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7.62x39mm的M43子弹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ai-yun-58-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历史的看,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要看跟谁比。

7.62x39mmM43弹研制于二战后期,正式列装是在二战结束后。在当时,中间威力步枪弹算是一股潮流,二战中也已经有德国的7.92x33mmKurz弹大量使用了,用于Stg44突击步枪,但是到战后真正服役并且广泛流行的就只有7.62x39mmM43弹了。这里面有M43步枪弹总体设计合理,性能较好的缘故,也有苏联在战后巨大政治影响力的缘故。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相比二战时的各种大威力步枪弹,以及北约还在顽固坚持的7.62x51mmNATO步枪弹,M43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全弹尺寸、重量明显减小,有利于提高弹药携行量;射击时后坐力明显降低,弹头威力足以满足400m距离内的交战,连发射击枪口上跳要比大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小,有利于在近距离内发扬火力。

苏军已经认识到,现代地面战的火力密度很大、各种支援火力很多,步兵是在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的支援下投入战斗的。苏军的坦克兵分为独立坦克兵和队属坦克兵,前者集中使用,专门在打开突破口后冲向敌人纵深,扩大战果;而后者主要的使用方式就是拆分给步兵,直接掩护步兵冲击。特别是在装备BMP步兵战车后,摩托化步兵车载火力空前提高,形成了反坦克导弹、坦克炮、步兵战车滑膛炮、并列机枪互相衔接的多层火力,在遭遇仓促设防的敌人时步兵甚至可以不下车,直接乘车冲击,用车载火力消灭敌人。所以在高强度的地面战斗中,步兵轻武器的“射程”并不重要,能近战中能发扬密集火力才是重要的。从这个目标来说,AK47/AKM自动步枪+M43中间威力步枪弹的组合是适应高强度机械化战争战场环境的,在当时的时代下甚至还是有超前认识的,难能可贵。

但是,和后来兴起的小口径步枪弹比,M43中间威力步枪弹就比较落后了。

M43中间威力步枪弹所有的优势,小口径步枪弹都有,甚至都超越了M43弹。

1、论重量和体积,小口径步枪弹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携弹量更大。

2、论后坐力,小口径步枪弹射击后坐力更小,连发射击枪口跳动更小,更稳。

而且小口径步枪弹还有M43步枪弹没有的很多优点:它们弹道比M43中间威力步枪弹更平直、更低伸,弹头危险界更大;高速飞行的弹头击中人体后更容易失稳,弹头破裂或者滚转,释放能量更加充分,致伤效果更强。

@斗鱼游戏君 说M43步枪弹侵彻力比小口径步枪弹强,其实连这个都不对,论侵彻力,小口径步枪弹由于弹头飞行速度高,加上合理设计弹头结构,在有效射程内侵彻力甚至高于M43弹。举个例子:DBP87弹在100m射击距离上对普通钢板的侵彻深度为8~10mm,而56式普通弹只能贯穿6~8mm厚的普通钢板。相对来说,只有采用铅芯弹头的5.56x45mmM193步枪弹弹头侵彻力较差,但是这个弹毕竟是小口径步枪弹的早期产品,底子还是民用步枪弹,后期出现的5.56x45mmM855步枪弹和苏联5.45x39mm7N6步枪弹侵彻能力都很强,更不要提专门为强化侵彻能力设计的M855A1步枪弹和俄罗斯7N10、7N22、7N24步枪弹了。

综上所述,M43步枪弹在它出现的那个时代是很先进的,但到了今天已经不如小口径步枪弹了。


最后跑个题,说说“小口径步枪弹是不是错误道路”。

有一些人,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看到几个阿富汗、伊拉克战场上M855步枪弹致伤效果差的案例,就添油加醋随意贬低小口径步枪弹的优势,再加上对95式自动步枪和5.8x42mm步枪弹的无脑黑,说什么小口径的路走错了,小口径是弯路,未来战场需要中口径,美军已经放弃小口径步枪弹了。

实际上:

1、M855步枪弹在战场上出现的一些致伤效果不足的案例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美军步子太大,全面普及了M4卡宾枪,卡宾枪枪管较短,初速比较低,偏偏M855弹的致伤效果需要较高的初速才能发挥出来。加上一些战例是针对汽车内、门板后、挡风玻璃后的目标射击,M4卡宾枪发射的初速较低的M855弹在穿透这些遮挡材料的时候弹头发生了破碎裂解,无力杀伤背后的目标。为此美军研发了强化侵彻能力的M855A1步枪弹,目前的战场反映是比较好的。当然这个弹也有缺点,膛压太高了,外露钢芯弹头对枪膛进弹坡的磨损也比较大。

