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姜文的电影很扯淡?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fu-gui-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大部分电影就是在扯淡。

《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这俩纯粹是个意外。

他的片子基本上是为了自己爽,纯粹为了宣泄自己审美情趣,我觉着武士刀牛逼,我给他加进去,我觉得轻熟女特性感,我使劲给他往里塞。最后牛逼的元素塞得满满当当,故事跑哪去了,不重要。

所以个人不太喜欢姜文的片子,要避免中年油腻的要点之一就得克制自己的说教欲,这对姜文来说太憋屈了,完了拍出来我看着也憋屈。

直到后来我学会了解构,不再试图去理解整部电影,而是把其中姜文想要输出的某项元素单独提取出来咂摸………



所以我看了五十遍许晴阿姨打针的镜头。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承认《邪不压正》和《一步之遥》是烂片有这么难吗?这两部片子还没上映的时候都给吹天上去了,什么姜文人格魅力爆棚、拍片境界高什么的,对姜文的人物生平和创作理念不厌其烦的吹吹吹,还一定要点一点《鬼子来了》被禁的事儿。等上映了又绝口不提电影质量,一口一个“你不懂”“要多刷”,这种味同嚼蜡东西有什么多刷的必要么?哪怕你强行分析出一本书那么厚的内容,也无法掩盖故事的平庸、混乱、无聊。何况这次很明显的,姜文想拍一个浅显点的故事,可惜没把握好度,拍成抗日神剧了。

姜粉们再次通过一部电影获得了阿Q式的优越感,可惜无论怎么自我陶醉,票房是不会骗人的。被捂上嘴的观众决定用脚投票。《邪》票房才六亿,估计回本儿困难。更重要的是再一再二不再三,被《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坑了两波的普通观众不会再给姜文贡献票房了。我实在是没兴趣关心姜文是个多么有魅力的中年老男人——MD我看电影去的,又不是看你中老年人走秀。


————————

我真的好讨厌姜粉啊,捎带着连姜文也讨厌了。姜粉们如同复读机一般重复什么“你不懂”“你是真没看懂”“回去再多看几遍”这种句子,真是吊的不行。然而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摆出一副不屑说的样子。我建议姜粉们先开个会,弄个标准答案出来,不要转载的影评互相矛盾。这就好比皇帝的新装,你说你看见了,他说他看见了,然后你们俩说的花色还不一样,那肯定有些人是不懂装懂了。

比较搞笑的是有一次我把热门影评的观点放答案里说了说,然后有姜粉就说,你看,你还是没懂。哈哈简直太搞笑了,如果我跟那个影评一样放上一堆配图再加上一堆吹捧姜文的废话,你猜那些姜粉又会怎么说?

我看评论区的姜粉连送审奥斯卡这种事都能拿出来吹一吹,那还有什么可交流的。让他们自嗨去吧,反正他们也就那么点乐趣了。还是那句话,用脚投票,下次姜文的片子我们这些“真不懂”的普通人还是敬而远之吧。


user avatar   sydneycart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太阳照常升起为界,分为明确的前期与后期。

前期三部是节奏、体系自带,信马由缰。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达到创作巅峰,艺术表现力上的极致,但也是商业上最为惨痛一战。

这片打击挺大,于是有了北洋三部曲的转型。

让子弹飞,让姜文自觉在商业类型叙事和自说自话中摸出一条路,广埋段子,实做影射。

注意,是影射,不是隐喻。前期是艺术性的隐喻,后期是有投机感的影射,个中区别自己体会。

让子弹飞的高潮让姜文在一步之遥往太阳的方向略有回归,但实话实话,才气已经到不了当年的份上,所以有些不伦不类。艺术表现力比子弹略高,但观众更不吃;商业水准压倒太阳,但是……你只是压倒个太阳有鸡毛用啊?

邪不压正,则是他段子影射的巅峰。但so what?

大半才气已然雨打风吹去,只剩北京高端饭局圈儿老男人的小聪明搔首弄姿,更不能忍的是毁的是我超爱的原著。

明明已若隐若现大师气度,却越发格局萎缩,往贾科长的鸡贼范儿上走?

