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新手作家都喜欢写设定,甚至沉迷写设定以至于写不出完整的小说?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设定,类似于准备考研之前,买iPad、买各种记号笔、各种好看的胶带、笔记本、便利贴等等一样。你不能说这个东西对考试没用,但是沉迷于此,就会忽略对考试真正重要的那些东西。但是,即便如此,为什么又有很多人喜欢买这些东西呢?因为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准备了复习,至少准备这么多的文具,的确能给别人以及自己一种“我是在好好复习”的认识。

写小说也是一样。对于剧情创作能力一般的人来说,将人物设定写的详细,会让他们有一种“我就是在认真创作”的自我安慰。只有有过一些创作经历的人,才会知道人物设定是随着剧情的进展慢慢展开的,一开始没必要把人设写的太详细。

这里类似我们现实中认识一个人,我们从来都不是想先把这个人的背景调查的一清二楚之后,才去决定是否跟他交往。而是在某种场合和机缘下先认识一个人,然后开始交往,逐步深入的了解的他的过往,最后再做出决定。一开始就想着把别人摸得一清二楚的人,反而最后可能交不到几个朋友。

当然,从真实的创作过程来说,立人设倒也不是不可以。特别是很多影视剧的创作中,在正式剧本之前,也都会有类似人物介绍、人物小传之类的内容。但是,对于创作者而言,在立人设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把人设跟情节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情节能展现出来的“人设”才是真人设。

我有一个师兄,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之前写过一个剧本,在剧本里把主角描述的是一个特别浪漫的人,但问题是,这个“浪漫”的主角在剧本里没干出过什么真正浪漫的事,哪怕是土味情话都没说几句。如果他给主人公安排几个做浪漫的事情的情节,那既能丰富情节,同时也不至于出现只能描述而无法叙述的情况了。但这也怪不得我这个师兄,因为他本身就是个特别中规中矩的人,很多浪漫的话、浪漫的行为,他说不出来也干不出来,

从我的写作以及看身边很多学生的经验来看,新手作家喜欢写设定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新手作家在一开始并没有“故事思维”。所谓的“故事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用行动代替描述,凡是你想表达“XX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可以把问题换成“XX做了什么样的事”。换句话说,不要给人物加以过多的性格、背景描述,而是用人物的动作来传达你对他的设定。好比说,你想写一个心狠手辣,这就很空泛,但换成武则天,“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这人物不仅立起来了,连情节也就有了。

而故事思维的培养,说难也难,但说简单也简单。比如我之前讲课的时候,曾经就借用过一个很好用的八步故事法来给学生讲如何编故事。所谓的“八步故事法”,即从主人公、目标、阻碍、努力、结果、转折、高潮、结局八个部分来结构一个故事,在整个结构过程中,不需要对人物做任何设定性的描述,而只要把每一步的内容写出来即可。

之所以说不需要写过多设定就可以编出故事来,是因为不同的主人公所选择的不同目标,面临的不同阻碍,产生的不同结果,本身就已经蕴含了故事的诸要素。比如,同样以战争为背景,写一个主人公去参军,那么一个想要以战场上建功立业为目标的人,和一个被迫参军、只想活着回家的人,在面对战斗任务时的选择就是不一样的。前者的阻碍,往往是敌人过于强大,他需要思考如何战胜敌人。而后者的阻碍,则往往是自己内心的恐惧,他需要通过一些事件来“觉醒”和“成长”。

在这里,不妨也借用一位朋友利用八步故事法对《你好,李焕英》的分析:

首先我们先从主角开始,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贾玲扮演的贾晓玲。

她的目标是已经穿越回到过去的自己能帮助妈妈过得开心,顺便赢了妈妈的宿敌:王琴。

她遇到的阻碍是不能在妈妈和周围的人发现的情况下,让妈妈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然后她就得努力的做各种事情来达成她的目标。

