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足球场上如何破对方的摆大巴战术? 第1页

  

user avatar   li-yang-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摆大巴”是有专业名词的,叫做“密集防守”。

破密集防守的对应战术,从来不是“这题我会”然后说的这么简单。

从有“密集防守”开始,对位1V1盯人、区域防守、局部多防少、补位和换位跑动、动态阵型就成为了从低到高的战术要素。最终才会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防守结构化”。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很好,“要学打人、先学挨打”,要破密集防守,就要了解现在的足球整体防守战术到了怎样的一个水平。

鉴于这一块不属于问题内容范围,要展开说估计多达几千字,在回答当中粗略提一嘴就好。

密集防守出现的原因,就是球员进攻1V1太强。单兵防守除非犯规或者恶意犯规,否则被1V1虐到死是常态。就算出现链式防守以及5-3-2这样的纯防守反击阵型,防守队员需要面对的进攻1V1照样很强,作俑者非今年蒙召的球王马拉多纳莫属,不做第二人想(刚开始回答的时候是在2020年12月最后一周,但没想到没能第一时间完成)。

当萨基的区域防守理论改变了整个欧洲足球,却拿球王没有办法(事实上当时很多南美前锋就算面对意甲区域防守体系,依然有大量1v1的成功案例),回撤一名前锋、增加一名中场的4-5-1阵型开始被大量使用,从防守型中场到中后卫,全部使用区域结合盯人的防守方式。

双后腰的出现,使得4-2-3-1正式成为潮流。法国国家队从雅凯主政开始,就在双后腰甚至三后腰配备上尝到了世界杯冠军的甜头,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新问题随之出现,双方都祭出五中场对垒,使得4-2-3-1的单前锋火力严重不足。这个时候,经过多年积累,边后卫助攻和回防的强度已经成型,于是动态阵型登上大雅之堂,边后卫不再单调地助攻到边锋位置传中,而是压到中场成为前卫,攻防选择进一步多样化,4-3-3可以变阵3-4-3,锋线火力充足,中场人数也不少。面对对方的五中场,防守时回撤一名前锋就变成3-5-2,既不严重削减锋线火力,拼中场也不吃亏。

防守非常强的球队,会直接将3-5-2变成4-5-1、5-3-2、5-4-1,将大禁区内外堵得水泄不通,才有了“破密集防守”的说法。

当安切洛蒂以安布罗西尼+皮尔洛+加图索为三后腰,祭出非常成熟的圣诞树阵型(4-3-2-1),使得“四条防线”第一次被世人熟知;由于安布罗西尼的能力可以出任中后卫,圣诞树阵型变化最大的时候就是4-5-1和5-4-1之间切换,这是真正由一批非专职防守的中场球员摆出的大巴车。要命的是,这批中场球员经过意甲防守的锤炼,具备很强的拦截预判,可以迅速把中场甚至更高位的“守转攻”直接导入反击态势,凭借1V1能力改写比分。最杰出者就是“公子世无双”的卡卡。

所以,破密集防守也是一个由个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

首先,1V1。

球员个体在有球状态下,纯熟应用1V1的盘带技术,为接下来出现的过人、突破、摆脱服务,优秀球员甚至凭借超卓的个人能力,在面对多人防守时不仅拥有强大的摆脱射门能力,还会开发出“突分”的技能点并进一步强化;高手无论在什么样的多人防守局面下,都能利用自身被极度针对的局面,将球传到空当,帮助队友破门,因此是破密集防守最基础的技战术。

一直以来,1V1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进攻手段,同时也是破密集防守最具侵略性、最具创造力的战术选择。少训和青训的核心,就是鼓励1V1——无论进攻还是防守。

到了成年队层面,战术协同放在首位,1V1实施风险极大、体能消耗不经济、容易遭遇多人防守,于是被当作“破密集防守”的一个战术分支,然而在相当的攻防案例当中,整体攻防还是会被细化到个体阶段。

