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士竞速跑鞋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TARTHER,虎走系列。它也是亚瑟士迄今最为“长寿”的鞋款之一。
围绕虎走来说说,亚瑟士竞速系列跑鞋适合怎样的跑者。
1949年鬼冢喜八郎(KIHACHIRO ONITSUKA)在神户创立了如今ASICS亚瑟士的前身。
无论是50年代的MARUP、60年代的MAGIC RUNNER、CLARINO,70年代的EVA MARATHON、MONTREAL II,80年代初的SKY SENSOR / X-CALIBUR、SORTIE等。它们都被当时的跑步运动员、尤其是马拉松选手选为比赛/训练的鞋款。
即,狭义上它们都可以被认为是马拉松竞速跑鞋。
1983年推出的TARTHER(虎走)则是除了马拉松竞速鞋的定义外,更多了“最符合东亚人的脚型”、“为严肃跑者打造”的鞋款。
虎走不只是一双鞋,35年来虎走系列诞生了很多鞋款,如今跑者口中经常听到的虎走6,指的是TARTHER ZEAL 6,目前最新的是TARTHER EDGE ↓↓
虎走系列的创造者,当年自己也是全马成绩在330以内的跑者。所以自诞生起,虎走就被所有业余长跑爱好者视为“速度”的象征。
既然是速度的象征,达到一定速度的奔跑才能完全发挥TARTHER(虎走)的性能——穿着虎走跑马拉松的选手,建议完赛时间尽量能在3.5小时或者更短。这样换算下来,你的每公里平均可能需要低于5分配速的情况下跑完42公里。
对跑步能力处于初阶的跑者,穿着虎走跑十公里可能就会觉得疲倦。所以某种程度讲,虎走对穿着者是有一定要求的。
不过在日本也有大量水准未达到该要求的跑者是虎走的拥趸,因为他们觉得虎走实在是非常适合他们。特别是那种脚底似乎紧紧抓住地面,每一步与地面的接触都是“击打+贴合+蓄能+回馈“的反应——这也是很多虎走用户给出关于虎走穿着感的4个关键词。
所以如果你是那种特别喜欢感受到双脚与地面接触、快速分离瞬间的清脆感,也可以尝试一下虎走。
虽然看起来似乎虎走设计风格一致延续下来,其实在性能和用料上,虎走一直都在改良中。
比如外底橡胶颗粒——
最早的虎走外底颗粒更小,2006年虎走设计师Fumitaka Kamifuku和他的团队曾尝试了多种颗粒形态,比如圆形,最终发现圆形颗粒尽管耐磨性更出色,但防滑性却并没有什么提升。最终它们反复测试,选择了现在类似支架形状的Dousole人字形颗粒纹路。
这种颗粒除了保证极其出色的抓地性和防滑性,寿命也远比看起来要长很多。另外这种形状的颗粒也能根据落地时很细微的重心变化调整方向,也会起到一定节省能量的效果。
在鞋楦上,虎走也依然在更新——
因为每代人的脚型都会有细微的变化(亚瑟士有专门的团队收集大量用户脚型参数),比如东亚人的脚型整体在变瘦。这种微调也会体现在陆续更新的产品上。
与其它亚瑟士鞋款一样,虎走也有专门的wide、narrow款,适合那些宽/窄足型的跑者。
而中底的FlyteFoam Propel也是在缓冲回弹同时尽可能做到轻量。
目前虎走市面上容易买到的虎走是TARTHERZEAL 6、TARTHEREDGE、TARTHER JAPAN(关于TARTHER JAPAN,可以看看这篇《有哪些球鞋让你觉得是艺术品?Made in Japan版本的asics》:有哪些球鞋让你觉得是一件艺术品?)等,有些虎走还有TENKA限定版等特别版本。
本质上虎走是双非常适合中高阶业余跑者或职业选手用来比赛的实战鞋款,所以即便能购买到老款,也建议尽量穿着最新款,来确保跑鞋材质处于它最佳使用寿命期间。
2019赛季的马拉松比赛即将进入尾声,如果目标在2020年突破PB或者挑战某个成绩门槛,虎走会是非常不错的“经典”之选。
最后,附上这35年来虎走家族的编年史——
知乎机构号:ASICS亚瑟士
内容汇总:ASICS亚瑟士知乎内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