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了,我的故事应该能帮到你。
// 这个是真事儿,但出于影响考虑,匿了先。
2015年11月26日,离开Qunar 310天,解匿。
【故事梗概】
时间:2014年9月
公司:去哪儿网(本人PM)
情节:给CEO提了建议,来往3封Mail + 2次面谈 + 多次项目会议 + 现在项目进展中。
2014年夏天,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五早晨。
因为发烧请假在家,披着被子整理工作文档,突然翻出一份当年入职时的培训作业,题目大概是建议qunar重视用户反馈,通过尝试论坛等形式,提升qunar整体的服务质量和用户口碑。
(最初的背景是:入职前身边很多人跟我表示被qunar服务坑过,遇到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同时我搜到网上同类评价骂声一片)
当初交了这个作业,获得了一个合格的成绩以后,和多数作业一起,就没了下文了。我心想:时隔这么久,这个服务质量的问题有优化吗?
我搜了一下,结果是:竟然还是骂声一片!
微博、贴吧、知道里,每天依然贴着大量用户疑问和被坑吐槽,因为在站外且分散的原因,导致qunar官方运营很难反馈及时,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于是一种qunar的爱司之情油然而生:
“嗯,我一定可以做点什么!”瞬间觉得使命感爆棚,脑子里完全没有神马邀功神马人生巅峰,只是看到心爱产品的问题,一种PM本能的使命感,希望可以想办法,优化这个问题。
第一件事:调研。
我花了大概一个下午的时间,翻看、统计了贴吧和微博相关内容,明确了这个问题的现状和规模,初步得到下面三个结论:
负面评价看的好压抑,本来就发烧难受,看的头就更疼了。
第二件事:冷静分析。
我认为运营跟进不及时是表面问题,更深层的原因是:
第三件事:解决方案。
周六,我看了其他产品关于“顾客反馈模块”的设计,提出了我的方案:
第四件事:等两天。
从数据到竞品调研,从背景到解决方案,逻辑基本完整了。我一贯喜欢:不着急的话多放几天琢磨琢磨,说不定就发现自己当初是头脑一热,不久就能把自己推翻了。
放了两天,整理了几次思路,且找到相关同学,了解了公司内关于客服的组织架构,的确如我所料,以运营驱动,缺少统一的PM梳理和规范整站的吐槽问题。
第五件事:发邮件。
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刺激和狗血了,我匿名发给了CEO,给了问题调研和我的方案,同时表示希望匿名,只希望公司能多出些资源重视这个问题。
CC(qunar老大)说:你是谁,别怕,小兄弟,告诉我。
于是,我就从了,,于是被CEO秘书约了见面会,第一次在CC面前又说了遍我的调研和方案,被问到做需要的资源,和为什么这种形式可行。又巴拉巴拉说了一些,得到了微笑点头认可,并问我愿不愿意站出来lead这件事。
后来考虑到这不是我想做的产品方向,且找个有相关背景的同学应该能推进得更好,我就婉言拒绝了。
后面的事情就很平淡了,我继续我原来的工作,CC拉个了小队伍push这件事,我以所谓顾问的身份,参加了几次讨论,并分享了当初的调研和观点。
后来几个月后,,因为别的原因,我离开了qunar。
临走时得知已经有三四人的产品小队在推这个项目了,刚启动不久,困难重重但在坚持探索中。。后来就没关心项目细节了。
最近看到qunar APP改版,客服功能做了很大强化,把客服放到了一级入口,且IM对话的形式也做得很可爱。
如果这个改变能有一丝因为我,我就已经很开心了,因为这是我当初做产品的初心。
故事讲完了,我其实想说的是:
最重要的一点:
刚毕业你不该在犹豫“是不是抢我功”上耽误时间,凭借抛出一个idea就走上人生巅峰,是只有小说里才有的情节。 换句话说,就算Robin找到你,把这个牛逼哄哄的透明搜索项目交给你,你做得了吗?
Follow Excellent........Success will Chase you。
----三傻。
放下功利,热爱自己的产品,努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它变得更好。
你若做到了,是你的终归会是你的。
(很感激去哪儿网的“大声说话”文化,让我可以自信的站在CEO面前说我的方案,并各层leader们表示微笑肯定。)
PS。最后哆哆嗦嗦说两句:
有几个去哪儿同事看到了应该知道我是谁,求不要点名了,低调低调。
+ 谢绝转载到知乎以外的任何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