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么明显的地图炮是吧,正话反着问?某黄河大虾钓我呢是吧?
四野溜出关时才11万人,1949年打完辽沈战役134万人,这些人都是什么人?
不是东北人难道是哪人?
谁不认啊?肯定是被四野打败了的人民敌人,人民敌对势力不愿意认。
宋希濂的部队看到东北造的狗皮帽子都直接吓跑了,这还是支援华野中野的,还不算四野亲自一路车到海南岛。
38军等那几个王牌军,不是四野出身的难道是你国军出身的?
连金的主力都是东北人,101手里的3个朝鲜族师。
毕竟某些地图炮,看到狗皮帽子,他们真的腿软啊。那些人民敌对势力可是真的被打怕了啊。正面又不敢对付,所以就在那阴阳怪气,歪曲历史,搞地图炮,来搀扶他们那弱小又卑微的灵魂。
四野一直被通俗地称为“东北四野”。原名叫“东北野战军”。是“五大主力之首”。东北野战军只有这一支。没有第二支。就是因为这支部队由东北人组成。而且是唯一直属毛泽东主席。四野不是一支由农民组成的部队,换句话说不是“泥腿子“。组成四野的主要是有知识,有技术,有魄力,勇敢东北工人阶级。这是与其它野战军最大一点不同。所以在毛主席眼里,四野不是一支单纯作战的部队,而是一支战略王牌军。在由北向南,消灭蒋匪南京国民政府的解放战争中,哪支野战军遇到强烈抵抗,打不赢就派四野去。东北工人是最喜欢造重武器,也喜欢重武器的。因此,四野是重武器装备密度最大的。遇到南方的国民党顽固残兵,一碰上四野,就像鸡蛋碰上石头;也正因为四野里铁路工人,建设工人特别多,所以,全中国解放之后四野分出去两个单位。分别是中铁跟中建;
很多中字头的企业,相当大一部分都来自东北。是东北先有这些企业,然后被收归国有,挂上中字头;这跟在南方浙江,四川,重庆等地从无到有(空降)组建国企有根本不同;例子太多,比如北车,沈飞,中广核,秋林等;这些企业在建国前就已经在东北。并非建国后才有;所以有些人说“东北靠国企” 是极端可笑的。事实上,东北人才是一直自力更生的那一个;今天,浙江国企比例已经超过50%,上海更高;而辽宁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占据90%,占GDP70%;东北才是靠民营经济的那一个;
以前东北人不屑于争这些,是因为整个国家都有东北人战斗跟建设影子,但现在有些人想抹杀这些东北人用血、青春、汗水建立功勋。那就必须一件一件给你摆出来,认真说一说;个别不太聪明的东北人回我:“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反正他们不会看的”;这就是胡言乱语。我说这些是给黑你的人看的??黑你的永远知道你自己有多冤枉。人家不是无知,也不是跟你讲理。人家只是想黑你而已。目的就是黑你。这点简单道理都看不明白??我说这些是给东北人自己看的;在现在有些自媒体一天炮制上百篇虚假文章情况下,有些东北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是真的不知道他们先辈立下多么伟大事业;以前我给东北某所高中代课,居然全班都没有一个知道国歌是歌颂东北义勇军的。何其悲哀;
另外,这支部队是怎么来的。当年东北军在张学良带领下退入关内。然后被蒋匪调去西北“剿共”。这支在关内流浪的东北军越打越少。最后连东北军中基层都看清了。老蒋是要东北军跟共军,跟日军拼光,死光。于是,张学良才与西北红军停战。双方共建西北联合政府。在张学良被骗去南京走后。吕正操,万毅等东北军将领,毅然率部分东北军弃暗投明,投共;投共以后,在延安抗大成立东北干部队。张学思,吕正操先后任东北干部队队长;在延安培训后,张学思,吕正操,万毅,解方等东北高级干部被派到离东北最近的晋察冀鲁等地建立根据地。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东北军在中原大战之后重点经营7年多地盘。目的就是利用东北军在这里影响,为出关返乡作准备。所以,当1945年轴心国战败之后,马上从冀中支队(张学思,吕正操领导),山东滨海支队(万毅领导)派出10万东北干部官兵,在张,吕,万,解等东北高级干部的带领下出山海关去接管。此时领头的,就是张学思,吕正操,万毅,解方这些东北人,南方人在哪??有人说,林彪等人那不也去了么??拜托。那是后来才去的。没有这些东北高级干部去趟路。其它干部怎么进??东北人当时一向反蒋(东北军跟蒋的南京军在1920年代就是争夺武力统一中国的最大两派),一向反苏(东北军与苏联单挑,打过“中东路战争”。是苏联在二战前远东打的最大战争);没有这些东北干部去说服老乡,作思想工作,组织工作。你想进就进??伪满洲国可是所谓的“反共五大缔约国”之一。要不是北方苏联,南方美军两个超级大国南北夹击,你以为那么容易灭呢??
现在还有人黑张学良,说张学良跟苏联单挑是自不量力。都是事后诸葛亮。跟抗日神剧本质上没区别。知道中东路战争苏联方投入多少么??是二战前苏联在远东要的最大战争。为了跟张学良打仗,苏联从欧洲源源不断地运兵长达半年之久。总共运到远东10万兵员;在中东路战争之中。苏联三个元帅与张学良过招;
分别是苏联元帅布柳赫尔。苏联远东军魂,苏联最早的五大元帅之一;跟他一个级别的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第二个是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是二战苏军三大名将之一。二战唯一一个俘虏了德军元帅的人。参与二战苏联大多数战役 被誉为长胜将军;
第三个是苏联元帅崔可夫。在二战中立功无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是他打的。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张学良以东北之力单挑苏联。可见当时东北军之强大;实际上,在中原大战之后,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武装力量,实力已远远超过蒋介石所率领的南京国军。无论军工生产能力(东北兵工厂是当时亚洲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军工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远在日本之上),还是兵员训练(德国,英国,美国,苏联教官曾经大规模在东北军中任教。蒋介石只能拣其中成本最低的俄国教官来训练南京军队);
苏联对东北军极为重视。斯大林不仅指示:三大苏联元帅压阵,10万兵员从欧洲亲运来,光运兵,运给养运了半年,而且海陆空同时进攻;斯大林8月6日指示成立“特别远东集团军”。调集了远东部陆军队的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1个蒙古骑兵营备战。海军则启用包括4艘“列宁”级浅水重炮舰在内的阿穆尔河区舰队,协助陆军作战。苏联的前线兵力也由此超过了4万。集团军司令是协助蒋介石北伐的苏联顾问布留赫尔,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这也是苏联二战前在远东打的最大一场战役;
