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众多的抗战片只火了李云龙?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答案里有不少人将《亮剑》的火爆归结于细节的真实和演员的表演,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但除了这些因素之外,《亮剑》在剧本上的处理和艺术手法上的新尝试,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先说一说剧本的处理。严格来说,说《亮剑》是抗战片是不对的。因为《亮剑》这部电视剧一共30集,抗战的部分其实不到20集,《亮剑》中还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解放战争和建国后这一阶段的。正是因为《亮剑》的故事贯穿了这几个阶段,所以《亮剑》的核心自然也就不是抗战,而是所谓的“亮剑精神”。

关于“亮剑精神”是什么,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这个我不用多解释。在“精神”这个角度上说,《亮剑》除了精彩的故事之外,也能够让人的性格立得住,带给人的思考和讨论空间也更多。

其实《亮剑》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很多都有这么一个“精神”的点在。通过这个“点”,它可以给你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方向。比如《天下粮仓》、《雍正王朝》等电视剧的落脚点是系统性的腐败问题,《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等甚至带有一定的政论性,《少年天子》、《大明宫词》等的核心就是“自由”……甚至于就连走喜剧风的《武林外传》,所能挖掘的东西都相当深刻。这些藏在剧情背后的东西,才是我们把这些电视剧称为经典的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说,将《亮剑》与后来的抗战片对比并不合理。因为《亮剑》其实是中国在2000年前后那个电视剧巅峰时代的余辉之一,这恰恰如《亮剑》电视剧最后所说的:

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的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的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

而具体到剧本的写作上来说,由于制作成本的限制,编剧采取了一种“取巧”的写法,那就是重表演而轻剧情。之所以要给“取巧”加引号,是因为想要这样取巧,对编剧的能力要求反而更高。我们知道演员表演主要看的就是台词、调度等方面,在无法搞大场面的前提下,就必须在台词方面下大功夫。

那么,对于电视剧来说,什么样的台词才算好台词?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大致有三个标准:

第一,节奏把控到位;第二,能凸显人物性格;第三,有余味。而《亮剑》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三点。

我们拿《亮剑》中李云龙争李家坡主攻任务这一段戏为例。这一部分的情节虽短,但戏剧冲突却一点都不弱。在这一段戏里,李云龙先是与赵刚争吵,说独立团拿不到主攻任务是因为政委是个读书人被别人欺负,还说出了那句“你咋就不敢跟旅长干一架呢”?就在这短短的几句台词里,李云龙的性格就彻底活了。具体来说:第一,李云龙这样挤兑赵刚,算是把之前“换了好几任政委”的原因交代清楚了,为后面两个人的和好做了铺垫;第二,李云龙说“什么他娘的预备队,还不是信不过咱们”,顺带着就为后面与孔捷的争吵埋下了伏笔——因为孔捷是戴罪立功,非常在意此前的失败和上级的看法;第三,李云龙说别人欺负赵刚是读书人,也隐含了他看不起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没胆量的刻板印象,而这也为后面赵刚亮出自己的精准射击本领做好了铺垫;第四,李云龙之前几次被旅长批评无不是乖乖站着听训,这一句“你咋就不敢跟旅长干一架”,也能让人看出李云龙性格里爱吹牛、混不吝的那一面。

可以说,短短的几句话,交代的信息量非常大。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是在承前启后,这种用心雕琢的精神是现在的制作方所没有的。与此同时,这里面的台词,也并没有把话完全说透,有很多东西是要靠你自己来体会和咂摸的。更不用说李幼斌到位的表演,让这些台词更为出色。

第二点,再说说艺术手法。

其实对比一下《亮剑》和同期以及后来的很多电视剧,会发现《亮剑》在风格上是剑走偏锋的。一方面,《亮剑》在摄像时普遍采用了小景别,近景和特写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亮剑》在摄像上基本没有使用滑轨之类的辅助工具,很多长镜头都是摄像师肩抗或者用斯坦尼康跟拍的,这带来的直观感觉就是镜头晃动得比较厉害。