最后结果是她选择尊重妈妈的选择,只是遗憾没有帮助到妈妈过更好的生活。

这个时候出现了转折,原来妈妈跟她一样也是穿越回来的。

高潮是她意识到妈妈和她一样,也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另外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如果你是个写作的新手,其实没必要完全拒绝一些固有的套路。因为很多套路,都是过去的创作和屡试不爽的经验总结,你完全可以借用这些套路来充实自己的人物设定。像你想表现一个人豪气干云,可以写他散尽千金、重义轻利;表现一个人忘恩负义,可以写他杀掉恩人乃至于亲人;表现一个人懦弱,可以写他被人稍微一威胁就连连后退;表现一个人浪漫,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就写最“俗”的送花、求婚,其实也没多大问题。

毕竟,既然你是新手,多模仿和学习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一个新手想要在一开始就能写出既精彩又突破常规的书,这不是不可能,但概率的确很低。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新手,也没必要对写故事灰心丧气。在现实中,大多数人写作时遇到的问题是这八步中有几步没有走好。比如,有的人不擅于进行转折,导致情结的过渡很生硬,前一章节两个人还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但后一个章节又强行安排两人相爱,这样就让整个故事变得很狗血。再比如有的人不擅长写故事的高潮部分,总认为只要是大场面、参与的人多、冲突剧烈就是高潮,但由于缺乏前期的铺垫,会导致主角与敌人莫名其妙就打在了一起,也不会让人感到那种矛盾被引爆后的爽。

当然,关于故事写作,能详细说的部分还有很多。不过我也不是专门干这个的,也就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就好。我刚才说的八步故事法,是我之前在一个知乎官方出品的写作计划里看来的,这里面实用的东西倒还是不少。如果你现在觉得对自己的故事不甚满意,也可以了解一下这里面的内容。

这个内容的主讲人是知乎盐选的李亨老师,里面也有对故事写作方法更详细的介绍,对新手来说非常友好。此外,关于怎样行文塑造人物等等,里面也都有所涉及。如果你想写故事,或者想在知乎盐选发文章,确实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写作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除了平时多读多写,也要系统地去学习一下写作的整体框架。

当然,说了这么多,想要写好一个故事,最重要的还是要真正的写起来。只有在你真正写的过程中,你才会意识到自己在什么地方写不下去,然后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学习,这就是我一开始说到的,把自己放在一个创作者的身份,而不是读者的身份去学习。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创作者与读者的心态是真的不一样的。只有当你真正创造的时候,才能明白另一个创作者好的地方与不好的地方在哪里,也才能有可能让自己有真正的进步。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不出完整小说并不是因为设定的缘故,而是因为缺乏核心的架构。

《魔兽世界编年史》看过吗?

出了好几个版本,图文并茂,十分生动。

那么魔兽世界故事精彩吗?

这么说吧,用屎来比喻的话是侮辱屎了,毕竟屎可以当肥料。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编年史自己推翻自己,所谓的官方小说成了游戏附庸,结果包装精美的编年史成了绣花枕头。

面对问题中这种作者,就问他一句:想不想拿钱?

想,那好,先学一下怎么让故事好看。

想,懒得改了,或者我就是写着玩的,直接拉黑不写。

我是个异类,我学写作是跟小岛秀夫,三上真司学的。

先说小岛秀夫吧,合金装备对我影响最深。

冷战,佣兵,克隆人,信息技术,这些几十年前烂大街的玩意,写设定谁都会写。

但合金装备就玩出了自己的哲学。

写一个阴谋并不难,那阴谋套阴谋怎么布局?如果所谓的敌人和队友都想弄死自己怎么办?

合金装备1就是个不错的教材。

幸好我一开始并不是热衷于写设定的人,哪怕是设定最初就是一个框架,在故事逐步完善后再去调整。

后来写穿越文时我设定了一个组织叫做“伊阿古”,在它自己的世界里是直接受国家元首控制的军事集团,成员遍布各个军种。国家元首本来抵制这种秘密结社,但是因为他自己也是不正常夺取政权的,为了一己私利就默许了这样的玩意。

注意,这里我没有详细描写伊阿古的人数,装备数量等等。因为那些东西对于作品来说并不重要,不仅浪费脑力,反而对故事重心有害。

突出的是伊阿古对于国家系统的损害,而不是正面作战能力。

在故事发展后,伊阿古的两个创始人流落到了我们这个世界(异世界),开始了一些互动。其中有不少是出于正义的,虽然不是他们本愿,但伊阿古还是被一些人知道了。

于是我就想到,这样原本一个邪恶的团体在其他世界会不会成了正义的化身呢?

