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女景观设计师现状是怎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ang-75-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了40岁生日。

毕业到现在有18年了。每天都在上班,基本没有不工作的时段。开始是为了老板工作,后来为了客户工作,再后来为了养活公司和员工工作。

在30~40岁这个年龄段蛮拼的,就是到了现在,也是跟着项目走,需要出差下午就能出现在机场那种。上个月赶上变态甲方,一周连续出差并远程带着员工改图,每天都在凌晨一两点睡觉。压力太大,觉得扛不住了,果断把项目推了,终止了。甲方还比较认可,哭着喊着让继续干,但是果断拒绝了。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

干伤了是这几年的事,过了38岁以后吧。先是身体状态不好,没有办法熬通宵了,一旦极端情况压力大了,肯定要犯病。正常情况下不敢加班,基本到6点就回家。需要周六日加班的情况,也不敢自己亲自干了。大部分是指挥和安排工作。而且不敢接太急的、技术压力超过团队水平的活。

第二是孩子。因为小时候散养没功夫管,导致快小升初了,学习掉链子。靠他爸和一对一老师根本抓不上来,要有人持之以恒的每天跟他死磕,抓习惯。我感觉我再不抓他,将来考不上高中,一下就把这几年挣的钱嚯嚯了,而且到了青春期更麻烦。抓不了他几年了。

所以,我现在的状态是,其实特别希望提前退休,但是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允许。靠老公养活不了家,公司要是不干,还贷款生活是有问题的,除非卖房。干的情况下,又不敢正常的干,多年习惯是一旦扎进去干了,肯定什么都顾不上了。

所以,解决方案就是多花钱,雇能力强的年轻人,能够替代我出差汇报的。把一部分项目外包掉,给能熬夜吃苦缺钱的年轻人。其实同龄人和同学有更多的经验和技术能力,但是一样的问题,都干不动了。男同志相对好一些,在一线干到50岁左右。女同志到了40多岁,没退二线的,要不是家里真缺钱,要不就是没生孩子的,也有个别身体好、又有事业心的。

有时候突然冒出撤退的念头,比如找个闲职工作,钱少,不用承担那么大压力,到点就回家的。或者干点兼职,在家就能完成的那种。把精力放在带孩子上,当个家庭妇女。算了算,钱真挺少的,养活自己可以,养不了家,适合老公比较能挣钱的。总是想着,再干几年,攒点钱,起码把贷款还上了,就提前退了。毕竟父母年纪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离不了人了。

但是吧,就跟乌龟上了跑步机,惯性扯着你就往前跑。最近给员工也干出毛病了,一个高血压,一个心脏病。他们也是奔35的人了,也是辞职了去换不太忙的工作了。果断换了30左右的来接班,能再干5年是5年。

之前有人说设计这行是吃青春饭的,我还不信。后来发现还真是。我以为的那些大师,干到了七八十的,就两类人。一类是真自己画图自己干的,但他只管技术,不盯项目了,而且从不多接项目,身体特别好,作息稳定,大师级别的。一类是商务型的,就是负责沟通接活要钱,但是下面有负责人带着小孩干具体技术工作,干砸了老板出来善后,干好了老板出来评奖。

所以呢,年轻时总被老师和领导教育要上进,要努力,要拼搏,不要枉活这一生。等到一定年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对人生的定义。有些人需要成就,需要留名,需要挣钱。有些人可能就想平安过好这一生,陪伴家人。开始我年轻时蛮激进,会说你们这样平淡无闻是对不起自己的天赋的。后来觉得,尊重每个人,人和人性格不一样,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也不一样。

反正咱这行业吧,属于累还利润薄的,但是你不干这个,干个行政之类的闲职,肯定挣的没干专业高。也有人喊我去干店长或者民宿主管之类的,那个更累更操心,还不一定挣钱多。毕竟专业的事干了一辈子,闭着眼都能汇报。所以很喜欢专家这类的活,当天给当天的钱,点评写意见就行了。

最后结论就是看差钱不差钱,身体好不好,有没有小孩,老公给力不给力,爹妈身体好不好。我玩命熬夜出差的那周,眼看着50多岁的合作大哥,从他妈脑梗住院到去世,一周的时间。大哥还得来回出差,远程安排工作,天天应付变态甲方的夺命call,每晚上必开一个视频会汇报进展。大哥还是国企的,不能不干。

