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物理学中有哪些不可思议(违背直觉)的事实?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夏天小商贩卖雪糕的盒子外面用棉被保温,这相当的违背直觉了啊!!!


user avatar   stardust-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辆在顺风中、被风吹着跑的风力车,能超过风速、跑出逆风吗?


吹牛还是扯淡?不只是普通大众,很多专家也认为这是荒谬的无稽之谈、违背了基本的物理规律。


这个想法来源于一个古老的难题:一艘帆船能否超越漂浮在风中的气球?也就是说,帆船能不能跑得比风更快?



从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现代帆船采用与机翼类似的弧形帆,利用侧风产生的强大升力可以超越风速的数倍航行,采用之字形路线进行折返迂回,就可以超过风中漂浮的气球。


但这个效果并不完美,如果帆船以和气球同样的路线直接顺风行驶,就永远也无法超过风速,这种赢法似乎不是那么的正大光明,气球憋屈的表示你们人类作弊。不过,这个世界上从不缺乏挑战脑力的狂人,1962年出生的里克·卡瓦拉罗就是其中之一。


他想到的是,若将地球变成一个圆柱体,帆船就不用走之字形路线折返了,只要绕着圆柱体以螺旋形路径航行就可以了。但这样的路线也不是与风向重合的,若将圆柱体进一步理想化,让它变得非常细,就可以完全的顺风行驶了,气球好像就没啥说的了吧。。。


于是,船帆就变成了一样我们熟知的东西:螺旋桨!



里克敏锐的认识到,如果制造一台风力驱动的螺旋桨车辆,在陆地上顺风行驶就能够超越风速。他在2006年兴奋的把这个想法发布到了互联网上,当时正是各种兴趣论坛盛行的年代,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始一提出就炸了锅。


一些空气动力学家、物理学家、大学教授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违背了基本的物理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中也包括他大学的老师,不过当他成功之后校长发来了祝贺信。在大面积的讨论过程中,里克自然也受到了无数嘲笑和侮辱。


反对者中还有一位这个领域中的著名人物,就是花费10年时间设计建造了5辆风帆动力车(绿鸟),最终创造了202.9公里时速、超过风速约3倍世界纪录的詹金斯。


反对者最主要的观点是,在顺风行驶过程中,当车速达到与风速相同时,对于车辆来说此时的风速为零,而从零风中是无法获得动力的、也就不可能继续加速。在航行中零风被认为是绝对障碍,就像光速一样不可逾越,如果风力车在零风中还能获得动力继续加速行驶,岂不是要成为永动机了?


超过风速时,就产生了逆风形成阻力,反而会将风力车吹得倒退,此时若是还能逆风继续前进,怕是永动机都会汗颜。。。这难道是卡通物理学?


实际上,20世纪40年代,密歇根大学的一名学生也提出了与里克同样的方案,不过获得这个思路的过程可能不同,因为当时还没有设计出能够跑得比风还快的帆船。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首席空气动力学家史密斯和风洞工程师鲍尔博士,在1969年就此打了个一美元的赌,鲍尔认为可以实现,史密斯不相信,于是鲍尔在业余时间建造了一个简单的装置并写了一篇分析论文。

据说鲍尔的简易风力车可能短暂的达到了1.1~1.2倍风速,可惜的是年代久远与之相关的记录文档也太少,虽然走访鲍尔的亲戚朋友了解到史密斯确实付钱了,但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人相信鲍尔真的做到了。


一位退休的机械工程师古德曼有了一个想法:把它制造出来让反对者闭嘴。


但是,这位老工程师制造的小车实在是太简陋了,起动时还得用手使劲推一下,虽然从他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出,绑在车上的布条在静止时是飘向右面的、行驶中转为飘向左面,也就是从顺风开始加速超过了风速出现了逆风。不过老先生连一位证明他的车不是行驶在下坡路段的知名人物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结果。


科幻小说作家、个人制作方面的著名MAKE杂志以及美国有线电视台的前撰稿人普拉特,2007年制作了一个古德曼版的小模型,用一个强大的风扇来吹动,结果差不多每秒9米的风速只让小车以5厘米的速度移动。普拉特将详细过程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MAKE杂志上,宣告顺风超越风速是一个妄想、这整件事情就是一场骗局。


毫无意外的,看到文章以后,始作俑者里克出离的愤怒了。。。拥有航空航天工程学位的里克,是在经过周密计算的情况下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奏效的,而不是仅凭想象。里克与同事兼好友博顿都是痴迷于风力运动的超级爱好者,他们决定亲自制造一个有效的模型来证明自己。

他们用跑步机来模拟车辆在地面以与风相同的速度进行移动,在松开手后如果小车向跑带相反的方向移动的话就超越了风速。如果用一个复杂的参考系进行分析的话,他们的实验结果是有效的,但比较难于理解。遗憾的是,跑步机小车与真实世界差距过大,显然不会有多少人相信。路易斯安那东南大学的物理学家雷特,通过自由能分析认为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但是,麻省理工的空气动力学家马克教授,在2009年初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认为在陆地上实现里克的方案是完全没有难度的,在水中也是可行的。


里克与博顿表示,如果只有少部分人不认同他们的跑步机结果,那么就没什么好困扰的,但现实是几乎99%的人都在反对,遭到的质疑和嘲笑越来越多。这二位终于痛下决心,一定要建造一个真实的、全尺寸的大家伙,让人们看到它究竟是如何成功穿越零风障的,于是他们开始寻找赞助商。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中,一些硅谷极客和大佬也参与了进来,其中就包括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有钱的感觉还是比较好,佩奇掏了1万美元,乔比公司的贝维尔特出了5000美元,把它造出来跑一跑,让大家看看究竟如何?


