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地都告诉我她很红,莫名其妙地告诉我她很漂亮,莫名其妙地问我怎么看待她怎么莫名其妙地走红。
以前媒体:
这个人歌写得好,大家了解一下。
这个人某某角色演得好,大家了解一下。
这个人的八卦很劲爆,大家了解一下。
现在媒体:
这个人很红,大家了解一下。
这个人依然很红,大家了解一下。
这个人最近红透了,大家了解一下。
好家伙,这是炸了粉丝窝了。
我完全对事不对人,结果你们一个个这么激动?你们好像很鄙视网红,但你们的行为跟那些网红的粉丝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容不得一点点不同意见。
整天铺天盖地的宣传模式跟那些“网易云音乐鬼才”有什么区别?跟那些“油管播放500万的视频,都来看看”有什么区别?跟那些“最近火爆全网的XXXX都来关注一下吧”有什么区别?
再吵我就把难听话说出来了。
这可不能看作是单纯的舔狗行为。
在过去很多年里,在文化领域,以央视为代表的一众主流媒体,和民间存在很大的脱节。这种脱节在互联网时代被加剧,观众或者读者(尤其以年轻人们为甚)几乎不再关注主流媒体,转而拥抱网络。
(至于为什么会脱节我就不多说了。原因非常复杂,有空再写)
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文艺界尤其是官方话语权下的那部分文艺界必须要有“文艺大众化”的追求。
王冰冰的爆火的确给主流媒体指出了一条道路,要知道和过去许多由主流媒体倾注资源灌起来的流量人物比起来,在初期,王冰冰并没有多仰仗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换句话说,王冰冰是自下而上火起来的,哪怕在中后期又的确借助了官方话语权下的主流资源,但仍不失为“民间选择下开出的花”。
这对于一直试图拉近与年轻人群体的关系的主流媒体来说,可太有价值了——过去很多年主流媒体在接近年轻人的尝试上几乎是一败涂地、一输再输。
王冰冰的爆火可以看成两方面:
一方面,是人民大众的喜欢:一个年轻的主持人,不是什么高级脸或者网红脸,脸圆圆的人畜无害的模样,性格也不错,会犯些小错误(比如口误什么的),看起来就像是高中女同桌或者邻家小妹妹。没什么高高在上的架子,也不像人们刻板印象中总是说教的主流媒体形象。
另一方面,则是主流媒体的一次主动自我祛魅:这不仅体现在王冰冰身上,还有撒贝宁等人。主持人不再一脸严肃,不再是一个传声筒式的符号,而是归还了他们作为人的喜怒哀乐。这种主动祛魅,其实是对于严肃了几十年的我国主流媒体来说,是很难得的。
而王冰冰的后续发展也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没有占用过多公共资源,没有喧宾夺主,更没有恃宠而骄。这三点,在很多网红身上都难寻踪迹,而很多网红包括央视等媒体制造的网红都毁于此。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
王冰冰的爆火,始于一场偶然的实践,而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的确留下了不少有用的经验。
不管你喜不喜欢王冰冰,但她的确比另外一个人的效果要好。
在这种对比下,经验可以形成理论的可能性的确更高了。
尽管如今主流媒体距离年轻人乃至民间仍有距离,但如果能通过研究形成一套理论,来继续通过指导主流媒体来拉近他们和民间的距离,也挺不错的。
学术热点纯扯淡,但作为一个当今现象级的代表没啥问题。
(把之前的头像拿出来重新晒下)
可以负责任地说,当前主流媒体搞网络宣传这块儿的,肯定都是一帮年轻人了,懂得怎么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传播工作。
王冰冰就是这种形式下的产物,她既符合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于央视记者“水平高”(一镜到底的小草确实惊艳)的期待,同时又有着极具亲和力的气质跟长相,加之王冰冰很快便入驻各种平台发布个人相关内容,大量王冰冰表情包流传,实际上就是一种主流媒体人的网红化。
即便有些老学究看不惯这种网红化的手段,但如今这个时代最大问题是什么?信息爆炸。
信息爆炸的结果就是人们根本没有耐心去安安静静看人民日报写几千字社论,没有兴趣整天盯着新闻联播,有这个时间都不知道能刷多少条抖音了。
而作为中央媒体的机构,央视如果不能转变风格的话,那基本上就是将舆论阵地彻底送给资本了。
毕竟资本更懂怎么撩拨人性。
所以,王冰冰的出现是宣传阵地必然要求,她的亮相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国家大事和政策变化,连青年大学习这种过去让学生怨声载道的硬性任务都变得更有看点。
但与此同时,网红化的主流媒体代言人显然也会存在过犹不及的隐患。
例如说,若是负责新媒体这块儿的工作人员思维完全偏向于“大城市年轻人”,必然会造成对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漠视,无法了解在非一线城市的地方,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都在做什么。
而且,王冰冰的走红或多或少还是遵循互联网“一半政治一半性”的特点,如果说主流媒体一边要求打击软色情,一边又靠着帅哥靓女来吸引眼球(最近越来越多),就会破坏权威性与说服力。
所以,一切都要有个度,王冰冰要有,但切不可都是王冰冰。
《论网红流量在央视的应用》
老的那一套一本正经的说教不管用了年轻人不看了,风格转换吸引流量
正常
第一点,你要知道,许多上了年纪的大人和老人,尤其是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他们是不会普通话的,即便是普通话,音调啥的也特别怪,听起来有点怪里怪气的。比如我堂妹,今年17岁,从深圳回山东老家,她从小就在深圳长大,所以她的话是普通话,但是我妈就只会用山东话跟她聊天,所幸山东话跟普通话差距算是比较小的,所以我妹妹可以听懂。
第二点,大多数人都是容易忽视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都容易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并且忽视自己存在的问题,用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是从人的视角来看,老鼠是在偷东西,但是从老鼠的视角来看,它是为了自己生存而获取食物。所以说,你男朋友家里的亲戚并不一定是排斥你,只是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不懂潮汕话,外加他们也有可能不懂普通话,所以造成了这种情况。
第三个,有很多问题都是缺乏沟通交流引起的,当你觉得尴尬的时候,你一定要向你男朋友表达你的感受,因为你是客人,尤其是你的这种情况,讲究主随客便。你是因为你男朋友才跟他们一家人产生联系的,所以说你男朋友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跟你男朋友说,如果跟他说了,他依旧不在乎你的感受,或者说他们家人依旧不改变,那就说明他或者他们家人没有把你放眼里,反之,如果他们主动跟你聊天,或者你男朋友帮你翻译,说明他们家里人可能只是一时疏忽,对你还是挺在意的
在我们这里有个说法,家庭和不和睦,主要看男人,一个好男人是可以有效沟通婆媳矛盾的,帮助婆媳之间化解矛盾,让婆媳更加和睦,所以,结合上面几点来看,你需要做的是跟你男朋友说,看你男朋友的态度和行动,还有你男朋友行动之后他的家人的做法,记住,好的关系,一定要少想多说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