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黑龙江省是否落后?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个要说的是,黑龙江落后吗?

黑龙江有全国最发达的农业,有中国航天与核能两大顶尖学科的基地,有世界级的大型船舶动力企业,有顶级的机器人研发平台,有世界级的直升机与小型飞机生产与研发企业,有虽然历经作死但依然牛叉的制药与旅游产业。

当然这些产业,并不能吸纳很多人口。

第二个要说的,黑龙江是什么省份?

黑龙江是位于高寒区的内陆边境省份,而高寒区的经济规模,全球黑龙江也就有吉林可比,内陆边境身份黑龙江在任何一方面(经济,技术,农业,工业,教育,科研,医疗等)都是绝对的第一。

第三个要说的,黑龙江怎么了?

黑龙江能发展的产业都已经很先进发达了,但这些产业接纳不了太多的就业人口,仅此而已。所以黑龙江的人才和民间资金只能流出。

黑龙江人在南边建设黑龙江省三亚市,在北边大肆买房(北京二手房买主,黑龙江仅次于河北与山东两个临近北京的人口大省,天津的购房者中黑龙江也排到前五。)

所以放大看下,别用地理上的黑龙江限制住自己,黑龙江人正忙着全国扩张呢。现在应该是在忙着建设黑龙江北海市了。


user avatar   wang-tao-23-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乡本土的黑龙江人,大道理咱也不懂,讲个我去年遭遇的故事,或者说,是个事故……

去年某天我到我们这县里办事,自驾5座私家车,到了县里高速路口,被交警叔叔拦下了,查过行驶证驾驶证没问题,继续要求检查安全设施,要求出示三角警告牌与灭火器,警告牌没问题,灭火器是这个样子的:


对,压力不够……怎么回事?好像不是我买的?别人送的,好不好使没试过啊……

然后交警叔叔微笑着,很耐心和蔼地教育了我一番,如果有火灾情况很危险等等,我很虚心地听着,突然,他说了句很扎心的话:

“过来!接受处罚吧!”

再然后,我就得到了这个:


安全设施不全!罚款二百!

赔了赔了!这趟门出的,不如座公交车!

我垂头丧气满心懊悔地走了,有点不服气,但毕竟是交警执法,有理有据,罚单也不是假的,有空去银行交钱吧!

来到宾馆,被几个朋友一顿奚落:二百块钱!能买四个不错的灭火器了!你说你,就图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吧……吧啦吧啦……

我的气啊!我的火啊!我招谁惹谁了?怎么这么倒霉呢……哎?突然想起个问题:车载安全设施应该是个大概念吧?都包括啥呢?灭火器算不算是安全设施不全的一种?赶快用手机查!果然得到了几个答案:


第二十一条,有这个处罚条款……服气……继续……




灭火器不是私家车必须的???!!!

关于灭火器的要求,基本就查到这两个权威信息,其他各种小道信息不考虑,也就是说,只有营运车辆和危险品运输车需要强制配备灭火器,而有可能灭火器是私家车建议配备设备,但不作为强制配备设备,更不作为处罚依据!我的心情畅快不少,官司值得打一下了!官司怎么打呢?继续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二天,直接打电话到当地交警队法制科,我问:”我的灭火器压力不够,被你们高速路口交警罚了二百,请问灭火器是否是5座私家车强制要求配备装置?”

那头交警斩钉截铁地说:”是啊,必须得有啊!交规有规定啊!“

我说:“那请问是哪个条例规定的?能否公开查询?我查到的只是营运车辆与危险品运输车必须配备灭火器,而5座私家车只是建议有,没有强制要求,如果你那有强制性要求的文件,请给我一份,我好参考!”

那边交警顿时懵了:“啊……呃……这样啊……嗯……你刚才说你有灭火器吧!就是压力不够吧?哦!你看这事儿闹的,我没听清,这样吧,你在我们当地吗?你把罚单拿来,我和领导汇报一下,帮你处理了吧!”

我说:“不好意思,我不在当地,我把罚单传真给你吧,传真件有法律效力!”

“别介别介,那样就成行政复议了,事儿大了,没这个必要,你把单子邮给我也行,邮费到付,我付,没问题!这事儿小事儿,我包了,就这样了行不?”