我把项目推了以后,回来马上奔医院,各种检查,保证老毛病没复发,又缓了一周,才缓过来正常状态,底下员工也是,各种指标不正常。我妈前一阵也脑梗来着,没那么严重。但是真是遇到事,去他的项目,谁能扛谁干,挣不挣钱无所谓了,大不了不干了,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吧,对年轻人来说,老同志经常说让你们多挣点钱,多长点本事,也不是害你们,父母让你们考公回老家也不是害你们。因为你真到了有些时候,发现钱才是底气,本事才是底气。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能让你任性的事啊,哪个客户老板惯着你啊。你的任性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即使大部分人都羡慕那种躺平的退休生活,还是不得不爬起来,熬夜干活到10点,才想起给自己点份20块钱的饭,再接着干到一两点。即使这边办着丧事,也要接受客户的投诉和压力。这边计划着要给孩子复习考试,一个电话过来,出差又不知道哪天回来,孩子就放了羊。最可怕的是干到一两点并不能像年轻时倒头就睡,而是居然睡不着了,不敢量血压,怕犯病附近没医院。更怕你在山沟沟里没信号,家里突然说老人住院了,你到最近的机场开车都要三四个小时,甲方还拦着死活不让你走。

吐槽了这么多,其实希望大家能够财务自由,为了喜欢的项目、正常的甲方来设计,能做出好的作品来。三天就要方案,五天要施工图的,天天半夜11点准时找你开视频会,盯着你现场P图的那种,如果不是多给别人几倍的钱,还是算了吧,伺候不动。

最近真是,酷爱收拾家务、打扫卫生、教孩子学习、炒菜做饭、给花浇水、喂喂宠物、给老妈挂号去医院检查。注意每天吃个水果、喝袋牛奶、多跟孩子聊天给他讲科普、把过期的调料、穿不了的衣服都扔了、还在飞机上看完了一本书,之前都没功夫。但这样付出的代价就是少挣钱、丢客户。

我员工辞职的时候说,她血压已经不行了,需要找个不那么忙的工作,哪怕挣钱少点,多陪陪孩子。我很理解。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是不想干、不努力不上进,而是权衡之后,选择对自己更重要的人和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40岁女设计师的真实想法,或者不应该管自己叫设计师了,我觉得年轻人比我更优秀。如果甲方们给一个正常的设计周期和取费标准,不拖欠设计费的话,我国设计师的职业寿命还能再长点。如果像国外,接俩项目能干一年,并能养活一个小团队,可能干到七八十岁的设计师就更多了,前提是设计费不能拖欠啊。

————————————————

追一下,感谢大家点赞。有人说凡尔赛,有人问出路在哪?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吧。有点长,没耐心的可以拉到最后。

你们工作多年后,回顾一下就发现,其实你身边的同学朋友同龄人,不管从事了什么职业,除了极个别爆发的,大家基本处于一个阶层。

其实你毕业择业时不管选择何种路径,从事何种职业,你的人生圈层是由你的父母和你的教育经历决定的。前者是你的起点基础,给你留下有形和无形资产,后者是你在未来几十年混社会能互利的伙伴。改变人生的几个有可能的关键点,一个是读书,一个是择偶,一个是选行业,一个是创业。但相对于父母对你的影响,这些都是看运气,只是有翻盘的概率,父母的阶层大概率就是你未来的阶层。

不光从事这个职业,从事很多其他职业的女性到了中年,一样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是中年人的问题。所以年轻人会觉得有点凡尔赛,就像我们看60岁那批人一样,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

好比江河流入大海,一叶叶小舟,只能跟着水流走,大势不可逆。这个水呢,是国家经济、是行业趋势、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大家问我转行,我想了想。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可能是最好的转行机会,这一批规模最大,占到毕业同学的多一半,包括公务员、老师、科研机构、完全不搭边的国企、继承家业等。

之后大概工作三到五年左右,想转的也都转了,这一批大概占选择干设计的人数的一半,近年有上升趋势。这一批有的是通过跨专业考研、出国、自学培训班、转民营老师、家里安排的工作、某些不搭噶国企的行政岗、回乡考公等。也出现了转保险、微商、开培训班、卖电动车的小老板,还有回家继承麻将馆、4S店的,干销售的也不少。

