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红颜祸水? 第1页

  

user avatar   qiu-tian-1944da-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本文涉及的史实,《左传》、《史记》的记载同《国语》多有冲突。《国语》所载虽然貌似详尽,但疏漏抵牾之处实多,故本文的讲述以《左传》和《史记》为准,不从《国语》。


祸起萧墙


公元前656年的一天,晋国太子申生从自己镇守的重镇曲沃来到国都绛邑。他这一趟风尘仆仆地入都,只为了向君父晋献公奉上一樽祭酒和一块胙肉



就在前不之久,他收到了来自绛邑的传话:晋献公在夜里梦到了自己的亡妻,也就是太子申生的生母齐姜。


百感交集的晋献公让太子赶紧在曲沃的齐姜庙举行一场祭祀,以便令逝者安息,生者宽慰。


母亲去世多年,父亲晋献公却还是未能忘情,以致思念成梦,这大概让远在曲沃,不能朝夕承欢的申生非常感动。


于是在祭过亡母之后,他亲自将祭酒和胙肉送来绛邑,希望自己的父亲晋献公能够饮福受胙,沾享神灵赐予的福泽。



他来得不巧,献公带着随从出城打猎去了,于是祭酒和胙肉便摆在了宫里。两天以后,献公回来,宰夫向他献上太子送来的胙肉。


既然是祭过神灵的供品,享用之前,须得答谢神灵的恩赐。于是献公照例斟满一杯祭酒,酹之于地。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被祭酒浸湿的地面居然隆了起来!



眼前的怪象让晋献公的心里生出了一丝寒意:莫不是这酒肉有问题?于是他割下一块胙肉扔给狗吃,狗竟然死了。


“肉里有毒?不,父子君臣之间,像这样的猜测可不能随便说出口。”于是献公再命令身边的宦官尝一尝胙肉,结果他和那条狗一样,抽搐之后,很快就变成了一具冰凉的尸体。



是了,酒肉的确是下过毒的。但究竟是谁阴谋对自己下手呢?酒肉既然是太子送来的,当然他脱不了嫌疑。但这酒肉在宫里摆了整整两天,也难保没有旁人从中作祟。


究竟是申生想要弒君自立,还是有小人企图挑拨太子与国君的关系呢?


晋献公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原本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宠妃骊姬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太子的心可真狠吶,竟然阴谋弒君!国君年已垂暮,将来大位自然归于太子,他却居然连这点儿时间都等不急了吗?”



骊姬越说越激动:“太子之所以铤而走险,不过因为妾身和儿子奚齐罢了。国君此前私下对臣妾说要废黜太子,另立奚齐,我还苦苦地劝阻您使不得!使不得!现在想想,真是后悔不迭。既然太子已将我母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妾身愿意带着儿子到他国避难,或者一死了之,否则将来必为太子所鱼肉矣!”


虽然涕泗纵横的骊姬情绪如此激动,表情如此夸张,一口咬定鸩酒毒肉就是太子做了手脚,但献公并未马上表态:


没见识的女人,听风就说雨!虽说自己更换太子的想法已经有些年头了,朝中大臣也私下里有过议论。但多年以来,太子申生对自己依然恭敬、忠诚,在没有特殊刺激的情况下他没道理铤而走险。



退一步说,即便主谋真是太子,现在嚷嚷出去更会坏事。因为太子担任下军统帅已有五年,故吏亲随遍布军营。一旦逼迫他发兵反叛,晋国随时可能陷入大规模的内战!该怎么办呢……



就在晋献公为这桩疑案的真相陷入痛苦和思索的时候,得到风声的太子申生却已然悟出了事情的原委始末:真正要陷害自己的人必是骊姬。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实在太过天真了。自从十六年前得到了骊姬,国君与她情好日密,又哪里还会梦到自己的亡母齐姜?


一定是骊姬假传口谕,阴谋下毒,目的就是扳倒自己,让她的儿子奚齐坐上太子的位置。事已至此,不能再滞留绛邑了,得赶紧走!


想到这儿,惊恐万状的申生仓皇逃离了国都,星夜兼程,奔新城曲沃而去。



不幸的是,正是太子避祸曲沃的仓皇举动让晋献公坐实了心中的猜测——如果你襟怀坦荡,为什么要逃跑?难道不是做贼心虚吗?


晋献公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了。子不教,师之过!他当即下令处死了太子申生的师傅杜原款。


老师已经人头落地,太子又该何以自处?旁人劝他说:

“下毒的人肯定是骊姬,太子何不上书国君,辩诬自白?”


申生苦笑道:“国君垂垂老矣,片刻都离不开骊姬。没有她,国君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我上书自辨,揭穿骊姬,国君只当我是诬陷塞责,会对我更加恼怒。”


“那何不出亡他国?您的胞妹不正是秦公的正室夫人吗?”

“无君无父,心如蛇蝎。我背负这一身污名,秦君又岂能容我?事到如今,唯有一死!”



