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子弹的单位是一发两发? 第1页

  

user avatar   chi-tu-he-feng-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量词细化的语言,在表达过程中,一般为数量词+(量词)+名词的结构,而其中的量词的使用与否和量词选择的不同都会导致这一短语的表达产生差异。

如:

一碗水;

一杯水;

一水(方言,表示全部的意思)。

而题主为何会留意到发字做量词时专指武器的弹药这一问题,其实是很正常的。

现代发字,是“发”和“髪”两字合并简化后诞生的,现代发字的字音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作一声的fa,另一则为四声的fa。“髪”古意为人头顶的毛发,后可泛指一切生物表皮的毛发;而“发”字在甲骨文中表示向上或向前运动之意,后来字形演变转义为向前投掷的意思,后来则有了使用弓箭射出箭矢和投掷矛枪的意思。

这一论点在古汉语中多有体现,例如百发百中(发射)、早发白帝(出发)、野芳发而幽香(发芽/发花)。(感谢 @淹死的鱼 的补充更正)

可见古汉语中的“发”字本身继承了汉字草创时代的本意,一切发字意项都由向前移动而衍生,而箭矢与矛枪等武器都是从后向前高速移动被投射出去的。同时在古时,发字的意项不论是量词意还是动词意都是常用意项,故古人有以发做箭矢量词的情况,其与支字同时可做箭矢量词。

但是随着时代演变,发字更多被用于动词,而数量词中的一与作动词的发字连用时,额外会产生条件意项,即“一旦满足何种情况,就……”,如”一喝水就咳嗽、一发箭就进攻“等,同时,发字与箭字连用会产生歧义,发箭易被误解为射箭,所以箭后来多与支字连用,但若是不省略箭矢的矢字的话,发与箭字的联系可被打断,一发箭矢不会产生歧义。自此,发字可做双音节词量词的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综上所述,子弹既然属于武器弹药/武器本身,且投射原理也是从后向前移动,所以可以使用发字做量词,但也只局限于不简称子弹的时候,如将子弹简称为弹字,发字则无法做子弹的量词,否则也会产生上述歧义。

另外我们习惯将子弹冠以发字做量词与量词本身的含义也是有直接联系的。

一发子弹,短语句意包含发射前、发射中、发射后这三种不同的子弹状态,具体在理解中选择哪种,可在不同的语境中加以区分。如:他有一发子弹(发射前)。他向我打了一发子弹(发射中)。他浪费了一发子弹(发射后)。

而其他的量词则无法做到包含子弹的三种状态。

如一颗子弹,只保留了发射前的意项;一枚子弹,只保留了发射前的意项;一粒子弹,只保留了发射前和发射后的意项,同时在语言习惯中无法代指大口径或比较长的子弹,因为粒字在汉语中比较强调所指的物体体积较小。


本科学历,学业不精,欢迎指正。

接下来的所有文字都与题主的问题无关,请各位选择性的阅读。

注意。

接下来的文字戾气有些浓重。



之前还有人说我的答案有知乎遗风,属实谬赞。

因为今天我就要挂人了。

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语言之研究在您口中不过糟粕而已?

您口口声声在说文化无用,只有实业和科技才能提升国力,保护国民。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毕竟我等文学系学子从高中时选择文科时就知道了,我们所学的,所钻研的东西很难对国家有直接的帮助,这无可厚非。

但是,您觉得我们这些人,我们学的东西毫无作用,从您这句话开始,我就开始怀疑您是香港废青或者每年拿着美元日元的公知了。哦不,公知也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论点1:理科生和实业家提升国力是为了什么?

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再被别国欺负对吧?

那你们到底在保护什么?

保护国家?

国家是由国民组成的。

保护国民?

外敌入侵国民恐怕不需要你的保护,因为大部分国民都有为祖国流尽鲜血的觉悟。

那你们到底在保护什么?

鄙人认为,我国现在的一切举措都是在保护自己的文化,保护自己的民族,从而建立物质与心理的双重防线保护自己的祖国。

何为民族?