再之后,毕业5~10年左右。可能会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青年,会冲刺下去房地产。一部分提到负责人或者所长,大部分人在冲刺无望后,认清了自己的命运,从此老实画图。很多人在这个时段结婚了,回老家买了房子,生了孩子。一部分选择接着咬牙挣钱,一部分回老家,找个当地公司当个总监。这个时段是最累的。

如果再坚持,干了10~15年以上,你就会发现,过了考公的年龄了,大部分没技术含量的闲职你看不上,钱太少了,而你得养家。这时候大部分人不会再转了。一部分咬牙干着,院长所长负责人,成为一个成熟的只会背地骂娘的优秀社会人;一部分老油条上班混着,把接私单当成主业;一部分有志(zhizhang)青年,为了自己理想,辞了高年薪的工作,投入到自己干的行列,然后不停的开始住院(哈哈哈,没有经常跑医院的请举手,大师都是ICU起步);少量家里有余粮的女同志,在生娃以后,开始了可能未来长达70年的不上班生活。。。

15~20年,基本和前面情况一样,只是男同志一般血压都不太行,还有头发的就是鹤立鸡群,每天下班到家前总在车里抽一支烟。而且除了喝多后也越来越沉默,没什么可说的话,也没有能说的人。外遇?至少干设计不存在的,有那时间不如睡觉。不过离婚率看涨,你们脑补。更多的女同志退下来了,圈里多了更多微商、卖保险、卖课、卖特产、卖保健品、卖医疗美容的女同学,大家明知道上当受骗,还是会买点帮衬,这年头谁家没贷款。

20~30年,我还没经历,目测了师兄师姐领导们。如果还在干,几乎不会出现在民企的基层了,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的设计院会一直干下去。如果在民企的,还在干这行,不是自己是老板,就是合伙人了。在民企,我认识的最老的基层打工人大概45,还在画施工图。之所以案例很少,是因为70后那批师兄们,毕业人少,而且都进了体制内设计院。个别想挣钱的出来自己干了。

大家也不用悲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背景和资本的小白人,干什么不都是付出劳动获取报酬嘛。各行各业,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你看着人家眼红。还有无数外行想转行干咱们这个。人家也未必挣不着钱,别眼红千万别眼红,干好自己的活,拿自己该得的钱。

咱们普通人,大多数是拿劳动换生活资本,方式不同,结果类似。不是说干专业就是一定不好,毕竟你学了那么多年,毕竟那么多前辈也靠干这个活了一辈子。总比车间里做零件、工地上绑钢筋、凌晨5点扫马路的强多了。很多人想干咱们这个还干不了,学历不够。你们知道有多少学其他专业的转行过来。

所以,咱们也不诟病这个行业,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等跟设计搭边的行业,基本都是类似的,如果不是特别稀缺(大师那种知名度的),服务性行业的本质改变不了。而且经过之前20年的扩招,行业里挤满了人,早就是个红海了。就好比你买二手房,绿中介、黄中介、红中介都喊:姐我这服务好。你半夜突发奇想,想去看看房,如果绿中介说太晚了他不去,黄中介说姐我在楼下接你,骑车带你去,那这单就成了黄中介的。如果你最后发现黄中介的服务费不肯降,红中介说他便宜,他能垫资,最后这单可能成了红中介的。

作为消费者,你不担心提不合理要求,因为服务不稀缺。绿中介不干还有别的中介,这个业务员不干,还有别的业务员。所以大家也知道为什么一直拖欠设计费。如果中介不逼着你在签购房合同时把中介费交了,并且暗示你要不交他们知道你房子在哪,他们有的是堵门眼的人才。你会痛快的交吗?服务都已经结束了,你不想拖欠吗?甲方惹不起施工单位,因为他们有的是讨薪的人才,你见过设计院派人去躺着的吗?你领导派你去躺着你去吗?