我们一点点分析。先说景别问题,一般来说,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近景和特写一般只是在想要凸显人物时使用,而不会作为一种主要的景别。这是因为某种意义上,近景和特写是有“侵略感”的,而且这两个景别极其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这时候你脸上的表情会被极度放大,演技不好的演员是不敢这么玩的。但《亮剑》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想起《亮剑》的时候,大都会想到这些:

这些名场面里,近景和特写非常多,这使得《亮剑》有了异乎寻常的生动表现力。对比一下《新亮剑》,这个差别就很明显了。

而在户外调度方面,据说当年《亮剑》的剧组因为经费有限,没办法用太多机位,甚至也没法用更多的滑轨,所以肩抗摄像机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了解表演的人都知道,在机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想要呈现出更好地表演效果,就非常考验场面调度的能力了。但正是因为机位紧张,《亮剑》也因祸得福,肩抗式拍摄的晃动以及机位的人工移动带来了更好的临场感——这也是很多电影在营造“现实感”时惯用的手法之一。(名场面可参考平安格勒之战后旅长训李云龙的那一个长镜头)

颜艺的交流感+场面调度和拍摄“现实感”,让《亮剑》的“亲和力”变得更强。也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欢。

当然,普通观众在看电视剧时可能并不会意识到上面说的这些,但这些让人不太能感知到的东西,恰恰才证明了编剧、导演以及其他创作人员的功力。


user avatar   liu-xue-sheng-ri-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脏。对,字面意义上的脏。

不是说立意上的,而是服装上的高度还原当时的艰苦环境。不管主角还是配角,不管是八路军老总还是基层官兵,衣服没有一件是干净整洁的。

都是皱皱巴巴的。


当时即便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也没法做到保障每个官兵都有合身的军装,平日艰苦作战也没法及时洗衣服,熨烫就更别想象了,所以所有人的衣服都是皱皱巴巴的,领口袖口都是怎么搓都搓不干净的老泥儿了。


高级军官又能怎么样,除了一件不知道哪次电信诈骗来的皮大衣,里面的军装和基层官兵一样皱皱巴巴。

也就是在总部,才能感觉身上衣服少了一点战场的硝烟,没有被熏黑。


其实这一点就很能增强真实感了。因为当年真实的条件就是这个样子。


亮剑这种画风,就一下子和其他抗战剧划分界限了。抗战神剧里的装束都是军服比挺,演员脸比什么都白,八路军将领一个比一个保养的好。


这TM都什么玩意!


所以当亮剑和这些抗日剧作对比的时候,几个画面就赢了。

这种画风也延续到了另一部经典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胡子茬子,这脏兮兮的领口,这油泥包浆的头盔,都似乎再告诉你:小子,这就是战争!


user avatar   wang-qi-yi-99-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云龙对赵刚的态度,这个恰恰是亮剑最假的。

更可怕的是,这种假是符合人性的,是和平年代“逻辑正常”下的思维,所以很容易就让大家认为是真的。

我和我老婆两家爷爷辈8个老人都是40年左右参加抗日。

两家关系和睦,过节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接老人们在一起过。他们也爱看亮剑,会互相说“你看像不像XX部队的那个谁”“这打的痛快”。不过他们有时也看不惯李云龙的做派,会说“这也太不讲政治了”“无组织无纪律”

可能作为现代的人一听讲政治,将组织纪律就本能反感吧。但是老人们说,你要想想为什么我党的部队能在敌后生存下来,还发展壮大,国民党的敌后部队不是当了土匪就是成了伪军?就是讲政治,讲组织纪律。

比如说我姥爷当初所在的游击队,起家就是他们几个村里想杀鬼子的十来个年轻在工作队牵头下组织起来的(也有的叫武工队)。

队伍壮大了两百多人的时候,上面派了一个政委下来--按照姥爷说法他们游击队是没有政委的,不够资格。他们喊他“教员”(因为他同时也教队员们认字)。

就这么孤零零一个人,到了游击队,该改组改组,该甄别甄别,参加军事会议,成立党组织---一般人理解,一分钱没出,一把枪不给,凭啥派个人下来就直接成了游击队领导?还甄别?都是老子过命的兄弟,你凭啥审查?党组织凭啥不让我老兄弟参加?我们兄弟打仗拼命,凭嘛要听那个几个人的党委会的?