由相同血脉的!有共同文化认知的!人类群体所组成的!单有相同血脉可否?不可,君不见欧陆德意志与英吉利、俄罗斯与巴尔干。

单有共同文化认知可否?不可,君不见欧罗巴的千年分裂。

故而,血脉与文化认同缺一不可。这也是我中国延续五千年却没有如欧罗巴一样碎成一地的原因所在,而在其中的文化认知之纽带为何?宗教?我中国有所谓的全民信仰的统一宗教?语言?君不见我国各地方言差异甚大,难称同语同族。那我等之文化纽带为何?不若沉思片刻,为何不论我等还是世界史坛都将秦始皇视作我中国统一之始?只因其统一了我等的文字!我等的度量衡!

如若无汉字,我等皆为异国国民,我等华族四分五裂。

论点2:一只猩猩拧一千年的扳手也无法改进这个扳手,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不想思考扳手是什么。

咬文嚼字确实无法使我们产生直接利益,无法让我们提高使用汉语的效率。

但是!

你口中的穷酸文人,你口中的迂腐穷儒,一直在帮助这整个民族文化团体了解自己在使用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一直在帮助这个民族规范化自己的语言,一直在帮助这个民族记住自己从何而来!

实名挂人。

@信守合同


各位,继续看戏咯。


user avatar   shan-yue-dao-lan-yue-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發” 字确实很早就用于描述箭矢,“十二矢为一发”。

但是到了火器时代,虽然“射发”之意保留,但是子弹炮弹的量词不再像箭矢一样用发。个人查到的,明朝在描述铅子多少时,少的时候量词用个或者颗,多的时候用则用斤(子弹炮弹在当时都是各种贱金属所制,而且不咋讲究口径,塞严实就行,干脆按斤算),没见过用发的。

翁万达《复河套议》:

“今欲复套,须备熟铁盏口抱六千位,长管铁銃一万五千把,手把铁銃一万五千把,手把小铁鎗二万根,长鎗二千根,生铁炸炮十万箇,焰硝十五万斤,硫黄三万斤,包铁铅子大小二十五万斤。”

而清末描述炮弹时 ,用颗


个人认为从民国开始用发主要是受日本影响,因为日本对于弹药的量词用的就是発(はつ) ,应该是个出口转内销。

清末发现科举选的人不敷使用后,就开始使用留洋人才,要求必须留洋有外国学历。而留洋包括日本,日本离的又最近,所以大量的地主子弟都是留日镀金,尤其以军事人才为甚。一直到民国,都是陆士(蒋公的精神母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教保定(蒋公的肄业母校北洋保定军校),保定毕业教黄埔。汪蒋之外,蔡锷,李烈钧,唐继尧,许崇智,徐树铮,汤恩伯等诸多北洋、民国将领都是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列强的加一块都多。很多日本用词都被这些留日的大佬们沿用,并教给徒子徒孙。在苏联介入前的几十年,中国军队受日本影响最大。


其它还有一些中国人觉得有些奇怪的量词,比如大炮的门(中国用尊或者位,而日本人对大炮的最深刻印象是西方风帆战舰上的大炮,炮从侧舷的炮门里伸出来开火,所以用门),和机枪的挺(或者丁),都是日本的用法。

PS:《满文老档》里面炮用门,炮弹用发,是因为满文老档是1962年翻译的。


user avatar   ltharrysmit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军旅文学里也经常用“颗”,此时可能有感情色彩,比较新的军事小说(2010后)不常见。可能是很早的军宣遗存。

要问具体是什么感情色彩的话,发个这类书的名字说明一切:

源头可能是某些“英雄事迹”报道。


用“发”确实有个标准的日式例子,不好说是不是来源,倒可能体现了从“大炮”(海军舰炮也是“gun”)到“枪”的扩展:

一门百发百中的(舰)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炮。
——东乡平八郎

奥登多夫:哈哈不好意思啊兄弟,你说反啦………


user avatar   jiang-cheng-23-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让我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深深怀疑。因为有首歌是这么唱的: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所以很不懂某些胡编乱扯的答案在说什么。修饰子弹的量词多了去了,除了发颗,至少还有粒枚。回忆箭的量词,一般都是枝/支、根,用发这种相当不直观的词倒是很有可能是日语带的


user avatar   ricky-13-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放出;射出。如:百发百中。《诗.召南.驺虞》:“壹发五犯。 ”一发,谓射箭一次。今亦用为枪弹、炮弹的计数词。如:五十发子弹。——辞海


user avatar   wee-98-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不是固定的,只有发射(或准备发射)的子弹量词才是发,平时也可以用颗、粒这样的单位,量大的话按包装还有箱、盒、梭子这样的单位。比如:

他枪里还有两发子弹。

他兜里装着两颗子弹。

他包里有一盒子弹。

他车上有一箱子弹。

他一次打出一梭子子弹。

这些说法都是可以的。


user avatar   allen-63-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这是子弹的演变史决定的

现在的子弹如果较真的话全称应该叫做“弹头、发射药、底火一体全金属披甲定装弹”,所以你觉得可以是“一颗”、或者“一粒”作单位。但在子弹的发展的漫长历史里,不是这样的。

手持火药动能武器最早能追溯宋代,《宋史·兵志十一》寿春府“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当时的枪是用铁做的枪管,子窠就是弹药,而且这个弹药不像我们今天的是金属规范颗粒物。里面塞的东西是随机的,小石子、袖箭、砒霜什么都可以往里面塞,发射时类似于现代的霰弹枪。

这种东西的子弹怎么称呼合适呢?

一把?一管?一子窠?一包?还是一喷?

所以,选用了“一次发射”,来直接的命名,其实还是比较准确的。

行军打仗口令逐渐简化为,“一发”。某种意义上和西方的“one shot”意思相似。

shot:可以做动词“射击; 发射”的意思。也可以是名词,代表射击开枪(或炮)一次。

再后来,子弹变成了相对比较标准的圆形弹丸,但依然是和火药分离,一次一捧或几颗。

铁质的弹丸熔炼起来比较费工夫,比较硬容易损伤枪管。所以到了16世纪,熔点比较低,质量比较软的铅弹丸开始流行起来。

因为铅的熔点低,所以压根不用后方补给弹药,直接生火架锅融铅块,然后把铅水灌到下面这种夹子里就行。

加上铅本身质量较重,击中人体之后也容易扩张变形,提供非常好的停止动能和杀伤力,所以材质甚至沿用到了现在。

到了17世纪左右,才有人提出将弹丸和火药整一个用油纸包好,要装枪的时候把纸尾部用嘴撕开的定装弹概念。

到了这个时候,所谓的“子弹”已经是“一颗”了,但其实指的还是弹头。

这个时候还没有底火,发射前需要倒一点火药在燧发枪的药池上当药引。然后从枪口装进去,拿棍子捣实。利用击锤上的燧石引燃。也就是所谓的“前装燧发枪的概念”。

当然了,严格说此时称呼的不是“子弹”,应该要细分是“一包”发射药,或“一颗”弹头。

不过相对来说,人们还是习惯了用“一次燧发”,或“一次发射”的单位。来指代一次射击。

子弹的“一发”概念也就这么保留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火枪的利用是密集队形轮排发射。

这种燧发枪的战争应用传到明朝和日本已经出现了“三段击”的概念。军官下命令的时候,一般是连续发射“几轮”,一般三组人为一轮。

一组站立或半跪射击,一组装填弹药,一组调整火绳和扳机复位。

具体到底是人员轮换,还是人不换,将枪传递给不同的人来操作,不同记载和历史上有不同应用。

因此到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诺顿船长发明了锥形尾部空心的弹头。它可以使得子弹的直径比膛线略小,发射之后通过火药燃气冲入空心尾部使其扩张来贴紧膛线,以让弹头跟着膛线旋转。

