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车评人都在凭自已的主观感受评价汽车震动? 第1页

  

user avatar   kai-z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是车评人,但我可以按照题主说的,不带主观感受,只用测量的方式去体现震动。

一辆奥迪Q3 Sportback,搭载2.0T增压EA888-DPL发动机,全新车。

另一辆是英菲尼迪Q50,搭载3.7L自吸VQ37HR发动机,生产日期2016年2月,里程6万公里。

按题主说的,不带主观评价,用仪器。于是我翻出了多年前买的振动测试仪。

现在我要测试两款车的怠速振动情况。统一条件为:

  1. 热车状态
  2. 关闭空调
  3. P挡松手刹
  4. 胎压均调整至两车推荐值
  5. 坚硬平坦地面

测试结果如下:

测量点均为发动机舱左侧悬架塔顶附近。

提炼数据:

怕大家不明白,我再解释一下数据是什么意思。a代表加速度,反应振动冲击力的大小;v是速度,反应振动频率;s是振动位移,反应振幅。

测试结果可以看出Q50的振动要比Q3 Sportback低,完了。

你觉得这能说明什么呢?Q50的体验更好吗?如果我不说自己的车内主观体验,相信题主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吧。

但如果我把自己的主观体验说出来,估计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甚至说我被奥迪充值了。

主观体验是:Q3 Sportback的怠速振动感受并不比Q50差。Q50在低转速高负荷和高转速高负荷时,优势才非常明显。

原因在于,NVH是个系统工程,决定车内振动感受的因素有很多,发动机的振动能量要通过车架、防火墙、座椅骨架、填充物、转向机构等等,才传递到人体。

可能有的人会问,你干嘛不直接测车内中控台或座椅的振动情况?

因为中控台和座椅表面都是软的,探头无法通过磁吸方式固定,只能用探针法。但手持探针会因人手的力度、角度不同,对数值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无法得出稳定结果。

开过不下百款车,我再加一句更讨人厌的主观经验:很多时候空调压缩机启动带来的振动,要比发动机振动更明显,越便宜的车越是如此。

而且,我这个测试在专业工程师眼中就是个笑话:

  1. 测试环境不够统一,环境温度控制好了吗?
  2. 车辆状态不够统一,拿6万公里的中龄车对比全新车?
  3. 设备精度不足,功能有限。你拿个1200元的便携测振仪就敢对标主机厂动辄上千万的实验室?
  4. 光测个怠速就够了?各个转速、车速下的振动情况你咋不测?

所以题主所说的“不带主观表达,完全使用测试数据”,除非你让车评人自己建个试验舱,然后生成测试报告。前提是你得养得起他,让他有底气不拿广告费也能活下去,甚至面对随时可能的法律风险,不然人家凭什么花钱做测试,然后免费给你看报告呢?

还有个省事的办法,直接向车型对应的主机厂工程师索要,前提是人家愿意给你。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你看得懂那份不说人话的测试报告。当然,你可以让他高度总结提炼结论,可一旦如此,必然掺杂个人的主观评价。

且不说,主机厂的NVH测试本来就包含工程师的主观评价,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user avatar   qian-yao-yi-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般整车厂NVH的评价就分为设备评价和主观评价。

设备评价主要分析分贝,隔振率,解耦率,6个自由度的情况,模态频率,司机耳旁噪音,方向盘、地板、踏板振动水平等,主要用G-sensor和多通道的数据记录仪。

主观评价就是找测试部门的主观评价专家进行感受,因为人体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震动感知是不一样的,所以数据不可靠,必须进行主观评价。日系喜欢分1到5分,国内是1到10分,根据不同水平进行打分。我记得丰田要求是3算合格。

这两块都很复杂,NVH的评价属于高端技术,试验设备动不动上百万,设备分析的数据车评人也看不懂。主观评价的话,我作为曾经的驾驶性标定工程师,都不具有打分资格(需要这个领域专业的专家),而车评人更是连标准都搞不明白,评价很扯。

车评人的话术往往就这么几句:怠速不抖、日常使用听不到发动机声音、平顺性很好、发动机高转速有声音好听、方向盘不震手,座椅感受不到底盘零碎的震动,悬架非常运动支撑性强能够感受到细微的震动,悬架日常驾驶震动过滤很好等等。

这些内容没啥营养,因为没有标准,也无法横向对比,春秋说法太多了,甚至不同车评人的主观感受千差万别。

说点有意思的:车企主观评价的专家有专门的培训,比如眼睛蒙起来,用耳朵分辨不同工况的声音,分辨发动机爆震的级别,不同振幅对应的分数级别,分辨车辆处于哪种路面,异响的来源和种类等等。我以前被培训的时候也是拿各种车辆进行学习,还有放一些声音视频来分析走的是那种路面(一脸懵逼),不过这块确实要天赋,我是没毕业。。。


user avatar   ma-de-n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叠bug叠出来的难题.......

