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学生毁掉老师的案例、经历? 第1页

  

user avatar   mou-zi-ru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中语文老师是个发福的中年人。

他涉猎很广,讲课时常引经据典,加之说话轻声细语,用“温文尔雅”一词形容他,最合适不过。

初中三年来,从没看到他对学生发火。


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时,有一个习惯:用中指和大拇指捏住粉笔,那样更容易写出笔锋来。

讲课时,他常用这种姿势捏笔,课讲到动情处,忍不住向前一点。

同学们便在私底下笑话他娘娘腔,一个男人还翘兰花指。

他偶然知道了这事,不仅没放心上,还拿自己开涮。

除了讲课幽默,他的教学态度也非常认真:

我曾翻看过他的教案,上面字迹工整,排列整齐,几乎没有涂改痕迹。


后来,不知为何,班上的同学莫名其妙地反感起他来。

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那段时间,老师讲课根本没人听。

他提问,没人举手,他随便抽了个男生,那男生便故意用夸张的语气答错,引得全班哈哈大笑。

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不知从哪里得来了他的手机号码,上课时悄悄拨通。

他讲得正来劲,手机铃声突然响起,那几个男生便捂嘴偷笑。

老师一笑了之,只当这是个善意的玩笑。


更过分的是,女生们在背后骂他是个猥琐大叔。

有几个擅长绘画的女生,画了丑化他的漫画:

画中的他翘着兰花指,牙齿缺了几颗,一脸猥琐的笑容,“我是猥琐大叔”这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这漫画在同学之间互相传阅。


最过分的一件事,莫过于一次语文周考。

班上有女生去他办公室交作业,正好他不在,那女生又发现了桌上的周考试卷,便偷走一份,自己做了一遍,再把答案提前公布在班上。

似乎是察觉到了同学们的敌意,语文老师紧皱眉头的次数更多了,讲课也不像以前那样,精气神十足。


那时的我觉得很奇怪,这位老师到底做错了什么,引得大家如此反感?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我的同桌,一个漂亮的女生。

一次晚自习课间的闲聊中,她随口说起自己是挑起一切敌对情绪的人。


问起为什么这么反感语文老师时,她手里正转着笔,一脸平静:

“你不知道,他笑得那么猥琐,有一次冲我笑,我知道他心头肯定动了歪心思。而且,你看看他平时说话阴柔,讲课时还喜欢翘兰花指,肯定是个内心变态的怪叔叔。”

我又问她:那老师调戏过你吗?只是冲你笑过一次,你就觉得他猥琐?

她耸耸肩:没有,只是冲我笑。


那个女生五官精致,留一个时尚的波波头,在初中时代,是班上不少男生的暗恋对象。

但我没想到,如此不负责任的话,居然出自她的嘴里。

仅仅因为“觉得老师冲自己笑,肯定不怀好意”,就可以肆意诋毁和挑拨大家敌视老师?

我甚至还记得,其他班学生提到我们的语文老师时,一脸惊讶:“哦,就那个对女学生感兴趣的变态中年大叔呀?”


敌对情绪达到顶峰时,班上女生甚至动员大家,回去和父母商量,让家长们写一封联名信,撤换掉这个老师!

那段时间,根本没人学习,班上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这件事闹得非常大,虽然没被撤职,但语文老师还是被校方领导警告批评了。

被警告后的第二天,他没有讲课,而是和大家谈心。


当着全班的面。

他哭了。

一个中年男人,哭得一塌糊涂。


他说,他很伤心。

因为...

他也有自己的孩子。

他一直很信任、也很爱班上的同学。

对他而言,上我们班的课是一种享受,就像给自己的子女上课一样。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们”,居然恨透了自己,恨到要写联名信举报的程度。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究竟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你们才会这么恨我?”


一片沉默,无人应答。


最后,他痛心疾首地对大家说:“娃儿些啊(孩子们),你们和我作对,我无所谓。但是,你们因为抵触我而不学,最后害的,还不是你们自己?”