在圣何塞大学航空航天工程部门的帮助下,里克与博顿花了6个月时间,使用胶合板、泡沫、碳纤维、玻纤布和改造的自行车零件建造了这辆别具一格的螺旋桨风动力车:黑鸟

这个前轮就是自行车轮胎,那张小网是里克的驾驶位,整体看来还是比较简陋。

网兜距地面仅有几厘米,在高速下还是很危险的。

传动与变速机构负载的扭矩接近了V8发动机。

左轴比右轴更长是为了克服螺旋桨的反向扭矩。

最为重要的螺旋桨,就是在车库里这样简陋的临时工作台上加工的。

虽然动手能力如此之强,但他们工作的Sportvision体育媒体效果公司,其实是一家软件公司,里克是首席科学家、博顿是总工程师。


万事俱备,只欠顺风!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2010年里克驾驶黑鸟在16公里时速(三级微风)的顺风中跑出了44.6公里的速度,达到了风速的2.8倍!这是由北美陆地航行协会监督和认可的测试纪录。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8213579035607040


在视频中,从随行车辆上的风力仪器可以看出,静止的时候风力强、风向与黑鸟前进方向一致;随着黑鸟的加速风力逐渐减弱,风力为零时表明黑鸟达到了风速;之后风向转为相反的方向、表明黑鸟超过了风速产生了逆风;然后风力又开始逐渐变大,表明黑鸟在逆风中越跑越快。



在使用随车飘带的测试中,效果更为直观。静止时,红色的布条飘向车的前方;加速到与风速相同时,布条神奇的垂落下来,因为对于车辆来说此时的风力为零;之后超越了风速,布条就飘向了后方,这时出现了逆风。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8213805318504448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上面这个使用飘带的测试视频,飘带垂落然后又反向飘起的过程非常有趣。

上图是黑鸟没有加装整流罩时的测试,可以清楚的看到,地面上绿色旗帜的飘向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同,也就是在顺着风向行驶;然而,车辆上红色的飘带却飘向了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说车辆超过了风速产生了逆风。


黑鸟在湖床上进行测试时,当初反对者之一的詹金斯听到这个消息坐不住了,立即买了张机票租了辆车跑到现场去观看,真实场景终于令他信服了。

(右面的是詹金斯,左面的是陆地风帆前速度纪录保持者鲍勃·迪尔,当时他驾驶的是“铁鸭”)


自此,里克与博顿终于从多年饱受的嘲笑与白眼中走了出来,成为备受欢迎的人物前往很多大学去做演讲,参加一些头脑集会。当然,最初称其为骗局的MAKE杂志也邀请他们就此撰写文章了。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黑鸟为什么能在顺风中超越风速呢?


这里面有一个容易忽视的关键前提:黑鸟的车轮不是由螺旋桨的旋转带动的,而是在车辆前进时,车轮的旋转驱动了螺旋桨转动。也就是说,车轮并没有驱动车辆、而是驱动了螺旋桨,螺旋桨上产生的力“推/拉动”车辆前进。


车轮与螺旋桨之间是硬连接,踩住刹车、车辆不动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大螺旋桨都是不会转的。起动的时候,螺旋桨叶片就相当于静止的“帆”;松开刹车,“帆”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车辆前进,轮子随之开始滚动、驱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拉力让车进一步加速。


所以,黑鸟若想要持续加速并超过风速,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拉力就必须要大于阻力。车轮是黑鸟由阻力驱动的发动机,它产生的功率在螺旋桨上能否转换为更大的拉力呢?


我们先假设功率转换没有损耗,车轮功率100%的传递到了螺旋桨上。


车轮功率=阻力×车速

螺旋桨功率=拉力×螺旋桨空速

阻力×车速=拉力×螺旋桨空速


从上面的等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若想让拉力大于阻力,那么车速就必须要大于螺旋桨空速



车速很容易理解,就是车辆或车轮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而螺旋桨的行进速度则是相对于空气的速度,因为螺旋桨上的拉力是由浆叶切割空气产生的,螺旋桨的功率仅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和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相关,与地面速度无关。


在顺风时,只要车速超过了二分之一风速,那么车速就开始一直大于螺旋桨空速。黑鸟的螺旋桨是能够变距的,也就是说浆叶的角度能够旋转,在低速时尽量将其展平作为帆来使用,以车轮很小的滚动阻力来说,加速到二分之一风速以上很容易。在此之后,直至黑鸟超越风速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就总是大于阻力的,所以黑鸟就会一直加速下去。随着车速的提高,里克会改变浆叶的角度,以发挥螺旋桨的最大效率。


但在实际应用环境中,车轮功率传递到链条上会有损耗,链条传递到螺旋桨上会有损耗,螺旋桨切割空气转换成拉力也会有损耗,随着车速提高车身的气动阻力与滚动阻力也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在工程设计中如何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性能就决定了车速能够达到多大。


虽然计算越多看下去的人越少,但我们还是用里克的方法简单的算一下,可以更直观的看出拉力与阻力究竟会有多大的差距,就能理解为什么超越风速并不难。


假设黑鸟已经顺风向超过了风速,此时车速为30米/秒,风速为25米/秒,那么螺旋桨空速仅为5米/秒、远远小于车速;假定车轮阻力为100牛。


车轮功率=100牛×30米/秒=3000牛米/秒

80%传递到链条=2400牛米/秒

80%传递到螺旋桨=1920牛米/秒

80%的螺旋桨效率=1536牛米/秒

螺旋桨拉力=1536牛米/秒÷5米/秒=307牛


车辆驱动力=307-100=207牛


由此可以看出,在超越风速之后,黑鸟的驱动力还是很强大的,可以继续加速。至于突破零风障的问题则根本不存在,因为零风是相对于车辆本身而言的,但此时螺旋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转速,相对于浆叶来说空气的流动速度很高,可以产生很大的拉力。