这样的好处是能大大增加发射的稳定性和减少因为子弹在枪膛振动对枪管的磨损。

诺顿上尉将他的发明提交给英国枪械特别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发明,理由是“球形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唯一弹丸形状”。

如果这种固执延续到现在,子弹的单位可能是“一球”更合适和。

随后英国人格林纳改进了这种设计,在空心尾部后边加了一个木塞以增强扩张效果。但这两个设计都没被英国军方采纳,反而是最后法国人参考英国人的设计而发明了米涅弹。


这段时间,随着欧洲战争密集,法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快速改良枪械,各种不同的子弹和发射模式如雨后春笋诞生。

这类在“膛线”辅助下可以旋转的射出的子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也就是所谓的“滑膛步枪”时代的到来。

但此时的子弹依然是“前装弹”。在实战中,需要士兵从弹药盒中取出一个弹药筒,用牙咬开后部,将其中的火药倒入枪管。

然后将弹药筒倒转过来,将另一端的弹丸连同外面的弹药筒一起塞入枪口,再撕掉外露的弹药筒,然后使用装弹杆将其装到枪管底部。

这种子弹有两个问题,一是装填需要比较大的力气逆推子弹到达火枪底部,导致速度很慢。

二是整个过程需要战力或半蹲完成,非常容易在这个过程里被对方击中导致伤亡会比较大。

不久之后,德国人用射速以及趴着装填的优势开启了后膛装填的时代。

在此基础上,后来又诞生了金属弹底,横针击发的技术,让易延展的铜底壳在火药膨胀时能极好的贴紧枪机闭锁面,让弹壳内的火药燃气全部做功于弹头。

在此的基础上,配合火药的改进,弹头的改进,子弹的整体从“三个部分”开始慢慢向整合在一起发展。

到了现代,得益于精确加工技术和金属冲压等标准化生产的模式,子弹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和速度、精度高。

1884年,法国维埃尔制成了硝化棉无烟火药,并很快用于枪弹。闻名世界的瑞典诺贝尔何成了巴力斯特无烟火药,英国制成了柯达型无烟火药。

无烟火药所产生的火药气体压力大于黑火药,因而不仅提高了枪弹的初速,还使得枪的口径可进一步减小。

无烟火药还有温度高的特点,往昔的铅弹丸已无法承受,容易产生破裂和变形,于是,又诞生了新的弹丸一被甲弹头。

就是将铅心装入镍铜或软铜的被甲之中,被甲弹最初用圆头,后来为减少空气阻力改为尖头,后又改为流线型或船形。

到了这个时候,子弹才越来越像今天的整体流线型的漂亮造型,也越来越可以用“一颗”来称呼。

但人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依然在沿用早期“子弹”还是“弹头”“火药”“引线”三个部分时候用来称呼一个完整系统的“一次发射”的简称“一发”来作为量词单位。

扩展来看,这种现象其实挺多的,比如今天我们说电话“一部手机”为啥不是“一块”呢?

因为最早的移动电话真的是“一部”(用于车辆、机械等复杂大型设备量词),部组的意思。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发百中=one shot one kill


所以……英文里为什么不说one bullet one kill,要说one shot one kill?


个人猜想,这和语言的目的有关。我们说话,是为了向别人传达我们脑中的某个“意象”——比如某个画面、某个动作、某种情绪……


为了更准确生动的传达“意象”,我们说话时更偏向那些更“活灵活现”的词——拿信息论的说法,就是提供了更多信息的词。


事实上,如果你留意过的话,还会发现大多数人说话时并不仅仅是嘴皮子在动,而是一边说一边伸手比划——要抑制这种比划的冲动反而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你要表达的东西越艰深、越反直觉、你的听众理解力越差,你的比划冲动就越强……