张学良同样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8月15日,少帅组建了“抗俄军司令部”,动员东北军6万余人组成“防俄军”,分别任命王树常和胡毓坤为东西两路总指挥。海军代司令沈鸿烈奉命指挥江防舰队,在同江和三江口布防。尽管做了看似合理的预防策略,张学良仍然心怀侥幸。以为苏联未必敢于孤绝世界的处境,行冒天下大不韪之举。加之南京国民政府表面全力支持实则借刀杀人的蒙蔽,这就注定了天真盲动的少帅必将受到惨痛的教训。
中东路战争最后虽然苏军获胜。但其实也损失惨重。东北军击沉、击伤苏联红海军多艘舰艇,苏军旗舰斯维尔德洛夫号被重创;而在这一点上,国内自媒体特别喜欢玩春秋笔法。记载东北军损失用伤亡(伤+亡);然后再加上被俘;而记载苏军损失,就只写阵亡多少。伤几千人都不写。而且也根本不写被俘数量。说白了,就是要用这种小伎俩突出东北军战斗力不行。但苏联可不这么以为;
从“中东路战争“,可以看出东北军打苏军并非以卵击石,反而是互为对手。同江水战双方水军兵力对比如下,左为东北海军江防舰队,右为苏联黑龙江区舰队[1]:
就是这种不均衡的水战中,躲藏在芦苇丛中东北海军——“东乙”号武装拖船竟然击沉苏舰3艘,击落飞机2架,连苏联黑龙江区舰队司令都给打死了!!!此外还有4名军官中弹身亡;
陆战随后发生,苏联炮舰和飞机对同江有恃无恐地狂轰滥炸,掩护步兵400人登陆成功,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它们竟然被驻防的东北海军陆战队一个大队加东北军一个营给击退了!!!恼羞成怒的苏联后来竟然调集了3000大军在下游10余华里处登陆,迂回到守军背后,攻击驻防的薄弱点,又经历惨烈的白刃战,才将寥寥守军击败。最后打完以后一看,中苏地面部队伤亡差不多,都是700多人,但苏联却动用了几千大部队配合重火力来打,可见东北军的实力;
蒋介石代表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代表广州国民政府,都鼓励张跟苏军开干;
尤其是蒋介石,胸脯拍得震天响。承诺出动10万中央军;
那时侯没有网络披露电话诈骗,所以张学良就上当了;
虽然东北军战败,但在张学良与苏联签订的《伯利协定》里,苏联并未趁机侵吞东北土地。而且很大度地承诺一切恢复战争发生前原状;但是蒋介石,汪精卫却在南京极力反对张学良与苏联停战。张学良也是从此时才开始逐渐明白:跟他拜把子的义兄蒋中正,也只不过想要他跟苏军打得两败俱伤;这也是成了后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伏笔;
后来,日本与伪满洲国军与苏联跟蒙军打的诺门坎战役,只不过中东路战争后续。结果,日军战败。日本人也发现,自己原来没资格笑话张学良。
毕竟。东北在张学良的父亲手里一直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无论财力还是军力,足以笑傲关内的各大同行。苏联则看上去像是俄罗斯崩溃后形成的产物,经济凋敝而整体军力落后。不少沙皇俄国时代的精英与社会中坚力量,已经逃离故土,并在包括哈尔滨等东北大城市移民。这就让东北在人口等方面的数量级,看似远远压制了人丁凋敝的西伯利亚;
现在有些人想篡改历史,把四野说成是关内人,说没有东北人什么事。其实手法都挺拙劣。因为很简单一个事就是:你一个外向乡人到东北,一点根基都没有,根本就没有号召力,哪个东北人会跟你??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不是无知,而是坏;
GMD蒋介石那边派出的,倒是清一色南方干部:蒋经国(浙江)熊式晖(江西),结果怎么样??在东北毫无号召力。被东北人民孤立,排斥;结果自己在困守孤城,最后被东北野战军要么驱逐,要么消灭;
蒋介石不知道该怎么做么?他当然知道。最好的办法无非是释放张学良,让张学良带着刘多荃,何柱国等东北军将领去接管,可惜他没有这个度量。不仅不信任东北人,在抗日战争中。还想方设法借日本人之手消灭东北军。哪日本人火力最猛,哪日本人最精锐,哪日本人最多。就把东北军放哪里放。等20万东北军被他分割消灭在各个抗日战场;等东北军跟日军耗得两败俱伤,他再出来,自称是抗日领袖。出来摘胜利果实;战前,一直支持张学良和苏联打的蒋介石,在冲突中,一直袖手不管,没派来一兵一卒。事后,他却给包括张学良在内的6个东北军将领,各自颁发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还有人说什么四野高级将领都是南方人,东北人都是打工的。这是典型胡说八道。
吕正操原先就在延安是东北干部队队长。毛主席把吕,张,万等东北干部大批派到紧邻东北的河北,山东这些中原大战之后东北军曾经在中原大战后重点经营7年多的地盘,
出山海关接管东北,为首的就是三位东北籍高级干部张,吕,万;因为只有东北人在东北招兵买马,才有号召力;
那么入关时,为什么将领换成了林彪,刘亚楼等南方人了呢??也很简单。因为四野入关时,已经是战略级力量。就是要从蒋手里打回南方土地的。我要打南方土地,难道不用熟悉南方地形作战的南方人引路,而要用不了解南方的东北人??何况入关时,高级将领里东北高级干部少吗?四野王牌军万毅部。万毅这个高级干部不是东北人??
从来不存在什么“四野当官的是南方人,士兵是东北人”;事实上,组建四野(野战军)的正是张学思,吕正操,万毅等东北籍高级干部;
那么,为什么用林彪来指挥四野呢?因为四野要南下灭蒋,必须要解除苏联这个“后顾之忧“(蒋匪为了偷袭东北后方,可是连亲儿子蒋经国派去苏联当人质。老婆都是俄国原装。儿子是中俄混血)。而林在苏联留过学,并深得斯大林赏识;二是林是坚决拥护毛主席的;三,是东北军将领很多都曾经跟苏联打过“中东路战争”;让东北人统领四野,很难说斯大林会怎么想;一旦引起斯大林担忧,或者顾虑。四野南下进程,就很难说会不会受到影响;而任用林,则是最佳人选。首先斯大林不会有顾虑,而且很欣赏林;其次,林忠于毛主席,内部不会出问题;三,林是湖北人,熟悉南方地形。四野征战南方增加胜算;四,不用跟苏联打过仗东北军出身将领,避免中苏交恶。也为四野南下解除后顾之忧;事实上,当时让公认作战勇猛,有勇有谋的万毅指挥四野南下,也完全没问题。首先他是满族,又是东北人。在东北有号召力。其次,他熟悉北方地形。在晋察冀鲁都有作战;但是不用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他是东北军出身,参与过东北军单挑苏联“中东路战争”。容易引起苏联警觉;第二,他参加革命晚,党内资历不如林彪;三,他作战区域在华北,西北,但,并没有在南方作战相关经验;事实上,万毅跟随四野南下的过程中,到湖北就停住了。他驻防湖北,四野随即改变隶属关系,改属中南军区;林彪这个湖北人则把湖北老家留给万毅。林则继续带着四野其它部队南下;
到了广西,由于水土不服而东北人又不适应。伤病甚多。这点在四野纪录片里,参谋长刘亚楼有过描述;那么,为什么四野会在三亚驻防,而不是海口??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三亚冬季并不潮湿,去过三亚的东北人应该都有感觉。三亚跟广西不一样。有很多驼峰山;三亚山势平缓。很多山都与南方诸多省份不同,而与东北群山类似;冬季气候也不同于长江沿岸城市之潮湿而是像东北家乡一样干爽。所以,东北人才选择三亚驻军,生活;
造谣者也振振有词,说接管东北的队伍,主要是冀中支队,还有山东滨海支队,很明显是山东人,河北人嘛;那我就给你挖挖这两支队到底是谁的部队??