也就是说,大部分球队在进攻时强调打整体、持有球权,通过大量无球跑动,以及有效传球,将对手防线扯出明显空当,最后落实到突破和射门得分阶段,还是要回到1V1之下。因此所有的“破密集防守”战术,归根到底要为1V1服务,只不过射门得分之前的1V1过程被大大简化了。

1V1最大的战术收益不是过人之后射门得分,这是基础收益。依靠盘带、突破,形成摆脱,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得定位球,包括点球,还能让对手因为犯规而吃牌、甚至被罚下,这才是1V1最有价值的连带收益。

不得不说的是,1V1的负面效应在职业层面上同样巨大,那就是因为被犯规而产生的伤病。

由于射门能力属于个人技术的比赛应用,是常规战术选择的分支,因此包括远射在内的射门能力在1V1的内容当中,不作专门的阐述。而且1V1的战例多如牛毛,这里不举例了。想真正明白1V1的比赛作用,请去看梅西,从单一的比赛结果而非综合收益来看,他绝对是马拉多纳之后最强的有球1V1。

其次,二过一。

对于前锋和中场球员来说,面对两条防线,纯熟应用“二过一”以及衍生的回传反跑、横传斜插、直传斜插等一系列一脚触球、踢墙配合战术,是局部“少打多”态势下的战术配合。

这是“破密集防守”最广泛使用的战术,关键在于阵地战态势下,进攻球员强行通过传跑提速,将对手的防线割裂,生成局部区域的“多打少”,也就是针对后腰、中后卫、边后卫等防守个体实施上述战术,即便面对1-2条完整的防线,踢墙配合也能找到对手因为跑动能力不足、协防默契不够而出现的空当。因此“二过一”在战术层面上只是一个代称,现在比赛案例当中,二过二、二过三等局面已经屡见不鲜。

【经典战例:1998年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对奥地利,因扎吉和巴乔的左路配合,就是横穿直插,最后因扎吉传球给巴乔,由巴乔轻松推空门得手。】

“二过一”是少训阶段最有价值的战术,没有之一,其目的非常明确,让小球员迅速通过接近实战的训练,领悟“三角站位”和“三角传跑”的通用价值。当8-10岁的小球员从最少人数的2V2比赛进入3V3、4V4、5V5,三角站位和传跑就是他们的战术要点。从5V5开始,基础形态的密集防守就已经出现了,那就是五人比赛场地内的半场防守。

当然,二过一和“三角传跑”是球员从少训开始就要扎实掌握的基本功,但是因为国内球员在少年阶段对时间、空间的理解能力不足,因此8-10岁的足球训练,一定要结合书本理论知识(特别是各种视角的画图),从概念到执行进行巩固。

第三,反越位(后插上)。

反越位对密集防守的杀伤性很大——这是建立在更纯熟的整体战术执行基础上。

最早的反越位也是必须掌握的跑位技术之一,就是“前锋横跑”。

为什么用前锋而不是中锋,意思就是所有本方前锋都可以将对手最后一名中后卫(前锋自行选择横跑目标)视为反越位的标尺,在他身前横跑既可以造成对方盯防困难,还可以确保在队友直传之前不处于越位位置,然后突然前插,形成摆脱并接直传球,获得1V1面对门将的机会。

当区域防守结合盯人战术出现后,“前锋横跑”的执行遭遇很大阻力,边后卫和中后卫可以通过灵活换/补位去完成防守对象的转换,加上后腰也会加入围剿行列当中,对前锋横跑形成了有效骚扰。而对手当中如果存在技术型后腰,对本方的反越位直传球有非常强的预判,移动和断球成功率也是出奇地高。

于是,“前锋回撤,中场插上”成为反越位破密集防守的中阶战术,相对于“前锋横跑”的基础要求而言。其实现在的足球比赛环境下,前锋横跑需要执行者有非常高的时机选择能力、阅读比赛能力,横跑的标尺也不再局限于最后一名防守中后卫,已经不再是传统纸面上的基础战术了。

【经典战例:1986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联邦德国,巴尔达诺把比分变成2:0的进球,就是前锋横跑,只不过他横跑是中路向边路;而布鲁查加接马拉多纳直传打进的绝杀,则是最基础的后插上反越位。】