用功率转换来解释比较简单、直接,如果从力学角度来分析的话,螺旋桨的叶片与在侧风中航行并超越风速的船帆原理是类似的,只是帆船完全顺风航行的话无法超过风速,而螺旋桨叶片的旋转迂回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黑鸟这种独特的工作方式,令其陷入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无限加速状态,随着车速的增加,车轮转速就增加了,然后带动螺旋桨以更快的速度旋转,于是产生了更大的拉力让车速进一步增大。。。。。。


理论上来说,的确没有限制,可以一直加速到地老天荒~~


但在现实中,螺旋桨的效率是有极限的,不然就不用发展喷气发动机了,而随着车速的提高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也大幅度增加,最终净驱动力与总阻力相平衡而达到最高速度。


不过,黑鸟的独特性也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疑问:在没有风的天气中,用一辆汽车把黑鸟拖动到一个较高的速度,然后断开牵引绳,黑鸟会一直行驶下去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永动机就真的诞生了,因为此时没有任何能量输入。显然这样是不行的,在零风中黑鸟会逐渐减速至停止(篇幅所限,就不对其中具体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释了)。


黑鸟之所以能够超越风速,是因为它在风和地球这两个具有速度差的运动物体之间源源不断的提取能量,没有风是不行的。就如同风力发电机将风的动能转换成电力一样,但这个过程损耗非常大;而黑鸟更像是一个机械式的反馈回路,将风能高效的直接转换为驱动力。理论上的速度上限,在于它将风和地球减速到相互之间没有了速度差的过程中,对能量的利用效率和阻力的控制。


将风想象成刚性物体就容易理解了,车轮、传动变速机构与螺旋桨就是一组工作在风与大地之间的齿轮,通过轮径大小比例的不同来放大车辆的行驶速度,就像汽车的变速箱一样。

也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来做一下这个实验。

找一个杯子盖,将手指或笔放在上图中蓝色长方体的位置模拟风,然后小心的向前推动,看看杯盖是不是比手指移动得更快?那个黄轴直径越大滚得就会越快,但手指若是放在上面为什么就不行了呢?


既然黑鸟能够顺风超越风速,那么逆风表现如何呢?


里克没有满足于之前的壮举,他又改造了黑鸟。逆风行驶的原理就与顺风完全不同了,这回得需要桨叶的旋转来带动车轮了,所以首先得把螺旋桨更换为能被风吹着转动的涡轮,就如同风车一样,然后将对抗扭矩的、较长的那一侧车轴换到相反位置上。


2012年,里克驾驶黑鸟在逆风中跑出了2.1倍风速的纪录。逆风超越风速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涡轮是由风力驱动的,所以只要车辆开始前行、相对风速就开始加大,增大的风速进一步提高涡轮的转速与扭矩,通过传动变速机构让车轮更快的转动,车辆的速度随之增加。


这也是一个循环加速过程,理论上没有上限。但为什么顺风约三倍、逆风只有两倍了呢?顺风三倍减去风速,黑鸟实际上还是以两倍的逆风速度行驶,这说明了黑鸟的滚动、气动与传动设计的性能极限如此。若是能进一步优化,速度纪录还是可以再提高的,例如使用能够变形的螺旋桨,可以在更宽泛的速度范围内获得最佳效率。


黑鸟在完成挑战直觉的极限任务后,里克没有地方存放也不想把它拆了,于是以1575美元的价格挂在eBay上出售了,最终竞价中标的买家花了5120美元买走了。


设计、建造绿鸟的詹金斯,儿童时代就是一个热衷于帆船的超级航海爱好者;里克在达到能够合法驾驶的年龄之前拥有一辆汽车,偷偷跑进一条尚未开通的高速公路上开到了200公里,16岁时获得了飞行员驾驶执照,他拥有一架特技飞机,博顿是一位获得过多枚奖牌的滑翔机飞行员。


这些痴迷于风的极速男人,对于速度的挑战与浓厚的兴趣,为我们带来了物理定律在自然中运用的生动案例,令人大开眼界!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重力”的陀螺:

“反重力”的弹簧:

“反重力”的电磁冶炼:

“反重力”的空气船:

“反重力”的锤子:

牛顿摆:

“取向”变弯的激光

转一转就能变色的偏振片:

https://www.zhihu.com/video/950594806091677696

最后安利一下自己的干货回答收藏夹:


user avatar   xiang-nan-86-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层流。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733254257057792

评论有人求原理……emm有点为难我。

原微博PO主给出的解释是:水是毫无杂质,流动的速度也需一致,且水所流动的水管表面也必须是光滑的,每个水分子都以精准的方式,跟随着前方的轨迹,且无风的环境也有帮助,只有一切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见到如此难得的景象。

我觉得略微有些扯淡,但不敢完全否认。

遂询问了下学物理的准备考博的好友,给出的大概意见是:温度正好处于临界温度,最外层的水迅速结成极细冰层,水的粘滞阻力较大,但内部水流仍然在轻微(这个形容词可能不对勿对此词较真)流动,相互扰动较小,从而出现视频初始的状态。而手穿过时改变了整个水流系统的状态,从而导致水流恢复日常所见的状态(乱流)。描述这种流动状态的物理词语叫做层流。

对于粘性流体的层状运动,流体微团的轨迹没有明显的不规则脉动。相邻流体层间只有分子热运动造成的动量交换。层流只出现在雷诺数Re(Re=ρUL/μ)较小的情况中,即流体密度ρ、特征速度U和物体特征长度L都很小,或流体粘度μ很大的情况中。当Re超过某一临界雷诺数Recr时,层流因受扰动开始向不规则的湍流过渡,同时运动阻力急剧增大。临界雷诺数主要取决于流动形式。对于圆管,Recr≈2000,这时特征速度是圆管横截面上的平均速度,特征长度是圆管内径。层流一般比湍流的摩擦阻力小,因而在飞行器或船舶设计中,应尽量使边界层流动保持层流状态。