冀中支队的头,就是吕正操(籍贯辽宁海城,张学良原卫队长,解放军上将);滨海支队的头,就是万毅(籍贯辽宁大连,满族。解放军中将);而带头的,是张作霖第四子张学思。张学思早在1939年9月起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亦称东北干部队)任队长。1940年率队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冀中区1941年春季、秋季反“扫荡”和1942年五一反“扫荡”。1943年起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1944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指挥了平西地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
所以,从晋察冀以及山东滨海支队调去接管东北的,正是东北子弟兵。所谓"晋察冀关内干部,南方干部被首先派去接管东北"之谣言不攻自破;
吕正操是冀中军区总司令,是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核心部分;吕正操率领东北干部队出山海关,回东北老家招兵买马时。知道是谁接吕正操的班么??是元帅贺龙;
当时跟吕正操平级,军功次之的肖劲光后来都能评上大将。吕正操只评上上将,原因无他,主要原因就是他参加革命晚于肖;论资历,论战功,吕丝毫不下于肖;
万毅(满族)。万是一员猛将。国民党主力一直有一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毅”;可见万毅部战斗力之强;万毅所部队,脱胎于原东北军111师。也是四野战斗力最强,最核心的部分;在后来的抗美援朝作战,万毅所部两次将美军击出38线。被彭德怀惊呼为“万岁军”;万毅先后任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辽东军区独立1、2、3师组建)司令员、党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42军首任军长、党委书记。亲身参加“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攻占四平、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1949年4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同年4月起兼任华中军区)特种兵司令员、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党委书记;
辽宁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后,张学思在1949年创建第一所海军学校。担任解放军海军参谋长。1955年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张学思,张学良的弟弟,张作霖第四子,1937年起在东北军中,先后任职见习排长、上尉参谋等职务。1938年10月到延安。1939年9月起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亦称东北干部队)队长。1940年率队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参加了冀中区1941年春季、秋季反“扫荡”和1942年五一反“扫荡”、威县掌史村突围战。1943年起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1944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指挥了平西地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在解放东北战争里张学思参加了创建巩固南满根据地的斗争和四保临江。
1946年2月—1948年6月,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1949年4月受命创建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任海军参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 辽宁军区 司令员, 东北行政委员会 副主席。
张学思是最强工业省份的一把手。东北政府当时的副主席,辽宁军区一把手;新中国海军之父;
解方,吉林省辽源人,称得上是“天才军人”。高中就读于东北第一重点高中—奉天第三高等学校。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被日方破格提拨到日本第三师团实习(又称”名古屋师团“。日本最能打的6大甲级师团之一),后第三师团出兵济南,解方愤然离队。回国后,20岁出头即被委任为天津保安队特务总队主任。参加东北军。深受张学良赏识,曾想将解方招为妹夫; 1936年4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正式到延安工作。八路军第358旅参谋长、四野第12兵团参谋长和志愿军参谋长。被彭德怀称为“军中诸葛亮”;1950年,率东北子弟兵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当时,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邓华担任副司令员和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担任副司令员,解方则担任了志愿军”智囊“参谋长。1955年,解方被授予少将军衔,位列第一,之后,他出任了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虽然是800多位少将之首,但众多军中战友也感觉偏低,以至于彭德怀元帅为解方打抱不平,表示“他少将,我最多中将”:在朝鲜战场上,彭老总只要遇到难题,总会对警卫员说:“把诸葛亮找来。”,这个“诸葛亮”指的就是解方。”作为志愿军的参谋长,解方将军非常称职,美韩军的推进路线和速度,敌军各支部队的兵力、装备,乃至主要指挥官的姓名、特点,解方都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被毛主席盛赞为“才华出众,能文能武”;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志愿军的参谋长,解方参与了一系列的谈判。当时,彭德怀表扬解方:“这样的军事外交人才可不多。”据说,彭德怀曾经说:“解方应该跟着周总理搞外交。”一直负责谈判全程的李克农,则称赞解方:“善于动脑子,讲话有水平,非常机敏,是个难得的人才。”
因为,当时出现了“粟裕镇大将,肖克镇上将,徐立清镇中将,解方镇少将”的说法。由于解方将军曾经担任过志愿军参谋长,因此在名气上,比一些排名靠后的上将、中将还大。80年代初,军委,还鼓励解方撰写一部全面论述抗美援朝战争经验的专著和回忆录。随着解方的突然离世成为永远遗憾;
贾陶。辽宁开原人,东北讲武堂炮兵科毕业(东北军炮兵科公认是当时中国最牛的炮兵干部培养基地)。1939年6月到达延安后,投身组建人民军队炮兵。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旅旅长、东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务。1945年日本战败后,随张学思,吕正操、万毅寺延安“东北干部队”成员挺进东北。于1945年以后,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炮兵旅旅长,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1949年9月兼防空学校校长。中央军委炮兵司令部参谋长。翌年8月任军委高级炮兵学校校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贾陶是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炮司”的灵魂。其手下在炮校的郑新潮(辽宁新民人)与邵清廉(辽宁法库县人)筹建我军第一个军马场--牡丹江军马场。此后又成立了扎兰屯军马场等,大批的军马在四野南下之解放战争与朝鲜战争中发挥了作用,并载入解放军炮兵发展军战史;
沙克,辽宁省丹东市人。担任过冀中人民自卫军特种兵团团长,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冀中军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安东军区副司令员,辽东军区参谋长,任安东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第四纵队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四野第3纵队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于权伸,吉林省辽源市人,东北军连长。历任冀中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解放军第209师师长、志愿军第23军副参谋长,绥远省军区参谋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路西整训后,回冀中路过定县。于权伸带部队开进一家美国传教士开的医院,医院院长以为大祸临头。于权伸说明是来购置药品的,院长问知不知道吕正操团长,于权伸回答,我们就是吕团长的队伍。院长表示医院的药品可以任意选取。因为药瓶上没有中国字,认不清什么药,以为小瓶的是贵重药,就把小瓶药全拿了。院长坚持不收分文,于权伸说明了我军的纪律,院长仅收下50元,并声明是为了尊重于权伸的解释。此事当时上海英文《密勒士评论报》曾予以报道;
有人为了黑东北军。把汤恩伯等国民党军军纪败坏的负面硬往东北军头上扣。把东北军军人抹黑为“土匪”,“军纪败坏”。可你可曾听说过东北军干过一件像蒋匪手下汤恩伯等人那样掘堤花园口,炎烧长沙城那样缺德事??