这样一来,也凸显了人性的多变和复杂性。

说完了整体性设定,三上真司让我学会了“碎片化”世界观。

典型代表是《恶灵附身》,千万别玩2,一个倒牌子的东西。

碎片化就是说,故事里的所有人,包括敌我从来没有任何一方掌握全局。哪怕是读者,接受的也是一些边角料。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全身都摸过来了,感觉自己摸的是象,可也许是旧日支配者……

恶灵附身问世后,关于stem到底是个啥有了热切讨论,甚至有人提出主角根本不是自己,是个替身。

这一切都归功于三上真司的编剧能力。

整个流程下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或者任何一个人/文件告诉玩家真相,玩家接触到的只有各种文档,回忆,还有藏在角落里的暗示。

写文不是做游戏,不过处理手法倒是可以借鉴。

比如一开始展现的故事并不是开头,也不是中间,而是三分之二的支线。

所有设定有选择性地给出,至于先露头还是屁股就看个人了。

对游戏不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碟中谍1》,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所有阵营掌握的信息都不全!

后面的几代在剧情方面都没有这个高度。

最后写设定多不一定好,精准,恰当才是好的。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事最大的病灶在于:新手作者的创作耐心是有额度的。

不管你是专注文笔的精雕,还是人物的细刻,还是设定的雕琢,还是想办法去龙空、贴吧、知乎或者各个写手群以请教的名义发你的小说链接,骗别人点进去看几章你的小说。

这都需要精力消耗,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不论是你的文笔没有帮助你在三章内收到签约站短,还是你的设定冗长导致评论区把你骂烂,还是你想办法引流结果大佬看过你的小说怒喷你让你心态爆炸。

这都对新人是一种耐心额度的消耗。

耐心用完了,自然就心态炸裂,无法沟通了,变成陷入设定与文笔的可怜失意人。

可能写个几万字又会来提问,为什么我怀才不遇,为什么没人看我写的好东西?

新手作者是作者么?是,也不是。

他们是一腔孤勇,蠢蠢欲动的票友,是看完几本网文,胸口燥热,自觉这活儿我能干的素人。

他们是没有保障的,他们是没有底薪的。

他们对做这件事的复杂和困难是没有预期的,甚至对什么时候放弃也没有预期。

比如有的人守着开头就堆设定写烂的小说,激励自己写东西不是为了赚钱发财,只是为了证道,再说了《凡人修仙传》大几十万字才签约呢,我怕什么?

所以我不认为你能或者真的有必要去强行点拨那些执迷不悟者,因为写作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审美的问题。

他看不出这段冗长设定有问题,看不出这样堆上去读者会觉得尴尬,这是写作技巧问题吗?这是看书的审美问题!

你摆一本畅销书,和他自己的书,两本放一个屏幕让他对比,问他感觉有什么区别?他看不出来,他觉得都一样,都是书,他也修真我也修真,他也退婚我也退婚,我的设定还复杂一些列?

“那为什么读者不喜欢你的书啊?”

“那当然是因为现在读者的审美不行!”

他读不出来,审不出来,那么你和他苦口婆心再多,避开了这个陷阱,他也会陷入别的陷阱。

这个东西,完全看天赋,就和让你五气朝元感受天地之灵气一样,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能看到就是能,不能看到就是不能。

比如最近读金庸,小龙女身中剧毒,跳入悬崖后,在绝情谷底的寒潭水中通过逆转修炼内功,每天就吃玉峰浆和寒潭白鱼解了冰魄银针的毒。十六年后才得以和杨过再见。

这场剧情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

是哭?是笑?是情话绵绵?是无语凌噎?

