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历史,惨痛的教训。
1969年,处于紧张对峙状态下的中苏两国在边境地区打了两仗。一仗发生在3月份,地点是黑龙江省虎林县珍宝岛,中国获胜;一仗发生在八月份,地点是新疆裕民县铁列克提,苏联获胜。前者广为人知,后者默默无闻。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铁列克提战斗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人们才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除了在珍宝岛打了一场胜仗之外,还有一次这样惨痛的失败。
战斗从8月13日上午9时50分打响,至15时30分结束。我军共参战109人,伤亡40人(其中亡28人).坚守无名高地的22人(巡逻组11人,中间掩护组11人)全部未回。一个月后,苏方交还我方遗体19具,伤员1名,其余2名下落不明。
这次战斗,是苏军针对对我方边防巡逻分队的一次突然袭击,苏联捞回了5个月前在珍宝岛失去的面子。而我方虽然对苏军可能发动的袭击有所准备,由于轻敌麻痹,打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败仗,教训极为惨痛。
思想麻痹大意:战斗前一天,军分区的领导到边防站了解整编情况,当边防站请求他们留下来组织领导这次巡逻时,他们却说:你们不要急,老修就那么两下,见了我们不过就是朝天打两个点射。8月13日上午8时30分,指挥组向军分区报告,敌人直升机低空侦察,有车辆向我逼近,并且占领了工事,应该是发现了我们的企图,请示下一步怎么办。军分区指示暂停巡逻,但过了仅仅半个小时,又指示立即恢复巡逻。不顾我企图暴露,不顾敌情严重,乱下决心,以至于酿成了这次战斗的最终失败。
保密形同虚设:边防站六次组织看地形,五次被敌人发觉。有一次看地形用报话机和边防站联络40分钟,被敌人发现。8月8日,电话员在架设由边防站通往预定指挥位置的电话线时,不隐蔽不伪装,被当面敌人看得清清楚楚。8月11日至13日,新华社、新影、八一厂记者10人乘车出入,也被敌人发现。12日下午,3辆车搭载一个排进入边防站,未作任何伪装。
组织指挥不力:把参战的109人,分散配置在6个点上,正面宽达5公里,又未修筑工事,互相不能支援,战时无法集中兵力形成合力,成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各自为战局面。预备队只有两个班21人,要分别支援两个高地的掩护组,显得力量极其薄弱,几乎是无能为力。军区和军分区也没有预定的支援作战部队。战斗打响后只有拦截地方汽车,去120公里之外运送二线部队前去支援。由于路途遥远,当支援部队到达时,战斗早已结束。
军事素质低下:部队连年搞运动,军事训练受到严重冲击,技术战术基础很差:不能熟练使用手中武器,不会排除故障;不会利用地形地物,更不会在敌火下运动,增大了伤亡。当时军分区规定边防部队的训练时间占整个时间的百分之十。由于人员少,勤务多,还要打柴割草搞副业,连这仅有的百分之十的训练时间也不能落到实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中越战争史,兼习解放军其他历史时期战史,只有干货,没有水分。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请打开微信搜索 cpcliusi
如果手机上使用的是UC浏览器,请顺便关注UC订阅号 “南疆烽烟正十年”
简单地说,就是3月份珍宝岛事件之后,新疆军区想要复刻珍宝岛“有理有利有节”的摩擦方式,结果被有准备的苏军反杀。
铁列克提地带是边界争议地区和双方巡逻路线交汇地带,解放军方面已经事先勘察了阵地,并在冲突爆发前先派了一个潜伏组9人到预定冲突地域的有利地形挖掘掩体。随后11人的巡逻队(他们配发了试制型反坦克枪榴弹,还带了两个新华社摄影师)出发,一个加强排约40人的预备队实施跟进。
从这一部署来看,解放军方面的意图显然是让巡逻队和苏军发生冲突之后撤到挖好的掩体区域据守,然后等后续部队跟进上来之后以兵力优势击败苏军巡逻队。
与珍宝岛时不同,苏军对此早有准备,当地早就有苏军装甲车辆集结的报告,当天苏军还出动了直升机实施侦察,可军区和军分区方面对此全都视而不见。结果就是巡逻队抵达预定冲突地域时遭到了伏击(只有BTR和步兵,没有坦克),后续梯队被苏军炮火分割无法增援,解放军巡逻队和潜伏分队因此全灭,苏军方面死4人,装备无损失。
事后新疆军区方面被指责应负担主要责任,军区司令员龙书金因而被处分。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