赵承金,1901年出生,辽宁海城人,1937年参加东北军。和沙克、于权伸一起,是吕正操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担任过冀中军区1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南进支队司令员。解放军第170师师长、热河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赵东寰。辽宁人(满族)。东北军出身,在“西安事变”后加入共产党。1946年1月,赵东寰奉命率延安和晋冀鲁豫干部大队进军东北。在强敌压境、我军立足未稳、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率部收复了科达前旗、康平、法库等地,为辽西根据地的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奠定了基础。
1947年,赵东寰率部参加第一次四平攻坚战,歼灭国民党1个骑兵师并缴获了敌军的作战计划。
1948年,率独立第十师攻克长春守敌的飞机场,断绝了敌空军空投物资的运输线,陷长春守敌于绝境。之后,率部在长春外围歼灭国民党主力三十八师。
长春解放后,赵跟随东北野战军(四野前身)率部日夜兼程,挥师南下,一举解放抚顺市。赵东寰担任抚顺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首任主任,并下令拉断抚顺向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部所在地沈阳市供电的电闸,令敌军指挥系统和军需供给失控。
东北全境解放后,赵东寰率部随四野人关参加平津战役。
1949年,率部攻克河南省的安阳、新乡,歼灭敌军两个军。之后,率部兵临武汉,参加“渡江战役”,和平解放长沙。又参加了“衡宝战役”,率军南下广州;
不久,又回师豫西,奉命在洛阳、陕州组建剿匪司令部,统一指挥四十二军、其他参战部队及地方武装,开展秦岭东端、豫陕边界、伏牛山主脉及嵩山地区的剿匪运动。在3个月内,肃清了自明清以来历代政府都束手无策的惯匪,消灭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与地方恶霸相勾结而建立的反动武装,取得了豫西剿匪的彻底胜利。
杨有山,1925年参加东北军,历任班长、排长。1928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4旅25团排长、连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历任陕北公学军事教员、军事主任教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教导队队长。冀察军区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2纵5旅副旅长、军政大学大队长、华北军区叁兵团参谋处处长,第二十兵团66军196师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平津、太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66军196师长。回国后,任第6高级步兵学校校长、第31步兵学校校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部军事训练处处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还有几十位,太多不写了;
这就是一些人所谓“四野高级将领都是南方人?”真就欺负那些东北老将不会上网呗。任你们胡编??
这三个人只是东北干部的代表。他们带的部队,大多由东北人组成;所以,才派他们回东北去号召家乡人民起来打蒋匪,他们带的部队,底子就是原先东北军的部队;在冀中,滨海这两个紧靠着东北之地区,收编的,就是原先因为东北军被蒋调去西北“剿共“时失散的其它东北系部队;当时的冀中,山东滨海,正是东北义勇军被打散之后,大量东北移民暂居地(当时 东北移民很多移居天津,北京,胶东,河北);所以,并非是关内人去接管东北,而是流离在外的原东北系部队,重新回到故土,与家乡人民汇合;就像戴高乐在盟军胜利之后带着“自由法国”军团,重新回到法国一样;
东北人在山东,河北非常多。吕正操 万毅,张学思等东北干部为什么为什么被分到晋察冀??就是因为这里是张学良当年在中原大战之后经营七年的地盘。张学良当初正是因为以这些地方为根据地才能源源不断资助在东北抵抗的义勇军;蒋介石把晋察冀的东北军调去西北,就是要“调虎离山”;而朱,毛,周派这些东北干部去晋察冀,恰恰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在随后的抗战中,吕正操率领部队与日寇斗智斗勇,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不久后,他更是一手创建了冀中(今河北中部)抗日根据地,将部队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近10万人规模,在华北地区打出了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的大旗“。
以至于到了抗战后期,华北地区的日伪军一听“冀中吕司令”的名号,无不胆战心惊。
再来说说万毅。一提起他,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这句话,这也从侧面展示了他率军作战的英勇。万毅是辽宁大连人,当年以第一名成绩从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29岁时便已经成为了东北军最年轻的团长,可谓是年少有为。
后来,万毅率领东北军111师全体官兵起义,被改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而这支部队,就是日后在朝鲜战场上战功赫赫的“万岁军”——38军的前身;
依我看,要拍朝鲜战争的电影,拍万毅的东北军111师跟演变的38军万岁军,才是最合适;万毅带领的东北军,从918开始,一路经历77事变,淞沪会战,再到长城抗战,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称为把美军两次击出38线,称为“万岁军”,这才是真提气;
在1945年,满洲国作为轴心国阵营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南北夹击下迅速败亡。但是派谁去接管东北呢??
国,共两边都在打乡土牌。因为南京国民政府,东北人从清末起就很讨厌南方人。革命党在东北可是吃过大亏。要迅速接管东北,获取东北民心。只能派东北人。这是国,共两边都知道的。张治中劝蒋放张学良,但蒋害怕放虎归山。于是没同意。而共产党这边,就非常大度开明。派的是张学良弟弟张学思,还有吕正操等原东北军将领,考虑到民族,还派了身为满族人万毅。东北人素来讨厌国民党与南京,对蒋匪搞的浙江人小中央很反感。所以很多人跟随共产党。当年,朱,毛,选派10万名东北籍干部出山海关,这绝对是英明决策,因为不出三年,这10万人在东北迅速组织起百万大军;
在选派东北籍官兵出关返乡拉队伍的当夜,毛,朱,周在给吕正操等东北籍干部践行时,高举酒杯,说道:“今夜,我们都是东北人”;尤其是周恩来,他爷爷,伯父,父亲从清朝那会就在东北干财务工作,周恩来本人从小就在东北上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就是在沈阳读小学时,在关东师范附小里说出来的;在与张学良谈判时,周也经常自称,“我算是半个东北人了”;