更何况没多久日军就开始重点扫荡,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游击队更难受。死了不少人,也散了好多,败仗更不提了,毕竟那时候鬼子正规军还是老鬼子多。

你个空降过来的头头,吃了一堆败仗,死了好多兄弟,按咱们现在的逻辑讲,早造反了,按照李云龙的逻辑估计也要撵“政委”滚蛋了。

但实际上,我姥爷说一直到这个刘教员牺牲,都没有出现这些问题。队员有抱怨的,但是队里骨干和其他领导(因为我姥爷有小学文化,所以可以参加党委会做记录)都很清楚必须紧紧团结在刘教员身边,有问题向上级组织反应,而不是搞电视剧里李云龙那套。

我问过要党代表瞎几把指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姥爷他们说,错误的指挥是细节问题,坚不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问题。有党的核心,有组织纪律,队伍散了可以再聚,队伍打没了可以再建。

后来事实也正是这样。当地游击队不是只有他们这一只,凡是没有坚定维护党代表权威的,无一例外都很快在反复几轮扫荡中消失了。

以和平时代人性的逻辑解构战争年代的党性,恰恰是最可怕的。


user avatar   trump-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旅长>李云龙>天王老子>总指挥>师长>旅长>李云龙……

顺着这个看剧真他娘的有意思,最喜欢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了~


user avatar   li-jie-min-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话不多说,直接上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76809648900329472

这个是非常经典的一段,除去中间一段旅长和老李坐在椅子上的人物特写镜头外,前后都是两段长镜头。

看完荒野猎人后,我想看看中国的长镜头拍的如何,找遍电影电视剧没找见,后来回头再看亮剑,才发现我要找的竟然在这里。可能我这个业余的看不出个好坏来,可是我就是要嘲讽,这种长镜头在偶像剧里根本就没有,有的就是各种快速切换人脸,看的我都快晕眩了。

最后,我想说,亮剑成为经典,除了那些显性的演技,台词外,或许应该还有不容易察觉出的长镜头和背景布置吧


user avatar   yuanshechong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日军。


1)日军战斗力比国共都强。

山崎大队即使偏离轨道,即使深入敌后,也可以据守阵地,击退八路的数次冲锋。

山本一木(以下简称山本)只依靠数十号特种兵就可以把孔捷按在地上摩擦,最后以200:0的战绩全身而退。

山本凭一个奸细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攻破独立团团部,重伤团政委,逼得李云龙丢下新婚妻子和合村百姓落荒而逃。

日军的扫荡确实对八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独立团骑兵连被全歼,其余各部也被击散,最后陪在李云龙身边的只剩下和尚一人。


2)日军是有骨气有血性的。

日军观摩团被李云龙突袭,在被团团包围之后,宁愿选择与八路决斗,无一投降。

山本兵穷势孤,在平安县城楼上大吼:“自1937年始,足下可见过一个主动投降的日本人!”

这句话是一个汉人翻译出来的。整部电视剧,我只在这里哭了,不知道这个汉人说出这句话时自己是什么感想(多谢评论指出,此处存在争议,如果这个翻译是日本人的话就当这一小段不存在吧╯﹏╰ )。

在日军扫荡中,独立团骑兵连全军覆没之后,日军军官沉默了一瞬,说出的一句话是——厚葬这批中国军人。


3)日军是说日语的。

所有的日本军官士兵对话都是日语。

山本可能会一些汉语,但他也只能听懂汉语却不太会说。

这一点从山本出场到死亡,都把握的很好,没有前后矛盾。


4)还有一点(感谢 @太上皇 在评论中指出)。与屠杀中国人时的残暴不同,日本人远征在外,逢遇生日,也会有感激,也会想念自己的母亲,也会在宴会上痛哭流涕。


二、国军。


国军大部分也在积极抗战,国军也有很多将领是爱国的,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只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而不是正义与邪恶,先进与反动的区分。