很多人问,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卖方市场。两个途径:第一,不断牛逼精进到无可替代。想找你做设计,得预约到半年后,收费高于市面5倍,只服务高端客户。但工作压力也不小,需要不断超越自己。第二,耗到这个行业不再挣钱。

当一个行业,劳动力付出的回报率低于其他行业时,大量的从业者会转向其他行业和区域。你们想想前几年调控,绿中介不挣钱的时候,很多业务员跑到了三线城市,也有不少业务员转行不干了。改革开放刚开始,沿海城市工厂比在家务农赚钱,吸引了大量农业人口。这些年制造业不赚钱了,招不到计件工人,这批人又涌去送快递外卖了。

当这个行业继续发展演替,红海导致业务量下降(这两年已经很明显了),竞争增加,会使设计费更低,有大量公司倒闭,从业人员转行。直到把行业里多余的人和水分挤掉,干巴巴的让任何投资都不想进来,老板也没有什么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不想扩大规模。大学招不上来人而降分,因就业难很多学校关闭这个专业。能活到这个时候,反而好过了,但活下来的不一定是你,因为会出现行业巨头,以及大量不怎么需要雇人的自由设计师和小团队。

所以,行业的整合和震荡,说到底是阵痛,也是任何行业事物的发展规律。《易经》里都写着呢。现在那些当红辣子鸡,在未来也会一样的过程。物极必反,水满则溢,否极泰来,轮回往复。我们在世间讨生活,与其说我们选择了行业,不如说行业选择了我们。行业永存,而适应不了的人一批批在更替。

从中国园林浩瀚如烟的几千年历史来看,这个时代短短的几十年又算什么,盛世时如样式雷家族多么鼎盛,他想着技术传给子孙后代可以吃饭。结果民国末年,他的后人拉着一三轮车的图纸卖钱,换大米吃饭。确实,可以吃饭。他们还留下了图纸,留下了颐和园这种世界遗产,各位,留下了什么?

所以,各位的纠结,面对的无非是自己的心结,行业没有强迫过各位,前辈和老师也没有欺骗大家。普通人谋生,不过是找一个高性价比的工作。这有什么对错呢?适合自己的就好,好与不好随着时代是变化的。万事万物,包括人,不都是在变化中嘛。也许坚持下去的人,过了十几年,反而香了呢。

我到今天,已经不同于年轻时的持才傲物、年轻气盛,但也做不到老先生们那种闲云野鹤、气定神闲。既然干了半辈子,起码行业没有嫌弃我,让我滚。我可能自己主动滚了,它还会假惺惺拉扯一下。我看它,像看个老熟人,它看我,可能会骂,干了一堆屁用没有的事、反面典型、破坏生态,给后人也留不下个屁。就跟我们工程启动前,我总得拜拜山神、土地一样,对大地怀着敬畏。人工去做的很多东西,说不上来是好还是破坏,反正几百年以后,土地自己又修复好了,留不下一点痕迹。

如果生命还有,我觉得我可能会越来越佛了。也许坚持不到行业大洗牌之后的那天。但是想想人生的意义,像跟这行业谈了个漫长的恋爱又结了个婚。到老年,你也不能说他是好是坏,人嘛,都是有好有坏。反正你跟他结婚的时候,都是想着好好过的。等把孩子养大,我可能不会再干设计了。会去做一些园林理论的研究,希望能留下一些这个时代的反思,留给下一个时代的人。可以预测,在未来,几百年以后的园林历史里,这个时代将成为浓墨淡彩的一笔,这些大师们也会粉墨登场。以后代人的眼光,审视这个时代的作品,可能就像我们去看解放后学苏联建的红砖楼。

大家都太忙碌了,忙着画图赶进度,导致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更没有时间反思。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震荡未必是坏事,项目变少、从业人员变少、公司规模缩减、甲方要求提高,都未必是坏事,只是身在其中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从业者,肯定会痛苦。

反正当代近30年的中国,是继康乾盛世之后,最好的一个时代,不劳动也饿不死人的时代。大家之所以还能纠结和选择,得益于这个时代有很多的机会。但处在国家和行业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我们身不由己。大的趋势不可逆,作为沧海一粟,先求生存再求梦想。只是希望大家追求梦想的时候,注意身体健康。最后,祝愿兄弟姐妹们早日财富自由,早日退休。苦海无涯,超脱是岸。