一开始,“前锋回撤”的目的,是为了带走对手中后卫,本方中场队友插上,瞄准的就是对方中后卫身后的空当;现在前锋回撤是为了以对方中后卫为基点,扯松对手的两条后防线。很明显,当本方前锋回撤到对手的前卫线区域,那么对方中后卫是否跟出来,还是由对方前卫进行盯防,就成为了选择难题,因为前卫线通常的选择,是对位盯防。

为什么说是“中场插上”而不是前卫插上,是因为本方边后卫助攻到前卫线以后,也可以成为后插上的人选,当然这是经过演化的战术了。之前一直都是本方前卫插上,因为他们离对手的后卫线更近,奔跑的消耗更少。

中场插上的意义在于,无论对手的密集防守处于何种态势,本方前卫线球员以奔跑距离超过20米的纵向跑位,越过对方的两条防线,直接接到队友的直传球,面对门将。插上球员可以多于1人,迅速将插上的收益最大化。

【经典战例:1994年世界杯八分之一淘汰赛,巴西对美国,上半场22分钟,巴西队开战术角球,打出了非常经典的“前锋回撤,中场插上”双人反越位,只可惜球没进。这场比赛的上半场,巴西队展现丰富的破密集防守战术执行,非常精彩】

第四,其他战术选择。

这一点其实是上述三点的综合应用。现在很重要的比赛基础,就是每一个球员都要具备很强的“打无球”比赛能力。

包括频繁的持球转移,扯出对手密集防守的弱侧;

包括频繁回撤接球后的传跑,确保局部进攻的人数优势可以向进球的方向转化;

包括大量的战术性质的无效跑动,因为无效跑动在战术转化当中随时可能变成有效跑动;

包括无人防守位的“接球第一选择”,远射是选择之一;当然,面对动态防守,选择合适的远射时机和位置,也是“打无球”的必备能力。

为什么现在的职业球员在比赛选择上似乎越来越少,但比赛协作能力越来越强,就是因为当今足球发展的潮流,就是在要求球员时刻压缩“无球”→“有球”→“无球”的处理效率,而中美洲和南美洲之外的球员,从小到大的基础训练,最终都是朝着这个比赛能力发展,就算拥有优秀的个人技术,个体也是要为了团队而存在。

这里必须提到C罗在曼联时代的“超级远射”,体现出极为优秀的“无球”→“有球”处理效率,这也是C罗为什么能和梅西并称绝代双骄的原因。

一句话,破“摆大巴”战术,从球员少训时期就开始铺垫了,最后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效果。


user avatar   1b0zu-qiu-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月8日补充:

说说我对评论区提到的定位球破大巴和高中锋破大巴的理解

先说定位球,定位球固然是一个回避对手大巴的办法,但如何才能获得定位球呢?摆大巴的球队也一定会千方百计不给你角球和前场定位球机会的。

防守方给你角球的场景,基本就3种:

  • 攻方打穿边路获得下底传中机会,防守方边后卫或补防球员拦截传中出底线
  • 呈回追姿态的防守方球员破坏进攻方的传中或直塞,导致球出底线
  • 禁区里出现混乱场面,如门将扑球脱手,后卫解围时来不及多思考,直接踢出底线

我们稍微深入思考一下,这几个场景出现的大前提是什么?

第一种情况只有进攻方快速横向转移到另一侧,防守方整体阵型来不及移动过来时才会出现

第二种情况在对手摆大巴时基本不可能出现,因为它的前置条件是直传打身后成功,一个能被直传打身后的大巴一定是有问题的大巴

第三种情况事实上已经提前破了大巴了

前场定位球的情况更多,但基本同理,如果不是防守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谁没事会在禁区前沿犯规啊(个别脑残情况不在讨论之列)