罚单邮过去,过了两天,二百块钱罚单,网上显示已经交款。


与网络上千奇百怪的交通案件相比,我这件“案子”简直平淡无奇,不值一提。整个过程我的确也没啥损失(电话费就算了,市话),我的一帮损友也啧啧称奇,说我能从交警口中夺食,不但二百罚款没交而且让交警出快递费,全国估计也不多,也算是个典型性案例了……

在黑龙江落后的问题下絮叨了许多,有点感慨。作为一个在东北生活了近四十年的东北男人,我看到也看惯了很多年轻时愤慨的大事小事。而这次的小事件,却让我有了吃苍蝇般的难受——不致命,却挺恶心。二百块钱,不算多,用东北话来说,我这是叫“拔犟眼子”,意思是做事较真,斤斤计较……但我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却只有1450元,也就是说,二百块钱,是无生活来源居民的将近四天的生活费……嗯,四天不吃不喝,也许还饿不死……而每天被检查灭火器又被违法处罚的车辆又有多少呢?听说,我们这儿查灭火器罚款,已经是一项常态化处理手段……至于罚金的去向和用途,是我不知道而且可能也不应该让我这样的的草民知道的“国家大事“……我只是好奇,黑龙江的落后,被讥笑“重工业烧烤,轻工业喊麦“的原因,真的是路边卖豆腐脑的下岗工人,和卖烤地瓜的贫困农民造成的么?

————————更新

我实际解决的过程,比文中曲折坎坷。

查询过,行政复议需要去市交警大队,行政诉讼需要去县里法院。我在市里上班,为二百块钱来回往返市里县里,即使解决了,几趟几百公里油钱都不够。于是打电话到市交警大队,我叙述情况后,市交警回答让我哭笑不得:

“你这事儿是县交警大队负责,我们管不到啊!”

“行政复议不是要求向上一级主管单位申请吗?你们不就是县交警的上一级单位吗?”

“哦,我们只是有业务方面的直属,管理方面还得是他们自己管理……嗯……你有县交警队的电话吗?我给你个号码,你打这个就行……”

我就这样得到了县交警队的电话。交警队办公室某人和颜悦色地听我叙述完灭火器问题,当场表示,这个问题……需要让开罚单的当事交警解释,同时问了罚单上交警姓名并给了我他的手机号。

我又打给当事交警,王队长,询问灭火器处罚依照哪个条例,王队长官腔浓郁,“有啊,安全设施不全,道路安全法第21条”;

“具体哪个条文说五座私家车必须配备灭火器呢?”

“这个……具体问题你得问我们队里领导,就这样吧!”挂断电话。

我又回到起点,再打电话给县交警队,还是某人接的,我说,王队长说,具体问题解释需要问领导……某人让我等十分钟再打过来。

十分钟后,再打过去,某人义正词严地表示,领导说了,谁处罚!谁解释!还得找当事交警!

我也服气了,幸好是市话,如果是长途,二百块话费不一定够……

继续又打给王队长,王队长说,不是让你找领导么?我说领导意思是谁处罚谁解释,还得找你……

王队长:“哦,我没什么解释,就是二十一条,安全设施不全!”

我:“那我可以对你的判罚申请行政复议吗?”

王队长:“可以可以!这是你们的权利!罚单下面有,去法院还是哪了……都可以的!”

我的理智让我控制住骂人的情绪,挂掉电话,又打给县交警队某人,问其行政复议找哪个部门,某人沉默一下,回答说找法制科×科长,又给了我一个电话。

又打给了法制科×科长,于是有了前文黑字部分的对话。反复强调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无所谓的“小事儿”,私了就好,不要闹大。

大概是第三天中午,我接到了王队长的电话:“喂?你是××吧?我是给你开罚单的交警啊!”

我明知故问:“你好!有事么?”

王队长:“我们领导让我把你的罚单处理了,你看你有时间把罚单拿回来吗?”

我:“不行啊,我单位上班呢,非常忙,走不开啊!”

王队长:“那你有没有亲戚朋友在县里,让他们带过来也行……”

我:“没有!我在县里一个认识人都没有!没亲戚没朋友!”

王队长:“兄弟!我就是一个执勤滴……那让市里到县里的大客司机捎过来吧!”

再拖着这事儿可能就黄了,我赶快在罚单上写下交警的姓名电话,到汽车站找到大客司机问他:“到县里捎点东西多少钱?”

“二十块钱,捎啥啊?”

“一张罚单,到高速入口给警车里的交警就行!二十块钱他给!他不给啊?你把它拿回来,上面有我电话!”