———————————

2022 大年初三来追更

原因是这几天终于放假了,没有甲方骚扰了,也有时间鸡鸡孩子,追剧打游戏,怀个旧,春恨秋悲一下了。

晚上熬夜看了个片,老韩剧《狼少年》,是我青春期的娃推荐的。哭的稀里哗啦的,那个感伤啊。仲基年轻时颜值真是在线。

感伤的有点睡不着。想想匆匆数年,仿佛还是18岁暑假学素描的样子,打电话查了高考分数,说被第一志愿录了傻嗨的样子。仿佛还是背着画板,在谐趣园、在拙政园写生的样子。仿佛还是一大早自己跑去鸡鸣寺看陈后主的那口井,找郁达夫故居,和路遇的退休大姐结伴去看陆游留下的那间老宅子。直到快40岁,趁着出差也还是自己跑去看那些老房子,请司机大哥吃一下特产小吃,和老爷爷们能聊到加微信的衰样子。

我觉得我要是不干设计师,没准是个挺好的销售或者导游。有一天同学突然感叹,觉得自己还是小姑娘,怎么一下就成中年妇女了呢,看着比自己还高的孩子,谁知道呢,岁月又曾饶过谁?头一次想过死亡的问题,父母身体都还挺好,但是谁又能无限的活着。会想自己老了以后,要怎么生活。我觉得如果世间除了孩子,再无值得牵挂的人,过些年自己独居的日子真挺好。

本来一直在工作疲劳状态下,会想,狗日的工作,老子不想伺候了,谁爱干谁干吧。看着孩子就焦虑,这娃要上不了高中可麻烦了,以后送快递都要研究生了。看着房子贷款会想,再还25年,等我退休了没有收入来源了可怎么还。看着自己的白头发,会想,老娘已是油腻中年妇女,哪天万一得病住院,突然梗塞或者心脏骤停可怎么办,这玩意ICU消费不起啊。

其实细思,以上,均和行业无关,和年龄有关,和家庭财富有关。也就是说,除了个别出生于富贵人家或者赶上时代风口的人,其实大部分80后和我状态差不多。不管选择的是怎样的一个行业。因为我做概预算的表妹在叫唤,做公务员的同学在叫唤,全职在家带娃的闺蜜在叫唤,挣钱少又清闲的老同学也在叫唤。

其实,大家也都曾有青春少年时,也并没有被烟火气沾染的如此市侩。在我们十几岁的年纪,不也是诗和远方,谁会在意问后辈,哎,你对象挣钱多吗?他父母是干嘛的?而就像《狼少年》里女主说的,人总会冲动一次,若你知道的多了,也就不会那么冲动了。

我想我基于对这个专业的冲动应是有的,也是过去了。曾经有很多很多年,真的很想做出很好的作品来,不为了挣钱,就是为了18岁时的情怀吧。后来呢,经过了很多很多,遇到了很多很多人,也做了很多很多项目,经历过第一个建成项目的喜悦,也经历过呕心沥血的作品被拆。经历过从零到有搭建自己的队伍,打出一方天地,也经历过瞬间领导调任、下属全散,物是人非。有过鲜花掌声大碗喝酒,画不完的图,热热闹闹的一大堆兄弟。也经历过哭的稀里哗啦,几度萧瑟,人情薄凉,留我一人立悬崖。

蓦然回头萧瑟处,离人白发征夫泪,旧人去了新人笑,也无欣喜也无悲。

我就好比曾于山巅之上,饮了一碗又一碗歃血为盟的酒,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将士。看着他们浴血战沙场,看着他们青丝变白发,看他们一个个从意气风发到油腻市侩的中年人。你若问:初心可还在?他们会说:还在。只是可值几文钱?能换几斗米?能够房子贷款亦或是幼儿园学费?

所以,人沉默,并不是不善言,而是不想言。明知未来是如何,也明知他们一个个5年之后是如何,这行业里大部分人10年之后可如何,你还骗说饼大尚可期,盛世可腾达?