只能说才气远不及当初。

越看邪不压正,越怀念太阳。

算啦,一个导演一辈子能拍出一部太阳,知足了。

以上。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姜文从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横空出世,在威尼斯电影节大放异彩,惊艳了国际影坛后,他到目前为止导演的所有六部电影,无一不是每句台词都极具深意,包含隐喻,可以让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各类观众去做多重解读,更夹杂了各种别具匠心向影史大师经典作品致敬的桥段,足以让喜欢姜文作品的影迷得以反复回味,更自发为其去做宣传,四处推荐给亲朋好友。

正因如此,姜文也成为了一个明星气质极强、极具个人魅力的电影人。论其个人气场和“明星范”,更是极少数可以和香港黄金时代巨星相抗衡的内地巨星。其他几位同样蜚声国际的华语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如果比死忠粉丝的数量,恐怕加起来也不到姜文的零头。

然而,姜文骨子里从来也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文艺中年,如他自己所说,“充满了怀疑主义,悲观主义和叛逆性”,“对那些人们确信的、笃定的、甚至群体性趋之若鹜的所有东西,都持怀疑态度”,因此,比起拍摄迎合市场和大众口味的商业电影,尽情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才是他一向的心之所愿。

2010年那部口碑和票房双双大爆,创造当时华语票房记录的《让子弹飞》(豆瓣8.7分,票房6.6亿),其剧情的完整流畅程度,在姜文的所有作品甚至算得上是一个特例,当年因为《让子弹飞》而对姜文交口称誉的无数影评人,对姜文都有着美好的误会。

其实,如此前的《太阳照常升起》这种让大部分观众看来,完全不知所云的作品,或许才是姜文一心真正想拍给自己的影片。

  • 《阳光灿烂的日子》取得5000万票房,是1995年的内地票房冠军,该片还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在金马奖获得了八项提名六项获奖,让17岁的夏雨获得了威尼斯影帝和金马影帝,也让姜文手捧金马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三座奖杯。
  • 《鬼子来了》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评委会大奖,也是华语电影在这座国际艺术电影最高圣殿取得的第二佳绩,仅次于《霸王别姬》获得的金棕榈大奖。
  • 《太阳照常升起》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并在金马奖、金像奖和亚洲电影大奖获得了九项提名和三次获奖,姜文个人获得五项提名,并拿到金马奖最佳剪辑奖。
  • 《让子弹飞》获得6.61亿票房,位列当时华语片影史第二名,获得金马奖九项提名,金像奖十三项提名,姜文个人获得六项提名,拿到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从1995年到2007年,12年里姜文仅仅拍摄三部电影,全部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捧出了威尼斯电影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影帝,自己也获得金马奖的四座奖杯。之后《让子弹飞》的巨大胜利,更让姜文的影坛地位和业内口碑就此腾飞万里,也不免让他从此飘飘然,变得愈发自信了。他当真以为从此无论他想拍什么,广大观众都能顺着他的意,就让他这么舒服畅快地“站着挣钱”,可这世上哪有那么美的事?

在2014年时,姜文的《一步之遥》,上映之前,挟《让子弹飞》之余威,曾被无数人看好去刷新2012年《泰囧》刚创下的12亿票房记录。影片宣发时更是大放卫星,剑指20亿票房,

因此,同档期的国内大片纷纷让路,以避开其锋芒。该片最终上亿的票房预售,在当时的华语电影市场,也犹如天文数字。

然而,《一步之遥》上映后,却大热倒灶,票房更是一路崩盘跳水,3亿投资成本,最终却只获得5.14亿票房,净亏损1.3亿,豆瓣评分也只有6.3分,和《让子弹飞》的反响和收益相比,有若天渊之别。影片虽然因为姜文过往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优秀履历,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却同样遭到国际影评人的一致差评,狂打低分。不论票房还是口碑,都遭遇了一场完败。