楚云飞、方立功、孙铭这些人都刻画地非常丰满。



三、共军。


1)八路也不是全都讲一些不接地气的空话。

李云龙攻打县城时怒斥邢副团长,一再强调此战是为救媳妇而不是所谓的假大空——解放县城。

孔捷、丁伟等人也是粗口连出,丝毫没有违和感。


2)战斗中八路也是会死的。

于承柱会死,喜子会死,不知名的机枪手、号令兵都会死,八路军战死的画面数都数不过来,但这丝毫不会让观众认为八路无能,反而能让我们体会到无穷的悲壮之意。

和尚会死,不是在抗日的战场上,而是在土匪手里。

李云龙老婆也会死,死在意大利炮下(此处有争议,那一幕重复了好多遍,但还是没有看出来到底是山本的刀快,还是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快。)



观众不是傻子,哪一部电视剧更真实我们就喜欢哪一部。


user avatar   qing-yun-shan-tu-shu-guan-qing-ji-g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是独一份的男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男人。

高端:“云龙兄的战绩,在第二战区早已传为佳话”

大气:“咱独立团就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

上档次:“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过来”


低调:“咱就老老实实在被服厂绣花了”

奢华:“三千六百颗手榴弹,够山崎那老小子喝一壶了”

有内涵:“老赵啊,咱俩交流交流感情”


亲和:“等这仗打完了,我赏你半斤地瓜烧”

朴实:“咱老李是个大老粗”

接地气:“老子...我就没说”


装逼:“你咋就不敢和旅长干一架呢?”

打脸:“李云龙!”

反差萌:“旅长啊,我不是那意思”


兄弟:“老孔啊咱俩谁跟谁啊,商量着来呗,要不你当正的我当副的也行”

原则:“枪炮声一响,全团都得听我的!你小子也得把嘴给我闭上”

两肩挑:“这老李,属狗脸的,说翻就翻”


情谊:“楚云飞有难,得帮帮他”

生意:“把叛军的武器都给我运回去”

两不误:“算了,就当还李云龙人情了”


为情:“兄弟们,你们嫂子被鬼子抓了,怎么办!”

为义:“此仇不报,我李云龙誓不为人!”

冲冠怒:“开炮!”



因为血战沙场为国死,故而敬仰。

因为朴实无华大老粗,故而亲近。

因为情深义重好大哥,故而感动。

因为小农毛病难自弃,故而嫌弃。

因为既敬仰亲近又感动,故而包容甚至喜欢嫌弃。

平时与他插科打诨开玩笑,战时为他冲锋陷阵拼性命,在那个年代能碰上这样的团长,是麾下士兵的幸运。

看惯了纸片人,高大上的英雄战士,突然出现一个有血有肉的柔情硬汉,是观众们的惊喜。

也谢谢李幼斌老师的精彩演绎,谢谢亮剑剧组的精良制作,谢谢都梁老师的好作品。


user avatar   lu-lu-xiu-36-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八路的衣服,洗得再干净,也是皱巴巴的。袖口还有磨损的线头,领子还有洗不掉的陈年泥垢。哪怕是旅长是老总,还是这样。老兵和新兵的衣服对比



2.枪支弹药不是无止尽。亮剑开头几集,老李就说过,他之前带的新一团,没枪没子弹,和上面要上面发不出来,全是老李带团自己搞的。老李舍不得重机枪,撤退抱不走也叫老赵炸了,“这么好的东西我舍不得”“炸了!给我炸了!这么好的东西不能留给小鬼子!”士兵打仗时经常互相问“你还剩几发?”“tnd这点不够啊!”