然后摧枯拉朽,从哈尔滨一路横扫到海南岛。最后四野20几万官兵,没有回家。而是驻守在三亚。在90年代初,随着东北大下岗。这些军人与从东北下岗南下的家属再度汇合。便建成今天“黑龙江省三亚市”;这是第一波南下东北移民;
第二波,是1953年开始,响应国家号召,330万东北中高级工程师,带着自己的家属,与工厂,设备,搬迁到大西南,大西北。这就是“东北援建全中国”;代表电影《你好,李焕英》;辽宁沈飞与黑龙江哈飞一起,援建了四川的成飞。成飞直到今天,技术实力仍然赶不上沈飞与哈飞。歼20最重要的发动机,是沈飞606所研制。隐形涂装是沈阳某研究所研制;精密仪器是长春光机所研制;
第三波,是1980年代末,为建设深圳。从东北又调去广东一批干部(深圳当时的市、厅、局级干部几乎全数为东北籍,最多时,深圳市委常委东北人占6位)。任务是仿造香港,在南边打造另一个“香港”。这批人以辽宁新民人厉有人为首,直接开启了深圳40年经济起飞。在深圳经济,科技腾飞40年里,7任东北籍市长,市委书记,从蓝图规划,到制度规划,科技创新。横贯了深圳整个发展历程。深圳的地标“拓荒牛”,就是因为“老书记”厉有为从小在辽宁家乡放牛,从小爱牛成痴,喜欢牛,并以牛为这批东北南下干部的精神象征与写照,这第三波东北移民,也有一个专有称谓,叫作“下南国”,正因为建设深圳的开拓者是一群东北人,所以深圳不讲广东话,讲普通话;
有些人说,不对呀。你们东北人怎么能说普通话呢
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经常容易搞错,说“东北话接近普通话”,其实正确答案是:“普通话来自东北话”;著名王朔也在上窦文涛节目时讲过这个问题;
是的,东北话(黑,吉片)是普通话基础与母胎。今天所谓的“东北话”,反倒不是东北主流语言,而是辽宁个别片区的市郊方言;推普也不是从新中国开始的,而是来自清朝皇帝雍正,他主持了第一次推普。当时也不叫普通话,叫“国语正音”,当时在浙江、福建、广东建设了很多推普机构叫“国语正音馆”;新中国推普时,选定三处取标准发音,一是滦平,二是北京,三是哈尔滨;
很多人说滦平不是河北的么,跟东北有什么关?当然有关,滦平属于承德,而承德旧属热河省,热河有一个木兰围场,直到新中国以前,都是属东北行政区划;滦平在清朝时,给清帝守陵时驻防八旗官兵口音,哈尔滨是金朝上京,北京是清京师;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后,那么多播音员来自东北,尤其以哈尔滨最多,原因就在这;
这些关于东北的真正历史,别人不会告诉你。必须要靠东北人自己去多方面了解;有些东北人自己都不了解,反而拿着别人歪曲之后的说法当宝,鹦鹉学舌,这是最滑稽的;
而且,不止四野是东北的部队。东北抗联也是以东北人为绝对主力的军队,东北抗联三任总司令,赵尚志,李杜,李兆麟,清一色东北本地人;11个军,9个军长是东北本地人。非东北人担任军长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周保中(云南人,白族),一个是杨靖宇(河南人)。现在宣传东北抗联,自媒体只宣传杨靖宇是非常不对的,这样会严重误导年轻人,尤其是东北年轻人,給他们造成“东北抗联没有东北人”的错觉,甚至一些蒋匪的徒子徒孙还会造谣,把杨靖宇牺牲说成是被东北人出卖的。杨靖宇所在第一军两个领导人,一个杨靖宇,一个王德泰。王德泰就是东北人。第一军牺牲的147个中层以上干部,70%以上是东北本地子弟兵;杨靖宇将军在东北抗联是1/28,不是100%;东北抗联28个主要领导人,92 8%是东北本地人;
东北抗联28个领导人,26个是东北本地人;11个军长,9位是东北人;三任总司令,清一色是东北本地人;不要只知道一个杨靖宇将军,黄显声最后被蒋匪害死在重庆白公馆,杨靖宇将军能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死在蒋介石手里已经算是幸运
以黄显声为首,沈阳人,北京大学文科毕业。东北军高级将领。辽宁省警务处长。东北义勇军(东北抗联前身)总司令,满族,
918时带领全沈阳各分局警务人员顽强抗击日军,弹尽粮绝后撤出,以全省警察队伍为骨干,组建“义勇军”,对日抗战;
因主张抗日,营救张学良。1938年被逮捕,入狱;写下“虎入笼中威不倒”名句;1949年,被蒋介石暗杀在重庆白公馆;
东北抗联总共编制11个军,9个军军长是东北人,三任东北抗联总司令赵尚志、李兆麟、李杜全部是东北人,东北抗联的东北籍贯领导人们大多抗日中壮烈牺牲;
东北抗联三任总司令:
赵尚志,辽宁朝阳人,黄埔军校四期生;东北抗联总司令,东北抗联创建人跟领导人。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1942年,与日军作战时,腹部中弹,赵尚志反杀枪手,但伤势严重,牺牲,时年34岁);日军曾悬赏通缉赵尚志,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
李兆麟,辽宁灯塔。北京私立华北大学高材生,东北抗联创建人,东北抗联总司令兼第三路军总指挥,第三、第六军指导员(1946年,被蒋介石以议事为名骗到水道街9号,以氰化钾茶水毒杀,周身要害处被刺7刀,身中8枪);
李杜,辽宁省义县人,东北讲武堂毕业;东北军高级将领。张作霖爱将。一手阻击郭松龄于山海关,所带部队是东北军战斗力最强部队之一,且军纪严明;918后,任东北抗联总司令;1933年因死伤惨重退入苏联;1937年,辗转上海,重建东北抗联,随即被蒋介石软禁;1942年,蒋介石查封李杜设在重庆东北抗联总指挥部,取缔李杜工作,强迫已是陆军上将的李杜退出军界,断绝一切经济来源,并派戴笠严密监视。1945年,蒋介石要求李杜先发表公开声明效忠,再给官。李杜拒绝效忠。1946年4月,吉林省召开首届参议会,经省政府主席周保中提议,与会代表一致推选缺席的李杜为省参议会议长。因内战阻隔,李杜未能就任。
1956年病逝在重庆
其它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
邓铁梅,辽宁本溪人,满族,原为牡丹江警察公署署长,东北民众自卫军创始者,总司令。满族。东北民众义勇军28路军总司令。(1934年,对日军作战时弹尽粮绝,身患痢疾,养病时,被叛徒沈廷铺出卖,被俘。拒绝日军劝降,壮烈牺牲)
邓铁梅队伍被称“冷饭队”。对百姓很好,他们常吃剩饭、睡凉炕,而且还经常干些农活儿,因此老百姓都管他们叫‘冷饭队’。”
苗可秀,辽宁本溪人,满族,自幼清贫,东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学霸。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参议。邓铁梅亲密战友。粉碎日军9次大讨伐,(1935年,对日作战负伤被俘,拒绝日军劝降,就义在凤城南山刑场。年仅29岁)临刑前,日本人前山非常敬佩他,请求苗可秀题词。苗立写“正义千秋”四字。苗可秀多部多学生军,多为东北大学学生
唐聚五 吉林双城人。辽宁省代理主席,东北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东北讲武堂(四大军校之一,与黄埔军校齐名)第六期步兵科毕业。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1939年,在对日作战时,以少敌多,最后所部仅剩下200人,唐聚五负伤,自己裹伤再战,牺牲于迁安县平台山);
耿继周,辽宁沈阳人。东北讲武堂炮兵专业毕业;自小酷爱骑射书画,国文教师出身。东北军将领。炮兵专家。东北民众自卫军第四路军总司令(抗战胜利以后,70多岁的耿继周卸甲归田。因在抗日战争中散尽家财,退役后一贫如洗,晚年穷困潦倒,以卖画度日,自号“辽西静观道人“);