原著是这样:

“两人说了半天话,小龙女回进屋去烧了一大盆鱼,佐以水果蜂蜜。潭水寒冷,所产白鱼躯体甚小,却是味美多脂。杨过吃了一个饱,只觉腹中暖烘烘地甚是舒服,这才诉说一十六年来的诸般经历。
他纵横江湖,威慑群豪,遭际自比独居深谷的小龙女繁复千百倍,但小龙女素来不关心世务,只求见到杨过便万事已足,纵是最惊心动魄的奇遇,她听着也只微微一笑,犹如春风过耳,终不萦怀。
倒是杨过絮絮问她如何捉鱼摘果,如何造屋织布,对每一件小事都兴味盎然,从头至尾问个明白,似乎这小小谷底,反而大于五湖四海一般。”——《神雕侠侣》

再比如鹿鼎记大结局,韦小宝弃官而逃,打着回乡探母名义,领着七个老婆回到扬州,与母亲韦春花会合,隐姓埋名,择地而居。

康熙见韦小宝久不回京,着即派人四处查找,又亲自六下江南寻访。但终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这样的大篇章,最后结尾你会怎么收?

韦小宝将母亲拉入房中,问道:“妈,我的老子到底是谁?”韦春花瞪眼道:“我怎知道?”韦小宝皱眉道:“你肚子里有我之前,接过什么客人?”韦春花道:“那时你娘标致得很,每天有好几个客人,我怎记得这许多?”
韦小宝道:“这些客人都是汉人吧?”韦春芳道:“汉人自然有,满洲官儿也有,还有蒙古的武官呢。”
韦小宝道:“外国鬼子没有吧?”韦春花怒道:“你当你娘是什么?连外国鬼子也接?辣块妈妈,罗刹鬼、红毛鬼到丽春院来,老娘用大扫帚拍了出去。”韦小宝这才放心,道:“那很好!”韦春花抬起了头,回忆往事,道:“那时候有个回子,常来找我,他相貌很俊,我心里常说,我家小宝的鼻子生得好,有点儿像他。”韦小宝道:“汉满蒙回都有,有没有西藏人?”
韦春花大是得意,道:“怎么没有?那个西藏喇嘛,上床之前一定要念咒念经,一面念经,眼珠子就骨溜溜地瞧着我。你一双眼睛贼忒嘻嘻的,真像那个喇嘛!”——《鹿鼎记》

隐隐觉得好,然后细细琢磨哪里好,为什么好,我能否在自然状态选对一样的字句?

其实写东西这件事看似天马行空,你想写啥写啥。

但对真正追求质量的作者来说,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比喻想不贴切,用来不通顺,真的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浩如烟海的内容中,要找到那个能精确表达你此时心意与情绪的东西,太不容易。

零门槛的东西,其实门槛最高,因为谁都可以来,意味着谁都可以埋。

我是真的建议,不要在这种残酷的竞争里给予后进者希望,让他们快速地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吃这碗饭,老老实实去打游戏,去搬砖,去上班,比什么都强。


user avatar   chen-bin-99-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我的答案可能比较直接,也比较难听。

为什么有些新人作者沉迷写设定而写不出完整的小说?

答案:因为他们不会写小说。其中有些人甚至连小说是什么都没弄明白。


设定是什么,设定是交通工具,做好设定,可以让你自己心里有数:剧情必须从A点走到B点,人物必须从A阶段到B阶段。

然而,交通工具并没有辣么重要。(也重要,但是没有辣么重要。)

就如同一场旅程,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而不是你坐的是哪一趟高铁班车。

上面有很多答案,坚定的认为,写小说就像是画画……

我很明确的说:荒谬之言!

写作并不是做设计图,画初稿,画草图,画精稿,再上色渲染……

写作这件事情,不是这么搞的!