3.ri本人虽然日语说得很塑料,但是刚播那会,好像没什么抗日剧里的ri本人通篇说日语。提一下山本一木,就是和秀芹一起被炸的ri本人,他的日语后期比前期说得溜,演员应该也是做了努力的。补充一下,评论里很多人说演员是ri本人,可能我们看的版本不一样。

新亮剑看了一点,怎么说呢,我个人感觉能和其他抗ri神剧比,但不能和老版亮剑比。评论里还有人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更好看,确实好看我也同意,所以没必要踩一捧一,好看的抗ri剧本来就不多。我团也好看,推荐大家去看。

至于演员的日语,05年那个时候,多数剧里的ri本人只会说个“嗨”“八嘎”“哟西”,我印象里没有抗ri剧让演员从头到尾说日语,所以亮剑里演ri本人的演员,要通篇背不是母语的台词,也很辛苦。在亮剑吧找了个关于亮剑日语的帖子,帖子里提到的老师应该是亮剑第一集宫野的演员,就是喝茶下围棋的那位。

4.女演员没有浓妆艳抹。秀芹的演员很漂亮,但在剧里就像个普通农村妇女。没有韩式眉,没有芭比粉,没有肉眼可见的粉底,没有脚踩高跟鞋。就算结婚,也没有这些。

5.没有恶意丑化。楚云飞在爱guo这方面没话说。小ri本可恶,但他们会敬佩人才会厚葬敌人,会在死前举起武士刀再拼一次,会听到樱花痛哭想家,会制定策略而不是盲目开打。

6.主角的军事才华。亮剑有很多地方都点出,李云龙虽然农民出身不识字,但他打仗有脑子。亮剑算是个爽剧,但有脑子的爽比没脑子的爽有意思。

7.演员。赵刚刚到独立团,李云龙嫌他文化人看不起他,但是赵刚说出自己的看法,李云龙的眼神都变了。



不看花絮不知道,最会喝酒的是赵刚,最不会喝酒的反而是李云龙,但是看剧根本看不出来。和尚死的时候李云龙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谁能想到和尚的演员就在旁边一边看他哭一边嗑瓜子?骑兵连最后那声悲壮的“骑兵连进攻”是孙德胜的演员自己想的,导演觉得特别好所以保留了。我每次重刷看到这段,进攻的声音刚落,熟悉的小号响起,都会掉泪。

8.大老爷们的口癖相当洗脑。狗头。


亮剑剧组穷,穷到全是大冬天拍,认真把时间线和场景捋到一起,没法看。但是一个剧,好的演员有了,好的服化道有了,剧本也不错,主角有脑子,那点穷自然会忽略不计。


我也不知道怎么破百了,感谢各位,再加个

剧组有多穷,看这张图就知道了↓



怎么就破万了?!谢谢各位!

那就再上张图吧。

楚云飞的演员演去独立团参观,和李云龙赵刚讨论局势那场戏,三个人约好谁说错台词谁请客,结果一个人都没错。

无论什么剧,能有这样的演员,观众看着都舒服。


user avatar   a-bu-li-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靠,几天没上这么多赞了,谢谢捧场谢谢捧场,总结一下评论区的外号啊。

李骂娘,楚帮场,孔过瘾,丁拜寿,谢溜冰,杨开炮,常跑跑,张摔帽,陈火打劫,王阅兵有的再补充。

我把丁伟写成丁力了!!!!!!



原答案


因为亮剑说明了一些常识,没把观众当傻子

1 鬼子比中国军队牛逼

2 鬼子是说日语的

3 鬼子不是傻逼

4 国共确有摩擦

5 八路打仗是要看着子弹数量打的

6 八路的敌人不光是鬼子,还有土匪,伪军,地主,维持会长

7 打仗是要死人的,而且是死很多人的,不管你是和尚还是副参谋长还是沈泉还是王承柱还是喜子。

8 国军也有很多牛逼的将领

9 八路是真穷,不是其他电视剧里头那样的。

10八路有朱子明,但是更多的是孙得胜。

11这条是评论里让加的,八路衣服的领子哪有那么白了。

最主要的是老李说的那句话:

我也有心,我也有肝,我也有感情,老婆老婆让鬼子抓走了,出生入死的兄弟让土匪剁了脑袋,再加上你这个昏迷了23天的政委,你说,我找谁说理去。

至少老李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且和尚,楚云飞,赵政委,张大彪,孔捷,丁伟,陈赓,秀芹,段鹏,筱冢义男,山本一木,平田一郎,谢宝庆这些人刻画的都挺成功的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05年9月12日,《亮剑》这部抗日军旅剧在央视播出,立时火遍全国,该剧平均收视率为8.4%,平均收视份额占有率19.1%,最高收视率超过13.7%,最高收视份额占有率28.7%,创下了惊人的收视狂潮,并击败了同年度的《京华烟云》《汉武大帝》等优秀作品,牢牢锁定了年度收视冠军

在如今的电视圈,收视破1.5%就算年度热播剧,收视破2%就是年度收视冠军,2017年《人民的名义》平均收视3.66%,已经是近10年以来所有电视剧的最高收视。

所以,在15年前,那个网络还不发达、更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亮剑》收视率和覆盖面,远非今天的热门电视剧可比,若论影响力,绝不可同日而语。

此后十多年里,《亮剑》的惊人重播次数,更是21世纪内所有电视剧无与伦比。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从2006年到2011年的短短5年时间,《亮剑》在央视各频道和各个地方卫视,以及地面频道的重播次数就超过了3000次,意味着这部总共30集,每集42分钟的电视剧,播出总时长超过了7年……

甚至在整个中国电视剧的40年历史中,大概也只有上世纪几部经典老剧:86版《西游记》、《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的重播率,可以与《亮剑》相提并论。

《亮剑》的大获成功,很快引发了业内的跟风狂潮,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抗战剧”井喷大潮,一时间各大卫视的黄金档期,都迅速被各类质量参差不齐、剧情天马行空的“抗战剧”霸屏。

一众从业者都发现,这类型剧目的受众极广,剧情通俗全无门槛,道具可以互相套用,拍摄难度十分轻便,因此利润有充分保障,资金回笼十分迅捷。

他们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抗战剧的拍摄,其泛滥程度,甚至到了横店等各大影视城“每天都在杀鬼子”的地步。

然而,也因为这些从业者根本毫无爱国热情,纯粹唯利是图,所以拍出了一堆“手撕鬼子”“手榴弹打飞机”“子弹会拐弯的枪斗术”,甚至是“裤裆藏手雷”的烂片,让广大观众“闻之色变”,将其视之为光怪陆离的“抗战神剧”。

在这些粗制滥造电视剧的衬托下,却更彰显了当年的《亮剑》,何等的孤峰矗立,凭着过硬的质量,源源不断地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新观众。

「二营长!你的意大利炮呢?」「就是五万多头猪,抓三天也抓不完」「你功夫是和师娘学的吧」「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天塌下来,也要用脑袋顶住!」「管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这些剧中经典台词,在中文互联网络广为流传,让几亿网友都耳熟能详。

《亮剑》的成功,就在于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特别是“李云龙”这个男主角,兼有“虎气”和“猴气”,看似粗豪的言行举止下,竟似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智商和情商甚高、胆识和决断力过人,更有狭路相逢、敢于亮剑,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豪气。

正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才带出了一支敢打敢拼,能战善战的精兵强将,在局面错综复杂的晋西北地区,一次次胜利打响了威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卓著贡献。

而且,李云龙并非是一个脸谱化、“高大全”的完人,不止是满口“老子”、张嘴「干他这群狗娘养的!」,而且还时常不经请示、自作主张,耍小聪明,争抢作战机会,不知挨了多少次处分,

也正是在上级和政委“赵刚”的多次批评、努力教育下,终于让这个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带着朴素爱国情怀从军的指挥员,最终完成了个人品质的升华,从嫉恶如仇、能谋善断、有情有义的草莽英雄,一步步成长为公正无私、大智大勇的人民军队将领。

这样的英雄充满了立体感,极具生活化和烟火气息,当然也让观众觉得十分亲切,不自禁就被其吸引。“秀芹”、“田雨”这两位女主角和李云龙的爱情,虽然只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点缀,也同样极有说服力。