那一刻,我偷偷瞄了那女生一眼,她手里转着笔,一脸不屑的表情。


那天之后,语文老师又恢复了上课,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他依旧教书,但我看得出,他已经失去了一切热情,更像是照本宣科、例行公事。

那个女生,毁掉了一个对教学充满热情的老师。


user avatar   fan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图给你,赞给我!


user avatar   guo-zhu-15-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唐代以来,新帝继位后改历逐渐成为常态,这可以被视为是宋朝频繁改历的根本原因。

二是由于精度问题,旧历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精度下降,是改历的客观原因。

三是宋代不禁私历,技术上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也使得大家比较有修改历法的动力。

咱们一条条的来说。

由于历法这玩意跟天象密切相关,而观星占卜吉凶这事又直接关系到王朝统治,所以大多数的朝代都是严禁民间研究天文历法的——不然今天有人观荧惑无常主灾兵之难,明天大星落于西南宰辅恐有性命之忧,后天星星已经对齐旧日支配者即将苏醒,你说皇帝要怎么办?听还是不听?这就很尴尬

初,知星者言,上象变,不利大臣,请攘之。光庭曰‘使祸可攘而去,则福可祝而来也!’论者以为知命。卒,年五十八,赠太师。——新唐书·卷一零八·裴光庭传

所以干脆,这东西由官方统一负责,你们民间也别研究这玩意了,谁碰谁死

太平真君五年春正月戊申诏日: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谛记、阴阳、图论、方技之书,又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明相宣告,’咸使闻知。——魏书·太武帝本纪
永平四年夏五月诏禁天文之学——魏书·宣武帝本纪
开皇十三年春二月丁酉制私家不得隐藏纬候图谶。——隋书·文帝本纪

除此之外,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认为历法这东西上体天心,乃是天人感应之正道。正所谓“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是为儒生职业”,然而尴尬的地方在于,咱们都知道天文学其实也是相当专业的一门学科,没点专业本事你是玩不转的。所以这么搞下去的后果就是汉代以来历法从儒家的领域里被分了出去,由专门的历法人员来负责,而大儒们对相关学界前沿了解的越来越少,却偏偏要把历法当成正朔的大事。所以唐代以前汉朝是东汉一个太初历,西汉一个三统历,这是汉历,也是王朝正朔的权威象征,马虎不得。

结果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之后又是南北朝,朝代一个比一个短,顺便出了祖冲之等一票数学家,这就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历法推算的技术进步了;二是少数民族南下以后这等蛮夷之人缺乏儒家思想熏陶,一朝一历的习惯竟然逐渐被废除了,比如说北魏前后改历三次、隋朝改历两次,所以到了大唐的时候,大家已经习惯改历了。

唐终始二百九十余年,而历八改。初曰《戊寅元历》,曰《麟德甲子元历》,曰《开元大衍历》,曰《宝应五纪历》,曰《建中正元历》,曰《元和观象历》,曰《长庆宣明历》,曰《景福崇玄历》而止矣。——新唐书·卷二十五·历一

所以说,唐代以来,一朝改历逐渐成为常态,这是宋朝频繁改历的根本原因。

既然改历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么显然历法出了差错就可以改。考虑到技术的进步,宋代时期的定朔算法已经相当成熟了——日月黄经相同的时刻称为“朔“,定朔,就是确定真正的日月黄经相同的时刻。考虑到古人没有精准的经纬度跟地轴偏角的概念,他们想要搞明白这玩意还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好在古人也不傻——我多观察观察,然后拟合不就完事了嘛?然而这种拟合没有先进的数学工具作为基础,多半是有误差的,而且时间越长,误差越大,所以这就是客观上的改历需要。