本来吧,这两年大环境就不太好,但也不是很惨那种,各行业各大工厂复工后都是产能拉满的。可是遭不住集装箱有去没回的,生产出来的产品想装柜都没处装,更别说赴运出口了(后面船期那些就更头疼)。再到近期煤价上涨,限电,停工......运输业界就更心凉了。

但从行业内部来说,更长期的影响应该是从各种货运软件的兴起开始的。

这本来是个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好开始,但奈何同行之间杀价根本不讲武德,曾经试过早上有个机器要从珠三角发到海南,早上挂出去要1500,吃个中午饭回来,700就有人接了......真有点不可思议。

再者就是各种货运软件可以显示各地的货运下单热点,这本来也是方便广大司机的。

但也因为这个便利性,大批外地车也冲着“热点”扎堆到各地货运集散地守株待兔。这样巨量的运力集中到一起,自然就催生了恶性竞争,运价不停蹭蹭的掉,还通常是接一天单休息半个星期的节奏。这也导致今年几个开挂车的朋友已经挺不住,亏本卖车转行。

这样的局面也和国内货运市场的小散乱有关,我以前也回答过相关问题。

至于油价上涨,那只是在运价涨不回来的情况下压垮货车司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user avatar   bian-yu-xin-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问题

这个答案其实在苹果官网文案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驱动一块每秒刷新 120 次的显示屏,耗电量是巨大的,可你并不是每时每秒都需要如此快的刷新率。
有一种能效更高的思路,是为不同类型的内容设定标准帧率,比如,设定阅读的帧率为 10 fps,玩游戏的帧率为 120 fps。但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帧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游戏进入菜单界面,帧率下降到 30 fps 时,屏幕仍然保持在 120 fps 的话,这时高帧率不但没有任何好处,最终还会白白消耗大量宝贵电量。
在我们看来,电量对智能手机至关重要,不能浪费在不必要的帧上。因此,我们决定设计一套更智能的方案,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自行调整刷新率。
使用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无需任何设置。屏幕刷新率会根据显示内容进行调整。如果你的游戏帧率降至 30 fps,ProMotion 技术会将屏幕帧率也降至 30 fps;如果你观看的是以 24 fps 帧率录制的视频,屏幕也会以 24 fps 的帧率播放它。所有这些设计,都有助于节能省电。

我们当然知道,直接为 iPhone 用上 120Hz 刷新率,抛开电池续航不管,一切都会简单得多,但这显然不是 Apple 的风格。在你需要时提供高帧率,在不需要时为你省电,这才是我们为你贴心提供的方案。

来源:apple.com.cn/iphone-13-

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需要高刷新的时候更流畅,不需要高刷新的时候更省电的效果。

高刷新的时候更流畅,这个我们已经在安卓机上体验过了,但是低刷新的时候更省电,也就是LTPO技术,目前确实感知不强。

而这正是iPhone pro-motion的优点,我们可以从官方的续航数据窥见一斑。对比 13pro 和 13,二者的音频播放时间都是75小时,但是视频播放时间分别是22小时和19小时,说明在省电上切实有效。对比来看,还没有安卓手机声称高刷新率的手机更省电。




  

相关话题

  在「PPT 造车」笑话后,中国有能成功的新造车企业吗? 
  在当下的时代,你如何定义「财富」? 
  某车之家已被人民币攻陷,现在看汽车资讯去哪里? 
  你见过哪些车技很厉害的视频? 
  为什么汽车不把油门和刹车全部放在方向盘附近?现在的电控技术应该没有技术难度? 
  为什么使用神钢造假材料的日系汽车在IIHS的碰撞实验中可以长年取得优秀成绩?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车取消实体按键? 
  为什么手机厂家子品牌都更低级,而汽车厂家子品牌都更高级? 
  货车被追尾后不知道开走了,追尾者重伤,这会被怎么判责? 
  上班来回 80 km,能给推荐个 10 万左右的车嘛? 

前一个讨论
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吗?
下一个讨论
女景观设计师现状是怎样的?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