特么没有生育率,你就要亡族灭种了好咩?其他种族,民族,乃至天龙族,神族……会直接把你们活活烧死,就如某些国家对付华侨一样一样的……
这种,明知道人类个体之间差异极大,却过分强调大家差不多……就是文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产生的癌细胞,因为要平等吗!平等就不能说真话……
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智浪潮,真的会水涨船高……
是大过滤器的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智慧物种在认知能力尚未达到自我理性进化和掌握无限能量/物质生产能力的门槛前,就已经足够高到了可以拥有与理性不匹配的过高的自我意识和自尊,进而欠理性地过度尊重和保护这些过高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导致物种的认知能力进化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退。
我们日常会谈很多事情,各种主义,利维坦,入关,反帝反修......
但跳出来看,这些种种,一切的一切,都是“几十年”至“几百年”尺度的事情。
人类有史以来,至今不到10万年。
如果迈不上这个大阶梯,那么不用说下一个10万年,恐怕我们在千年后甚至百年后,就会“大不一样”。
此处的“大不一样”,说得更不委婉些,其实就是灭亡。
而10万年或20万年,不论是地球史,还是宇宙史,都是一个比沧海一粟或白驹过隙还要小得多的时空概念。
我们今天谈论的一切的一切,等于从未存在过。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我不知。
彻底的寂灭。
不瞒你们说,从小到大上了那么多音乐课,老师教了那么多次“多热咪发嗦拉稀多”,除了能感受到老师的声音大小不一样,实在察觉不到这个音和那个音的差别。老师放一首音乐,初中班上音感很好的那个小朋友能直接判断出每个音是“多”“咪”“稀”之类的,把歌曲变成谱唱出来,而在我脑子里完全就是浆糊。
除了音乐和美术,其他所有科目的成绩,我都远远超过他。
我想,在我和他身上,也许智力水平确实差异不大,但的思考和接受方式更适合语数外史地生这些知识型科目,所以取得好成绩对我来说很容易,而他的思考和接受方式,让他在音乐学习上更加出色。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次和正在上五年级的堂妹闲聊,中途问她2+3等于几,她答不上来,掰着手指教会了她等于5,马上反过来再问她3+2时,她又不知道等于几了……
可你说她笨吧,也不对,她做家务、农活非常在行,再就是很擅长讲故事,听过一遍的故事,她连故事里别人埋的小幽默都能给你重现出来。
那位同学和我堂妹的命运颇为相似:在我们那个初升高录取率不到30%的学校,他们因为成绩不好,没考上高中,那时中职又完全等同于浪费钱,所以他们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外出打工,多年以后回到老家,娶妻嫁人生孩子。
他们刚出去打工时,我只是庆幸自己恰好适应现在的考试方式,于是能够一路升学,最终走出了家乡四围大山的包围。
后来做记者时,负责基础教育条线,经常在苏州各个小学跑,采访校长和老师,见识了很多名校名师。他们一个学校,除了当年我们学校有的音乐、美术课,还有非洲鼓、架子鼓、钢琴班、手工班、演讲班、讲故事班等上百个兴趣班和兴趣小组,几乎可以涵盖到所有孩子的所有擅长领域,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兴趣班发现自己、建立自信,也为未来发展积累经验。
人是多种多样的,而教育资源贫乏的农村,唯一能提供的教育却只有单一的考试得分。
那时我突然想起我那同学和我堂妹,很为他们难过和惋惜——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或许确实差别不大,但经过外部环境放大之后,细微的差别,却造成了天差地别的迥异命运。
当老师们用“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别”鼓励像我同学和堂妹这类不擅长考试的人时,客观上掩盖了我们的社会在为他们提供相应资源方面的无能和不到位,虽然可能老师本意也不想如此。
有一位美国教授,深入贵州乡村多年,研究农村孕妇的和哺乳期孩子的营养情况,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农村孕妇和哺乳期孩子虽然吃饱没问题,但蛋白质和摄入是不够的,另外完全没有补充影响智力的微量元素的办法,而孩子三岁前是大脑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影响和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结果就是大脑发育不足、智力收到影响,据他估算,这样会造成农村孩子比城里孩子的整体智商低5-10个点,也就是110和100之间的差别,这篇文章的原文暂时没搜到,不过去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贫穷的本质》,里面作者在印度的诸多研究,验证了类似的事实。
是啊,110和100,都是智商的正常范围,我们当然可以说他们的智力水平没有什么差异,可如果再加上前面说的城市和农村外部环境差异对这点智力差异的放大,其结果就是同人不同命。
后来的后来,知乎上不时就会冒出“穷人之所以贫穷是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这样的问题,或者现身说法告诫大家“千万不要和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结婚”之类的高赞答案,我不知这是知乎的算法设计故意针对我的推送,还是这类问题真的成了论坛热点,但我从中感受到的,是部分享受了国家政策、资源倾斜先富起来的城里人,对农村农民以及农村背景的人深深的不信任。
老师不是说“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异差别”吗?那又是什么造成有人身行泥淖,有人高居云端的现实差别呢?