十二月戊申,太子申生在新城自杀了。



冤屈的骊姬



后世不知有多少人在读到“骊姬之乱”这段历史记载的时候扼腕叹息,痛骂骊姬蛇蝎妖妇,牝鸡乱政;同情申生忠而被谤,含冤以死。


但我却觉得,冤屈于当时的人是申生,冤屈于后世的人是骊姬。因为很少有人从这段历史记载中读出骊姬的无可奈何。


《史记·晋世家》说:


(公元前658年)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史记·晋世家》



早在公元前665年骊姬刚刚为晋献公诞下幼子奚齐的时候,晋献公就在私底下琢磨着换太子了。


但直到公元前658年他向骊姬坦露要废黜申生,另立奚齐的想法之前,整整7年的时间里,《左传》和《史记》中并未记载骊姬曾经主动冒犯过太子申生。


事实上,这7年当中太子不但没有遭到打压,手中的权力反而越来越重:


公元前665年,晋献公命太子镇守宗邑曲沃:太子由此开始独当一面;


公元前661年,晋军由一军扩编为上、下两军,太子被任命为下军统帅:晋国一半的军事指挥权从此交到了太子手中;


公元前660年,太子统军出征东山,晋献公赐他偏衣、金玦:偏衣也就是衣服上一半的样式与国君相同,意味着“分国君之半”。金玦则象征着兵权。拿到这两样东西,太子已是名副其实的晋国二当家。


真正促使骊姬对太子下毒手的,应该是晋献公向她说的那番“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的话。



通常的理解,晋献公向骊姬表明自己有意扶立奚齐一定极大地刺激了骊姬的政治野心,于是在献公的鼓励下她开始肆无忌惮地清除异己,打击太子和诸公子的势力,以保证自己的儿子奚齐能够顺利继位。


甚至连《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可能都有这样的意思,因此他才会在骊姬回答献公的这番说话之后加上“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的评论。


司马迁的这番评论似乎并不准确,因为骊姬并非假装称赞太子,她对晋献公说出的确是实情:


到晋献公十九年(即公元前658年)的时候,申生已经做了多年的太子。他不但坐拥曲沃这个历代晋君宗庙所在的大城市,同时还指挥着晋国一半的军事力量,多次统军出征,立下汗马功劳。


另外我们不该忘记的是:强邻秦国的国君秦穆公就是申生的妹夫,一旦发生夺嫡之争,秦国很可能成为申生的奥援。


让时年12岁的少子奚齐取代太子申生的位置,无异于以兔搏虎,自寻死路。



就算申生暂时屈从于晋献公的压力,让出了太子的位置。但是灯枯油尽的晋献公能保得了奚齐几时呢?


一旦献公撒手人寰,申生就会像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那样举起战刀将少弟奚齐逐下国君的宝座。即或他不情愿,那些巴望着跟太子鸡犬升天的故吏亲信也会强行把主子加上龙座的。



后来的事实也正是如此: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薨逝,他尸骨未寒,申生的部下里克就急不可耐地在献公的丧礼上发动政变,杀死了奚齐。连晋献公精心挑选的顾命大臣荀息也没能从太子党的屠刀下救回奚齐的性命。


此时申生已死去5年了,他的党羽尚且如此强大,如果他活着呢?不堪想象。


所以当骊姬跟晋献公说“太子申生势力太大,国君您一定要行废立之事的话,我宁肯自杀”的时候,她哭了。


她的眼泪不是做戏,而是真害怕。


更换太子,意味着晋献公把骊姬母子和申生放到了你死我活的竞技场上,骊姬不先杀死申生,将来一定会死在申生的手里。



投毒嫁祸,骊姬也是为了自保,她没得选择。


骊姬投毒,申生自杀,晋国从此开启了一段长达20年的动荡历史。但这段历史的起源却不该从骊姬的投毒算起,这个无奈的弱女子不该也负担不起这么沉重的历史责任。


真正要为晋国乱局负责的人是晋献公,祸乱的种子他老早就埋下了。


节录自“知乎”专栏——《晋公子读史记》




  

相关话题

  一日本友人最近突然对国产抗日剧起了兴趣,有没有不那么雷的国剧推荐? 
  泠姐姐”遗迹是曾经讴歌繁荣的生命留下的缺页的梦”这句签名有什么含义?如何理解? 
  历史上有哪些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事? 
  西汉不是可以交钱免死吗,比如司马迁的例子。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官员豪强被杀? 
  抗美援朝的时候前线作战单位能随时呼叫后方炮击支援么? 
  武汉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明末抗清英雄张苍水张煌言? 
  如何理解“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古代的朝臣爱国都是在爱朝廷吗? 
  为啥都60年了台湾还没能解放?百年庆典前能解放吗? 
  刘邦的弟弟刘交,史记说“高祖之同母少弟也”,汉书说“高祖同父少弟也”,他们是不是同父母兄弟那个说的真? 

前一个讨论
赵匡胤备受推崇,甚至能与唐太宗并列,他到底有哪些过人的功绩?
下一个讨论
如何简约讲解西周时代的晋国历史?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