因此,我认为定位球只是破了大巴以后的一种进球手段,并不是直接破大巴的手段,远射同理


再说高中锋的问题

  • 高中锋顶在禁区,边路一脚传中,高中锋扛着2个后卫头球破门;
  • 高中锋回撤,带出1个中后卫,对手防线出现空挡,攻方中场后插上破门。

这或许是某些朋友设想的高中锋破大巴的场景

但细想一下就会发现问题:

  • 边路传中空间怎么来?防守方不会傻站着看你传的
  • 传中应该用什么脚法?低平球的话怎么传进去?高飘球会不会太慢对手门将就出击了?
  • 中锋回撤对手中卫不跟出来怎么办?拉出禁区的高中锋作用可跟小快灵的前锋是没法比的
  • 一个傻站在禁区里接不到队友传中的高中锋对球队进攻的帮助到底有多大呢?

细想就能发现依靠高中锋破大巴是一件效率极低的事,现在足坛各大豪门没有用传统高中锋作为主力也能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以下是原回答:

这题我会

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大巴是怎么摆的。了解了摆大巴战术的本质,才能找出这个战术的破绽。

现代足球战术中,摆大巴可不仅仅是在禁区前堆人这么简单

摆大巴的本质——低位区域防守

空间理论是现代足球的内核,它的最基本要求如下:

  • 进攻时要让球场变大,拉开阵型,保持控球,调动对手防守
  • 防守时要让球场变小,增加对手控球难度,所短队形,减少己方空挡

进攻方面我们暂且先不细谈,先来看看怎么防守

空间理论下的防守模式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区域防守,以4-4-2阵型为例:

如图所示,防守中,球员间彼此间距缩小,限制对手出球线路

当对手进攻在某一侧进攻时,防守阵型也会相应的移动至这一侧,形成局部人数优势,限制对手向前推进和传球的空间。球场另一侧暂时成为了无效空间,完成了防守时让空间变小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追求攻守平衡的的队伍会将防线设置在距己方球门30米左右的地方,防守时有一定的容错率,断球后组织反击也相对容易。

但防线身后30米左右的空间,还是会给进攻方留下一些打身后球的空挡,尤其是在边路门将出击覆盖不到的地方

PS:解释一下防线的概念,球队的后卫线退到这条线后就不在后退,整体阵型开始横向移动进行区域防守,当对手通过传球或者突破打穿己方阵型后后卫才会进行回追

而当球队因为种种原因选择放弃进攻全力防守时,那我最后这30米空间也不会留给你。当球队的防线退到本方禁区前沿甚至本方禁区内时,就是我们常说的摆大巴战术了。

回到开头这张图,冰岛大巴防守时的落位,在4-4双链防守体系中还加入了一名扫荡者,成为4-1-4-1阵型,防守强度更高。

这只是静态的大巴,真正的大巴开起来是这个画风:

前锋线深度回撤,干扰对手持球队员的横穿回传,同时保留一定的反击威胁

中场线组成第一条链,扼守在球前,伺机上抢对手持球队员

后卫线组成第二条链,在第一条链身后10米左右保护,对手即便依靠个人能力过了第一条链,也很难通过第二条链的防守

阵型整体移动,最大程度压缩对手向前的空间,让对手只能回传横传,由此完成防守


破大巴手段——横向调动是根本

明白了大巴是怎么摆的,咱们才能开始聊大巴怎么破。

首先要明确的是,同层次的队伍中,破大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低位区域防守理论上没有给到进攻方可利用的空间

在摆大巴球队的眼里,球场只有红框这么大,完全践行了防守时要让球场空间变小

但是,战术只是理论上的,还是需要人来执行,10个人10个大脑,10名防守球员在整体移动时,总会出现不一致的时候


划重点:

一切破大巴的手段,都是要抓防守队员横向协同移动过程中不一致的瞬间


所以破大巴的根本在于,不断调动对手阵型横向移动

让对手在移动中疲劳,在疲劳中出现失误,失误暴露空挡,再设法利用空挡

远射也好、直塞也罢、甚至说造定位球,本质上都是利用对手失误的手段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对手阵型横向移动呢?


