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北方人(如东北)在冬天会囤很多大白菜? 第1页

  

user avatar   justin-23-76-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过去不囤菜会饿死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饿死,然后警察法医都来围观,给个结果“没有恶性刑事案件,这家人是饿死的”。

当然现在不这么严重了,大不了多花钱买菜而已。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家囤菜(囤菜主要就是指大白菜),不是几百斤,是三千斤,1.5吨。

我家是国企双职工,一般购买都是工厂解决。自家报上去预计数目,厂子负责购买运输,深秋的某一天,厂子会用大喇叭(微妙的即视感)广播哪个车间谁谁谁哪天几点回家收菜,到了时间放下工作回家开搬。厂子外雇的运输队只负责把菜放到临近家门的路口,剩下的距离要自家搬。有的时候位置不合适,就需要家里人搬很长的距离,我家大概要搬五十米左右。

搬菜的时候大人小孩齐上阵(连学校都会因此给学生放假回家搬菜),白菜很大,不像现在这么“精致”,一般大人能抱两棵白菜,用一点工具能抱三四棵。四五岁的小孩,连一棵大白菜都搬不动,也去凑热闹找个小的搬。不但要搬菜,而且还要把一路上掉的菜叶子都捡回家留作冬天给鸡鸭的口粮。

最主要的大白菜储备足了,剩下的就是土豆萝卜几百斤,苹果鸭梨几百斤这样。进入十二月份之后,市场上基本上买不到什么菜了。多数是一些冻品,比如冻豆腐冻秋梨,偶尔有耐寒的比如萝卜胡萝卜,要么就是贵的要死的大棚蔬菜:当时我家的月收入应该是八十块左右,市场上的大棚黄瓜差不多七八块一斤。谁肯用一个月的收入买十斤黄瓜……当时冬天比较流行的一种病就是烂嘴角,大人小孩都有得的,原因就是蔬菜单一缺少维生素。

记得有一个帖子里,我说我十二岁的时候挖菜窖能挖一个小时,有好几个质疑的。父母双职工,都在上班,做饭就算了(大锅地灶做不来),喂鸡喂猪,放羊赶鸭子,打扫院子,你不干谁干?等爹妈回来臭骂么?哪像现在的小孩们,十指不动阳春水的。

PS:菜窖在院子里,每年开春都要平掉,入秋重新挖,因为开春之后要用院子种菜什么的。记得当时葡萄非常贵,我家吃不起,于是老爹趁出差的机会弄了两条葡萄藤自己种,还找了很多种葡萄的书来看。我每年夏天就盼着葡萄熟。我现在还记得跟老爹一起春天扎葡萄架,秋天拆了架子把藤埋进地里过冬。

到了开春,是最难受的时候。大白菜都囤了一冬天,蔫的不成样子,土豆在菜窖里偷偷摸摸长了一米高的紫芽,萝卜是糠的,胡萝卜是软的,苹果鸭梨没剩几个要计算着吃。所有人都在盼着第一批新鲜蔬菜下来。

第一批菜下来之后恨不得所有的菜直接吃掉,新鲜的大葱小白菜嚼起来脆爽,大白菜芯甜甜的,韭菜辛辣的味道直冲鼻子,就算洋葱青椒也可以当水果,至于黄瓜西红柿更是等不到做菜就全下肚。学校组织春游,大家带的最多的“水果”就是黄瓜和西红柿——想要吃真正的水果?还得等几个月。

吃到新鲜蔬菜,感觉到人都精神了很多,再也不会脸色蜡黄,缩着嘴角说话了。(所以,东北喜欢吃生蔬菜是有原因的)

八十年代末开始,月收入也不是几十块了,大棚也多了,冬天的蔬菜也便宜了,囤菜也就少了。我家从三千斤慢慢降到两千五百斤,一千五百斤,三五百斤。我家菜窖也从开始能容下十几个小孩的规模一直缩小缩小,最后就挖个半米深的浅坑了事。

两千年的时候买了楼房,没法再挖窖囤菜了。不过冬天还是喜欢一买一车菜放在北面阳台。一般北面阳台会比较冷(就算封闭了也冷),大概也就零上几度,和冰箱差不多。

————是不是用虚线合适?-------------

有朋友说我没讲渍酸菜的事儿,我家也渍酸菜的,大白菜搬进家里之后就开始处理了。家里有一块十多公斤压缸用的花岗岩,用了十几二十年了。

因为主要是在说为啥囤菜,所以没说酸菜的事儿——忽然想起来,冬天去拿酸菜真是一种“享受”啊,接近零度的大缸,水面漂着一些冰碴子,然后从里面捞出来两棵酸菜……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们留在国外,消极怠工,浑水摸鱼,挖帝国主义的墙角,不回来和同龄人一起竞争,减轻内卷压力,有什么不好?




  

相关话题

  为什么恋综里大都没有东北人? 
  为什么东北大米是一年一熟,但是东北却被叫做粮仓? 
  在东北什么菜才算硬菜? 
  吉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 6.6% ,居东北三省一区第 1 位,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东北零下二十度,笔记本电脑放汽车后备箱会不会被冻坏,我需要跑长途从哈尔滨到江苏,往返很多天? 
  为何中国满世界修港口,却不和俄罗斯合作开发海参崴港来拓展东北出海贸易通道? 
  游戏队友听出我是东北人,问我是哪个屯,我反问东北都是按照屯来划分的吗?他说是的并发出嘲笑,是我敏感吗? 
  为什么东北人都直接说自己是东北人?而不提某一单独省份? 
  是否南方菜系比北方菜系精致? 
  说到东北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哪个好看?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梁文道关于《祭侄文稿》外借争议的推文——《<祭侄文稿>外借争议,又一次操纵情绪的胜利》?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