【回复】1、另外一个答案的关联讨论:如何看待 「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十年寒窗苦读」这句话?
2、很多人纠结五年级不知道3+2等于5智力有多低下,如果一般人说也就算了,可有的人还认证了知乎的教育学博士……
当你批评别人前,你想想别人是不是具有你以为的条件,我小时候所生活的环境大概是这样的:贫穷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多大的影响?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我们那时候上学,小学没有英语、也没有计算机,直到现在2020年村里有电脑的人家也就一两家;我们那时上学,老师和家长没有手机,也没有家访和其他沟通;学校已经取消留级制度,所以成绩好坏都能升;而家长让孩子上学,也只是因为孩子年纪小没法投入劳动,送去学校养养骨头,根本没人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不知把你放到这样的环境里,你是否还能成为教育学博士?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想证明五年级不知道2+3的人同样聪明,只是想说明,教育条件和家庭培训跟不上的情况下,很多原本在城市可以做普通人的孩子,在农村的表现会比普通人差很多。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淘宝刷U盘服务欢迎光临
三体人比较擅长操纵人类社会心态吧。
“逆向主义”与“圣母思维”是人类社会必然产生的两大思想毒瘤,前者诞生于极端集权社会,后者诞生于极端民主社会。
“逆向主义”是仇恨自己所属的集体,引狼入室不惜玉石俱焚,“汉奸”是也
“圣母思维”是同情自己的敌人,幻想“与异族友好共存”“56个文明,56支花,大宇宙兄弟姐妹是一家”,忽视生存竞争的残酷,目前西方社会上这种思维正在蔓延
前者的表现是叶文杰、ETO(以及极端环境保护主义者等ETO的后备群体)
后者表现为程心和娘化的那部分人类社会群体
三体对他们的心态把握很准,话术堪称精妙
对付“逆向主义”的ETO,在ETO成员 问三体征服地球后会怎么做时,三体人如下回复
"我们会消灭人类,当然最后我会消灭你们(ETO))”(可能记忆有误)
这句话精妙之处在于后半句太切中ETO降临派心理了,看似很是啰嗦,消灭人类不就是要消灭ETO吗?但这满足了ETO降临派的复仇心理,暗示他们可以看到全人类的毁灭后笑着死在最后,夙愿得逞的感觉简直太爽了。
为什么不说“帮助皇军,好处大大滴”之类的话呢,人家ETO降临派是高尚纯粹的好嘛,这样说等于质疑他们的理想与忠诚,太羞辱了人了。反而说最后消灭你们很自然,符合三体风格,甚至让ETO以为主子也有不擅话术欺骗的弱点,害怕主子被虚伪狡诈的人类欺负,从而产生主子需要我们,我们必须为主子做点什么的动力。
ETO降临派思想类似抖m,当三体小萝莉拿起皮鞭狠狠的抽打他们身体的时候,那种欲仙欲死的滋味可以意会。这一句话,极大的培养了ETO的忠诚,为后来破壁人做了铺垫。
通过ETO养成的例子,就知道智子(三体人)为什么照顾帮助程心了
圣母养成计划呗
许多类似的游戏,总希望用种种的道德悖论让大家对统治者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剥削我24小时工作都是迫不得已,原来让我的孩子去冒险工作是迫不得已,原来他派我们去送死是在下一盘大棋………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感谢寒霜朋克,感谢11bit,让我们在这个游戏中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大棋,
小人们被冻死,被饿死,被抛弃,绝望的呼喊,愤怒的抱怨,甚至怒而破坏、叛乱,
都只是因为你菜!
原来,我们本可以让我们的人民,有饭吃,不受冻,勇于探索,积极乐观,活的,像个人一样。
我们本可以做到,我们本就应该做到。
领导者们,本就应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