而人生亦是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你经历了一些必然会经历不了另一些,这都是自己的选择。也可能殊途同归,但路上的风景,却不尽然一样。我到今天想明白,既然选了这条路,去走完他。吹过的牛逼,消逝的青春,意气风发吃过的土,垂头丧气骂过的街,半死不活熬过的夜,噼里啪啦流过的泪,那些关乎于青春和梦想的日子,那些满怀期待被现实扇过的嘴巴子,那些陪你一程又半路下了车的人,那些还在陪你咬牙扛着的队友,那些你设计的还在生长的园林,那些改不完的图和那些可能要不回来的欠款。还有那些出过的差,赶过的飞机火车,爬过的那些没人烟的野山,去过的那些游客进不去的地方,见过的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所以,我最后决定的是,只要还有项目干,尽量一直干下去。人的阅历和年龄,会带来对人生理解的不一样。真的好的设计师,可能就如同佛教所说,历劫以后,自己的修为到了,才能见本源,返璞以后,才是归真。可能是需要很多年很多项目的打磨,也可能大部分人天赋悟性不够,一辈子也不能通透。但可能随着年龄增加,倒是越能沉淀下来,去想想我们的初心。我们做项目的初心在哪里。有一天如果不为五斗米,只为自己做设计,我觉得可能倒能出来好作品。所以,可能好的作品并不一定在园林里,他可能是蛋糕、是鱼缸、是摆件、是布景、是民宿或是一部小说、剧本杀或者网络电影。

日本做小庭院的师傅,都有一种匠人精神,因为他们有时间去琢磨,也有一辈子的光阴去尝试打磨。我们国内大的趋势如此,让人尚且沉不下心来做研究,年轻设计师一直在玩命赶图,把尚有的那点情怀快速磨尽,加上取费低又竞争厉害,让这个本来应该慢慢沉淀打磨的行业,成了快消品。35岁以上的设计师,甚至50岁以上才是这个职业的黄金期,但是没有人再给你这样的舞台,企业只需要年轻的画图劳动力。而甲方全部要求,快快快!设计师的收入都不能保证自己生活温饱,饭吃不饱、觉睡不够,哪还有什么精力和情怀去思考精神上的更高层次,那特么都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文人骚客、退隐官员琢磨的。

所以,如果铁了心想干,就干到底,富贵是没有的,温饱可以。如果国内还能有项目就在国内干,没有项目就精益求精去干细部或者衍生行业,如果扛不住了就歇歇再干,再不行就去国外干。作为一个中年妇女,还能干一天,都是行业看得起自己,毕竟以后项目越来越少,好项目更少。达不到温饱,很多年轻人就只能跑路了。至于成功与否,早已不强求。懂得不为难自己了,就是到了中年的标志。

结束:我竟明白了电影的结尾,女主离开了,人生总是意难平,年轻时再好的山盟海誓,也抵不过平凡世间的现实。选择,没有对与错,只有收获这样或那样的经历。当我们爱时那一定是不顾一切的爱,当我们离开时,一定也是发自真心的撕心裂肺,当我们经历了世间种种,能做到云淡风轻的背后,早已是伤痕累累。而坚守是最后的尊严,结局属于一直等待的孤独者,陪他到最后的,是那个雪人。

马蹄印浅,歌舞声远,又是一年桃花开。桃花树下,彼时车马鼎沸,而今落英缤纷。世间大丈夫,能折戟沉沙,能苏武牧羊,受得住春风得意马蹄疾,耐得住三春过后诸芳尽。

我祝良人们,三春暖,冬不寒,若寻门路早动身。若守关城,则要一腔孤勇踏雪行。

—————————

2022年初春 三月

好几年不见的老同事聚了个会,一想已经分开了6年了。看到大家还是很亲切。从老东家各自分散后还在行业里干。

推杯换盏之间,回忆往昔,非常怀念10年前的时候,那时候还有很多项目干,还有设计师的初心和热情在,觉得还可以好好地去干他20年,做个好的设计师。

少年立志三千里,而今踌躇无寸功。高堂转眼皆白发,儿女蹒跚学堂中。回忆起往昔很多事,有时候时常觉得那时是很好的时光,年轻,有干劲,有热情,有希望。在回忆里把不好的全都滤镜掉了,只留下好的。那时的天,那时的树,那时的那些人。人如果有职业上升期,我的应该是10年前吧。

人之所以怀旧,还是现在过的不好。说不上哪里不好,可能是萧瑟的经济环境,或是作为成年人的孤独。我们穿过丛林,同伴越来越少,大家奔向四面八方,所遇不同,心境不同,虽还是亲切,感情深厚,而毕竟是回不去了。很怀念一起侃大山的日子,怀念一起打牌的日子,怀念年会上喝多了吹牛逼的日子,怀念蹲在工地上吃盒饭的日子。