如同看灌篮高手,你是会去特别计较湘北五虎,每个人的场均多少分,定点投篮能力持球进攻能力,组织能力,策应能力,运动能力,计较这些设定是不是够细致,够平衡,够全面么?

不!最打动你的,永远是类似“教练,我想打篮球”这样的内容!

以上。

PS:我自己,以及我认识的一群算是业内都还不错的作者,我们写东西也做设定,但是设定和大纲,一般来说都只弄个大概。粗略有个数就好了。

至于这个粗略大概的设定和大纲,够不够用?

很简单:写的时候再边写边想。

别小看“边写边想”这四个字。

能做到这四个字,并且能做好的,才是这行的金标准。

这四个字,把99%的人挡在了这行的门槛之外。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设定”在商业写作时的定位,就和拉投资时的商业计划书一样,是一种相对而言最好做的PPT。

因为很多时候投稿本身就要求“写设定”(投稿时要求交一份作品的大纲设定或作品的第一卷、第一章)。

一本小说的故事主线/世界观,算不算是设定?

一本小说的封面简介,算不算是设定?

主线和世界观设定,很多时候能拉编辑的“投资”;而封面简介提供的部分设定,很多时候是拉(潜在)读者的“投资”。

设定对于作品本身而言,是个骨架,“骨骼惊奇”的作品,往往其发展性就更被期待,很多编辑和读者本身非常“吃”作品设定的“颜值”,一旦被设定吸引了,就有欲望继续写下去和看下去,让作品多条活路。

在流量时代博眼球,打造一张能吸引他人眼球的“脸”(有意思的设定),很多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很多作者才会喜欢这样弄,毕竟这已经是写文时最简单的“交稿”方式了,就商业写作而言往往也最“经济”。如果没有人喜欢自己的设定,那么这部作品大概率成为作者的私人小说,或直接被弃坑。

而且很多时候,设定也是最关键的(甚至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核心内容),因为往往支撑作品未来发展的,就是完整且扩展性强的设定,设定不完整的话,日后吃设定,甚至整个作品崩坏的情况也很难避免,所以能完成一个完整且扩展性强的设定,也确实是衡量作者功力最简单的一条标准。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想回答的,但实在忍不住……

我只喜欢做设定,并不喜欢写小说,为了把设定塞进去,不得不努力写很多故事!

现在我已经学会怎么往设定里塞故事了……

作为一个设定党,我其实很想说,绝大多数作者的设定都是——垃圾!

我试过光是设定也能吸引读者的,有时是,设定是可以比故事还好看的!设定不吸引读者,是设定太垃圾,不是设定不该放在开头……我写过头一百来章,章章都砸一两个设定书,成绩也还不错,比如《恶魔岛》

……&……


user avatar   yang-tuo-81-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kong-tao-luo-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宣传是的,我上学的时候教科书还这么宣传呢。

还包括封建制度,说中国封建王朝。

可教科书又说封建制度是领导的领导不是我的领导,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

这又跟我认知中的中国古代帝国不同。

别说秦朝,周朝就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莫非王臣了。

夏商应该也差不多,毕竟世界政治有个几千年不变的现象,那就是承袭前朝制度框架,自己再做修改。

大致框架是差不多的。

西方封建国家,自古以来也都是那样,大致框架基本没变过。

更别提非洲拉美,那更是一直都是那样。




  

相关话题

  可以写一个崩坏的童话故事吗? 
  有哪些世界观/设定很有趣/奇葩的小说? 
  你所知道的那些高效率提升写作水平的暗黑技术? 
  写小说的时候,如何才能让相爱的两个人物变得对立? 
  请问仿写小说能否提高写作水平,以及具体该怎么做? 
  你构想过什么样的架空世界观? 
  写好一本网络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主题?故事?题材?还是文笔? 
  构思一部完整的小说需要多少时间? 
  写作时间长是不是就会提高文笔? 
  讲故事和和创造故事的能力是怎么练出来的? 

前一个讨论
明代猪肉每斤13文,清代猪肉每斤40文,清人生活水平比明代下降了数成??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那么多人低估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