司机师傅的脸团成了菊花状,“哥们,你说我管交警要钱,他能给我么……算了算了,我帮你送一趟得了!”

下午三点多,王队长电话又来了,“××,罚单我收到了,你别着急啊,我这就回队里给你处理去!哎……你在哪上班啊?”

吹牛的机会来了,我:“我啊?哦,我在市政府上班啊!”

王队长:“啊?知道了!”

又过一天,看到了罚款已缴款。不知道是不是王队长掏腰包垫的钱。

当然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从那以后到现在,一年半了,我去县里办事,从来没开过自己的车,我怕全县所有带轮子的都把我封杀了,我开车去,可能就得走着回来……

——————更新一下

吐个槽的事儿,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赞,受宠若惊……

前两天和朋友闲聊到这个话题,他也碰上过一次检查灭火器的事件,也很有喜剧色彩……

某日,朋友驾车在高速出口被交警拦住,两个年轻交警也检查他的灭火器,没有,于是交警二话不说,掏出罚单准备填写……

朋友比较镇定,伸手拦住两个交警:“哎!你俩先别写啊!非得写也行,后果自负!我也是为你俩好……”

俩交警:“啥?为我们好?什么意思?”

朋友:“你俩是辅警吧?辅警没有执法权,开罚单算怎么回事儿?当然你们不嫌事儿大,随便写,我真是为你俩好!”

俩交警听完一愣,一声没吭匆匆跑回远处的警车里,可能对车里人说了什么,随后,又过来了个中年交警……

中年交警对朋友说:“哎,哥们,你是干啥滴啊?”

朋友:“我是干啥滴和你们有关系吗?”

交警:“噢,不是,就问你是干啥工作的?”

朋友:“我是×市纪委的!”

交警:“……哦……我能看看你工作证吗?”

朋友:“你没有权力看我工作证吧?我这次来是去你们纪委办事儿,挺着急的,要不这样吧,我办完事儿再回来,咱该咋处理就咋处理!行不?”

交警一脸尴尬:“这话说的!你有事儿就去办事儿吧!你看后面憋住挺多车了,别扯了啊!走吧走吧!”然后把朋友硬推到车里……朋友开车,扬长而去……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回答戾气很重,请谨慎阅读。


原油田工人路过,我对我的家乡真的是没有丝毫的好感。

如果某个体制岗位一共 10 个人,人员的组成就得是 4 个领导, 4 个 机关干事,2 个一线干活的。4 个机关干事就负责给两个前线的找事情做,以防止自己显得无聊而被游手好闲的领导抓住。

真的到处都得找关系,家里长辈唠嗑,动不动就“不行你找找人”,“有没有认识人?”,“想想办法,不行送点东西”。

我小学参加奥赛班考试,满分 100,我考了 83 ,60 以上就能进奥赛班,结果通知下来没我名字。后来我妈从同事的媳妇,也是我们小学的老师那里才打听到,我是被比我分低的人挤下去了。这事儿后来找到我们班主任才又把我放到奥赛班。
我哥当兵找的关系,回来分配工作找的关系。
我上班找的关系,我还是石油院校主干专业。
上班之后定岗找的关系,不找关系就得扔到哪个偏僻的岗位别想出头。
上班之后没送礼,领导天天盯着我找麻烦,又给送的礼,然而分量不够,还是盯着我骂,于是过年的时候咬咬牙送了点贵的,嗯,不骂了,第二年那孙子调走了。
从外围采油厂调到另一个近一点的采油厂找的关系,包括原单位放人,新单位接收,总公司同意三个地方。
在新的采油厂家里又给找关系让领导照顾照顾,然而我不想沿着这条路往下走,也就辜负了父母

最后一个更离谱的,老子辞职都是找的关系,不然就拖着几个月都走不完程序。

每每想起这些就忍不住想骂人,这帮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真的是渣滓。

工作闲导致他们隔三差五就来个大检查,每次还都是走过场,就他娘的为了拍照。

机关人员臃肿导致一个屁事四五个人管,每个人都想安排点工作秀一把存在感,一个文件先是安全干事看,然后是副主任,再到主任,通过了再去找安全副经理,然后再找经理,经理通过了书记还得 简单的 发表半个小时的意见,我去年买了个包。