显德《钦天历》亦朴所制也,宋初用之。建隆二年,以推验稍疏,诏王处讷等别造新历。四年,历成,赐名《应天》,未几,气候渐差。太平兴国四年,行《乾元历》,未几,气候又差。继作者曰《仪天》,曰《崇天》,曰《明天》,曰《奉元》,曰《观天》,曰《纪元》,迨靖康丙午,百六十余年,而八改历。南渡之后,曰《统元》,曰《乾道》,曰《淳熙》,曰《会元》,曰《统天》,曰《开禧》,曰《会天》,曰《成天》,至德祐丙子,又百五十年,复八改历。使其初而立法吻合天道,则千岁日至可坐而致,奚必数数更法,以求幸合玄象哉!盖必有任其责者矣。
《纪元历》定朔推算误差图


然而在儒家眼中,你这频繁改历说明你们水平不行啊!你看我大汉就不瞎改!于是大家开始频繁发牢骚,纷纷指责这届编历的不行。修历的表示你说我不行,你行你上啊!大家又表示我要是行还用你?

“刘洪历四十五年差一度,梁武帝历百八十六年差一度。“以前人历术之精,犹不免此,况贱工之草创者乎?大抵唐以后律历之法不传,士大夫无所从受。——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五·总论应天至统十四历

这里咱们就必须提到前面说的第三点了,实际上,汉代以来历法的发展已经进步了许多,以至于士大夫们按照儒家经典得到的那些理论基本已经不可能用于指导历法编制了——这就好像是牛顿那个年代,随便拎出来一个科学家都是精通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各种自然科学的杂家,不过今天就隔行如隔山一样。然而偏偏这个历法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王朝正朔,还有华夷之辩:南北朝一堆蛮夷就罢了,后来天竺跟西域地区的立法计算方法也开始被引进国内,这简直就是国将不国啊!

不过你就算把天说破,也碍不住人家算得准……所以到最后官方一套“大历“、民间还有”小历“,而官方人员碍于士大夫议论,表面用大历,私下用小历也成为了常态。沈括曾经表示:你们这些儒家食古不化整天瞎指挥,搞得大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很辛苦有木有!

《史记·律书》所论二十八舍、十二律,多皆臆配,殊无义理。至于言数,亦多差舛。……其日月五星行次,皆只据小历所算躔度誊奏,不曾占候,有司但备员安禄而已。熙宁中,予领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未几,其弊復如故。——梦溪笔谈·卷八·象数二

那么把话说回来,古历真的精度就很高么?当然不是了。对汉朝来说,碍于改历这事是个忌讳而导致眼睁睁的看着它出错而改不了,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考其行,日有退无进,月有进无退。建武八年中,太仆朱浮、太中大夫许淑等数上书,言历朔不正,宜当改更。时分度觉差尚微,上以天下初定,未遑考正。
至元和二年,《太初》失天益远,日、月宿度相觉浸多,而候者皆知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一度,未至牵牛五度,而以为牵牛中星,后天四分日之三,晦朔弦望差天一日,宿差五度。章帝知其谬错,以问史官,虽知不合,而不能易。后汉书·卷九十二·律历中

所以综上所述,技术进步、修正误差、观念改变这三者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宋代的频繁改历。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尊称对方为老师? 
  清华大学是否应降低本校保研比例? 
  为什么班里什么事老师都知道? 
  如何看待某公众号吹捧"山东省实验中学"是山东省最牛高中,不但"女生很漂亮",而且"恋爱随便谈"? 
  如何看待南师大校园活动悬挂「旭日旗」,校方回应称「学生以为是日本国旗,挂错了」? 
  清华教授江小涓称「博士六年还未毕业或影响贷款信用」,这一现象真实吗?延毕对贷款影响有多大? 
  怎么在社会上交朋友? 
  鲁有脚等人坚持做污衣派算是金庸小说里的 bug 么? 
  为什么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际形象那么差? 
  为何仍采用教师现场授课这种效率和成本不占优势的传统方式来传递知识? 

前一个讨论
招惹黑社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个讨论
蠢到了一种境界是种怎样的体验?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