换句话说,抑制“比划的冲动”并不是把手绑起来就行,而是要通过专门的训练,提高语言的精确度、逻辑性,使得表达清晰、无歧义、易理解——当你有自信“我说出来你听了肯定懂”时,自然就可以抑制比划的冲动了。


话说昨天刷知乎看到个视频,忘了是关于什么机械的。很简单的东西,但我忽然发现主播说话我好像不怎么听得懂:我是看视频看懂的,而他的解说却好像动不动就无声了一样,但他明明还在说话。

调大音量,专门听。没错,他把每个字都吐出来了。
但是,单独看视频,连贯的,无缺无漏全都能懂;单独看字幕,清晰的,无缺无漏该说的都说到了。
可一旦你听他解说,你就总是有极为明显的空白感,总觉得有大量关键信息漏掉了、听不懂。

又看一遍,明白了。一遇到关键处,他的音量就会显著下降、吐字嗫喏,严重影响了辨识度——恰似面试时,你问到了面试者简历上写的清清楚楚的技术要点/难点、他也的确背会了相关字句,却在你的逼问下惊慌失措、因为不自信而试图嗫喏过去一样。

当然,这也有两个可能。一是内容是抄袭的,自己没搞懂——不过这种反而可以通过机械的、大声的朗读糊弄过去;二是身边没人能听懂,久而久之“对别人能听懂”不自信,甚至反而怀疑自己……

此时不妨态度平和的追问几句。比如谈谈自己的理解、问一个具体的问题。那么,不懂的会答的牛头不对马嘴,真懂的在发现你居然能懂时就会自信起来,这才会“打开话匣子”,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充分表露出来。

有一点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过:程序员说话普遍啰嗦。很多一句话就能带过去的东西,他们习惯性的把所有参与者、所有互动细节以及背后的规律统统给你说清楚……


嗯,我是大约十年前发现自己有这种倾向的。后来费了不少心思纠正。可惜效果不佳……


这也很容易理解:我们的工作需要教会“愚钝死板”的CPU做事,那么整个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疏漏。

同样的,当我们向其他同事交代工作时,也必须留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怎么说呢……或许大多数人办事得过且过或者能力不足,总之,他们办事总是会有疏漏,总是考虑不到很多很明显的状况;同时,软件一旦引入bug,想找出来改对,麻烦可就不止十倍百倍甚至千万倍了:光找出来就费了老鼻子劲儿,比重新写不轻松;好不容易找出来了,如何在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前提下、把整个逻辑改对(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都是不可能的事。

为了一个看起来很不明显的bug把整个架构相关部分推倒重来的事,我们干的可不是一次两次……

因此,与其等他们犯了错再改正,不如从一开始我就把边边角角都交代清楚……这样哪怕最终他们还是错了,但起码错的还有点谱,还救得回来……


类似的,枪这种东西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业品;后膛枪定装弹的历史并不久……


很容易想到,排队枪毙时代,如果不说清楚,那些土老帽们不免搞出这种事:

——接下来一场战斗是一场硬仗!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子弹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每人500颗,足够打十天的!

——嗯,好,为了胜利!

……

……

——军需官!军需官!子弹呢?

——子弹都在!

——火药呢?

——啊?你只说每人要500颗子弹……

——你长脑子了吗!有子弹没发射药,你当是玩弹弓呢?

——那怎么办?

——白旗准备了吧?

——准备了准备了……

——旗杆呢?

……


你看,为了尽量不出差错,你最好别告诉后方“我需要500颗子弹(子弹头)”,而是直接告诉他们“我需要射击/发射500次所需的弹药(包括500颗子弹头和配套的足量火药)”——不然闹了乌龙你就得举白旗!


总之,只要你做过实事、只要你尝试过“使唤人”,那么你一定在“表达必须清晰无歧义”上吃过亏……

吃一堑长一智。一旦有过实践经验,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选择那些最精确最生动表达我们意愿的说法——没错,生动。因为不够生动马大哈们就会听漏、就会搞错!