基本工资低导致各种揩油各种雁过拔毛,从公车的油到基层的手套工服安全帽,能刮一层就刮一层,老子当初公家的不够用自己买了一些还被人笑话缺心眼

住寝的人安排不下了,查寝的就各种找麻烦,暖水瓶放桌子上,扣二百,这不是段子,是真实发生的,就这个规定,不住滚,巴不得你让出地方呢。

全国如此,北方尤甚

就这个批环境,活该你落后


不说了,生气

关键是老子还只能匿名说

买个了包,超耐磨。


补一个现场图,油田时候的,同一个事情,不同的视角,宣传口的人照的,还好意思放出来,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出个事故大大小小领导都来凑热闹,大领导来要成绩,秀存在感,小领导来巴结大领导

很多事情都是他们胡乱指挥导致的,基层报告了设备陈旧需要更换,他们也不批,出事了就怪管理不到位

他们惹得事,工人背锅,然后他们“指挥到位”


我一直留着就是提醒我自己为什么出来


user avatar   jue-ming-yao-sh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放在最前,这个问题的回答,说家乡好的,点赞评论浏览都不多,一个狂喷家乡的,数据高出去一个数量级。。。

———————————————————————

黑龙江只有一个哈尔滨。

作为黑龙江的非哈尔滨人敢这么说。

哈尔滨的科技文化经济水平基本代表全省,直接拿哈尔滨和其他省份比吧,基本没跑。

不说别的,我老家大庆,GDP往下走,11-20全国房价上行,咱家这十年横盘阴跌。一回首发现这还算好,什么佳木斯,鹤岗,牡丹江,七台河,绥芬河,绥化,伊春,支离破碎。

简单点说,从各种数据看,被中国的大时代抛弃了。

早年读书期间回家暑假,连初中同学都基本联系不上,基本不在黑龙江了。

GDP对大家生活影响也不大,GDP涨也这收入,跌还是这收入;房价你敢上去,就没人买,跌了更没人买;不缺房子,缺人。在全国发展的大环境里,黑龙江除哈尔滨外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黑龙江不是落后,是快死了。

黑龙江现在的任务就是补足耕地红线,19年全国主要粮食产量66384万吨,黑龙江一省扛7503万吨,占比11.3%,两年前占比才9.7%。

在定位明确的前提下,谈落不落后没意义。

ps,有人说不要提耕地红线,应该的怎么的。可不是么。现在安徽要发展电子产业,耕地转化转的比较狠,不跟着补能行么。安徽主粮产量排第四的。影响很大。

不过既然全国一盘棋分工不同,咋还有人说黑龙江人不行,地不行,地缘也不行。有种地主欺负佃户的劲儿了。

ps2,有人说黑龙江发展不错。不知道咋得出的结论,18年年初gdp总量,1.6w亿,四普之后1.285w亿,地方官员从上到下怕不是上世纪的,别地都压数据,这还放卫星,造假还被抓。19年年底报1.36w亿,对比18年底增长4.7%,cpi是3%,都是官方报的。评论的别和四普数据去比啊。真都没做过数据的么。

随手扒了个图,14年之后的这个妖异的数据怎么都说不上好。

都说嘴不老实,屁股才真实,黑龙江人口下行,解释人口流出也好,自然新增人口跑不过死亡人口也好,都不是啥好事儿。

ps3,地缘其实也不是个事儿,和工业什么方便不方便毛关系都没有。我上周买了辆RV4,四川生产,在长春总装出厂,大连入港发货,给我看愣了。咱国家是政策导向,政策到了你什么地缘经济学都不好使。

ps4,怕不是很多人以为黑龙江是像南方那种农村分地形式。黑龙江农民土地不确权的,所以说地里干啥不是自己说了算的。都是国家集约化管理,有农垦局。统种统收,不允许自由买卖的。中间有个黑色区域叫粮贩子,做中介,帮农民给政府交粮。一站到底式“服务”,保证家里过称再不麻烦。农民自己去,满车去满车回,跑俩仨来回都正常,油钱都赔进去了。至于这帮中介口碑,信不信没人管,这帮中介连门都出不去就肥了地了。

ps5,国家一点库,黑龙江粮仓就失火,光林甸我知道的烧了不下两次。。。

ps6,我的朋友,13年回大庆进了政府,15年辞了职,去了成都。我批评他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肯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他微信回的我:比你好,至少我回来过。 本来扯犊子的气氛一下子就凝重了。

ps7,油田,14年招工,某厂某矿进了200办公室,作业大队的人都炸了,钻井一共才几口人,添这么多祖宗。

ps8,定位要认,做粮仓确实是最有利全国的做法,起码保证粮食安全,几个大库在那里一坐,谁来炒作粮食价格都得跪。

ps9,评论有个抬杠说我想当然的,自己看数据

还保耕地,至于产业支持政策自己去政府网站查。

ps10,耕地分级的,各位大神,指点江山前先了解下农业数据。

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1.04亿亩,占长江中下游区耕 地总面积的27.27%。 总耕地面积 3.81亿亩。