另有评论表示这个状态不该称为相变,我个人表示赞同,至少不是完全的相变。



评论区一知半解又爱杠说是相机频率问题的杠精太多了 只好找一些其他的层流视频来佐证。

需要补课流体力学的可以看这个,虽然我自己并没有看完。


还非要说是改变视频帧数导致的,请自行对比,某器官或者某器官有问题我是治不好的。

以及请看完以上所有视频还坚定是摄影设备帧数导致这个现象的朋友请不要再继续杠了,至少不要再私信杠了,谢谢。


user avatar   lcthego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评论区 @invincible.man 的指正,回答已修改

想当年,物理书上曾有一道有趣的思考题,丧心病狂的自行车踏板

“有经验的人”知道,将左踏板轴固在曲柄上的螺丝,是左旋(逆时针拧紧)的

略懂机械知识的人会知道,以螺丝为轴旋转的部件,对螺丝会有一个摩擦力,我们通常要利用部件旋转时对螺丝的摩擦力,来紧固螺丝。无人机的自紧桨就是个常见的例子,电机加速旋转会把螺旋桨固定得更紧。

这时问题来了

骑自行车时,左侧踏板顺时针转动,对螺丝的摩擦力也是顺时针的,是拧松的方向!

是不是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设计自行车的人都没有自己聪明,哈哈哈!

(无意抹黑物理吧水平,毕竟这个原理不太好想到)

但是且慢,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涉及螺丝螺母的一个特性

(车是二手的,这里真的不是我拧花的)

为了让螺丝顺利拧入,螺丝与螺母的半径并不相同。螺丝会比螺母的孔小一些。与无人机螺旋桨不同,螺旋桨受力是轴向的,而踏板轴的受力是径向的,后者会造成螺丝在螺母内滚动。如图

图中,蓝色的是踏板螺丝,红色的是曲柄孔,绿色剪头指向踏板底面(这里假设曲柄静止。实际上,相对骑行者而言,踏板是固定的,而曲柄是转动的)

由图可见,滚动摩擦力使螺丝旋转,这旋转方向,和踏板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

螺丝旋转的方向,正是拧紧的方向。这个滚动摩擦力,远大于轴承的摩擦力。这才是拧紧螺丝动力!

怎么样,反不反直觉!

参考资料:
en.m.wikipedia.org/wiki


user avatar   he-rui-rui-080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萤光素



这种萤光剂可以做为追踪器,从生物体内的探测到河川追踪通通可以派上用场,连NASA都会利用它来找坠落在海里的太空船。


2.欧不裂 (oobleck)



欧不裂 (oobleck) 不是液体也不是固体,如果你对它施加压力,象是挤压或是拍打,会使它变得更加浓稠且坚硬。


3.跳舞的欧不裂


把欧不裂放在音响上,随着音响的震动可以让欧不裂在你面前一边跳舞一边“变身”,如果想来点刺激的,你可以在欧不裂上染点颜色,效果会更惊人!


4.瞬间冰冻水!


《冰雪奇缘》真人版?别担心,这不是魔法!水凝结为冰时温度必须降低到凝固点,但有时即使达到凝固点时,水未必可以马上结冰,这阶段的水称之为“过冷水”(supercooled water)。只要过冷水的水质够纯,此时放一块冰块上去,过冷水就可以马上凝结为冰。


5.融化的汤匙。

其实这支汤匙是用镓 (gallium) 这种金属做的,在摄氏29度左右就会溶化掉了。所以别担心,这杯真的只是普通的水而已。


6.有磁力的液体。


这种液体称为磁流体 (ferrofluid),是一种具有磁力的液体。你可以用墨水碳粉、植物油和黎稀土磁铁就可以制作出这种磁流体了。


7.热冰现象。


和过冷水一样,醋酸钠一样可以瞬间结冰,当醋酸钠溶液处于过饱和溶液状态再碰到晶种后,可以触发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过饱和醋酸钠,就会产生过饱和醋酸钠溶液迅速结晶的热冰现象。


8.隐形球。


这种隐形球又称为super-absorbent polysaccharide,在水中时,它的折射和水折射非常接近,所以肉眼几乎看不见它的存在,只有把它舀出水面时才会“现形”。


9.牛奶艺术。


想要变身艺术家吗?“绘图”方法很简单,先在牛奶上滴入一些色素,并滴入肥皂水,当肥皂水滴入牛奶时会溶解扩散,上面的色素跟着一起跑,因而形成这样的艺术美图。


10.神仙下凡?


当把干冰放入水里时,它会释放大量的气体,不过在加入干冰之前,先在水中放一点洗碗精,你就能做出这种神仙下凡的特效了。


11.隔绝水的沙子。


这些沙子其实被覆盖在一种能隔绝水的化学物质 (hydrophobic chemical) 里,因此当沙子放进水中时,它会隔绝水,让他们都变成一坨,拿出来的时候也不会是湿的。


12.燃烧的小熊软糖。


别以为小熊软糖只有好吃而已,把它丢进加热的氰酸钾中,你就可以看见小熊软糖“发威”后的样子。还好平时的小熊软糖都很“温和”…


13.会弯曲的水。


别紧张,这只是单纯的静电反应而已,水分子具有极性,当水中带着的轻微正电被管子上轻微的负电吸引,就会出现你看见的“灵异现象”了。


14.自由落体变慢了。


放心,影片中的男人不会什么巫术的。其实掉落的物体是由金属所制成,当经过同样是金属的管子时,产生的磁力让坠速度变慢,但由于地心引力的力量较大,因此物体最终还是往下坠。