我们要做的事情越是困难、越是复杂、越是后果严重,这个说法就必须越是生动、精确、严谨。


这大概就是最初选用shot/发射这样的词来表达所需弹药量的原因。

然后,人又总是讨厌啰嗦的;那么在长期使用中,相关说法必然逐渐精炼、直到一些专有的、精炼同时生动精确的说法出现。

比如一“发”子弹。


user avatar   costa-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门女婿不好当,很多人想象中的可能是摆脱了男性的一切责任,然后过的比较轻松。其实大概率不是,

第一个和女方家里的关系非常难处理,婆媳矛盾几乎是永恒的话题,更不用说男的了,这种矛盾不是那种原则性的东西,纯粹就是你一个外人需要迁就的事情很多,哪怕是大家都是知书达礼,有一些事情都没办法明说,短时间还好,长时间了肯定会有矛盾,如果吵架怎么搞,一般婆媳矛盾是传统的,有一套社会机制,但上门女婿这种基本上很少有先例,如果说不吵架,几乎不可能,生活难免有矛盾

第二个等有小孩了,你就会体会到艰难,照顾孩子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好几个大人,日夜不停,如果你本身就是冲着享福去的,可能责任感会比较淡,这个时候更容易产生矛盾,你在家可能就是一个闲人,如果传统媳妇生小孩虽然各种矛盾,但母亲和孩子都联系要强度多,如果你有责任,照顾小孩交给你,相信我照顾小孩可比上班累多了

第三就是,什么样的家庭支撑的起上门女婿,上门女婿目的性非常强,图的就是一个留后,生下来的小孩比你要重要多了,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相亲介绍这种,少有自由恋爱,门当户对更不可能,基本上就是女方家里比男方要有钱的多,但你觉得这种女性回找个很差的男人结婚?至少各方面要说的过去。反过来说的过去的男生去做上门女婿基本上也就是图安逸,可如果10年20后很难讲这种没有多少感情基础,为了后代的婚姻会怎么样,女性离婚法律是有保障的,但上门女婿这种有什么保障,十有八九都是净身出户,因为女方的财产肯定属于女方家长的,支配权肯定也是家长手里。现在离婚率快40%了 你有把握赌一把吗

综上所述,上门女婿看上去很容易,也很躺平,但代价不小,很大程度是是由于这个财富是掌握在女方家长手里,而不是当事人本身,你可以换个场景,男方家里拆迁户,但钱在婆婆手里,而且婆婆非常保守,男方是个妈宝男,你觉得女生愿意嫁吗,拿自己一辈子青春去赌?

还是那句话,万事万物都有代价,如果没有代价,中国真不缺想躺平的人


user avatar   huo-ci-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息应该是真实的。

已经问了字节教育板块的朋友,一位已经于一个月前转岗到抖音业务(这个朋友本身条件非常好,在字节职位不算低);还有一位今天上午开会,下午就失业,说是离职了。

小红书上也看到了不少笔记,前几次的笔记还是刚入职大力教育,今天的笔记就变成了失业了。看评论也是说N+2的经济补偿金。

讲真这个经济补偿金还挺良心的,换句话说,可能也是不差钱吧。政策下大家都好聚好散,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相关话题

  有人讲美军打胜仗全靠装备好,没有这么好的装备美军什么也不是,是这样吗? 
  如何看待印度花6.5亿美元购买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现在PLA里的部队番号有没有从原国民党部队改编的? 
  在一块平地上被不明方向的火力射击后该原地扑倒还是随机逃跑呢? 
  特别小的防弹衣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有可能加入并主导TPP吗? 
  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 F-15 战机「失踪」,目前情况如何? 
  古代战场是怎么知道一个人杀了多少人? 
  在PLA,机械化步兵和装甲步兵有什么区别? 
  现实真的有可以斩断钢或铁的刀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李佳琦双十一专场发布会?这个双十一有哪些必入好物?
下一个讨论
2021 年「双十一」有什么值得购买的商品?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