先说最常见的横向转移

其实非常好理解,即进攻方先在球场左路集中重兵进攻,将对手阵型吸引到该侧,球队另一侧边锋或者边后卫悄没声息的插上拉开宽度。然后进攻方中场球员通过长传或者迅速几脚短传将球转移到另一侧,从而调动对手阵型横向移动,伺机寻找空挡。

1次不行打2次,左边不行打右边,右边不行打左边,保持控球不断向两翼进行横向转移,同时攻方队员也要相应的横向跑位,拉扯对手防线

比如17-18赛季欧冠皇马对拜仁的比赛中的这个进球,拜仁客场领先后收缩防守,皇马先从左到右,在从右向左,最终完成进球(一张图太大,分了两张动图)

注意两张图中本泽马的横向扯动和弧线跑位,最后观察到了阿拉巴身后的空挡,一个反跑完成头球破门,但这个进球的关键还是克罗斯、莫德里奇等人之前的几次横向转移


再比如

帕瓦尔的成名作“桃花影落飞神剑”,也是先转移到左边,在转移到右边的过程中,阿根廷的防线被调动开。

伊涅斯塔的经典绝杀,也是球从右路转移到左路,再从左路到中路(虽然这两个球的横向转移都是传中传大导致的)


再说另一种调动对手横向移动的办法,带球内切

进攻方利用边锋的个人持球能力横向带球,更直接的带动对手横向移动。

当然,仅仅依靠边锋内切是不够的,起不到带动对手阵型整体移动的效果

边锋内切时,也需要其他球员整体配合移动

当年罗贝里时代的拜仁是最擅长这种配合的,尤其是罗本、穆勒、拉姆所在的右侧

PS:这也是为什么在区域防守流行开之后内切边锋也跟着流行起来

当然,横向转移和带球内切这两种办法也是不冲突的,甚至组合起来用效果更好,罗本这个内切进球就是拜仁左侧进攻没有打成,出来后迅速转移到右侧才打成的


总结

区域防守在世界足坛范围流行开后,破大巴成了全世界的难题

破大巴的本质其实是抓防守方失误,直塞、远射、定位球等只是其表现手段

如果对手不失误,那进攻方使出浑身解数也是没办法的,例如18年世界杯阿根廷对阵冰岛的小组赛


以上

12月25日补充:

经评论区启发,发现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破大巴办法——“引蛇出洞”

即把球权主动让给摆大巴的球队,引诱其进攻

成功防守后再打对手的反击

据说这是穆里尼奥的常用手段【狗头】


user avatar   alkaid.weiyu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们必须要知道一点,破大巴不易,摆大巴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摆大巴对于球员的战术纪律,位置感,意志品性,比赛阅读能力等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并非简单的堆人。毕竟十一个人也堆不满一个大禁区,如果有空间肯定会被利用,更不用说毛手毛脚送上的点球和位置好的直接任意球了。假设对方是一个运转接近完美的防守型球队,在一场比赛,甚至是一场比赛的最后三十分钟要竭力守住一球的优势,且把这个当做问题的前提。

在我看来,破大巴有以下几种主要手段。

第一,远射。

简而言之,大力出奇迹。当进攻球员距离球门在三十米左右的距离,且防守球员没有近身防守的时候,可以尝试蒙上一脚。你也不需要直接命中死角,毕竟禁区里人那么多,打到谁变个向就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可能把球弹向门将扑救的相反方向,也有可能弹到禁区里某位队友的脚下,取得传球传不出来的绝对机会。

第二,高中锋。

破坚壁清野就需要攻城重锤。当你有一个比防守球员高,又比防守球员壮的高中锋站在禁区里的时候,你就可以疯狂的将高球捣向对方禁区。在这种情况下,你未必需要传出力道十足,弧度平直的传中球,只需要将球往高中锋头顶上,高高的吊向禁区内让他争顶就可以了。而高中锋也未必需要将球直接顶向球门,只需要把球拿下或者将球摆渡给禁区内的队友就可以取得不错的结果。防守方在防高空球时如果出现看球不看人的失误,那么高中锋的摆渡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当禁区内站着一个比后卫高比后卫壮的高中锋时,后卫很多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上手,做出一些处在犯规边缘的动作,在这种恐慌下赢得点球的可能性也不小。具体的例子包括俄罗斯世界杯的久巴,穆里尼奥在曼联时的费莱尼,在切尔西时的德罗巴等。