我是搬运工,这是以前看到的一篇推送,看完觉得很有趣就保存下来了。

题目是《14中超神奇的科学现象》

期待作者能看到我再标记上。


user avatar   ooo-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0917第二次更新。

感觉最后要带歪。“现在的事件能改变过去的决定”这种bug显然是不存在的。而这实验的结果也肯定有更好的解释。就像一开始无法解释单个电子也能发生干涉一样。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未知领域慢慢也会被解释。

————————————————

0830第一次更新:好多人都对这个双缝干涉实验很感兴趣呀。那就再更新一个升级版的干涉实验好啦。

更新放在文章后面。



------------原答案--------------------

写在前面:这不是科普,所以我就懒得把所有东西都写清楚,有的无关紧要的细节我就一笔带过啦。

其他也已经有这么多答案了,可能会有重复,看的时候跳过就好了。



1.波粒二象性。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东西,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

看不懂没关系,物理嘛实验才是最有意思的。


首先是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

高中课本的内容啦我就不啰嗦了,反正就是两个相干光叠加之后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个是激光透过双缝之后得到的图像。激光嘛就一个点,所以干涉出来就是明暗相间的点。


那么现在假设有一把机关枪,然后前面有一堵墙,墙上两条缝,子弹可以透过缝打到第二堵墙上。然后你拿着机关枪随便突突突。最后第二堵墙上的子弹孔是怎么样的呢?

结果大概就是这样的。第二堵墙上会有两条弹孔的痕迹对吧。


好的,牛逼的来了。

如果现在机关枪打的不是子弹,而是电子,会发生什么呢?应该是跟上边那个打子弹类似对吧。

然而得到的结果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光的干涉是因为两条缝射出来的光相互叠加,那这个电子怎么回事?俩电子相互叠加???

先不管怎么回事,做实验呢哪有功夫停下来思考人生,先做做看还有啥好玩的。对了,把速度调低一点,一个一个电子打出去,看看会怎么样。

一开始光屏上只是几个电子,随着射出的电子越来越多,最后光屏上依然得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电子跟鬼干涉了吗???

这还没完。

你难道不想知道每个电子从哪条缝钻过去的吗?这个简单,装个探测器放在第一堵墙看不就好了,就这样记录下了每个电子都经过了哪个缝。

然后。

然后。

然后。

光屏上只剩下两条条纹了。。。也就是得到的结果跟打子弹是一样的。。。。

哈哈哈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当时的科学家估计都是这个表情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一般人就不要去深究了,这个已经涉及到我们已知知识的边界了。当然有兴趣的可以在知乎搜“电子双缝干涉”,应该会有很多好的答案。


2.叠加态


这个部分因为没有图,所以可能不那么直观。懒得看可以跳过。

还有很多地方可能描述的不严谨。反正我不是在科普。


首先假设有一堆电子,然后电子有自旋,自旋有方向。然后有一个分类器。首先我们让这堆电子通过一个可以区分上下的分类器,这样这堆电子就分成了两堆,一堆↑自旋和一堆↓自旋。然后我们把↓自旋的电子丢到一遍,让↑自旋的电子再次通过这个区分上下的分类器,结果不出所料,只有一堆。毕竟↓自旋的那堆被我们丢掉了嘛。然后我们让这堆↑自旋的电子通过一个可以区分左右的的分类器,结果得到两堆电子,一堆←自旋和一堆→自旋。然后我们丢掉←自旋的,让→自旋的那堆再通过一次这个区分左右的分类器,结果不用说就是一堆。

好的,问题来了。这堆→自旋的电子,如果通过第一个区分上下的分类器,会得到几堆电子?


结果是,两堆。


哈哈哈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如果拿那堆←自旋的电子来试试,结果还是能分成两堆。

然后,把这两堆←自旋→自旋的电子合起来,再通过第一个区分上下的分类器。


结果是,一堆。



诶碰巧找到个图,那就来解释一下这个图。最前面那个oven嘛就理解成电子源好了,然后射出一堆电子。SGz就是一个分类器,z轴嘛就理解成上下,所以被分成了两堆,一堆z+一堆z-。然后把z-的丢掉,只留z+的,再通过一个x分类器,x就是左右嘛。得到也是两堆,一堆x+一堆x-。然后把x-的丢掉,留下x+的,再次通过z分类器,于是又重新得到了两堆,一堆z+一堆z-。


叠加态2.0


假如你有个指南针,它有一个屏幕和一个按钮。当你面朝北方,按下按钮屏幕显示+,当你面朝南方按下按钮屏幕显示-。然后你跟皮皮虾一样皮,面朝西方按了一下按钮,屏幕显示Error。


假如你有个机器能测量电子自旋方向,它有一个屏幕和一个按钮。当你放入一个→自旋的电子,按下按钮屏幕显示+,当你放入一个←自旋的电子,按下按钮屏幕显示-。。然后你比皮皮虾还要皮,故意放入一个↑自旋的电子。按下按钮屏幕显示+,再按一下按钮屏幕显示-。然后靠着单身的手速疯狂按按钮,按了100次之后,50次显示+50次显示-。


所以对于一个不知道自旋方向的电子,可以通过不停检测然后记录比如左右方向的次数,然后算一下比值,就知道方向了。


叠加态3.0(量化取值)


比如指南针,北和西之间存在90个细化的刻度,也就是说存在北偏西45度,而每一度都可以更精确的细分下去。比如北偏西22.22222度。

但是假如你拿上边那个机器测量一大堆电子,最后算出来的结果发现方向只有那么几个。比如说只有30度60度90度,但是没有45度。


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去学量子力学可有意思了啊啊哈哈哈哈如果你头发够浓密的话。