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2.34亿亩,占东北区耕地总面 积的52.01%。 总耕地面积 4.49亿亩。

数据来源: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农业部印发。

在此多说一句,百度纯胡扯,国标和农业部刊发的报告都显示耕地分十级,百度百科非说十五级,国标17年出的,没什么借口。农业部说耕地质量最优的是东北,百度百科说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且不说这几个地方耕地质量,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理概念重合了,没哪个报告这么出的,会被骂的。还提了一圈中部,南部,东部,内蒙。

东北提都不提了。感觉像是故意的摘出去的。这是出于什么考量。不要了?

耕地分级是严格区分什么能种什么不能种的,由土地构成,污染程度等指标评价。咱们国家整体耕地质量偏低,基本上都靠技术扛。上图的报告没区分东三省,其实黑龙江的整体耕地情况更优(只有黑龙江西南,对,就是我老家那里,耕地质量较差,五级以下)。所以在优质耕地扎堆的情况下,黑龙江做粮仓,从全局出发考虑再对不过了。这是对全国粮食安全的最优解。怎么到有些人那里就变成不得不了,还找出那么一堆中伤的理由。


user avatar   JoJo-Wang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起黑龙江是否落后这个问题,答主更好奇是什么让你产生了深深感受到黑龙江落后的感受。

答主也算去过一些城市和乡镇了。就以答主个人经验来说,黑龙江这个省份和中国其他省份对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如果说特殊的话,只能说自然环境冬季较华北地区稍微寒冷,地形较南方地区平坦罢了。

所以答主并不觉得黑龙江落后,也不觉得东北落后。这儿就是很普通的地方而已。


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如果题主长时间分处两地,或者经常性的出差;那么你的确有理由说黑龙江是否落后。因为落后是个比较级,你不通过比较,是没办法分出来先进或者落后的。假如全世界只有一所公司或者学校,你不可能说这个公司或者学校是先进的或者落后的;缺失了与事物作为对立的外界部分,我们谈论这个事物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们说黑龙江是否落后?那你就要看和谁比较了。你不能说一个缺失比较对象的比较级,或者更加恶劣的在语境中预设一个默认的比较对象。如果你和班级排名第一的学生相比,那么其他所有的学生都是较差的学生;如果你和全中国最好的几个区域相比,那么其他所有的区域都是落后的区域。东北地区落后,西北地区落不落后?西南地区落不落后?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到。


当然有人可能会认为,这种说法就是纯粹的混淆标准。那么这就要从第二个方面来看,不是答主在混淆标准,而是题主压根就没给出判定标准。任何一个修饰词,在没有限定范围的情况下,谈论这个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比如说领先这个词,我们可以说工业产出领先全国,教育水平领先全国;但我们也可以说贫富差距领先全国,贪污腐败领先全国。你在谈论一个修饰词的时候,你要加上这个修饰词的限定范围;不然的话,你就只会用这个修饰词本身的表面含义来以偏概全,甚至落入循环论证的圈子里去。

比如说某个明星很好。你在谈论好的时候,需要指出是具体的相貌好,演技好,歌喉好,品德好等等。你不能用这个明星的相貌好,来推理出这个明星的一切都好,进而再反推这个明星的品德好等等。这个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所以说题主在谈论黑龙江是否落后,必须要谈论黑龙江哪方面落后。对于一个地区的先进或落后的限定有很多,我们可以试着举一下:物质产出方面的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商业;社会运行方面的政府教育医疗交通治安;地域文化上的自然地标风俗特产。等等等等。

如果你从这些角度去逐一分析的话,你会发现黑龙江与其他省份相比,并不算落后。甚至在某些领域里,譬如说农业教育医疗治安风俗等方面,黑龙江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省份。