“秀芹”被俘,高喊李云龙向她开炮,轰平城楼,壮烈牺牲。

李云龙在坟前洒泪哭诉,本为佳偶却阴阳两隔,这样的戏,才是我们观众想要看到的,战火中的爱情。

《亮剑》的剧情更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来不是主角英雄无敌,一帆风顺:

李云龙战功赫赫,却因违抗军令、擅自出战而多次被处分、降职,在炊事班背锅,在被服厂当裁缝,不知多少次死里逃生,生死只差一线,最后又在战役的关键时刻身负重伤。

《亮剑》中,作为敌人的日寇,更绝非“抗战神剧”中的蠢笨如猪,不堪一击,而是客观再现了其装备精良,行动狡猾,战力凶悍,具有极高的战术素养,令李云龙所部多次遭遇重大损失。

他的妻子“秀芹”、挚友“魏和尚”,还有“大扫荡”期间,二营长、三营长阵亡,骑兵连全体壮烈牺牲……

爱妻牺牲,兄弟惨死,百姓遇难,每一幕幕惨烈剧情,无不令人动容,催人泪下,更让观众为主人公今后的境遇而牵肠挂肚,观影到欲罢不能。

这样的惨烈,才让广大观众们在潜移默化中去体味那场战争的残酷,真切感受到先烈们保家卫国的伟大,在收视这种娱乐活动中,也能经受一次深切的爱国主义教育。

「向我们正面的敌人发起进攻,记住,全团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继续进攻,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这就是亮剑精神!」「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骑兵连!进攻!」

单单几句台词,就能让人热血沸腾!

这部电视剧的成功,还在于它的细节非常认真,从服化道具到演员妆容,完全契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的真实情境,甚至于士兵的每个基本战术动作,都如实还原了历史细节。更杜绝了各类抗战神剧中皮肤美白、衣着光鲜的“小鲜肉”“小鲜花”的存在。

除了李云龙(李幼斌)、赵刚(何政军)、楚云飞(张光北)这些主要角色的精湛演技外,哪怕是每个戏份不多的小角色,态度同样十分认真,而参演《亮剑》的经历,也成为他们演艺生涯最足以骄傲的一幕。

还有极契合电视剧主旨的主题曲《中国军魂》: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红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向前进!』

这十几年来,伴随着电视剧的轮番重播,更是早已深入亿万人心。

而且,虽然无数《亮剑》的喜爱者,早已经对这部电视剧的每句台词都了然于心,然而一旦某个电视台又开始重播《亮剑》时,他们还是时不时会被其吸引,停驻目光,重温熟悉而亲切的回忆。

2015年9月,某卫视在十年后重播的《亮剑》,收视率1.123%,成为一时热点新闻。

2019年5月,山东卫视重播《亮剑》,市占率1.56%,这部14年前的老剧,再次跻身当晚收视榜的前五名。

硝烟远去,山河依旧,国泰民安,今天我们的安宁与和平,正是无数先烈的慷慨捐躯、勇赴国难所成就。秉承他们面对强敌勇于【亮剑】的精神,无论从事任何事业,都足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路披荆斩棘而无往不利。




           

相关话题

  影视剧中有哪些经典的「女扮男装」角色或荧幕形象? 
  怎么看待《盗墓笔记》电视剧将「盗墓」改为「护宝」? 
  拍视频到底叫摄像还是叫摄影? 
  七八十年代的南京真的有《乔家的儿女》演得那么富裕吗? 
  《西游记》里的谛听为什么知道真假美猴王而不说? 
  假如是座山雕手下把和尚(魏大勇)宰了。李云龙会那么好消灭座山雕吗? 
  如何评价电影《芬奇》? 
  如何评价美剧《虚构安娜》? 
  演员是否真有主角脸和配角脸之分? 
  《扫黑风暴》为什么高明远不杀了李成阳呢?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家都乐于接受王冰冰忽然爆红,却不愿意接受丁真忽然爆红?
下一个讨论
《曹刿论战》中鲁公怎么会让一个乡间村夫曹刿来打这么关键的战役?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