3.激光冷却


激光大家都很熟了,小到玩具激光笔,大到激光切割甚至激光炮。一般而言光照过来相当于能量传递过来。激光笔就不说了能量太低。而切割用的激光就是利用高能量让材料升温融化或者升华来进行切割。所以一个传递能量的激光却能降温是不是很牛逼。

啊原理好麻烦就随便比喻一下吧。

小明特别喜欢吃面包。有一天一个面包飞向小明,由于多普勒效应这个面包看起来比实际要大。小明一口就吃了这个面包。为了保持体重的稳定,于是小明就拉一个一样大小的翔。然而之前说了面包看起来比实际的要大,所以小明的翔实际上比面包大,于是小明变轻了。


emmmm,有人看就再写吧,没人看就完结啦。


图片都是网上随便找的,侵删。


-----------2018-08-30更新-------------------------------------------


延迟选择实验。


首先,基础知识依然是光的干涉。我再来帮大家复习一遍吧。

光能干涉的条件是相同的光但相位不同。之前我们的双缝就是为的这个。现在我们换种方法。

s是光源,光从s出发,在分光镜A的地方分成两束1和2,然后经过反射再在分光镜B的地方干涉。因为可以调整镜子的位置所以光路1和2是可以不一样长的,所以两束光会有相位差。我们可以调整到一个位置,使在R1上的光互相抵消,而R2上是叠加。

现在让我们来做上边双缝干涉做过的事。

首先就是减慢光子发射的速度,直到变成单个光子射出。类似于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当只有一个光子的时候,它要么路过1,要么路过2,最后也是要么打在R1要么打在R2。

当然结果你们也猜到了,最后全都打在R2上了,也就是说单个光子在分光镜B的地方发生了干涉。这个结果跟单个电子通过双缝之后干涉一样。

然后我们在1或者2上放一个探测器来检测有没有光子经过,这个时候光子会随机打到R1或者R2上。也就是说光子不再干涉。这也跟电子双缝实验的结果一样。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再现了电子双缝干涉的实验现象,然而接下来的才是匪夷所思的。


接下来我们拿掉分光镜B(当然探测器也拿掉,后面也用不到这个了),于是光子理所当然地随机打在R1或者R2上。


这里需要停一下。这个分光镜B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干涉,更重要的为了确定光子的选择。这个实验的重点不在“观察者”,而在于“选择”。什么意思呢?


当光子经过A的时候,他需要作一个选择。

如果存在分光镜B,光子会同时经过1和2并在B处汇聚然后干涉并打在R2上。这是量子力学的理论。

而如果不存在分光镜B,光子会以50%的概率来选择只通过1或者2最后打在R1或者R2上。这是经典理论。

也就是说有没有分光镜B决定了光子会选择哪种方式来运作,要么同时路过1和2(干涉,打在R2上),要么选其中一条路走(不干涉,打在R1或R2上)。(可能这里已经有人看不懂了。别问我,我懒,你就当是已知条件吧。)


上面说了“选择”,而“延迟”才是这个实验的BUG。

光子经过分光镜A时,因为后面有分光镜B,于是选择同时走1和2,也就是选择干涉,也就是会打在R2上。在这之后你趁光子不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把分光镜B给拿掉了,于是BUG出现了。光子没发生了干涉并随机打在了R1或R2上。


如果你还没理解这个BUG的话,正常。我来解释一下。

整个系统里能改变光子的只有分光镜。在光子经过分光镜A的时候,因为存在分光镜B,所以选择同时路过1和2(干涉,打在R2上)。但在这个选择过后,拿走了分光镜B,所以结果是光子没有干涉。但是在光子作出决定后并没有什么东西来改变光子,反推回去就是光子一开始选择的就是选其中一条路走(不干涉,打在R1或R2上)。而假如不拿掉分光镜B,结果是会发生干涉的。


所以BUG就是:你当前时刻的行为(是否拿掉分光镜B)会改变过去(光子在分光镜A时的选择)。


没了。

是的这个实验结束了。别问我这个BUG怎么办,我解释不清。有兴趣还是从头好好学量子力学吧,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多的头发。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物理学把整个世界区分为微观宏观宇观三个尺度,我们的“常识”仅限于宏观尺度——一座8844米高的大山都足够让普通人感到惊叹,但是实际上它跟一只小老鼠都是属于宏观尺度里面的物体。


那么,只要脱离开宏观尺度,任何事情都足以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例子一:宇宙空旷得不可思议。

你仰望星空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宇宙中到处都充满了物质?恒星、行星、黑洞、星云还有其它稀奇古怪的东西?


实际上这只是你的眼睛跟你开的一个玩笑:宇宙中空旷得吓死人。


如果你沿着随便一条“直线”一直以光速往前跑,很可能一直到宇宙毁灭,你都撞不上任何东西,只有非常小的概率能够撞到什么东西。当然了,根据相对论效应,你真正做到了“寿与天齐”,并且由于多普勒效应,你前面永远呈现蓝色的(蓝移),后面什么都是红色(红移)。


再来一个事实,提高你对宇宙空旷程度的理解。我们在一个相对很小的空间里,堆满日常常见的东西,就可以造成一个很大空间的剧烈反应——这说明宇宙的密度非常非常的低。

我在这个回答里设想了一种黑洞:铜锣烧黑洞。大家都知道,太阳系占据的空间,相对于整个银河系来说其实小得可怜,但是如果把太阳系里面装满一种日常小吃,就会造成一个巨大的黑洞,其事件视界也就是光都无法逃逸的那个距离,比整个银河系还要大上千倍,把整个银河系吃得渣渣都不剩。



例子二:你自己也空旷得不可思议。


那位同学低头看了自己硕大的啤酒肚,摇了摇头不相信。


人体的空旷程度比起宇宙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先不说原子与原子之间那个“化学键”的长度,比原子直径长出去多少,这个其实不算什么。


原子内部大部分其实是什么也没有的。原子核的大小,跟整个原子的大小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原子核外面就只有电子,或者说“电子云”,剩下的只有无边无际的空旷。


氢原子直径为1×10^-10米,而一个质子(也就是氢原子核)的直径为1.6×10^-15米。如果你没法理解,你可以这么想(当然这样想其实是错的):一个一米大的圆球球,离它160公里外有个体积忽略不计、质量只有它1840分之一的小东西围着它转圈圈,这就是一个氢原子。


有的人还是没法理解,这样说吧,你站在上海人民广场,在杭州有个阳澄湖大闸蟹,你们之间除了强力、弱力和库仑力之外什么都没有。有人宣称这个大闸蟹是你老婆,你俩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你是不是很想打死他?