《一步之遥》带有浓厚的欧美老歌舞电影风格,开场不久更有长达数十分钟的冗长舞台剧戏份,更完全没有必要地强行3d化,加上了纯粹为吸引眼球的持续时间许久的性感大腿舞。

同时,姜文在拍摄任性去尽情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各种出人意料而不合逻辑的情节设计,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如堕云端,“仿佛看了一场假电影”,便是很多人走出影院大门后的第一直接印象。

如此一部从内核上和架构上,完全可以算是小众文艺片的作品,却非要按商业大片的规模去投资、宣发和争取盈利,然而广大影迷观众又怎么可能单单因为这种恶俗的注水情节,便心甘情愿地为之买单?

经历了2014年《一步之遥》的大热倒灶,口碑和票房双双崩盘,(3亿投资成本,只获得5.1亿票房,净亏损1.3亿,豆瓣评分也只有6.3分),

姜文蛰伏数年后,终于推出了和“北洋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邪不压正》,比起片中人物“完全不说人话”、剧情有若云山雾罩的《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在商业上确实已经做了许多妥协,但比起能让让每个不同年龄段和知识层面的影迷观众,都能大呼过瘾,津津乐道的《让子弹飞》,依旧相差甚远。

《邪不压正》这部新作秉承了姜文作品的一贯风格,同样是一部影评家口中“风格很姜文”的作品。

几乎每个认真看过影片的观众,都能看出在拍摄和剪辑过程中,姜文抛弃了文本式线性叙事,而是将符合自己审美的镜头片段,随心所欲地拼凑在一起,完全不在乎剧情和人物性格是否因此变得莫名其妙,也完全不管是否影响到整部影片的整体协调性,

而且强行让剧情随着影片时间去艰难推进,充满了违和和荒诞。足可证明姜文在拍摄还是一如既往的任性,根本不在乎广大影迷观众的实际观感。

人们在《让子弹飞》后观看姜文的作品,原本期望能看到的是巧具匠心的剧情设计,人物角色暗含机锋的唇枪舌战、参演巨星你来我往的不断飚戏,

然而最终见到的却是一个倨傲的完全以自我创作为中心的导演,居高临下地俯瞰观众,信马由缰地拼接镜头,丝毫不注意剧情故事的流畅,自然会大失所望,一如陈凯歌导演自《霸王别姬》之后的每部作品,都饱受从影评人到观众的一致抨击。

或许对那些姜文导演的忠实拥趸来说,姜文执导的任何一部作品,即使是《一步之遥》《邪不压正》,也足以令他们爱不释手,每个细节都回味无穷。

但对为数更广的广大影迷观众而言,他们确实看不懂、不理解、不接受姜文的自hi自乐,对《邪不压正》,也如对《一步之遥》一般,严重缺乏同理心和共情感。

如今的华语电影市场,观众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完全是以二、三、四线“小镇青年”为主体撑起了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伴随着我国国力飞速发展,切实反应人民大众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才是最受各个年龄段观众喜爱和认可的影片类型。当下的华语票房前五名,《战狼2》(56.3亿)《红海行动》(36.2亿)《唐人街探案2》(34亿)《美人鱼》 (33.9亿)《我不是药神》(31亿),曾经受到不少人追捧的“民国热”“古装热”,早已成为时代的眼泪。曾经受到不少人追捧的“民国热”“古装热”,早已成为时代的眼泪。

作为一部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导演姜文的个人风格过于浓郁,对一部投资额巨大,票房回本压力不小的商业作品来说,忽略了大多数观众的观影体验,便意味着很难取得预期票房,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最终,这种导演自娱自乐地“装逼”“玩梗”的作品,只得到小众文青影评人的追捧,(豆瓣评分7.2分)广大观众却不肯买账,票房和观众口碑双双遭遇滑铁卢,(票房5.8亿,猫眼评分7.4分)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注:豆瓣评分6分以上算及格,7分以上算是口碑不错;猫眼评分则需要8分以上,方能算观感及格。

相关回答:狐狸晨曦:姜文是不是再也拍不出像《让子弹飞》这样的电影了?