所以说这就引出了第三个方面,即在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实地的比较经历,同时黑龙江在很多领域并不落后,甚至还非常先进的情况下,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人产生了一种黑龙江全面落后的错觉

这个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因为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产粮省。整个中国1/10的粮食,都是由黑龙江产出的。而整个中国1/6的粮食,都是由东北三省产出的。如果中国缺少了东北三省,我们不谈论东北三省自身会变得如何,而东北三省以外的所有其他地区,对外进口的粮食需要直接增加一倍。这一进一出,中国从一个勉强的粮食自给国,直接沦落成进口粮食依赖国。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产粮省,就能推理出绝大多数的人产生了一种黑龙江全面落后的错觉呢?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引申,即我们为什么会普遍产生一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低贱的错觉?换言之,这种错觉是为何而产生的?只要解释了这个错觉,就能向上回推,进而最终解释题主的问题。

这个错觉的产生原因,就是本篇回答的最重要部分。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产品依赖性所引申出的产品定价权的问题。人不吃饭,就会饿死。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对于农业产品自然是具有极高的依赖性的。而商业运作的逻辑就是,购买方的产品依赖性越强,他对于这种产品的定价权就越弱。这是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我有一个你非常想要的东西,我把这个东西卖给你。那这个东西值多少钱,我比你更加有话语权。因为你更想要,而不是我更想卖。

那么我们考察农业这个方面,我们会惊讶的发现,非农业人口是高度依赖农业人口的,但农业人口的产品定价权却牢牢的掌握在非农业人口的手中。说的再明白点儿,农民的粮食卖多少钱,不是农民本身说了算,而是收购农民粮食的人说了算。这就是逻辑和现实相违背的地方。

这种高度依赖产品的人,却掌握了产品定价权的反常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是通过一类组织的形式来实现的。这种组织并不是指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有计划形成的组织;而是指一类泛指的,自然形成的,有着共同利益的组织。这种组织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无意识的。

我们来简单补充说明一下,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北京的学生和上海的学生,他们可能并不认识。但是如果说让寒假延长一个月,或者让校规变的更加轻松;那么北京的学生和上海的学生都会赞同这些规则,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接受过组织,联系或者计划。他们的诉求是相同的,故而会导致他们的行动趋于相同。而这种趋于相同的行动,就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组织。

那么在这里,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就形成了两类无意识的组织。或者你可以将其称呼为类,阶级,class,这些词汇都是通用的。为什么农业人口的组织程度,要比非农业人口的组织程度要来得低呢?因为农业本身就是自给自足的,他没有强烈的将自己组织起来的需求。还是一样的老话,三天不玩手机死不了人,但三天不吃饭那可是真要饿死人的。

所以说非农业人口的组织先于农业人口,而非农业人口继续就要打击农业人口的组织。在非农业人口的眼中,农业人口是绝对不可能被组织起来的。如果农业人口组织了起来,那么这对于非农业人口来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这种打击的最典型形式,就是持续的污名化,以导致农业人口的内部分化。换言之,只要农业人口中有相当部分比例的人,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了严重的卑贱感,那么就会导致这一部分的人形成不同的诉求,进而导致农业人口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无意识的组织。

举个同样的例子,日本侵华的时候,就要谈日本人高贵,中国人卑贱。只要这种宣传到位,那么就会有相当多的中国人产生混乱感。一部分中国人会认为自己的确是卑贱的,进而想办法挤进日本人的高贵中去。在这样的宣传下,中国人的诉求就没有办法得到统一,进而就不会团结起来。

这就像一个玩笑话一样。假如东北三省的所有人民拒绝向其他省份输出粮食,你看谁受得了?北京必须给我们最好的政治资源,上海必须给我们最好的科研技术,广州必须给我们最好的轻工业;如果不给那就断粮。那除了河南和山东等少数地区,基本其他地区的人民都要受不了了。

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发生的。那要怎么做呢?就要持续的对黑龙江污名化,对东北三省污名化。让很大部分的黑龙江人认为自己是低级的,进而产生混乱感,导致内部分化。只要这种内部分化一直存在,那么粮食的定价权就始终掌握在黑龙江以外的地区手中。