微观世界就是这么空旷。



例子三:把微观、宏观、宇观世界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样子?


关于这个有个非常有名的问题:把一摩尔的鼹鼠凑到一起会怎么样


英语里面,摩尔叫做mole,鼹鼠的英文名也是叫mole,那么这个问题就成了“one mole mole”,非常有喜感。


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意思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某东西,通常用于微观粒子的数量。一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2×10^23,这个问题就成了,6.02×10^23个鼹鼠凑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我们假设一个鼹鼠重100克,体积1×10^-4立方米(十分之一个分米)。

阿伏伽德罗常数个鼹鼠就重6.02×10^25克=6.02×10^22千克,体积6.02×10^19立方米。


还好我们这次没有搞出黑洞这种毁天灭地的东西,我们只搞出了一个跟月球差不多重、但是比月球刚开始要大的大肉球。表面的鼹鼠奋力一蹬腿还能飞起来,因为这个鼹鼠星的密度实在是太低了,表面重力确实不怎么地。


但是,内部的鼹鼠还是会在重力作用下被挤成渣渣。要知道鼹鼠身体里的重物质可并不多,主要是那一对大板牙。月球这样大小的星球是没办法维持住自己的大气层的,这些鼹鼠身体里的轻物质多半会逃逸掉,最终鼹鼠星的体积和质量都会大大下降,成为一个由大板牙构成的小行星。





理论物理学家一直都在找一种方法或者说理论,把微观、宏观、宇观世界统一起来,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进展到底如何了。


但是我衷心希望他们谨慎一点,不要弄出什么惨烈的事件来。


user avatar   xin-luo-20-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黑洞并不是黑色的。


首先关于黑洞的一般概念是,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则这个质点就被称为黑洞。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一般黑洞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纯黑色的洞,实际上,黑洞并不是一个洞、其次它也不是黑色的,吸到黑洞里的物质并不是绝对不能返回到外界。现在可以用广义相对论闵可夫司基的绝对时空概念来解释黑洞为什么不是黑色的。

追溯到黑洞理论的最原始历史,是始于 18 世纪一个叫 John Michell 的牧师,他把光速和牛顿逃逸速度的理论结合起来,计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天体模型。

如果我们在地球上向上抛一个石头,那么无论多大气力,它都将落回到地球上。但如果我们用一个足够快的速度再把它抛上去,若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这个速度我们称为逃逸速度,对地球而言,如果不计空气阻力,逃逸速度是 11.2 km /s,即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是和引力有关的,而引力是跟质量有关的。所以,若天体的质量越大,则相对应所需要的逃逸速度也越高。

后面就有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有一个天体质量非常巨大,大到需要比光更快的逃逸速度。这时候我们就算在它上面,把一个石头以光速向外抛去,石头的速度仍然达不到逃出天体的逃逸速度。于是,就有了黑洞最原始的概念——连光都无法逃出来的天体

但这个概念太恐怖了,被当时的教会和天文学会所抵制,以至于人们就没有再研究下去了。

不过,一切在爱因斯坦那个伟大的相对论面前又重新改变了。1905 年应该是爱因斯坦开始辉煌的一年,他在独自研究中抛弃了自牛顿以来一直建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观念,重新树立起了一套新的相对观念。在爱因斯坦面前,有四个概念,空间、质量、时间、光速。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认为,空间、质量、时间是绝对的,光速则是相对的。不过爱因斯坦却不这么认为,他反其道而行之,觉得只有光速才是绝对的,空间、质量、时间都是相对的。于是,爱因斯坦创造了物理历史上最伟大的理论之一,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由两个基本原理构成:
第一,光速绝对性原理。无论在任何方向和空间上,光速绝对不变的前提。
第二,相对性原理。物理学里的一切运动,都必须在同等的视点上处理所有的运动状态。

在以上前提条件下,关于时间和空间,我们从狭义相对论里得出了更惊人的结论。运动的物体,相对速度越快,则长度越短、时间越慢、质量越大,即尺缩和钟慢效应。

但这还不足以解决更深层的问题,时空的本质和引力。因为引力才是一切定律的关键。1908 年,闵可夫司基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四维时空的绝对性理论。这是用一种数学的语言描述狭义相对论,但当时爱因斯坦并没有对用数学论证的方法很在意,甚至还嘲笑这个复杂的数学描述。

但接下来就是引出爱因斯坦第二次走向辉煌的问题,一个关于水星的近日点问题。按照开普勒描述的椭圆轨道,水星应该顺着椭圆型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转。但几百年来的观测证明,水星每沿轨道环绕一圈后,都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而是有一点点很小的偏离。这就是水星在近日点上的移动。

这个移动有1.38弧秒,经典牛顿的引力定律可以解释这 1.38 弧秒中的 1.28 弧秒,那是木星和其他行星对水星产生引力作用的结果,但剩下的 0.1 弧秒没任何办法得到解释。