狐狸晨曦:姜文《邪不压正》为什么口碑、票房都输给了《药神》?


user avatar   hei-yu-shang-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姜文自《让子弹飞》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赢后,没有人能在创作过程中制衡姜文,姜文对电影的创作过于任性而失控,导致姜文对个人的表达欲望超过了电影的尊重。


姜文的电影信息量过载,但各信息点之间由于剧情走向过于奔放而无法达成有效联系。更重要的是,太多功夫在电影外,你要是看不懂,你再看多少遍也是无益,想看得有滋味你需要做很多功课。但是,当我做完这些的时候,为啥还要嚼姜文的牙慧?

人这一辈子,太短暂了,更何况大家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做,上了年纪能品出味道的好东西太多了,我就是想提升品位何必非要选择电影?就是选择电影又何必非要把精力浪费在姜文的电影上?


姜文当然是有才华的,但是他太喜欢在一些细节一个回合一个段落埋梗,搞大新闻。懂梗的看爽了觉得特别有质感,不懂梗的,自然一头雾水。

这种埋伏太多机灵点子的行为,像不像某些键政圈人士,几个敏感边缘的关键词几条看似无联系的新闻堆起来甩你一脸,末了神秘莫测地来一句“你们懂的,不能深说”。

如此看来,姜文的电影,适合装逼是有内在原因的。


请那些把姜文电影当艺术品的人捋顺两处逻辑:

一、艺术家的确是不拿消费者当回事儿的,但并不代表你不拿消费者当回事儿了,拿出了艺术家的范儿了,你就是艺术家了,你创作的东西就是艺术品了,这是个必要不充分关系。

二、电影可以不讲故事,但不是你讲了故事却讲得稀烂的借口。


就因为姜文曾经创作过牛逼的作品,许多人对如今的他多了一份理解的包容,还多了一份解读的耐心,这在其他导演身上难以想象,哪怕是张艺谋、陈凯歌这一档功成名就的大导演。

《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到底是姜文自恋又任性的产物,还是真正的艺术品,时间会给我们答案的,而且在座的大部分人都能活着看到。

别急。


别看我这个答案吐槽姜文说的欢,《让子弹飞》到目前为止仍是我最喜欢的华语电影,没有之一。《一步之遥》、《邪不压正》也放在硬盘里,一些片段偶尔翻翻看看。

但是——

有的回答啊,好像姜文的电影是文化鉴别装置一样,不爱看姜文电影的观众都是没文化。

观众没那么不识好歹。

三个小时的《霸王别姬》看得我浑身难受,因为我不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但是我还是得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只是于我不合,我不会说他是烂片。

好的电影,哪怕他的风格、故事、节奏你再不感兴趣,都有一种质感传递给你,总会有一样东西让你觉得好。哪怕你看的不明不白,作品都仿佛在说:哦,没事儿,该忙忙你的,我就说这么个事儿。

那是一种优秀的作品对并不优秀的观众的包容。

那姜文有没有拍过这种观影体验差,但还让人服气、感到有质感又包容的电影呢?

有,《太阳照常升起》。我觉得这才是姜文最爱的作品,这也是一部放在华语电影史上都有重量的作品。

《太阳照样升起》在国内公映了,票房一塌糊涂,有没有影响观众对姜文的评价?同样是于观众而言观感极不友好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和《一步之遥》、《邪不压正》评价一样吗?


姜文在《让子弹飞》以前多少还克制着,把自我表达放在电影的框架里。《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的自我表达的得意之作,票房上的失利让姜文冷却了一下。

于是,他在自我表达和观众的观影需求中间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点。

于是,就诞生了《让子弹飞》这部口碑票房双爆炸,足以经得住在华语电视史上反复讨论的经典作品。


但是,一切以《让子弹飞》为界。

《让子弹飞》商业的成功明显让姜文飘了,准确说让姜文在自我释放的路上有了信心,包括面对投资商在商业方面的的信心,也包括观众对自己作品理解的信心。觉得自己稍微照顾点观众,弄了点酒糟都让人觉得香,那一坛坛好酒端上来还得了?