2、反恐战只是现代战争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不是战争的常态,说白了,反恐战争是美国人自己惹得一身骚招惹出来的。反恐战治安战当中,轻武器的作用被不正常地放大了,而对手的火力和战术水平又极其低下,大家菜鸡互啄地拿着步枪机枪互相突突,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爽怎么来,射程远火力强就压得住敌人,几乎不用考虑什么在敌人火力下隐蔽、跃进、完成各种战术动作,不用考虑乘车冲击,也不会有那么多坦克、步兵战车火力。在这种特殊的战场环境下,轻武器的需求其实是被扭曲和异化的,一些非主流的要求被误认为主流需求,一些个别的战例、甚至是被夸大化的战例(比如说什么苏军在阿富汗战场被老式李恩菲尔德步枪教做人)被当做战场“规律”,尤其是依靠网络段子碎片化获取信息的军宅们很容易被误导。实事求是地说,反恐战是真的临到头上那叫不得不打(比如俄军在车臣),自己没有必要四面出击去惹一身骚,这种菜鸡互啄的战争是个无底洞,而且对部队战斗力是有害的!美国陆军自己也反映,由于长期打反恐战,和各种游击武装乱斗,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甚至单兵战斗技能都是下降的,一旦国际形势需要,要投放到别的战区去(比如朝鲜半岛危机),这些打惯了治安战的部队都要经过复训才能投入部署。相比之下美国海军陆战队由于一贯重视步兵分队的战斗技能,对单兵和分队战术训练抓得紧,武德充沛,这方面的退步要好一些。

3、关于美军重新启用一些中口径步枪。的确,由于战场的实际需求,美军启用了一些发射7.62x51mm步枪弹的中口径步枪,用于中远距离的精确射击任务。应当说这种需求很普通,也很正常,但是要看到这些启用的中口径步枪是作为班组精确射手步枪使用的,不是全面取代普通单兵的M4卡宾枪、M16A4步枪,根据这个说什么“小口径要被淘汰了”为时过早,也没有说服力。在步兵分队中装备一些发射中口径全威力步枪弹的精确射手步枪这也不稀奇,苏联在70年代后期就开始大规模列装AK74了,但是到现在班组内还是有SVD狙击步枪执行精确射手任务。换到我军,这个任务是由发射DVP88式5.8mm重弹的88式狙击步枪承担的,作为精确射手步枪来说,88狙还是基本合格的。你说精确射手步枪、通用机枪是不是使用中口径全威力弹比小口径步枪弹更好,我觉得这可以讨论,但是由此全面否定步兵武器小口径化,说小口径是条错误道路,这就违背基本事实了。还有,即便是装备中口径精确射手步枪和通用机枪,也是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没有7.62x39mmM43弹什么事,有人举了一堆小口径步枪弹的缺点,结果得出结论说还是八一杠好,95就是垃圾,那就是胡扯淡了。

哦对了,一些退伍兵坚持八一杠好的理由是“劲大,打仗的时候可靠”,这是把后坐力和枪弹性能划等号了,以为枪声响、后坐力感觉明显的一定威力大。我说过,我国的士兵教育只讲怎么用,怎么排除故障,原理极少讲,所以出现这种误解一点都不奇怪。老班长们忽悠新兵和军训学生“5.8毫米枪能兼容5.56毫米子弹”都能大行其道,还有啥好讨论的呢?

4、关于一些“理想口径”的探索。对“理想口径”的探索各国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打反恐战了,特种作战小分队多了,今天试一试6.8mm,明天试一试6.5mm,这也不是个稀奇事,但拿着个来说“5.56mm口径要淘汰了,5.56mm口径错了”那就是捡到鸡毛当令箭了。“理想口径”只是一个理想,一种枪弹要全面兼容远中近弹道性能是不大现实的,必须有所取舍,作为技术探索,“理想口径”的研究是很正常的,但是奢谈“全面取代现有口径”就夸大其词了。枪械口径涉及到生产线、库存、训练等很多因素,不是那么轻易可以变动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公众号以浅显的科普短文为主,介绍枪炮弹药知识。




  

相关话题

  步枪或狙击枪为什么不使用陀螺仪提高稳定性? 
  为什么外国允许持有枪支,但pvz里的戴夫却不用枪? 
  如何评价以色列内格夫轻机枪? 
  为什么子弹不用全可燃药筒设计? 
  如果自己是个普通人,手持一把枪和几百发子弹穿越到金庸武侠世界会怎样? 
  如何评价56式半自动步枪? 
  一个未经训练的普通人在紧急情况下拿到枪支时使用枪支需要注意些什么? 
  三八大盖的“大盖”长啥样?如何起到防尘的作用?其他轻武器有类似的设计吗? 
  春田、莫辛纳甘、kar 98k、李恩菲尔德、三八式、九九式、中正式等各大老式著名栓动步枪的区别是什么? 
  明朝的火器有多强大? 

前一个讨论
你或身边的人有哪些虚惊一场的经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俄制的7.62m43弹体呈绿色绿壳弹有什么特殊吗?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