冷云,黑龙江佳木斯市人。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同时也是第五军文化教员们。高个子,皮肤白净,能歌善琴,在行军中,冷云带领妇女团与日军展开激战,战至只剩8人(其中有3名朝鲜族),冷云率领女战士们战至弹药用尽,在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以后。八位女战士搀伤相扶,一起步入寒冷刺骨的江水,随即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中……他是“八女投江“壮烈牺牲的8位女杰之一;
陈荣久,黑龙江牡丹江人。东北军21混成旅士兵,东北抗联第七军创建人,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长。(1937年,对日作战中牺牲于饶河);
918事变,拒绝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率领东北军士兵激战日军,因为所部多次重创日军,被东北群众以“岳飞”比之,称为“岳武将军”
王德泰,辽宁大石桥人。东北抗联第二军创始人,东北抗联第二军军长。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为人足智多谋,且步枪,手枪,机枪枪法极准,达到“弹无虚发“之程度,且作战勇猛,曾以60人击败日军700余人“大讨伐“,对外作战凶狠,机智果敢,处处身先士卒。对内谦和,与士兵同甘共苦,亲同手足,深受士兵爱戴(1937年,在对日军作战取胜追击时,不幸中弹牺牲于抚松县小汤村);
张甲洲,黑龙江巴彦县人。先考入北京大学,后考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清华周刊》编辑,名副其实学霸。《北方青年》杂志创办人。1932年,张甲洲带领4名黑龙江籍清华大学大学生回到家乡黑龙江省巴彦县,组建200余人的“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后担任东北抗联巴彦游击队总指挥(1937年,在黑龙江富锦对日作战中牺牲);
李学福,吉林延吉人。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长(1938年,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积劳成疾,病逝);
李延平。吉林延吉人。出身贫寒。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以善用“火攻“,作战勇敢机智著称,缴获日军物资,就地分发给困难群众。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1937年,李延平因长期行军作战,营养不良,患有重病,被日军探知,加紧围剿。李延平带病指挥,在凉水泉子反守为攻,击败日军,俘获轻机枪三挺;
(1938年,在西征至五常县时,被日军重重包围,壮烈牺牲);
陈翰章,满族,吉林敦化人。918前为文庙小学教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东北抗联第四军副军长(1940年,牺牲在黑龙江宁安);陈翰章所在第四军,虽然是“军”,但实际只有600人,陈翰章虽然身为副军长,事实上也只有20出头,就是这样一个东北年轻人,硬是在对阵日本最精锐关东军牛岛大佐2200人时,毫不畏惧,当场击毙牛岛大佐;关东军又调8万兵力扫荡陈翰章,被陈翰章率领600名战士三次击退;从1938到1940年,陈翰章所部东北抗联第五军对日作战数达到同时期东北抗战次数55%,而且陈翰章喜欢主动出击,被日军称为“东北抗联最有力之匪”。1940年,日军在对蒋取得军事优势之后,决定集中兵力,再次围剿陈翰章。第四军,在没有任何给养情况下,600多人战至只剩下10几人,为掩护队友撤退,陈翰章决定只身抵抗,激战里,陈翰章右手跟胸部中弹,又扶松树站起,挡在战友撤退的路当中,怒目圆睁,日军不敢靠前,良久才发现陈将军早已死去,遗体屹立不倒,手握枪把,挡在路中。日军指挥官大为震动,以“军神“称之,命令所部士兵鸣枪致敬,割下陈将军头颅,将尸身安葬;72年后,陈翰章家乡人民为陈翰章将军举行身首合葬
王光宇,满族 吉林德惠人。东北抗联第二纵队总指挥,东北抗联第四军副军长,兼任第五军第二师师长,
多次突破日军“讨伐“ ,机智应变,喜以计快速解决敌人,被当地东北民众称为““神武救国救民之师”;1938年,日军6万正规军围剿王光宇,王与军长李延平(吉林人)率领东北子弟兵以少击多,击退日军围剿,俘虏日军中队长以下7人,名声大震
(1938年,在九十五顶山对日军作战时,牺牲在五常);
汪雅臣,黑龙江五常人。东北抗联第十军军长(1941年,对日作战牺牲于蛤蜊河子);
祁致中,黑龙江方正县。东北抗联独立师师长兼任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
夏云杰,黑龙江汤原县。东北抗联高级将领。东北抗日游击队第六军军长;原为戴鸿宾部属
关有维,山西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政委,杨靖宇牺牲后,接任东北抗联第一军军长;
李延禄,吉林人。东北军骑兵连连长
东北抗联第四军创建人、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东北抗联里很少有的,能活到解放后);
戴鸿宾,辽宁抚顺人,东北抗联第六军军长开辟“松嫩平原游击区“。1935年,率队夜袭汤原县城关东军驻扎区域,震动关东军高层,产生极大影响。(活到1968年)
韩仁和,吉林永吉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参谋长(1941年,在黑龙江宁安对日作战,负伤牺牲);
许亨直,吉林延边人。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参谋长兼任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1942年在黑龙江宁安死于对日作战);
柴世荣,吉林延边人。东北抗联第五军创始人、东北抗联第五军军长(1939年,死于晋察冀抗日战场);
史忠恒,吉林永吉人。东北抗联第二军二师师长;
马占山,满族,吉林怀德人。东北军高级将领,东北抗日救国军总司令,打响中国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就是他指挥;
谢文东,辽宁丹东。满族,农民出身,早年种地,养蚕;918后积极抗日,东北抗联第八军军长;
李华堂,热河滦县人(旧属于辽宁),东北军营长,东北抗联第九军军长;
张兰生,黑龙江呼兰人,东北抗联第三军政委(对日作战,1940年,牺牲在德都朝阳山)。
伊俊山,黑龙江五常县人,满族,北京大学商学院、日本东京铁道学院毕业
东北抗联领导人之一。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政委;抗战胜利后,1964年病逝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奋起反抗,抚顺人孙铭武、孙铭宸兄弟与留日学生张显铭等人组织的“血盟救国军”,成为辽东地区第一支高举义旗的抗日武装队伍,他们所谱写的
《血盟救国军军歌》,后来经过小幅改编,变成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血盟救国军军歌》歌词:
起来,
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
用我们的血肉去唤醒全国民众,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起而杀敌,
起来,起来,
我们要团结全国民众,
去战斗!战斗!战斗!