然后呢?两部电影过犹不及,好像拎着观众的耳朵说:傻逼,看懂了没?爷搁这儿跟你讲道理呢!那种焦躁和急切,全然没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淡定。是,对于《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这两部电影,许多观众都看不懂到底讲的啥,偏偏许多观众又都能看出来姜文这是憋着股劲儿想说点什么。


说《一步之遥》太过晦涩倒还理解,毕竟太魔幻现实主义。《邪不压正》真的很难懂吗?几个主要人物放进中国近代史到底是哪一派很难看出来吗?其实不是这部电影多深奥,是姜文在这部电影里不好好说话。

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大家很懵逼。

更何况就算牛逼的作品让人看不懂,也不至于看不懂的作品就牛逼。


姜文有才华这不假,他的电影都是有质感的,哪怕观影体验再差,说是烂片也有点儿不厚道了。但是,非常不包容。

大家对高高在上的事物不一定厌恶,但是当高高在上的事物主动地表达对大家的不屑,那么大家就会用手中的资源表达对你高高在上的厌弃。

连续两部电影票房扑街,难收成本。这,就是现实。


想起从前冯小刚说姜文不缺少才华,而是缺少对自己才华的节制,如今看来,实在精准。

就仿佛一雕塑作品,拿着放大镜看细节,每一处都端的精妙绝伦,奈何创作者这一刀想雕个龙,那一刀想刻个虎,就是没想过最后雕刻出来的是个啥。于是,囫囵个儿作品让人一瞧,什么玩意儿。

你说你的电影是“包饺子喂猪”,我还心疼自己的票钱是肉包子打狗呢!

创作的过程中不鸟观众的需求,想玩点儿高于观众的,拿到电影院卖钱了你又埋怨观众看不懂?大家不觉得这很矛盾吗?!


修改答案的功夫,《无名之辈》破7亿了。

拍一部既能表达自我,又能让观众看得嗨的电影,对姜文来说,很难吗?

要觉得自己创作的是艺术品,可是商业环节您老一个也没落下啊!预告片里告诉大家:这里有舒淇演的民国名妓葛优那英的激情戏,有彭于晏露肉许晴廖凡的激情戏,把观众忽悠进去了告诉大家:蠢猪们,尝尝北京大院聪明人包的饺子!玩呢?

你看贾科长的电影,一看海报就知道啥调调,国内票房一直惨淡,有的干脆上映不了,只能靠卖国外版权勉强维持生计这样子,多说什么了吗?

还有就我就玩艺术我拍的电影就是拿奖就是不上院线的章明导演,了解一下?

您想站着挣钱,观众也想坐着看电影,咱们都彼此尊重一下,好不?




  

相关话题

  哪些行为恶劣的人气角色证实了只要长得好看就会有人粉? 
  为什么普通人都知道是烂片,导演,编剧跟投资方却还要做下去,都是傻子吗? 
  入门时间对于一名导演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门》导演陈为军患癌,如何评价他在纪录片上所获的成就? 
  如何评价综艺《见字如面》第二季停播? 
  2019 中国电影票房达 642.66 亿元创新高,票房前 10 影片国产占 8 部,反应了哪些趋势? 
  《大明王朝1566》嘉靖审杨金水 吕芳那一段杨金水回答是什么意思? 
  美国的影视行业工作者会怎么记录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这场战争? 
  为什么大家对陈凯歌导演恶意那么深呢?我看了《长津湖》反而觉得陈凯歌拍的部分不错,是我有毛病嘛? 
  中国影史票房前10,你觉得哪部最水呢? 

前一个讨论
作为90后、00后,真的觉得快板和相声好听吗?
下一个讨论
郭德纲、姜昆多年恩怨,到底是姜昆打压郭,还是郭德纲蹭姜昆的流量?





© 2024-12-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