终是回不去了。有一天我们成长以后,成为一个成熟隐忍的成年人,权衡利弊地活着,委屈求全的活着。我问我18岁时的初心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在哪里。我们所学多年,我们玩命想做出好设计的那颗心,在岁月里,在一个个项目里,磨的没有了一点棱角。终成了油腻脱发的中年人。

最难是见故人,见故人又见当年的自己,这么多年,放不下的,其实也不是回忆,而是意气风发时、充满斗志的年轻的自己吧。当年的自己,玩了命的想干出点好项目。唉,可能还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吧。

人到中年,白了头发,诸多的不得志压过来,觉得半生踌躇志,付了东流水。当年一心想带着兄弟们,真正做点好设计,大家都能挣点钱,日子更好过一些。结果我自己的境况倒是越来越惨。不知道是不是行业大势不可逆,还是人生凡事有命数。

最近见了老同学,她干了15年设计师,现在在家带孩子,她要画100张画,出一本书。我们有好几年没见了,还是和大学时候一样谈笑风生。她说了一句话,有时候你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努力就够了,或者说即使你努力了,自身也有很多缺项,导致无法成功。她说她也曾热血过,我去她公司还给我看她做的项目,那时我们还经常一起回学校去听讲座。她觉得现在的状态很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很自洽。

后来,她回去以后,画了关于我们的画,发了一段录音给我。听完我竟红了眼眶,颤抖抖无法回复,毕竟感情这个东西太厚重,轻易不敢去触及。思绪被带到20年前的大学时代,那时候我应该挺爱笑的吧,没心没肺的那种,很认真的学画图,觉得还有大把的好年华。

而我们不得不长大,成熟懂事,做一个知分寸、守礼节,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中年人,不得逾矩,不得放纵,不得不守规矩。只是觉得,仍在醉酒的时刻,时常想起自己的初心。过了那么多的山河岁月,回头看过去,仍是少年人,仍然很性情,可却沧海桑田,再也难回头。

我也不知道未来岁月,还有多少坑等着我去填,时常给自己打鸡血,鼓励自己说一定会好的,总会扛过去。可能鸡血打的多了,自己都不信了。可能真的是抑郁症还没好吧。我看这狗日的行业,仍见不着远处的天光,亦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哪里,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今年冬天。

我们到世间渡劫,渡万般劫,还了情债,又遇千重劫,怎得大智慧,得脱轮回苦。可能是唯有读书吧。成长,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虽深刻,但是痛苦。有时候真的不愿意长大,很羡慕那种到60岁还是小公举的人。为什么,偏要逼着我成长,为什么偏是我。

仍想起来很多年前,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栽了一棵樱花树,我愿它枝繁叶茂,娉娉婷婷。多年后,若找不到初心,就回去看它吧。仿佛我知道,该去哪里了。这么多年,不敢回去看,怕忆起山河故人,怕忆起尘封往事,怕会哭。

今天好负面啊,自从没有人可说话,就写字好了。若与10年前的自己对话,我怕心高气傲的她会瞧不起我,毕竟那时她的梦想是做今天的我。可能当一切放下,一切与自己和解了,也就可以坦然了。不难为自己,不难为别人。向内去修行,自省吾身。

世人恐怕都是如此吧,已到不惑之年,仍感有惑;已到而立之年,尚未而立。我也未知茫茫前路当如何走,深感泥沼中的无力。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想半生戎马,只是觉得好累。忆前尘往事,不忍触及。功名尘与土,朋友多失散,回首来时路,竟泪眼涟涟。

不知老天欲炼我何?

不知天命欲赋我何?

不知前路欲待我何?

不知此生欲造我何?