孙铭武,吉林清源人,满族,原东北军将领;
孙铭宸
孙铭武和弟弟孙铭宸,在918后,蒋介石不抵抗,东北军奉命撤出东北时,于是兄弟二人 下定决心,自己组织队伍,说服了主持家务的二哥孙铭久,毁家纾难,以家产筹建抗日义勇军。孙家青壮子弟,以及孙家亲属中中寨子的老史家、马前寨的老步家等,孙家大院的邻居姜绍泉,都报名参加了这支义勇军
非东北人只有三位,周保中,云南人;杨靖宇,河南;赵一曼,四川
周保中,白族,负责东北抗联教导旅,东北抗联第五军军长;
杨靖宇,东北抗联第一军军长;
赵一曼,东北抗联第三军二团政委;
东北抗联的绝对主力是东北本地人,这些在东北抗联纪念馆都能查到。东北抗联纪念馆墙上挂的东北抗联主要28位领导人,其中有26位是东北本地人
这些东北抗联领导人被蒋介石污蔑为“非法抗日“,张学良为逼蒋介石抗日,发动“西安事变”。黄显声为营救张学良,亲至南京,最后被蒋软禁在南京监狱,后又将之秘密暗杀在重庆;
其实东北抗联一直是东北人占绝对主力只是一些媒体只宣传两个非东北籍贯领导人
这样是不对的,严重误导东北人视听
顺便一说:新中国国歌就是歌颂东北义勇军抗日的,这个《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这个电影是918以后张学良出资筹拍,东北军将领朱庆澜担任制片人
电影故事讲的是两个东北诗人辛白华与梁质夫从生活优越的东北流落到上海,最终辗转抗日的故事,剧情里梁质夫参加东北军长城抗战壮烈牺牲;辛白华非常悲伤,受梁质夫影响,最终也从上海返回东北,走向抗日战场;
《风云儿女》这部电影是东北军出钱投拍,为了写出电影主题曲,张学良特意命令副官带田汉到东北军抗日前线参观东北抗日义勇军,田汉大受触动。因为面对强大日军,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一味妥协退让,而东北义勇军却士气高涨,因此田汉参考《辽宁义勇军军歌》,写下《义勇军进行曲》;
为什么叫义勇军呢
因为东北义勇军由东北社会各个阶层组成
有东北军士兵,东北警察部队,东北知识分子,东北大学学生,还有东北工商业领袖,东北工人,小商贩
完全不要工资,也没有军饷;
全凭一身热血抗日,义勇军最多时达到50万人
东北义勇军物资由张学良从东北军财政拨款,自始至终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没有给过一分钱,不仅没给,蒋介石还宣布东北义勇军为非法抗日,积极取缔
77事变,上海事变爆发以后,东北义勇军陷入低谷,蒋介石狼狈逃亡重庆,为了保存火种,东北义勇军余部一部分退入苏联,这就是东北抗联前身
杨靖宇所属东北抗联第一军,军长杨靖宇(1940年牺牲于吉林省濛江县),政委关有维(1941年牺牲于长白山牡丹岭),总参谋长韩仁和(1941年牺牲于牡丹江境泊湖)。
还有,这是全球气候带划分,东北华北跟美国东部,欧洲大部一样,属于寒温带,你描述东北抗联时 可以说“冒着东北冬季的严寒”,这没毛病
但是不要说什么“东北气候恶劣”,这是不对的,如果东北是气候恶劣,那欧美也是气候恶劣,而实际上,东北跟欧美这种寒温带才是全世界最宜居,也别拿东北人冬天去三亚说事,美国东海岸人冬天还喜欢去夏威夷
全世界粮食主产区,也是这些寒温带地区,二图里粉色的,才是这世界真正的鱼米之乡,要东北真是“气候恶劣”,“不宜居”,日韩俄怎么都拼命想要,日俄还拼光国力为东北打仗,日本打得国内民生凋敝,俄国直接打得沙皇千年统治土崩瓦解,东北是宝地,远比台湾这些地区金贵,全世界都知道
在弹尽援绝下,东北抗联战斗次数10万余次,牵制日军76万,为抗日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根据战后的日本厚生省统计,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山海关以南战场(关内战场),阵亡46万5700人;
而在东北战场上,阵亡的日本军人有多少呢
是24万5400人
(其中,“918“事变日军在东北战场阵亡17176人)
你觉得918事变阵亡在东北的日军少?
那我告诉你,在甲午战争(日方称“日清战争“),日军阵亡13619人;也就是说,
在918事变里,死在东北军民手里的日军,比整个日清战争里阵亡日军还要多
日本“明治维新“,日军也才死了7751人,“台湾征讨”1130人;“济南事变”185人;“西南战争“(电影《最后武士》原型)6278人
这是东北抗日战场上,抗日军民消灭的日军数量;
再看看关内战场,象征对外作战战功“青天白日勋章”数量分布:
无论在关外,还是关内战场,东北军民贡献都是巨大
还有黑张学良的,我想说,没有张学良“西安事变”,你的“蒋公“都不会抗日,蔡公时在济南被日军挖心割鼻,你“蒋公”干什么了??
“918”东北军民独力抵抗,蒋介石一兵一卒一个铜板都没有支援,而且幸灾乐祸,宣布东北抗日军队“非法抗日”,取缔北京天津东北抗日组织,张学良只能偷偷给东北抗日军民输送物资,然后为了彻底断绝东北抗日军民的给养,调张学良离开华北,去西北替你“剿共”,一方面让去西北的东北军与红军拼得两败俱伤;一方面断绝张学良从华北向东北抗日军队输送给养,直接导致东北抗联弹尽援绝,要么死伤惨重退入苏联,要么像李杜一样辗转上海、重庆,退入苏联的,你蒋介石管不着;退入上海、重庆的,倒是被你姓蒋的一锅端,李杜在上海重庆重建的抗联,1942年被蒋派戴笠强行取缔,随着李杜这东北抗联最后一点火种被掐灭,“东北抗联”彻底走入历史
然后,1945年,这个处处与抗联为敌,软禁杀害多位东北抗日领袖的蒋介石,突然就变成“抗日领袖”
PS:真是辛苦一些处心积虑黑东北的网友,为了把东北打扮成“苦寒之地”,在我评论区说东北温度“远远低于北欧三国跟俄罗斯西伯利亚”,那咱们就看看今天瑞典温度跟东北最北最冷的漠河比,哪个更冷
实际上,东北比北欧还暖和
今天,漠河比瑞典斯特哥尔摩还高2度,比芬兰赫尔辛基高1度;仅仅比挪威低1度
哈尔滨比海参崴还高3度;比北海道还高3度
看来瑞典芬兰挪威北海道都是“苦寒之地“
四大野战军,前身:
一野:西北野战军
二野:中原野战军
三野:华东野战军
四野:东北野战军
在1945年抗战结束时,受地域影响。华野与中野实力最强,人数众多。西北野与东野实力较差,人数少。但是西北野地处红区,群众基础好,战事较少。就这样,东北野领着10万人(实际不到)浩浩荡荡出了关,面对东北国民党的机械化部队,两条腿在遍布火车铁轨的东北被国民党部队撵着跑。
但谁也没想到是,三年之后。实力最差的东野摇身一变,在辽沈战役结束时,东野手握近百万部队,锦州又在东野自己手里。一时间傅作义部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东野一时如入关巨龙,势不可挡。
人们常说:解放战争,东野居功至伟。这话不假。因为解放战争最开始也没打算三年结束,但东野的发展速度实在超过了一些人的预料,从东三省一路解放到海南岛。
现在,你觉得四野好像去其他野战军没什么不同。那是因为四野已经遍布全国。在过去,四野下辖铁路兵团,这只部队不参与正面作战但确实绝对的技术部队。不都说现代战争看后勤吗?这就是后勤中的重中之重。
在百万大裁军时期,四野的铁路兵团被裁撤,摇身一变成为了中铁建。
谁也别告诉我,他不知道中铁建。同时,中建6局与中建1局中,有大部分原东野与华野人员。
————————————————————————————————————————
这个回答下面我不搭理一些人,一些人就在那抬。
好!不是不懂吗?我给你普及普及历史常识。察哈尔部分地区在如今山西省境内,所以就觉得察哈尔和东北没关系?打开地图看一看,睁大眼睛。
民国地图划分:
共和国(部分地区)行政地域划:
其中,东北指的的黑吉辽三省,东北地域实际上还包含蒙东地区。毕竟人家蒙东也像东北一样供暖。饮食习惯与文化习俗上也与东三省无益。
且不说很多承德人都知道原属热河省的东四省。就在地理位置中,承德都是热河最南部。
对于察哈尔、绥远、热河三省的裁撤。最主要原因就是民国行政划分主要沿用的是清朝行政划分方式。
清朝八旗实行的是防汉。又防满蒙。对八旗贵胄来说,他们不但害怕汉人夺回统治集团,也害怕蒙古人与关外的满人再来一次入关。所以,绥远就是纺织蒙古地区的屏障,而察哈尔担任的任务是阻挡蒙古(古代)东部地区与联通热河的任务。热河最特殊,它是北京八旗与关外满人地沟通屏障,热河一方面要联系关外以保障关外满人随时对关内的支撑保障,又要防着关外满人势力扩大,不受八旗管辖。
共和国建立后,自然不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且从回复蒙古(内蒙地区)的民土风俗角度来说,拆分三省有助于更好地行政规划。
这里说一个第五大野战军。就是最后成立,人数最少的华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直属中央指挥,是在辽沈战役结束后成立。以保障北京附近,也就是华北地域作战。所以建国后,有意扩大华北势力范围,以保障京师。这里的华北只要地域自然指河北地区。而上面说了热河与察哈尔自然就是沟通华北与东北地区。
最后,东北不是三省,如今也不是。东北如今也要包括蒙东、黑龙江、吉林、辽宁。以民国划分东北地域就更大了。
@张知 你可还满意?