说句题外话,这种依赖产品的一方通过污名化的方式,来从不依赖产品的另一方手中争夺定价权的行为,简直是太常见了。如果你有心稍微思考一下的话,你会发现各个领域比比皆是。老板雇佣员工,必须说员工差劲。病人去看医生,必然说医生昏庸。主妇去趟菜场,必然说菜场奸诈。如果依赖产品的一方不说差劲,昏庸或者奸诈的话,那么他就很难掌握这种定价权,进而就会被不依赖产品的另一方所掌握定价权。

再说句题外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被污名化最严重的是什么?就是人民公社。只要是农民组建的结社,那就是绝对要被污名化的。别问那些什么官僚主义,浮夸主义存不存在;也别问那些伤痕啊反思啊是否真实。事实上并没有人关心农民如何。你去痛彻心扉的指责人民公社挣工分不公平,难道现在粮食收购商压低粮价就公平了吗?你并不是在乎农民,你只是想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让农民不要形成一个经济组织,甚至是一股政治力量罢了。


我们把话题收回来一些,回到题主的问题。黑龙江是否落后?黑龙江并不落后。无论是和其他省份相比较,还是从各个领域去考察,黑龙江都不算一个落后省份。那么更重要的问题就出来了,到底是什么让题主产生了一种身为黑龙江人,深深的感受到黑龙江落后的错觉,这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身为河南人,觉得河南落后吗?身为山东人,觉得山东落后吗?这些省份必须被说成落后,必须被污名化,必须被内部分化。匹夫无罪,怀璧有罪。不是因为这些省份落后,而是因为这些省份怀璧。怀的什么璧?就是粮食这个璧。

你觉得贵州落后吗?你觉得甘肃落后吗?你觉得海南落后吗?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相对经济落后省份,但是舆论就是不会谈论这些地方的落后。不是因为这些省份不落后,而是因为这些省份不怀璧。说的再赤裸点儿,黑龙江被黑,是有被黑的价值;其他相对经济落后省份不被黑,是连被黑的价值都没有。


最后再正面的回答题主的问题:黑龙江是否落后?身为一个现处黑龙江,也去过其他不少省份的个人来说,答主个人没有感觉黑龙江落后。省会城市和省会城市比,二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比,农村地区和农村地区比,黑龙江都是一个挺不错的地方。我们肯定不能狂妄的说比北京上海如何如何,但如果跟华北地区,或者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其实在各个方面都差不多。

所以说人还是要有点儿自信的,不要听风就是雨的。不自信的话,就像上个世纪80年代河殇党一样,说外国月亮就是圆,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上海的大学教授辞了职,跑到加拿大给人家刷盘子。如果你觉得黑龙江落后,你当然也可以考虑换个地方居住。这不是说一种不负责任的抬杠,而是如果你有过这种切实比较的话,你就会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如果你没有经受过切实的比较,而是人云亦云的得到了黑龙江落后的结论;那么你就应该反思在没有实际经历的情况下,这种结论是怎么深深的植入你的脑海中的。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


user avatar   di-sheng-95-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次更新





补几个图,还剪刀差给东北,呵呵。



环球时报总编辑带头网暴东北。你说呢?什么时候中国的政治人物说话不考虑政治影响了?




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的资源被拉走,我们的人才被逼的去关内给人接盘楼市,我们的本土企业还要承接着关内的商品倾销。我们还要承受着关内一部分人东北太君,日本杂种,瑞典人的称呼。

知乎又删了我与中国人的争执。

说不过就拉黑。


user avatar   ta-ke-qin-wang-dian-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kaihuahait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干了就应该鼓励的。。我知道很多会说台积电。。。但是只要国内有旺盛的代工需求。。离芯片生产就又近了一步。。毕竟这是市场前景。。有前景就有资本愿意烧钱做。。。


没做的原因是诱惑还没有盖过风险,。




  

相关话题

  苏联如果不派军队来中国对日本作战,中国能不能消灭日本关东军? 
  东北官话中这些词的本字是什么? 
  如何评价沈阳出张作霖大帅币交通卡? 
  我的家乡朝阳要建氧化铝厂,请问氧化铝厂有哪些污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如何评价同为东北副省级城市,大连沈阳有罗森,哈尔滨长春却没有? 
  你对东北有什么印象? 
  2021黑龙江省考公告发布,招8901人,你怎么看? 
  身为东北人是种怎样的体验? 
  东北最好吃的大米是什么? 
  经常看到说东北菜量大,但自己没有去过,东北菜量到底有多大? 

前一个讨论
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哪个更残忍?
下一个讨论
中、日军事装备的差距有多大?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