为了使问题得到解决,首先,爱因斯坦建立了一个“等效原理”,关于这个等效原理,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假设你在一个悬崖边上,远处一个小球在被抛到空中的一刹那,你跳下悬崖。这时候,在地面上相对静止的人,看到小球的运动是一个抛物线运动。而正在掉下悬崖的你,看到小球则是一个向上的匀速运动。因为在引力的作用下,你和小球都处于同一个参考系里,则小球受重力的作用和你受重力的作用互相抵消,在这个参考系里,你的运动和小球的运动是不受重力影响的了,就是所谓的失重状态。

然后,爱因斯坦又提出了一个更惊人的理论,就是引力引发时间膨胀。在1912 年,爱因斯坦在闵可夫司基的绝对时空理论的前提下,即在我们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唯一的绝对的四维时空。这样,他能解释得了新理论里的时空弯曲。也就是,离地球近的时空,弯曲曲率比较大,而离地球远的高空上的时空,弯曲曲率比较小。

在此后的三年里,爱因斯坦终于意识到数学方法的重要性,他用数学的方法特别是黎曼几何,来解释了他的新理论,经过计算,在1915年11月25日,广义相对论诞生。

现在,我们就用广义相对论的原理来解释一开始提出来的黑洞理论。引力并不是一种力,它和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力有很大的不同。引力的本质,是时空弯曲。也就是,地球并没有拉着或者吸引着我们,而是我们的时空被地球的引力所卷曲、扭转。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几何去计算空间扭曲的状况,从而知道怎么样的扭曲会让光跑不出来。

1916年1月13日,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历史性地计算出第一个爱因斯坦方程的解,并建立了史瓦西几何。史瓦西分析了完全没有旋转的星,并得到了任意无旋转球状星体以外的时空曲率。他预言,每个星体都存在一个依赖于星体质量的临界周长,如果减少到这个临界周长,星体就能形成黑洞。

用公式表达即:

其中,Rs为天体的史瓦西半径,c为光速,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天体的质量。

可以有三个更基本的公式推出:

  • 万有引力公式:
  • 牛顿第二定律:
  • 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 在天体的表面,h=R,可以整理出:

    而在星体上物体的动能可以表示为: ,如果要使得物体逃逸天体的引力而飞向宇宙空间,需要: ,对应的临界值是 ,就是物体恰好不能逃逸天体的临界值。

    即,

    ,也就是

    将v代换为光速c即可得到。


    —————————————————————————————————————


    有评论说我列举的推导方式是不严谨的(在此附上维基百科的推导,请大家自行参考)

    Derivation:
    Main article: Deriving the Schwarzschild solution
    Historically, Schwarzschild radius was the radius of the spherical event horizon of a Schwarzschild (uncharged and non-rotating) black hole.
    Schwarzschild radius ( ) can be defined for any mass M as follows. If any uncharged and non-rotating mass M when confined to a small spherical volume of radius results in maximum escape velocity of c, the speed of light, then is defined as the Schwarzschild radius of the mass M. It can be derived by calculating the escape velocity (kinetic energy = potential energy) and equating it to the maximum speed limit (c, the speed of light) as follows

    At escape velocity v = c, R = Schwarzschild radius =



    历史上,Schwarzschild半径是Schwarzschild研究黑洞等天体(不带电和非旋转)的视界半径。
    我们可以为任何质量的M定义Schwarzschild半径( )。如果任何不带电和非旋转的质量M被限制在一个小的球形内,当此小球的半径为 时,纵使以光速c也无法逃逸出来,则 就被定义为物质M的Schwarzschild半径。它可以通过计算逃逸速度(动能=势能)在等于最大限制速度(c,光速)时得出,如下所示:

    在逃逸速度v = c时,R = Schwarzschild radius =


    reference:




    但这里所说的黑洞,并不是光不能逃逸出来,而是引力之大,可以让星体的表面的时空发生强烈的扭曲,以至于时间在那里停止了流动,就好像被冻结了一样。

    所以,时空弯曲才是黑洞形成的成因,而时空弯曲也是引力的本质。用时空弯曲的概念去描述黑洞,才比较准确,而不是单纯的引力描述。

    所以黑洞并不“黑”,它也不是绝对不能被外界所观测到的,相反,黑洞非常非常地漂亮!特别是吸积盘和喷射流黑洞,都非常壮观。黑洞会向外辐射。有的黑洞因为旋转非常快,周围的气体被快速地吸入到视界以内,则会产生巨大的涡流,有的黑洞是双星系,其中一般主星是黑洞,而伴星的炽热气体会被吸入主星内,这样会形成一种非常壮观的吸积盘。同时黑洞附近的时空扭曲非常巨大,使光线产生强烈偏折,形成前所未见的“光盘”景象。

    《星际穿越》中的黑洞Gargantua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8273950878642176



    (注:4月29日修改,用公式编辑史瓦西半径,以及推导过程)

    (8月2日修改,导入了一个黑洞模型视频)

    (原创回答,请勿转载)


    user avatar   ran-ran-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泊松亮斑:影子中间会有一个光斑。




    人类科学史上有什么趣闻

    zhihu.com/question/5200




         

    相关话题

      压缩弹簧和硫酸反应,弹性势能转换成了什么? 
      为什么有人说人类有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个文明? 
      如何解决关于相对论的一个思想实验? 
      夜空中拍到的这个是什么(不是月亮)? 
      轮子为什么不设计成莱洛三角形? 
      为什么低温只能达到 -273.15℃,而高温可以达到上亿亿摄氏度? 
      空投 1 吨或更多钠到太平洋里,会发生什么? 
      如果一根冰做的针,以高速穿过人的要害部位,能否将人致死而不被发现? 
      清华大学为什么不简称清大? 
      假设有一根足够细的刀,这把刀能用来做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的公厕这么臭?
    下一个讨论
    为何中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如此轻视统计和概率?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