第三,定位球。

即便不给出点球和禁区正面的的任意球机会,在密集防守下,角球和非禁区正面的任意球总归是在所难免的,甚至很多时候,防守方的破坏也需要利用底线和在非黄金地段的犯规来赢得一些喘息的机会,甚至是前场的界外球机会,有些球队也都有出色的掷球球员来通过界外球完成进攻,比如曾经效力于利物浦的挪威国脚里瑟。在这些机会中有几个空霸自然最好,没有空霸或高点也不是末日,同样可以利用跑位欺骗防守制造杀机。比如在角球中,稍微具有冲击力但算不上空霸的球员向小禁区内冲击带走防守球员的注意,而在大禁区线上埋伏一名有远射能力的球员将角球突然发给这名球员完成射门,比如14年世界杯意大利对英格兰的进球。

这种战术很多时候甚至打得更加简洁,不经过第一次战术角球的传球就直接打向大禁区前沿。意大利队显然是角球战术的行家,之前的几次世界杯都有通过角球取得进球的案例。

另一个经典的角球战术就是几名进攻球员在角球发出前的站位紧贴在一起,不给防守方很顺当的采用人盯人战术,在角球发出之后迅速奔向不同的方向,让盯人的球员不知道谁应该跟着谁,利用这种短暂的困惑取得更好的抢点机会。例子包括2018年世界杯的英格兰队的角球战术。

第四,快速的大范围横向转移球。

在破大巴的时候,都是由进攻方调动防守方的站位,尽管防守方的总人数更多,但是进攻方却可以通过大范围的转移球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让己方的某一位进攻球员得到冲击对方相对薄弱的防守方向的机会。

做法一般是,在一边集中大量的进攻球员缓慢推进,将防守球员迅速吸引过来,在球场的另一侧埋伏另一位拥有极强进攻能力的球员,抓住机会迅速完成横向转移,为另一侧的进攻球员赢得面对稀薄防守的机会。本赛季利物浦的萨拉赫马内,巅峰拜仁的罗贝里组合都是使用这种招数的好搭档。

https://www.zhihu.com/video/1107450885428441088

毕竟人跑得再快也没有球快,只要传递够准确,总能够给己方球员赢得那么几秒钟的进攻窗口。这球尽管没进,但是利物浦的这个套路打得十分清楚。很多时候,这种传球甚至是球速更快,穿越距离更长的高空球。即便不是像这球一样马上通过转移球造成射门,多次的横向长传球转移寻觅机会也是破坏密集防守的良策,为的就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给己方的进攻球员在某一个区域内赢得攻防人数的优势或者均势的进攻窗口。

第五,你要有梅西这种能够以一己之力搅乱对方防线的爆点,那就把球交给他吧。

微信公众号:行走的彩蛋 (kukushkabear)




  

相关话题

  足坛有哪些长盛不衰的谣言? 
  如何评价 2018 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中国 1:0 韩国? 
  历史上有哪些原本以为势均力敌结果却一边倒的体育比赛? 
  在足球比赛中,你见过哪些意想不到的战术? 
  中国足球能这样效仿欧洲足球么? 
  欧洲杯埃里克森比赛中突然晕倒,运动中我们该如何保证健康安全? 
  欧足联官方宣布 21-22 赛季开始欧战客场进球规则取消,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2017年6月13日 2018 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中国 2-2 叙利亚的比赛? 
  那些热爱并且坚持踢足球的中年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西蒙尼把马竞带得挺好,为什么马竞球迷还不满?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拼多多被曝删除用户本机照片,工作人员回应称:「没删除,可补偿 30 元代金券」?
下一个讨论
隋炀帝杨广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不是暴君?





© 2024-05-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