一把心酸泪,满纸荒唐言。今天喝了点,把酒话桑麻。平时很高冷,从来不文艺,谈钱挺好的,不要提感情。明天还要见客户,让我说说吧。

——————————

2002年 四月

楼越码越长,洋洋洒洒已万字有余,谢素未谋面的同行朋友们,知是写的东西还有人看,有人追更,便是幸福。

大雪过后,我也过了41岁的生日,没有蛋糕蜡烛,家人陪伴,岁月静好。曾经觉得40岁非常可怕,人生过半,没有了青春可以挥霍,看到年轻人总觉得年轻真好,还有很长的未知的路。

下属快要结婚了,沉浸在筹划婚礼的喜悦中,因为最近加班有点狠,导致请柬都是由人家爱人做的,非常之不落忍。想着争取去参加下婚礼,给个大红包吧。钱是好东西,能代表感情深浅,真好。

但与20岁相比,我更喜欢这个年纪的自己。20岁时有撞破南墙的一腔孤勇,所以总是撞了南墙而不自知;20岁时有飞蛾扑火的一意孤行,所以总是烧着了才知道骂街;20岁时有对人生的迷茫和老师画的大大的饼,所以总是追着大饼吃不着而更加迷茫。今天,春风拂面,我骑着车,沿着河边,看到桃花开了,哇,昨天夜里员工加班到凌晨四点多,起码图还是交出去了,虽然甲方还在磨叨格式问题,起码首付款打过来了,一切都很美好。

突然间忙了起来,虽然产值没有大的改观,也推了几个垃圾项目,毕竟到了春天,还是忙了起来。人员不够了,又开始招人。一年里总有几个月是用来面试的。很想好好做点有初心的项目,可惜时间人员不够充裕,连外援人员也在满负荷运转了。不管是要钱还是拉活,反馈都还不错。看来,今年,是能活过去了。

下一个目标,就是趁着乱世低迷,再吸纳个合伙人。日后,设计公司,还是需要看谁捆绑的有才华的设计师更多,还是要靠技术实力说话的。想想张总还是有野心的,只是于这乱世之中苟活,装够了孙子,经历了两次队伍全散,自己顶起四五个项目,崩溃到蹲在墙角哭,起了撤摊的念头,还能扛下来,不能叫做女汉子了,得叫汉子了。

这些都过去以后,觉得性格格外清冷,更加薄凉了,很难信任他人,也更寡言了。面对别人褒贬,随他去吧。看人善恶,先看是否与我有利,再看能否如约给钱。事无对错,只看利弊。也是明白,人无利不往,最长久的关系,不是谈感情,而有共同之利益。而当利益相悖时,往往人性善恶才显现。

终于,变成了我前老板那样,透彻薄凉的生意人。虽然也PUA情怀,那是面对30岁以下年轻人的,30岁以上的只需谈钱。所以比起谈情怀,我更喜欢谈钱,因为这样才有做人的诚意。说不差钱,你先干活的,通通都是耍流氓。就跟中老年男人泡妞给人家写诗一样,真有诚意,不如砸一套房子。

最近还有在读梁思成先生的书,叹近百年之前先生已预测到今天之状况,不仅感伤历代文人难操这国家的巨轮,能操者必是帝王。国家兴则百业兴,我等平民之命运,亦随着国家、随着经济、随着行业而起伏动荡。个人之专业情怀、兄弟情谊、爱恨情仇、家族情深,于这大势之下,但求平安。人世间种种遗憾,自古难全,唯有叹息。

愿我这薄凉的生意人,到暮年还能有一颗赤子之心,为家国,为行业,为兄弟,倒一碗热气腾腾的酒,不言说不言说,今年花比去年好。要是明年花更好,待我摆酒回灯重开宴,与各位同行朋友们喝他个不醉不归!


user avatar   ding-wen-t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




  

相关话题

  男人喜欢养花草,有没有什么问题?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真的是「要死去的艺术」吗?还可以怎样与现代建筑及景观结合? 
  如何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花在外面会生长很久,摘到家里却很快就死了」? 
  准土木专业大一生,请问bim专业和景观设计专业选那个好? 
  中国有哪些设计优秀的城市步行街? 
  懂设计或软件,哪个比较重要?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客户端:拆除小区围墙不是拍脑袋决定的? 
  如何看待中国花卉协会推荐牡丹为唯一国花?你心目中的国花是什么? 
  如何评价浙江松阳本草园的设计? 
  中国有哪些知名度不大但值得鉴赏的园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车评人都在凭自已的主观感受评价汽车震动?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扫黑风暴》里张艺兴的演技?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