————————————————————————————————————————
关于东野发展历程,有些人不知道怎么的?你要贴就贴全。就光贴东野发展前端不贴后面。好,我全给你贴上,一下均为百度百科: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我国东北, 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进入东北,会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冀热辽军区辽是什么意思,别问我,我觉得国人都知道。)
先后调进东北的部队有:八路军山东军区直属队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师,第5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陕甘宁边区第359旅、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晋绥、冀中、冀鲁豫各1个团。以上连同先期进入的冀热辽部队一部共11万余人。同时,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
10月31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队到达东北后,一面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着手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织和发展武装。到年底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个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
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把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以师(旅)为单位开始有重点地分散到东北各地,发动群众,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建立根据地。
到1946年3月,全区歼灭土匪7万余人。在这期间,对部队初步进行了整编,将原来划分的军区先后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二级军区,实行新老部队合编,以主力的大部划归各军区指挥,重新调整了各省军区和军分区,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地方武装。后因情况变化,东北民主联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进行了为时1个多月的四平保卫战,歼敌万余人,打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气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谈判。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斗争方针和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七·七决议”)精神,决定利用国民党军战线延长、兵力分散、暂难继续大举进攻的时机,进一步集中力量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同时,加紧部队的整顿和建设。
8月至10月间,先后以山东第1、第2师及原滨海支队为基础扩编为第7纵队,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以华中第3师(欠第7旅)组成第2纵队;以山东第7师及华中第3师第7旅组成第6纵队。以上连同前已编成的第3、第4纵队,陕甘宁第359旅和南满独立第1、第2、第3师,全区共有野战军5个纵队、1个旅、3个独立师, 约12万余人。为加强以炮兵为重点的特种兵建设,至1947年3月,建立了9个炮兵团,27个营,120个连,1个战车大队,1个高射炮大队,并以东北炮兵学校为基础成立炮兵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剿匪、“土改”中发展起来的骑兵部队,组成10个骑兵团和1个骑兵支队;成立了护路军司令部,将原分散各地护路部队3400余人,统一整编为7个团,以维护和保证铁路交通的顺畅。
此外,还分别成立了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医科大学和炮兵、工兵、测绘、通信、军需、汽车、航空、外国语等各种专业学校, 有计划地训练各种人才,以供部队发展和作战的需要。
为打破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进攻计划,1946 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东北民主联军举行新开岭战役,在辽宁宽甸西北地区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接着,又集中南北满主力进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大批有生力量, 迫使其由进攻转为防御,东北解放区也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194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军区之冀热辽军区及所属部队共8万余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达46万人。
1947年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在长春至沈阳段和沈阳至吉林段铁路两侧地区发动了夏季攻势,歼国民党军8万余人。
8-9月间,以12个独立师(旅)编成第7、第8、第9、第10纵队,并成立了南满、冀察热辽两个军区前方指挥所(后改称第1、第2前方指挥所)。9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又集中9个纵队的兵力发动秋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6.9万余人, 攻克城市15座,进一步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为军区兼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员,陈云、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员,刘亚楼、伍修权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2月,以9个独立师(旅)编成第1第11、第12纵队。
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 日,东北野战军冒着零下30℃的严寒,发动了为期90天的冬季攻势作战,歼灭国民党军15.6万余人,收复城市18座,将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处互相不能联系的孤立地内,东北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全东北的97%,解放区人口占东北的86%,为全歼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北人民解放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了二线兵团建设,从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先后组训了164个团,为主力部队输送新战士37万人。
同时,教育改造了大批俘虏士兵补入部队。继续加强炮兵建设,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纵队,统一指挥与管理所属炮兵部队。各步兵纵队、师、团也分别扩建了炮兵团、营和连。全区拥有战防炮、迫击炮1600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600余门,高射炮116门。1948年7月,以护路军所属部队为基础扩编为铁道纵队,下辖4个支队,共1.7万余人。
至8月止,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3万人。为便于作战指挥,8月14日,建立了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由林彪兼司令员,罗荣桓兼政治委员,刘亚楼兼参谋长,谭政兼政治部主任。原第1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部,肖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原第2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部,程子华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此时,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 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等共70余万人。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举行辽沈战役,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 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1948年11月13日,东北野战军所属第1至第12纵队,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统一序列,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军,每军4个师5至6万余人;另以长春起义的国民党军第60军编为第50军。部队的装备由于辽沈战役的大量缴获而得到很大改善。
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奉命入关。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与华北军区第2、第3、第4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举行平津战役,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解放了除绥远一隅和太原、新乡等少数孤立据点以外的华北全境。
东野主要人员我不需要解释了吧?东野实际发张壮大时期,评论里有人推荐那本书,我看过。实际上也大概如此,确实和某不方便提的人加入有关。光东北人民解放军就输送37万人,这都是东野的老习惯了。东野的一些习惯,如今也是解放军的习惯。
@张知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你那个图都建国后后划入的。我能找得到。
@张知 与你图片出自同一百度百科,看看咱们两个是谁没有证据。
多优美的中国汉字,可惜你看不懂。
一。四野的士兵中很多东北人。
二。东北军,伪满洲国军名声太差。东北人需要一个给人改观的军队。
(四野入关前里的主力基本是关内的军官+东北的士兵。那些纯东北人组成的收编部队,不比东北军强多少,经常发生大规模叛逃。)
央广网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国最大的音频广播新闻网站,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之一,旨在通过互联网“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
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国家队,央广网不断创新,传播理念和发展模式“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充分发挥原创新闻优势,以权威、及时、多样为特色,主打"快新闻",突出"央广独家"。专 注报道时事新闻,把握热点资讯,关注民生话题,发出央广权威评论声音,引领正确舆论导向。
你央广网作为一个权威的新闻媒体,连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两个最基本的功能都不在意;
作为时评,只关注现象表面而不敢去探寻发生现象的本质。
鲁能和恒大为什么要派青年队打比赛啊?
因为亚泰退出亚冠预选赛以及上港退出正赛之后,赞助商不干了逼他们去踢;
同时由于各种“不可抗力”导致出去之后很有可能滞留在外面回不来。
这时候,你不去探寻什么中超球队会在这种巨大苦难在有如此顾虑;
你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费尽心思想让联赛踢起来结果到现在连个联赛的赛程表及赛制都没有;
你也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决定派U23国足出征东亚杯到底是否会继续伤害联赛;
你更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为什么要产生文中所谓的“浮躁之心”。
反倒是一天到晚问派青年队、梯队参加亚冠给中国丢脸有没有意义...
早说过了,媒体叫是不能像足球一样大家拉一起比赛,
不然成绩怕不是中国足球还要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